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一片樹葉移到整片森林」
人愛美還是有好處的,當我發現自己以每天一點一點,可以察覺的速度發胖時,詢問我家專屬醫師,得知我發胖的根源是來自於這兩個月來,持續的用一種「撐一下!再撐一下以後就輕鬆了」的方式在寫論文。
這種用意志力「撐一下!再撐一下」的努力,身體所產生的可體松,其實就像吃類固醇一樣,只要熬過一個關卡,又會精神百倍,產能十足。而產能十足的感覺,精神百倍的感覺,符合社會期待的爽感,讓我一次又一次的「再撐一下」。
奈何能量就這麼多啊。我不僅能量耗竭,還向身體借支,拿來修復身體的能量於是就不夠了,導致不斷咳嗽,吃中藥好幾週也不會好。
我女兒有一天還請我坐下來,認真的對我說:「妳想想,為了開學以後輕鬆,反倒現在這麼操,操到咳嗽那麼久都不會好,妳不覺得這是本末倒置嗎?」
女兒說得是,我也知道現在沒日沒夜的操,是為了讓自己以後有好日子是一個不合理的邏輯,畢竟這個邏輯不僅讓我自己提前現在就沒好日子了,還不保證以後有好日子。
然而那種只要熬過一個關卡,又會精神百倍,產能十足的爽感像吸毒一樣,讓我不可自拔,一次又一次的「再撐一下」,敷衍我女兒,依然故我。而我女兒也不得不使出各種他們小時候我對他們的招數,用各種三八幽默的方式逼我上床睡覺。
然而女兒的努力不見得有效果。由於交感神經過度旺盛,躺在床上我也是沒辦法一下就睡著,只能起來打坐,等副交感神經開始作用了才能睡覺。
這個不可自拔的惡性循環直到因為我愛漂亮,怕胖,詢問我家醫師為什麼我會發胖,這才驚覺我這兩個月的拼命簡直是瘋了!
因為太愛漂亮,我馬上放下暑假必須完成某篇論文的念頭,把時間拉長到過年前能夠完成論文就好,今天馬上續訂Netflix,還跟著我弟弟的孝親團到101頂鮮去吃料理了。
當然,能夠馬上就放下和我學正念,平常有練習有關。
當注意力很緊的黏在一件事情上,我能夠以好奇好玩的心情,把注意力「從一片樹葉移到整片森林」。因此我很快就放下對於暑假要寫完那篇論文的「那片樹葉」的執著,又重新開始學期間那種「鬆—緊—鬆—緊」交替的生活。畢竟這樣才能長長久久。
所謂「從那片樹葉移到那片森林」的練習是,做瑜伽某個動作時,你會覺察全身痛得要死,可是帶領的老師會帶你去覺察身體每個部分,然後你發現,啊,其實只有一個地方特別緊,其他的地方你是不需要用力的,而且輕鬆無事。
「從一片樹葉移到整片森林」這個練習運用到生活中,當我超討厭一個人的時候,我就會看,啊,旁邊一百個人都還是很可愛的,或是,啊,這個人只有嘴賤,但是他很負責任,他會看頭看尾幫你不出錯。這樣我就不會覺得人生很黑暗,覺得世界90%是壞人,哀怨我怎麼會跟那個爛人綁在一起。
這兩個月的體驗教會了我三件事情:
首先,當一個人業力大爆發,無論這個業力是來自社會的框架、從小被教養的信念、前世未完成的志業、此世來這個世界的目的,他只會看到那片樹葉,如同馬被遮住眼睛兩側,別的都看不到了。這時候別跟他硬幹,他會咬你,你就幽默的一點一點滲透他,至少會有一點提醒的效果。
第二,要改變一個人,你不要試圖去改變他,而是去探索這個人最在意的事情,從那件事下手。譬如,我女兒溫柔的勸說一百遍都抵不過體重機的數字。
第三,平常要多探索自我,像各位這樣常常去閱讀別人的觀點,這樣你的眼中才不會只有「那片葉子」,當你偶然有機緣醒悟過來時,還看得到有一片森林的存在,而不會只困在「那片葉子」。
以我的例子而言,我雖然早就知道「撐一下!再撐一下以後就輕鬆了」的說法是騙人的,根本不是這樣,這件事完成了後面還會有更多的挑戰。但業力爆發時,我就是看不到。
然而當有一件事情點醒了我,對我而言是發胖,別人可能是得了嚴重的病,我至少因為以前聽過「撐一下!再撐一下以後就輕鬆了」的說法其實不合理,於是有別的路可以選,才不會困在沒力氣了還要拼命也不知道在拼什麼的窠臼裡。
#鬆緊鬆緊交替才能長長久久
微博同時刊出: https://www.weibo.com/7476659612/profile?rightmod=1&wvr=6&mod=personinfo
---郭葉珍的《我們,相伴不相絆》-----
博客來:https://reurl.cc/NjZWge (含電子書)
交替性注意力例子 在 海苔熊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我就是沒辦法不在乎直播開始囉
#直播筆記
你是這樣的人嗎?
