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9/10 數位發行的這天,我剛起床滑著手機的新聞,上面寫著:「強颱璨樹蠢蠢欲動、澎恰恰發文澄清:絕無為了不還債輕生、日韓混血男星愛台灣 MIYAVI:最喜歡吃滷肉飯、聊天用這emoji被嫌噁!男曝「危險禁區」排行:真的不行⋯⋯等等。」
我沒有點進去看使用哪個emoji最危險,也沒有點進去看強颱璨樹的路徑,emoji其實滿好用的,它的存在是有原因的,像是疫情期間彼此很難見面,只能透過文字對朋友表達關心或是討論事情的時候,它就滿好用的,探討這個好像扯遠了,但好像又沒有離很遠,總之今天兩點要練團。
在騎車前往工作室的路上,群組的訊息傳來:「欸我車禍,等我一下」林玉說,我心裡想這個人不久前在錄音期間才把自己的手弄斷,而且只是滑倒手就斷了,這次是騎車怎麼辦?會不會很嚴重?他倒的時候手有沒有撐著地板?斷掉的地方會不會又爆開了?我腦中閃過很多畫面,我其實很擔心,林玉加入無妄合作社的時間不算長,但我知道他是個會因為自己受傷或是搞砸了什麼事,怕大家擔心而感到自責然後自己憋著的人,但我不知道該講些什麼,「你人沒事吧?」我回,然後我就把手機收回口袋繼續騎車了。一路上我一直在想,如果剛剛加一個😯,或是多說一點話,會不會能表達多一點關心,但想著想著已經到工作室了。
到工作室之後我看到放在椅子上的安全帽,那是謝碩元的,打開訊息發現騎車的路上林玉還有說話,謝碩元也沒有特別著急的找我說什麼,我稍稍覺得安心了一點,於是我就下樓了,我想先把器材調整好,等大家到齊,可以趕快開始練團,在我整理效果器的線的時候,在琴架上的LesPaul硬生生在我面前倒下然後琴頸斷了,我對於自己感到很火大,因為這是跟好朋友借來的琴,前兩天我才把指板跟琴身很仔細清了一次,我本來打算拿著它演這趟巡迴,再看向旁邊的沙發,旁邊躺著一把也是斷頭的LesPaul,這把是我的琴,這是我弄斷的第一把Les Paul,我很無奈也很煩躁,因為這陣子我沒有多餘的錢能修它,所以才先跟朋友借琴,但現在有兩把要修的LesPaul,而我依然沒有多餘的錢能修琴,我不知道能找誰說些什麼才能舒緩一下這個心情,我甚至不知道該說什麼,因為我正在跟自己生氣。
我走上樓想透透氣,正好遇到謝碩元,他手上拿著咖啡,哼著不知道是什麼的旋律正要下樓的樣子,於是我跟他訴了一下苦,他可能也看出我現在不知道怎麼辦,他也不是修琴的,而我很需要找個人說些什麼,於是他跟我走回樓下,我們一起拿起琴,一下斜著看一下舉高看,一起研究它斷的嚴重程度,最後我們得出的結論是要拿去給別人修。
這時林玉出現了,他一打開門全身汗然後露出一個奇怪的表情說:「幹,現賺5000」,以一個剛出完車禍還是趕著來練團的人來說,登場第一句話是這個真的滿奇怪的,但總之他人沒受什麼傷,再轉頭看看謝碩元看起來心情也還算放鬆,我們終究還是可以開始練團了。練團中間我一直在想,雖然今天開始的很離奇也發生一些爛事,但對於此時此刻大家還是能為了這趟巡迴聚在一起練團我感到很欣慰,想著想著也已經練完團了。
無妄這段時間常常一起盯著電腦處理創作、混音等等事務,即便有空氣腦、很多好伙伴的協助,需要處理這麼多大大小小的事情以及突發狀況,大家的負荷仍然吃緊,過去這段時間裡,我們比起以往更在意起事情的效率、結果,畢竟人醒著的時間不過幾個小時,能做事的時間有限,我們很常聚在一起是盯著電腦而不是對方的眼睛,一些茶餘飯後的閒聊也漸漸少了,以前每個週末要演出,中間就得練團,再加上日常瑣事幾乎佔掉所有時間,休息的時間也都在想或做跟樂團有關的事。
