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圍名單 #得獎的是
鬼島唯一英文環保節目「 Waste Not Why Not 」榮獲芬蘭🇫🇮創研基金 Sitra 評選列入全球 39 個 #循環經濟 推手之一!
臺灣 #podcast 躍上 #世界循環經濟論壇🌏
✅ 39 個科技創投中的唯一 #聲音節目
✅ 把 #環保 知識變成好聽的故事
✅ #教育推廣 跟科技創新一樣重要
主持人 Nature Nate 表示節目被列在國際網站上的感覺 #像極了愛情 💚
這麼棒ㄉ鬼島優質節目,需要島民訂閱支持:
♻️ 用英文收聽「 Waste Not Why Not 」👉https://ghostisland.media/#wnwn
♻️ 用中文閱讀「自然8靠北環保」👉https://medium.com/@wastenotwhynot
不記得循環經濟是什麼嗎?!
♻️ 趕快復習「循環經濟小姊姊」在 #小鬼登島 的專題解說!
👉 http://bit.ly/angela-circular
➰➰➰➰➰
Good news!!
Our #environment show: Waste Not Why Not is officially a Circular Economy Solution. The Finnish Innovation Fund Sitra compiled 39 companies that are pushing the world towards a circular economy — Our podcast stands out as a breakout project in #science communication. (For audiences of all ages!)
You can check out the 2020 World Circular Economy Forum online for more inspiring circular solutions 👉https://www.sitra.fi/en/projects/wcefonline/.
Why not support Waste Not Why Not 👉
🎧 #Podcasts: https://ghostisland.media/#wnwn
🌱 #Patreon: https://www.patreon.com/wastenotwhynot
💌 #Newsletter: https://wastenotwhynot.substack.com/
#鬼島之音就是這麼好聽
#愛地球 #永續發展 #氣候變遷
#CircularEconomy #Sustainability #WCEFonline
#ClimateChange #TaiwanCanHelp #TaiwanIsHelping
同時也有3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39萬的網紅Chen Lily,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 Lily英文聊天術(口說課程):https://bit.ly/36I05CF 📚 Lily新制托福課程:https://bit.ly/2GIs3mC Turn on CC subtitles (Both English/ Chinese available) 開CC字幕(中文、英文都有) H...
「science project中文」的推薦目錄:
- 關於science project中文 在 Ghost Island Media 鬼島之音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 關於science project中文 在 范琪斐的美國時間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 關於science project中文 在 中央研究院 Academia Sinica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 關於science project中文 在 Chen Lily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 關於science project中文 在 Chen Lily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 關於science project中文 在 同志道合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 關於science project中文 在 【叛獄風雲】The Experiment 中文電影預告 - YouTube 的評價
science project中文 在 范琪斐的美國時間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我們現在已經進入十一月美國大選的備戰期,我們想要集資推出大選直播及十二月的粉絲見面會,請大家快去填問卷,而且把它分享出去,分享出去,分享出去。因為很需要所以講三遍,這樣我們的大選報導在議題選上才能更精準。
問卷在此 https://bit.ly/32V7CtY
大家好,我是國際三條線的小編Oscar。
今天第一條線是與疫苗的進度相關,BBC世界新聞在電視用“on hold”形容進度中斷的狀況。這就讓我想起,這幾天方念華的節目:focus全球新聞也常常報導有關疫苗的新聞。而且不只是疫苗安全和是否有效的新聞而已,還加上美國政治的考量。報導裡說,最近多家藥廠和疫苗公司聯合簽署聲明,拒斥任何與政治掛勾的操作。據傳,這就是針對川普所說的,將在「非常特別的日子」前推出疫苗的打算。「非常特別的日子」是不是就是指選舉日呢?
另外第二條線是要提醒大家,美國政府給予字節跳動公司,出售抖音業務的命令,即將在十一月十二日到期。這是從八月中旬開始往後推九十天。我想問的是,你覺得第二條線講的,是不是字節跳動正在掙扎呢?
