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ir sind die Jäger!】
前幾天《進擊的巨人》最終回預告終於出來了!讓我不禁又回顧了前三季的感人和熱血,加上最近在看EVA,發現日本動漫裡面實在很多德文/日耳曼元素,這大概是學德文後的驚喜?(聽明日香喊著Anfang! 覺得有趣)
進擊的巨人主角名稱 艾連.葉卡( Eren Jäger ) 的Jäger就是德文獵人的意思,也出現在我印象最深刻的第一季主題曲「紅蓮の弓矢」裡第一句歌詞出現的:「 Seid ihr das Essen? Nein, wir sind der Jäger!」(你們是食物嗎?不!我們是獵人!)
另外,幾位主要配角的名字,很多也是混合日耳曼語系的詞,例如:米卡莎·阿卡曼 ( Mikasa Ackerman ) 的 Ackerman 是德語中的農夫,據說也與猶太姓氏有關,對照劇中姓Ackerman族人的境遇,是否也可猜想其關聯呢?
當然整個動畫裡的場景和服裝等設定,也與中世紀日耳曼風格很類似,甚至之前大家熱議的原型城市Nördlingen,引起不小的觀光熱潮,爾後幾首OST也有許多德文歌詞參雜其中,下面這個影片就把曾經出現的德文歌詞擷取出來,之前沒有特別注意到,現在聽有恍然大悟的感覺,可以聽一下順便回味😎
【題外話】
大概聽懂一些德文之後,常常會在一些影視作品裡面忽然聽到德文,感覺很奇妙,雖然在英語電影裡講德語的人常常是壞人就是了哈哈(講俄文的也是)
日本動漫也用了很多德文,可能跟日語對外來語的發展歷史有關,日本的商業、理科、醫學專有詞有很多來自德文,而動漫在架空世界要加點外來神秘元素的話,德文就常常派上用場。
另外,除了最近的明日香,上一個讓我聽到嚇一跳的是在韓劇《未生》,原來韓文的打工「 아로 바이트」是從德文Arbeit (工作) 來的啊!當然日文的「アルバイト(兼職打工)」也是😭😭
#萬事包廢文
#之前關在家太久了看了很多電視
#宅得很有文化
「ackerman意思」的推薦目錄:
- 關於ackerman意思 在 德國萬事包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 關於ackerman意思 在 Eddie Tam 譚新強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 關於ackerman意思 在 Eddie Tam 譚新強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 關於ackerman意思 在 [心得] 姓名學- 看板Isayama - 批踢踢實業坊 的評價
- 關於ackerman意思 在 「實用日語字彙・温故知新!」 今天回答網友的來信提問 ... 的評價
- 關於ackerman意思 在 阿克曼函數-在PTT/IG/網紅社群上服務品牌流行穿搭 的評價
- 關於ackerman意思 在 汽车转弯没那么简单: 阿克曼转向几何是个啥?How ... - YouTube 的評價
- 關於ackerman意思 在 Search results for "sem是什么意思【TG电报∶@AK5537 ... 的評價
ackerman意思 在 Eddie Tam 譚新強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譚新強:在耶魯討論香港和中美問題
耶魯跟中國有非常長久的淵源。中國第一位留美學生容閎,就是在1854年從耶魯畢業的。後來他倡議清廷創辦幼童留美計劃,栽培了不少對近代中國有重大貢獻的人才,包括「中國鐵路之父」詹天佑、著名外交官唐紹儀,以及香港首位華人行政局議員周壽臣等。
一班耶魯畢業生更早在1901年成立了Yale-China (雅禮協會),在中國進行教育和傳教工作。協會的主要基地在湖南長沙,在當地設立了雅禮中學,至今仍是全國最佳中學之一,每年耶魯仍派多名新畢業生去教英文。耶魯亦在當地創辦了華中地區最優秀的湘雅醫院和醫學院。
1949年大陸解放,Yale-China被逼撤至香港。後來協會捐款協助錢穆成立今年慶祝成立70周年的新亞書院。我有一個姐姐是新亞校友,她非常推崇錢穆的國學修養,但說很難聽得懂他的無錫口音。
到了1979年,中國開始改革開放,Yale-China馬上重回長沙,重拾社會服務工作。 除慈善工作,耶魯亦盛產美國駐華大使,包括老布殊、洛德(Winston Lord)、雷德(Clark "Sandy" Randt)和駱家輝等。
