譚新強:中國將奪世界道德高地
祝讀者身體健康,恭喜發財!
現在中國人均壽命已開始超越美國,即使COVID大流行真的逐漸過去,我相信中國仍將繼續領先。國以民為本,撥開所有政經噪音,當然其實人均壽命才是中美角力中(當然不應是零和遊戲),誰勝誰負的最重要指標。經濟上,我早指出今次大流行是中國加速追趕美國的重要催化劑,現今已成為所有專家的共識,有些人預測超越點提前了3至5年,大概將在2028年出現。我估計更早一點,2025年都有可能。
美國總統拜登上台不到一個月,忙於治疫,喜見已有起色。接種疫苗加速至每日約170萬人,平均每日確診已回落至10萬人以下,死亡人數亦跌至2000以下,雖然和中港等地相比仍非常恐怖,但總比特朗普掌政時,不人道,接近蓄意殺人的自欺欺人假治疫政策,已大有改善了!
拜登剛着手組班和制訂對華政策,仍未完成,但似乎尚算務實。他宣布絕不可跟中國打仗,雖只可算是理性的常識,但經歷過瘋狂特朗普年代後,即使如此基本的共識,也必須不斷大聲重申立場和遵守此最重要承諾!
中國不怕競爭 只望美國有「體育精神」
拜登亦說明未來數年,中美間將出現「extreme competition」(極端競爭)。在貿易、科技、外交和軍事等多方面,這必然是事實,中國也不害怕競爭,但只希望美國將保持一點「體育精神」,不要整天犯規,然後惡人先告狀,採取雙重標準,不停無賴撒謊,抹黑別人!拜登亦提到美中兩國亦有合作機會,但就說明只會在對美國有利的情况下才會這樣做。在應付疫情,全球氣候變化和維持世界和平等大問題上,合作當然是雙贏,他的說法只顯示小器和安撫鷹派的需要。
最後拜登說他的對華政策主要目的是令到中國遵守「international rules」(國際規則)。聽來冠冕堂皇,但其實暗藏多個錯誤、惡意誤導世人的假指控和假設。首先此句話就已暗示中國在貿易、經濟、軍事和外交政策上,不守國際規則;但事實是恰恰相反,中國遵守國際條約的紀錄,世界公認非常良好,包括對聯合國維持和平部隊(安理會常任理事國派出人數第一)、《巴黎氣候協議》,以及現今聯合國的COVAX扶助發展中國家疫苗計劃等承諾,都極之支持,甚至超標。即使在特朗普淫威下簽署的所謂第一階段貿易協議,充滿不平等條件,要求中國買這樣買那樣,而美方就仍保留大部分違反WTO規例的關稅,中國也盡力達標,但去年疫情確嚴重,全球經濟衰退,才稍有落差。
大家不要誤會拜登的說法,代表美國自己是永遠遵從國際規則的,對不起絕對不是。美國人最喜歡自我幻想「American exceptionalism」(美國例外論),意思是美國是獨特的,永遠擁有道德高地,有如教宗是上帝在人間的代表,所以是infallible,永遠是對的。美國負責訂下別人必須遵守的國際規則,但自己當然的例外,且扮演世界警察的角色。例如911恐襲過後,美國出師無名,亂指控伊拉克擁有大殺傷力武器(即使有就是犯罪?),即使被聯合國否決,美國當然絕不理會,仍然出兵攻打,塗炭生靈,殺害了數十萬無辜平民,更令到全球伊斯蘭教徒走向極端主義,導致連新疆都出現連串恐襲。美國不止不參與審判戰犯的國際刑事法庭(International Criminal Court)(美軍代表上帝,殺人放火都是替天行道,怎可能是戰犯?),當他們斗膽調查美軍在阿富汗濫殺無辜,美國反而制裁ICC的總檢察官和其他同僚!所以特首林鄭和其他港府官雖被制裁,也毋須介懷,They are in good company!
