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燒錢速度健康嗎? ]
找到 Product-Market Fit (PMF) 以後,新創公司為了衝刺成長,在還沒有到達一定規模以前,經營利潤率通常都是負的。這個時候應該如何衡量燒錢的增速是否健康?這個議題沒有一個絕對的答案,每個團隊因為自身的狀態也會有不同承受程度,舉例來說,如果創業題目是有很強的網路效應 (Network Effect),或者創業者本身在募資有一些原生優勢,那麼這種新創對燒錢的承受能力相對高出很多。
但不論是哪樣的團隊,概念上,如果燒錢的速度可以換來好的收入成長,是比較理想。這邊分享一些方法可以幫助創業者,檢視現在的經營策略;就算現在的速度不好,創業者應該藉此機會沙盤推演,如何燒錢燒得更有效率,把公司帶往更好的方向。
#默認生存
如果保持現在的每月費用,當收入維持在近期的增速的情況下,公司是否可以在不額外募資或借款的情況下變得獲利?如果可以,那就代表你的新創是處於默認生存 (Default Alive) 的狀態。反之,則是處於默認死亡 (Default Dead) 的狀態。
如果處於 Default Alive,意味著現在的商業模式或產品策略還不錯,可以進一步思考如何加強,或是需不需要更激進地花費。反之,如果處於 Default Dead 的狀態,創業者應該重新思考,公司的成長速度是不是可以在現金用完以前,達到夠好的里程碑 (Milestone);如果不行,可能要考慮必要的開支消減,產品跟銷售模式都應該要被全盤地重新檢視。
#40趴法則
對於已經營到一定規模 (至少收入在 1 百萬美金以上) 的 SaaS 新創來說,也可以透過 40%法則來看看自己的成長速度相比燒錢速度是不是夠好。40% 法則非常直觀,就是收入增長的速度加上經營利潤率,舉例來說如果收入成長速度是 50%YoY,經營利潤率是 -10%,那麼加起來就是 40%,算是達標,這樣的成長速度就算是燒得健康。至於這邊說的經營利潤率是什麼,我認為用 operating margin 或是 EBITDA margin 都可以,除非你的生意有非常大的折舊費用那就用後者。
#單位燒錢效率
對成熟 SaaS 新創來說,另外還有一種衡量方式,可以拿 Recurring Revenues 的淨增長 (ARR 前一年減後一年),除以這個年度的現金花費,舉例來說,今年的收入比去年多 150 萬,而我今年度的現金花費是 50 萬,那麼就意味著我燒出了 3x 的成長速度。以網路新創在美國上市前的數值來說,超過 1.5 倍是很好的速度。但我認為更重要的概念是觀察這個比例的變化,如果隨著時間在提升,就是一個夠好的方向。
#一切回到PMF
上述提供的都是給創業者做檢視的參考,沒有必然的答案跟標準,但事實上,這些指標都是果,真正的因其實就是當你的產品夠好、夠強、真正解決痛點,是一個真正的 Product Market Fit 的時候,你的團隊不會處於 Default Dead,這些法則效率也都會是漂亮的數字。所以這些指標的真正目的,其實是幫助創業者反思,自己的 Product Market Fit 是否夠夠好,不夠好就不能貿然地提早擴張 (Premature Scale)。找到痛點、了解用戶、優化產品,就是改善燒錢效率的關鍵。
今天就寫到這邊,下週見! - Sophie 編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2萬的網紅奮game王紫楓,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如果我已經是一位出色的技術或行銷人員,我應該還要具備什麼能力,才能成為成長駭客團隊一員?人才特質、團隊分工、常用技術與工具、AARRR指標解析,讓我們共同揭下這群「蒙面客」的神秘面紗!...
pmf是什麼 在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愛莉莎莎踩到線
2021.2.12
0.