第三條線就不用說了,我們來看看BBC怎麼報導(中國)國民黨的新聞。
🔎以下是今天的國際三條線
▪️國際:新冠疫苗:牛津大學因不良反應暫停臨牀試驗,疫苗還要等多久
https://www.bbc.com/zhongwen/trad/science-54084861
👉劃重點:製藥公司阿斯利康和英國牛津大學共同研發的新冠病毒疫苗的終期臨牀試驗已經暫停,因為一名參與者出現不良反應。
阿斯利康稱,因為出現了無法解釋的病症,因此試驗進入例行暫停狀態。
全球都在密切關注疫苗試驗的結果。在全球多種正在開發的疫苗中,阿斯利康和牛津大學的疫苗被寄予厚望。
該疫苗的第一階段和第二階段測試都很成功,人們對這種疫苗可能成為市場中首批使用的疫苗抱有很高期望。
▪️國際:TikTok與美國政府討論避免全盤出售美國業務的選項
https://cn.wsj.com/articles/tiktok與美國政府討論避免出售其美國業務的潛在選項-11599693844
👉劃重點:據知情人士透露,TikTok的中國母公司字節跳動(Bytedance Inc.)正在與美國政府討論潛在的安排,以使這款廣受歡迎的影片分享應用避免全盤出售其美國業務。
上述知情人士表示,圍繞這樣一個選項的討論已經持續了幾個月,自從中國政府採取措施加大出售難度以來,相關討論變得更加緊迫。與此同時,美國總統特朗普(Donald Trump)要求TikTok同意出售其美國業務否則將被關閉的最後期限即將到來,圍繞該應用程式的地緣政治糾紛也變得更加激烈。
上述知情人士表示,雙方仍在考慮幾個選項,情況有可能發生變化,也仍有可能出售。其中一位知情人士說,即使不是全部出售,TikTok也可能進行某種形式的重組。
▪️國際:國民黨的艱難選項:爭取台灣年輕人,維護「九二共識」,反一國兩制
https://www.bbc.com/zhongwen/trad/chinese-news-54069670
👉劃重點:台灣政壇近日又因「九二共識」引起熱議。台灣在野的國民黨上周末(9月6日)在台北舉辦黨代會,針對各界關注的兩岸論述,黨主席江啟臣表示,該黨將「以基於中華民國憲法的九二共識延續兩岸互動」,並反對台獨與一國兩制,引發各界議論。
今年3月當選國民黨黨主席的江啟臣6月曾經公布新兩岸論述,將「九二共識」定調為「過去」兩岸互動過程的歷史,此舉引發國民黨歷任主席包含台灣前總統馬英九以及連戰等人公開反對。
如今,「九二共識」及反台獨重回該黨兩岸論述核心,有分析者稱這意味著江啟臣今年接任黨主席開啟的世代改革受挫。
位於華府的智庫 「2049 計劃」(Project 2049 Institute)研究員莊宛樺(Jessica Drun)向BBC中文分析,從國民黨內部政治辯論結果看,黨內「大老」戰勝了青壯派,但從外部看,「九二共識」該是很難吸引年輕選民。
📢 晚上八點別忘了看范琪斐的 #TODAY看世界。
另外有在用 LINE 的朋友可以訂閱 @LINE TODAY 👇
https://lin.ee/19eXmdD
週一至週日 #LINETODAY 就會推播TODAY看世界,如果錯過了,通常會放在國際欄目。
📢別忘了《#范琪斐ㄉ寰宇漫遊》每週四晚間九點在 #寰宇新聞台 播出,沒跟上的也沒關係,歡迎訂閱我們的 YouTube 頻道 🔔#范琪斐ㄉ寰宇漫遊 🔔https://reurl.cc/ZvKM3 十點準時上傳完整版!
science project中文 在 中央研究院 Academia Sinica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最近是不是流行下戰帖📜
剛在門縫收到一封挑戰書,最高補助500萬美元、總獎金高達3000萬美元!
你,敢不敢收?
-\-\-\-\-\-\
👵👴🧓挑戰任務:如何促進人類社會健康長壽?