在美國本土政界,耶魯舊生更人才濟濟。耶魯曾教育過5位總統(僅次哈佛),和無數政客、高官和大法官。耶魯舊生更創立了美國中央情報局(CIA)的二戰時前身美國戰略情報處(OSS)。
美政壇耶魯骷髏會影響力最大
不少人誤會「共濟會」(Freemasonry)和「光明會」(Illuminati)等所謂秘密組織在美國政壇有極大影響力。但事實是Freemasonry只是一批中產階級的玩意,一點影響力都沒有,Illuminati更早已煙消雲散。毫無疑問,美國最有影響力的秘密組織是耶魯的「骷髏會」(Skull and Bones),會員包括布殊家族三代、美國前總統塔夫脫(William Taft)、《時代雜誌》創辦人盧斯(Henry Luce)、美國前國務卿克里(John Kerry),以及黑石老闆蘇世民(Stephen Schwarzman)等。
上周五我榮幸被邀請到耶魯法律學院作一場以現今香港狀况和中美貿易關係為題的講座,由Yale-China、法律和管理學院共同贊助。中午前已到達紐黑文市(New Haven),先拜訪Yale-China的行政總裁David Youtz。他和太太曾在香港居住超過10年,跟香港有深厚感情,對現今動亂非常痛心,他太太表示相信香港人本性善良,必能和平理性地處理問題,希望早日恢復安寧。David認為很可惜香港政府未有在6月初,在情况仍未嚴重惡化前,盡快作出適當妥協,或可避免災難性騷亂。我當然同意,但解釋港府未必有他想像中那麼大的自由度。
今年耶魯中國留學生不跌反升
我詢問緊張的中美關係對Yale-China的工作有何影響?他回答在過去一年,交流確遇上較多困難,不止中國學生較難拿到美國簽證,連去中國教學的簽證也被拖延。但耶魯校長沙洛維(Peter Salovey)仍公開表示歡迎全球優秀學者,絕不會受到狹獈的民粹和種族主義所影響。據聞今年來自中國的留學生不跌反升,跟其他院校的情况截然不同。
環境學院的宣博士生客氣招待我去充滿傳統的Mory's午餐,他表示對留在美國的興趣不大,已安排家人先回上海。除H-1B簽證不易拿,特朗普的反環保政策亦減少就業機會,亦令他對美國灰心,反而中國愈來愈看重環保,有更多發展機會。
講座開始前被殿堂級憲法及政治教授Bruce Ackerman邀請到辦公室聊天,他頗熟悉香港情况,對我的觀點感興趣。我認為如要徹底平息香港的動亂,必須有一個政府和人民都接受的政治解決方案,但因為一國兩制的三大漏洞,似乎很難在短期內找到答案。
我未必同意,但非常高興教授竟然比我樂觀,反駁我的三大憂慮都有解決方法。第一是2047年的期限實在太短,擔心中央不會願意「續約」。但教授表示數年前曾在北大講學,已曾跟國內學者討論此問題,而他認為基於台灣考慮,中央必須保持香港成功落實一國兩制,以此為示範作用。我希望他的觀點仍正確,但事到如今,香港真的仍可作為一個對台灣起正面作用的示範?
專家解釋憲法留白屬常態
第二,基本法模糊答應普選,但既無留下路線圖,更無時間表,令到現今處於「修憲」困境。教授為當年基本法起草委員會作辯護,指出不少國家的憲法都有留下類似空白,只定下一些principles(原則),細節就留給後人按實際情况來決定。我當然尊重憲法專家的解釋,可能真的不應過度怪責當年的起草委員會。但即使如此,似乎仍無助解決今天香港面對如何落實普選的「憲法」危機。我唯一建議仍是或許先嘗試落實較少爭議性的立法會普選,看看效果,才着手處理更辣手的特首普選議題。
第三,香港華洋混雜,基本法在投票權上,更保留19世紀不平等條約的陰影,包括容許外籍人士投票,但又歧視外傭,剝削她們的居留和投票權。教授指出"social citizenship"和"nationality citizenship"的區別,不用過度拘泥,更指出英國人在西班牙居住滿15年,也擁有投票權,但承認是因英國仍屬歐盟才容許。我不反對寬容的投票權,但也要平等,40萬的外傭也應該有投票權,香港示威者願意接受嗎?他們似乎鼓吹極端本土主義,意思是否只許擁有單一香港護照人士投票?如剔除40萬外傭、20萬駐外人員(expats),約100萬擁有加、澳、美和英等國籍的香港人,和340萬曾經或現在擁有BNO的香港人(護照過期不等如放棄國籍),剩下來的只有約240萬的正式香港人。但其中約150萬其實是在內地出生的,即是真正土生土長,而完全沒有任何其他國籍的,可能人數不到100萬!
