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irector and photographer Mark de Paola shares this beautiful series and his experience documenting this year's New York Fashion Week:
"The superlative Leica SL2-S switches seamlessly (with separate settings) between still and motion at the push of a button, utilizing the advanced image BMI CMOS sensor technology, providing the unequaled Leica look. Combine this with the mighty Noctilux, whether using the 50mm F1.2 for its' modern yet smooth look, or the 50mm 0.8 F0.95 to tame the night. My perfect combo. - @depaolapictures
Image: @depaolapictures
Designer: @prabalgurung
Stylist: @edward.bowleg
Makeup: Sil Bruinsma (@SilBruinsma1)
Hair: (@lucas.a.wilson)
#LeicaCameraUSA #NYFW #MarkdePaola @nyfw @fashionweek
同時也有23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2萬的網紅數碼捕籠,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之前Canon位於尖沙咀嘅Canon Image2搬咗去旺角,喺節目出街呢日已經開咗幕,宜家帶大家快速初探,到底新嘅Image2有咩特別!當然睇完記得親身上行下啦。 一個於YouTube上發布嘅數碼節目, 只要係同數碼有關,我哋就會講! 間唔中會開箱, 就算買唔起都叫玩咗! 記得逢星期三及星...
「technology image」的推薦目錄:
- 關於technology image 在 Leica Camera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 關於technology image 在 Bigi Yang楊佩綺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 關於technology image 在 矽谷牛的耕田筆記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 關於technology image 在 數碼捕籠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 關於technology image 在 TuTou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 關於technology image 在 Noodles with Turtle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 關於technology image 在 Kingston Technology - Photos | Facebook 的評價
- 關於technology image 在 Tetracell Technology: Image Sensor Innovation Part 3 的評價
- 關於technology image 在 The technology behind preview photos - Facebook Engineering 的評價
technology image 在 Bigi Yang楊佩綺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𝟚𝟘𝟚𝟚𝕊𝕊▫️
Life is a bixch,and l’m swimming in it.
『雖無法改變無常的生活現象,卻可以透過藝術時尚與科技打破桎梏思想,創造對未來的美好想像』
"Although the impermanent life phenomenon can’t be changed, it can break the shackles of thought through art / fashion and technology, and create a beautiful imagination of the future"
-
▫️Metaverse元界概念秀
2021.10.08 下午17:30
台北101 五樓「双融域」沈浸式科技藝文空間
-
▫️Image created by / Claudia Wang
▫️made by / 烽燧視覺
#2022ss #taipeifashionweek #taipeifashionweekss22 #metaverse
#3dprinting #3ddesign #3dfashion
▫️the post forwarded from @claudia_.w #王子欣
technology image 在 矽谷牛的耕田筆記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ref: https://www.infoworld.com/article/3632142/how-docker-broke-in-half.html
這篇文章是作者訪談多位前任/現任的 Docker 員工,Docker 社群貢獻者, Docker 消費者以及市場分析師的相關心得文,目的是想要探討 Docker 商業模式的成功與失敗,到底目前 Docker 商業模式的進展是否有跡可循,以及我們可以從這些歷史決策中學到什麼?
Docker 不是輕量級虛擬化技術的開創者,但是卻是個將 Container 這個技術給推向所有開發者的重要推手,Docker 簡化整體的操作使得每個開發者都可以輕鬆的享受到 Container 的好處,但是從結果論來說, Docker 還是於 2019 年 11 月給 Mirantis 給收購了
到底 Docker 的商業模式哪一步走錯了,接下來就跟者作者一起去訪談與思考。
[Docker 的誕生之路]
Solomon Hykes(文章很多該人看法) 於 2008 年創辦一間專注提供 Platform as a Serivce 的公司, DotCloud,該公司希望讓開發者可以更簡易的去建置與部署開發的應用程式,該公司的底層技術後來也由 Docker 繼續沿用,當然創辦 Docker 的依然是 Solomon Hykes。
Docker 開源專案誕生之後吸引了全球目光,除了來自各地的使用與開發者外,大型公司如 Microsfot,AWS,IBM 等都也加入,但是就跟其他基於開源專案的軟體公司一樣, Docker 也面臨的商業模式的問題,這種類型的軟體公司到底要如何穩定獲利?
