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糞便移植治療新冠症狀?避免重症死亡的曙光]
糞便微菌移植(fecal microbiota transplantation),目前最有證據且臨床實驗證實有效的適應症,是符合「復發性或嚴重性困難梭狀芽孢桿菌(Clostridioides difficile infection, CDI )感染診斷之病人經標準治療無效後即可考慮。
看過我之前分享的《自然期刊研究—-餓瘦的恐怖真相》https://www.facebook.com/175089479960691/posts/974864279983203/?d=n
的影片,應該對這種吃極低熱量飲食的人身上增加的困難梭狀桿菌有印象,而這種菌的不正常上升,其實就暗示著正常腸道菌相的破壞。
在極具權威的期刊《Gut》前天分享了兩個病例報告(case report),一個是衰弱且有多重共病症(frailty/comorbidities)的80 歲的肺炎住院患者,一個是有潰瘍性結腸炎(ulcerative colitis)正在服用免疫抑制藥物(immunosuppression) 的19 歲男子。
這兩人都是屬於得到新冠肺炎,有高風險會重症及死亡的族群。
但是兩人都碰巧在不知道自己被感染的情況下,因爲嚴重的困難梭菌 (Clostridium difficile) 感染而接受了「糞便移植」療程。後來COVID-19的感染症狀出現後非常輕微,並且在幾天內就消失。
科學家跟醫師們比對所有其中介入的其他治療,都無法解釋為何這兩人的新冠症狀如此輕微,研判FMT除了治療了CDI,也同時藉由矯正了失衡的菌相,透過腸道菌相-免疫反應的聯動(microbiome-immune interactions),減緩了病毒所造成的免疫激活跟一連串的破壞。
醫學就是這樣, #無心插柳柳成蔭,跟當初杜絕了天花的牛痘疫苗的發想一樣,常常是一個陰錯陽差,迸出了新的火花,一個 #嶄新的療法於焉產生。
#或許以腸道微菌為治療標的
#會是下一個降低死亡率的治療方式
#希望4加2R也會是杜絕復胖的新療法
clostridium difficile治療 在 加護病房查房日誌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加護病房查房日誌20190329
臨床上使用抗生素後,如果每天的腹瀉超過三次而且持續兩天以上,我們就應該對病人做clostridium difficile感染的相關診斷評估,更嚴重的情況還包括伴隨發燒或夜間腹瀉。診斷主要以lab data和大腸鏡診斷為主。
Lab diagnosis
主要有兩種: 1. toxin assays 2. organism detection assays
最好的方法還沒有定論
Anaerobic stool culture 敏感度高但因耗時長所以臨床上使用性不大
Cytotoxicity assay 雖然時間也久,但尚未有和其他診斷方法的研究來證明他的效果
許多檢驗科都用enzyme immunoassay (EIA) testing for C. difficile toxins A and B,這個方法較快,但比cytotoxicity assay的敏感度低。克服的方法是先做glutamate dehydrogenase的antigen檢測再做EIA testing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 (PCR) 又快又準,目前慢慢變成主流。
大腸鏡是輔助診斷的方法,使用時機為1.高度懷疑但lab又驗不出東西 2. lab太慢,我們急者要診斷時 3. 使用抗生素治療失敗 4. 非典型的症狀如: ileus或腹瀉不嚴重時。所以如果我們已經用lab來證實有感染,其實就可以不用再做一次大腸鏡了。
問問大家有沒有遇過clostridium difficile感染呢?有的請留言+1,讓老師知道一下喔!!!
clostridium difficile治療 在 藥學人生 - Pharmalife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忘了是去年還是前年無意間看到的某篇文章,描述著噬菌體 (bacteriophage) 用在治療多重抗藥性菌種的病人故事。
我的記憶其實有些模糊了,印象中那個人好像是個男的,感染的菌種好像是 XDR A. baumannii,記得病人在爆腎、命懸一線時,似乎是求助美國軍方對 bacteriophage 很有研究的實驗室,該實驗室精心挑選了一管 bacteriophage 注射到病人身上,最後那個病人順利地擊敗感染症,活了下來。
時至今日,FDA 也開始核准相關臨床試驗了。
從佛萊明爵士發現 penicillin,我們開始知道可以從自然界找出救命的靈藥。
這段過程我們將這些靈藥改良,並進行更多靈藥的開發,我們用了很多,或許用了太多,所以日漸養出多重抗藥性菌種的怪物。
約莫十年前,繞了一圈的我們,由餵便便治療困難梭菌感染 (fecal microbiota transplantation for Clostridium difficile infection),再度擁抱了「真。自然療法」的應用與價值。
在抗生素持續出土、再吃土的年代,或許再向自然界求助相生相剋的武器,也是另一個出路~
#PhageTherapy #bacteriophage #superbug #MDRO
The first US clinical trial of intravenously administered bacteriophage therapy has received FDA approval. The proposed phase 1 and 2 trial will evaluate the safety, tolerability, and efficacy of an experimental bacteriophage therapy for patients with ventricular assist devices (VAD) who have developed Staphylococcus aureus infections.
clostridium difficile治療 在 【NEJM告訴你,抗生素(antibiotic) 與困難梭狀芽孢桿菌感染 ... 的必吃
開場白結束,CDI (Clostridium difficile)←還是抗拒念中文,是院內感染的 ... 從小時候念藥理學、治療學、臨床藥學時,老師告訴我們抗生素可能會增加 ...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