講座本只預計由下午4時至5時半,但結果3小時才結束演講部分,然後徇眾要求,再留下來兩小時,跟有興趣的學生繼續討論,因已到晚餐時間,所以我決定請大家吃New Haven最有名的"Brick Oven Pizza"。
課室只可容納70人,座無虛席,有些人更需要站立。約六成為不同學系的中國學生,包括兩位來自港大的交換生,美國學生約兩成,亦有一些來自新加坡、韓國等各地學生,其餘的就是關注中國的教授和行政人員。
我先敍述修例風波的起因和事情的發展經過,重點指出政府缺乏危機感,竟輕視百萬人上街的嚴重性,加上拖泥帶水,毫無前瞻性的反應,結果導致如今無法收拾的殘局。繼而解述香港的先天畸形基因,至今仍無法矯正。從前歌舞昇平,大家有點錯覺認為香港跟紐約和倫敦的分別不大,但那有另外一個主要都市活在borrowed time(借來的時間)?
跟着探討香港面對的憲法、土地、傳媒和教育等問題,更已成為了中美意識型態戰的主戰場。我指出最擔心的一點是整個本來和平、目的為爭取民主的社運,不幸已變質成為一場暴力動亂,不少人的真正目的已變為恐佈的全面社會崩潰,包括經濟、法治和社會安全!
觀眾都是聰明人,當然清楚明白我的說話。演講時很少人離開,間中有笑聲,更多時候面露迷惘和憂慮。講座進行時,已有人在社交平台上發出照片和一些反應,有人形容我為radical,據說在年青人詞彙中,是個讚賞詞。有位相熟教授更發信息給我,超誇張地形容我的講座為耶魯318年來最好的一場中國主題演講,沒有BS(廢話)、沒有偏見,只有事實,和深入見解!這當然是戲言,耶魯卧虎藏龍,在真正中國權威如史景遷(Jonathan Spence)面前,我簡直是班門弄斧。
港社運日趨暴力 美國漸難支持
整個旅程至今,無論在華盛頓、紐約或耶魯,最強烈印象是絕大部分的高官、政客和大企業CEO,都非常清楚這場香港運動使用的武力已不斷升級,反而令到他們本來支持的態度,漸趨尷尬和困難。他們不可能公開支持暴亂,當然美國亦有大量投資在香港。更沒有碰過一位美國權貴認為到現時為止,港府有使用過度武力。一位前外交高官更主動跟我說,這場運動早已不是為民主。
意思是即使美國政客如佩洛西、魯比奧、甚至特朗普,公開表態支持香港示威者,甚至要立法監察和制裁香港,他們的真正目的當然只是利用這班無知的人來箝制中國。
佩洛西本說將在9月內為《香港人權與民主法案》(《Hong Kong Human Rights and Democracy Act》)舉行投票,且應可以大比數通過兩院,但仍需總統簽署和落實執行。本來已不易,因為特朗普的焦點永遠放在貿易,對所謂人權根本沒興趣(雖早前在聯合國講了兩句)。但法案似乎可能推遲,主要原因有兩個,第一就是香港動亂日趨暴力,令到美國政府很難支持一場充滿血腥的暴亂,亦當然有不少商界阻力。第二是佩洛西剛宣布正式進行彈劾質詢(impeachment inquiry),調查特朗普有否違法以拒絕發放國防援助為要脅,逼使烏克蘭總統對Joe Biden和他兒子進行有關貪腐的調查。佩洛西表示如屬實,串謀外國勢力攻擊國內政敵,必定是值得彈劾的罪行,接近叛國!