我想記錄一下這件事情發生的時間 2021年2月12日,大年初一。這是台灣網路媒體一個非常重大的事件。這篇文長,會從自媒體的話語權,網路媒體識讀等角度來討論這件事情。
在這之前,我想先聊聊事情的發生。
大年初一晚上,有個朋友丟了我一個訊息,說他看到愛莉莎莎針對蒼藍鴿回應。他看完之後,整個被圈粉。然後附上了一個連結給我。
因為長期愛莉莎莎這個頻道都在我的觀察名單中,第一個反應是,他終於要對「肝膽排石法」道歉了嗎?看看他怎麼說吧。沒想到一打開,影片完全是另一個走向,走到一個很奇怪的地方。那時候,影片才上架沒多久,影片下方的留言幾乎都是挺愛莉莎莎的粉絲。
我在訊息裡面,回應朋友說。這支影片我完全不行,尤其是講到學術論文的那一段,基本上是在騙沒有看過學術期刊的人。然後我得到的回答是:
「真假 我被圈粉 你超失望喔」
就因為這句話,我整個覺得事情大事不妙。我在自己的臉書上簡單聊了一下這件事情,然後就開始做功課了。原本以為大年初四才要開始上班,沒想到網路社群的發達,應該不少人都跟我一樣,初一提早開工。
詳細的事情發生經過我想大家都已經知道了,我這邊僅作重點摘要。
i. 愛莉莎莎在2020年11月拍攝了一隻關於「肝膽排石法」的影片
ii. 專門討論醫學的 Youtuber 蒼藍鴿,針對這這支影片以「騙局破解」為標,討論其中的錯誤資訊。
iii. 愛莉莎莎在 2021年2月12日,發佈一支影片,以「不忍了」為標,回應蒼藍哥的指責。
iv. 2月14日晚上11:30,愛莉莎莎發佈了影片正式道歉。
這件事情應該還沒結束,還有後續。
接下來,我想針對幾件事情,跟大家分享我的看法。
首先我先聊一下愛莉莎莎和蒼藍鴿這兩位創作者。
1.
先講愛莉莎莎的部分
我一直以來,都會看愛莉莎莎的影片。風格很輕鬆,他也很有才,很會帶話題,人設也有趣。尤其是自從我在台大兼任助理教授教媒體創作課程後,開始規劃幾個小型的研究計畫,有一批 Youtuber 和 部落格 被我列入固定觀察的名單,她的頻道就在其中。
在我的筆記中,他是一個自詡為名校畢業生,海外生活過的知識網紅,早期分享一些韓國的主題,後來什麼都拍。其中的代表作有兩類,以炫富和較少人討論的話題為主。影片節奏掌握得很好,標題與議題操作也很有想法。
這邊我想小岔題講一下「炫富」這件事情,在 Youtuber 最近幾年的生態中,有一類的影片被社群稱作「炫富」影片。但其實這些 Youtuber 們不見得那麼的富有,而是去體驗一個有錢人的生活,也因此我認為比較合適的用詞應該是「裝闊」影片。
回歸正題。
愛莉莎莎在這次事件中所拍攝的第一部影片,以體驗的形式帶入「肝膽排石法」,引用的是一本名為「神奇的肝膽排石法」書籍,介紹體驗過程及心得。這部影片發布的當下我就看了,坦白說,我對這個療法一點概念也沒有。而以愛莉莎莎的人設來說,我對於他提供的資訊正確度本來就沒有太多的期待,也因此看完這部影片,就關掉看下一部了。
因為過去做了很多年網路媒體研究,也在網路媒體識讀下過不少工夫,因此比一般民眾有概念。假設我真的被影片打動,而想嘗試的話,應該會做的是:先看一下這本書的來源;買來看看;打電話給我熟識的醫生朋友問一下。然後才會決定是否要嘗試這件事情。不過很顯然的,大部分的民眾可能沒有這麼的謹慎。
一個多月後,這部影片被蒼藍鴿以影片回覆指正。本來我以為他會在之後道歉。畢竟之前的原住民事件,他也道歉了兩次。以他的影片人設中,道歉這件事情應該不是個什麼大問題。過往常常操作爭議性影片的他,應該也很能承受網友的批評。
但在蒼藍鴿影片發布後的一個多月間,陸陸續續都有影片發布,其中也有一些是業配影片。許多所謂的黑粉在他的各部影片下不斷的留言請他道歉,都沒有得到回應。然而在 2月12日,他正式回覆了這支影片。沒有道歉,而是反擊了蒼藍鴿的糾正。
詳細影片大家可以去網路上找來看,我簡單節錄這部影片如下:
i. 不會下架之前的影片
ii. 前部影片在上架前已經在 Google上做足功課
iii. 所引用的書籍,得到了許多商業界的名人背書
iv. 蒼藍鴿反擊時所引用的文章是 Lancet 裡面的 correspondence 文,這類文沒有經過正規的論文審核程序,是各說各話,表達自己意見的論壇。
v. 引用該期刊文章的Abstract 做了簡單介紹(但其中的翻譯跟解讀與原文有所落差)
vi. 回應「斷食」這件事情並非蒼藍鴿的解讀
vii. 檢討自己沒有在當時沒有加註足夠的標語
viii. 提出蒼藍鴿未經同意大量引用他的影片,且有妨礙名譽之嫌。
我看到這支影片的反應是「相當驚訝」。
一來,愛莉莎莎沒有想到道歉,而且相當的理直氣壯。二來,我朋友居然受到這支影片感動,而且被圈粉。我馬上去看了底下的留言,當下居然大多數都是支持愛莉莎莎,轉而批評蒼藍鴿。
不過第二天早上重新再看部影片時,整個風向已轉,醫界的人大批湧入批評。
我認為,這部影片後面應該是有人在下指導棋,但即便如此,依舊踩到了非常多不該踩的線。其中我自己最驚訝的是,他對於學術期刊的認知相當簡化。我當下的反應是,他怎麼會故意對他的粉絲扭曲,以取得同情呢?不過我後來覺得比較大的可能是,他沒有讓真正了解學術期刊的人協助他看過這篇論文。至於是哪一個,我沒有跟本人對話過,目前不可考。
這件事情有很多部分可以談,待會我會在後面分段說。我先談蒼藍鴿。
2.
