蘋果日報紙本謝幕
2021.5.17
0.
我想記錄這件事情的發生時間 2021年5月17日,蘋果日報將出版最後一天的紙本報紙,從實體通路中謝幕。這篇文長,會從新聞媒體的數位轉型,新媒體平台與演算法的競爭,來討論這件事情。
一樣的,我想先聊這件事情的發生。
蘋果日報在 5月14日,發了一封公開信,宣布會在 5月17日最後一次發行紙本,於 2021年5月18日後停刊,不再發行紙本報紙。
蘋果日報 曾經在台灣是與 自由時報 互爭發行量第一的報紙媒體,在iPhone 3G 開賣的2008年,發行量達 50萬份,而依照他公開信的內容,目前發行量僅約10萬份。
蘋果日報紙本停刊,這在台灣的社群媒體發展,和傳統媒體競爭中,是一個很重要的事件。
我想針對幾件事情,跟大家分享我的看法,記錄一下台灣媒體發展的重要時刻
1.
自媒體的時代中夾生存的傳統媒體
先簡單談一下自媒體時代,發聲有多容易。
我們在談自媒體,談的是每一個人都可以成為一個媒體。但我們忘了談一件事情,那就是媒體也慢慢地就像一個人一樣,在社群平台上面有個數字—追蹤數。一起在這裏追求著觸及和流量,以及影響力。
那些媒體所打造的組織,仰靠著大量的人力成本和設備。但現在你只要打開臉書,或是打開 Youtube,按幾個鍵,走完一段大約三分鐘的程序,你就可以開始一趟自媒體之旅。有一個媒體的名稱,在上面寫寫字,按下送出後,就會傳到非常多人的面前。
就像你現在所看到的這篇文章,和這一個自媒體。
在稱作「研究生」的這個自媒體裡面,我是記者,也是編輯,還是個主筆。這個媒體廣編不分離,我還要自己談廣告,接業配。唯一一個我不用做的事情,就是通路。因為臉書幫我處理好這件事情,我不需要去煩惱,要如何把訊息傳達到閱聽人手上。當然,我會面臨一些其他更麻煩的問題,這個部分我們稍後再說。
「通路」這件事情的重要性,是一個沒有經歷過傳統媒體產製流程的人,很難想像的一件事情。
2.
傳統媒體的產製成本
我當年還是新聞所的學生時,帶著一群高中生參加聯合報新聞營。大家對於走到一個報社,會驚呼的,不是總經理,也不是總編輯,更不是那一堆名為「編輯台」的電腦。因為那些都太抽象了。
對,大家最興奮的,是龐大的印刷機器。
一個報紙的產製過程,並不是在把「文章按下送出」後就結束。要送印,送印完後要派報。在凌晨有一群人開著車把報紙送到你家附近的某個橋下,以便躲雨。然後送報員再去橋下領取那些報紙,挨家挨戶的配送報紙。當然啦,現在已經很少人在訂報,報紙最後沒有到你的信箱,可能是到附近的便利商店。
這個過程,用現在的網路語言講,大概就是「把你的文章,經過演算法後,在臉書牆上出現」。這一句話說得簡單,但在傳統報紙中,卻是要一群人每天在凌晨完成的事。
我希望大家不要誤會,運用臉書傳送資訊內容,讓文章在幾秒鐘後就能傳遞到全世界臉書使用者面前,並不是沒有成本。裡面有大量的工程師,維護機器的人員,甚至是網路的鋪設等等。他一樣有很多的費用會產生。只是當你在運營自媒體的時候,不用去想這些事情,因為「平台」已經幫你想好了。
我在學校教媒體創作時,第一堂課我會跟學生聊這件事情:「在十五年前,我還坐在這間教室裡學習如何當一個好的新聞記者時,我們談採訪,聊編輯,學報導,操作技術。但是沒有一堂課會告訴你,要如何開一間報社,怎麼開一家電視台。但現在,這堂課在台大發生了,我們這堂課,就是要你從零開始做一個自己的媒體,從品牌定位,編輯台的規劃開始做起。」
為什麼十五年前做不到的事情,現在能做到?因為通路。當通路的成本降下來了,甚至是所謂的「系統化」,在發行一個自媒體的過程中,少了很多的事情要做。那些,可能是新世代的媒體人,想都沒想過的事情。
我本來想聊電視和 Youtube 媒體產製流程的關係。不過因為這篇文章已經夠長了,留待之後有相關事件,再一起討論。
接下來,我想切入一個很重要的議題:當媒體在網路上只剩下品牌。
3.
當媒體只剩下品牌
當我們在談「自媒體」的時候,常常只看到一個面向,就是「品牌本身在網路上也是個媒體」。但我想邀請大家看到另一個面向,就是「媒體在這些平台上,也只剩下品牌」。
在一個臉書平台的演算法推播,或是 Youtube 去推播一則影片,又或者是你用 Google 去搜尋一則新聞。媒體的內容,跟其他網路內容,其實長得沒什麼兩樣。
對,就是一樣的,臉書貼文只有一種介面,Youtube 影片也只有一種介面。差別只是他有沒有把這個「品牌」,塑造出一個「媒體的形象」,或是「新聞的形象」。
如果我說「 東森新聞」是個媒體,你可能點頭如搗蒜。但我如果說「 卡提諾狂新聞」是個媒體呢?你可以會想一下,最後大概會告訴我,不是吧,他是個娛樂粉專。
那請問「眼球中央電視台 」是媒體嗎?「志祺七七」是新聞嗎?還是那只是「視網膜 Retina」和「張志祺」的個人品牌?「niusnews 妞新聞」,「小日子」,「PopDaily 波波黛莉的異想世界」他分別是用什麼樣的角色出現在你眼前?
