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ity Flaneur
既獨特又獨立的香港文化(文:馬國明)
自從梁振英於今年三月在立法會宣讀施政報告時,煞有介事地斥責香港大學學生報「學宛」宣揚港獨思想以來,個別「有心人」以港獨的議題大造文章。四月九日的報章更報道,身兼大律師的民建聯成員馬恩國,率團訪問北京時,向北京提出一份「反港獨法」的具體條文。港獨思想的勢頭是否漫延到一發不可收拾的地步,必須立即落實「反港獨法」?若然不是拜梁振英的義助,根本沒有多少人留意到「學宛」這份純屬在大學校園流傳的學生刋物,更遑論其中一期的言論!
急於向北京邀功的人多不勝數
誠如不少評論者指出,向北京提出「反港獨法」的舉動無非是為了邀功而已,跟梁振英高調斥責「學宛」如出一轍。不過急於向北京邀功的人恐怕多不勝數,尤其要注意,馬恩國向北京提出的「反港獨法」涵蓋的範圍甚廣,其中更有所謂「本土意識擾亂秩序行為」的條文。不難想像,一眾排隊等候向北京邀功的人士,只會不斷提出更加極端的建議。事實上,所謂「反港獨法」等同將「基本法」二十三條斬件立法,「基本法」二十工條被喻為縣在香港言論自由頭上的一把刀,一旦立法,以言入罪的日子亦隨即降臨。這也是為甚麼香港社會一直十分抗拒「基本法」二十三條立法,但所謂「反港獨法」卻可能發揮同樣可怕的後果。梁振英說要警愓港獨,但更加要警愓是所謂「反港獨法」。
音譯詞彙,典雅感覺
香港社會不但一直奉行言論自由,更強調學術自由;從學術研究的層次而言,香港不但有自己一套獨特的文化,而且更有一種獨立的文化感觀。後者的成因主要是香港社會不像中國大陸以至台灣社會那樣,背負著沉重的文化包袱。香港社會沿用的粵語夾雜大量音譯的詞彙,如巴士、的士、士多、燕梳、打比等詞彙。更值得注意的是這些夾雜在粵語裡的音譯詞彙,也必須是在香港生活的人才明白其意義,中國大陸或台灣沿用的現代漢語亦無可避免地夾雜了一些音譯的詞彙,但這些音譯的詞彙跟香港的音譯詞彙除了在數量上有所不及外,更有一種質的分別。像幽默和浪漫這兩個詞彙是 Humor 和 Romance 的音譯,但跟香港社會大部分音譯詞彙有所不同,幽默和浪漫這些原是用來音譯的漢字本身有其意義,而且組成詞彙的漢字互相配合,顯然是精心的配搭。相反香港的音譯詞彙則顯得隨手拿來,不似得幽默或浪漫的音譯詞彙,予人典雅的感覺。香港的音譯詞彙但求依照英文的發音,完全沒有講求典雅與否。這一點恰好說明香港既獨特又獨立之處。
披頭四與港式諧星
在沒有多少文化包袱的情況下,香港對西方社會的事物甚少抗拒之餘,卻不是照單全收,接納西方社會的事物之餘往往又有自己一套既獨特又獨立的觀感。像六十年代風靡全球的英國流行音樂樂隊 Beatles 在香港當然大受歡迎,不少中學男生更仿傚樂隊成員的髮型。Beatles 即甲蟲,但香港卻沒有稱之為甲蟲樂隊,亦沒有冠以音譯的名稱,而是以自己對樂隊的觀感,稱之為「披頭四」。這個香港獨立命名的名稱實在可圈可點,Beatles 成名後,英國人為樂隊起了另一名字,稱之為 Fab Four 或「嘖嘖稱奇的四人」。換言之,英國人亦留意到 Beatles 為四人組合,但香港卻早已道出這一點了!香港有自己一套獨特的文化,這點不少人早已留意到,相關的學術文章亦有不少。但香港有自己一套獨立的文化一事卻好像未被深入討論,連香港一群自稱本土派的人士亦未有注意到。環顧整個華人文化圈,唯獨香港出現笑匠和諧星,喜劇電影是港產片的一大類型,五、六十年代已出現鄧寄塵、鄭君綿等諧星;七十年代更是盛產諧星和喜劇電影的年代,許氏兄弟、麥嘉、吳耀漢、岑建勳等全是諧星,即使成就有別。八、九十年代更出現周星馳這位無厘頭大師,而當今活躍影壇的杜文澤亦極具潛質。反觀中國大陸或台灣至今還未出現像樣的喜劇或諧星,原因十分顯淺,中國文化帶有濃厚的大家長色彩,對著大家長不可能講笑,中國大陸和台灣仍背負著中國文化的包袱,只有香港是獨立於中國文化,因此才能盛產喜劇和諧星,亦因此香港原本只有搞笑一詞,沒有所謂惡搞!
總而言之,中港文化差異是鐵一般的事實,一般人只當這種差異是文明或不文明,卻沒有留意到最大的差異其實是能否獨立於幾千年的中國文化。雖然這種獨立不過是文化上獨立,但隨著急於向北京邀功的人士不斷提出所謂「反港獨法」,說不定連探討香港的獨立文化也會被梁振英或馬恩國之流視為港獨!
圖:破折號
(全文見 CUP Magazine 160 期五月號「信不信由我」專欄)
flaneur發音 在 【01's Flaneur Club】EP.05 千禧仔女講俚語 - YouTube 的必吃
01's Flaneur Club | 廣東話系列:俚語】「齮齮齕齕」、「捩咁棄」、「食塞米」呢啲廣東話俚語就聽長輩講得多,你又知唔知呢啲俚語點解呢? ... <看更多>
flaneur發音 在 The Paris Flaneur 巴黎閒晃札記 的必吃
The Paris Flaneur 巴黎閒晃札記 is at Sir Winston. ... 人已經用公雞來取笑高盧人,拉丁文高盧的發音與公雞同音,而高盧人亦沿用公雞象徵自己,印在他們的錢幣上。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