借加國拘留孟晚舟 美跌至道德谷底
貿易上也一樣,過去3年美國亂打貿易戰,針對中國、墨西哥、加拿大、歐盟、印度、日韓等國多個行業徵收違法關稅,更打壓個別企業如華為、TikTok和中芯(0981),全都是違反WTO條例的,但美國當然不理,更恐嚇退出WTO。最離譜是借加拿大這笨人出手,拘留孟晚舟來作貿易談判籌碼!自古以來,都有兩兵交戰,不斬來使的基本原則,美國此舉,可說跌至道德谷底。難為加拿大和一些其他西方國家,還好意思大聲說不應以任意拘留人質為國際外交手段!
多年來美國指控華為利用通訊系統進行各種間諜活動,但至今一丁點兒證據都沒有拿過出來,到底是資料太敏感,還是像伊拉克的WMD(大殺傷力武器)一樣,都是子虛烏有的?明眼人,心裏有數。其實華為的最大「罪行」是甚麼?間諜?監控侵犯私隱?不公平競爭?都不是,最重點當然是爭奪5G標準的話語權,即企圖打破美國帶頭訂下所有國際遊戲規則的霸權!
特朗普再逃過彈劾 顯美參院制度反民主
最近貿易戰終露出一線曙光。拜登寫信給調查TikTok案的法官,指令他暫停調查,因為白宮要重新審核情况。如不再無理要求TikTok出售業務,當然是好事,暗示小米(1810)甚至華為等其他被歧視的中國企業,亦可能有轉機。但我好奇想問一句,為何總統有權要求法庭停止調查?西方整天掛在口邊,最偉大的司法獨立何在呢?題外話,美國參議院又再次讓特朗普逃脫煽動攻擊國會山莊暴亂,57票對43票,不到需要的67票絕大多數。這結果既繼續顯示參議院的反民主不公制度,亦代表美國人缺乏勇氣面對特朗普的種種罪行。
紐約和喬治亞州仍有一些調查,再看看美國是否真的有法治,法律面前是否真的人人平等?我有懷疑。
美關注華人權民主 明顯帶有種族主義
在二次世界大戰中,美國扮演了拯救世界的英雄,因此登上了道德高地的頂峰,至今已過了75年多。後經韓戰和越戰,美國一度迷失方向,道德高地也削低了不少。但後來美國在冷戰中,不費一兵一卒,打敗蘇聯,更導致其瓦解,美國又進入中興。但一如美國國務院前政策規劃辦公室主任斯金納(Kiron Skinner)所說,德國和蘇聯的挑戰,仍都是白種人(Caucasians)的互相爭鬥,中國的崛起才是第一次非白人對美國霸權的挑戰。正因如此,美國近年對中國的攻擊,所謂關注中國人權和民主狀况,漠視中國人民支持政府的事實,都彌蓋不了明顯帶有種族主義的味道,亦因此而失去更多道德高地。
美國仍雄霸和操控着全球主流媒體,短期內中國也無法改變外國傳媒的歧視和偏見(長期中國必能也必須改善公關技巧)。但其實對中國毫無根據,超離譜誇張的種族滅絕指控,西方治疫失敗,自私囤積疫苗,但反而指摘中國大方跟世界分享疫苗為純粹有機心的外交手段等偏頗報道和惡意抹黑,已開始出現反效果,反加速失去道德高地。近日我已碰到不少人跟我說,看完我的視頻,詳細解釋歷史,以及如何以科學、理性和客觀的方法來分析地緣政治的真相,他們已夢醒,不再盲目相信西方傳媒。
倘香港不穩 勢影響中國以至全球安全
事實勝於雄辯,况且在目前,最需要了解真相的正是香港人(這亦是我以廣東話做Youtube視頻,用中文寫作的主因)。因為在過去數年,香港已成為足以影響中國以至全球穩定和安全的心腹之患。如香港太過不穩,甚至世界大戰的機會都將提升。即使不打仗,只要中國變得稍為不穩定,阻止全球氣候變化的大業也必受影響。
有些悲觀者認為必須再經世界戰亂,中國才可奪得道德高地。我比較樂觀,我有信心中國發展已進入一個良性道德循環,將能以德服人,用善良之心,科學和平的方法,說服世人。我期待中國在繼人均壽命超越美國,GDP登上首位後,和平地奪得全世界的道德高地!
