1. 雖然台灣三級警戒再延長到7/12,但仔細觀察全世界的疫情局勢,相對於台灣在這個時間點爆發疫情,其實會覺得上天真是很眷顧台灣!
只要跟他國還有飛機或海運在來往,很難有一個國家可以僥倖完全不受到狡猾病毒所入侵,隔離飯店的相關人員或航空機組人員,都可能是風險來源。唯有執行更加嚴格的邊境管制,才能盡量避免病毒從任何的小漏洞鑽入,但真的很難100%完全阻擋。
#如果台灣的疫情再晚個一兩個月、#如果進來的是目前全世界正在大流行的印度變種病毒株(Delta),遇到這樣社區累積到一定能量造成感染大爆發,那可能這波的確診數字就不是這樣而已。更慶幸的是真的就是在這個時間點,#剛好日本還有124萬劑AZ疫苗現貨可以幫助台灣這位好朋友,再晚一些的話,可能就先捐贈給越南與東協各國了,也同時讓台灣人民深切感受到必須施打疫苗的重要性(先前普遍的人都還不想打)。
2. 印度政府甚至更在22日發表抗藥性更強的「Delta Plus」變種病毒,目前在英國也傳入了41例。如果能透過此次的疫情,再度加強邊境對策,避免更加恐怖的變種病毒透過任何防疫漏洞傳入社區,能讓台灣的傷害減至最小,說實在我們真的應該要多感恩了!
也因為此次疫情的爆發,終於讓台灣的媒體跟民眾開始關注世界上到底在發生什麼大事,開始討論各廠牌疫苗的差異。否則,前幾個月台灣還在與世界各國過著平行的生活,疫苗接種意願不高,政府甚至還要拜託人民來把有效期限制的疫苗給打完,還有一堆宗教遶境不戴口罩大幅群聚的活動。
如今的台灣人民,對疫情相關醫學觀念有更多的認識了,對不同廠牌疫苗的認知也越來越多了,甚至開始討論起疫苗是否可以混打等議題。這段疫情對台灣未來長遠的疫情發展來說,怎麼看都是一個好事。#如果全世界每個國家都無法避免這樣的災害,#那我們寧可選擇一個最小程度的傷害!
3. 日本在舉辦東奧的壓力之下,政府推動了大規模接種的政策,目標是希望一天可以接種100萬回。也因為疫苗接種率的提升,記得前段時間還在個位數,很快地日本人口第一回接種率已達18.9%,完整兩回的接種率8.2%。日本這次能順利解除緊急事態宣言,主要的原因當然也就是在疫苗接種率的大幅提升,可以看到65歲以上長者在第一回接種終於是達到將近過半的比例。疫苗已經接種四個月的日本,其實只有這近一個月才真的有開始"很努力"在施打。
但真的也只能高興個短短幾天,6/20解封之後,這幾天日本的疫情看起來馬上又有上來的趨勢了,東京昨天馬上又飆到600人以上新增確診了。除了人民可能稍微鬆懈之外,還有我先前一直說的日本最大隱憂就是這隻「印度變異株(Delta)」,東京在近期已有相當高比例的新增感染者都是Delta病毒株了,傳染力是傳統武漢病毒株1.9倍(超級電腦富岳分析是2.5倍)、英國變種病毒株的1.32倍。
4. 日本京都大学西浦博教授也針對這個感染力強的印度變種病毒做模擬試算,預測日本國內的印度變種病毒確診比例將在7/12(まん延防止等重点措置期限)超過半數,在東京奧運開幕日7/23將近7成,在8/12將會超過9成。
