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這樣一個笑話:古希臘哲學家柏拉圖把人定義為“雙足的無毛動物”,於是另外一個哲學家狄奧根尼就把一隻雞的羽毛全部拔光,拎到講桌上說:“這就是柏拉圖所說的人。”柏拉圖無言以對,只好另作補充,把人的定義修改為:“人是沒有羽毛的,有扁平指甲的兩腳動物。”
狄奧根尼並不是故意找碴,他只是試圖站在從來沒有見過“人”的角度上,去理解“人”這種生物。我們可以想像一下,假如是一個從來沒有見過“人”的外星人,聽到柏拉圖對“人”的定義,估計一百個外星人能想像出一百種各不相同的生物來。
所以,要怎樣跟一個從來沒有見過“人”的生物描述“人”?這個問題,就像跟一個從來沒有吃過蘋果的人,描述蘋果的味道一樣困難。甚至,最終我們會發現這種做法是徒勞的。
如《莊子》所說:“對於瞎子沒法同他們欣賞花紋和色彩,對於聾子沒法同他們聆聽鐘鼓的樂聲。”因為你試圖與他講的東西,已經完全超出他的理解範圍之外了,這便是“夏蟲不可語冰”。
從前,黃河經常發大水,黃河河神巡視自己的領地,只見兩岸沙洲間迷蒙一片,連是牛是馬都不能分辨。河神洋洋得意,欣然自喜,認為自己是天下最大的了。
結果河神順著河流到大海一看,浩浩蕩蕩,舉目無涯,連水的邊際都看不到。河神滿臉愧色,嘆道:“我一直以為自己是最大的了,還好今天看到了大海,不然豈不是一輩子被有識之人嘲笑還不自知!”
海神笑道:“對井裡的青蛙,不能和它談論井外的事情,因為它被環境局限住了;對夏天的蟲子,不能和它談論冬天的事情,因為它被時令局限住了;對淺薄的人士,不能和他談論大道,因為他被教條局限住了。今天你從黃河出來,見識到了大海,認識到了自己的局限之所在,就可以和你談一談大道理啦。”
是啊,不然要怎麼向河神形容大海之大?
曾經,有一隻來自東海的巨鱉,向住在淺井中的青蛙講述大海的奇觀:“海有多大呢?即使用千里之遙的距離,也表達不了它的壯闊;用萬丈之高來比擬,也形容不了它的深度。夏禹的時候,十年有九年下大雨,大水泛濫成災,海面不見絲毫增高;商湯的時候,八年有七年天大旱,土地都裂了縫,海岸也絲毫不見降低。不因時間的長短而改變,也不因雨量的多少而增減,這就是大海啊!”
井蛙聽了,吃驚得好半天也沒有說出話來,一直到巨鱉走了還難以置信,估計還以為巨鱉在吹牛騙它。所以見識不在一個層面,思想不在一個高度,交流起來的結果就是這樣,彼此鬧心。此時,不如止語。
但是,大海在天地之間,不就像小蟻穴在大水澤裡嗎?中原在天下,不就像小米粒在大糧倉中嗎?物類有萬,人類只佔其一,而人類遍佈天下,每個人又只佔其一。個人與萬物相比,不就像毫毛的末梢在馬身上嗎?所以,又哪裡有真正的大與小呢?
其實我們每一個人,都有一個屬於自己的世界。這個世界雖然有大有小,但是小世界有小的快樂,大世界有大的快樂,快樂的本質是一樣的。
蟬和小斑鳩在林間嬉戲,碰到榆樹和檀樹就停止,飛不上去就落在地上,自得其樂。鯤鵬振動翅膀奮起直飛,能激起三千里的浪濤,環繞著旋風飛上九萬里的高空,同樣自得其樂。在淺水裡漂浮的小草,也能自在地四處遊行,然而放一隻杯子進去,就會動彈不得。
故而,世界不同,不必強融,這樣才能各自得到屬於自己的快樂。
夔天生一條腿,蚿天生百條腿,蛇天生沒有腿,但是都能行走自如。但是夔用一條腿走路的思維,卻理解不了蚿的百條腿是怎麼運作的。
蚿說:“我自己也不知道是怎麼運作的,我又用不著指揮每一條腿該怎麼走,我只要想著行動,就自然而然地行動起來了。你沒看到那噴吐的吐沫嗎?大大小小,無數的吐沫星子,吐的人也沒想著怎麼去分配它們,但它們飛舞的時候卻一點都不顯亂。”
蚿雖然能掌握複雜的一百條腿行走,但它用有腿才能行走的思維,卻理解不了蛇沒有腿該怎麼走。蛇說:“我是依靠天生的機能來走路,又哪裡用得著腿啊。”
蛇畢竟還是要靠脊柱和腰脅的肌肉來蜿蜒行走,但它用有形才能有行走的思維,卻理解不了無形的風該怎麼走。風說:“是的,我就這麼呼呼地從北海來到南海了。”
其實又何必呢?夔,蚿,蛇,風,都是遵從著天生的機能,在自然地行動罷了,順其自然的本質是一樣的。又何必你學他,他學你,最終弄得像“邯鄲學步”一般,變得連路也不會走了呢?
