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床研究與發表工作坊 快訊 🎉】
林鼎彥助理教授團隊,在醃製醬菜中,快速測量苯甲酸殘留準確性之研究,獲 Food Science & Nutrition 刊登!
💬 蔡校長講評
林老師在文章被接受後,非常高興,第一時間就與我們分享,本次投稿特殊之處有二。
首先,文章中的 ROC 曲線圖,就是我們在《#臨床研究與發表工作坊》的互動實作中,所教的 ROC 製圖內容,大方美觀且實用,並立刻用在這次的研究中。
其次,這個研究由於重要性很高,期刊社主動免去 76000 元台幣的 open access fee,主動免費讓這篇成為該期的 OA 選文,提高文章能見度,也一併提升期刊的知名度。林老師認為,光是這部分費用的減免,上課的投資就賺了兩倍以上回來!
📕 期刊介紹
Food Science & Nutrition 創刊於 2013 年,由 Wiley 發行。並與數個機構達成協議,轉介品質良好的文章前來投稿,換得 10% 的 APC 減免。是蠻有意思的合作聯盟。
2019 年的 impact factor 為 1.797,在 Food Science & Technology 排名為 Q3(81/139) 期刊。
▶ 最新梯次報名開跑,明年換你發表!
✓ 國際期刊 editor 與資深 reviewer 教你投稿重點!
✓ 怎麼做才最好,成敗關鍵 revision!
✓ 提供頂尖期刊範例論文,原作者讓你問!
✓ 提供過去的 revision letter,讓你學習參考!
✓ 資源稀少時代起步,給年輕伙伴的務實建議!
✓ 初學者最常用的統計,互動實作!
2021 / 1 / 10(日)臨床研究與發表工作坊
立即了解 ☛ https://clip2014.innovarad.tw/event/
🗣 學員評價
「這堂課請來有 editor 經驗的講師,從 editor 的角度看有哪些特質的論文會比較容易被 accept,哪些特質會不受青睞,論文中各段的重點也都有強調如何不會陷入 #必定被踢退 的陷阱,像是跟大師吸收難得的走錯路經驗,避免自己走上相同錯誤道路。」
「過去學校只告訴你該怎麼算統計、怎麼看結果,卻忽略最重要的部分『怎麼針對實驗,選擇適合的統計方法』。統計實作時間我很喜歡,透過自己實作不但可以將所學即時應用,也可以從中發現自己不甚瞭解的部分,且有講師、助教們的協助,讓我覺得統計似乎也不是這麼困難,也更瞭解各種統計方法的應用之處。」
🧑🏫 講者陣容
【吳昭慶】神經外科頂尖期刊 Journal of Neurosurgery: Spine 之核心編輯成員。從素人狀態起步,歷經 author / reviewer / speaker / editor,用研究與發表,讓世界知道自己的技術與專業。
【吳青陽】從別人眼中的小手術 port A 開始,逐步登上外科第一名期刊 Annals of Surgery,發表多項獨到研究與專利,並有肺癌手術系列研究。用 PubMed 的足跡,榮耀自己胸腔外科醫師的身份!
【蔡依橙】原創論文被引用破百次,領導制訂亞洲心臟電腦斷層 guideline 後,希望協助想在國際舞台發光的朋友,於是辭職創業,全心投入課程規劃,協助大量傑出校友,活出更好的人生。
👁🗨 課程特色
【親切大師】國際級 editor / reviewer 的論文供您閱讀,並現場提問。將從 author 到 reviewer 甚至 editor 這一路可能遇到的狀況,系統性整理,節省您的時間、節省您的精力,機會難得!
【不怕統計】素富盛名的「互動實作時間」,處理初學者最常用的無母數統計,畫出漂亮圖表,並實際操作,上手 ROC curve 與 Kaplan-Meier survival curve。在眾多助教與講師的協助下,統計不難。
【課後回饋】除了課前提問,將由講師們仔細回覆之外。課後,蔡校長也將針對您所做的統計圖表,給予建議。用資深 reviewer 的觀點,協助您從「已經是自己做得最好的圖表」,再上層樓。
同時也有10000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2,910的網紅コバにゃんチャンネル,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
「wiley impact factor」的推薦目錄:
- 關於wiley impact factor 在 新思惟國際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 關於wiley impact factor 在 新思惟國際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 關於wiley impact factor 在 コバにゃんチャンネル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 關於wiley impact factor 在 大象中醫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 關於wiley impact factor 在 大象中醫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 關於wiley impact factor 在 The Impact Factor: a useful metric or the poison science? 的評價
wiley impact factor 在 新思惟國際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傑出榮耀 #課後第五篇SCI發表
吳醫師團隊以口服肉鹼挑戰測試作為範例,說明我們可以藉由給予外加物,觀察腸道對之的代謝反應,並由血液或尿液量測代謝物,去認識腸道菌作為一個「生物反應器」的功能。
類似的方法,也能延伸到各種內分泌、發炎疾病的應用。作者群希望藉由這樣的回顧,讓大家瞭解,精準醫療時代,我們該如何導入腸道菌與其代謝物概念,讓整體思維更為成熟。
#期刊介紹
Rapid Communications in Mass Spectrometry 是由 John Wiley & Sons 出版社,創刊於 1987 年,是兩週發行一次、同儕審閱、以質譜分析為核心主題的快速通訊科學期刊,藉由快速的想法分享,啟發世界各地研究者,突破瓶頸,或甚至找到新的研究領域。
此期刊的 2018 年 impact factor 為 2.045,在 Biochemical Research Methods 領域為 Q3(47/79) 期刊,在 Chemistry, Analytical 領域為 Q3(47/84) 期刊,在 Spectroscopy 領域為 Q2(20/41) 期刊。
#2018年新思惟學員有443篇論文發表
#現在投資自己 #明年作者換你
【豐富紮實的課程】
論文每段怎麼寫,新手上路最佳解。
統計圖表與文稿,怎樣規劃才叫好?
別怕統計,從實際應用開始教起。
互動實作時間(2.5 小時做出投稿圖表)
怎麼投才正確?擬定期刊選擇策略。
多元參與,讓你的研究品牌更立體。
寫不出來?過來人的時間與資源安排
#實作統計讓完全無經驗者也能上手
#非醫學背景也適合 #碩士生 #博士生
新思惟口碑互動實作時間,再次改款,讓您在樂趣中學會統計應用,並在「您自己的電腦」實際完成,製成可投稿數據圖。過程中有任何問題,資深助教隨時幫你!
9/21(六)醫學論文與寫作工作坊
協助超過 900 位醫學 / 非醫學專業人士,學習時間管理,提升寫論文技巧,建立統計觀念。
只要一天時間,就能擁有發表 SCI 論文的能力。2019 最新梯次,接受報名中!
https://mepa2014.innovarad.tw/event/
wiley impact factor 在 The Impact Factor: a useful metric or the poison science? 的必吃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