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1或R2申請有差嗎?來看看這篇文章】#申請陪伴
為了 #申請MBA,從5、6月開始,就已經有學生開始寫 essay 甚至練面試了,但也有些學生會問我:「Sabina,我 #GMAT 還沒考到理想成績,可能來不及申請今年 R1,如果改申請 R2 有什麼差別?」
該在 R1 或 R2 交出申請,是我每年都會被問到的問題,我認為 R1 申請還是有些優勢,像是如果你需要 #獎學金,早點申請、卡位,不然獎學金是會發完的;你也可以透過 R1 的申請,減低申請壓力,才不會在 R2 有種背水一戰的壓力。來看看我的這篇文章,今天起上緊發條,繼續努力吧!
「insead獎學金」的推薦目錄:
- 關於insead獎學金 在 Sabina姐分享MBA大小事,登愣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 關於insead獎學金 在 政變後的寧靜夏午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 關於insead獎學金 在 [錄取] INSEAD MBA 帶獎- 推薦Synergy - 批踢踢實業坊 的評價
- 關於insead獎學金 在 A2 GMAT | # ** INSEAD 08/01 台灣學生專屬線上分享會@zoom 的評價
- 關於insead獎學金 在 #經驗分享INSEAD/LBS MBA 申請心得分享 - 留學板 | Dcard 的評價
- 關於insead獎學金 在 Re: [心得] INSEAD + IESE 錄取心得推Synergy - mba - PTT職涯區 的評價
- 關於insead獎學金 在 【我要念名校】老婆小孩一起帶出國34歲考公費唸MBA的心路 ... 的評價
- 關於insead獎學金 在 [心得] INSEAD/LBS/HECParis面試心得(推Synergy) - 看板MBA 的評價
insead獎學金 在 政變後的寧靜夏午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然而,這種對比基於何種成本考量?
全日制MBA課程可能是一筆巨大投資。多數課程不僅學費高昂,而且與兼職或在線MBA不同,還伴隨著薪資損失(即所謂機會成本)的額外懲罰。
作為英國《金融時報》2016年排行榜的一部分,我們對2012年畢業的MBA學員展開了一項調查。結果顯示,排名前100名商學院的全日制MBA課程的平均成本略低於20萬美元。其中包括學費、食宿和日常開支(總計11.2萬美元)以及機會成本(10.6萬美元)。
至於學費,躋身英國《金融時報》2016年排行榜的101所院校的平均學費從伯明翰商學院(Birmingham Business School)的不到3萬美元到美國最頂尖的4所商學院課程的13.5萬美元左右不等:哈佛商學院(Harvard Business School)、斯坦福商學院(Stanford Graduate School of Business)、賓夕法尼亞大學(University of Pennsylvania)沃頓商學院(Wharton School)和哥倫比亞商學院(Columbia Business School)。來自2012屆畢業生的數據顯示,MBA學員的平均學費為7.8萬美元。
歐洲的性價比吸引力在一定程度上歸因於課程長度。全日制MBA課程時間為18個月左右,但在歐洲一般為一年,歐洲工商管理學院(Insead)為10個月。一些北美商學院有一年課程和兩年課程,但多數學生選擇時間較長的課程,平均為21個月。
歐洲和北美學員在攻讀MBA之前的薪資水平類似,分別為7.1萬美元和6.9萬美元,北美的機會成本(12.3萬美元)比歐洲(8.9萬美元)高出38%。
從好的方面來說,獲得經濟援助相對容易。經濟援助的來源眾多,但主要形式是贊助(通常由現任雇主支付)或者獎學金以及學院提供的補助。英國《金融時報》的數據顯示,超過一半(52%)的MBA學員獲得過一些經濟援助。超過五分之三(61%)的北美學員獲得過經濟援助,歐洲和亞洲學員的這個比例分別為44%和37%。