農夫,如果去考慮皇帝過的生活是什麼樣的,可能會覺得皇帝每天都吃大白饅頭,拿著金斧頭砍柴。而皇帝,如果去考慮農夫過的生活是什麼樣的,可能會覺得鬧饑荒是無稽之談,沒有糧食吃為什麼不吃肉呢?
故而,思維不同,不必互通,這樣才能各自得到屬於自己的自在。
#elitesinsider
加入群組:https://www.facebook.com/groups/2026540257666105/
夏蟲不可語冰同義 在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蝶衣:月之南北交的啟示》
這一年,我過得動盪,有些新的開始,但也感受到不少限制。頭腦威力無窮,促使我往更浩瀚的知識領域深鑽,檯面上的工作很四爻,新人舊人來來往往,精神面的二爻再深居不過了,感受到重回子宮的寧謐。
如此氛圍,讓我開始注意到月之南北交的環境舞台。當直覺越來越甦醒,我逐漸能夠了解,人際的流動、行為與意識的變遷,以周遭環境為場景,輪番上映著自己現階段的主要課題。占星學標記南交為前世軌跡,而北交則象徵今生命定,從南交挪步至北交的過程,對我而言,正如同褪去綺麗蝶衣,輕裝簡履邁向天命核心的行旅。
周末,參與了Jessica和飛仙的線上分享,主題之一,就是月之南北交。遠端看著兩位2/4成熟又獨到的詮釋,ppt內容與線上背景的設計,形成詼諧而引人入勝的端景,曾經困惑我的,一目了然,對於將來要去的目地,再無懸念。希望有一天,我可以熟成到這樣的溫度與厚度,幫助更多人區分個體的差異,當生命之流出現翻轉時機,能即時感知與辨識。
線上來不及講的,我來這裡交作業。我的月之南北交,黑色個性的設定,由閘門63步入閘門64;而紅色基因的設計,則從閘門22走向閘門47,所有閘門全屬一爻,細細回想,我和一爻的朋友的確緣分很深,從工作、交友到家庭,數不清的1/3、1/4、4/1、5/1。就連在學習人類圖的天地裡,碰到一爻的比例,也超過半數。
2/4的設計,生活在一爻的環境中,是順是逆呢?坦白說,一爻和四爻的共振,並未讓我感受到太多橫阻,唯一使我覺得麻煩的,是二爻必須不斷地「解釋」,說明「這個…不就這樣這樣就好了嗎?」,到底是哪樣哪樣;認清「這就很簡單啊…」的神邏輯,其實只有我們自己覺得簡單。
二爻某部分的向外投射,如同Jessica和飛仙所形容,就像把自己認知到的小世界,對外推展成全世界,以為大家都和我們一樣,所以解釋這麼多要幹嘛呢?大家想的不都是一樣的嗎?更何況不是所有的事情,都會引發二爻的興趣,而二爻對於自己不擅長的,絕對不會浪費時間,一開始就會閃退。
雖然「解釋」使我心生厭煩,我心中的os時常是:夏蟲不可語冰,簡直對牛彈琴。但身處於一爻探勘鑽研、實事求是的舞台,我不得不重新養成自己對於知識吸收的胃納、反芻與推敲各項事實之間的關聯,在協助團隊做出結論與決策之前,會再次回過頭去驗證我們所仰賴的資訊基準,是否夠牢固、不互相衝突。這恰好也是頭腦中心63與64閘門擅長的,而隨著人生舞台的推移,周遭人與事考驗我的,已不再是單純利用「歸納」或「演繹」爬梳與解答疑惑的科學化流程,而是,如何從過往成千上萬的海量記憶與影像,為生硬的、未知的困惑,提煉深入簡出的註解,形成意義。
