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班牙生活 ~ 一技之長】
導遊十幾歲在西班牙上高中遇到的第一個文化衝擊是:西班牙學校的成績是從 0 到 10 分,滿分是 10 分,當我的西班牙同學知道台灣的滿分是 100 分時,非常驚訝,不了解為什麼台灣學生要分分計較!
西班牙人不太計較分數是有道理的,當時我們西班牙高中的考試都是申論題,沒有選擇題、是非題,沒有像台灣那樣錯一題扣一分(西班牙的 0.1 分),老師只能「大概」評分而已,所以,不論是學生或是老師都不會計較那個區區 0.1 分(台灣的 1 分)。
或許,西班牙人大而化之的樂觀個性是從小來的,畢竟,西班牙人眼中的「區區 1 分」,是台灣人眼中「分分計較的 10 分」,他們從小就不去計較嘛!
而且,對西班牙人來說,沒有「萬般皆下品,唯有讀書高」的傳統觀念,他們覺得,成績好壞跟未來沒有密切關係,求職的時候,工作經驗跟資歷比文憑還重要,而在實際的就業市場上,一技之長更重要,所以,水電工、技術人員的收入比坐辦公室的人還多,在企業的眼裡,沒有工作經驗的大學生最沒用,什麼都不會,他們反而寧願聘請學歷沒那麼高,卻有經驗、有專長的人。
至於一技之長有多重要,足球員就是個最好的例子,在西班牙,足球員不但高薪、社會地位高、被球迷當神來崇拜,還娶貌美名模當老婆 ....
西班牙人對技職專業的看法跟台灣人士大夫心態比起來,天差地遠。十多年前,我因為租的房子的廚房水管塞住,很天真地找個水管工人來,他帶一個專業通水管的藥劑(外面商店沒有賣的那一種),五分鐘解決水管堵塞問題,交通費加上工資收了 120 歐元(四千多台幣)!從此家裡換水龍頭、修水管、換電線、修插頭 ... 都是自己 DIY,因為,在西班牙找個專業水電工非常非常貴,專業水電工賺的錢搞不好比醫師高(註一),所以,西班牙的專科學校其實相當熱門,一技之長很重要。
在西班牙眾多專科學校裡,有幾個歐洲馳名的,例如 Ubrique 小鎮的皮製品工匠專科學校(Escuela de Artesanos de la Piel de Ubrique)是其中之一,這個皮製品工匠專科學校因為名額有限(一年只收 20 個學生),現在竟有超過 800 人在候補名單上。
另外,西班牙西北部的加利西亞地區盛產花崗岩,從 1979 年起,在那裡就有個石匠專科學校(Escuela de Canteros de Pontevedra),繼續這項百年行業的傳承,因為其特殊的課程,學生裡不僅有西班牙人,還有其他國家例如德國、義大利 ... 等人。大家可別小看石匠喔!從 Pontevedra 石匠專科學校出來的石匠接工作接不完,修復英國西敏宮(Palace of Westminster)、大本鐘、美國國會大廈、里斯本的基亞多區、朝聖之路終點 Santiago 的主教座堂都是出自這個石匠專科學校畢業生之手,連聖家堂的工程都少不了他們。這個石匠專科學校的畢業生也曾聲明願意幫忙修復遭祝融之災的巴黎聖母院。
在西班牙,真的少有人會去計較那區區幾分,成績不好沒關係,找到自己的興趣,學得一技之長才是重點!
註一:西班牙有全民健保,西班牙健保局自己有社區診所(類似衛生所)跟大醫院,整套醫療系統從最基礎到最高層都是國家的,醫師算公務員,所以不屬於特別高薪人士。
照片:聖家堂 Basílica de la Sagrada Família
#西班牙 #生活
同時也有10000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2,910的網紅コバにゃんチャンネル,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
「westminster大學」的推薦目錄:
westminster大學 在 台灣達人秀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看恐怖片有助於瘦身唷! #白拋拋編
#恐怖片 #瘦身 #盤點 #推薦片單 #潮癮
westminster大學 在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放榜日
上週五是今年度🇬🇧公立小學入學放榜,由於我們早有心儀的學校也預付了訂金,也就沒有特別去在意這個。
放榜結果小玫瑰順利上了第一志願,那是間離家近、三項成績(讀、寫、數學)都well above average的小學,因此我們才填入第一志願。
看到結果時有心動了一下,但重新讀過我們心儀學校的評價和這間公立小學,再和我家玫瑰花討論過後,我們心意不變,還是送心儀的學校。
決定原因有幾個:
🎈第一:經濟上負擔得起且不會排擠到其它花費,這是送私立學校的前提。
🎈第二:發展性。心儀學校的11+成績相當好,我們住家附近並沒有什麼好的文法學校,好的私立中學倒是好幾間。很大機率他中學還是要考私校的,公校不會幫忙準備考試但私校會,教學進度上也會更符合考試範圍。
🎈第三:環境刺激。心儀學校提供了非常多種體育和音樂選項,一學期就會上三種或以上的運動,廣泛接觸後讓學生從其中找到自己的興趣。年紀大一些也提供一對一音樂課,師生比一班12人配兩位老師。我們去參觀時是在學學生替我們導覽的,言談中可以明確感受到他們的自信與快樂。快樂,是最後我們選擇這間學校的原因。
至於公立小學,優點是免費、離家近並且成績好。但預約參觀時碰上疫情只和校長開了線上面談,並且學生之後以唸附近的中學為主。
既然私校還在我們能力範圍內,就讓小玫瑰有這樣的機會吧!💖
照片:奔跑的男孩
補充:簡介一下英國教育制度
🏴義務教育5-16歲,不考慮之後升學可以就近唸附近的小學和中學直到16/18歲。四歲上公立的reception也是免費但不強制,五歲上小一就是義務教育了。另外也有少數需要考試才能就讀的公立文法中學可以考11+入學。
小學年齡:4-11y,reception, year 1- year 6
中學年齡:12-16y,year 7 - year 11
Sixth form: 16-17y,year 12 - year 13,非義務教育,也有人稱之為大學預科。
選擇公立學校看的是住家距離還有宗教學校會有他們自己的入學標準,比如說看你上教堂的出席率有沒有高到可以拿教區推薦信。
私立學校每家入學政策不同,4歲入學有採先報名先收的無篩選制度,也有3歲需要帶去考4+考試,考過才能入學的。
但四歲之後的年紀入學幾乎都要考試了,6歲考7歲入學的7+、10歲考11歲入學的11+、13歲入學的13+。少數學校例如Westminster 16歲前是男校,six form開始有收女學生,可以透過16+的考試進入就讀。
不是所有階段的考試都需要參加,比如說St Paul和Westminster ,假如7+考進去St. Paul’s Juniors或Westminster under school可以一路唸到18歲。沒有考7+也沒有關係,11+也還有機會考但總之在某個時間點要念好學校還是要面對考試就是了。
#是的英國教育沒有比較輕鬆
#升學壓力也沒有比較小
westminster大學 在 Westminster College - 首頁| Facebook 的必吃
學院與大學. Westminster College is a place for self-reliant students of all backgrounds who seek lives of consequence. We are a private, independent college ...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