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級自學紀錄
#CTY_live_course
#Give_a_Presentation
.
前幾天小布做這份簡報從晚上8點做到11點半,本來都已經做好了,因為老師說不能copy&paste,所以全部又重做🤪。
.
其實ppt本來就不是放文章的地方,是放重點的,而內容說明是要從嘴裡報告出來,不是寫在上面直接讓人家看。所以當第一次小布放了文章段落上去時,我就要她改正,但她不想,還好之後老師有說明ppt裡面要有圖片、文章出處、然後不能copy&paste 🎉,實在是,媽媽說了一百句不及老師的一句🙄。
.
為了這份ppt,小布重新把網站文章全部都再看了一次,然後自己擷取重點,她真的有在看,因為她能夠回答我全部的87問題🤣。
.
對於ppt,媽媽也有一些重點,像是字型、大小、粗細、高低、排版、配色、格式...🤣🤣,對於有強迫症的媽媽來說,一點點的歪掉都會傷眼,所以就算已經很晚了,我還是堅持要調到一定的程度。
.
這都是以前在局處練出來的能力,因為長官對報告很要求,一份公文要上呈到局長那兒,得通過4~6關才能到達,為了公文時效,減少被退回來的機會,一次把事情做好是最快的。
.
所以導致媽媽之後對「寫報告」這件事都很鳥毛,但現在回想起來,以前的磨練都是之後的養分👍,而且從報告裡面可以看到這個人的做事態度及個性,
.
簡報對於3、4年級的小孩來說是一個不簡單的功課,ppt怎麼做?怎麼報告?怎麼找資料?一切的一切都是很新的東西,除了ppt之外,媽媽也要求小布不能只照著ppt上面的字唸,而是要把消化過的文章,用自己的方式表達出來,這才是一個完美的簡報(小布已瘋🤪)。
.
今天的報告還算ok,畢竟第一次,多試幾次,會越來越好👍。
.
.
『事情不是有做就好,而是要把事情做好。』是媽媽的教養信念,簡稱態度🤣🤣。
同時也有19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1,470的網紅5歲都要懂的國際觀,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5歲都要懂的國際觀 #危機處理 #緊急急難事件 #給我10分鐘 #孩子未來不走鐘 #5歲都要懂的國際觀 #為了孩子的安全這一集請務必看到最後! 『......我在外面, 小孩自己在家, 遇到火災還是地震怎麼辦??!!...』 這是我當媽後的內心常有的小劇場.... 生了小孩後, ...
一次把事情做好 在 黃珊珊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蔣經國秘書報告!》新書發表會,宋主席在直播現場~
起心動念寫這本書其實已經很久,但在台灣的政治氛圍下,歷史寫作常常在為現在的政治服務,即使動機純粹是為了留下見證與紀錄,也常被外界作惡意解讀,因此猶豫再三,直到去年七月,才決心開動。
在這本書開動之初,我與寫作小組便定下了寫作的基本態度:回到歷史現場,還原決策者當時所面對的內外情境,以瞭解經國先生的決策思維與工作方法,作為不分藍綠執政者的參考。事後諸葛,人人皆可;但只有回到歷史現場,才能瞭解決策者在每一個重大決策時,所面對的永遠是資訊不足的「迷霧」,沒有任何人或任何作為能保證成功,沒有一張遠期支票能保證兌現,每一個決定都是一種「計算過的賭博」。決策者必須作出艱難的決定,準備各種應變方案,同時承擔各方的壓力與質疑,還要放手讓專業團隊能夠工作,並一步一步引領眾人輿論,平衡各方利害,一起走向成功之路。
明天(一月十三日),是經國先生辭世30週年,選在經國先生辭世30週年前夕出版一本談論三、四十年前決策過程的故事書,不是為了造神與崇拜,不是為了證明藍綠誰好誰壞?!更不想服務現實的政治正確。而是期望未來所有領導者,都能有經國先生的遠見與細緻,「大處著眼,小處著手」,完成每一項任務。
許許多多的小故事,與經國先生達成的成就,都在書中闡明,我就不在此贅述,只提綱掣領說說寫完這本書的感想,也就是經國先生的成功之道。
在民國63年(1974)我到行政院長蔣經國先生辦公室報到時,很快便瞭解到台灣內外處境的艱困:中華民國已經退出聯合國,日本與我們斷交,世界正面臨石油危機造成的經濟低潮,對以出口為主的台灣造成嚴重衝擊。在經國先生眼中,大陸與台灣競爭加劇,而美國又不可信賴,台灣的自立自強還只是個口號,要落實這個口號,必須實質上達成兩個目標:第一,民生經濟必須脫胎換骨,具有一定實力;第二,戒嚴軍管不可能永久下去,民主自由是不可擋的潮流。執政黨與政府,必須變成一個有競爭力的,受人民肯定與信賴的團體,才能維持國家的正常運轉。問題是,怎麼做到呢?