專家的分析數據,日本政府當然也都知道,然而在奧運舉辦的這個難題之下,並無法專心全力對抗疫情,而是在討論奧運會場內的各種限制,包括不可攜帶或者販售酒類、禁止大聲幫選手加油(讓我想到之前戴著口罩搭雲霄飛車時不可大聲尖叫的措施)......。再加上烏干達奧運代表團已有選手染疫,馬上就引起很大的關注與引發各種防疫安全憂慮,甚至有學者擔心在各國病毒交叉傳染變異之後,很有可能會產生新的「東京奧運型」變種病毒。
看到原本即將解封的英國因為印度變種病毒影響,又再次讓疫情往上升了起來,美國現今新增確診者也有很高比例是印度變種病毒株,日本又即將深受印度變種病毒株所害,台灣真的要更加嚴防Delta、甚至Delta Plus變種病毒株傳入到社區。
5. 如果這次的疫情,可以幫助台灣政府與人民對世界正主流的病毒有更多的了解以及預防政策,也幫助台灣在短期間內能快速取得較多數量的疫苗,提升整體的疫苗接種率,主動加強自身的保護力,這樣就更有優勢能對抗接下來的各種挑戰,將傷害減至最低,這或許真的是好事一件。
全世界真的都在疫情跟經濟當中做拉扯,想要取得一個平衡點是非常難的。台灣可能很幸運地只被短暫影響兩三個月的期間,但國外很多業者是已經被影響超過一年之久了,那種難受想哭的心情,跟經濟層面的影響是遠遠在台灣之上,畢竟這真是全球人類的共同災難。想想看,英國從去年變種病毒肆虐,當時甚至被很多國家拒絕直航,很多國人還要轉機轉了好幾個國家才能回到台灣,到後來因為疫苗接種有讓疫情控制比較理想,現在又因為印度變種病毒而爆發,人民是苦了多久了呢?我們其實應該很感恩能看到台灣的疫情被快速地控制在百人的數字了,但也要嚴防殘酷又不認人的新冠病毒疫情造成一波又一波的群聚感染。
6.或許現在台灣的疫苗數量並不是那麼理想,無法施打到六七成,可以達到群體免疫這樣的能力。但因為前幾類優先接種的人員都是屬於高風險族群,包括年紀較大的長者、第一線醫療或防護人員、重症與長照機構相關人員...等,相信在這些優先施打族群完成接種,國內疫苗覆蓋率至少先拉高到兩成之後,疫情可能就會有比較顯著被控制的效果。(6/24 10:00AM為止,台灣COVID-19 疫苗接種人口涵蓋率約7.43%....這僅是完成第一劑的接種人次,已完整接種兩劑極低。)
心存感激之意,少抱怨、多做點對生命有意義的事情,時常抱存儆醒之心,不要想說7/12解封之後就要馬上去"報復性旅遊"這類的想法,全世界的疫情深受越來越多的變種病毒影響還相當嚴峻,我們沒有放輕鬆的本錢。如果可以,真的要給這個社會更多的關懷,共體時艱,也要為我們未來的道路有所預備。
--
圖片來源 ANNnewsCH
--
✅ 台塑UV-C紫外光空氣除菌商品 (無酬勞、幫助抗疫)
https://bit.ly/3oL7O8V
✅ 多和夢日本商品海外直送訂購教學
https://bit.ly/3nbQv0R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144的網紅曾柏瑜,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地表最狂,印尼超級大選 🍎柏瑜吃果子 ep.08 🌍 (不方便看影片的朋友,也可以看內文喲) 【地表最複雜的單日選舉】 投票後過了2週,印尼還沒統計出總統誰當選,甚至在過程中有270名計票員因計票過勞死。對比台灣的當天投當天開,印尼的選舉可說非常嚇人。 這次是印尼首次舉辦「五合一選...