—總是不知不覺就成為身邊的人的情緒垃圾桶
—習慣幫助別人,卻又很容易受這些人影響
—就是沒辦法不在乎那些受苦的人,可是又不知道如何幫他們
—看到他們反反覆覆卻又沒什麼改變的時候,就會覺得很挫折、氣餒,甚至覺得會不會是我做得不好
有些時候,我們經常會活在「無法放下」和「為什麼總是做不好」兩個鐘擺當中,沒辦法不在乎,但在乎之後又害怕自己做不好、不夠好。
要如何避免這種狀況呢?Ilse Sand 認為關鍵在於 #慎選對象 ,不是每一個人你都能幫得上忙。除了有比較急性或者是嚴重的心理困擾的人之外, 倘若你是高敏感族,可能不太適合協助情緒反應比較強烈、暴躁的人,因為:
1.你可能光消化他的情緒就要花很多時間
2.他的情緒可能也會把你捲進去,然後你也會產生自我批評或者是罪惡感等等的情緒糾結在一起。
3.然後你可能真的就表現不好了,談話完之後反而會覺得:「為什麼都幫不上忙。」
其實,有些時候你給他們的幫助並不亞於專業的心理師。下面這些是你可以做到但是心理師不一定能做到的:
有的人可能不太喜歡「太假掰的坐著聊」,但你跟朋友可以一邊開車或一邊洗碗,一邊和你聊天。
你跟他的接觸可以更自然,如果他是你的愛人,還可以提供按摩和身體的接觸
你可能對當事人有很真誠的愛,愛是最重要的解藥。
只是,素人要進行助人的工作,有一些簡單的基本技巧可以放在心裡:
先籠統再具體:你可以先問一個開放式的問題,例如最近過得好嗎、想聊聊什麼、昨天發生什麼事情等等⋯⋯然後再針對他所說的事情,具體地往下問,請他舉例子。比方說他說他最近很煩,你可以問他說昨天或是這幾天有沒有發生什麼讓他覺得很煩的事情,那時候發生了什麼?
困境、願望、資源:在談話的時候,可以反覆交替討論這三個問題
為什麼不前進:你目前遇到什麼困境?
你要去哪裡:現在想要達成的願望或者渴望的事情是什麼?
汽油在哪裡:你有哪些正向的力量或資源?
放慢速度:有些時候把速度慢下來,一次處理件事情會彼此處理很多事情更容易。你們不是你們談了什麼,而是你們如何把一件事情好好的深入的談。
鏡映:就是所謂的「鸚鵡說話技巧」,很匠氣地的重複當事人的話,重點在於使用當事人講的字眼,而不是用你自己的話。就像是扮演一面鏡子,盡量讓他從鏡子裡面,看看自己剛剛說了什麼,內在發生什麼。
善用「應該」、「同理心」、「稱讚」。
總之,如果你是高敏感族,慢慢地跟著他的步調,或許兩個人可以一起找出出路。
#怎麼知道談話有沒有效
對話這種事情非常弔詭,你越想要讓他有效,就可能會越j無效,你越是積極的說越多話,反而可能會造成反效果,他沒有那種傾訴暢快的感覺。所以,書裡面提供幾個可以參考的點:
他說的話比你說的話多
你盡量採取被動的姿態,偶而採取主動
他出現了一些情緒,例如哭泣、眼眶紅
兩個人一起找到了「個人守則」知道是什麼限制了他的行動。(這時候你可以制定新的守則,或者是問自己為什麼要繼續遵守這個守則,甚至違反這個守則,都違反幾次之後就不怕了)
#進階技術
當然,如果你已經很擅長聽別人說話,有一些進階的技巧,其中一個神秘的方法叫做空椅法。的操作起來的話會需要一些專業的訓練,不過,如果只是轉換人稱,會相對容易許多,書裡面提到一個方法,就是把「談論某件事情」變成「對談」:
他忘記我的生日,從來他都沒有記得過,我很怕他根本就覺得我不重要。
對椅子說:「你忘記我的生日,很怕你對我來說根本就不重要。」
兩張椅子也可以是內在的兩個自己的聲音,有些時候講一講可能會更困惑,但幾天之後就會變得比較晴朗
「如果你把現在跟我說的話跟對方說,你會怎麼講?」這句話超級實用的,因為我沒有很多的時候,抱怨是浪費在「講往事」上面,聊天聊了一陣子之後,他還是在原地打轉。上面這個問句,或許可以把兩個人帶到另外一個新的起點。
你可以把談話的焦點從他和某人的關係,聚焦在他現在和你的關係上面,此時此刻的對談,他的感覺是什麼。
#聊天後的自我覺察
(p.127-128)
1.我在選擇自己想要說什麼的時候,心中的考量是什麼?