首先,經國先生認清了,任何偉大的政策實行之前,都必須先組建起一個「廉潔而有效能」的團隊,而「廉能」這兩個字,除了「以身作則,由近而遠」,別無推動之法。在經國先生心中,改革必須要「兩條腿走路」,一方面要在決策階層高瞻遠矚,「做對的事(Do the right thing.)」,例如竹科與十大建設。另一面更要確保政府執行階層從上到下,能夠「把事情做對(Do the thing right.)」,否則再好的政策構想也無法落實,甚至在執行過程中被官僚系統無聲無息的「消費掉」。而在傳統官僚習性影響下,後一任務的挑戰更為艱鉅。經國先生對身邊幕僚嚴管嚴教,大力推動行政倫理,宣示「十項革新」,示範親民愛民,杜絕鋪張排場,便出自於此種考量。
其次,任何改革都是「先破壞既得利益,再創造新的效益」。因此,必須審時度勢,要改成什麼(what)?和如何改(how)?目標與手段必須同步規劃。同時也要顧及「改革之前」與「改革之後」的磨合性,一定會有人不開心,也一定會有抗力,但要控制住不致發生動亂,結果還能讓更多人開心。這需要決策者心中有一幅清晰的計畫藍圖(Road-Map),以及無數的應變計劃。推動解嚴和開放大陸探親等改革,既不能引起台灣民眾的不安、對政府不信任,也不可引起對岸及國際社會對台灣未來走向的疑慮。經國先生擔任行政院院長與總統16年期間,人民平均所得從482美元成長到5,829 美元,但同時間最高所得與最低所得的差距,僅從4.49倍微升到4.85倍,達成「均富」的目標,所賴者皆是詳盡的一連串目標、路徑、及應變計劃所組成的藍圖。孫子兵法說:「智者之慮,必雜於利害,雜於利而務可信也,雜於害而患可解也。」講的就是這種縝密的,「雜於利害」的思維過程。
最後,是價值設定的問題,領導者必須決定什麼叫「利」?什麼叫「害」?而且公告周知,律令遵行。經國先生很明白的在開會、討論、施政的過程中,耳提面命的要求各級官員與幕僚,「計利應計天下利」,不要計較政府多幾百萬收入,不能計算個人的好處或人情,不能向財團和有錢人一面倒,凡事以大多數人民生活的改善為依歸。油價調整方案,報紙是否漲價?維持物價穩定,都是這種「計利天下」的結果。而且,執政者眼光要放遠,不要老想用蠅頭小利來收買人心,政府要著眼於長遠的世界趨勢與民眾生活的根基,消除貧富差距、城鄉差距,打破各單位本位主義,整合起來,一次把事情做好做完,才會讓政府成為值得人民信賴的對象。
現在,當我們往來於高速公路,安坐於中鋼鋼骨所建的大樓,享受電力與油料帶來的便利,其實都在享用經國先生智慧與膽識的結晶。但經國先生終究是人而不是神,現在我們所認為的許多理所當然,當時卻是讓經國先生無法成眠的萬端糾結。
最後,我想告訴大家的是:中華民國的總統和行政院長,從來不是個好幹的職務,台灣這塊土地上的執政者,就跟美國101空降師的指揮官一樣,心態上必須認清:「我們打從娘胎裡就是被包圍的。」沒有過人的毅力、能力、與心理素質,是過不了各種內外險關的。
現今許多政治人物,只關心著如何採收果實,但像經國先生這樣的政治家,關心的不只是如何栽種果樹,更開闢經營了一個可長可久的果園,而我們正在這裡享用這些果實。年輕一輩朋友們,與其歌頌經國先生,或咒罵經國先生,不如靜下來看看,經國先生怎麼完成這些事的?!希望這本口述歷史的出版,能夠成為一面鏡子,讓現在與未來的執政者有個對照,有個參考,帶給執政者一些啟發,讓台灣走向更美好的境界。期待未來有人,能夠超越經國先生,讓台灣能更加長治久安,富足豐饒。
我們在這裡述說歷史故事,但其實心底都期待著,台灣未來有更多的英才,創造更多值得傳頌的故事。
謝謝各位!
