荷蘭🇳🇱|週末夜晚的「阿姆斯特丹」
週五下半天的阿姆斯特丹市區,
可以看到酒吧外陸陸續續出現很多下班族們,
圍著高腳圓桌、站著喝啤酒、開心著聊天,
要來迎接週末好心情,
到了夜晚的阿姆更是熱鬧,就像一座不夜城。
晚餐後,
我們決定走到一間琴酒專賣的百年老店來朝聖,
小小一條巷弄,
隱藏著這一間擁有300年歷史的琴酒老店,
讓當地人及來自世界各地的遊客都慕名前往。
—Wynand Fockink—
1679年創立的品酒老店,
位於水壩廣場的國家紀念埤附近不遠,
荷蘭人稱琴酒為Jenever,
這家酒吧很特別的是,
要有琴酒「標準喝法」先九十度彎腰喝一口後,
再把酒杯帶離開吧台繼續慢慢品嚐。
為什麼遊客都慕名而來,
因為這家琴酒小酒吧經過三百多年,
依舊使用17世紀的釀酒手法,
店內牆上放置多達70多種的荷蘭酒類及琴酒、
也有好喝的IPA啤酒。
人生第一次喝琴酒,
獻給Wynand Fockink❤️
#目目愛旅行✈️
#百年琴酒老店
#WynandFockink
#Gin
#阿姆斯特丹Amsterdam
#荷蘭Netherlands
同時也有10000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2,910的網紅コバにゃんチャンネル,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
jenever 在 Readmoo讀墨電子書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好康放送】
一九五四年創刊,歷史悠久的文學藝術雜誌──《幼獅文藝》也開始在Readmoo上架囉!
本次上架的是2012年10月號的精選版,內含三篇精采文章,免費讓您閱讀,趕快來領書吧!
【內容摘錄】
〈Geld stinkt niet! 銅錢不臭 ──荷蘭人的金錢觀〉
Go Dutch這個謊言已經流傳了三、四百年的時間,始作俑者就是當時和荷蘭人打仗爭海權的英國人,除了比船堅炮利,英國人也努力在嘴皮上取勝。他們先是酸溜溜地說荷蘭人的勝利靠的是酒鬼的勇氣,荷蘭人是灌飽了琴酒(jenever)才敢上戰場的懦夫,隨後卻偷偷地把琴酒帶回國,甚至仿造起荷蘭琴酒來了,但缺了配方做得四不像,卻無礙於用來調配他們的國民英雄詹姆斯‧龐德熱愛的馬丁尼。英國人也捏造了荷蘭人小氣的謊言,把Go Dutch(用荷蘭方式付帳——各付各的)這個詞用數百年的時間推廣到世界每一個角落去,讓人們以為荷蘭人真的就是這麼錙銖必較。
其實「各付各的」這個概念在每個西方文化都有,英國也不例外,事實上埃及就把這種付帳方式稱為「英國分帳」。在分開付帳較不通行的亞洲、非洲、南美洲與南歐地區,每個國家都把這種「不夠意思」的付帳方式歸咎給它們自己眼中冰冷沒人情的「西/北方」,比如說阿根廷、哥倫比亞人說這叫「美國方式」,土耳其人則叫它「德式付帳法」,南義大利人說這是「羅馬人的作風」,我想臺灣南部的民眾應該也會毫不遲疑地把這種沒人情味的舉動推源到臺北人頭上吧。
Readmoo-完整閱讀,從這裡開始。
https://readmoo.com/
jenever 在 Jenever - Home | Facebook 的必吃
Gin bar set in a lovely Georgian townhouse. We stock over 100 gins also a great selection of... 29A Hope Street, L1 9BQ Liverpool, UK. ... <看更多>
jenever 在 Jenever (Holland. The Original Cool.) - YouTube 的必吃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