世界宗教人口比例圖 在 報導者 The Reporter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今日疫情重點【新增274例本土,校正回歸73例,死亡15例;Rt值降為1.02,指揮中心研判疫情趨緩,指三級警戒發揮效果;蔡英文強調政府與民間一起努力購買疫苗,沒有阻擋問題;北市推「確診者在家移出計畫」;新北首設大型篩檢站】
台灣今(31)日新增274例COVID-19(又稱新冠肺炎、武漢肺炎)本土病例,校正回歸數73例,本土總計新增347例,另新增15例死亡案例;全國三級警戒有效,Rt值降為1.02,指揮中心研判疫情趨緩;針對疫苗購買爭議,蔡英文總統下午直播強調,政府與民間一起努力購買疫苗,呼籲國人團結;台北市推動「確診者在家移出計畫」,無症狀者留在社區將成常態;新北市首設大型篩檢站,最多每日可篩3,600人。
■新增347例本土個案、4例境外移入,另有15例死亡
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公布國內新增278例COVID-19確定病例,分別為274例本土個案及4例境外移入個案;另有校正回歸73例,總計351例。確診個案中新增15例死亡。
指揮中心指揮官、衛福部部長陳時中表示,今日新增之274例本土病例,為129例男性、145例女性,年齡介於未滿5歲至90多歲,發病日介於今年4月29日至5月30日。另校正回歸個案73例中,為36例男性、37例女性,年齡介於未滿5歲至80多歲,發病日介於5月14日至5月29日。
陳時中指出,所有本土個案共347例,以新北市171例最多,其次為台北市122例,桃園市27例,彰化縣10例,台中市5例,基隆市及苗栗縣各3例,新竹市2例,花蓮縣、澎湖縣、高雄市及新竹縣各1例。其中293例有雙北活動史,其餘縣市54例中2例有萬華活動史,46例已知感染源,6例關聯不明。(見最新疫情概況圖)
陳時中說明,今日新增15例死亡個案(案1778、2111、2616、2656、2658、2795、3143、4936、5698、5732、6803、7140、7277、8031、8134),共計為男性9位、女性6位,年齡介於60多歲至90多歲,發病日介於5月11日至5月28日,確診日介於5月17日至5月30日,死亡日期介於5月21日至5月29日。
境外移入部分,陳時中指出,新增4例皆持有登機前3日內檢驗陰性報告。案8419、案8531、案8532分別為本國籍30多歲男性、50多歲女性及50多歲男性,分別曾於4月29日(案8531)、5月10日(案8419、8532)出現相關症狀,3名個案於5月29日自印度返台,入境後至檢疫所集中檢疫並採檢,於今日確診。案8434為本國籍40多歲男性,5月14日自南非返台,入境後至防疫旅館進行居家檢疫,29日出現相關症狀,由衛生單位安排採檢送驗,於今日確診。
■Rt值從15降至1.02,陳時中:本土疫情趨緩、繼續維持警戒
全國於5月19日進入三級疫情警戒至今已約兩個禮拜,疫情是否趨緩?陳時中出示圖表指出,本波本土疫情已漸趨緩,兩週內Rt值最高位於5月13至15日左右,Rt值高達15;但經過雙北以及全國陸續提升到三級疫情警戒後,現在Rt值已經下降到1,「朝向可控範圍前進,感謝全國人民和各地方政府,積極實施三級警戒,已經看到三級警戒的效果,」未來兩週要積極維持三級警戒的作為,希望把Rt值降到1以下。
陳時中說,目前具體戰略方向是不斷滾動檢討三級警戒相關措施,不足的部分隨時檢討,希望發病到隔離的時間能縮短,縮短愈多疫情就能控制愈好;目前已準備購買相關抗病毒的單株抗體藥物,給輕、重症患者使用,盼能降低重症比率,以及可能被遺漏的病人或死亡個案。
此外,因篩檢、通報程序塞車,指揮中心在5月22日公布400例「校正回歸」案例後,一個禮拜內每日校正回歸案例數大多超過200例,但昨(30)、今(31)兩日校正回歸案例數皆少於100例,分別為89例和73例。(見經校正回歸每天確診數圖)
陳時中表示,從經過校正回歸的研判日圖表來看,5月21日達到最高峰,但經過這段時間的努力,校正回歸案件數已逐漸減少。
■Rt值是什麼?指揮中心:低於1疫情就能反轉