一次把事情做好 在 宋楚瑜找朋友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蔣經國秘書報告!》新書發表會,宋主席在直播現場~
起心動念寫這本書其實已經很久,但在台灣的政治氛圍下,歷史寫作常常在為現在的政治服務,即使動機純粹是為了留下見證與紀錄,也常被外界作惡意解讀,因此猶豫再三,直到去年七月,才決心開動。
在這本書開動之初,我與寫作小組便定下了寫作的基本態度:回到歷史現場,還原決策者當時所面對的內外情境,以瞭解經國先生的決策思維與工作方法,作為不分藍綠執政者的參考。事後諸葛,人人皆可;但只有回到歷史現場,才能瞭解決策者在每一個重大決策時,所面對的永遠是資訊不足的「迷霧」,沒有任何人或任何作為能保證成功,沒有一張遠期支票能保證兌現,每一個決定都是一種「計算過的賭博」。決策者必須作出艱難的決定,準備各種應變方案,同時承擔各方的壓力與質疑,還要放手讓專業團隊能夠工作,並一步一步引領眾人輿論,平衡各方利害,一起走向成功之路。
明天(一月十三日),是經國先生辭世30週年,選在經國先生辭世30週年前夕出版一本談論三、四十年前決策過程的故事書,不是為了造神與崇拜,不是為了證明藍綠誰好誰壞?!更不想服務現實的政治正確。而是期望未來所有領導者,都能有經國先生的遠見與細緻,「大處著眼,小處著手」,完成每一項任務。
許許多多的小故事,與經國先生達成的成就,都在書中闡明,我就不在此贅述,只提綱掣領說說寫完這本書的感想,也就是經國先生的成功之道。
在民國63年(1974)我到行政院長蔣經國先生辦公室報到時,很快便瞭解到台灣內外處境的艱困:中華民國已經退出聯合國,日本與我們斷交,世界正面臨石油危機造成的經濟低潮,對以出口為主的台灣造成嚴重衝擊。在經國先生眼中,大陸與台灣競爭加劇,而美國又不可信賴,台灣的自立自強還只是個口號,要落實這個口號,必須實質上達成兩個目標:第一,民生經濟必須脫胎換骨,具有一定實力;第二,戒嚴軍管不可能永久下去,民主自由是不可擋的潮流。執政黨與政府,必須變成一個有競爭力的,受人民肯定與信賴的團體,才能維持國家的正常運轉。問題是,怎麼做到呢?