談談蒼藍鴿
在今年元旦,蒼蘭鴿發布影片「破解」愛莉莎莎對於肝膽排石法的影片前,我僅有偶然的幾次看到他的影片。但是在這部影片發布後,在我沒有訂閱他的頻道的情況下, Youtube 自動推播了這部影片給我,我看到標題聳動,再加上回想起之前看過愛莉莎莎的那隻影片,就點下去看了。
因為我之前沒有把他的影片加入觀察名單中,也還沒有完整掃描過他的影片做研究筆記,所以沒有簡述可以分享。這邊僅以他這支影片給我的印象描述。
蒼蘭鴿回應愛莉莎莎的影片中,模仿了去年 Uncle Roger 的作品風格,帶點嘲諷風格回應了愛莉莎莎的影片。我快速的瀏覽一下他的其他影片,並非每一部影片的戲謔感都這麼強。在這邊我無法判斷是因為「愛莉莎莎的這部影片對於醫界殺傷力過大」,還是因為「對方是愛莉莎莎」因此才有特別的規格,抑或是剛好「Uncle Roger 給他靈感」所以才規劃的特別節目。還沒跟本人對話過,目前也是不可考。
不過雖然是一個比較帶有嘲諷的影片,他仍然在片中給了愛莉莎莎一個台階下,指出愛莉莎莎也是受害者,在不知情中推薦了這本書罷了。我自己覺得挺遺憾的是,愛莉莎莎沒有接到這顆球,讓他掉地上了。
我花了點時間,把他過去的影片稍微地掃過一次。他過去幾年影片拍了許多系列,風格跟器材軍備也有升級過幾次。以一個專門做醫學知識的 Youtuber 來說,非常地敢嘗試。在這麼硬的主題當中,要能夠擴散不太容易,除了他的個人風格之外,我相信他在也下了不少功夫做調整,在追求知識正確和追逐流量中找到平衡,相當不簡單。
詳細的觀察目前因為我對這頻道認識的有限,先停在這。
在這次的事件中,很多人提到說他是不是要蹭愛莉莎莎的流量,還是他僅是單純的因為事情重大而回應,這一點我不得而知。但我想稍微講一下蹭流量這件事情。要做社群,製作 Youtube 影片,要相當程度的了解演算法。即便不是用相當科學的方式去分析,也會在影片一部部創作的過程中學習。針對時下的主題做觀點分析和回應,本來就是一個創作者會做的事情。我知道很多人會對於「大量的惡意蹭流量」感到反感,但我認為對於單純的「蹭流量」這件事,不需要太負面判斷。
聊完這兩個創作者後,我想討論幾個這次的關鍵爭議,及背後所代表的意義。
3.