在這一年,我身邊陸續出現了一些高手,他們精通的領域,從東方的周易紫微,到西方的占星靈數,當中還有嫻熟能量與靈性服務的工作者,我從來不知道我們的距離這麼接近,不得不讚嘆造物鋪陳的玄奇,一切發生得不偏不倚。我們因為一些抽象的問題而有所交集,像是,活到人生下半局,重新思考,這真的是屬於我們的局嗎?又或者,在過馬路和吃早餐的時候,感應到某些說不上來的召喚,清楚知道,自己不屬於某些地方,有些關係,應該關閉或開啟。
連我也疑惑自己該不會到了更年期、是不是瘋了的當下,這些人告訴我,不是的,你要相信自己,把自己交託給宇宙更深遠的安排。攤開他們深耕多年的本領,有和人類圖高度相關之處,可作為後盾與援引,也有完全殊異的蹊徑,行走其間,時空與思緒都變得緩慢,觀看事情,多了一些換位後的慈悲。
原本我不是很能理解由22閘門過渡到47閘門的氛圍,但如果搭配星象中的南北交位置來看,有豁然開朗的景象。我的南交位於雙魚,北交坐落處女,慢慢咀嚼文本,果然頗符合年少時期的懵懂爛漫,耽溺於自我世界無法自拔。我一直以為中年的謹慎自持、一絲不苟,是出自於終為人母的築巢心理,沒想到這是為了人生終極目標,做好應該的準備。
是的,我前半生的活動舞台,嘈雜異常,充滿情緒的張力、跟出其不意的衝擊與混亂,我的本性,其實不擅長應付這麼多繁瑣的細節,不時選擇龜縮準備長唸阿彌陀佛,然而環境一次一次拉扯我出山,最後不得不與細節和平共存,在龐雜的人世,維持吞吐坐落的優雅。
若要老實講,我從來沒有喜歡過「細節」,雖然我看起來很樂在其中,但我更喜歡與整體保持觀看的距離,「細節」使我覺得被「圈限」,呼吸困難。不過,北交的課題,恰恰來自「圈限」,如何在細微之中,讓自己活得專注、規律、踏實,學習在有限的框架之內,重組效能和秩序,將渾沌不明的概念化,使大家得以遵循;透過治癒自己,幫助受傷的可得醫治與啟發,如此,便能走出服務與貢獻的大格局。
從前打game,我特別偏好靚裝avatar,出場氣勢便震懾三分,現在,我明瞭到,重裝無用,真我無敵。
夏蟲不可語冰同義 在 每天為你讀一首詩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單人舞曲
一黑色的舞者,被神譴責
的靈魂正飛快穿越記憶
記憶裏多霜的森林
她的下頷高揚與水平
雙目所及遂不是人間的聲
色,笑與哭泣交錯過了耳朵
進入神經中樞
歸類
儲藏
淡忘
惟有瞳仁是搜索者的,搜索
天上飄流的發光體(位置偏高)
她要瞄準其中若干並一一加以
引爆
擊落
飛快地,她以空洞的舞譜
碰撞其餘,穿越
記憶裏潮濕的沙灘
留下一串暗淡
的足印,寂寥。「你來,」神曰:
「你來,我有話對你說」
她的兩手擺動如魚之鰭
當海流溫度突變,她的
兩手放鬆,示意,就將速度也減低了
俄然衝刺,轉彎,以短尾划水
乃默默搖曳如凝立於大荒遠古的珊瑚
肢體呈赧紅色
骨節因純情而消滅
這肢體
原是
她
最好的
語言
不是羞澀,不是
狡黠,她將背脊弓起頭向下垂
直到最接近苜蓿野地之一點
透過微潮的睫毛注視,良久
注視草葉和花蕊之間靜候停著的一隻斑斕的瓢蟲
乃驚駭而起,縱身過我偶然投射的
影子,偶然投射
那年
在荷花池中(當月光
注滿草地復向池中流)
因浸水而失去靈性的影子
她順手拾起,飛越流螢
冰刀,毛線針,水仙
一黑色的舞者——
「你來,」神曰:
「你來,我有話對你說」
---
詩人李蘋芬賞析:
關於舞,楊牧曾秉持搜索與愛美的意念寫下數首詩作。當中見出純然的理智難以再現的舞蹈情狀,那是舞者以肉身在氣流中擦碰、撞擊、飛旋的剎那,詩人將動態化為可感的時間流,字的紀錄企圖為之顯影。
舞是「無」的本字,本質上與詩樂、神巫祭儀都密不可分。按時序來看,七十年代的楊牧有〈問舞〉、〈答舞〉,至八、九十年間的〈單人舞曲〉、〈雙人舞〉與〈舞者〉,其中〈舞者〉為羅曼菲(1955-2006)而作(注一),其餘四首未必要和實際演出的舞作或具體指涉的舞者相連,詩所完成並彰顯的,也能視作普遍的美感經驗。
〈單人舞曲〉讀來語意朦朧,又充滿非日常的動態,短句成行的形式,有意表現舞的疏密節奏。正因如此,一一考索詞語並釋義,很可能影響了詩的整體性,它像一支不能割裂、獨立出某個片段的舞碼。我們看到詩人首先給出了一道獨舞者的形影:「一黑色的舞者,被神譴責/的靈魂正飛快穿越記憶/記憶裏多霜的森林」,未具名的舞者穿行在清冷的記憶領地,記憶中,被譴責者棄離了人間聲色,唯有靈魂所居住的「瞳仁」持續搜索著。
孤獨的搜索者形象再度出現,回顧楊牧的〈搜索者〉一文中,他二度拜訪溫哥華島,遇上初春的雪,在初霽的寂靜場景中驗證了時間如何向他傳遞秘密,他寫:「這一刻的體驗悉歸我自己,我必須於沉默中向靈魂深處探索,必須拒斥任何古典外力的干擾,在這最真實震撼孤獨的一刻,誰也找不到我。」(注二)如果雪後的楊牧搜索著時間的秘密,那麼舞者搜索的目標是什麼?詩行接續:是「天上漂流的發光體(位置偏高)」,是星,就像伽利略一生追蹤星宿,舞者是以靈與肉尋找星星的人。
在楊牧稍晚出版的長篇散文《星圖》裡有一段夢境的描述,主角是一位被夢放逐的女孩,與本詩的「黑色舞者」,或有相互感應的可能:
她睜大兩眼凝視黑暗。她在尋找什麼?或者場景換為遙遠延伸的草原,從頷下的被褥向地平線盡頭展開,整整齊齊一片正方形的大地,密生著比人還高的芒草。她從b角出發,向茂黃的平蕪深處走去,風吹過廣袤的芒草,如波濤起伏,蕩漾,她覺得自己像一條獨航的小舟。忽然她發現她並不是。「從相反的對角d,」她說,「我直線必然的去向,有人朝我一路走來。」「誰?」我問。
「你。」
我們相遇,在草原當中。來不及交談,風吹著,甚至來不交換眼色,風吹著——就這樣,我們擦身而過。(注三)
自覺「獨航」如小舟的女孩與「我」在偶然的夢土中相遇,二人大風中擦身而過,是搜索者的精神延續嗎?或是無意識中悠悠念想的愛情隱喻——「有人朝我一路走來」,但是阿尼瑪(anima)與「我」之間沒有後續情節,僅僅是擦身而過,夢的內容與〈單人舞曲〉形成有意思的對照。然而,誰是誰的本事,其實無從索隱,唯有整體的觀察始得微悟。
後續詩行,「她」彷彿化為魚,魚的款擺身姿不只應合了「骨節因純情而消滅」一句,也暗指舞者以其超越「人間」的靈視高度,使語言不再是唯一的表述方法,而是肢體,是下一節的「注視」,足以在「我偶然投射的影子」上面躍身而過。這「縱身」的動態引人懸念,由於它使人回憶過去:「那年/在荷花池中(當月光/注滿草地復向池中流)」,扣合了本詩以「記憶」開篇的意念。
從過去而來的月光是「水」,使黑色的舞者拾起「因浸水而失去靈性的影子」,這樣看來,水的意象就獲得了落實,它成了光,投射出「我」的影子。稍後一些,「水仙」遽然浮現,是納西斯(Narcissus)驚懼於偶然投射的「我的影子」嗎?如此詩中的「她」和「我」就是一體的分裂,如詩題的「單人」所明示;又或是借水仙的冰肌玉骨,來襯托「黑色舞者」的詭秘之美?解讀這首詩的路徑其實相當迂迴,如同它所表現的猶疑、退讓和往復追尋。又見夾生在詩中的兩次「神曰」,成為一道隱於舞台之後的音響,也是指引舞者/搜索者逾越有限人間的呼喚。