疫情爆發初期,這些事務逐漸消失後,我們突然變得不太知道怎麼跟對方說話了,過去因為了解彼此的壓力,已經習慣了某種盡量忽略彼此情緒的說話方式,出於善意、關心,講話反而變得小心翼翼,自從發現了這個問題,我們也開始花更多時間看看自己及周遭的一切,發現身邊朋友以及不熟的朋友好像也都不知不覺受這氛圍影響,於是這張作品漸漸有了輪廓。
2021/9/28我們剛結束台北四場演出的幾天,這兩天我得交出一篇這張專輯製作過程的心得,最近只要沒事的時候,心裡總是會浮現前面囉唆了這麼久的那一天,對我來說這天足以成為這張作品製作過程中經典的其中一天,儘管製作過程中出了很多麻煩事令人無奈、生氣,甚至有時候我覺得已經有一點荒唐到好笑的地步了,常常在心裡想:「幹怎麼會遇到這種鳥事?」,但到最後我們只要看著彼此,不言而喻的默契就又會讓我們有力氣繼續做下去。
這週我們即將前往台中、高雄,巡迴已經過了一半即將進入尾聲,台北場有天謝碩元在台上說:「等等,怎麼時間過這麼快,一個半小時的歌單一下子就過去了,有種捨不得的感覺」,現在我也在想:「等等,怎麼時間過這麼快,巡迴已經過完一半了」,疫情時代下現場演出對於我們來講是難能可貴的,現場演出減少後,一直有一種生活的一部分被掏空的感覺,希望接下來的日子裡,所有事情可以更明朗起來,我愛現場,我愛搖滾樂!
ps:後來這趟巡迴拿的琴是跟劉暐借來的,謝謝他在聽我說我把琴頸弄斷後還願意把琴借給我使用,雖然他拿琴來給我的那天有點醉,我不確定他有沒有聽清楚⋯⋯
文/郭力瑋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1萬的網紅鍾日欣,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我是JC老師 電腦相關課程授課超過6000小時的一位 Photoshop 課程講師 由於實在太多同學向JC老師反映,希望可以有線上課程學習,所以就決定錄製一系列的 Photoshop 線上影片教學 而且不加密、不設限、不販售,就是純分享,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們 如果這部 Photoshop 教...
ps工作路徑 在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可能因為從小就是哈日族,總能透過各種路徑蒐集日本的點點滴滴,包括音樂。
赴日留學之後很愛收看CDTV,以前這節目根本是時光隧道般的存在,會為你播放歷史上的音樂排行榜。假設播出日當天是9月17日,那麼節目就會帶你重溫十年前或二十年前917當週的J-POP
很奇妙喔,許多過去的流行曲多年後播出依然沒褪色就算,甚至讓人有入手了被上個世代獨佔的、我們來不及參與的美好世界的滿足感。對於外國人的我而言,這種感覺更強烈。
「來不及參與的日本原來是此種樣貌啊」
ZARD的歌就是這個範疇
誕生於1993年,被定義為日本國民應援歌的ZARD名曲「負けないで」(別認輸)擁有的Power多強大!歌曲不只激勵了當時的人們,在後來阪神大地震、甚至311日本大地震時也被用來鼓舞人心💪🏻
本來啊,它出現的場合不是在節目中為你打氣,就是KTV包廂裡哪位同事為了激勵士氣點來唱的歌。可偏偏就有那麼討厭的一天,帶著澄淨嗓音及盛世美顏的主唱坂井泉水因意外事故離世,當天每個放著「負けないで」的新聞片段都成了令人心碎的畫面。
雖然坂井小姐40歲就離開了世界,但能活在和她有所交集的時代背景還是非常幸福。
「別認輸」裡有句歌詞是「追いかけて、遥かな夢を」(請放膽追尋前方遙遠的夢想)
前方遙遠的夢想!
