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想講太多新秀的東西,畢竟想留著等新秀初探做成影片,所以只簡單談一下這兩天看黃蜂比賽的想法。
.
最讓我驚豔的無疑是Jalen McDaniels,這名去年的二輪秀如果你覺得名字有點熟悉的話、不用懷疑,他就是今年首輪新秀Jaden McDaniels的哥哥。
.
而必須說啊,哥哥就我看來很可能成就會遠超身為五星高中生的弟弟。
.
這傢伙有著不輸弟弟的先天條件,6呎10吋身高、7呎臂展、極快的速度、優秀的協調性、水準之上的爆發力,之所以會掉到二輪是因為他技術非常粗糙、且今年已經22歲。
.
但肉眼可見的是,比起弟弟、Jalen的球商和學習力好不知道幾倍,他上一季是完全沒投籃的,今天這場卻展現出非常好且柔軟的投籃姿勢,動作一氣呵成、手感甚至還比黃蜂這兩年努力栽培的Bridges還好。即便接球腳步不穩定、但相信外線練起來只是時間的問題。
.
同時他也是一名很好的空切者,懂得適時在底線遊走、接球後運用自己的身材優勢和協調性在碰撞下終結。並且他還有簡單下球切入的能力,在短擋拆接球時能直接從罰球線運用爆發力和臂展一兩步墊進去攻擊籃框。
.
總之,就是一名類似Jerami Grant那樣、運用高機動性和身材,以及基本不複雜的技術,在球場各個角落都能接應得分的類型。不過就我來看Jalen的協調性更好,倘若技術能持續提升上去,他的進攻能力是有可能超越Grant的。
.
甚至可以說,就我來看他現在已經滿接近雷霆時期的Grant了。
.
而這也就是我一直在強調的。不能因為黃蜂這幾年操盤老是很問號,就連帶覺得他們一定其他部分也都很爛。
.
事實上黃蜂的選秀眼光這幾年都非常精準,養成能力更是極高,並且對於球員的定位、防守系統的建立等等,都是重建隊裡面我看到數一數二的好。
.
是的,在PJ Washington的新秀觀察裡我有講到,黃蜂的聯防系統有多紮實,如今在Jalen進攻有所成長,能上更多時間、又加入LaMelo這個6呎8吋且機動性超高的球員後,黃蜂的側翼協防海也有望更加亮眼。
.
幾乎可以想像得到,開季經過一定磨合之後,黃蜂的第二陣容會有多精彩。
.
即便由於個人得分、LaMelo開季大概沒辦法打上先發,但這兩場看下來我覺得他是真貨。看不出態度有問題、在場上攻守兩端都井然有序,根本看不出是一名完成度非常低的新秀。
.
比起他啦,這兩天隔壁棚打老鷹的MCW還比較像新秀,ㄏ。
.
在LaMelo超乎預期的成熟之下,他帶領著Miles Bridges、Jalen、Martin兄弟檔、Biyombo這票跳跳人第二陣容,球風真的有夠熱血,防守端迅速協防蓋鍋之後再集體快攻最後alley-oop爆扣收場的畫面,勢必未來會不斷上演。
.
至於先發上,Rozier - Graham - PJ - Zeller的組合上一季基本上已經證明過自己了,如今終於為雙槍找來真正的控球者Gordon Hayward,整個先發一下子就有條不紊了起來。
.
PJ的策應和Hayward的節奏掌控,有望把Rozier和Graham的得分爆發力從不穩定的雙面刃、轉換為更加穩定可靠的武器,而這兩人的牽制防守的能力,也有望反過來提昇前兩人的出手空間、相輔相成。
.
雖然Hayward的合約又臭又長、風險又大,Rozier也是明顯溢價,但事實就是最後組合出來真的是非常完整又全面的一支團隊,說真的這樣要嘲笑他們也還真的是有點難。
.
與其說黃蜂這兩年的操作是亂撒銀子,不如說他們是慧眼獨具、看得出其他球隊放不進去的雞肋,是自己隊上剛好完全合適的真命天子。 (雖然合約還是簽太大就是了啦)
.
所以啊,真的是不要再嘲笑黃蜂了。你就去看今天這場的上半場,看一下就好了,跟你保證你會驚覺這隊怎麼會這麼好看。
.