學術期刊與Youtube自媒體的話語霸權
在 2月13日晚上,Clubhouse 平台上有一個聊天室,針對這件事情討論。討論中,愛莉莎莎也在其中加入。詳細的內容可以參考 白袍恐懼症 的粉專,裡面有節錄。這個聊天室的標題,其中用了幾個有趣的字眼,叫做「誰能擁有話語霸權」。我覺得韻味很深,所以把它拿來當作這一個子題的小標。
在整個事件裡面,其實很少人在討論學術期刊跟 Youtube自媒體的關係,頂多只有在討論愛莉莎莎不懂醫學,不懂學術。但我認為,這次愛莉莎莎踩過界的導火線,就在這個地方。否則如果接下蒼藍鴿給他的球下莊,不拍第二部影片,這件事情就落幕了。即便是介紹的肝膽排石法有很大的問題,也不會有今天這個局面,也就是所謂的「炎上」。
先講 Youtube 的機制。
Youtube 是一個商業平台,上面所運轉的機制,是一套演算法。這個演算法大致上會去符合一個目的 — Google 的商業利益。在這樣的商業利益為前提之下,即便他沒有也無法公開演算法細節,但「討好閱聽人」這件事情,已經是普遍大家的認知。
既然決定 Youtube 上面話語權的關鍵是「閱聽人」,那麼製作觀眾想要看的主題就成了重要關鍵。雖然說人人能上傳影片,但是要能夠曝光到觀眾面前,是完全另外一回事。加上 Youtube 的平台特性,大多數能上發燒的影片,除了某些特定時期外,還是以娛樂為大宗。
但是學術期刊就完全不一樣了。
學術期刊的刊登模式,在於 Peer Review,所謂的同儕審查。主要原因是投稿期刊的人大多數都已經有博士學位,而被邀請去審查期刊的人大多也是博士。而「得到審查者的青睞」是發語權的關鍵。當然這其中也是有些操作,像是刻意去引用可能的審查者的文獻等。但這不在這次的討論範圍。
真正在競爭的,是每一個期刊之間的公信度,在學術圈會用 Impact Factor (IF),一個影響力的指標來計算。雖然後來也有一些新的指標像是SJR等,不過 IF 值還是相對通用的用語。這個指標跟 Google 早期設計的演算法 Page Rank 不太一樣,但是有類似之處。基本上的核心概念,就是文章被引用的廣泛度。
這兩個曝光機制的規則,完全不一樣,甚至可說是在光譜的兩端。百萬 Youtuber 所做的主題,即便不是人人都喜歡,但是基本上都有一個特質,大眾。題目可以很分眾,不見得人人愛,但是大部分的觀眾都能看得懂。而學術期刊呢,講求的是對這世界的研究貢獻。如果是 Nature, Science 這樣的期刊,選題較廣一點,不同領域的研究者有興趣還有機會看。但是各個領域的專業期刊,跨領域的人除非研究需要,否則固定閱覽的機會不高。
一個在 Youtube 圈子裡面有影響力,有高度發語權的人,去討論一個學術期刊,就像我剛才所提的,一個光譜的兩端。不是簡單地踩到線而已,而是踩過了非常遠的界線。
我不知道愛莉莎莎為什麼有這麼大的勇氣做這件事情。但依照他在第二部影片中義正嚴辭的討論方式,我傾向他應該是真的不懂,誤會了學術期刊和商業雜誌的區別,不了解商業書籍跟學術期刊之間的距離,甚至不知道 Google 和 Google Scholar 所能尋找到的資料有什麼不同。
因為這個差異之大,所以兩個圈子的交集非常有限。這也是為什麼我會在前一節提到,蒼藍鴿能夠把學術領域艱深的東西,帶到一般大眾面前,是值得讚許的能力。但即便如此,在 Youtube 裡面的硬知識仍然無法獲得大量的流量,這被 Youtube 平台的觀眾特性所限。
4.
兩個專業的互相挑戰
在 2月14日下午,一場由林氏璧在 Clubhouse 的討論中,我聽到一句很有意思的話,隨手把他抄了下來。很抱歉我沒抄到是誰的發言。大致的意思是
「民眾需要得到相對的知識,需要等價交換的。」
他在闡述這件事情的時候,是以醫學知識來討論。不過我的看法是,在 Youtube 上面持續長久獲得流量的知識,其實也是需要等價交換的。
我其實很意外的在這場 Clubhouse 的討論中,聽到了很多醫生對於「正確的醫學知識無法在網路中傳播」的討論,然後衍伸了相當多衛教的問題。的確,這個問題也困擾我很久。你去 Google 一下肝膽排石法,扣除因為這次事件衝到前面的新聞外,看看能看到什麼醫學的見解。
基本上沒有。如果有,估計也是在很後面,一般民眾找不到。這個詞的基本上完全被體驗文攻下,一直到這次爭議為止。而在 Youtube 上面也是相當類似的狀況。
在這樣子的前提下,其實不難理解愛莉莎莎所說的「其實他也做了功課」是什麼意思。他真的有做功課,但僅限在 Google 上面的非醫學觀點知識。對他來說,如果沒有與專業醫師溝通的情況下,Google 可能已經是他能想到的最好方法了。
這一節的標題,我寫下「兩個專業的互相挑戰」,意思就是這個。當我們在批評愛莉莎莎高估自己的能力,僅用 Google 就做完功課的同時。其實我也在反思自己,為什麼科普的知識,我們沒有用各種 SEO 的攻略,鋪天蓋地的用數位行銷攻佔所有的關鍵字,讓民眾不會搜尋到錯誤答案呢?