(中環資產持有小米的財務權益)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6萬的網紅秀秀,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其實我非常喜歡歷史 這次的旅遊剛好到了充滿歷史故事的小樽 所以就想以講述歷史的方式呈現 小樽是近年來非常熱門的觀光景點 懷舊的建築及運河和倉庫更是大家爭相拍照打卡的地方 但其實這些都真真實實地記錄了 日本經濟的轉變,更記錄了新日本時代的到來 每次閱讀這些歷史,就彷彿所有的一切都歷歷在目 因為有...
skinner中文 在 堅離地城:沈旭暉國際生活台 Simon's Glos World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 恭喜王賡武教授獲得2020年唐獎基金會漢學獎,這個被稱為「台灣諾貝爾獎」的獎項,公信力自然比「孔子和平獎」高出無數倍。王教授的一生,正是diasporic identity的代言人,生於印尼、新加坡長大、英國博士、澳洲籍、曾在馬來西亞工作、也曾在香港擔任香港大學校長和行政局議員、也是台灣中研院院士,研究國際華僑史成為一家之言,對中土觀點以外的史觀貢獻良多,對未來香港人,也充滿啟發。
以下介紹來自關鍵新聞網:
//6月20日,唐獎基金會(以下簡稱唐獎) 公佈2020年漢學獎得主由知名歷史學者王賡武(Wang Gungwu)獲得。唐獎指出,王賡武教授自1950年代末期至今筆耕不輟,在中國史、中國與東南亞、東南亞華人的認同轉變等領域上具有影響力,也直接或間接地啟發了幾代學者。
現年90歲的王賡武在1930年出生於荷屬東印度(現印尼)泗水,其父親王宓文因受僱於泗水的華僑中學而與妻子丁儼落腳當地,王賡武出生後則再居家搬到英屬馬來亞怡保市。王賡武在2018年出版的回憶錄《Home is Not Here》提到,雖然他在怡保是接受英式教育,但父母會在家教授他中國傳統文化,因此在東南亞多年的生活經歷使王賡武在中國研究上具有獨特視角。
唐獎表示,王賡武教授在馬來亞、澳洲、香港及新加坡建立他的學術生涯,並成為詮釋中國的世界觀的權威,儘管王賡武的背景無可避免地被視為「圈外人」,但正如其特殊的身分,王賡武對中國歷史的獨特見解,使其成了這時代最具原創性與啟發性的歷史學家之一。
唐獎強調,許多研究中國史的東方學者往往從中國內在觀點著手,而西方學者則是由西方相對視角觀看中國,而在馬來亞長大的王賡武,從南方觀點理解中國,開闢了一條不同的路。
而美國已故知名漢學家施堅雅(G. William Skinner,1925-2008)曾表示,王賡武教授同時具有三種學術角色:「中國歷史學家、馬來西亞事務的權威性評論者,以及南洋華人問題的專家」。
通曉中國與東南亞歷史的王賡武
具有東南亞成長背景的王賡武,在東南亞華人研究上具有重大貢獻,他並不認為東南亞華人是一個對中國有著清楚認同的單一群體,因為這些華人移民有著不同的籍貫、在不同的時間點移出中國,有著不同的經濟活動,而且融入其移居國家的程度也有差異。
王賡武教授按這些歷史因素,分析了多種華人性(Chineseness,或譯中國性)的歷史建構過程,他主張東南亞後殖民國家的國族建構(nation-building)打造了其公民的國族認同,包括華人在內的多元種族都接受了這樣的認同。如現今的華人不再如清末民初那些以「華僑」(Chinese sojourners)身分離開中國的先民,不再只擁有單一的祖國認同,現今海外華人複雜的國族認同已與祖輩大相逕庭。