從去年說到現在了,感覺成功推坑的人數還是少之又少,希望這回在有LaMelo推波助瀾之下,可以成功把黃蜂這兩年非常熱血好看的球風給推廣出去啊!
.
趕快拉親朋好友、三姑六婆一起來闔家觀賞黃蜂比賽啦(#`Д´)ノ 不會後悔的啦幹(#`Д´)ノ
.
#夏洛特黃蜂 #LaMeloBall #JalenMcDaniels #2020NBA熱身賽 #NBA逐場分析
同時也有10000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2,910的網紅コバにゃんチャンネル,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
「gordon hayward身高」的推薦目錄:
- 關於gordon hayward身高 在 Sky's NBA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 關於gordon hayward身高 在 小人物上籃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 關於gordon hayward身高 在 Sky's NBA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 關於gordon hayward身高 在 コバにゃんチャンネル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 關於gordon hayward身高 在 大象中醫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 關於gordon hayward身高 在 大象中醫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 關於gordon hayward身高 在 Fw: [討論] 來談談Gordon Hayward吧- 看板UTAH-JAZZ 的評價
- 關於gordon hayward身高 在 三井瘦的籃球隨筆- 【塞爾提克寒假作業EP1.5】老狐狸安吉的 ... 的評價
- 關於gordon hayward身高 在 Gordon Hayward PTT2023-在Facebook/IG/Youtube上的焦點 ... 的評價
- 關於gordon hayward身高 在 Gordon Hayward PTT2023-在Facebook/IG/Youtube上的焦點 ... 的評價
- 關於gordon hayward身高 在 Gordon Hayward PTT2023-在Facebook/IG/Youtube上的焦點 ... 的評價
- 關於gordon hayward身高 在 Gordon Hayward 戈登·海沃德生涯最高分39分!!! - YouTube 的評價
- 關於gordon hayward身高 在 Fw: [討論] 來談談Gordon Hayward吧- 看板UTAH-JAZZ 的評價
gordon hayward身高 在 小人物上籃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暴龍的板凳...
災難而已。
讓小人物想到去年LBJ對勇士,一場上場44分鐘,球隊領先。剩下那四分鐘,輸了了。雖然說季後賽板凳相對先發上場時間少很多,但是至少要能咬住分數啊!
暴龍的VanVleet剛好又在季後賽遇到slump。其實slump誰都會有,而時間過了手感就會回來。但是在季後賽大家都拚死打的時候,進攻不行,防守又因身高不足被吃假的,那就沒救了。
又有更無助的。VanVleet號稱PG其實全身上下都是個得分後衛。因此他在場上時必須搭配Lowry或Siakim做playmaking. 但是若是Lowry/VanVleet雙矮後衛那防守就被吃假的。Siakim的問題是,進攻太單調,無法幫助隊友發動遍地開花。
Nick Nurse又非常堅持他的rotation, 每次幾乎三位板凳都同時上 (G3 有調整一下)。上述的問題就不斷地出現: 防守被吃,進攻VanVleet投自己的,Siakim攻自己的,板凳群無法進入進攻節奏,賽後檢討板凳。
小人物Fu和Hans在節目上討論,輸球是系統性問題 (system) 所以要調整(adjustment),還是只是執行層面(execution)。其實這問題不一定是非一即二。由小人物Hans看來,板凳的問題源自於VanVleet手感不佳(execution),連動造成板凳群的節奏無法進入狀況。當然或許有一天VanVleet狀況會反彈,但是Nurse選擇不改變板凳進攻模式,或輪流讓板凳們搭配先發,甚至讓同樣也是冰冷手感但是至少有身高防守優勢的林書豪試試,會是對的選擇嗎??
We'll see. Brad Stevens stuck with Gordon Hayward during the regular season and it's paying off. Maybe sticking with VanVleet will pay off later in the series or even in the conference finals. Or it'll cost them the season. And Kawhi. And Ujiri. And Gasol. Who knows.
We'll see.
