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床研究與發表工作坊 快訊 🎉】
林鼎彥助理教授團隊,在醃製醬菜中,快速測量苯甲酸殘留準確性之研究,獲 Food Science & Nutrition 刊登!
💬 蔡校長講評
林老師在文章被接受後,非常高興,第一時間就與我們分享,本次投稿特殊之處有二。
首先,文章中的 ROC 曲線圖,就是我們在《#臨床研究與發表工作坊》的互動實作中,所教的 ROC 製圖內容,大方美觀且實用,並立刻用在這次的研究中。
其次,這個研究由於重要性很高,期刊社主動免去 76000 元台幣的 open access fee,主動免費讓這篇成為該期的 OA 選文,提高文章能見度,也一併提升期刊的知名度。林老師認為,光是這部分費用的減免,上課的投資就賺了兩倍以上回來!
📕 期刊介紹
Food Science & Nutrition 創刊於 2013 年,由 Wiley 發行。並與數個機構達成協議,轉介品質良好的文章前來投稿,換得 10% 的 APC 減免。是蠻有意思的合作聯盟。
2019 年的 impact factor 為 1.797,在 Food Science & Technology 排名為 Q3(81/139) 期刊。
▶ 最新梯次報名開跑,明年換你發表!
✓ 國際期刊 editor 與資深 reviewer 教你投稿重點!
✓ 怎麼做才最好,成敗關鍵 revision!
✓ 提供頂尖期刊範例論文,原作者讓你問!
✓ 提供過去的 revision letter,讓你學習參考!
✓ 資源稀少時代起步,給年輕伙伴的務實建議!
✓ 初學者最常用的統計,互動實作!
2021 / 1 / 10(日)臨床研究與發表工作坊
立即了解 ☛ https://clip2014.innovarad.tw/event/
🗣 學員評價
「這堂課請來有 editor 經驗的講師,從 editor 的角度看有哪些特質的論文會比較容易被 accept,哪些特質會不受青睞,論文中各段的重點也都有強調如何不會陷入 #必定被踢退 的陷阱,像是跟大師吸收難得的走錯路經驗,避免自己走上相同錯誤道路。」
「過去學校只告訴你該怎麼算統計、怎麼看結果,卻忽略最重要的部分『怎麼針對實驗,選擇適合的統計方法』。統計實作時間我很喜歡,透過自己實作不但可以將所學即時應用,也可以從中發現自己不甚瞭解的部分,且有講師、助教們的協助,讓我覺得統計似乎也不是這麼困難,也更瞭解各種統計方法的應用之處。」
🧑🏫 講者陣容
【吳昭慶】神經外科頂尖期刊 Journal of Neurosurgery: Spine 之核心編輯成員。從素人狀態起步,歷經 author / reviewer / speaker / editor,用研究與發表,讓世界知道自己的技術與專業。
【吳青陽】從別人眼中的小手術 port A 開始,逐步登上外科第一名期刊 Annals of Surgery,發表多項獨到研究與專利,並有肺癌手術系列研究。用 PubMed 的足跡,榮耀自己胸腔外科醫師的身份!
【蔡依橙】原創論文被引用破百次,領導制訂亞洲心臟電腦斷層 guideline 後,希望協助想在國際舞台發光的朋友,於是辭職創業,全心投入課程規劃,協助大量傑出校友,活出更好的人生。
👁🗨 課程特色
【親切大師】國際級 editor / reviewer 的論文供您閱讀,並現場提問。將從 author 到 reviewer 甚至 editor 這一路可能遇到的狀況,系統性整理,節省您的時間、節省您的精力,機會難得!
【不怕統計】素富盛名的「互動實作時間」,處理初學者最常用的無母數統計,畫出漂亮圖表,並實際操作,上手 ROC curve 與 Kaplan-Meier survival curve。在眾多助教與講師的協助下,統計不難。
【課後回饋】除了課前提問,將由講師們仔細回覆之外。課後,蔡校長也將針對您所做的統計圖表,給予建議。用資深 reviewer 的觀點,協助您從「已經是自己做得最好的圖表」,再上層樓。
同時也有10000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2,910的網紅コバにゃんチャンネル,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
「impact factor怎麼算」的推薦目錄:
- 關於impact factor怎麼算 在 新思惟國際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 關於impact factor怎麼算 在 コバにゃんチャンネル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 關於impact factor怎麼算 在 大象中醫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 關於impact factor怎麼算 在 大象中醫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 關於impact factor怎麼算 在 Re: [問題] conference為什麼不能計算impact factor? - 看板PhD 的評價
- 關於impact factor怎麼算 在 impact factor查詢的原因和症狀,YOUTUBE和台灣e院的回答 的評價
impact factor怎麼算 在 Re: [問題] conference為什麼不能計算impact factor? - 看板PhD 的必吃
※ 引述《PyTorch (citations至上主義教室)》之銘言:
: 小弟也是EECS領域 以前曾經收到review邀情
: 信里開宗明義就列了以下
: When reviewing the paper, keep in mind the following IEEE Access qualities:
: 1. The article must be technically sound.
