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說過多少遍其實Netflix那93港元的月費(已是最貴那plan)是超值。單計源源不絕的紀錄片,每月認真看一兩集,在我看來,已是「回本」了。
大前提是,你最好專注地看,不要邊看邊玩手機。一兩個小時的紀錄片,用上雙倍的時間去觀賞對我來說是等閒事,原因是我經常暫停下來去搜尋片中提及的人和事,理解事情來龍去脈,甚至摘錄筆記。可能你會覺得這樣看Netflix很不夠chill很像上課很痴線,但這樣子看確是極長知識。
最近的例子是:《體壇秘史:NBA集體毆鬥事件》(Untold: Malice at the Palace)。
從來不是NBA球迷,若不是這紀錄片,2004年這場轟動的「奧本山宮殿鬥毆事件」我根本無甚印象。網上找到若干觀後感,作者大多是NBA老球迷,對此事滿存記憶。只想不到,對NBA無甚認識的我竟然也看得滿懷感觸。
不得不說,都是「做功課」的功效。在了解過背景之後,就知道當年溜馬其實相當有機會奪冠,但就是因為這一場意外出現的毆鬥,導致多位主力停賽而間接丟了戴上冠軍指環的機會。其中Reggie Miller終其一生無法奪得總冠軍,Jermaine O'Neal到現在還一臉悻悻然的神情,看著不免令人黯然。
一次意外,足以造成畢生遺憾,這就是運動員所面對的人生。
說來也巧,同樣是2004年,馬拉松世界也發生了經典大事。就在NBA毆鬥前幾個月的雅典奧運,男子馬拉松也因為觀眾的異常行為而改寫了賽果——巴西選手Vanderlei Cordeiro de Lima也戰至35公里這關鍵位置遭路邊觀眾推向一旁打亂節奏,就此眼白白失去領先優勢,最後只能得到銅牌一面。
這位失常的奧運觀眾,與在奧本山宮殿扔下啤酒罐的球迷,可能沒想過自己這看來沒甚麼特別的一個動作會引發如此軒然大波。不過事實一次又一次告訴世人,事情偏偏真的會是如此。
英文片名「Malice at the Palace」是後人對事件的慣常稱呼,其中的「Malice」是指「惡意,害人之心」。體育明星可以昂藏七尺,但體育賽事卻可能脆弱無比。每每在比賽場地你一廂情願的所謂「無心之失」,可能演變成難以饒恕的一份惡意。
觀影連結:https://www.netflix.com/hk/title/81026439?s=i&trkid=13747225&vlang=zh&clip=81488446
#非廣告 #個個月畀足月費
---------------------------------------
歡迎支持小弟與蝦嫂合著,一題兩寫跑步散文集《#跑了就懂》
購書連結:https://www.sportsoho.com/shop/bookshop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1,140的網紅Soong宋楚瑜,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105.10.06 親民黨新聞稿 完整版請見 |親民黨官網|http://goo.gl/MbO8JN)) 2016年「亞太經濟合作經濟領袖會議」(APEC Economic Leaders’ Meeting)11月將在秘魯利馬(Lima)舉行,蔡英文總統決定敦請宋楚瑜先生擔任我方領袖代...
lima英文 在 旅行熱炒店Podcast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EP49的搭配服用地圖再來一發!
這集我們聊到台灣和拉帕努伊(復活節島)之間的關連——拉帕努伊是南島語系擴張的最遠境界,而台灣則是目前可以追溯到南島民族最早的居住地;換句話說,假設南島語系是一棵大樹,那麼台灣就是樹根,而拉帕努伊則是這棵樹頂端最突出的那根末梢。
這讓我在製作節目過程中靈機一動:何不乾脆來做一張地圖,把同一個單字在不同語言中的變化呈現出來呢?於是就有了這張圖。
從圖上可以看出,lima(也就是數字「5」)算是在南島語系裡面型態相當穩定的一個單字,即使經過數千年的飄洋過海,在大多數語言中的發音仍然相當一致;即使有,也只是L變成了「R」或是「N」這種相對微小的改變,就像我們有時候會把「那個」讀成「辣個」一樣(但不要問我大溪地語的pae是怎麼來的,我不知道XD)。
當然在這裡還是要說明一下,lima算是個比較特別的案例,南島語系裡其他的同源字並沒有那麼高的一致性,有興趣的人可以去參考維基百科上的同源字列表;但無論如何,這種跨越不同語言的連續性,讓我們意識到:許多海島看似孤懸在太平洋中,文化上卻是與彼此緊密相連的。
喔對了,lima這個字還有另一個神奇的地方:在一些南島語言裡面,lima同時也是「手」的意思,原因應該不言而喻了 :)
📚 備註:
- 各語言在實際使用上,可能會因為場合或關係有所變化,此外也有正式和日常用語不一致的情形。個人推測,這份單字整理表應該是選擇各語言中最接近原始南島語(Proto-Austronesian Language)的形式,不一定是在當地日常生活中最常聽到的用法。
- 單字列表來自維基百科上的「南島語系」(Austronesian Languages)英文版條目,圖上擴張路徑以及字彙缺漏部分參考由奧克蘭大學、夏威夷大學、澳大利亞國立大學等單位合作建立的「南島語系基本語彙資料庫」(Austronesian
Basic Vocabulary Database, abvd.shh.mpg.de/austronesian)。底圖為ArcGIS Online內的National Geographic Style Base Map,地圖投影法為Equal Earth projection,中央經線為西經170°。
【EP49 他們向南,一路航行,來到最遙遠的境界:拉帕努伊 ft. 主修閱讀、副修旅行的大學生 Vivian @vivianlovesreading 】
✅ 本集重點:
(00:01:30) 歡迎來賓出場!
