終於有人受不了寫出來了(笑)
這是吾友なるみの楽しい日本語教室(周若珍・Narumi)的貼文,下面我全文複製貼上(因為直接分享的話,觸及會比較低),貼心提醒大家,日文沒學好又壞心的下場,就是被在日台灣人噹免費的。
============================
近日中國國民黨支持者似乎在網路上廣傳一段日本外相答詢的影片(https://www.youtube.com/watch?v=Vk2lL8gACyw),並搭配下列文字:
「日本外相在國會被議員問到,為何只給台灣疫苗124萬?回覆說,#台灣政府沒想要很多,只要六月擋一下就好,七月就會有自己生產的疫苗了。哇噻!有這樣的政府,還要敵人嗎?善良的台灣人民!被自己選出來的政府官員,給出賣了」
「日本手上有3000萬劑AZ,然後日本國會議員質詢日本外相為什麼支援台灣這麼少,顯得日本小家子氣,日本外相直接回說,#因為台灣政府告訴他,7月要施打國產,所以只需要少量應急,全文對話被貼在日本新聞網。這就是為什麼日本AZ只來124萬劑的原因,請問智障反中仔還要繼續挺綠害死多少台灣人才甘心!!不要再自欺欺人了,抗中不等於保台,台灣唯一的活路就是國民黨的路線,保台不反中」
我之所以知道這件事,是因為昨天有一位家教學員說他收到朋友轉傳這個謠言,想跟我討論這段翻譯是否正確。而我的回應如圖🥰
許多諳日語的台派友軍昨日已紛紛出面駁斥此說法,也已經有新聞報導(https://reurl.cc/4a4pML),大家可以搜尋一下,多方參考。其實我想說的大家都已經說完了,那我們就來討論一下文法吧。(難得回歸本專頁初衷)
首先必須說明的是,這段文字是日本外相發言的逐字稿。無論任何語言,口語表達時文法結構都會比較破碎,這是很正常的事情,因此我們必須自己補上一些資訊(如主詞、受詞等),才能正確理解這段話的意思。逐字稿如下:
「台湾国内におきましては7月以降ですね
国内での生産体制というのは
まだあのかなり整ってくると考えておりまして
当面の緊急のニーズというのが台湾にある
このような認識でおります」
我覺得首先必須弄清楚的,應該是第三行的「まだ」。我的推測是,外相在這邊本來想說的可能是「(台湾国内の生産体制が)まだ整っていない」,但講出「まだ」之後,又忽然想到他前一句的內容其實是「7月以降」,所以才立刻修改成「(7月以降は)かなり整ってくる」。也就是我認為說這個「まだ」跟後文沒有關係,不用特別解釋出來。
第二,「考えておりまして」用的是「謙讓表現」,表示這個「考える」的主詞是日本,而非台灣。因此這句絕對不能解釋成「台灣認為他們~」,而應該是「我們認為~」。
弄清楚以上兩個關鍵之後,這段話應該就不難理解了。我將這段文字改寫成N3程度簡單版(XD)如下:
「7月になったら、台湾は自分でワクチンが生産できるようになるだろうと私たちは考えています。ですから、今の台湾に必要なのは緊急の支援だと思います」
說得保守一點,姑且不論日本外相有沒有在其他場合發表過類似談話,但至少根據這段影片的逐字稿,我們可以判斷日本外相的答詢內容中,完完全全沒有提到「台灣政府沒想要很多,只要六月擋一下就好」、「因為台灣政府告訴他,7月要施打國產,所以只需要少量應急」這種鬼話,請大家不要被假訊息誤導了。
日文理解能力不夠好完全沒有關係,但用錯誤的翻譯來欺騙不懂日文的社會大眾,就是惡劣至極的行為。反過來說,大家要怎麼避免被誤導呢?方法之一當然就是把日文學好啊。不過我上次說過了,我的課講得這麼好,才鼻要讓跟我理念不合的人聽呢哼哼,你們再繼續支持國民黨就會一直把日文解釋錯然後鬧笑話喔~(搖手指)
===========================
最後我要跟大家說,宅在家覺得很無聊的話,なるみ老師有線上日語課程,快來提升你的日語程度吧!
如果想要用語言落差來顛倒是非、誤導別人,到時候丟臉的也是自己,而且我要提醒大家,這也是一種造惡業。
貧尼今天就開示到這裡,祝大家平安(合十)。
narumi台灣 在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抗疫特別企劃✨#防疫我好罩 行動!
因為受到なるみの楽しい日本語教室(周若珍・Narumi)的邀請,秉持著 #同島一命 的信念,響應 #貼出戴口罩照片 的計畫,以實際行動來鼓勵在台灣的大家。
然後因為吾夫和周老師有某種神秘的關係和緣份,我決定派出吾夫來秀出他的戴口罩照片。
吾夫想跟大家說,每個人每天都在不同的戰場上,他從來不會顧忌什麼,朝著目標往前衝就是了。眼前大家共同的目標就是團結抗疫,我們已經比各位多抗了一年多,所以有人現在就放棄的話,可是會被他笑的哦。
#我就不tag朋友參加了(好啦因為我沒什麼朋友),大家如果想秀出自己的口罩照片,或想秀特別花色的口罩,歡迎po在留言處哦!
#照片中是新幹線口罩
narumi台灣 在 看書的日常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日常書訊]
.
鹿島茂,周若珍・Narumi, 詹慕如譯,《#神保町書肆街考:世界第一古書聖地的歷史風華》(神田神保町書肆街考: 世界遺産的“本の街”の誕生から現在まで,2017),馬可孛羅文化 ,2020.12。
.
過去幾年只要去到東京,一定會找時間去神保町待上一下午逛書買書,在心底把它當成一處秘密基地。因此,很期待曾出版《古書比孩子重要》的日本學者鹿島茂寫的《神保町書肆街考》。
鹿島茂是法國文化學者和古書收藏家,在這本書裡,他用七十回專欄文章(《ちくま》2010年7月號~2016年4月號),從社會和歷史的角度剖析「日本第一古書街」神保町的興衰演變。不只意圖召喚在此聚集的眾多書店(有斐閣、三省堂書店、富山房、東京堂書店、東條書店、岩波書店......)、出版社(以小學館和集英社為核心的「一橋集團」)、商店、大學(明治大學、中央大學、專修大學、日本大學、法政大學......)、專門學校、電影院等的各種記憶,也折射出日本戰前至戰後的文藝社會樣貌。是地方史、書業史,也是一冊日本近代史。
對我來說,神保町除了是愛書者聖地,也是1920、30年代的台灣青年如蔣渭水、蔡培火、楊熾昌、翁鬧、巫永福、劉吶鷗等走踏過,並在此汲取帝都東京新知養分的街區。讀這本書時,把他們行經的足跡疊加上神保町的街道史加以對照,應該會別有一番趣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