試著想一件事情,在一個分眾的時代,一群人坐在咖啡廳聊天,都沒有辦法的定義出什麼是媒體,那麼平台的演算法能做到這件事情嗎?或是說,你期待他幫你做到這件事情嗎?
這邊我要先說一下,媒體存在的價值和企業品牌,個人品牌,和政府機構之類的「自媒體」相比,他們的確在資源上和社會意義上有很大的差異。但我想讓大家思考的是,或許這些所謂的「傳統媒體」有著不一樣的使命在,但是當他放在「臉書」「Youtube」這些平台上的時候,他們對平台來說,對閱聽人來說,差異可能比你想的小很多。
十五年前,如果你想要得到一個疫情的訊息,可能會打開電視,或是去買份報紙。但現在,你可能會打開臉書或是 Youtube,又或是Google 一下,聽聽 Clubhouse 。想一下你的確診資訊是從哪來的?是「蘋果日報」「聯合報」「TVBS」這類的傳統媒體嗎?還是從哪個政治人物的粉專看到的呢?或是「衛福部」自己開的直播?
講一下我的好了,我的主要資訊來源是「日本自助旅遊中毒者」以及這個自媒體的作者兼編輯兼總主筆及Clubhouse製作人,人稱林氏璧的孔醫師。
如果放在十年前,你可能會覺得這是個非常荒謬的事情,「什麼?你聽一個教你玩日本的部落客告訴你防疫?你怎麼不看電視呢?」
但我可以相當有信心的說,雖然聽起來好像違和感很重,但十年後的現在非常多人都知道我在說什麼,而且不會質疑這個合理性。
是的,蘋果日報的競爭對手,不只是大家腦中想像的其他媒體。還有政府官方的自媒體,還包括了一個在疫情下轉行的「日本旅遊部落客」。
4.
你的新聞不是我的新聞
傳統媒體碰到數位轉型時,還面臨到一個挑戰,就是人力資源的重新調配,和演算法的競爭。
在網路上你應該會常看到這樣的留言「媒體都沒新聞報了嗎?幹嘛寫這個。」這句話看似憤怒有道理,但應該不少新聞從業人員,只能看著這句話苦笑。
一家報社,每天都會有非常多的新聞。如果你有經歷過在早餐店翻報紙的年代,可能也有跟我一樣的訓練 — 運用十分鐘吃早餐的時間,看完兩份報紙。
一份報紙最重要的新聞,稱作「頭版頭」。他的意思是,在一整份報紙裡面的第一頁,最上面,寫在報紙名稱附近的新聞。這一則新聞有非常重大的意義,他意味著「這份媒體為昨日一整天,選出來最重要的事件。」裡面有著價值觀判斷和意識形態。換句話說,換個媒體,或是換個媒體的老闆,甚至是換個總編輯,可能都會選出不同的事件。在十幾年前念大眾傳播科系的學生們,都受過這樣的訓練 — 比報。比報訓練中,最重要的事情就是去分析各家報紙對於「頭版頭」新聞的選擇。
好,我們現在把傳統「頭版頭」新聞的概念,放在臉書上,會變成什麼呢?
我在課堂上,或是去各大學演講討論「網路媒體識讀」的時候,會告訴學生一個重要觀念「編輯有很多工作要做,其中一項是運用符號和編輯的手法,來決定什麼新聞應該要被看到。而這項工作,現在的競爭對手往往不是人,而是演算法。」
首先,大家不用去質疑「重要新聞沒人報」這件事情。如果你有機會走去便利商店,買一份報紙,你可能會覺得很陌生。「奇怪了?怎麼跟我平常看到的新聞差這麼多?」
以前的媒體,大家是一起看到頭條新聞的,但你在臉書上看到的內容卻完全不是。
這麼說吧,媒體選出來最重要的新聞,放在「頭版頭」,會在你買報紙的當下強迫看到。但是放在臉書上,你可能對他無感,就滑過去了。臉書會判斷這則新聞「大家比較沒興趣」,於是觸及就變低,更少人看到了。
反而是那些會被認為「媒體都沒新聞報了嗎?幹嘛寫這個。」的新聞,本來可能只是在報紙裡面的一個小角落的奇聞軼事。你在吃早餐的十分鐘可能根本沒機會翻到,但是因為在網路上「大家用手指投票」的結果,讓臉書認為這是個很多人有興趣的文章,所以才會被你看到。
所以下一次要抱怨的時候,可以把對象轉移到臉書身上,因為媒體的總編輯,可能有跟你有一樣的無奈感。
久而久之,大家也對這件事情有更強的認知。一則重要的新聞,以前媒體可以用很大的力量來推播。可以放在頭版頭,可以發號外,可以大篇幅報導。但現在,他除了下一個「臉書跟你都會一起被騙的標」,或是花大筆錢下廣告之外。幾乎沒有路可以走。
就像上一節所說的,媒體不只要跟媒體搶流量,在這平台上,他要跟所有人搶流量。就算他要下廣告,競爭對手也不只是媒體,更多的是房地產,電商,甚至是網紅業配之類的,以前不會被拿來相提並論,曾經是八竿子打不著的競爭對手。
5.
大家還看報紙嗎?
回到本質的問題,大家還看報紙嗎?如果報紙的工作是要及時傳遞新聞,那個「及時」可能無法挑戰更「即時」的網路。試想假設你買報紙的目的不是為了新聞,那是為了什麼?