我暫時不認為夠料弄走特朗普,但這仍必即時成為國會的最逼切事務,其他所有法案都必被推遲,包括這不太重要的香港人權法,以致非常重要的《美墨加協議》(USMCA)都受影響。另一值得留意的是這荒唐事件的唯一贏家又是俄國(純屬偶然?),烏克蘭拿不到國防經費,就無法阻止俄國繼續蠶食烏克蘭東部。
除此,佩洛西一方面痛斥特朗普勾結外國勢力,但同時又容許黃之鋒和何韻詩等人到美國國會「作證」,鼓吹美國盡快制裁自己國家。此舉又何嘗不形同叛國,佩洛西有可能真心尊重和支持這些人嗎?周庭在日本的言行就更不用說了。
烏克蘭動亂後 成歐洲最窮國
我也看過香港示威者喜愛的cult片《Winter on Fire》(凜冬烈火:烏克蘭自由之戰),但實在想不到有任何值得香港借鏡之處,值得警惕的就極多。2014年,這場所謂Maidan Revolution(廣場革命),只成功推翻自己尚算民主選出來的總統,過程中死了數百人,最差的是因動亂而失去了克里米亞。亂後經濟更差,已跌為歐洲最窮國家,據說最主要出口竟然是女性!如今不止被俄國蹂躪,連美國也任意欺負,多悲哀!
中環資產投資行政總裁
[譚新強 中環新譚]
ackerman意思 在 Eddie Tam 譚新強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譚新強:今天在耶魯法律學院香港問題講座 盡「真•香港人」責任
昨天剛在華盛頓參加完季度CEO峰會,然後再去了黑石老闆Steve Schwarzman的新書發布會。現正坐在往紐約的火車上,但因路軌出現問題而延誤了3小時,到酒店時應該已近天光!本想譏笑美國火車系統落後,但最近香港出現了40年來最嚴重載客列車出軌事故,就無謂批評人家了。
不如先講下Schwarzman自傳《What It Takes》的發布會,在非常漂亮,鄰近白宮的Smithsonian Renwick Gallery舉行。整個派對有點政經、財金界,紅地氈「首影禮」的感覺。星光熠熠,除不少金融界鉅子和大企業CEO出席外,更有很多華盛頓政治權貴和社交界的中流砥柱,都畀面出席。最搶鏡的應該是前後腳到埗的The Ultimate Power Couple——交通部長趙小蘭和她的老公、參議院多數黨領袖Mitch McConnell(早前跌倒,左手仍吊着繃帶)。商務部長Wilbur Ross亦有來臨,還帶着年輕漂亮的夫人。
趙小蘭仍然優雅,長袖善舞,穿插在嘉賓之間,但其實她近日有點煩惱,被民主黨控制的眾議院Oversight Committee調查有否與她父親的船運公司出現利益衝突。 所以雖然Mitch McConnell喜扮作對華鷹派,但說服力明顯不足,因為他是靠老婆發達的,選舉工程亦非常倚賴老婆外家捐獻。
Schwarzman的新書是講述他如何奮鬥致富的故事。他雖年屆72,身家過百億美元(已捐了很多錢),但仍非常好勝。他不止做生意好勝,連寫書都一樣,在發布會上,不遺餘力地鼓勵大家多買幾本送給朋友和家人,且擔保好看甚至會笑出聲來。他更主動提到雖只出版了一天,已登上Amazon最暢銷榜的第8位。毫不意外,他將捐出所有來自賣書的收入。
黑石老闆預言Uber生意模式永不賺錢
除推銷自傳外,他也指出美國經濟仍然良好,房地產沒有泡沫,銀行資金充裕,股市有點高,但不算嚴重。反而他最擔心的是他最善長的private market,原因是息口過低,甚至出現負利率,導致某些獨角獸出現泡沫,並特別舉出WeWork為危險例子。他亦批評Uber的生意模式,預言將永不賺錢!英雄所見略同,正是這些原因,所以我多次提醒大家要小心Softbank和旗下的Vision Fund。
峰會的最主要嘉賓是美國貿易代表Robert Lighthizer(萊特希澤)。 不少其他嘉賓也是外交和貿易專家,包括前貿易代表Carla Hills(老布殊年代),第一任國家情報局長(掌管NSA和CIA)John Negroponte,前駐華大使Stapleton Roy(真正中國通,出生於戰前南京),前副國務卿Bob Hormats(曾跟隨基辛格見過毛主席和周恩來總理),澳洲前總理Kevin Rudd(陸克文,峰會常客)。連美國前國務卿Colin Powell將軍都賞面出席。