-\-\-\-\-\-\
臺灣將於2026年成為超高齡社會,屆時65 歲以上人口將超過總人口的 20%,到 2065 年時,臺灣每十個人中,就有四個超過65歲,這四人當中會有一個超過 85 歲。此人口組成的變化將為國內經濟、醫療衛生體系、社會基礎建設等帶來巨大壓力及衝擊。
因此,我們參與由美國國家醫學院(National Academy of Medicine,NAM) 發起的「#健康長壽大挑戰計畫(Healthy Longevity Global Grand Challenge Competition)」。
與多個國際合作單位攜手合作,希望針對健康長壽議題,集思廣益,徵集創新且跨領域(可涵蓋基礎科學、衛生醫療、公共政策、社會經濟等學科)的計畫構想,期藉由全球智慧,激發重大突破性研究成果,造福人類社會。
❤中研院長廖俊智指出,「這項全球性計畫希望看到的是全新的做法,要跳脫現有的框架思維和遊戲規則,讓人眼睛為之一亮,而非現有已在做的研究。」
-\-\-\-\-\-\
⭐⭐⭐500萬美元要過三關⭐⭐⭐
一、催化創新階段:
自2020年開始,全球各個合作單位將支持總共約450個種子研究計畫,每個計畫每年補助50,000美元,作為種子資金,以推進創新構思。獲補助者將受邀參加年度創新者高峰會(首次高峰會定於2021年夏季舉行)。
二、加速育成階段:
自2021年開始,將針對表現傑出並有發展潛力的種子研究計畫,每年至少補助50萬至100萬美元的研究資金,以支持其大膽構想的進一步發展。
三、大獎殊榮:
若計畫具有突破創新性,並可拓展人類健康長壽,將獲得最高500萬美元的研究補助(預計從2023年開始)。
🔥🔥🔥🔥🔥🔥🔥🔥
中研院補助計畫將於2020年1月6日開放申請(僅限臺灣地區居民),不限年齡,只要你有想法都可以投件,同年2月14日截止。第一階段預計補助10件創新催化計畫,獲選者將獲得每年5萬美金(至多2年)之研究經費。
📍臺灣計畫網址:https://healthylongevity.sinica.edu.tw
📍NAM計畫網址:https://nam.edu/initiati…/grand-challenge-healthy-longevity/
👉中文新聞稿:https://www.sinica.edu.tw/ch/news/6377
-\-\-\-\-\-\
Today Academia Sinica is pleased to announce the launch of the Healthy Longevity Global Competition: a collaborative project with the National Academy of Medicine (United States) and seven other international organizations. This is a multi-year, multimillion-dollar worldwide contest designed to achieve breakthrough innovations that can help extend human health and function in the later years of life. In Taiwan, Academia Sinica and the Ministr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MOST) have formed an alliance to support and promote this project at the national level.
📍Healthy Longevity Global Competition in Taiwan:
https://healthylongevity.sinica.edu.tw
📍Healthy Longevity Global Competition:
https://nam.edu/initiati…/grand-challenge-healthy-longevity/
👉English: https://www.sinica.edu.tw/en/news/6377
-\-\-\-\-\-\
#媒體報導
[中央社]健康長壽大挑戰 中研院徵求創新研究計畫
https://www.cna.com.tw/news/ahel/201910220078.aspx
[中央廣播電台]提出你的創新長壽想法!最高2年補助美金10萬
https://www.rti.org.tw/news/view/id/2038711
[工商時報]健康長壽大挑戰 中研院祭500萬美金全球徵研究計畫
https://m.ctee.com.tw/li…/…/chinatimes/20191022002073-260405
[聯合晚報]中研院跨國合作計畫 挑戰健康長壽
https://money.udn.com/money/story/5648/4118618
[自由時報]健康長壽大挑戰 中研院與美合作9億重金全球徵求研究計畫
https://news.ltn.com.tw/news/life/breakingnews/2953563
[UDN]影/與美合作拓展人類健康長壽 500萬美元徵創新研究
https://udn.com/news/story/7266/4118462
[民視]老人咀嚼可預防失智!學者建議多吃固體食物
https://www.ftvnews.com.tw/news/detail/2019A22L03M1
#健康長壽 #NAM #中研院 #高齡社會 #創新 #研究計畫
science project中文 在 Chen Lily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 Lily英文聊天術(口說課程):https://bit.ly/36I05CF
📚 Lily新制托福課程:https://bit.ly/2GIs3mC
Turn on CC subtitles (Both English/ Chinese available)
開CC字幕(中文、英文都有)
How to improve English listening proficiency is a frequently asked question.
I read some research on metacognitive skills and strategies.
Let’s see what scholars have to say about improving English listening comprehension!
很多人問我如何提升英語聽力,這次我讀了一些關於「後設認知」(metacognitive skill) 的研究,看看第二語言習得的研究中,學者們認為怎麼提升英語聽力吧!
Reference (See upper right corner in the video):
1. Chen, H. (2011). Brief analysis of strategies to improve English listening comprehension competence among non-English undergraduate students. Asian Social Science, 7(12), 68-71
2. Kök, I. (2017). Relationship between listening comprehension strategy use and listening comprehension proficiency.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Listening, 1-17.
