終於我的筆記本又到了必須換新一本了,放在最高攤開的那本就是最新的,其他我堆積起來的,是我過去寫滿的筆記本。
當中所記錄的,包括從我20歲開始記錄關於修行的資訊。之後開始學NLP,又開始記錄關於如何影響人或影響群眾的資訊。之後開始學把妹,有一段時間我是有記錄出招的效果,包括搭訕時後說得到的反應和心得。我多年來的招生說明會時,說測試的各類話術和故事,也一樣被記錄下來。
講課當中有時候,我的嘴巴也會給我驚喜,我也會跟我的學生稍微打斷一下,因為我要即場的把我自己剛說過的話記錄下來。
為何要不斷的寫這些筆記呢?
人腦要過濾資訊時,是需要斷定何者重要?何者不重要?
其中一個讓腦袋覺得某些是資訊重要的方法,就是透過寫筆記來強化印象。一旦你有快速的把心得、點子、想法、聯想等等寫下,你的腦袋就認為既然這些資訊是重要的話,它就會如同Facebook的演算法,繼續給你更多這方面的心得、點子、想法、聯想!
當然,還有其他的方法,例如跟朋友聊天時,討論你的心得。
演講也是一種方法,所以以前的中國、印度、古希臘都有教學相長之說。
我相信二十年前,可能也沒有人想到,另外一種方法就是透過社交媒體,也能做下這種腦內強化的方法,也沒有人想到你是可以用直播來強化自己腦內創意。
筆記、視頻記錄下來後,需要重看嗎?
不用。
要重看,當然不是問題。不過要讓自己腦袋活躍,記錄了自己的想法就夠了,你會收割很多的創意好處。
你剛開始的記錄,可能只是簡單的抄寫下你覺得重要的資訊。你只要堅持下去,必然會發現抄寫著的時候,會有自己的聯想會冒出來,這當下就很重要了!
你必須不過濾你的想法,也把它們抄下!
一旦你抄下了自己想法,你腦袋就開始意識到「哦!原來有想法是很重要的!」
之後它就會給你多一點想法。
剛開始的時候,講得直接點,你的想法是很普通的;講得難聽點,可能不少的想法也是很爛的。不管你的想法多普通、多爛,你都得把他們盡量抄下。
只要你肯堅持下去,有素質的想法才有機會出現,這就是大家所講的創意!
剛開始的時候,你的創意,可能也只是一般級別,但你只要堅持的記錄下去,有素質的創意又會冒出來。
你如果肯玩這個寫筆記的習慣,你會發現有時候你的腦袋會在臨睡前玩弄你,突然間給你一個靈感,這時候你怎麼辦?
你會擔心如果不馬上寫下,明天早上你就會忘記掉一個珍貴的點子、靈感、創見。
逼不得已下,你就起來快速的記錄下來。
問題是你寫下這些記錄時,又會有想法、答案、聯想的出現,這下你抄還是不抄?
你會對你腦袋忍氣吞聲抄下,然後你滿意了,就掩蓋筆記本、關燈、拍拍枕頭,微笑的躺下。
當你的後腦一碰枕頭時,你心中又罵「Fuck!」,因為又有新的點子出現了,怎麼辦?
你就會變成自己腦袋的奴隸,死死的聽命,又起來再翻開筆記本,更快的抄下,然後盡快的再躺下。
結果一躺下,你心中又喊「Common!What the fuck?」
我試過最高記錄,被自己腦袋靈感來回虐待了七八次後,它才肯放過我,讓我終於可以睡。
有一項研究是針對小說家的,發現當小說中的一個角色或事件會「不聽話」的時候,不肯跟隨作者的原定預設時,故事才開始有生命。
英劇 His Dark Material原著者 Philip Pullman在寫他的小說時,當中一個女反派角色 Ms. Coulter一直「不聽話」,最後 Philip Pullman還要跟這角色「談判協商」。這個女反派的角色應該是整個小說裡面最精彩的!
我會說,Philip Pullman就是被自己的靈感虐待過,所以才寫出了經典。
那麼可能有人問「是否只要記錄自己的想法、心得、感受」就有機會腦中的靈感會虐待我們?
答案是不會!
因為社交媒體上也有不少人是寫下自己心情感受的,幾乎等同心情寫照的日記。
寫日記當然也有好處,特別是對於觀察自己的的念頭情緒。
但對於創意的靈感,你不能只是靠「自己」的想法,因為你的「自己」,是有局限的。你的人生經驗就是局限於你活了多少年。
唯有你在筆記本中也抄下其他人的經驗、想法、資訊,你才能突破自己的框架。
所以我才會常說大量閱讀很重要。
雖然過去這幾年我都直接的在我所閱讀的書上寫批註、做筆記,但我本身的這些筆記本依然也不斷做記錄。
這是一個會上癮的習慣,因為它會讓你腦袋中那種多觸角旁通聯想的境界出現時,你就能明白這些上癮都是值得的!