很多人說傳統媒體都不做數位轉型,這個問題我很難給出明確的論述。因為的確,在傳統媒體轉型做網路的初期,有很多試行錯誤 (Trial and Error) 都發生過。現實中,有非常多失敗的轉型案例,但整體而言大部分的傳統媒體,都有或多或少的轉型成功。所以我們在討論的不是「蘋果日報」這個品牌要收掉了,而是「紙本型態」要在新一波的媒體的典範轉移中成為過去式。
蘋果日報在這一次發的公開信中提到:「數位洪流超乎我們想像,尤其是Google、Facebook等數位平台的壟斷,造成廣告資源的大量流失,對紙媒不啻是沈痛打擊。」
這一段話,很多人認為是搪塞之詞,但他的確也說出了現在媒體的挑戰。這邊,我想邀請大家站在更高的維度來看這件事情。
在二十年前,如果你想要「下廣告」,廣告大概會「下在媒體」上。原因很簡單,因為媒體扮演的角色,是大家獲得資訊的來源。但是現在,大家獲得資訊的來源是哪裡呢?網路還沒起飛,手機還沒普及之前,媒體幾乎壟斷了大家的消息來源。電子媒體因為「媒體的近用性」和「使用頻譜公共財」等因素,扮演了許多重大新聞的傳遞角色。
但現在,你早上睜開眼睛,是打開蘋果日報的官網,公共電視的頻道嗎?還是跟我一樣,看 LINE,刷 IG,看臉書,滑 Youtube 呢?
如果在這些平台上,媒體只剩下品牌,要爭你的眼球得跟其他自媒體平起平坐,獲得演算法的青睞。那麼他也是一個跟你和我一樣,想獲得發語權得看人臉色的單位。
即便他的品牌價值,影響力,依舊在民眾的心中高居不下。但很遺憾的,他的廣告收入來源,得和其他的自媒體分享。還有更令他們的心煩的是,利潤要上繳給他的上游平台:臉書和 Google。
6.
傳播技術與我們
要討論新聞和新聞傳播,勢必得討論傳播技術的發展。在還沒有紙很貴的時候,我們寫的字都很短。當紙越來越便宜,我們也用更長的句子,來留存並傳遞訊息。從詩,到詞,到曲,乃至後來的小說散文。
大家可以想一下我現在寫的這篇文章,在兩百年前,要多的精簡的寫下,才有機會被傳播出去。但現在我可以這樣一直打一直打,打成一篇臉書長文,完全不用考量用紙成本。這就是一種傳播技術的進步,改變了傳播的方式。
以前要寫一篇新聞報導,老師會告訴你:「把最重要的事情寫在最前面,用倒金字塔方式撰寫。」背後當然有很多原因,這些原因中甚至包含了技術問題:因為編輯覺得你文章太長的時候,可以直接把最後一段拿掉。
但現在寫文章呢?
在報紙的年代,標題印在那邊直接進眼球。你對標題有興趣時,可以花半秒鐘的時間移動眼球,開始讀文章。對於一個閱聽人來講,「從標題到閱讀文章」的時間成本極低無比。但在臉書的世界,從按下標題,到你開始舒服的讀文章,要經歷非常多的時間。你的時間成本變高了,自然而然,吸睛的標題就變得無比重要。
當寫文章的時候,如果你把重點都在第一段全部寫完了,大家拿到資訊拍拍屁股就走。就以前的觀點來說,會覺得無所謂,訊息有傳遞到就滿足了。但現在不一樣,如果大家看完第一段就走,演算法會判定這是個大家不想看的文章,於是就不幫你傳播,「只讓少數人看到這篇文章」。
聽起來好像沒什麼大不了的對吧?但其實這背後有很多轉變跟著發生。
在課堂上,因為學生創作的載體在網路上,所以我絕對不會要他們用所謂的倒金字塔方式寫作。在做影片的時候,也不會教他們慢慢鋪陳。演算法是現實的,在你還沒建立風格之前,要跟他競爭,是相當辛苦的一件事情。
連在學校教課,都要打破過往的寫作模式,媒體裡面要做的轉變,大家可想而知。
一篇適合放在「報紙載體」的文章,和適合放在「網路為載體」的文章,絕對是不一樣的。閱讀習慣的不同,載體特性的不同,甚至是廣告擺放方式的不同,大大地影響了媒體的產製過程。
如果你認為「反正就一篇文章,紙本和網路都放就好了。」的話,可以試著想想看,多一套邏輯,能用一樣的成本完成嗎?所謂的客觀寫作,平衡報導,有辦法在不同載體上面用相同的模式呈現嗎?
7.