#鬥志也要鬥智 #GoGoGo #不要看輕季後賽板凳的重要性
gordon hayward身高 在 Sky's NBA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在傷病中折翼
今天NBA發生了一筆非常微小,很可能不會為聯盟版圖帶來任何影響的交易。那就是鵜鶘將Quincy Pondexter連同2018二輪籤賣到公牛,試圖舒緩薪資空間。
.
至於公牛,拿到29歲的Q-Pon後他們很可能會選擇將他揮棄。而沒意外的話,過去兩季都因為傷勢無法上場的Q-Pon,應該會就這樣消失在聯盟。
.
而遙想當年在2010年選秀時,雖然是小年,不過那年在小前鋒戰力上,首輪倒是有不少值得一賭的選擇。
.
若根據NBADraft.net與DraftExpress兩大選秀網站的模擬選秀。首先打頭牌的無疑是兩大體能派小前鋒Wesley Johnson、Al-Farouq Aminu。
.
再來中段依序還有技術派的Luke Babbitt、Gordon Hayward以及另一枚體能派的Paul George。
.
至於在這幾人後面,應該就屬來自Washington的Quincy Pondexter了。
.
當時已經大四的Q-Pon,儘管比起其他新秀年紀更大,但強勁的體能、6尺7吋身高搭配7尺臂展的良好身材,讓他儼然具備了被栽培的基礎價值。
.
再來,大四賽季的Q-Pon是NCAA中最有效率的得分手之一。他有極佳的快攻終結能力,也在三年中磨練出了具水準的中距離急停能力...
.
因此,好的身體條件,好的基礎技術,也讓Q-Pon成為了球探們眼中首輪末、二輪初的投資好選擇。
.
最終,Q-Pon不意外的在首輪26順位被黃蜂(現在的鵜鶘)選走,不過隔年因為實在擠不出位置練Q-Pon,黃蜂便又將他交易到了灰熊。
.
接著在曼菲斯的前兩年,Q-Pon被體系嚴謹的灰熊教練團指示朝著3D球員的方向去成長。因此他捨棄了大學時中距離的打法,苦練定點三分投射,並慢慢成為了一名合格的3D外圍鎖。
.
在12-13賽季,24歲的Q-Pon場均繳出6.3分2.2籃板39.5%三分命中率的成績。儘管並非一份驚人的數據,不過不斷在穩定成長的他,被認為大有機會成為類似Trevor Ariza那樣的先發級3D前鋒。
.
也因此,隔一年13-14賽季當Q-Pon遭受到傷病困擾後,那時已經進入以AD為首的新時代的鵜鶘,便快速鎖定這名年輕舊將,並成功在2014-15賽季季中透過交易獲得他。
.
只是鵜鶘沒料到的是,13-14賽季Q-Pon的傷病,僅是一個小小的開端而已...
.
而在交易後,Q-Pon確實稱職扮演了鵜鶘需要的3D角色,場均可繳出9分3.1籃板1.5助攻43.3%三分命中率。
.
且同時,他的三分Catch & Shoot命中率來到42%,空檔三分命中率也高過四成。可說是不僅將自己的等級拉高到另一個級別,也完美執行了鵜鶘想幫AD拉開空間的期待。
.
而防守方面,雖然身材不厚的Q-Pon內線防守不算強勢,但針對外圍來說,他限制對手三分命中率低達30.8%是非常好的成績,也算是達到了鵜鶘對於三分線防守的希望。
.
最終,鵜鶘也以Tyreke Evans、Eric Gordon、Q-Pon、Ryan Anderson以及AD這樣的組合,成功打進了AD時代的第一次季後賽。
.
...只可惜後面的事情大家想必也清楚。
.
鵜鶘隊後來在Evans、Gordon、AD的傷勢頻仍,加上新教練Alvin Gentry執教無能之下,瞬間從新興球隊落入連年幾乎墊底的絕望。
.
而Q-Pon,也在看似準備起飛的半季後跌入了傷病的深淵,反覆的膝傷困擾著他,最終竟讓他在14-15賽季後,連續兩個賽季、一場比賽都上不了。
.
.
於是,一名26歲、具備一身3D技術的年輕球員,就這樣在一次次的手術中,最後慘遭折翼。
.
...不僅僅是折斷了Q-Pon重新在場上奔跑、跳躍的機會,如今看來,更可能是折斷了他整個NBA生涯。
.