年輕的自己極度需要被推一把,否則很容易就會踩煞車停在原地。剛進入社會時工作總是苦又累,假設二十幾歲的我轉換時空移到此刻,當喊累喊苦或者動不動就上社群媒體取暖時,周遭人們可能會說「不要太加油沒關係喔」我也就真的不會加油了。
可當時的情境以及社會氣氛是,就算我熬夜工作了三天兩夜,上司也只會覺得妳不能停必須加速向前衝。當我喊苦時,周遭前輩沒人會安慰我。
「雖然工作很累,可是當妳跨越眼前障礙之後容量會被撐大,妳能做的事情會越來越多,人就是在這種過程中變堅強的」前輩說
沒有人要我珍惜眼前小確幸,大家希望你永遠看著前方,就像那句歌詞一樣「追いかけて、遥かな夢を」(請放膽去追尋前方遙遠的夢想)二十代就是在這種氛圍中被硬推著向前走的。
現在回想覺得好險,惰性強的我能把青春放在一個不認輸的時代實在是太好了。
翅膀長硬,來到「逃避不可恥」的社會氛圍後,再也沒人馬力十足的鞭策我。但是每當陷入困境要硬逼自己加油時,我還是想聽這首歌。
9月15日ZARD解禁,389首歌曲已在各音樂串流媒體上架。換句話說現在大家不論在地球哪個角落都能擁有ZARD了❤️
PS 音樂貼在留言欄
照片是ZARD成軍30周年的封面
ps工作路徑 在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關於挫折忍受力—孩子的 & 我們的👀】
「你們現在的小孩,真的是很好命......」動不動就拒絕配合,發嗔抱怨的「草莓」孩子,究竟是真草莓.........還是我們也是草莓父母?!😱
接續兩周前貼文「母父的挫折忍受力?!」(https://bit.ly/3zoCmSV),咱們好好藉此機會把許多教養相關的重要課題走一次!首先來複習醜8點:
⬇️⬇️⬇️⬇️⬇️⬇️
1孩子的挫折(行為) -> 2引發我們的挫折反應 -> 3對於挫折感的自動化厭惡與無助感 -> 4只想趕快解決事情 (或是孩子) -> 5解決了應能擺脫那種討厭的感覺 -> 6結果看到挫敗的孩子並沒有得到支持 -> 7覺得很X,自責 -> 8無意識滑起手機….
⬆️⬆️⬆️⬆️⬆️⬆️
第1點「孩子的挫折(行為)」看似清楚明白,實則暗藏玄機。我們可以用兩條路徑來面對:
#孩子的冰山
孩子的挫折是「行為」,但除非我們是機器人,否則行為底下都有「內心戲」🤔,也就是冰山。也就是說:事出必有因,這個因不會只是表面上你看到的樣子。
無論是動手打人、不想寫作業、想放棄學習……我們經常因為「行為的可被譴責性」而失去理智,例如孩子打人,我們當然要嚴加管教;孩子答應過妳要努力但放棄,當然可以說教責罵。
可被譴責不表示就一定要馬上譴責,可被譴責也不表示孩子就失去行為的正當性。調整自己的信念,在孩子因挫折而出現不當行為時,先問自己:#我願不願意試試看理解孩子的內心戲? 再來決定你要如何回應孩子的挫折🧡。
---------
#挫折的三階段
第二個路徑是嘗試把孩子的挫折分成三階段…或說三部分,介紹如下:
(Ps. 這部分為講座【培養親子的挫折忍受力】之重點)
1. 誘發挫折感的人事物
2. 挫折中的情緒與行為
3. 挫折後的再次嘗試
此三點幫助父母了解孩子的行為「是哪階段/部分造成困擾?」
如果是「誘發挫折感的人事物」,我們得想想,孩子挫折感炸裂是否跟特定的人事物相關? 是否在婆家時特別嚴重? 還是你對孩子「不喜歡學鋼琴」特別感冒,不想學直排論就還好?