我們與網路媒體的距離
最近我演講最常聊的題目,就是談網路媒體識讀。我們與網路媒體的距離,已經密不可分。所謂的傳統媒體,運用著他多年累積的品牌,慢慢的也在網路媒體深耕。
很多念傳播科系的學生,會對於未來感到迷惘,覺得媒體不斷的沒落。但我一直對這件事情抱持相反的想法,期望學生能好好的在這個時代發揮長才。
或許這是個傳統媒體沒落的年代,但現在絕對是人類史上「媒體傳播能量」最強的年代。隨著載體和傳播技術的改變,人人都有機會發揮自己的影響力。我們有更好的傳播工具,也有更公開透明的消息來源。
很多人說「蘋果日報轉型失敗」,其實我沒有這麼同意這句話。相反的,他做了非常多的事情,讓品牌在持續在這個時代繼續發揮影響力。結束紙本的發行,或許就是面對傳播技術的改變,在這條路上的一個重要決策。
對於經歷傳統媒體的人來說,是一個非常痛的事情。我自己也經歷過蘋果日報全盛時期的年代,看著星光三班上「頭版頭」時,一大早興奮的跑去便利商店買報紙的讀者。若以一個純粹讀者的角度,我會緬懷蘋果日報陪我走過的那段青春歲月。但我相信,新聞從業人員,肯定有完全不同的解讀。
我們無法否認的是,紙本謝幕了,品牌影響力依舊在。只是當媒體只在網路上的價值只剩下品牌,他的商業模式,人力資源分配,都會變成一個巨大的挑戰。
這是蘋果日報紙本走入歷史的故事,他不是一個單一事件,而是給這個時代的一個標注。
希望這篇文章,能夠給經歷傳播媒體變遷重要時刻的你,多一些探討和省思的面向。
《蘋果日報紙本謝幕》
同時也有4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80萬的網紅果籽,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八達通於上星期終於登陸iPhone Apple Pay,本應都算係好事一件,但偏偏又出現技術問題,令一眾由實體卡轉去Apple Pay的用戶轉移失敗,加上其他奇難雜症,帶來不少問題。幸好,今次解決問題都算快手,不過大家使用時都要先了解清楚。 ========= 全新副刊,推動知識文化多元。培養品...
「iphone轉移iphone失敗」的推薦目錄:
- 關於iphone轉移iphone失敗 在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 關於iphone轉移iphone失敗 在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 關於iphone轉移iphone失敗 在 無待堂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 關於iphone轉移iphone失敗 在 果籽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 關於iphone轉移iphone失敗 在 阿湯I'm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 關於iphone轉移iphone失敗 在 3cTim哥生活日常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 關於iphone轉移iphone失敗 在 [問題] iphone8 轉iphone12轉移資料失敗後死機- 看板iOS 的評價
- 關於iphone轉移iphone失敗 在 iPhone 12 資料移轉耗時10小時⋯⋯ - Apple板 | Dcard 的評價
- 關於iphone轉移iphone失敗 在 [問題] iphone 12 pro 快速移轉失敗- 看板iOS | PTT數位生活區 的評價
- 關於iphone轉移iphone失敗 在 [問題] android移轉到iphone失敗- iOS - PTT生活資訊討論 的評價
- 關於iphone轉移iphone失敗 在 iPhone 轉移失敗原因在PTT/Dcard完整相關資訊 - 媽媽最愛你 的評價
- 關於iphone轉移iphone失敗 在 iPhone 轉移失敗原因在PTT/Dcard完整相關資訊 - 媽媽最愛你 的評價
- 關於iphone轉移iphone失敗 在 [問題] i6s轉移i11失敗! | PTT 問答 的評價
- 關於iphone轉移iphone失敗 在 從android移轉到ios失敗在PTT/Dcard完整相關資訊 - 數位感 的評價
- 關於iphone轉移iphone失敗 在 從android移轉到ios失敗在PTT/Dcard完整相關資訊 - 數位感 的評價
- 關於iphone轉移iphone失敗 在 從android移轉到ios失敗在PTT/Dcard完整相關資訊 - 健康急診室 的評價
- 關於iphone轉移iphone失敗 在 從android移轉到ios失敗在PTT/Dcard完整相關資訊 - 健康急診室 的評價
- 關於iphone轉移iphone失敗 在 [問題] iPhone 7plus 轉移資料失敗- ios | PTT數位生活 的評價
- 關於iphone轉移iphone失敗 在 從android移轉到ios失敗在PTT/Dcard完整相關資訊 - 幸福屋 的評價
- 關於iphone轉移iphone失敗 在 從android移轉到ios失敗在PTT/Dcard完整相關資訊 - 幸福屋 的評價
- 關於iphone轉移iphone失敗 在 [問題] iphone 12 pro 快速移轉失敗 - Mo PTT 鄉公所 的評價
- 關於iphone轉移iphone失敗 在 [問題] IPHONE8無法備份轉移資料及備份ICLOUD - PTT 熱門 ... 的評價
- 關於iphone轉移iphone失敗 在 [問題] move to ios 的wifi一直斷線 - PTT網頁版 的評價