根據一個研究能夠改變這世界的人,大概是少過人口1%。曾經有人研究三百個這 1% 內的人,發現大部份都有每天寫筆記的習慣。愛因斯坦會跟你聊著天時,突然間抽出一本筆記,不理你的不知在上面寫些甚麼,達文西的筆記本還被博物館保留著,愛迪生有上百萬頁的筆記。
我們不用幻想要改變世界,你要創業,可以記錄管理、行銷和推銷的心得想法。
幾年下來,你的筆記本可能會變成你最貴重的身外物。
你要經營男女關係,除了看書上課,你也要每天記錄這方面體驗、心得、想法、點子。
你有記錄你跟老婆做愛時的技術、狀態、心得、創意嗎?
我就因此發現在做愛前多少個小時的運動量,對我的持久力會有甚麼影響,哪類的運動是會讓我的射量更多,我的超強高潮(那種幾近負荷不到的強度)是怎樣的情況下才會出現。
就算你是個嫖客,可以透過筆記把自己變成個有出息的智慧型嫖客。
就算妳有公主病,妳也可以透過筆記把自己變成個有深度、細思極恐的公主婊。
先別說改變世界,改變到自己就已經很了不起了。
#江魔設教
#廣渡魔粉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5,870的網紅珊蒂微AI,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總共吸引約700名挑戰者、計143組團隊報名的「科技大擂台 『與AI對話』競賽」終於在3/23(六)華麗完賽了。 這一場被參賽者稱為「長達一年的史詩級比賽」的競賽是由科技部所指導、也是台灣第一次舉辦的大規模、以AI語音辨識技術為競技主體」的比賽。透過「獎勵賽」的方式鼓勵、廣邀業界與學界的技術人才投入...
nlp演算法 在 軟體開發學習資訊分享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NT 390 特價中
理解並應用 Google 的改變遊戲規則的自然語言( NLP )演算法來處理真實世界的任務。建立 2 個自然語言處理應用程式
https://softnshare.com/bert-nlp-algorithm/
nlp演算法 在 江魔的魔界(Kong Keen Yung 江健勇)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關於幽默感,我通常看到有職業演講者在自己的簡介中註明自己能以幽默風格呈現演講,最後的結果是發現人人都是高估自己的,這些演講者最多只能得到觀眾的強顏歡笑。
科學界也研究過人對自己幽默感的評估,都是高估自己的,基本上他們認為自己會看喜劇會覺得甚麼題材好笑或不好笑,就斷定了自己有幽默感。問題是:你能斷定甚麼好笑和不好笑,那有很大可能性,你只是知道了自己口味。
知道了自己的幽默口味不代表自己就是有幽默感的。
幽默感很難教,它是一個很重視觸覺的藝術。
你沒有幽默的觸覺,我可以花了一萬小時的把各個著名台上笑匠的笑點都跟你剖析了,你背熟了,上到台還是沒用。
美國台上笑匠的專業水平,是在表演時,起碼每分鐘4次以上能夠弄到觀眾笑。我有計算過Robbin Williams的其中一場台上表演,這位神級的台上笑匠能夠每分鐘讓群眾笑出來十五六次!
記得這是哈哈出來的笑,不是會心的笑,也不是微笑。
我有看過一些台灣名作家也寫教人如何幽默的書,他們本人演講時,只是在講冷笑話,或者是記起一些笑話,在台上當作演講來演那笑話。其實大部份國際著名的台上笑匠,已經不在背笑話,而是透過分享自己故事時,在故事中凸顯笑點。我也看過不少的講師講笑的時候,全場最享受的,就是他自己。
我有算過一個我在講師協會大馬六傑的45分鐘演講,我的功夫只是每分鐘兩個以上的群眾笑聲。(記得,不能以你準備的笑料為準,而是觀眾的笑聲為王)
不過回想一下,發現我本身的工作不是真的台上笑匠,我是資訊和技術傳授者。
如果每分鐘讓人笑4次以上,笑聲的密度,會不會蓋過我這個技術傳授者的印象?
到我開始寫書時,我要花很多時間來切換講笑的思維,因為台上是可以靠表情和語氣來播種讓你知道在哪裡要笑。
例如講笑講到笑點時,有被幽默感觸覺的人,會很自然的在講笑點的部份,語氣會微微變化。你這一微微變化,就跟你群眾的下意識溝通,給他們的下意識知道這個是笑點。
我見過不少台上講笑失敗的人,微微上台笑點的語調跟他之前的語調完全一樣。聽眾會在聽到笑點的部份時,會不確定這是不是笑點。
聽起來很簡單,對不對?