首先,經國先生認清了,任何偉大的政策實行之前,都必須先組建起一個「廉潔而有效能」的團隊,而「廉能」這兩個字,除了「以身作則,由近而遠」,別無推動之法。在經國先生心中,改革必須要「兩條腿走路」,一方面要在決策階層高瞻遠矚,「做對的事(Do the right thing.)」,例如竹科與十大建設。另一面更要確保政府執行階層從上到下,能夠「把事情做對(Do the thing right.)」,否則再好的政策構想也無法落實,甚至在執行過程中被官僚系統無聲無息的「消費掉」。而在傳統官僚習性影響下,後一任務的挑戰更為艱鉅。經國先生對身邊幕僚嚴管嚴教,大力推動行政倫理,宣示「十項革新」,示範親民愛民,杜絕鋪張排場,便出自於此種考量。
其次,任何改革都是「先破壞既得利益,再創造新的效益」。因此,必須審時度勢,要改成什麼(what)?和如何改(how)?目標與手段必須同步規劃。同時也要顧及「改革之前」與「改革之後」的磨合性,一定會有人不開心,也一定會有抗力,但要控制住不致發生動亂,結果還能讓更多人開心。這需要決策者心中有一幅清晰的計畫藍圖(Road-Map),以及無數的應變計劃。推動解嚴和開放大陸探親等改革,既不能引起台灣民眾的不安、對政府不信任,也不可引起對岸及國際社會對台灣未來走向的疑慮。經國先生擔任行政院院長與總統16年期間,人民平均所得從482美元成長到5,829 美元,但同時間最高所得與最低所得的差距,僅從4.49倍微升到4.85倍,達成「均富」的目標,所賴者皆是詳盡的一連串目標、路徑、及應變計劃所組成的藍圖。孫子兵法說:「智者之慮,必雜於利害,雜於利而務可信也,雜於害而患可解也。」講的就是這種縝密的,「雜於利害」的思維過程。
最後,是價值設定的問題,領導者必須決定什麼叫「利」?什麼叫「害」?而且公告周知,律令遵行。經國先生很明白的在開會、討論、施政的過程中,耳提面命的要求各級官員與幕僚,「計利應計天下利」,不要計較政府多幾百萬收入,不能計算個人的好處或人情,不能向財團和有錢人一面倒,凡事以大多數人民生活的改善為依歸。油價調整方案,報紙是否漲價?維持物價穩定,都是這種「計利天下」的結果。而且,執政者眼光要放遠,不要老想用蠅頭小利來收買人心,政府要著眼於長遠的世界趨勢與民眾生活的根基,消除貧富差距、城鄉差距,打破各單位本位主義,整合起來,一次把事情做好做完,才會讓政府成為值得人民信賴的對象。
現在,當我們往來於高速公路,安坐於中鋼鋼骨所建的大樓,享受電力與油料帶來的便利,其實都在享用經國先生智慧與膽識的結晶。但經國先生終究是人而不是神,現在我們所認為的許多理所當然,當時卻是讓經國先生無法成眠的萬端糾結。
最後,我想告訴大家的是:中華民國的總統和行政院長,從來不是個好幹的職務,台灣這塊土地上的執政者,就跟美國101空降師的指揮官一樣,心態上必須認清:「我們打從娘胎裡就是被包圍的。」沒有過人的毅力、能力、與心理素質,是過不了各種內外險關的。
現今許多政治人物,只關心著如何採收果實,但像經國先生這樣的政治家,關心的不只是如何栽種果樹,更開闢經營了一個可長可久的果園,而我們正在這裡享用這些果實。年輕一輩朋友們,與其歌頌經國先生,或咒罵經國先生,不如靜下來看看,經國先生怎麼完成這些事的?!希望這本口述歷史的出版,能夠成為一面鏡子,讓現在與未來的執政者有個對照,有個參考,帶給執政者一些啟發,讓台灣走向更美好的境界。期待未來有人,能夠超越經國先生,讓台灣能更加長治久安,富足豐饒。
我們在這裡述說歷史故事,但其實心底都期待著,台灣未來有更多的英才,創造更多值得傳頌的故事。
謝謝各位!
一次把事情做好 在 5歲都要懂的國際觀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5歲都要懂的國際觀 #危機處理 #緊急急難事件
#給我10分鐘 #孩子未來不走鐘 #5歲都要懂的國際觀
#為了孩子的安全這一集請務必看到最後!
『......我在外面, 小孩自己在家, 遇到火災還是地震怎麼辦??!!...』
這是我當媽後的內心常有的小劇場....
生了小孩後, 只要出門、小孩沒帶在身邊時,
內心會有這樣小小的“被害妄想症”...
總會不經意想著,
如果發生地震還是火災, 孩子怎麼辦?