- 關於iphone轉移iphone失敗 在 [問題] iphone7移轉資料至iphone11一直失敗 - PTT Web 的評價
- 關於iphone轉移iphone失敗 在 [問題] 舊iphone備份轉移新iphone失敗| iOS 看板| MyPTT 網頁版 的評價
- 關於iphone轉移iphone失敗 在 [問題] 舊iphone備份轉移新iphone失敗 - PTT Uncovered 的評價
iphone轉移iphone失敗 在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盧斯達:大台以外 — 精神食糧國貨運動】
2019 年的精神遺產,在以後幾年仍會持續噴發。ViuTV 熱鬧起來,很難說沒有 2019 年一場精神浩劫的因素在內。社會事件有其動能,即使強硬鎮壓下去,動能不會突然消失,只是竄到其他地方。中國人面對日本人侵略,上不了戰場就罷賣日貨,支持國貨,道理一樣。
娛樂圈國貨運動
ViuTV 不是政治台,也肯定不想跟政治有關,但對觀眾卻有 lesser evil 效果,被香港人選做國貨運動的國貨。想像的共同體,用想像物來維繫,例如書籍、民間故事,所謂印刷資本主義。21 世紀,「印刷」的定義擴大為大氣電波。因為結成共同體的慾望很強烈,藝人就算不談政治,觀眾的目光也有了政治。他們將藝人分類,分為「自己人」和「非自己人」,或者說口味更加分眾,終於到達令廣告商換人換台的臨界點。
ViuTV 紅起來,一班網絡明星也紅起來。當中當然有很多默默努力的人,但看著其他主流傳媒的情況,這個景氣,是躺著也贏,在 2019 年之前不會有。2019 年是被肺炎和警力硬生生壓下去的,民間戰敗感強烈,唯有致力於其他層面「贏回一仗」,TVB 的災難就因此提早來臨。立法會賢達自認收成期、政治上的既得利益者吃香喝辣大石壓死蟹,都被投射到 TVB 身上。這個老屎忽,是時候要死了。所以捧香港新藝人,正面而言是想香港再有娛樂圈,本地人有一些精神食糧,負面而言則是清算長期阻塞世界的娛樂圈膽固醇。
ViuTV 的藝人老實批評 TVB,在以前肯定被視為唔識撈、無大無細、不尊重前輩,可能要出來開記者會道歉冷藏,再不恭順,要你在娛樂圈消失,但現在卻成為另類的民間英雄。正如 2014 年雨傘革命同樣被硬生生鎮壓下去,但能量馬上就轉移到之後的反水貨行動。如果沒有失敗的雨傘革命,之後的事情也沒有人參與。這個時刻,大概是香港娛樂圈近二十年來最大機會,有今生冇來世,抓住了機遇,觀眾不會吹毛求疵,是哄著你呵護你上去的。千金難買一聲響,只要藝人們不出甚麼大事,躺著也贏。
燃燒的平台
至於 TVB 的情況又如何?大廣告商開始不想跟她走得太近,本地觀眾不買單,甚至連藍絲都批評 TVB 冇 X 用,轉台去看中國電視節目。現在 TVB 的情況就好像曾幾何時的 Nokia。Nokia 曾經是地球上的通訊業霸主,高中低端民用電話都是壟斷,更不要說商業的通訊基站。直到蘋果 2007 年出了 iPhone,軟件生態蓬勃發展,兩三年就將 Nokia 打到仆街。
2011 年,Nokia 要跟微軟的 Windows Phone 系統合作,CEO 對員工發表了企業史上著名演說「燃燒的平台」,表示 Nokia 現時沒有足夠強的手機系統,高階電話鬥不過 iPhone,也鬥不過使用 Android 的後起之秀,企業尤如站在一個燃燒的平台,必須跳船才能活命。然而「燃燒平台論」其實已經遲了發表,Nokia 一直死抱著以前建立的 Symbian 系統,而微軟則死抱著 Windows Mobile ,兩者都嘗試掙扎救亡,但企業規模太龐大,轉變速度太慢,遲來的警號沒能改變命運。
Nokia 出了幾代搭載 Windows Phone 系統的新機,但市場不買單,因為死局就是「沒人用,就沒人做 app,沒人做 app 就沒人用」的惡性循環,最後 Nokia 好像孔乙己裡面的孔乙己,說著回字有四個寫法,但最終還是不知不覺消失於客棧。至於 Windows Phone 則出到 8.1,然後自己也撐不住了,不再開發,轉為研究如何令 Windows 系統與 iOS 和 Android 連動。連最近推出的小眾商務手機例如 Surface Duo 也用 Android 了。很多年之後,整個市場物是人非,Nokia 還是死死地氣出 Android 手機,但高階市場早已被 Apple Samsung 甚至華為等巨企霸佔,回不去了。
2019 年的政治經濟巨變,改變了香港人的心,也連帶改變消費和娛樂模式,製造了一個 TVB 很難滿足的市場,即「符合身份認同的認同對象」。這對 TVB 而言就好像 Nokia 突然面對有流暢觸控和軟件市場的 iPhone。其實以硬件而言,早期 iPhone 反而比不上 Nokia,然而國內外潮人還是拿它 200 萬像素的鏡頭拍得不亦樂乎。ViuTV 做的只是一般電視台會做的事情,我們都如獲至寶了,可想而知 TVB 長期獨佔的時代,大家有多食屎。並不是說 ViuTV 有多好,而是 TVB 實在太 TVB。
認同的政治及消費行為
付錢付點擊率,特別是娛樂、文化這類非必要品,大家不介意付溢價,重點是你認同那個偶像,覺得同聲同氣。他們實際上音樂演戲是否衝出亞洲,可能不是重點。就因為他們不那麼像傳統藝人,有些人很鳩,有些人很臭串,有些人被上一代一口咬定不可能成功,他們的形象是性情中人兼 underdog,整個被打成 underdog 的世代,乃至被打為 underdog 的一般香港人,都會站在他們身邊,通過同情他人,以同情自己。就像以前的人喜歡張國榮,一開始是因為張國榮形象歌路很反叛,黑黑實實,那些不認同偉光正代表譚詠麟的,就聚集在他身邊。這件事就好像 2016 年新東補選,除了政治理念不一,一班長期悶著氣的窮鬼年輕人,自然不會投認同感遙遠的楊岳橋。鐵鏽帶的選民為何比較支持特朗普,也許最主要是因為「特朗普沒有政客味」。