流行病學透過一個指標表示病情在一定區域的傳播情況,此數值簡稱為R,全稱為「即時有效傳染數」(effective reproduction number),簡單來說,是指感染某流行病的一名患者,任意時間能傳染的人數。 Rt值是一種預測模型(Rt=R值+時間變化);R0值(讀作 R-naught)則是基本傳染數,指的是在特定環境,不考慮時間等其他因素,一個病人平均感染的人數,數值愈高,疾病的傳染力愈強。
台大公衛學院流行病學與預防醫學研究所教授林先和說明,R0的定義是指「在沒有免疫力的狀況下,沒有任何介入措施,平均一個人可以傳給多少人。」去年疫情剛開始的病毒株,R0值約為2~3,但此次在台灣流行的英國變種病毒株傳染力更強,約為4~5。他表示,在這波疫情之前,從自身經驗也可以輕易看出,大家的防疫警戒心下降、社區戴口罩的人也變少了,萬華地區更因為在通風不良的室內傳播,造成一傳多的超級感染事件。
透過居家辦公、娛樂場所關閉等介入手段,讓R0值下降,林先和說,國外也都是如此,大波傳染事件結束後,透過封城都能控制疫情,「接下來要做的是讓疫情穩定,不至於一旦回歸正常生活,很快又爆發新一波大感染。」
指揮中心發言人、疾管署副署長莊人祥表示,指揮中心公布圖表中的Rt值是模擬最糟狀況的模擬數字,目前最新數字是1.02,代表一位病人可以傳給1.02個人,「這個值低於1以下就表示疫情可以反轉。」而Rt值的高峰會比確診數的高峰來得更早,是因為病患從發病到確診有一段時間差的關係。
至於重症人數部分,指揮中心醫療應變組副組長羅一鈞指出,本土案例累計確診數7千多例,其中有1,055人屬於重症,若不分年齡層,重症比例為14.9%;若細分年齡區間,年齡大於60歲者,重症比率是27.5%。他坦言,數字有增加趨勢,罹病民眾是年長或有慢性病族群,確實重症比例偏高。
■中央擋民間買疫苗?蔡英文首度直播談話:政府全力協助,沒有阻擋
針對地方政府、民間團體、企業爭相表達購買疫苗,陳時中表示,目前向食藥署行文的有4個單位,跟指揮中心行文有2個單位,至於媒體有報導但還沒正式來文,有10個(單位)沒提出。民間團體自行接洽「並不是說這樣不行」,但最後還是要申請緊急使用授權(EUA),也要確認貨源符合指揮中心的要求。
至於外界質疑國產疫苗沒有進行三期實驗,安全性不夠。陳時中特別拿出圖表比較2家國產疫苗與國際AZ、BNT等疫苗,並指國內一、二期臨床試驗人數包含老年人口在內將近4千人的試驗,規模比國外一、二期數目還多,是擴大執行,可以算是二、三期延續計畫,可以確保安全性。
陳時中補充,三期臨床試驗時間通常會拉很長,如果等到三期做完才決定購買會緩不濟急,國外包含嬌生、AZ、BNT、莫德納等4款疫苗都是尚未完成三期,各國就已經核准EUA。
針對疫苗爭議,蔡英文總統下午5點也首度透過臉書直播發表談話。蔡英文表示,疫情這兩天已有趨緩但仍充滿挑戰,感謝國人過去兩週忍受不便生活,並希望能持續配合防疫指引,避免不必要外出。
關於民間和企業願意捐贈疫苗一事,蔡英文指出,行政院已宣布,民間宗教團體將由內政部次長陳宗彥擔任窗口,企業由經濟部長王美花擔任窗口。她強調,「政府樂意與民間一起努力,沒有阻擋(購買疫苗)的問題,」疫苗需要做查證,才能確保原廠、安全、合法、有效。
為了因應之後將進入的大量疫苗施打階段,蔡英文表示,行政院政委唐鳳已經在做疫苗預約系統設計,現在正在測試,測試完後就可以使用,國人將會知道自己在什麼時候可以施打疫苗。
蔡英文並否認國產疫苗炒股問題,強調相關財報都是公開,可以查證,「我們也做了內部清查,相關政務人員都沒有炒股問題,若有人具體指控,一定依法嚴查。」
蔡英文最後強調,過去一年多因為國人團結冷靜,才能守住第一波疫情,眼前挑戰如果驚慌失措,不會有幫助,從三級警戒到疫苗大規模接種,相互合作,是最好的方法。
■立法院三讀紓困條例,上限至8,400億元;入境離島將全面普篩
立法院院會今日三讀通過《嚴重特殊傳染性肺炎防治及紓困振興特別條例》修正案,提高紓困振興特別預算總額上限至新台幣8,400億元,並延長紓困條例及特別預算施行期限至明(2022)年6月30日止,此波紓困最快6月4日就能發放。此外,立法院也通過國民黨團提出附帶決議,包括本次新追加的地方政府紓困特別預算分配比例從6%提升到10%,以及金門、馬祖、澎湖等離島入境全面普篩,並在一週內設置完成快篩站。