(00:03:20) 我南部人我驕傲!為什麼南方視角有其重要性?
(00:05:55) 澳洲交換學生期間決定去拜訪玻里尼西亞海島!
(00:10:02) 最早住在拉帕努伊的人是誰?他們為什麼會來?
(00:13:28) 摩艾石像的存在,如何標示了拉帕努伊歷史的轉捩點
(00:17:38) 歐洲人的到來,宣告浩劫的開端?
(00:23:32) 尋著南島民族的路徑,從澳洲前往復活節島的飛行路線
(00:25:36) 在沒有現代科技的時代,摩艾的建造就已經有了產業分工的概念?
(00:32:10) 印象深刻的相遇之一:超愛台灣人的旅宿老闆
(00:35:02) 印象深刻的相遇之二:為了摩艾走天涯的美國人Paul
(00:42:04) 從差點被狗嚇死的經驗,窺見拉帕努伊今天的常民生活
(00:46:07) 以尊重為前提認識在地文化,以及其他旅行建議
(00:49:34) 結語
(節目總長 51:10)
#podcast #travel #播客 #音頻 #自助旅行 #中文podcast #台灣podcast #島嶼 #海洋 #海島 #太平洋 #智利 #復活節島 #easterisland #rapanui #南島民族 #玻里尼西亞
lima英文 在 百工裡的人類學家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語言的使用與「意會」、「詮釋」的過程與脈絡往往提供我們許多關於一個群體文化與社會結構發展的重要線索。尤其,不同地方或族群的不同社會中,語彙往往也會反映出當地自然與人文環境共構的生活方式與樣態,也因此從一種語言翻譯成另一種語言並不如想像中簡單,翻譯過程中時常會有缺乏精確語彙或難以想像描述的挑戰。【CUP】的這篇文章,讓我們看到語言翻譯之間的縫隙背後所映照出的社會生活文化樣貌。過年期間如果有機會去旅遊,不妨從好奇各地語言怎麼描述同一件事開始,也許會因此發現更多當地生活的特徵!
【同場加映:百工迎新送舊說書活動】
百工游擊三重奏:三陽開泰來說書
2020年就讓「百工裡的人類學家」團隊成員輪番上陣來說說三本游擊文化的好書《沒有名字的人:平埔原住民族青年生命故事紀實》、《解套:愛情、婚姻與家庭價值,西好萊塢到中國西部》、《觀光人類學:旅行對在地文化的深遠影響》,跟讀者一起迎接新春!
百工團隊一次說三本書給你滿滿的百工維他命,
回饋讀者,活動免費!
百工賀歲拜年,無價!
限量席位,不要錯過喔!
活動詳情:https://www.facebook.com/events/1029097190778298/
請持續追蹤活動,我們會有新年彩蛋喔!