這首詩也適合與集子中相鄰的〈雙人舞〉並讀(注四),能使這隱微的舞蹈劇場更清晰,讓虛實的交錯更顯明。〈雙人舞〉開頭是這樣的:「你向東北偏東行/遂舉步進入了樹林,失蹤」。二首詩都有蓊鬱的森(樹)林、往某個方向前去的起始,也都取用荷花意象,分別是「那年/在荷花池中(當月光/注滿草地向池中流)」,和〈雙人舞〉的最末二行:「沿小河入平湖/向芰荷深處」。特別的是,作於1976的〈問舞〉和〈答舞〉中,亦可見蓮與荷葉,或作為比興的對象,或指涉美與情意停駐之處(注五),使這游移於確定與不安之間的反覆姿態,一再疊加。而〈單人舞曲〉不只體現了楊牧所謂「尋覓,追蹤,把握,顯影,和成型」的藝術創造過程(注六),也因為逸離於單一情境,最能給出繽紛的奇景。
注一:參考陳芳明的「楊牧的晚期風格」講座報導:https://www.twsgi.org.tw/intro-care-detail.php?ic_id=1485。檢閱日期:2021年3月28日。
注二:楊牧:〈搜索者〉,《搜索者》(台北:洪範,1984年三版),頁8。
注三:楊牧:《星圖》(台北:洪範,1996年二版),頁3-4。
注四:陳芳明也曾將這二首詩並置,指出〈單人舞曲〉出於旁觀者重現記憶的角度,〈雙人舞〉則是詩中的「我」與「她」共舞,含有現實介入、愛意纏綿之意。見陳芳明:〈生死愛欲的辯證〉,《現代主義及其不滿》(台北:聯經,2013年),頁223-224。
注五:例如〈答舞〉的第一節:「在荷葉的這一邊/一些些興奮和倦怠,我們/談論著夏天和秋風的方向/陽光明亮。在荷葉的這一邊/一起觀察飛鳥如何停在花上/學習一些些搖曳和平衡的技巧」,見楊牧:〈答舞〉,《楊牧詩集II》,頁71。
注六:楊牧:〈《完整的寓言》後記〉,《楊牧詩集III》,頁492。
----
-----------------------
美術設計:�江襄陵 -Nysus IG:https://www.instagram.com/nysus_/
攝影來源:Unsplash
#每天為你讀一首詩 #楊牧 #生命思索 #單人舞曲 #李蘋芬
夏蟲不可語冰同義 在 夏蟲不可語冰出處的問題包括PTT、Dcard、Mobile01 的必吃
接下來讓我們看這些論文和書籍都說些什麼吧:. 自由詩魂孟浪詩全集; 為了解決 夏蟲不可語冰出處 的問題,作者許暉 ... ... <看更多>
夏蟲不可語冰同義 在 [討論] 青山剛昌是「青梅竹馬控」?柯哀分析之1 - Conan板 的必吃
... 語提示,不然打著討論、分析這種看似認真的標題在專板發文害我認真看完 ... 夏蟲不可語冰而且還會遇到像這種突然跳痛到票房功勞論的(笑)不知道要怎麼 ... ... <看更多>
夏蟲不可語冰同義 在 夏蟲不可語冰出處的問題包括PTT、Dcard、Mobile01 的必吃
接下來讓我們看這些論文和書籍都說些什麼吧:. 自由詩魂孟浪詩全集; 為了解決 夏蟲不可語冰出處 的問題,作者許暉 ...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