我在這場 Clubhouse 的討論中,聽到很多醫生提到,他們的工作是醫生,做衛教是有興趣才做的。這一點我相當同意,的確很多在做 Youtube 或是做部落格的人,都是在工作之外的製作。很多行業的創作者,都不是全職投入的。
其實我對這個事情並不悲觀。
在這次「愛莉莎莎踩過線」的事件中,我相信所有的網路創作者,都會得到相當大的謹惕。這並不代表過去沒有人踩過線,但可能過去踩線的人「網路聲量沒有那麼大」或是「踩的線沒有這麼誇張」。
相對的,醫界的人也吹起了哨子。當整個醫界都開始重視這件事情之後,投入自媒體的醫師,或是開始做內容行銷的醫院診所,應該也會越來越多。我比較樂觀的期待,明年的大年初一,網路上的醫學正確知識能見度會越來越高。
接下來,我想開個子題,更深入討論這件事情。
5.
網路媒體識讀及數位行銷
愛莉莎莎所踩到的誤區,除了前面所提到的導火線「挑戰學術期刊」讓這次事件拉到高點之外。其實還有很多大眾平時會犯下的錯誤他也犯了。其中很重要的一點,就是我前一個子題所提到的 Google。
我們必須得面對一件事情,就是對很多人來說,Google 和 Wikipedia ,的確是取得資訊的重要來源。即便是我平常找資料,也不會動不動就用 Google Scholar 查詢期刊。但我能夠盡量不讓自己踩到誤區的方式,也僅能靠我平常的媒體識讀訓練,和對網路知識充滿懷疑的高度警戒。
什麼網站,什麼內容,會被 Google 優先排在前面?在演算法的設計中,有一些指標去判斷這個搜尋引擎對於網站的信任。而隨著時代的變遷,這個指標也逐漸在改變。但是即便如此,Google 仍然在放了相當大的權重在這上面。我舉個個人的經驗。每次我在搜尋跟狗有關的知識時,「每日頭條」幾乎都會在搜尋結果的前幾頁。這件事情讓我非常頭痛,但也沒辦法,這就是這套演算法的機制。
當然,演算法的機制並不是單純的看網站的信任度,其他還有很多過去使用者對該文章的互動所產生的數據指標。這邊我先點到為止,以後有機會再專門針對這件事情討論。
但如果我們去換位思考一般民眾使用 Google 的習慣,應該很多在教相關領域的老師都會搖搖頭。但比起 Google 到的答案就通盤相信,我覺得已經比盡信從 LINE 群組得到的訊息好很多了。
我無法想到根本的解決方案,這是一個長期的教育扎根才能改善的議題。或許在 108 課綱之後,如果有越來越多高中開始跟學生談「網路媒體識讀」的議題,能夠讓大眾對於「找資料」這件事情有更高的警備心。
另外一個解決這件事情的方法,可能也得從你我開始做起。「每日頭條」之所以能夠攻佔那麼多關鍵字的首頁,跟他全面的在 SEO 上面佈局有關。現在整個 Google SEO 戰場非常激烈,幾乎你能夠看到的,能賺錢的大領域,都在上演 Google 首頁搶奪戰。如果我們想要抨擊這些網路謠言,最好的方法不是在 LINE 群裡面跟朋友抱怨,而是好好的寫一篇文章迎面他。
並不是說寫篇文章迎面對擊錯誤資訊,就一定有用,這後面還伴隨著從關鍵字優化之類的 SEO 知識,數位行銷的技巧等等。我不是很確定到底整個醫界誰該做這件事情,會有最大效益。畢竟要花時間做這些事,後面還是得有一定的商業模型來做誘因支撐,否則熱情很快就沒了。我能想到的可能性是,大型醫院的部落格及網站優化,又或者是私人診所的內容行銷。是否有可能因為商業競爭,向其他產業一樣運用行銷策略在網路上增加曝光度呢?
6.
醫病關係與信任感的建立
先說明一下,在這個子題裡面,我較難做深入的討論。這邊提出來的觀點,希望醫生朋友們也可以幫忙思考一下。
我很意外的在這次事件中,聽到很多人討論醫病關係的問題。大致的概念是這樣。
醫生認為:「生病應該要去看醫生而不是 Google。」
民眾認為:「看完醫生之後還不是要去 Google。」
我本來沒有深思這個問題。但在幾場討論中,我不斷的聽到一般民眾對這件事情的抱怨,而認真思考了這個問題。
先講我自己吧。我自認為自己是個什麼都想找專家問的人了,但我仔細思考後才意識到,我人生中的許多病痛,都是在 Google 上面找了又找。原因很簡單,在醫院的經驗很差,幾乎都是被醫生「打發」走的。
很多人提到,這個部分跟台灣的醫療環境有關。醫生一個下午要看幾十個病人,每個人能被分到幾分鐘?有人提到美國的醫院能夠看比較久,這問題不存在。不過以我在美國看醫生的經驗來說,因為實在太貴了,除非是什麼非得去看不可的病,否則我也是 Google。
我想談一下信任這件事情。
信任感的建立,是所有關係的基礎。為什麼網路創作者的業配有影響力,其實也是建立在觀眾與創作者間的信任基礎上。去醫院聽醫生的話,還是看愛莉莎莎的影片,抑或是讀一本有商業名人作序的書,你會選哪一個?