不是我們愛往不好的地方想, 而是世事難料啊~
於是從哥哥4歲的時候, 我就揪團到 @內湖防災科學教育館,
去體驗跟認識火災可能會遇到的場景,
我還記得有一個煙霧室, 即使知道是模擬的, 走在裡面還是很害怕..
在他6歲的時候, 我又揪了一團到 #安心教室
去認識家庭環境的安全設置以及AED的使用。
去年年初也到過位於桃園八德的 @桃園防災教育館 參觀體驗,
真的是深怕孩子們(跟自己) 對於意外的災害不夠熟悉...
(這句話也太矛盾了..)
22年前的921事件還歷歷在目....
當時的Lara是一位高中生, 事情發生的當時,
我衝到兩個姪女的房間, 把他們叫醒,
根本不知道自己該不該帶著他們跑, 躲還是跑?
要在瞬間做決定...真的好為難~
身為當時年紀最大的三人, 我還記得我如何假裝鎮定、
心其實超級惶恐, 三人躲在神明桌下...
也許是記憶太深刻了, 這麼多年來, 我一直有種,
#如果孩子自己在家怎麼辦?....這樣的擔憂.....
雖然在學校會有定期的防災演習、雖然網路上有許多影片
但是資訊太多, 到底要不要找黃金三角?還是要先開門?
這次邀請 中華民國搜救總隊 的呂廷映教官從實務操作來解惑~
在意外真的發生時, 來不及思考太多的理論或是“最好的逃生路徑”,
但是我們可以在平日就跟孩子們做好計畫與演練,
很實際的走過一遍可能的路線跟集合點
當走失的時候, 家中任何一位成員都能找到方向、知道去哪裡會合!
Lara覺得這是在實際也不過的準備了!
!為了孩子的安全, 這一集請務必看到最後!
1. 把握 WWC 原則!
2. 實際走過逃生路徑!
3. 確認走散後的集合點!
4. 熟記至少2組電話號碼!
我們可以盡力避免意外的發生,
但是也要隨時準備面對,
意外來臨時, 把傷害降到最低!
這一集採訪完Tino教官後,
Lara認真的想要來揪一團救生課
心肺復書CPU急救
創傷護理處理
AED 實務操作
有沒有人想一起啊~
#給我10分鐘
#孩子未來不走鐘
#5歲都要懂的國際觀
**********************************
🎯🎯🎯
從多語繪本到國際視野, Lara隨著孩子年齡的增長, 希望他們能與世界的連結越來越多。課堂上的時間有限, 每週一次把複雜的國際時事簡化成5歲小孩都能聽得懂的文字!
**
📺每週四Lara幫你做功課 #5歲都要懂的國際觀 👇👇
http://yeslara.com/yt
*
🎙podcast『 5歲都要懂的國際觀 』
🎧 Spotify📲
https://yeslara.com/spotify
🎧 Apple Podcast📲
https://yeslara.com/apple
🎧 KKbox📲
https://yeslara.com/kkbox
🎧 Firstory📲
https://open.firstory.me/user/yeslara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Wpi7FRuyfRE/hqdefault.jpg)
一次把事情做好 在 茜茜與人夫謙 Chien&Chien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生孩子前的夢想清單 #夢想路上感謝有妳 #生活可以再龜毛一點
「茜茜從來就不是一個安於現狀的人,對於生活更喜歡龜毛一點。」
其實創立品牌在茜茜與人夫謙的心中早已埋下種子,一直在等待時機成熟萌芽之時💕
說是創立品牌,其實更希望是把自己一路堅持的事情做好,堅持好的東西有好的外表,也堅持好的產品真的能夠帶給生活更多的便利,更希望把這份龜毛的堅持分享給大家。
從20歲擔任服裝設計師開始,就萌芽自創品牌的想法,或許年輕時候作夢輕鬆一點,但到了現在有神隊友人夫謙,還有三個孩子,加上整個團隊夥伴以及一路上信任我們的大家,更讓我勇敢追夢,即使是史上最貴的夢想,也期望自己勇敢往前衝💪
最後也謝謝大家一路以來的支持,讓我們更無所畏懼的讓自己的生活再龜毛一點💕
#生孩子之前妳也有夢想清單嗎❓
#夢想永遠不嫌晚❗
/
想要看更多育兒經驗,請訂閱【茜茜與人夫謙】的YT頻道:https://ababa.tw/BnwOb/bf210306
(記得按下『訂閱』,開啟『小鈴鐺』喔!)