從 2021 往回看,一個很簡短的說法可以說是 Docker 的企業化管理工具 Docker Swarm 還沒有站穩腳步之時就遇到 Kubernetes 這個龐然怪獸,然後 Kubernetes 橫掃時間把所有 Docker Swarm 的市場全面清空,
當然真實版本一定更加複雜得多,絕對不是一句 Kubernetes 就可以概括的
[開源專案的商業化之路總是困難]
Docker 於 2014 年開始認真探討其商業策略,如何將其作為 Container 領頭羊的角色轉變成為一個可以帶來收入的策略,VC 創投的資金讓其有能力收購 Koality 與 Tutum,同年 Docker 也正式宣布第一個商業版本的支援計劃。
這一連串的計算誕生出了許多產品,譬如 Docker Hub 及 Docker Enterprise.
不過可惜的是上述的產品並沒有辦法從企業用戶手中帶來穩定的獲利,大部分的客戶相對於直接購買 Docker 解決方案,更傾向跟已經合作的系統整合商一起合作。
Solomon Hykes 今天夏天跟 infoworld 的一次訪談中提到,Docker 從來沒有推出一套真正的好的商業產品,原因是因為 Docker 並沒有很專注地去處理這塊需求。
Docker 嘗試每個領域都碰一小塊,但是卻發現想要同時維護一個開發者社群又要同時打造一個良好的商業產品是極度困難的, Dockre 花費大量的時間與金錢想要魚與熊掌兼得,但是最後才體會到這件事情幾乎不太可行,Hykes 也認為 Docker 應該要花更多時間去聆聽用戶的需求,而不是自己埋頭苦幹的去打造一個沒有滿足使用者需求的企業產品。
來自 Google 的開發推廣大使 Kelsev Hightower 於今年的訪談中提到,Docker 成功地解決問題,但是卻遇到了瓶頸,舉例來說,Docker 提供工具讓開發者可以 產生 Image, 提供地方儲存 Image,運行 Image 除了這些之外, Docker 還有可以發展的空間嗎?
Hykes 不贊同這個說法,譬如 RedHat 與 Pivotal 都很成功的將 Docker 整合到彼此的 PaaS 產品(OpenShift, Cloud Foundry),也成功從中獲利,所以 Docker 實際上有很多方式可以去獲利的,只是沒有成功而已。
從結果論來看, Docker 早期的商業夥伴,一家專注於 Travel 的科技公司, Amadeus 於 2015 年正式跟 Docker 分手改而投向 RedHat 的懷抱。
畢竟 RedHat 有提供更多關於 Container 相關的技術支援,畢竟對於一個想要踏入 Container 世界的企業,如何將應用程式容器化是第一步,而接下來則是更為重要的 Container Orchestration 解決方案,很明顯的 Docker 這個戰場上是完全被 Kubernetes 打趴的。
[Kubernetes 的決策]
Docker 拒絕擁抱 Kubernetes 被認為是一個致命的錯誤策略,Jérôme Petazzoni, Docker 第一位也是目前在位最久的員工提到, Docker 內部曾經針對 Kubernetes 的生態去探討過,當時內部的共識是 Kubernetes 架構過於複雜,而 Docker Swarm 的架構相對簡單,比較之下 Docker Swarm 應該更容易獲得商業上的成功。
從其他的訪談可以得知, Docker 曾經是有機會可以跟 Google 內的 Kubernetes 團隊一起合作發展 Kubernetes,並且有機會去掌握整個 Container 生態系的發展。如果這些合作可以順利發展,那 Docker GitHub 底下的第一個專案可能就會是 Kubernetes,而 Docker Swarm 可能根本就不會產生了。
Hykes 承認的說,那個時空背景(2014,2015)下, Docker 公司很難找到一個很好的 Container Orchestration 解決方案來滿足各種各戶的需求,而那時候的 Kubernetes 也很難斬釘截鐵的說就是那個解決方案, 畢竟那時候 Kubernetes 還非常早期,同時期還有很多開源專案,很難料想到
Kubernetes 最後會主宰整個 Container Orchestration 世界。
文章後半段還有非常多的討論,非常推薦大家去看全文,雖然沒有辦法改變歷史,但是從歷史中可以學到非常有趣的東西,特別是當被客戶問到 Docker/Kubernetes 的一些生態問題時,有這些歷史資料的可以讓你講起來更有迷之自信
technology image 在 數碼捕籠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之前Canon位於尖沙咀嘅Canon Image2搬咗去旺角,喺節目出街呢日已經開咗幕,宜家帶大家快速初探,到底新嘅Image2有咩特別!當然睇完記得親身上行下啦。
一個於YouTube上發布嘅數碼節目,
只要係同數碼有關,我哋就會講!
