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求頂尖運動表現,是不健康、有害的嗎?】
.
「運動讓身體能變得更健康」
「頂尖運動員,身體沒有一處是沒受過傷的」
.
這兩種說法好像都正確,運動可以讓身體更強壯,降低心血管、精神、心理等疾病,但同時,好像又看到頂尖運動員全身都是傷,甚至有憂鬱、社交障礙等。這樣的現象,可以從不同的觀點去探討,例如訓練造成的損傷,有沒有跟身體的恢復達到平衡,而這樣的「平衡關係」不只是生理,還要考量心理層面。
.
🔸 運動強度(量)跟身體健康的關聯
一個非常有名的研究,探討「上呼吸道感染」跟「運動強度」的關聯性,發現從完全不運動的人到高運動強度的人,感染的機率會先下降接著逐漸上升,代表著「運動強度在適當的範圍下,能讓身體感染的風險降到最低,或者說免疫系統能在最好的狀態」。
.
過度訓練症候群(Overtraining syndrome, OTS),指的是過高的運動量或強度,使得身體出現一連串的問題,包括:頻繁地受傷、覺得疲勞、疲倦、心情低落、身體更容易得病等。因此,當頂尖運動員在沒能拿捏好訓練跟恢復之間的平衡,可能導致過度訓練的發生。
.
.
🔸 訓練量高,所需要的恢復也更高
.
「頂尖運動員的訓練課表,常控制在綠燈跟紅燈的交界」
.
身體之所以變得更強、更壯,是因為我們給身體「足夠的刺激」,這樣的現象又稱為超補償(Supercompensation)。當給予刺激時,因為疲勞的關係,身體狀況會先變得比較差,但當疲勞恢復後,身體狀況可能提升到比初始更好。
.
「為了最大化訓練的效果,給予身體的刺激是相當高的,需要同時有足夠的身體恢復,才能保持平衡,避免過度訓練」
.
因此,相較於一般人,頂尖運動員承受更大的身體壓力,需要更多的「恢復工具」,包括:更長的睡眠時間、均衡飲食、物理治療、運動防護、社交生活、心理諮詢等。這也是一個專業運動團隊,除了教練、肌力與體能訓練師等,也可能需要物理治療師、運動防護師、營養師、心理師等不同領域的專業。
.
.
🔸 「休賽季」,一年一次的長假
以一年為單位來說,運動員的活動可能會畫分為「冬訓期、比賽期、休賽期」,冬訓期專注於訓練、可能是訓練量最高的時候;比賽期則是專注於比賽,雖然訓練量較低、但由於比賽本身的強度、舟車勞頓、時差、飲食等影響,對身體還是有較大的負擔。
.
「休賽期」就是讓運動員完全放鬆、好好休息的時間,可能是去渡假、做任何自己喜歡做的事,時間可能從兩週到一個半月都有。
.
.
🔸 短期可能是「傷害」,長期可能是「健康」
總體而言,大多數的職業運動員在「運動生涯中」真的是充斥著更種運動傷害,說「帶傷上陣、身體沒有一個部位是傷過的」不為過,有時物理治療師、運動防護師的目標就是讓他們在「受傷下,還能盡可能維持在較好的狀態」。
.
「短期而言,也就是運動員的生涯或巔峰時期,對身體來說的壓力跟傷害是巨大的,也依此需要配合高密度的恢復、放鬆、調整,試圖達到一個平衡」
.
「長期而言,當運動員退休,身體不再承受巨量的壓力,但也因為有好的運動習慣、身體狀況等,其平均壽命較長或得到疾病的機率會較低」
.
.
.
其他文章:https://jackchen.sport.blog/
其他圖片:https://www.instagram.com/chenhc82/
.
.
.
.
#東京奧運 #頂尖 #運動員 #職業選手 #運動選手 #運動傷害 #受傷 #恢復 #疲勞 #過度訓練 #運動醫學 #物理治療 #運動防護 #營養 #心理 #健康 #物理治療師 #肌力與體能訓練師 #陳曉謙 #tokyo #olympics #athlete #elite #professional #sports #sportsinjury #recovery #fatigue #overtraining #sportsmedicine #physiotherapy #athletictrainer #nutrition #psychology #health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5萬的網紅Hunter 物理治療師,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教練,我想打籃球─十字韌帶重建後何時可以回去運動?】 有在運動或看運動賽事的人,應該對於十字韌帶斷裂這樣的運動傷害不陌生。雖然現今的醫療可以將斷掉的十字韌帶做重建,但並不是每一位運動員都能在手術後順利重返運動賽事,或是恢復到和過去一樣的運動表現。根據統計,如果不計運動賽事等級的話,在十字韌帶重建後...