/
接下來茜茜會持續的拍攝Vlog更新自己的育兒資訊,有什麼值得分享給大家的育兒經驗與注意事項。請大家訂閱我的Youtube頻道,記得開啟小鈴鐺,讓茜茜更有動力分享更多!
如果喜歡茜茜家的影片也記得按下『訂閱』開啟『小鈴鐺』喔!
喔!對了!記得追蹤instagram和Facebook喔!
#新手爸媽 #創業日記 #創立品牌 #神隊友 #人夫謙
----------------------------------------
■ 茜茜家影片 持續更新■
【懷孕的茜EP.8】孕婦穿搭|春夏必備單品|涼感內衣、孕婦洋裝、超舒適居家服、輕薄哺乳衣
這裏看:https://ababa.tw/5z1C5/yt210514
【懷孕的茜EP.10】10大不後悔育兒好物|育嬰必備神物
這裏看:https://ababa.tw/oQOww/yt210514
【懷孕的茜EP.12】待產包必備清單|準3寶媽經驗分享
這裏看:https://ababa.tw/lX7HN/yt210514
【懷孕的茜EP.13】茜茜生產全記錄|三寶順利出生啦!
這裏看:https://ababa.tw/Gu4ef/yt210514
【懷孕的茜EP.14】剖腹產VS.自然產|五寶媽VS.三寶媽真實經驗談
這裏看:https://ababa.tw/dhUe9/yt210514
【懷孕的茜EP.15】茜茜也曾小產過|懂妳們的難過|期許我們把寶寶生回來
這裏看:https://ababa.tw/E79ci/yt210514
【懷孕的茜EP.16】開箱壹壹產後護理之家|台北頂級月子中心
這裏看:https://ababa.tw/hqR6d/yt210514
【懷孕的茜EP.17】親餵V.S.瓶餵|電動吸乳器分享|奶瓶選購分享
這裏看:https://ababa.tw/UmUrD/yt210514
【茜茜與人夫謙EP.4】帶老公體驗生產|痛到懷疑人生|絕對要把老公都騙去
這裏看:https://ababa.tw/TtKzU/yt210514
【茜茜與人夫謙EP.10】月子中心該怎麼選擇?居家月嫂比較方便嗎?
這裏看:https://ababa.tw/hQDmT/yt210514
【茜茜與人夫謙EP.13】月入七萬可以生小孩嗎?養小孩要花多少錢?茜茜家公開養小孩生活開支
這裏看:https://ababa.tw/34PrG/yt210514
【茜茜與人夫謙EP.14】睡過夜如何訓練?安撫嫩嬰小撇步|三寶爸媽經驗分享
這裏看:https://ababa.tw/2fgTO/yt210514
【茜茜與人夫謙EP.15】0-3個月新生兒衣服挑選|新手爸媽選衣指南(上集)
這裏看:https://ababa.tw/9nODD/yt210514
【茜茜與人夫謙EP.17】8種育嬰省時省力激推好物|0歲開始用的成長餐椅|嬰兒車界的Rimowa
這裏看:https://ababa.tw/RBND3/yt210514
【茜茜與人夫謙EP.19】8種副食品好用工具|超輕鬆準備零壓力|7天份食材一次備齊
這裏看:https://ababa.tw/TDxWk/yt210514
【人夫謙Vlog.6】8個NG育嬰方式|育兒路上你做錯了幾項?