2.我喜歡那時候發生的事嗎?
3.我剛剛和他交談的內容,是讓我更靠近自己,還是讓我更疏遠自己?
4.我希望對方如何看待我?
#如何減緩焦慮
有的時候我們擔心害怕的並不是某件事情,而是擔心害怕「焦慮」這個狀況會發生,簡單說就是擔心的擔心。那該怎麼辦呢?作者提供幾個方法:
深呼吸,起來走動一下,注意力放在身體上面,減少焦慮感。
把焦慮感化成一個具體的東西,請他們想像跟椅子上的那個焦慮感對話
想像最糟的情景(p.141-142)
你所能想像的最糟的情況是什麼?
這種情況會維持多久?
你會怎麼辦?
你覺得自己熬得過去嗎?
要是最糟的情況發生了,你覺得可以從中獲得什麼好處嗎?
設定B計劃,就可以從「如果A計劃失敗」的焦慮當中解脫出來
#如何跟高敏感的人工作
如果你的個案或者是聊天的對象是高敏感,那麼可能要注意幾件事情:
他們可能經常會感覺到羞愧感,因為從小到大,身邊的人都叫他們不要想太多。所以可以試著鼓勵他們「想很多也沒關係」
他們可能不擅長善待自己,總是犧牲自己來照亮別人,一個可行的方法是,協助他們覺察自己是如何對別人很好,然後用這個好,來對待自己。
經常責怪自己:他們可能很容易把問題攬在自己身上,你可以協助他們去區分這到底是誰的責任。你可以試著協助他們還原現場。當然如果你跟他們談話之後做個小練習,他們覺得沒有幫助,他們也不會告訴你,因為他們會責怪自己、竟然沒有辦法從你的建議當中獲得協助,所以你可以先打預防針:「如果你回家做了之後發現沒辦法進行這個小練習,有可能是因為我給的這個練習太難了、或者是我說得不夠清楚,而且每一個人效果本來就不一樣,如果都沒用,就先別管這個練習了。」(p.162)
#所以高敏感的人可以改變嗎?
這是作者每一次去演講都會被問到的問題,不過高敏感的人也有各式各樣不同的類型,很難去定義到底可不可以改變,所以與其說能不能夠變好,不如說,可以去思考兩個問題:
根據你多年來對自己的了解,有些刺激對你來講會太強烈、有些資訊對來講會太多,你覺得這些有多少是先天、很立即性的部分?(就是不受你控制的部分)
有哪些是你可以控制的部分,例如選擇比較安全的環境、或者是選擇比較穩定的人際關係?
總而言之,簡單地說,安全感是非常重要的,可以透過穩定的人際關係取得。這句話,如果你不能讓自己比較不敏感,一個有效的方法是「習慣焦慮感」,把自己害怕的事情重複做他不害怕為止,不論是開車、上台演講、或者是分享自己的觀點等等,你可能還是會很敏感,不過你對於焦慮的容忍度也會越來越高。
當然,改變並不容易,所以可以先從簡單的環境開始做起,例如讓你感到安穩的環境,或者是讓你可以好好說話的地方,再慢慢地提高難度。
#如果你是高敏感的助人者
1.記得保持距離,可能是眼神或者是肢體的距離,照顧自己也很重要
2.讓自己休息,不要談話太多個小時
3.與其幫做決定或者是給予建議,不如協助當事人重新看待這個問題
4.練習忍受接納自己的罪惡感。不然你可能會為了滿足他的期望,跟他一直手牽手逃跑
5.把當事人的責任還給他,把「我要做些什麼才能讓他變好」改寫成「他要做些什麼才能讓他變好」
還是那句老話:你能不能像你在乎別人一樣,好好在乎你自己?
#本書傳送門
http://www.books.com.tw/products/0010779451
交替性注意力例子 在 葉孟婷職能治療師- 一邊看一邊擦桌子。 小強拿到抹布後 的必吃
注意力 其實分成很多種➡➡➡➡ .集中性注意力 .持續性注意力 .選擇性注意力 .交替性注意力 .分散性注意力 在此不一一定義說明細項, 希望用舉例的方式,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