雖然贊助可能彌補所有的MBA費用,但只有少數學員獲得這種支持。在接受英國《金融時報》調查的學員中,大約10%接受過贊助,平均為7萬美元。獎學金要普遍得多,約45%的學員獲得過獎學金,但往往金額較低,為3.2萬美元左右。超過一半的北美學員(56%)獲得過獎學金,平均約3.7萬美元,三分之一的歐洲學員獲得過獎學金,平均僅2萬美元左右。
總的來說,MBA課程的總費用介於16萬美元到22萬美元之間,取決於經濟援助的水平。歐洲的平均總費用為16.6萬美元,獲得經濟援助的學員平均為13萬美元,沒有獲得經濟援助的學員為18.6萬美元。北美商學院的平均費用為22.2萬美元,從17.7萬美元到26.4萬美元。
如果說攻讀MBA是一筆投資的話,那麽其回報是畢業3年後平均薪資為13.5萬美元,是攻讀MBA之前薪資的兩倍左右。利茲大學商學院(Leeds University Business School)校友在畢業3年後的平均薪資為歐洲最低,為8.9萬美元,但在性價比方面,該學院仍排名第17位。
相比之下,斯坦福商學院校友在畢業3年後的平均薪資最高,為18.6萬美元,但該學院在性價比方面列在101所學院中的第87位。投資尚未收回。
insead獎學金 在 A2 GMAT | # ** INSEAD 08/01 台灣學生專屬線上分享會@zoom 的必吃
獎學金 制度:考取證照後可申請新台幣3,000元超高獎學金! 紙本及電子版結業證書:放上LinkedIn履歷大加分! ... <看更多>
insead獎學金 在 #經驗分享INSEAD/LBS MBA 申請心得分享 - 留學板 | Dcard 的必吃
這篇文章的主要目的是分享INSEAD整體申請過程,包含我個人經歷的時程 ... 收到INSEAD 錄取通知(比公告時間早) 。07/19 收到獎學金錄取通知(跟公告 ... ... <看更多>
insead獎學金 在 [錄取] INSEAD MBA 帶獎- 推薦Synergy - 批踢踢實業坊 的必吃
【心得】 INSEAD MBA 錄取 (with scholarship) 分享心得
[申請結果] INSEAD (with Scholarship) / IESE (with Scholarship)
[背景] 台大工管院畢業
科技業行銷+PM 共6年經驗
GMAT 710 (Donz 線上班) TOEFL 109 (Pin TOEFL)
[顧問] Synergy Ethan
(代)
在 2022 的上半年開始積極準備申請 MBA。由於上班時間比較長,選擇以遠距影片的方式
來上課。我是選擇 Donz GMAT,課程內容蠻好老師也都會線上回答問題,很有效率。蠻適
合上班族或不想拖長 GMAT 考試的考生。不過工作忙碌,考前衝刺沒有充分準備的情形下
,考了二戰達標 710。
開始準備申請時,也因為一來工作時間較長,二來覺得有顧問幫忙比較安心,就選擇了
Synergy。在價位上、以及學校專業度上,也都蠻讓我放心的。所以很快的就進入了申請
。
在這裡先大推薦 Synergy!
顧問速度非常快,且對於文件該抓什麼方向及重點,給的建議都很到位和即時!
回覆都在一兩天之內就到位了,很符合我自己的需求,特別是邊上班邊準備申請!
且很多題目自己寫的時候都沒抓到重點,給 Ethan 看過很快就把亮點抓出來,
甚至會陪我一起想,來增加申請的吸引度!
且在面試時也會真的請台灣 INSEAD 的校友,很符合 INSEAD 的校友面試情境!
我是大概在 7月底時,準備 9月初的 INSEAD deadline。剛開始覺得不是很緊張,因為感
覺時間還夠 (現在回想起來就很後悔,因為後面真的有點趕)。在此強烈建議各位申請者
,有時間就提早弄趕快開始,給自己一點進度壓力。
和 Synergy 的顧問討論過後,給了我 Resume 模板和樣本,就先從 resume 開始了。合
作過程當中,慢慢回想之前每個工作的內容、甚至細節,其實是蠻辛苦,但也是可以回憶
並檢討自己過去的經歷。由於我工作經驗稍長,加上很多細節我也都補上去,所以一下就
超過一頁。還好顧問很仔細的跟我過了許多細節,並把不必要的工作內容刪除,最後成為
一頁後就完成了。
以為留下三週左右的時間,應該夠用了吧 (自以為)。看了 INSEAD 的題目,差點沒嚇死
,光雜問題就一堆,main essay 字數也不少。
不過也只能一步步來了。
第一題是簡單的敘述目前工作內容,這點還算好寫。
第二題就問如果沒有去 business school,那要做什麼?