入境離島需篩檢一事,指揮中心也表認同。陳宗彥表示,指揮中心經評估後將同意交通部民航局所屬台北松山、台中、嘉義、台南及高雄小港航空站設立篩檢站。旅客搭乘國內航線前往離島時,應於搭機前填寫「健康聲明書」,現場有症狀者不可搭機,且應配合病毒核酸檢測;若為過去14天內有症狀者,須現場配合接受抗原快篩檢驗且為陰性,始得搭機。經抗原快篩檢驗陽性的旅客,將由航空站安排搭乘防疫計乘車送至衛生單位指定防疫旅館或集中檢疫所。
■北市推確診者在家移出計畫,無症狀者留社區將成常態
台北市副市長黃珊珊今天表示,之前台北市快篩陽性民眾(不分年齡)都送至防疫專責旅館,隔離10天後若都沒有症狀或退燒超過1天以上,防疫專責旅館就可以開立居家隔離通知書,繼續居家隔離7天。但為使防疫旅館、醫院資源更有效運用,台北市今天起實施快篩陽性分流,並公布新的「確診者在家移出計畫」。
黃珊珊表示,計畫分為三大類:中重症者(不分年齡)由救護車送往醫院;輕症者(不分年齡)由防疫計程車、巴士接送至集中檢疫所或加強版防疫專責旅館;無症狀患者則細分為三種,一為55歲以上,二為55歲以下但有慢性病者、需照顧者、評估無法居家隔離者,這兩類由防疫計程車、巴士接送至集中檢疫所或加強版防疫專責旅館,最後一類為55歲以下,採居家隔離17天,並由健康中心每日關懷個案狀況。
黃珊珊表示,未來社區內有確診者、陽性快篩無症狀者隔離,將成為未來新常態,「大家要有心理準備,這些都會發生在你身邊。」
■新北設3,600人大型篩檢站;疫調分析:7成足跡在居家周遭
新北市疫情嚴峻,今日新增本土案例126例、校正回歸45例,是今日確診數最多的縣市,目前新北市累計確診數已達3,478例。
新北市市長侯友宜表示,新北市目前已經有30處快篩站,但為提供市民快速注射疫苗場所,新北市在板橋江翠重劃區首設大型疫苗接種暨快篩站,該處腹地達4.3公頃,而且離社區還有一段距離,非常適合疫苗接種以及快篩。現場共設有3個快篩站,每站有6個窗口,最多可開到18個窗口,1個窗口每天約可篩檢200人,最多可達3,600人,未來可改變成大量疫苗接種的場所。預計6月3日開始預約或到現場登記。
另外,侯友宜指出,新北市警方疫調分析確診者4萬多筆足跡後發現,其中有71%都在居家周邊,17%在公共場所,9%在醫療院所;公共場所中,以傳統市場47%最多,賣場26%其次,公園17%,其他10%。他呼籲,民眾無論室外、室內都應暫停聚會,從戶外回家後持續戴口罩保護家人,並減少外出採買。
■醫護在馬路邊救病人?N95口罩不夠用?指揮中心加開記者會澄清
昨晚有2部於衛福部立台北醫院拍攝的影片在網路上流傳,一是多名患者躺在院外臨時搭建的病床上接受救治、二是醫護在院外救治病患之餘還拿著掃把清除地面積水,引發質疑「醫療量能崩潰,醫護只能在馬路邊救病人」。
指揮中心今天上午臨時召開記者會,陳宗彥澄清,並提出四點聲明:第一、所在地仍屬院區裡,不是路邊;第二、棚內並非治療,而是讓病患等待檢驗結果;第三、臨時棚是為了讓病患等待過程可遮風避雨,需要躺臥的會讓他們使用,旁邊也有醫護人員注意;第四、部立台北醫院醫療量能充足,絕非因為量能不足才將病患移到戶外治療,希望民眾勿再以訛傳訛引發不必要恐慌。
醫療應變組副組長王必勝進一步說明,病人必須先做抗原快篩,陰性才可進急診、PCR陰性才可以住院,這是全國醫院都適用的規定,主要就是要保護院內病人、醫護和醫療資源。
針對台北馬偕醫院有醫師向媒體爆料指出,院內醫護防護裝備嚴重不足,N95口罩一人只發2個,院方甚至要求醫護重複使用,規定要戴滿8小時,若不到8小時還要收起來下次再用。
對此,陳宗彥出示數據指出,目前所有防疫物資狀況都充足,而統計自5月3日至5月27日撥發數量,包括醫用外科口罩3,851萬6,600片、N95口罩235萬4,370片、隔離衣141萬6,160多件、防護衣21萬9,760件,強調地方戰備存量都有達到標準。陳宗彥也喊話要地方衛生單位應注意,隨時撥補給各大醫院,不希望再看到有醫護人員重複使用N95口罩。
(文/林雨佑、陳潔;設計與資料整理/江世民、戴淨妍、黃適敏、柯皓翔;攝影/余志偉、鄭宇辰)
#延伸閱讀
【「這是我們集體的失敗」──疫苗生產大國卻被疫情重創,來自印度沉痛的告白】https://bit.ly/3bXnguw