3. Taylor, S. (1999). Better learning through better thinking: Developing students’ metacognitive abilities. Journal of College Reading and Learning, 30(1), 34-45
4. Vandergrift, L. (2004). Listening to learn or learning to listen. Annual Review of Applied Linguistics, 24, 3–25.
p.s. 這是我這學期的final project之一,大家留言可以留英文,教授也會看到唷 :)
⁂⁂⁂⁂⁂⁂⁂⁂⁂⁂⁂⁂⁂⁂⁂⁂⁂⁂⁂⁂⁂⁂⁂⁂⁂⁂⁂⁂⁂⁂⁂⁂⁂⁂⁂⁂
ღ Instagram: https://www.instagram.com/chennlilyy/
ღ Facebook: https://www.facebook.com/chennlilyy/
ღ 合作邀約:chenlilyofficial@gmail.com
⁂⁂⁂⁂⁂⁂⁂⁂⁂⁂⁂⁂⁂⁂⁂⁂⁂⁂⁂⁂⁂⁂⁂⁂⁂⁂⁂⁂⁂⁂⁂⁂⁂⁂⁂⁂
我是Lily Chen. 加拿大McGill University 語言教育碩士
我的頻道分享語言學習方法、實境生活英文,以及留學、托福相關資訊
希望能藉由應用語言學的知識,讓更多人成為自信的bilingual(雙語者)
science project中文 在 Chen Lily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 Lily英文聊天術(口說課程):https://bit.ly/36I05CF
📚 Lily新制托福課程:https://bit.ly/2GIs3mC
請開CC字幕,中文英文都有,上字幕上到快死⋯⋯
Turn on the subtitles!!! English/ Chinese available.
It is always hard to make a reviewing schedule for vocabulary learning.
Today I am sharing a few studies on vocabulary retention. Maybe this would give you some thoughts. :)
如何安排自己複習單字的計畫,總是很難。
這次和大家分享一些過去對於單字記憶的研究的結果,或許可以給你一些靈感喔!
Reference (See upper right corner in video):
1. Bahrick, H. Bahrick, L. Bahrick, A. and Bahrick, P. (1993). Maintenance of foreign language vocabulary and the spacing effect. Psychological Science, 4(5), 316-321
2. Bahrick, H. P., & Phelps E. (1984) Retention of Spanish vocabulary over 8 years. Journal of Experimental Psychology: Learning, Memory, and Cognition, 13(2), 344-349
3. Willis, M., Ohashi, Y. (2012). A model of L2 vocabulary learning and retention. The Language Learning Journal, 40(1), 125-137
p.s. 這是我這學期的final project之一,大家留言可以留英文,教授也會看到唷 :)
⁂⁂⁂⁂⁂⁂⁂⁂⁂⁂⁂⁂⁂⁂⁂⁂⁂⁂⁂⁂⁂⁂⁂⁂⁂⁂⁂⁂⁂⁂⁂⁂⁂⁂⁂⁂
ღ Instagram: https://www.instagram.com/chennlilyy/
ღ Facebook: https://www.facebook.com/chennlilyy/
ღ 合作邀約:chenlilyofficial@gmail.com
⁂⁂⁂⁂⁂⁂⁂⁂⁂⁂⁂⁂⁂⁂⁂⁂⁂⁂⁂⁂⁂⁂⁂⁂⁂⁂⁂⁂⁂⁂⁂⁂⁂⁂⁂⁂
我是Lily Chen. 加拿大McGill University 語言教育碩士
我的頻道分享語言學習方法、實境生活英文,以及留學、托福相關資訊
希望能藉由應用語言學的知識,讓更多人成為自信的bilingual(雙語者)
science project中文 在 同志道合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記得打開中文字幕唷
---------------------------------------------------------
當Gay不是後天選擇,而是先天遺傳的嗎?
如果是後天選擇的,那為什麼沒辦法把Gay變回異性戀?
又如果是「先天遺傳的」,那就更怪了,因為同志不會自己生小孩,那遺傳的力量應該無計可施。
照理來說,Gay 早就該絕種才對
不過神奇的是,同志行為不但沒有消失,反倒出現在幾乎所有動物身上
聽起來,這好像是一個超級不合理的事實,不過它卻可以被一個簡單的解釋優雅的解決
實際上,自然界對這同志這件事做了一個非常巧妙的設定,內容在影片中,這就是Howard這次的生物學的期末報告 (撒花轉圈圈)
影片腦補小教室:
01:28
蜘蛛跟魷魚絲一樣, 都是蛋白質組成的(咳), 它的強度不但高過鋼鐵, 而且質量極小, 繞地球一圈的蜘蛛絲重量, 低於一杯中杯珍奶 (500cc)
03:20
適者生存, 又稱天擇說, 應該算是史上最重要的一條生物定律, 它解釋生命的樣貌是流動的, 而不是永遠不變, 包括我們人類, 也是由單細胞生物演化成魚, 爬到陸地上, 變成猩猩, 最後才變成今天這個樣子
這讓亞當跟夏蛙聽到可能會覺得很不爽 (我知道我知道) !