就理智來說,我應該會選擇去醫院聽醫生的話。但是說坦白話,以我在台灣看醫生的經驗,實在沒有碰到幾個讓我能花時間跟他建立信任關係的醫生。
信任這件事情兩面刃。對於網路創作者來說,獲得讀者的信任,會有更深的業務合作機會。但是,也同時意味著,你所承擔的社會責任更重。因為他們會相信你。但要如何讓民眾更相信醫生,而不去聽信偏方,這可能不僅是醫界,而是所有想做科普的人都得想的問題。
這邊有一個小延伸,是我無法討論的題目。很多醫生提到,因為他們的醫師身份,所以說話都要非常的注重遣詞用字,風險和副作用都要講的很清楚。但是網路上的很多言論都會誇大,而且只要他沒有賣產品,就沒有違法。這部分我實在無法深度討論,只能交給法律專家來。
7.
自媒體的困境
最後我想聊聊自媒體的困境。這個子題跟這次的事件關係較小,但我想提供給對自媒體產業不太熟悉的人有多一點資訊可以思考。
過去幾年,有資源的傳統媒體還沒有重視網路平台。網路上的獨立創作者,一個一個出現。然而幾年過去了,現在創作者所要面臨的,已經不是彼此的競爭,還必須要面對各種傳統媒體品牌排山倒海的進入。
這個部分,很多 Youtuber 都有聊過。前一陣子 Joeman 也分享了他對於這個子題的看法。
不過我想講的重點是,很多人以為 Youtuber 很賺錢,自媒體很風光很自由。但其實,自媒體是一個走在時代前端的新創產業。他很新,不傳統,營運模式還在測,PMF還在找,而且受制於平台演算法不斷的改變,充滿了不確定感。
台灣有所謂 Youtuber 這個職業還不到十年。而且即便是 Youtuber,每個人的營運模式可能都完全不一樣。有的是一人公司,有的自己開公司,有的有經紀公司,有人自己剪片,有人外包。
以創作的題目來說,由於受限於演算法的要求,每週得出一部影片,最好是兩部。創作一兩部大作不難,但在這樣大量消耗的情況下,一年要產出近百部作品,絕對不是一件容易事。更何況是兩年,三年呢?
再加上演算法的殘酷,可能第一年你想要先衝訂閱,努力拼到五十萬。結果第二年演算法改了,訂閱數不重要了,好吧,再想想別的目標。
我的看法是,未來全職的網路創作者會越來越少,要養團隊,有其他產品,或是將創作轉為副業的情形會越來越多。沒有所謂的一個題目可以做五年十年,不只是愛莉莎莎,你會看到各個創作者都在不斷的調整頻道走向,加入子題,甚至是換題目做。
8.
小結一下
我不太想用什麼兩邊各打五十大板來做結論。因為這件事情就不是這樣。當我看到愛莉莎莎第二部影片出現的時候,就知道事情不妙了。不管怎樣,都是錯得離譜。但以一個教育工作者的角度,跟鄉民一起撻伐其實沒有什麼意思。所以我決定花一個晚上的時間,記錄一下這次發生的事情。希望愛莉莎莎以及其他創作者能多了解這件事情所造成的影響。
另外,我非常高興這次能在 2月14日參與了由林氏璧所開的 Clubhouse 討論群,能夠聽到很多醫師和一般民眾的討論,讓我能反思這次事件。高密度的聽到許多醫生的意見不太容易,但我覺得最難能可貴的,是大量聽到一般民眾的想法。我不敢說這是個嚴謹的田野調查,在討論中我也沒有錄音,僅在我覺得聽到有趣的觀點時,簡單做下筆記而已。但這些理性的討論,讓我能在一天內聽到那麼多的意見,對我的大腦來說,是場很激烈的運動。
這是我對愛莉莎莎踩到線的看法,這樣的事情,我相信大家都是不願意看到的。但事情發生之後,所帶出來的問題,希望能提供給大家一點思考的方向。
《#愛莉莎莎踩到線》
註:非常感謝大家能讀完我的這篇研究筆記。如果當事人有機會能看到這篇文章,裡面若有什麼解讀錯誤的部分或是想跟我分享更多你的心路歷程,歡迎私訊跟我聯絡,我會非常高興。這件事情已經發生,很多傷害已經無法彌補。但以一個教育工作者的角度,我希望這件事情能給社會帶來一些正面的反思。
pmf是什麼 在 AppWorks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創業者真心話] Jeffrey 吳昕霈, WeMo Scooter 共同創辦人
「Jeffrey 是 AppWorks #12 屆校友,從他初創共享電動車服務 WeMo Scooter 以來,我真的親眼見證他一路走來有多麼挑戰。不僅要教育市場電動車是什麼?共享的價值是什麼?最直接的,每新增一台電動機車,都得自己扛下成本。到現在,走在台北街頭,每每看到騎著 WeMo 的騎士從路邊呼嘯而過,都很感動,有這樣的成果真的很不容易。因此也我邀請了 Jeffrey,和大家談談他的個人故事。」by 本月編輯 Alyssa
.