【真的假的?確診數「校正回歸」很正常,但一次回補太多天恐使疫情判斷失準?】https://bit.ly/3fJSUfW
【從武漢到世界──COVID-19(武漢肺炎)疫情即時脈動】http://bit.ly/2HMR2T6
#報導者 #COVID19 #本土案例 #確診 #死亡個案 #校正回歸 #Rt值 #R0值 #疫苗 #國產疫苗 #紓困 #入境離島普篩 #大型篩檢站
世界宗教人口比例圖 在 Cheap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賤民階級 #印度社會亂象的根源
圖:印度賤民比例越往北越高
根據2011年調查,印度可能有兩億多的「賤民」,佔其人口的六分之一或四分之一,但實際上可能更多,因為這調查沒有包含基督教與穆斯林。
賤民又叫“不可接觸者”,其社會地位低下,貧窮而且是“世襲”的,也就是說你父母是賤民,你也是賤民。
#為什麼有賤民
西元前1200年,雅利安人滅了古印度文明,雅利安人是草原游牧呼呼嘿嘿,卻打爆了農耕民族,以治國能力來說,相當於越級打怪,
為了能永遠統治印度,雅利安人發明了種姓
最上層是 #婆羅門,負責宗教神學,主要是雅利安人擔任
第二層是 #剎帝利,公務員或是軍人
第三層是 #吠舍,普通的商人、上班族都是
第四層是 #首陀羅,一般是僕人一類的工作
最下面還有一層叫 #不可觸摸的人,就是賤民達利特人
他們是被欺侮最深的底層民眾,印度教的教義告訴他們,這輩子好好被欺負,下輩子就可以爽當婆羅門,你說好不好啊!
於是賤民就乖乖被欺負,不再抵抗
#現代賤民呢
賤民制度就這樣維持了上千年,婆羅門爽,賤民甘之如飴
雖然1950年的印度憲法已經廢除了賤民,然而種姓制度已經深入印度社會,社會仍然歧視賤民,甚至司法體系中,有9成賤民提出的訴訟被擱置
#千百年來的集體歧視
現有的種姓跟職業有關,也有宗教道德和殖民歷史有關,沒錯,攪屎棍英國與雅利安人是同一種想法。
在鄉村地區,這種種姓制度更加明顯,上層階級往往住在廟宇附近,下層階級只能在村外自成小聚落。
雖然城市中,這種空間上的差異較不明顯,但依然可以觀察到,屠夫、水肥工、清道夫等職業,多是由賤民擔當
#賤民有出頭天的一天嗎
雖然歧視沒有消失的一天,賤民受教育與就業也非常坎坷,但在2017年7月的總統選舉,卻出現了兩位賤民出身的候選人,一位是 #梅拉庫爾瓦(Meira Kumar),另一位 #柯文德 (Kovind),最後柯文德當選,成為印度史上第二位賤民階級出身的總統(第一位是納瑞亞南Narayanan)
但印度是總理才有實權,所以可能要等到賤民當上總理的那天,或許才能真正改變
現任印度總理莫迪,他爸是開雜貨店的,對比一下上面的種姓制度,不算高,但也不算低了
#重點來了
一定要說一下,我介紹任何書籍都沒收出版社半毛錢,做功德的
--
這圖出自
世界大局.地圖全解讀【Vol.3】
https://www.books.com.tw/products/0010891130
我非常喜歡這系列的書,前面1+2集我也介紹過了
第一集甚至是本頻道第一本介紹的書
因為這種書就是扎扎實實的乾貨,真材實料
翻自法國的科普書籍,在台灣這種書不好賣
可能是太貴還是觀眾沒興趣 但在歐洲這種書很受歡迎
這本書確實是好書,嫌貴的可以趁今天
新書7折再打87折
世界宗教人口比例圖 在 曾柏瑜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地表最狂,印尼超級大選
🍎柏瑜吃果子 ep.08 🌍
(不方便看影片的朋友,也可以看內文喲)
【地表最複雜的單日選舉】
投票後過了2週,印尼還沒統計出總統誰當選,甚至在過程中有270名計票員因計票過勞死。對比台灣的當天投當天開,印尼的選舉可說非常嚇人。
這次是印尼首次舉辦「五合一選舉」,包含總統、立委,還有地方首長跟議員(通通一起來我在趕時間?),總計有24萬5千名後選人,競爭2萬多個公職名額,有投票權的選民就高達1億9千多萬人。
再加上印尼幅員超級大,有1萬8千多個大大小小的島嶼。據說選務人員需要的交通方式橫跨了海陸空,有飛機、遊艇、快艇、騎馬的,甚至划獨木舟的方式來把選票送到不同島上(FedEx 4ni?)