: 2. The article must be original writing that enhances the existing body of knowledge in the given subject area.
: However, review articles and surveys are acceptable if they add value, even if
^^^^^^^^^^^^^^^^^^^^^^^^^^^^^^^^^^^^^^^^^^^^^
請看清楚 這句的重點在於 這裡 他們接受 Review/Survey 型的論文。
對我來我說這類型的論文,對於我了解一個新的領域的 State of the Arts很有幫助!
幫忙整理也是很有貢獻的一件事情。
: new data/concepts are not presented.
: 3. Practical articles are acceptable if they are useful to the engineering community on
^^^^^^^^^^^^^^^^^^^^^^^^^^^^^^^^^^^^^^^^^^^^^^^^^^^^^^^^^^^^^^^^^^^^^^^^^^^^^^
實務也是很重要的! 至少在工程領域,一堆數學式跑模擬,卻無法落實?
這會對人類社會有進步嗎?
: how to demonstrate a technology that may not be novel.
^^^^^^^^^^^^^^^^^^^^^^^^^^^^^^^^^^
這個也是很有幫助及貢獻的,幫助我了解如用應用技術在一個系統上。
: 4. The references that are provided must be applicable and sufficient.
: 5. The title is applicable and appropriate.
: Additional information regarding the review process and scope of IEEE Access can be found at https://ieeeaccess.ieee.org.
: 這樣看起來要上這期刊好像不需要很大貢獻
^^^^^^^^^^^^^^^^^^^^
我認為上述的觀點也是有很大的貢獻,貢獻的點不一樣罷了。
: ※ 引述《liangbi (liangbi)》之銘言:
: : 不一定,一切看AE,我之前有一篇IEEE Access,4月17日投稿到11月15日才正式接受發表。
: : 中間經過三次revision。
: : 我也有上過大家口中的傳統IEEE 頂刊,Full Paper一個月就接受了,投論文就是運氣運氣。
: : IEEE Access給7天review,但是現在許多傳統期刊IEEE Trans. 也都向IEEE Access致敬,
: : 時間都縮短了,像是手邊邊審某些IEEE Trans從 5 weeks 縮到 2 weeks
: : IEEE Access 給7天 review 不完全硬性規定7天,很多國外的reviewer都會要求展延,
: : 相信大多數的AE也都會同意。
: : 話說我不相信審論文需要那麼久的時間,也都是放在那邊,在最後一刻才會看,審得快的
: : 也不見得比較差。審得比較久的傳統期刊品質不見的比較好,對我而言IEEE Trans.
: : 傳統期刊跟IEEE Access我都是花一樣的時間一樣的標準在審查。
: : IEEE Access強調跨領域的研究。
: : 不一定都收,我也有遇過還沒有外審,直接在AE退稿的情況。我目前改投到傳統
: : IEEE Trans Under review中。
: : 在電資領域算是高了 Q1。 它如果算低的話,其他的Q2-Q4期刊如何是好?
: : 見人見智,我是看好Open Access,這是未來的大趨勢。
: : 我也看我不少頂級研究發表在IEEE Access。
: : 像是這一篇跨國太空衛星研究計畫,台灣團隊有幾個可以做到這樣的研究?
: : https://ieeexplore.ieee.org/document/8372453
: arXiv上也有菲爾茲獎(數學界的諾貝爾獎)的得獎論文
: 因為作者個性古怪所以不投數學期刊(他也沒去領獎)
: 但這也不代表arXiv是嚴格審查 reviewer水準高的
: 出版品
: 別人在乎這個出版品把關好不好是看他的下界而不是上界
^^^^^^^^^^^^^^^^^^^^^^^^^^^^^^^^^^^^^
把關是看AE 看 Reviewer,每個出版品都有它的使命及目的,都有他的讀者群。
活在"別人""在乎" 不是很辛苦嗎???
IEEE Access 存在本來就是有別於傳統期刊所設置的,我也有IEEE T/J的期刊論文,
也有IEEE Access的論文,但是我不會覺得誰好誰不好,我也沒有那個資格去批判。
每種期刊本來就有他感興趣的主題,有的重實務,有的重理論,有的重創新性,
有的重應用性。 只要是認認真真做的,不要是做假資料假數據。
我都認為它們都是有貢獻的,可能對你沒貢獻,但是對別人卻是很有幫助的。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24.218.144.56 (臺灣)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PhD/M.1618108957.A.703.html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