這裏看:https://ababa.tw/FbRrv/yt210514
-
■ 這裡可以找到茜茜一家■
茜茜的心血結晶|每一篇文都認真用心
官方Web ▶️ https://ababa.tw/iTd0F/yt4
茜茜的大本營|分享給妳親子生活中各種所需
FB ▶️ https://ababa.tw/YnJuI/yt4
窺探茜茜家的日常生活|最真實的呈現
IG ▶️ https://ababa.tw/Cg54c/yt4
無所不在的茜茜|跟你一對一談天說地的好地方
LINE@ ▶️ https://ababa.tw/1fifW/yt4
茜茜揪團瘋好物|生活&育兒好物獨家團購優惠都在這
FB社團 ▶️ https://ababa.tw/cUbzA/yt4
茜茜的三點營業|不踩雷的選品,負責到底的服務,值得信賴的店鋪
FB社團 ▶️ https://ababa.tw/dZt8w/yt4
茜茜的工作信箱|關於各種合作邀約歡迎來信
信箱 ▶️ chienchien0909@gmail.com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CSD8svVVWgM/hqdefault.jpg)
一次把事情做好 在 關韶文 關關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再習慣的事情,也都會有出包的時候!」
-
以前覺得空服員的生活真的是離我非常遙遠,但自從做了職業訪談系列之後,就好像自己越來越熟悉空服員的生活,不論是排班假表、上班口訣、發餐順序、休假生活,我都感覺如數家珍。
-
這也是我堅持做好訪談節目的原因,因為就很像是「秀才不出門,能知天下事」,每次聽著別人的故事分享,自己好像都莫名也跟著感動了一次,尤其像是現在不能出去玩的日子裡,格外珍惜這些難得經驗。
-
好久沒出國旅行的你們,如果解禁後,最想要去哪裡呢?
-
#職業訪談 #空服員休假 #賴珮如
-
【職業訪談】地勤、空服真的不合?暴怒控訴「到底要不要收餐!」feat.丘曄、賴珮如
https://youtu.be/XPf9OvAnHrI
【職業訪談】如何進入迪士尼工作?Disney World全世界最夢幻打工!feat.賴珮如
https://youtu.be/5eqVTTHsdY0
【職業訪談】空服員特殊技能!瞬間「語言切換」機上發餐也能通!feat.賴珮如
https://youtu.be/wNGUhl6h_NA
【職業訪談】空姐飛機上經驗談?「紅酒白酒可樂汽水」你要喝什麼!feat.聲林之王賴珮如
https://youtu.be/G_5VtHPAD7E
【空服員面試過程公開】7年經歷!把握「2個訣竅」通過面試!feat.賴珮如
https://youtu.be/xcolRHCzZRY
【職業訪談】空服員超萬能!飛機上壯漢暈倒?泰國人發癢?幽閉恐懼症?feat.賴珮如
https://youtu.be/46PTwY-weVE
【職業訪談】空服員發餐「爆笑話術」破解!飛機上限定餐點藏玄機?feat.聲林之王賴珮如
https://youtu.be/OA7YWrJiE2M
【職業訪談】空姐發餐話術下集!「紅酒、白酒」眼神交換也藏秘密?feat.聲林之王賴珮如
https://youtu.be/7ctGLQXKdMw
【職業訪談】空服員最討厭的客人!「10大NG行為」你上榜了嗎?feat.聲林之王賴珮如
https://youtu.be/luqtKzOsqJA
【職業訪談】地勤甘苦談!旅客NG行為「前三名」你上榜了嗎?feat.丘曄
https://youtu.be/Llw5y5WV8fg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不是人生勝利組,要當人生努力組!📣】
職業訪談、工作vlog、減肥列車、美妝保養、聰明消費、投資理財、美食旅遊
FB ‣ https://www.facebook.com/ethanreporter
IG ‣ https://www.instagram.com/ethan_kuan_kuan/
LINE ‣ https://lin.ee/e1ebDrI
Podcast音檔 ‣ https://linktr.ee/ethanyoutube
Podcast節目 ‣https://linktr.ee/kuan_choo
合作邀約Mail ‣ ethankuankuan@gmail.com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cKEB54MfpLg/hqdefault.jpg)
一次把事情做好 在 每一次的旅行,都是一種相遇16年來,因為有你,旅途中有了 ... 的必吃
每 一次 的旅行,都是一種相遇16年來,因為有你,旅途中有了最美的風景Go Extra Mile是我們一路前進的動力我們始終相信,「有心, 把事情做 得更好」 所有 ...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