王賡武教授自50年代末開始專研中國與東南亞華人史,做出了不少經典著作與觀點。承上所述,對於海外華人的國族認同差異,王賡武曾提出了將東南亞華人群體分為甲乙丙三個集團的理論。甲集團的華人多與中國政治保持直接和間接的關係,並關注自身與中國的命運,其政治色彩最為鮮明;而丙集團屬於小而不穩的集團,因為無法把握自身的特性,但一般都保有對當地的忠誠,進而與當地同為一體;至於乙集團的華人則處於甲丙之間,較「講求實際」,最關心的是貿易和社會團體的低姿態與間接政治,常給予不問政治的印象,很少就政治理想與政治目標表態。此理論對於許多研究各國華人社會的學者具有重要意義。
不過,其實一開始王賡武是以研究中國古代史起家的。唐獎指出,王賡武1957年畢業於倫敦大學亞非學院,其博士論文《五代時期北方中國的權力結構》於1963年出版,以北方諸國的視角探討中國的天下觀。
王賡武的學術成就在1960年代引起西方重要漢學家費正清(John Fairbank)的注意,當時費正清正在編纂《中國的世界秩序》,王賡武應邀撰寫〈明初中國與東南亞的關係︰背景分析〉。王賡武近期的專書則多聚焦在中國自1978年以來的「第四波崛起」的趨勢,包括2015年出版的《王賡武談世界史:歐亞大陸與三大文明》,是收錄了王賡武教授的訪談,討論在這可能來臨的「第四波崛起」中,中國正面臨什麼樣的機會與挑戰,以及2019年出版《中道今來:中華傳統與天下新秩序的重建》,都引起了各界的迴響。
關注當代中國與東南亞華人關係
因此在通曉中國史與東南亞華人史的背景下,王賡武教授對探討當代中國與東南亞華人關係的意見具有影響力。唐獎指出,雖然王賡武清楚認識到中國文明的起源在北方,但在馬來亞成長的經驗,以及與對孫中山和辛亥革命歷史的興趣, 使王賡武認知到不少的東南亞華人具有一定的政治實力,這是與他同期的歷史學家較忽略的歷史事實。
2018年王賡武教授在香港大學的演講「中國的南方:視角的轉變」(China’s South: Changing Perspective)時指出,明清政權以北方為政治中心,而南方文人精英往往在北方求得權勢與政治影響力,至於其他的如商人、農民、漁民等百姓階層,則熱衷於前往南洋謀生致富。
王賡武指出,北方政權自古以來較關注北方外敵的軍事侵略,直到十九世紀中以前,都未意識到南方海域的潛在威脅。因此王賡武將這段歷史觀點與中國的現狀相比時指出,正當中國積極在東南亞拓展一帶一路策略時,其實仍未充分了解與處理與東南亞國家之間的潛在矛盾。
二戰後東南亞地區紛紛從殖民地獨立為主權國家,由於境內有許多華人,而且多保有華僑身份,因此效忠爭議成了許多新興東南亞國家與中國的外交難題。為解決此國籍問題,前中國總理周恩來1955年出席印尼萬隆會議時,強調中國鼓勵東南亞的華人應入籍新興國家與效忠。然而,近年來中國崛起所興起的民族主義情緒,也引起東南亞國家的憂慮。
2018年《紐約時報》在探討中國對新加坡華人施加影響力的報導中就訪問了王賡武教授,他認為當基於種族和血緣去聯絡人們的時候,其他國家的政府是無法接受的,王賡武說「另一方面,北京認為這樣做很自然。這就是衝突所在,儘管後果可能是無心的。」
王賡武與中華民國
雖然王賡武在印尼出生,英屬馬來亞成長,在英國得到博士學位,後來在香港、澳洲展開學術生涯,並在1992年成為台灣中研院院士,但其實王賡武與中華民國有著深厚的關係。
香港嶺南大學歷史系講師毛升在《澎湃新聞》的書評指出,2018年有兩位同年出生的重要中國史學者都出版了回憶錄,那就是余英時和王賡武,但也許王賡武的回憶錄《Home is Not Here》是以英文書寫,因此相對少人關注,而在學界有巨大影響力余英時則以中文書寫回憶錄,在台北的銷量不俗,得到了廣泛迴響。值得一提的是,余英時也是首屆唐獎(2014)漢學獎得主。