03:22
天擇說理論在一百多年前(1859)被達爾文所發表
其實應該要更早, 因為在那時候的社會價值還是以上帝造人為主流, 可能達爾文當時也怕自己被暴民亂棒修理吧, 所以一直把這個想法藏到他50歲才公諸於世.
不過, 這個假設隨著陸續出土的證據跟研究, 如今變得越來越堅不可破.
03:24
"正向基因突變" 講的就是可以增加你 "生存率" 或者 "交配率" 的基因, 可是, "正向"這兩個字並不是絕對的, 聽起來有點模糊哦 w(゚д゚)w
讓我們用 " 白化症 (白子) " 的例子來說明吧 !
白化症是一種會讓你全身色素變不見的基因突變, 假如你有這種基因, 那你整個人就會看起來白白der(就像通天神探狄仁傑裡面的斐東來).
如果這種壯'況發生在非洲狐身上, 那我們會把它視為是一組具有毀滅性的基因; 因為牠在土黃色為主的非洲平原上走跳, 還把自己弄得白拋拋, 這等同掛了一面 吃我吃我 的牌子再身上.
可是, 如果它發生在北極狐身上呢? 我們就會當它是所謂的正向基因, 因為在北極, 白化症會變成一種保護色, 方便牠們掠食或逃跑, 接下來牠以後生的孩子會有潛在的白化症基因.
順道一提, 我們現在看到的極地動物, 很多都是白化症的產物
04:35
E.O威爾森是哈佛大學的生物學榮譽教授, 也是島嶼生態學 (Insular biogeography) 的創始人之一. 他曾多次獲得美國國家級的獎章. 論人性 (On Human Nature) 是他於1978年時的一部著作, 獲普立茲獎
影片中我提到很 " 理論" 跟 "假說"這類的詞, 可能會讓人覺得 "只是理論 " ,
個人以為這樣不太公平
因為沒有人可以活在生命的開端 (約35億年前), 然後全程記錄宇宙的始末. 理論的出生, 是人類為了說明某個現象所發展出來的解釋, 它必須受到現實非常嚴格的檢視. 借用一個科學家的話來作結, 他說:
這個世界的規律, 是眾神正在下的一盤棋, 而人類在一旁邊看邊猜它的規則, 如果你看到皇后把主教吃了, 你會說皇后比主教大, 可是接著你又看到主教把皇后吃了, 那你的說法 (假說) 就必須修改, 直到遊戲結束, 所有的規則 (理論) 都能完全符合你的觀察為止, 大致上, 我們所說的科學理論就是這麼一回事, 只是真實的狀況比下棋複雜太多了(Richard Feynman)"
以下是影片參考內容跟資料來源 :
http://www.independent.co.uk/news/science/billions-of-insects-are-having-gay-sex-accidentally-say-scientists-8897190.html
(Billions of Insects Are Having Gay Sex "Accidentally" Say Scientists)
https://www.sciencedaily.com/releases/2013/10/131021131009.htm
(Bugs Not Gay, Just Confused)
http://www.livescience.com/38931-insect-gay-sex.html
(Why Insects Have Gay Sex)
http://phys.org/news/2013-10-homosexuality-insects-spiders-case-mistaken.html
(Research Finds That Homosexuality in Insects and Spiders is a Case of Mistaken Identify)
Wilson, Edward O. On Human Nature. Cambridge: Harvard UP, 2004. Print. (論人性, 關於同志的解釋在第六章 "性")
很多想法跟解說方法都是下面幾本書給我的靈感, 比照誠信SOP規定, 信譽必須歸還給原作者 :
Brookes, Martin. Fly: An Experimental Life. London: Weidenfeld & Nicolson, 2001. Print.
Dawkins, Richard. The Blind Watchmaker. New York: Norton, 2013. Print.
Dawkins, Richard. The Selfish Gene: 30th Anniversary Edition. Oxford: Oxford UP, 2006. Print.
Moorehead, Alan. Darwin and the Beagle. New York: Harper & Row, 1969. Print.
science project中文 在 【叛獄風雲】The Experiment 中文電影預告 - YouTube 的必吃
K-MOVIEK 電影情報網網羅中外最新電影情報http://www.kmovie.com.tw/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