雖然 TVB 的大老闆已經出聲,但那遠遠未到「燃燒平台」的程度。做傳媒的朋友說,已經有聲音要求他們「做好報道」,大台也許認為節目不受歡迎,只是「公關問題」,只要傳媒友好一點,就可以逆轉形勢,做一下政治化妝就行。然而 TVB 給人的長年印象,已經太過曾志偉、王祖藍,或者陳偉霆。見 ViuTV 還會做一些清涼姐姐行山節目,同樣陳設在 TVB 發生,則是內部發出「封胸令」(2017、18 年間),好像你想看甚麼,他們就偏偏不給你。做《三日兩夜》紅了的林泳淘,因為個人言論「太黃」而待不下去。
同聲同氣,其實也可以是一場戲。為甚麼 TVB 就不准下面的人演好娛樂圈手足的戲呢?可能是他們看不到有改變需要,也許是認為年輕藝人跟年輕人甚至香港人同聲同氣就是政治不正確。行,如果香港只有一個頻道,霸著頻道就可以移風易俗,滴水不漏,但現在不是,你不可能憑一台之力,去規定世界的口味。
要看戲,我為甚麼不看別的?起碼別人知道演員和商人的本份,首先是尊重觀眾、有意願討好觀眾。一個不再有意願去討好觀眾的藝人,要不就是有特別吸引力,我行我素,好像張國榮復出後就搞藝術,要不就消失於市場。TVB 家大業大,但籌碼大概不像張國榮一樣多了。
iphone轉移iphone失敗 在 無待堂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盧斯達:大台以外 — 精神食糧國貨運動】
2019 年的精神遺產,在以後幾年仍會持續噴發。ViuTV 熱鬧起來,很難說沒有 2019 年一場精神浩劫的因素在內。社會事件有其動能,即使強硬鎮壓下去,動能不會突然消失,只是竄到其他地方。中國人面對日本人侵略,上不了戰場就罷賣日貨,支持國貨,道理一樣。
娛樂圈國貨運動
ViuTV 不是政治台,也肯定不想跟政治有關,但對觀眾卻有 lesser evil 效果,被香港人選做國貨運動的國貨。想像的共同體,用想像物來維繫,例如書籍、民間故事,所謂印刷資本主義。21 世紀,「印刷」的定義擴大為大氣電波。因為結成共同體的慾望很強烈,藝人就算不談政治,觀眾的目光也有了政治。他們將藝人分類,分為「自己人」和「非自己人」,或者說口味更加分眾,終於到達令廣告商換人換台的臨界點。
ViuTV 紅起來,一班網絡明星也紅起來。當中當然有很多默默努力的人,但看著其他主流傳媒的情況,這個景氣,是躺著也贏,在 2019 年之前不會有。2019 年是被肺炎和警力硬生生壓下去的,民間戰敗感強烈,唯有致力於其他層面「贏回一仗」,TVB 的災難就因此提早來臨。立法會賢達自認收成期、政治上的既得利益者吃香喝辣大石壓死蟹,都被投射到 TVB 身上。這個老屎忽,是時候要死了。所以捧香港新藝人,正面而言是想香港再有娛樂圈,本地人有一些精神食糧,負面而言則是清算長期阻塞世界的娛樂圈膽固醇。
ViuTV 的藝人老實批評 TVB,在以前肯定被視為唔識撈、無大無細、不尊重前輩,可能要出來開記者會道歉冷藏,再不恭順,要你在娛樂圈消失,但現在卻成為另類的民間英雄。正如 2014 年雨傘革命同樣被硬生生鎮壓下去,但能量馬上就轉移到之後的反水貨行動。如果沒有失敗的雨傘革命,之後的事情也沒有人參與。這個時刻,大概是香港娛樂圈近二十年來最大機會,有今生冇來世,抓住了機遇,觀眾不會吹毛求疵,是哄著你呵護你上去的。千金難買一聲響,只要藝人們不出甚麼大事,躺著也贏。
燃燒的平台
至於 TVB 的情況又如何?大廣告商開始不想跟她走得太近,本地觀眾不買單,甚至連藍絲都批評 TVB 冇 X 用,轉台去看中國電視節目。現在 TVB 的情況就好像曾幾何時的 Nokia。Nokia 曾經是地球上的通訊業霸主,高中低端民用電話都是壟斷,更不要說商業的通訊基站。直到蘋果 2007 年出了 iPhone,軟件生態蓬勃發展,兩三年就將 Nokia 打到仆街。
2011 年,Nokia 要跟微軟的 Windows Phone 系統合作,CEO 對員工發表了企業史上著名演說「燃燒的平台」,表示 Nokia 現時沒有足夠強的手機系統,高階電話鬥不過 iPhone,也鬥不過使用 Android 的後起之秀,企業尤如站在一個燃燒的平台,必須跳船才能活命。然而「燃燒平台論」其實已經遲了發表,Nokia 一直死抱著以前建立的 Symbian 系統,而微軟則死抱著 Windows Mobile ,兩者都嘗試掙扎救亡,但企業規模太龐大,轉變速度太慢,遲來的警號沒能改變命運。
Nokia 出了幾代搭載 Windows Phone 系統的新機,但市場不買單,因為死局就是「沒人用,就沒人做 app,沒人做 app 就沒人用」的惡性循環,最後 Nokia 好像孔乙己裡面的孔乙己,說著回字有四個寫法,但最終還是不知不覺消失於客棧。至於 Windows Phone 則出到 8.1,然後自己也撐不住了,不再開發,轉為研究如何令 Windows 系統與 iOS 和 Android 連動。連最近推出的小眾商務手機例如 Surface Duo 也用 Android 了。很多年之後,整個市場物是人非,Nokia 還是死死地氣出 Android 手機,但高階市場早已被 Apple Samsung 甚至華為等巨企霸佔,回不去了。
2019 年的政治經濟巨變,改變了香港人的心,也連帶改變消費和娛樂模式,製造了一個 TVB 很難滿足的市場,即「符合身份認同的認同對象」。這對 TVB 而言就好像 Nokia 突然面對有流暢觸控和軟件市場的 iPhone。其實以硬件而言,早期 iPhone 反而比不上 Nokia,然而國內外潮人還是拿它 200 萬像素的鏡頭拍得不亦樂乎。ViuTV 做的只是一般電視台會做的事情,我們都如獲至寶了,可想而知 TVB 長期獨佔的時代,大家有多食屎。並不是說 ViuTV 有多好,而是 TVB 實在太 TVB。
認同的政治及消費行為