最搞笑的是Lighthizer花了最少3分鐘,半開玩笑、半認真投訴峰會座位安排。他以為既然邀請他來演講,就必讓他站在台前,但竟然不是,反而安排他如「壞學生」般,坐在最後排來發言(後排「同學仔」陣容其實也不弱,包括Powell將軍,波音和強生CEO等)。原來這是個故意安排,且有雙重原因。第一是上次安排了Peter Navarro在台前發言,他講到不肯停,且幾乎跟Bob Woodward「開拖」,因他剛寫完一本批評特朗普白宮的書,Navarro指摘Woodward從未訪問過他,但在書內多次引述他言論,且斷章取義。汲取教訓後,為免Lighthizer與亦在場的Woodward或其他人過度爭拗,就索性不讓他在台前演說。安排他坐在後排的另一原因是逼他不止發表意見,也需留心聆聽其他與會嘉賓意見。這招非常成功,Lighthizer本只打算逗留半小時,但結果非常畀面,留了近一個半小時,且見到他不停寫筆記。
Lighthizer是位非常專業的談判專家,講話頗直接,且具幽默感,沒有Navarro和剛被炒的Bolton那麼惹火,應該是好事。他首先提到USMCA(美墨加貿易協議)的重要性,不停稱讚眾議長Pelosi(佩洛西)能幹,有信心她支持法案,且希望兩黨盡快合作以大比數通過。聽來有機會在今年內成功。請同時記住Navarro曾多次公開預測(干擾巿場?),如聯儲局繼續減息(已在發生),和USMCA獲通過,道指將升至3萬點。他有時再加一關,德國採取積極財政政策,仍未發生。
萊特希澤:跟中國改革派談判才可成功
Lighthizer提到,無論去到任何國家如印度或日本,他們都必定追問中美貿易談判的進展,興趣甚至超過對本國的關心,證明中國有多重要。他首先聲明他不知談判會否成功,即使知道也當然不會泄密。話雖如此,但從他的講話,已有不少得着。他提到中方副部長級團隊已到達華盛頓,即將重啟談判,然後10月初,部長級團隊亦將到華府展開會談。
他提到5月時,談判確曾接近成功,但不承認有90%那麼高,後來似乎協議因中方鷹派反對而被拉倒。這一點非常重要,這是我第一次正式聽到美方如此高級官員,直接指出中方也有分為鷹鴿兩派。
他更強調只可跟改革派談判才有可能成功,因為只有改革派才會相信貿易協議的條件,包括IP保護、減少國企保貼,和開放市場等措施,對中國發展也有好處。即是說,鴿派必須成功說服所有其他人。
好幾位其他嘉賓指出中美談判困難之處是中美關係複雜,除貿易外,還有其他方面的考慮,包括國防、科技、以及意識形態等等。例如華為,超過八成與會者相信這是個跟國防相關的問題。有人指出美國對中國發出的信息混亂和矛盾,一邊要求中國在貿易上遵守遊戲規則,但同時又似乎正企圖阻礙中國崛起。那麼從中方利益考慮,即使達成貿易協議,有何好處?
前國務卿:互相尊重方能化解危機
Powell是位old school外交家,仍苦口婆心建議特朗普政府必須尊重中國,千萬不可把它看作敵人,因為按他過去60年,在不同崗位接觸核武的經驗,核武真的絕對不能用,所以剩下來的途徑只有和平談判。 他更以2001年在海南島發生的中美戰機相撞事件為例,講出他如何親手以互相尊重的外交手段,化解那次危機。
Rudd剛從北京回來(現居美國),上周曾跟劉鶴副總理開會。他認為中國現今經濟情况比5月時更嚴峻一點,所以有更大誘因要達成協議,最快可在感恩節前完成(其與會人士沒這麼樂觀,過半不相信在年底前可談攏)。但這將只是一個較簡單和狹窄的貿易協議,其他問題將拖延到明年美國大選後。此簡單協議亦不可牴觸早前公開宣布的三條底線:
(1) 美方必須在達成協議後,馬上取消所有關稅;
(2) 美方不可隨意再次單邊制裁中國,且不容許中方還擊;
(3) 美方不可要求中國修改法律。
Lighthizer的最主要反應是針對第二條,他指出貿易協議跟商業合約不一樣,幾乎無法確保執行(enforcement),不可能每次都以打仗為解決方法,加上美國從不相信獨立仲裁(independent arbitration),所以唯一方法就是單邊主動制裁權。他的這一點有些道理,但我不認為無法解決,只要條件平等,容許中方同樣的主動制裁權,不就可行嗎?
