貝~~~~貝~薩里幕揪~~~
#波伽利聲命之歌
#themusicofsilence
#今日試片
同時也有10000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2,910的網紅コバにゃんチャンネル,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
themusicofsilence 在 XXY 視覺動物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試片無雷短評
《波伽利:聲命之歌》The Music of Silence
音樂就是主角
.
曾有個音樂家在演奏會上,把雙手放在鋼琴上完全沒有演奏,樂章仿佛全部都是休止符般,全程十分鐘沒有聲音而結束。這說明了音樂的本質並不是有固定的型式,歌劇、演唱、樂器、打擊,都只是將音樂透過某種方式傳達。我想《波伽利:聲命之歌》就是在探討音樂的本質:透過盲人歌手波伽利,在尚未成名前對歌唱的熱情,以及追求音樂藝術巔峰的態度,是我認為除了在描述這位傳奇人物之外,更深具內涵、別有用心的地方。
有趣的是,電影透過一位名為「阿瑪斯巴迪」的男孩,代指了現實生活的安德烈波伽利。也就是說,本片是以第三人稱的方式,描述安德烈波伽利在成名前的心路歷程。或許這是劇本希望將觀眾聚焦在「阿瑪斯」的成長過程,而不去深究波伽利本人的真實故事。雖然電影的情節,許多都是按照波伽利的真實人生編撰,但故事旨在傳達追求音樂卓越的同時,也有可能遭遇的困難瓶頸,可能遇到難以突破的困境。嘗試體會「無聲」的音樂,了解音樂的本質,才是在音樂領域裡達到巔峰的重要關鍵。
我們可以看到故事中的「阿瑪斯」從出生到成年,再到最後與恩師間的師徒關係,音樂的路上縱使沒有受到正統學院派的教育,觀眾仍然能夠在最終的「Time to Say Goodbye」中感動,原因在於音樂就是一種觸動人心、與人有所共鳴的藝術。現實生活中的安德烈波伽利,跨足古典與流行音樂領域,正如同電影中阿瑪斯從小自黑膠唱片獲得啟發而開始自學,說明了音樂就是生活、生活中處處充滿機會。而不管是阿瑪斯還是波伽利,其實在無形之中也讓你愛上了音樂,愛上了這種追求卓越、愛自己所愛的那份執著,不是嗎?
整體而言,《波伽利:聲命之歌》的故事算是中規中矩,記錄了一位對歌唱充滿熱情的年輕人,如何愛上音樂、學習音樂、進而享受音樂的過程。原文片名的「無聲之樂」或許能夠代表了本片所想傳達的主軸,即探討音樂的本質而非重點在呈現波伽利如何學習歌唱技巧。電影中的大量獨唱音樂,劇中主角阿瑪斯的一曲曲歌曲,令人動容,相信是喜愛波伽利的歌迷能夠沉醉其中,享受這飽滿的兩小時。
或許電影也是一樣,正如同音樂也是一種藝術型式,傳達著創作者們內心感受以及操作影像與聲光效果的技巧,但回到電影的本質仍然需要把握著重要的內涵以及核心的價值觀。在娛樂片環伺的今日,人們在追求聲光效果娛樂感的同時,是不是漸漸在流失自己的審美標準?還是一味的追求那所謂的CP值,而不在乎電影內容了呢?或許正如同《波伽利:聲命之歌》中所言:學著如何感受「無聲之樂」,在還沒有輪到你的時候知道如何靜默,而不是全部塞滿所有的樂章。藝術是有靈魂的,懂得「留白的藝術」,我想就是本片希望傳達的概念。
.
XXY的推薦指數:★★★★★ 五顆星為滿分
《波伽利:聲命之歌》我給★★★☆ 3.5顆星
(值得一看的音樂小品)
2018年05月25日 上映
.
【幕迷影評】文章傳送門:
http://www.movier.tw/post.php?SID=139397
【SOSreader】文章傳送門:
https://sosreader.com/…/@X…/article/5b03c6bafd8978000113579e
.
.
.
#波伽利聲命之歌
#themusicofsilence
#采昌國際
#我不是工讀生
#我是你的好朋友
#XXY
#寂寞超男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