至今《Home is Not Here》未有中文版,一般中國媒體多翻譯為《此處非故里》。有趣的是,儘管該書為王賡武教授首部回憶錄,但書中僅談及其人生的前19年的歲月。
王賡武父親王宓文的大學學歷是英國文學,儘管王宓文決定讓王賡武在英屬馬來亞接受英文教育,以利於在未來得到好的就業前景,但父母仍要他在家中學習中國古文、歷史,以保有身為中國人的國族認同。王賡武父母多年來的願望,就是希望有朝一日能舉家回到祖國-中華民國首都南京定居,但隨著太平洋戰爭的爆發,使得回國的行程百番受阻。
在中國抗戰時期,來自中國的武漢合唱團曾到東南亞各地巡演,當中包括王賡武所居住的城市怡保。這巡演目的是為了籌款支持中國的抗日戰爭,所唱歌曲包括《歌八百壯士》、《中國不會亡》、《義勇軍進行曲》、《松花江上》等。王賡武記得,原本他對中國的事情不太感興趣,但隨著馬來亞華人支持抗日而興起的民族主義情緒,也使他身為中國人的國族認同更強化了。
儘管二戰結束後,王賡武全家在1947年得以返回了南京,但由於父親已久居南洋多年,已無法習慣南京的氣候,最終母親只好陪同身體不適的父親身體返回馬來亞,而王賡武則考上了南京中央大學外文系。不過接踵而來的經濟蕭條、國共內戰爆發,中央大學被迫停辦,最終王賡武在父母的催促下,只好於1948年12月再返回了馬來亞怡保。
為了完成被中斷的大學學業,王賡武選擇到位於新加坡的馬來亞大學就讀,但當時的入學條件是必須有英屬馬來亞國籍,王賡武只好放棄了中華民國國籍。值得一提的是,後來王賡武也涉入馬來西亞的政壇,1968年他與一眾馬國的學者、政治領袖成立了多元族群政黨民政黨。
這意味著在王賡武一生的前19年,他曾是中華民國國民,而且曾回中華民國定居近2年。王賡武的父母曾希望舉家回中國大陸生活,但時代的不容許,又讓他們回到了馬來亞。王賡武沒在回憶錄中細說,為何當初不選擇繼續留在中國大陸,或選擇跟國民政府到台灣,不過也因其在大時代顛沛流離而獲得生命經歷,成就了他日後在中國與東南亞華人關係研究領域的地位。
(Source: https://www.thenewslens.com/article/136731)
▶️ 北京以新加坡模式改造香港,錯在哪裏?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UAB5XM55wKg
⏺ 史景遷夫人
https://www.patreon.com/posts/38198120
skinner中文 在 林作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這兩年賺到的錢不是多,但足夠可以實現一下人生第一個理想 - 買點 Savile Row 西裝。不過,不做點功課,只會成為一個水魚,盲目的消費者。
這本書,出了快10年,老實說,以我自己的研究,已經有點outdated,甚至有些地方不準確。例如,其實只要你和一個tailor合作過,往後的西裝根本不需要3個fitting。另外,他說大部份裁縫不會希望你的褲子後面有口袋,也不正確 - 反而是逼我要我認為多餘的褲袋鈕扣。而我覺得噁心的,是他說傳統來說手工西裝外套的袖口四個鈕扣應該最尾那顆不扣 - 這是MK做法。
這本書除了已經outdated,例如我其實頗為喜歡的,過聖誕會寄卡給我的,英女王御用做裙的 Hardy Amies, 目前被 Li & Fung 拋棄後,正在託管者手中,已經關門了之外,在選擇的裁縫名單上,也有點怪 - 我比較傳統,有好幾間絕對不能算是 Savile Row 的牌子,例如 Mark Powell, Spencer Hart和 Hayward 根本不不應該在書裡,有些我覺得值得上榜的名字,卻沒有提及。
不過,這本書還是讓我學到蠻多的:
1. Tom Ford 寫 forward, 證明還是對時裝界大佬尊敬得很。我也很欣賞 Tom Ford, 希望試試訂做 made to measure Tom Ford.
2. 歷史最悠久的 Henry Poole, 傳統西裝根本不是 full-lining 而是half or even buggy lined
3. 很多最傳統裁縫,例如 Dege & Skinner, 真的其實只是靠著軍服裁縫順便賣西裝。英國人頗為接受但國際客戶不會習慣。香港通街都是的 Gieves and Hwakes 就是一個例子。
4. 好幾間最傳統裁縫,其實經過很多手的轉讓,已經沒有原來的東西,只是靠著個舊名字繼續名氣。不是說手工差了,但肯定沒有了傳承,例如 Davies & Son
5. 好幾間最傳統裁縫,其實真的只是很小的店,十分受老闆的影響,隨時可以有翻天覆地的變化。例如 Norton & Sons
6. 這個我之前就已經知道:百年老店 Kilgour, 近年幾次轉手,曾經試圖用年輕義大利設計師做啊頭,想成為第一個從 Savile Row 開始的國際時裝大品牌,誰知道失敗而重新回歸傳統裁縫。故事還沒結束。這本書太久沒有 update,但我知道 - 然後那位設計師又在轉手情況下回歸,現在這個品牌搞什麼,不重要,重點是不倫不類,拿著歷史在亂改革。
7. Richard James 的 bespoke 銷量還大過 ready-to-wear, 而它的 house cut 就是誇張版 Huntsman.
8. Kilgour 那位設計師認為訂造了10套西裝後才可以開始加入自己元素,離開保守風格。我認為半打就夠。
9. 不太喜歡書裡用的很多標奇立異的照片 - 給點傳統查理斯王子 和他堂弟 Prince Michael的更好。
10. David Beckham 是個西裝婊子,每個裁縫都去過,裁縫拿他賣廣告是沒用的。
11. 我覺得自己真的有必要寫一本中文版的出來,用自己的角度,比這些要更一針見血,但不失客觀性(我合作開的兩個出版商或其它有興趣合作者請與我聯絡)
這個禮拜開始為自己的朋友建議去哪裡訂做什麼西裝。香港的我只推薦 WW Chan, 但我認為需要更多外國選擇。尤其是他們很多現在都會來香港的情況下。
英國的來說,我曾經試過5間,目前我只推薦 Anderson & Sheppard 以及 Henry Poole. 前者是查理斯王子御用,最軟最casual最舒服,後者是 Savile Row 歷史最悠久也是最大間的,偶像邱吉爾及幾乎全世界當年皇室都主要用它。其他的裁縫,價格低不了多少,聲譽還沒他們大 - 他們還要是價格最低的其中兩間,港幣45000左右起價。
注:我很喜歡 Richard James ,是卡梅倫和 Hugh Grant 用的,但還未做第一套 Bespoke. 可能會推薦。不推薦 Huntsman,香港人會因為 Kingsman 而對他有印象。因為它最貴,但太多的 structuring 特別不適合炎熱的香港天氣。house style 一個鈕扣的設計也對我來說太特別,而且明顯設計是給高大白人著,亞洲人恐怕難 carry.