嗯……我就是要去念啊,不然呢? 最後只能將自己假設是沒有申請商學院的時候,在我目
前的領域當中怎麼往上晉升囉。
第三題: 敘述畢業後到現在的 career path。
和第一題一樣,大致敘述就可以了。
第四題: short & long-term goal:
就是以科技業的管理職為長遠目標,畢業則是先入科技業的 MA or 初階管理職開始。
第五題: 自我介紹 (強調 personal)
當初我是先以運動開始為主軸書寫,但是在寫的過程,不小心又帶到太多工作內容 (因為
認為是在寫 MBA essays,應該要帶多點工作內容)。和顧問討論後,刪除了大部份的工作
內容,而以自身的人格發展為主,工作為輔,完成了這一篇。
第六題: 最驕傲的成就,以及失敗經驗。
第一點的成就是相對好寫的,我想對大多數的人都是。不過一開始寫的時候,我大多只是
敘述事件發展。後來再看一次和經過討論後,才把我自己貢獻的部份加了更多進去。
而第二點的失敗經驗就真的很不好寫。敘述失敗經驗不難,但學到或成長什麼就相對不容
易。我則是舉了我自己工作中疏忽 double check 的動作,差點造成賠償損失,和自己提
醒之後在檢查工作細項時,都不要輕忽任何細節。完成了這題。
第七題: extra-professional activities
這點出來也是有點傻眼,因為第五題已經提到自身發展了,要特別強調和工作無關的事項
,其實一時也很難著手。我自己之前平常會有寫 blog 的習慣,以及在做English
walking tour志工。本來覺得不特別,也只能硬寫。還好,和顧問來回幾次,把比較特別
的事蹟 highlight,還算是有趣 (!?),也結束了這一題了。
第八題: additional info
想說都寫這麼多題了,我就強調自己的領導力以及解決問題的能力,把之前工作當中沒有
提到的部份都額外在這裡強調。
獎學金 essay:
我選擇的是 women以及diversity scholarship essay。
強調自己在男性為主導的科技業當中,怎麼脫穎而出的。
在這裡可以說明一下,INSEAD的Timeline是學校表定發面試通知的時間開始申請獎學金,
也就是有收到面試通知的人才需要申請獎學金。
最後也是與顧問一起討論及潤飾獎學金essay後送出,也很幸運有順利申請到,不過可能
很多申請者要同時準備面試及獎學金申請在時程控管上要特別留意喔!
面試準備
在提交申請文件後兩天內要完成Kira Video Interview,建議大家可以先進學校提供的系
統熟悉介面,然後多做幾次模擬練習,也看看題目大概有哪些類型、練習對著鏡頭說話。
Kira相對單純,基本上就是多去收集一些考古題,然後把答寫下來、多唸幾次、計時,然
後實際錄影時盡量放鬆,自信地回答。
很訝異的是,在完成Kira Video Interview的隔天我就收到面試通知了,整整早了學校公
告的時程一個多月!我馬上就開始跟準備面試,一樣是收集一些考古題、把答案先寫下來
,然後背熟!!!顧問也很給力的馬上跟我約時間模擬面試,也介紹INSEAD校友幫忙練習,
並在練習的過程中針對自我介紹、Why INSEAD、leadership等題目的回答給我很具體的建
議,讓我可以把答案調整的更有說服力或是敘述地更清楚。
真的很感謝顧問及時的協助讓我可以順利完成面試。
我覺得面試比較重要的有兩個: 1.熟悉一些常見的面試題目,這些問題是絕對要可以很順
暢、自信回答出來的,這樣才會看起來是準備充分的申請者。2.了解學校跟了解自己的目
標,並在面試中表現出來,表達自己非INSEAD不可的決心,建議可以多跟校友或是在校學
生多聊聊,通常可以獲得一些很珍貴的觀點。
在這裡分享,也祝福大家可以申請順利!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49.216.235.63 (臺灣)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MBA/M.1678958915.A.561.html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