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體感覺 vs 知覺】proprioception vs perception
不久前山姆在線上提了一個很棒的問題,這個問題的思考過程至今還一直有助於我在課堂上解釋技術的本質,候機的空檔把思考過程整理出來,分享如下。他的提問是:「我看博士會用知覺(perception),但有點像是肌力領域常用的本體感覺(proprioception)」,「本體感覺」跟「知覺」 有什麼不同呢?」
我們可以從字源談起,「proprioception」與「perception」是同一個字根:-ception,這個字根的本義是「連結」的意思,類似的字彙還有:
→conception:設想、構想、概念的形成,意指「建構一個共同的連結」。
→deception:欺騙,意指「有心或無意造成錯誤連結」。
→interception:竊聽、截球,意指「中途斷除連結」。
→inception:初始、植入,它也是李奧那多演的夢境植入的電影名文片名(中文片名是《全面入侵》),意指刻意「把某種連結植入」某人腦袋裡的意思。
--
●proprio-這個字首是「one's own」,意指:不外求,「本體自身所有」;因此「proprioception」正是指本體自身所有的連結,像五感、平衡感與自覺費力程度(PRE)都是,但這個字的重點在這些本體感受的「連結性」。
●per-這個字首是「through」、「throughout」(遍布、貫穿、從頭到尾)的意思。
所以「proprioceptive(本體感覺)」是指身體自己所有感受的連結;而「perception(知覺)」是一個更大的概念,它由內而外貫穿所有的連結,從內在的感覺、感受,到外部學來的概念、知識全部串成一個整體。
這兩個詞都是一種控制動作與分辨運動時細微差異變化的能力,比如說腳掌在哪裡、手掌在哪裡、身體有沒有保持穩定。許多動物的本體感覺都比人類還敏銳,但只有人類具有「開發知覺」的能力,因為「知覺」的開發之前必須先「學習概念」,有了「概念」(concept)才能建立「標準」(standard),有了標準才能開始進行教/學活動。
--
教學活動必須不斷在這「(本體)感覺、感受(feeling)、概念、知覺」之間流轉,其中「知覺」是最高層的,感覺、概念與感受都在知覺之下。這四個概念之間的階層關係有兩個方向:
其一是:感覺→感受→知覺;
其二是:感覺→概念→知覺;
兩者都從(本體)感覺出發,但不管是哪一個方向,階層都沒變,「(本體)感覺」在底層,「知覺」在高層。在教學的過程中,若知覺開發不順利,就要退回概念、感受或感官層去。
感覺、感受、概念與知覺之間的關係相當有趣,有興趣的朋友可以參考之前寫過的一篇文章:http://rocky549.blogspot.tw/2017/05/frame.html
conception concept差異 在 情意溝通教學理論: 從建構到實踐 - 第 153 頁 - Google 圖書結果 的必吃
conception 」雖然經常與「 concept 」一字交換使用,但略有差別。concep 一字,是指我們對一串特殊事例思考過後 ... 0 「不利」或「錯誤」是在差異比較中「凸顯」的。 ... <看更多>
相關內容
conception concept差異 在 【推畫】用一隻黑貓解釋哲學、形上學、神學與科學的差異... 的必吃
【推畫】用一隻黑貓解釋哲學、形上學、神學與科學的差異知名的線上漫畫網站The Oatmeal ... Concept & Conception 桌遊影片:http://www.philomedium.com/video/79397. ... <看更多>
conception concept差異 在 轉寄 - 博碩士論文行動網 的必吃
不具理工背景,職前教師得分高於在職教師,且達顯著差異。 ... to the climate change conception questionnaire, acid rain concept got the highest correct ratio, ...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