間唔中會開箱,
就算買唔起都叫玩咗!
記得逢星期三及星期六,傍晚 18:30 收睇喇~!
FB:https://www.facebook.com/digitalcatcher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2oQwJTPUbYA/hqdefault.jpg)
technology image 在 TuTou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新功能英文叫做 NVIDIA Image Sharpening,來實測比較一下XD
喜歡還不快訂閱 ➔ http://bit.ly/TuTouYoutube
---------------------------------------
Operating System
Windows 10 Pro 64-bit
CPU
Intel Xeon E5 2699 v3 @ 2.30GHz
Haswell-E/EP 22nm Technology
RAM
32.0GB Dual-Channel Unknown @ 1066MHz (10-10-10-28)
Motherboard
ASRock X99 Extreme6/3.1
Graphics
C27F591 (1920x1080@60Hz)
4095MB NVIDIA GeForce GTX 1080 (ASUStek Computer Inc)
---------------------------------------
Twitch: http://bit.ly/1CjbfEH
Facebook: http://j.mp/1PkkFH2
Blog: http://bit.ly/2aYbFiB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yKY1j9cr4WA/hqdefault.jpg)
technology image 在 Noodles with Turtle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Instagram 是十幾億年輕使用者每天必上的 App,也是俊男美女的競技場、吃喝玩樂的炫耀本,隨著規模擴大,也跟母公司 Facebook 一樣成為社會問題的根源。
Instagram 最近宣布,各種促銷飲食產品跟美容技術的圖文,將不再對未滿 18 歲的使用者顯示,Facebook 也會跟進。要知道 Instagram 早已從社群網站活生生變成電商網站,促銷的折扣碼跟價格出現在每一個面貌姣好、身材曼妙的網紅名人圖片下方,而其中問題最大、數量激增的的就是名人代言的減肥產品,像是減肥茶、營養品、控制食慾的棒棒糖、或是美容手術療程之類的。有時這樣一則拿著產品的發文可以讓一位擁有百萬跟隨者的 IG 名人賺到 10 萬美金,甚至更高,沒那麼多粉絲的也一樣可以分一杯羹,只要聲稱自己靠喝這個吃這個就讓自己受了多少多少公斤,讓 近幾年到現在的 IG 就像是個瘦身偽科學的強力行銷機器。
延伸閱讀:
英國經濟與社會研究委員會 ESRC 資助對英國年輕人的社群使用狀況研究 https://www.thelancet.com/journals/eclinm/article/PIIS2589-5370(18)30060-9/fulltext
Jameela Jamil: Stop Shaming People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oPB1uQr29Hs
Jameela Jamil 發起 i_weigh 活動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gGeUfxAC5Y8&t=5s
Instagram tightens rules on diet and cosmetic surgery posts https://www.theguardian.com/technology/2019/sep/18/instagram-tightens-rules-on-diet-and-cosmetic-surgery-posts
Instagram posts that promote weight loss will be hidden from users under 18 https://www.cbsnews.com/news/instagram-posts-that-promote-weight-loss-will-be-hidden-from-users-under-18/
Social media can damage body image – here’s how to counteract it https://theconversation.com/social-media-can-damage-body-image-heres-how-to-counteract-it-65717
In a virtual universe of ‘perfect’ bodies, Instagram’s new policy offers important protection for young users https://theconversation.com/in-a-virtual-universe-of-perfect-bodies-instagrams-new-policy-offers-important-protection-for-young-users-123912
The big fat problem with skinny tea: Detox culture and the brands who sell it https://www.independent.co.uk/life-style/women/skinny-tea-detox-cleansing-instagram-kylie-jenner-laxative-a9080961.html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JnDHlUSmLrs/hqdefault.jpg)
technology image 在 The technology behind preview photos - Facebook Engineering 的必吃
We initially focused on the cover photo, the beautiful, high-resolution picture at the top of profiles and pages. The cover photo is one of the ... ... <看更多>
technology image 在 Kingston Technology - Photos | Facebook 的必吃
See photos, profile pictures and albums from Kingston Technology.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