.
1.『創業有 99% 失敗的可能,挺過無數次艱難挑戰的你,會給初創業者什麼建議?』
.
我 35 歲才創業,累積了十年在不同崗位、不同產業的工作經歷,幫助我在決策時思考得更廣。我認為,一個人在職涯上,不管什麼職能、什麼位階,都有累積的價值。不管有沒有創業,每個工作都造就你能否有創新、溝通、解決問題能力的養分。在這不穩定性高且多變 (VUCA) 的時代,擁有上述的功夫,同時不斷 #調適自己心態、#擁抱變化、#持續學習,才能保有競爭力。
在這數位經濟發展迅速的時代,共享經濟的創新,顛覆許多傳統產業,以往我們熟悉的成功方程式,也輕易地被瓦解了:8 歲的 Ryan Kaji 靠在 Youtube 上開箱玩具,2019 年收入 2,600 萬美元;連美國總統川普都不用電視,而用 Twitter 與選民互動。在這個時代,許多人靠展現一技之長,創造出不只是 15 分鐘的名聲。如果你還傻傻的依循舊經濟思維,凡事仰賴 Top-down 的教育教會你一切,安穩地過日子,你會發現你在未來經濟體系中,被拋得遠遠的。
除了個人能力的提升,創業最重要的是找到 Mentor,可以是一群人、你的工作夥伴,或甚至是創投、導師, 要虛心學習與聆聽,讓大家給你建議,保持跟外界溝通,開放式的對話。不管是正式投入市場前、已經開發好產品,或者是找到 PMF 後進入成長期,別人對於你分享的創業理念或對產品的回饋,都是驗證自己的最佳方法。千萬不要自視甚高,或是害怕和別人分享,認為批評你的都是不懂你的人,甚至覺得別人會偷走你的想法。
你要 #專注於聆聽每個建議,透過與外界溝通,你有可能因此發現更好的 Idea,或是發現你原本的想法根本行不通。當然,其他人的建議也有可能是錯的。但最重要的是,你如何用「你是創辦人」的高度看待這些想法,把這些想法收起來,一方面沒有停止你的向前的腳步,但在創業道路的叉路處,或許會記起來這些人的聲音,避免進一步犯錯,或拿來優化、改良創業理念與產品。
.
.
2.『有哪些難忘的特殊經歷,而塑造了現在的你?』
.
塑造一個人格,一定是成長時的各種經驗都會有影響。誠信 (Integrity) 是我最自我要求的一件事情。無論是我爺爺、我父親,我們家非常重視誠信兩個字,小時候我會因為撒小謊被罰跪一整晚。所以,#待人處事上面要有誠信,#做生意不能有僥倖的心,更別提做騙人的事情了。也因此,我希望 WeMo Scooter 能夠很真誠的面對我們的用戶,努力給予消費者最極致的體驗,有犯錯一定要改,找品牌異業合作也誠心地對待,堅持提供給消費者最好的服務。
我國小從一般國民小學轉學後,之後都是受美式、非填鴨式的開放式教育。雖然功課不好,但建構且培養了我對於一切的好奇心。除了不斷的問「為什麼」之外,我在很小的時候,就自己組裝電腦、動手寫程式。大學時選擇電機系就讀,研究所上商學院,更是幫助建構起邏輯架構、思維與解決問題的能力,也讓我對數字與細節極度敏感。
國際顧問麥肯錫工作經驗,與不同產業、不同客戶工作,挑戰「創造十倍的價值」,讓我培養出對事物的洞察力與能更宏觀的看待事情。而到現在創業後,用戶的每個回饋與故事,更鼓勵與塑造我現在的處事風格,永遠以消費者體驗為核心,淬鍊出我現在的人生與思維。
.
.