付錢付點擊率,特別是娛樂、文化這類非必要品,大家不介意付溢價,重點是你認同那個偶像,覺得同聲同氣。他們實際上音樂演戲是否衝出亞洲,可能不是重點。就因為他們不那麼像傳統藝人,有些人很鳩,有些人很臭串,有些人被上一代一口咬定不可能成功,他們的形象是性情中人兼 underdog,整個被打成 underdog 的世代,乃至被打為 underdog 的一般香港人,都會站在他們身邊,通過同情他人,以同情自己。就像以前的人喜歡張國榮,一開始是因為張國榮形象歌路很反叛,黑黑實實,那些不認同偉光正代表譚詠麟的,就聚集在他身邊。這件事就好像 2016 年新東補選,除了政治理念不一,一班長期悶著氣的窮鬼年輕人,自然不會投認同感遙遠的楊岳橋。鐵鏽帶的選民為何比較支持特朗普,也許最主要是因為「特朗普沒有政客味」。
雖然 TVB 的大老闆已經出聲,但那遠遠未到「燃燒平台」的程度。做傳媒的朋友說,已經有聲音要求他們「做好報道」,大台也許認為節目不受歡迎,只是「公關問題」,只要傳媒友好一點,就可以逆轉形勢,做一下政治化妝就行。然而 TVB 給人的長年印象,已經太過曾志偉、王祖藍,或者陳偉霆。見 ViuTV 還會做一些清涼姐姐行山節目,同樣陳設在 TVB 發生,則是內部發出「封胸令」(2017、18 年間),好像你想看甚麼,他們就偏偏不給你。做《三日兩夜》紅了的林泳淘,因為個人言論「太黃」而待不下去。
同聲同氣,其實也可以是一場戲。為甚麼 TVB 就不准下面的人演好娛樂圈手足的戲呢?可能是他們看不到有改變需要,也許是認為年輕藝人跟年輕人甚至香港人同聲同氣就是政治不正確。行,如果香港只有一個頻道,霸著頻道就可以移風易俗,滴水不漏,但現在不是,你不可能憑一台之力,去規定世界的口味。
要看戲,我為甚麼不看別的?起碼別人知道演員和商人的本份,首先是尊重觀眾、有意願討好觀眾。一個不再有意願去討好觀眾的藝人,要不就是有特別吸引力,我行我素,好像張國榮復出後就搞藝術,要不就消失於市場。TVB 家大業大,但籌碼大概不像張國榮一樣多了。
iphone轉移iphone失敗 在 果籽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八達通於上星期終於登陸iPhone Apple Pay,本應都算係好事一件,但偏偏又出現技術問題,令一眾由實體卡轉去Apple Pay的用戶轉移失敗,加上其他奇難雜症,帶來不少問題。幸好,今次解決問題都算快手,不過大家使用時都要先了解清楚。
=========
全新副刊,推動知識文化多元。培養品味,立足香港放眼世界。不畏高牆,我們站在雞蛋一方。
《果籽》 栽種品味,一籽了然。
https://hk.appledaily.com/realtime/lifestyle/
iphone轉移iphone失敗 在 阿湯I'm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LINE 的跨系統轉移是什麼意思?
目前 LINE 聊天記錄透過內建功能只能 Android 與 Android 手機之間轉移,或者 iPhone 與 iPhone 之間轉移,但如果你是想從 Android 換到 iPhone 或是 iPhone 換到 Android,一般就是 GG,聊天記錄 bye bye。
很多人為了保留聊天記錄變成用二支手機或者乾脆放棄,阿湯就來教大家怎麼用 BackupTrans 這個軟體來搞定跨系統的問題。
文章版教學:https://steachs.com/archives/50657
-
需要下載的軟體:
👉 Backuptrans Android iPhone LINE Transfe+ 下載:
📎 Windows 版:https://www.backuptrans.com/android-iphone-line-transfer-plus.html
📎 macOS 版:https://www.backuptrans.com/android-iphone-line-transfer-plus-for-mac.html
👉 LBE(平行空間) APK 下載(有二個檔案的就是都要下載安裝):
📎 自行前往網站選擇:https://www.backuptrans.com/tutorial/transfer-line-chats-manually-for-android.html
Android 9&10:
📎 檔案一:https://www.backuptrans.com/appclone64sup.apk.php?r
📎 檔案二:https://www.backuptrans.com/appclone64.apk.php?r&api=28
Android 7&8
📎 檔案一:https://www.backuptrans.com/appclone64sup.apk.php?r
📎 檔案二:https://www.backuptrans.com/appclone64.apk.php?r
低於 Android 7 使用
📎 只有一個檔案:https://www.backuptrans.com/appclone.apk.php?r
透過 Google Play 安裝的可能會導致轉移失敗。
-----
螢幕錄影:Snagit
相機:Fujifilm X-T2
錄音設備:HyperX QuadCast 電容式 USB 麥克風(電腦畫面)、麥拉達 WM9s(一般畫面)
影片剪輯軟體:Final Cut Pro
錄影設備:Fujifilm X-T2
-----
喜歡我的影片別忘了按讚、訂閱還有開啟鈴鐺
你也可以在以下地方找到我:
-----
► 部落格:https://steachs.com/
► FB 粉絲團: https://www.facebook.com/teachs/
► 聯絡我:https://steachs.com/contact
iphone轉移iphone失敗 在 3cTim哥生活日常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Android手機包含三星,華為,小米,LG,Sony,Nokia,Vivo,asus...等等