若是孩子「挫折中的情緒與行為」特別困擾,則我們需要關注的是情緒相關的引導與支持,而非過度延伸、進而批評孩子的學習動機與能力。
而有些父母則是對孩子「挫折後拒絕再次嘗試」感到特別不耐,即可更多探索自己關於工作及人生的信念、價值觀,例如: "放棄" 對你的意義是什麼? 現在放棄表示永遠放棄? 孩子的發展成熟度是否已經準備好接受連番挫折?
---------
以上兩條路徑 #孩子的冰山 與 #挫折的三階段,希望能帶給你對「孩子的挫折(行為)」一些新的想像😊。下回合,一起來看第二步:「引發父母的挫折反應」😉。
-------
👉<最新線上課程>【薩提爾模式 -- 探索原生家庭】: bit.ly/331OpHu
👉來一本《教養不必糾結於最理想方式》
- 博客來:bit.ly/036900162-B
- Readmoo:bit.ly/3rdETvg
ps工作路徑 在 鍾日欣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我是JC老師
電腦相關課程授課超過6000小時的一位 Photoshop 課程講師
由於實在太多同學向JC老師反映,希望可以有線上課程學習,所以就決定錄製一系列的 Photoshop 線上影片教學
而且不加密、不設限、不販售,就是純分享,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們
如果這部 Photoshop 教學影片對你有幫助的話,請幫我按個讚,給我點鼓勵,也多分享給需要的朋友們喔~
Photoshop 線上教學影片目錄:http://bit.ly/2A9PH3B
Photoshop 線上教學影片範例下載:http://bit.ly/2A9TcHu
JC-Design 網站:http://jc-d.net/
JC-Design 粉絲團:https://www.facebook.com/jcdesigntw/
JC-Design LINE ID:@umd7274k
---------------------------------------------------------------------------------------------------------
路徑面板:
● 工作路徑:暫存的路徑,關閉檔案就不見
● 儲存路徑:將路徑儲存於檔案中
● 新增路徑 :利用選取範圍製作工作路徑(值愈小愈精細0.5)或是鋼筆工具畫出形狀再轉路徑
● 刪除路徑 :將路徑拉至垃圾桶即可刪除
● 可以用來儲存選取區,按下Ctrl再按路徑可以載入選取框
● 填滿路徑 :
◆ 將路徑拖曳到左下角的小黑圓可以填上前景色
◆ 在路徑上按右鍵選填滿路徑,可以選擇填入的物件
● 填上筆畫 :
◆ 將路徑拖曳到左下角的小白圓可以填上筆刷
◆ 在路徑上按右鍵選填滿路徑,可以選擇填入的功能(加深)
● 剪裁路徑
◆ 先做出路徑
◆ 工作路徑必須轉成路徑才可進行剪裁
◆ 轉成選取區
◆ 執行剪裁路徑(3-8)
◆ 存成EPS檔用Illustrator開啟,就是已經去背的檔案
● 由選取範圍建立工作路徑
◆ 建立選取區
◆ 轉成路徑
---------------------------------------------------------------------------------------------------------
====== 延伸線上教學聯結 =======
3ds Max 2015 線上教學影片目錄:http://bitly.com/2dUGqn3
AutoCAD 2015 2D 線上教學影片目錄:http://bitly.com/2dUGm6Y
TQC AutoCAD 2008 2D 線上教學影片目錄:http://bitly.com/2dUGQtB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