3.『是否曾經做過哪些改變,結果為你的生活帶來很大的變化?』
.
改變,這兩個字很多人會賦予過多的期望與價值。大家都期盼著人生會有一個翻轉性的改變,但事實上要發生如雜誌、電影般所敘述人生的翻轉,可能一輩子都不會遇到。但與其悲觀的看待這件事情,我們可以從改變自己開始,不斷把自己的定型心態 (Fixed Mindset) 改變成 #成長心態 (Growth Mindset),才有機會創造人生的改變。
一開始加入麥肯錫,壓力極大,光完成主管交付的工作就來不及了,開始能熟悉做事方式後,馬上就又升遷到專案經理 (顧問業常說的 up-or-out),遇上了成長挫折,甚至上專案一個禮拜後就被換掉,差點要被踢出公司。
我當時如何的翻轉?我發現是我自己的思維出了問題,對於不了解的事物信心度不夠,而本身較內向的性格,展現出來更是像是退縮。但當我發現,我多花時間與自己對話、多站在他人的角度看待事物、多運用同理心與他人溝通,我反而更能發掘出事情的本質,做出別人沒有的創新想法與建議,也更能有效溝通。於是我在理念上、做事上、溝通上有了根本性的翻轉。
這也延伸到 WeMo Scooter 創業理念上,WeMo Scooter 是亞洲第一個共享機車服務,團隊總是在想,我們還可以做些什麼?我們堅持我們的理念是「改變城市的樣貌,讓城市生活更美好」,讓我們的同仁發展出不同的社會創新,讓這些支持我們的騎士用戶,有更好的交通體驗,也有其他附加服務可以使用,也因此我們積極研發停車場、和食衣住行品牌聯名,持續創造不同的服務體驗。
.
.
4.『有沒有哪一位 Role Model,是你時常拿來激勵自己的典範?』
最近,我常拿前美國加州州長/好萊塢明星 —— 阿諾史瓦辛格的真人故事與別人分享。阿諾出身於二戰後時期,他其實是奧地利人,懷著美國夢,從貧窮的出身立志向上成為健美冠軍,成功去到美國,一路走到好萊塢演員乃至加州州長,路上被多少人不看好,但他努力不懈,甚至主動提出不支薪,為民服務了七年。
年輕時改變自己的身形成為健美先生,上大學之餘,打工、上演藝學校、為了改善自己的口音努力,同時持續保持自己的初心。無論阿諾遭遇多少困難,對他來說那都不重要,因為他很明確知道這麼做是為了他的夢想。(可以參考阿諾非常激勵人心的演講影片:https://www.youtube.com/watch?v=bQxqIKTO2Ck)
找到屬於你的夢想、胸懷大志、忽略那些不看好你的人、盡全力去做、回饋並改變這世界。因為,如果不是我們做,誰來做?此時不做,要等到何時?(Because if not us, who? If not now, when?) —— 創業者至少要有這些精神與覺悟,確定了之後,再走上孤單的創業之路。
.
.
[本文作者]
Jeffrey Wu 吳昕霈。台灣寶島長大,對台灣土地有深刻感情。海外工作十五年,在人才出走的現今,反放棄國際顧問公司高薪回台落地深耕,返鄉投入創業行列。
自 2016 年創辦 WeMo Scooter 以來,以堅強研發實力結合永續經營發展理念,整合車聯網軟硬體工程,從頭打造智慧共享機車,已成功改變台灣交通樣貌,用智慧交通建立更美好的城市生活。
WeMo Scooter 以大台北地區為起點,2019 首度擴區至高雄,目前已是亞洲最大規模無站點式智慧機車共享服務。2020 年 推出 LINE 官方帳號隨傳隨租服務,直接用 LINE 租車,真正做到一邊聊天、 一邊相約出行,深入消費者生活圈。
http://www.wemoscooter.com
.
.
* 如果你喜歡這系列文章,記得「按讚追蹤」AppWorks 粉絲團,並設定「搶先看」,關注我們持續推出、為創業者企劃的獨家內容!
.
* 回顧前集創業者真心話:
[1] Johnny 蔡豐任,VoiceTube 共同創辦人:https://bit.ly/2DXyjWC
[2] Davidd 劉于遜, CHOCO TV 共同創辦人:https://bit.ly/35QBXxf
#AppWorks #Startup #Founder #WeMo #共享經濟 #電動機車 #創業者真心話
pmf是什麼 在 奮game王紫楓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如果我已經是一位出色的技術或行銷人員,我應該還要具備什麼能力,才能成為成長駭客團隊一員?人才特質、團隊分工、常用技術與工具、AARRR指標解析,讓我們共同揭下這群「蒙面客」的神秘面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