貿易協議綑綁香港 將問題複雜化
我最感意外,亦最欣慰的是,Lighthizer竟隻字未提到香港。這不可能是個疏忽,亦即證明最少從他角度來看,不應亦不可把兩件事綑綁在一起,只會將問題複雜化。他多次重複他的宗旨,stay in the lane和stay out of the news,即只集中精力在貿易問題上,盡量不管其他問題,亦同時盡量低調。他認為如能解決貿易紛爭,也必對其他事情有幫助。只希望特朗普和其他官員也有同感。
我建議峰會邀請另一位來自香港的年輕嘉賓。他本來答應了,但竟不見人。後來才知道原來他有來過,但拒絕坐下來,就速速離開了。這種行為,有點小家和失禮香港人吧!連我都有點尷尬,不好意思把他推薦給如此高層次的峰會。
我亦在峰會上發言簡單解釋香港的真實現况,跟他們在CNN和《紐約時報》看到的不太一樣。很多嘉賓極感興趣,在會後午餐上追問我很多問題。
今天下午,我將在耶魯法律學院,舉行一場較深入的以香港現况為題的演講,包括探討《基本法》的憲法問題。很高興不少各院系的學生和教授表示有興趣出席。有點班門弄斧的感覺,因為耶魯是美國首屈一指的法律學院,出過無數最高法院大法官,總統都有兩位,今次將出席的更可能包括國際憲法權威學者Bruce Ackerman教授。
這是我作為「真 • 香港人」的責任。
中環資產投資行政總裁
[譚新強 中環新譚]
ackerman意思 在 「實用日語字彙・温故知新!」 今天回答網友的來信提問 ... 的必吃
中文的「感冒」,為什麼日文會說「風邪をひく」呢?「ひく(引く)」不是「拖、拉」的意思嗎? ↓ ↓ 參考答案 ... <看更多>
ackerman意思 在 阿克曼函數-在PTT/IG/網紅社群上服務品牌流行穿搭 的必吃
阿克曼函數相關關鍵字. #ackerman中文 #阿克曼函數 #Ackermann function #ackerman意思 #ackerman姓氏 # ... ... <看更多>
ackerman意思 在 [心得] 姓名學- 看板Isayama - 批踢踢實業坊 的必吃
註: 姓名也有雷,沒看過漫畫第8集後者,請勿往下
看到國外討論區提到, 世界的設定應該是後世紀, 因為姓名充滿各種族(德國為主)來源,
且髮膚色也是混雜; 因此, 好奇地用google查, 得到以下:
Eren Jaeger (艾連)
Eren: 土耳其, 代表聖人
Jaeger: 德語, 代表獵人
Conny Springer (康尼)
Conny: 古德語或拉丁, 代表brave counsel (?)
Springer: 中世紀英語(瑞典), 代表跳躍
Bertholdt Hubar (貝爾托特):
Bertholdt: 德語, 代表著名的領導者,光明的力量
Huber: 德語
Armin Arlert (阿爾敏)
Armin: 可能是德語名字. 原形是Hermann(軍人、戰士)
Reiner Braun (萊納)
Reiner: 古德語, 代表戰士
Braun: 德語常見姓, 代表棕色
Annie Leonhardt (阿妮)
Annie: 希伯來, 代表上帝眷顧了我
Leonhardt: 古德語, 代表獅子般地強壯
Jean Kirschtein (讓)
Jean: 古法語
Kirschtein: 德語, Kirsch櫻桃stein石頭
Marco Bott (馬可)
Bott: 來自英德, 代表身體
Sasha Braus (莎夏)
Sasha: 俄語,代表男人的守護者
Braus: 德語
Historia Reiss (女神)
Historia: 拉丁文, 代表歷史
Reiss: 古德語, 代表辯護人、守護者
Ymir (尤彌爾): 北歐神話, 巨人之先祖, 其身體形成大地
Mikasa Ackerman:
Mikasa: 三笠,日本地名
Ackerman: 德語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114.34.118.139
北海道也有個三笠市
※ 編輯: Dialysis 來自: 114.34.118.139 (05/15 08:23)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