我正在考慮在 #林作人生苦惱診所 系列推出西裝選購建議服務,價格會十分低廉,希望能在沒錢買口罩的「嚴冬」二月,為自己帶來一絲曙光。
#savilerow
#themastertailorsofbritishbespoke
#jamessherwood
#作哥哥閱讀報告
skinner中文 在 秀秀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其實我非常喜歡歷史
這次的旅遊剛好到了充滿歷史故事的小樽
所以就想以講述歷史的方式呈現
小樽是近年來非常熱門的觀光景點
懷舊的建築及運河和倉庫更是大家爭相拍照打卡的地方
但其實這些都真真實實地記錄了
日本經濟的轉變,更記錄了新日本時代的到來
每次閱讀這些歷史,就彷彿所有的一切都歷歷在目
因為有這些歷史人物的革命及科技的進步,
我們現在的生活環境才會是這樣的雛形
看完這些不知道大家是否對北海道及小樽有什麼不同的想法~
最後感謝人力車大哥及小樽運河的工作人員
與我們分享了這麼多歷史故事
其中文獻還有參考此篇日本文章
https://gotrip.jp/2015/12/24927/
裡面描寫得更加詳細
有興趣的朋友可以參考呦
大家如果對行程有興趣
透過優惠碼預定比較便宜~
1.產品連結
北海道包車行程
https://www.veltra.com/tw/asia/japan/hokkaido/sapporo/a/155422
小樽運河遊船之旅
https://www.veltra.com/tw/asia/japan/hokkaido/otaru/a/123664
小樽人力車之旅
https://www.veltra.com/tw/asia/japan/hokkaido/otaru/a/137338
玄品河豚
https://www.veltra.com/tw/asia/japan/hokkaido/sapporo/a/158342
2.優惠碼
【秀秀粉絲獨享】95折VELTRA優惠碼:SHIUSHIU0510
■優惠碼注意事項
使用本優惠碼可享單筆訂單總金額(含稅)95折優惠!
※WIFI租借及票卷類除外
※限使用於購買2019年參加的產品
※每個會員帳號限用一次
STEP1 請選擇您想預訂的活動。
STEP2 在支付/預訂時,請在【使用優惠券】處點擊【更換優惠劵號碼】,輸入優惠碼。
STEP3 輸入後確認折扣價是否正確顯示。
STEP4 完成支付,開始享受您的精彩日本旅程!
https://www.veltra.com/tw/asia/japan/hokkaido/sapporo/a/155422
音樂
Lost Sky - Dreams pt. II (feat. Sara Skinner) [NCS Release]
[NCS]
• http://soundcloud.com/NoCopyrightSounds
• http://instagram.com/NoCopyrightSounds
• http://facebook.com/NoCopyrightSounds
• http://twitter.com/NCSounds
[Lost Sky]
• http://soundcloud.com/lostskydiary
• http://facebook.com/lostskydiary/
• http://instagram.com/lostskydiary/
[Sara Skinner]
• http://soundcloud.com/saraskinner
• http://facebook.com/saraskinnermusic
• http://twitter.com/hisaraskinner
==============================================
訂閱秀秀的頻道 ➤ https://bit.ly/2J9GcX7
秀秀的FB專頁 ➤ https://bit.ly/2AnzRoh
追蹤秀秀的IG ▶ https://bit.ly/2ysyPWv
==============================================
推薦影片~♡
❤為什麼日本女生這麼受歡迎,看完這支影片你就會瞬間明白了...
https://bit.ly/2FywxI6
❤【日文動詞01】絕對好懂的『五段動詞』教學!動詞的種類?五段動詞變化
https://bit.ly/2UZde18
❤台灣商品爆紅日本,沒想到原因竟然是...!?
https://youtu.be/QK7wOhwv4-g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jcJDHCttDjM/hqdefault.jpg)
skinner中文 在 Skinner's Box 中文字幕(簡單翻譯) - YouTube 的必吃
Skinner's Box 中文 字幕(簡單翻譯). 18K views · 10 years ago ...more ... Skinner Box - Lever Press ... BF Skinner Foundation - Pigeon Turn.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