印尼的人口結構相當年輕,選民中有高達四成是35歲以下的年輕人,為了爭取青年選票,候選人無所不用其極,廣泛地使用臉書、IG、推特等社群網絡,試圖拉近選民關係,但相較於世代問題,印尼選舉最大的因素一直都是宗教。
【全球最多伊斯蘭信仰國】
印尼是全世界最大的伊斯蘭主要宗教國,信徒比例超過80%,兩組總統候選人也都信仰伊斯蘭教。
非常多的候選人都試圖要與伊斯蘭各教派拉近關係,但伊斯蘭教相對來說是比較保守的群體,對於LGBTQ的權益,甚至是瑜伽都強烈的反對。
現任總統佐科威,在上次選舉時是以進步、清新的形象出名。原本是爪哇島中部小城市市長的他,常常不穿西裝,親切地跟選民自拍、直播。
佐科威強調經濟建設,以及對各種人權的提升,包含同志群體和少數民族(印尼有非常多樣的族群,尤其是爪哇島以外的眾多小島)
而挑戰他的對手普拉伯沃(同時也是上次的對手),是個非常傳統激進的伊斯蘭教徒,也是印尼前任獨裁者蘇哈托的女婿。所以他在選戰中就強調要恢復更傳統、激進、保守的統治。
【一手搞建設一手背叛選民】
大家或許很難想像,區域發展不均的印尼,有些偏遠地區可能沒有自來水、晚上沒有電,甚至一輩子沒看過柏油路。因此佐科威上任第一件事,就是引進國外資金來投資基礎建設。
他確實做到了,偏遠地區對佐科威的執政也有很高的評價。但是四年來他透過一帶一路引進中國資金,累積了大量外債,被批評佐科威是把印尼賣給了中國。
同時,中國在維吾爾地區以非常殘忍、不人道的方式對待伊斯蘭教徒,這讓以伊斯蘭為主的印尼不能接受。
甚至國際上問起佐科威怎麼看待中國對待教徒時,居然說道「維吾爾族不是伊斯蘭」、「維吾爾族的問題是極端主義」。甚至對中國表示印尼有對付極端主義的經驗,可以互相交流,這讓非常多的選民對佐科威相當失望。
【兩個都投不下去那就自己創一個唄】
為了拉攏保守選民,佐科威選擇了一位七十多歲,非常具爭議的虔誠教徒做為副手。過去清新進步的佐科威四年下來一去不復返。
雖然投票結果還在統計中,要到5/22才會正式確認。但依據目前票數,佐科威領先約7.5-10%。可是不論哪組候選人當選,對於年輕選民來說,都是進步力量的妥協、保守勢力的崛起。
看不下去的印尼年輕人,就在社群平台上創造了一個虛擬的總統候選人,透過合成照與各種有趣的方式來談進步議題。像是LGBTQ的人權、大麻合法化等等敏感議題。
這個假候選人帳號,吸引了超過80萬人追蹤,顯示了印尼年輕選民對於兩組候選人的不滿。
關於印尼大選的事實在太多太多,之後我們再來討論印尼大選面臨的「假新聞」問題,以及們如何打擊假新聞。
#印尼大選 #國際 #假新聞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vU0zHO0Syns/hqdefault.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