-------
“語言是文化的縮影
由於科學研究多由英文主導,故發明了大量詞彙,亦是現今主要的科學語言。但英文也不是全能,約克大學心理語言學家 Asifa Majid 研究發現,多數歐洲語言對氣味的描述非常有限,相比泰文就有更多用於形容味道的詞彙。例如 sàap 描述曱甴的味道、hɔ̌ɔm grùn 為熱食如麵包新鮮出爐的味道。
國際組織「無國界譯者」(Translators without Borders)社會語言學家 A K Rahim 指出:「我們必須將語言想像成文化,視它為歷史的軌跡或科學的進程,因為有些文化未經歷過工業革命。」他舉例:「口語如羅興亞語,缺少段落、句子、文章等概念。他們的數學術語來自緬甸語,就連『字』(word)一詞,也是從阿拉伯語借來的。」
多倫多大學語言學家 Suzi Oliveira de Lima 亦強調:「若你找不到準確翻譯,有可能是因為該語言使用不同的方式表達。」她舉例:「巴西原住民 Yudjá 文化沒有『小時』的時間單位,並非因為他們缺乏時間觀念,而是因為他們根據太陽升起的頻率和位置來追踪時間。」“
https://www.cup.com.hk/2020/01/21/translation-between-languages/
lima英文 在 Soong宋楚瑜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105.10.06 親民黨新聞稿 完整版請見 |親民黨官網|http://goo.gl/MbO8JN))
2016年「亞太經濟合作經濟領袖會議」(APEC Economic Leaders’ Meeting)11月將在秘魯利馬(Lima)舉行,蔡英文總統決定敦請宋楚瑜先生擔任我方領袖代表。親民黨主席宋楚瑜十月六日上午在秘書長秦金生、副秘書長劉文雄、立院黨團總召李鴻鈞、前內政部長李鴻源、前立委黃義交及文宣部主任黃珊珊、副主任吳崑玉以及外交部主任秘書章文樑陪同下召開記者會說明。
宋主席表示,蔡英文總統在八月四日接見他提到,過深思熟慮之後,希望委派他擔任APEC特使,代表總統出席會議。他在經過一段時間思考之後,以戒慎恐懼的心情,接受委派任務。宋主席表示,擔任特使參加APEC會議,不是一個職務,是個使命、任務;不是個人的榮耀,而是責任的交付。希望藉由參加這樣重要的會議,表達出中華民國在台灣的所有同胞,願意對世界的和平、世界經濟問題積極參與的態度與立場,做出貢獻。宋主席也感謝蔡總統及執政團隊對他的信任。
昨天下午,宋主席也再次到總統府,針對今日記者會談話內容與方向跟蔡總統提出報告。
宋主席提到,他七歲到台灣,在台灣成長,對於這塊土地有深厚的情感。從政以後,更瞭解到自己對國家社會的責任,承受經國先生許多教誨,對於台灣民主發展全力以赴。
宋主席指出:台灣現在面臨三個最重要的挑戰。第一,台灣的民主發展政治制度是不是可以很完整的把一個多元化的社會、民主的價值持續運作?這是一個很重要的挑戰,台灣正面臨這樣轉型。第二,台灣是否可以繼續維持我們可長可久的經濟發展,讓人民活得有希望、有願景,更要有尊嚴?第三,台灣是否可以跟對岸能夠發展出一個可行而務實的兩岸政策,雙方都能接受的一個交往模式,讓這個地區,不僅有和平,而且有願景和未來?簡單地說:第一,台灣政治要堅持自由民主價值。第二,經濟發展可長可久。第三,如何讓兩岸發展是互蒙其利、互補雙贏?APEC會員國的GDP總和,占全球GDP百分之八十,所以前往參加APEC 會議,就是要讓台灣的聲音可以被聽到,讓台灣的貢獻可以被看到,讓台灣可以積極參與。宋主席強調,他參與政治四十年,會把從政以來所接觸的、所累積的經驗和見解,還有台灣各階層的看法,向國際發聲。
宋主席表示蔡總統在當選之後,幾乎每個月跟他交換意見,但沒有一次是談到親民黨或他個人的事情,都是針對如何讓台灣的政治運作、民主價值、人民福祉能更好等等。他對蔡總統的誠意表達謝意。宋主席也指出,他在去年宣布參選之後,就一再呼籲放下藍綠,一起找出路,而今天台灣的民主,要能夠真正找出一條康莊大道,有待大家一起共同努力。
宋主席在會中,也以一副對聯表達他的心情。在滿清太平天國的那段時間,有位湖南前輩彭玉麟將軍,登泰山時寫下一個對子,上聯「我本楚狂人,五岳尋仙不辭遠」---「我本是一個湖南人,一輩子到處追求政治上的大道理,跑過名山大澤,五岳尋仙都不辭遠」。下聯是「地猶鄹(同鄒)氏邑,萬方多難此登臨」,就像台灣現在的情況,不管在兩岸關係、政治制度或經濟發展,真是萬方多難!所以,希望透過國際的經濟交往,展現出我們是有尊嚴的台灣人。宋主席還展示當年掛在省長辦公室的國父孫中山先生的墨寶真跡:「從容乎疆場之上,沉潛於仁義之中」,他強調,他會以從容的態度,展現台灣奮鬥的基本精神,讓世界不會漠視台灣,甚至誤解台灣。另外,展現出我們追求的就是仁和義,我們願意跟全世界和平往來,更願意跟大陸同胞彼此相親相愛,共同創造亞太地區真正的安定繁榮。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RyOGkDTjHvE/hqdefault.jpg)
lima英文 在 LiMA新聞世界第412集完整專題【蘭嶼核解?】 - YouTube 的必吃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