所以現在已經29歲、將在下一季滿30歲的Q-Pon,我想,應該最終留給大家的印象就是「鵜鶘那個永遠沒上場的球員」了吧!
.
甚至我很懷疑,兩年過後,到底還有多少人會記得聯盟曾有過Quincy Pondexter這名球員。
.
而所謂的過客,這應該這就是最佳典範了。
.
在籃球最高殿堂中苦苦磨練了自己五年,正要準備驗收成果時...一個傷勢,就這樣永遠抹去了他的存在。
.
幾年後在球迷的腦海中,他存在過的五年,將等於是不曾存在過的時光。
.
儘管Q-Pon並非天賦好手,但一名堅實好用的綠葉因傷病落到此步,也依舊令人惋惜...
.
#QPon #QuincyPondexter #Grizzlies #TakeFlight #Pelicans #Trade #Bulls #3D球員 #傷病
gordon hayward身高 在 三井瘦的籃球隨筆- 【塞爾提克寒假作業EP1.5】老狐狸安吉的 ... 的必吃
這些優點聽起來就是Brad Stevens的天菜,尤其是在Gordon Hayward可能會 ... 防守端可能是Williams比較穩定的一塊,6呎7吋的身高搭配上極佳的體能讓他 ... ... <看更多>
gordon hayward身高 在 Gordon Hayward PTT2023-在Facebook/IG/Youtube上的焦點 ... 的必吃
Gordon Hayward PTT2023-在Facebook/IG/Youtube上的焦點新聞和熱門話題資訊,找gordon hayward身高,gordon hayward球鞋,Gordon Hayward 星海爭霸在2022年該注意什麼? ... <看更多>
gordon hayward身高 在 Fw: [討論] 來談談Gordon Hayward吧- 看板UTAH-JAZZ 的必吃
※ [本文轉錄自 NBA 看板 #1FT8_6DL ]
作者: monmo (Gentleman monmo) 看板: NBA
標題: Re: [討論] 來談談Gordon Hayward吧
時間: Fri Mar 30 00:37:23 2012
基本簡介可看爵士板15175
摘錄重點是打網球出身 腳力因此不錯(跟踢足球的有異曲同工之妙)
然後是從PG出身 一路長高到現在這樣(河田雅史表示 還是遜色我一點)
補充進NBA跟今年的變化
是個不錯的Playmaker 進攻端切入 空切為主
切入的腳步變幻節奏頗怪 很有Manu之風
但囿於體型跟速度沒辦法那麼刁鑽 或許是因為這樣頭髮還不少
(但我覺得他也會禿...只是他應該是從前額開始禿 而不是馬妞的河童式)
屬於高前鋒也有低位背框動作 快攻處理的不錯
特色是很喜歡中路罰球線一步雙手灌籃
由於彈速很不錯灌起來頗有飛翔的觀賞性(特別又是白人)
大二那年外線很糟 這問題到現在還是有
但是有不錯的出手動作 是很有進步的空間
普遍被認為雖然休季暑假有在重訓之類的維持
但真的花不少時間在打電動(以前真的是很專業還自己架私服的樣子)
外線季初到季中真的蠻慘的 經過暑假沒啥進步
變成很容易被看穿只想切傳 常常外線拿到球很明顯就不敢投趕快傳掉
某程度或許跟太想當Playmaker有關
經過調度上的變換跟調適後 最近外線是有比較好一點 但離穩定還有距離
防守方面重訓成果有出來 應該有水準程度的對抗性且敢於對抗
速度尚可 經驗還需要加強 防守範圍受限於手長跟橫移速度不能說太大
不過同樣由於彈速很不錯人又拼且積極又有身高 巴火鍋是另一個觀賞點
特別是時常有快攻回防去八鍋的精彩畫面...未來期望能長成良好的單防跟火鍋手
基本上已經證明可以在NBA生存不是假貨 籃球智商也頗受肯定
但如果要成為夠優秀的球員 還需要把三分外線+C&S變成常備武器
才可以稱的起當年爵士用期待已久的尼克簽 在質疑聲中選擇他的決定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119.14.27.119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轉錄者: kaikai1112 (140.118.16.67), 時間: 03/30/2012 08:12:36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