加入頻道會員⬇︎
http://bit.ly/2LoUuox
訂閱3cTim哥頻道⬇︎
http://bit.ly/2MgPy4H
訂閱Tim嫂頻道⬇︎
http://bit.ly/2PEnHMZ
訂閱里帆不煩頻道⬇︎
http://bit.ly/2FNP59c
訂閱Jade Lin林瑋婕頻道⬇︎
http://bit.ly/2D2YK8O
訂閱曾智希Simba頻道⬇︎
http://bit.ly/2NkkPof
訂閱眾點旅人頻道⬇︎
http://bit.ly/2QaY1vS
想知道更多3C第一手資訊?⬇
【3cTim哥趨勢預測 系列】http://bit.ly/31y57M6
【Apple 蘋果每月一爆 系列】http://bit.ly/2KPzdEd
跟Tim哥學3C小技巧⬇
【Apple蘋果小技巧 系列】http://bit.ly/2NXsIyP
【Android安卓小技巧 系列】http://bit.ly/2LE4kWy
觀看3cTim哥Apple系列影片⬇
【Apple蘋果開箱】http://bit.ly/2LE4M6R
【Apple iPhone 系列】http://bit.ly/2Z6NwsO
【Apple iPad 系列】http://bit.ly/303gknn
【Apple Mac 系列】http://bit.ly/2N5Fkqo
【Apple Watch 系列】http://bit.ly/304F5jc
【Apple其他產品 系列】http://bit.ly/2MioZiN
觀看3cTim哥Android系列影片⬇
【Android安卓高階旗艦機 系列】http://bit.ly/2LDGSZx
【Android安卓中階手機 系列】http://bit.ly/2Z1Y4JP
【Android安卓萬元以下手機 系列】http://bit.ly/2z5qF6l
觀看3cTim哥開箱影片⬇
【3cTim哥家電開箱】http://bit.ly/2v49Uai
【3cTim哥電腦開箱】http://bit.ly/2n0UM8Z
追蹤3cTim哥即時動態⬇︎
instagram☛http://bit.ly/2HCZ52j
facebook☛http://bit.ly/2JyOGGK
TIM X OLI 🛍️ 3C購物
官方網站▶️ https://goo.gl/jW7cny
Line@:@fly1064x (不定期電商優惠)
App Store▶️ https://goo.gl/67foDK
Google PlayStore▶️ https://goo.gl/l6B5Zp
*圖片內容截取自Google搜尋網站
**音樂與音效取自Youtube及Youtube音樂庫
#Android轉iOS
iphone轉移iphone失敗 在 iPhone 12 資料移轉耗時10小時⋯⋯ - Apple板 | Dcard 的必吃
我是iphone 6要把資料移轉到12,用手機對手機移轉資料他跟我說要十小時完成⋯⋯,我有先刪除一些不要的app 跟一些照片,請問有人也有遇到類似的問題嗎 ... ... <看更多>
iphone轉移iphone失敗 在 [問題] iphone 12 pro 快速移轉失敗- 看板iOS | PTT數位生活區 的必吃
機型:iphone 12 pro 系統版本:14.1 問題描述: 剛剛想要將XS max (14.1) 的資料快速轉移到新手機上但是轉移失敗兩次。 所以改用itunes 來回復備份 ... ... <看更多>
iphone轉移iphone失敗 在 [問題] iphone8 轉iphone12轉移資料失敗後死機- 看板iOS 的必吃
------------------------------------------------------------------------------
機型:iphone8 64G
系統版本:ios 13
問題描述:
之前有經驗將iphone7+資料移轉至iphone11,想說哇!好快就全機備份過去了,iphone真
強!
今日幫女友拿到了iphone12,還很有信心的跟她說備份超簡單超快的....沒想到話真的不
能說太早....
開始移轉失敗三次...想說最後一次再失敗就不用了,整理資料後再用電腦備份轉移,沒
想到iphone8 開始出現當機,最後變死機......連備份都沒辦法了....
拿到手機行老闆說,機子應該沒問題,但應該是系統潰堤沒辦法再進入了主畫面了,只能
還原手機就可以再用,但我需要的是裡面的資料~
請問各位是否有推薦哪個店家有機會將資料備份出來...原廠嗎?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11.82.130.144 (臺灣)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iOS/M.1603905413.A.80C.html
※ 編輯: duck79214 (111.82.130.144 臺灣), 10/29/2020 01:23:49
※ 編輯: duck79214 (111.82.130.144 臺灣), 10/29/2020 12:26:03
量是滿的,就不建議移轉,因為系統更新可能需要有緩衝的容量,容量不夠因此造成系統
掛點....雖然我很納悶為何會有這bug。還是備份到電腦或iCloud ,再轉到新手機這是最
保險的方法!最重要的事就是定期整理手機備份資料~ 我先去跪算盤了~
※ 編輯: duck79214 (111.82.130.144 臺灣), 10/30/2020 12:58:31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