其實不然,如果你沒有幽默感觸覺,你單純知道了笑點的語氣要跟之前語氣不一樣,你還是會捉錯節奏,甚至還會變得怪怪。
這個講到笑點處的變化,我會注意到那些常需要跟中小學生演講的,他們在講到笑點處時,動作、表情和聲調會趨向誇張的變化,才會奏效。
那些對成人的台上笑匠,笑點的變化反而是細微的。
而且我還發現我有時候是可以透過一些微細的表情聲調,給我的聽眾預告即將來臨的笑點,變成笑點來到時,他們的「笑應」會更大。
直到我開始寫書,我發現寫文字要讓人笑,會比較難,因為你沒有了聲調、表情和動作。
我要轉換跑道的回到我自己閱讀時的感受,我看會我自己寫的東西,我要問問自己有沒有畫面感?有沒有啟動到我的想像力?我也是要花了一段時間才有辦法理解文字的幽默。
我一般勸那些懷疑自己幽默觸覺不強的人,如果要學幽默,與其看書或上課,不如在朋友圈內找一二個很幽默的朋友,常跟他們吃飯喝茶,每星期都聚幾次。
你要現場的感受和體驗他們的節奏,才容易被感染。
用NLP的角度,任何很講觸覺的學藝,必須用下意識來學。這很有可能為何古代的不少問,學徒時要跟師父住在一起的,一起學,一起工作,一起生活,他學藝的心法才有辦法讓你傳承。所謂的心法,就是他下意識中對那學藝的價值觀、信念。
你會覺得為何一定要一起相處?對方大可以把技術、價值觀、信念等等,告訴你啊!
這就是很多人也錯解的地方。
價值觀和信念不是我告訴你,你就可以擁有那價值觀或信念的。
而且匯報自己價值觀或信念,是最容易自欺欺人的。(這裡就是我不認同NLP能夠透過訪問問出一個人的價值觀或信念,也不認為另一個人的卓越上那個透過Modelling模仿到的)
一個人下意識中的價值觀或信念,反而是透過他的肢體語言、語氣、節奏等等元素,間接帶出。你用心的學一個新的語言,下功夫的去理解這語言的語法詞彙,但這種學習的方式都比你還是小孩的那種學習方式 —— 被父母環境所感染。你跟幽默的朋友長期相處,耳濡目染下,你就會很下意識被他們的觸覺所感染。
你被感染到有了幽默觸覺後,這時你再去學,就有用了。甚至你不學,繼續的找其他幽默的朋友來被感染,感染得越多,你的風格也會慢慢成形。其實我遠之中學時,確實有一位好朋友的幽默感觸覺很強,我到了加拿大後,又有另一位朋友也是有很強的幽默感觸覺,十多年下來有被這些朋友感染,你再用你自己的價值觀消化掉這些被感染的觸覺,你就會開始有了自己的風格了。
後來我有到美國去上一個幽默感的課程,課程當中老師也請了一位台上笑匠的業者來分享,同時也觀察我們做練習時的表現。這位台上笑匠評論我的時候,說 Your stage persona is that of a horny teenager。(色小伙的意思)
很明顯的,我被有幽默感的朋友感染後,我的價值觀中,性是很重要的一環。你的幽默感沒有跟你價值觀中覺得重要的東西結合,這怎會是忠於自我的幽默呢?
不忠於自我的幽默,又怎會有個人風格呢?
#江魔設教
#廣渡魔粉
如果覺得我的文章有幫到你,你可以隨緣樂捐,打賞個小費給我吧:http://paypal.me/kongdemon
不打小費的話,麻煩幫忙點讚分享,好讓演算法幫我推文!
nlp演算法 在 珊蒂微AI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總共吸引約700名挑戰者、計143組團隊報名的「科技大擂台 『與AI對話』競賽」終於在3/23(六)華麗完賽了。
這一場被參賽者稱為「長達一年的史詩級比賽」的競賽是由科技部所指導、也是台灣第一次舉辦的大規模、以AI語音辨識技術為競技主體」的比賽。透過「獎勵賽」的方式鼓勵、廣邀業界與學界的技術人才投入AI語音開發議題,並建置多情境的中文語音大數據,以加速台灣中文語音對話的核心技術開發。
參賽者長達一年的時間必須不斷投入研究、不斷改進自己的演算法,沒有參賽其中的我真的很難想像,因此我由衷地欽佩所有參賽者,也恭喜得獎的隊伍!
希望你們都能繼續著迷於AI語音辨識領域、繼續把中文語音對話的技術推向更高的成就!
#科技大擂台
#中文AI語音對話
#珊蒂微AI
參考資料:
「科技大擂台 與AI對話 」 決賽現場的直播影片 (1:40秒處開始問答題示範賽):https://www.facebook.com/FGCTW/videos/1044061129316180/?sfnsw=cl
「科技大擂台 與AI對話 」正式賽題型說明影片: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W0O9L-2Gz3Y
「科技大擂台 與AI對話 」詳細賽制連結: https://fgc.stpi.narl.org.tw/activity/actDetail/techai2018
李宏毅老師,參賽心得的臉書po文: https://www.facebook.com/permalink.php?story_fbid=2548405598507719&id=100000149111577&sfnsw=cl
誤解與挑戰 從語音辨識到口語理解:https://ictjournal.itri.org.tw/Content/Messagess/contents.aspx?MmmID=654304432061644411&MSID=10015171162327366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