「sports physiotherapy」的推薦目錄:
- 關於sports physiotherapy 在 陳曉謙物理治療師/肌力與體能訓練師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 關於sports physiotherapy 在 Hunter 物理治療師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 關於sports physiotherapy 在 鄭宇劭物理治療師 Cheng Yu-Shao Physiotherapist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 關於sports physiotherapy 在 Hunter 物理治療師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 關於sports physiotherapy 在 The Sports Physio - Home | Facebook 的評價
sports physiotherapy 在 Hunter 物理治療師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教練,我想打籃球─十字韌帶重建後何時可以回去運動?】
有在運動或看運動賽事的人,應該對於十字韌帶斷裂這樣的運動傷害不陌生。雖然現今的醫療可以將斷掉的十字韌帶做重建,但並不是每一位運動員都能在手術後順利重返運動賽事,或是恢復到和過去一樣的運動表現。根據統計,如果不計運動賽事等級的話,在十字韌帶重建後能回到運動場上的比例大約落在56%-100% (不同研究有不同結果)。但如果要恢復到受傷前的運動表現的話,則只有13%-69%的人有機會能做到。即使回去運動後,也有20%-25%的機會再一次受傷。在面對韌帶重建的個案時,我們是否有甚麼方法可以評估個案是否具備回到運動場上的能力,或是個案達到甚麼標準之後,未來受傷機率可以比較低呢?這次的影片將跟大家分享四個用來評估十字韌帶重建後,何時可以重返運動場上的測試動作。
People who like to play sports or watch sport events might be familiar with ACL rupture. Although we can reconstruct the ruptured ACL with modern medical technology, not every athlete can return to sports after the reconstruction, not to say regain his previous performance level. It has been indicated that the rate of return to sport at any level ranged from 56%-100% (Different research has different result.). However, only 13%-69% athletes can regain their pre-injury level of performance. After back to sport, up to 20%-25% athletes will experience contralateral tear or re-rupture. When faced with those ACL reconstruction clients, do we have any method to evaluate whether client is ready to return to sport? Is there any standard client can achieve, which indicate the risk of injury could be relatively low? Today’s video will show you 4 single-leg hop tests commonly used to assess functional performance and predict when to return to sport for ACL reconstruction clients.
參考資料:
https://pubmed.ncbi.nlm.nih.gov/31272644/
https://pubmed.ncbi.nlm.nih.gov/31745732/
https://pubmed.ncbi.nlm.nih.gov/27215935/
#教練我想打球 #十字韌帶斷裂 #重建 #運動員 #受傷機率 #物理治療 #跳躍測試 #ACLrupture #reconstruction #athlete #physiotherapy #hoptest #backtosport #riskofinjury
sports physiotherapy 在 鄭宇劭物理治療師 Cheng Yu-Shao Physiotherapist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預防肌肉傷害-歐洲男子足球員】
重點:
1. 腿後肌群拉傷常常在衝刺中發生,但是不代表不訓練衝刺。
2.其他訓練不代表沒效果,只是在足球賽季中專家們認為比較沒有效果。
3.離心訓練的強度與訓練量如何應用在選手上,是專家們要考慮的。
⚽️如果你是球類運動員或教練可以參考訓練方向,並檢查自己目前的訓練法,來預防受傷。
🏋️♀️如果你是體能教練、防護員與治療師的話,建議看完全文與期刊。
本篇採用Delphi Survey德菲調查法,是一種專家意見調查法。透過某群特定專家對於某一事件的看法,取得共識。
👉🏻本篇的專家為21位在歐洲菁英男子足球隊工作的運動表現專家,其中包含:運動科學與運動生理專家和兩位是醫學與物理治療背景。平均年資為12年。
🏃♀️球類或田徑類的運動員蠻常遇到肌肉傷害,就是肌肉拉傷。以下肢來說,最常見的就是腿後肌群拉傷。而研究中,專家們認為衝刺與高速跑訓練應該融入在訓練,因為足球運動本來就有衝刺與高速跑的動作。在比賽與比賽中間加入。在文中有建議兩場賽事中,如果有大於五天的休息日,可以安排在下場賽事的三天前進行訓練。
而離心訓練或是強調離心動作的訓練在這幾年有許多研究證實在肌肉結構上會有改善,例如:肌束長度變長(肌束長度過短為拉傷的危險因子),在文中其實目前沒有太多的研究討論如何應用在賽季的訓練中,包括訓練量和組數次數。儘管已經有許多期刊證實離心訓練(例如:北歐式腿後彎曲Nordic Hamstring Curl)對於肌肉的結構改變和特定角度的力矩都有顯著增加。
除了上述運動策略來預防肌肉受傷外,文中也提到還有其他環節需要控管。
1.控制訓練的方法與訓練量。
2.須考量選手之前的運動傷害
3.團隊溝通與合作
4.恢復策略
個人觀點:
團體球隊的訓練方法,通常都沒有單一最佳方法,而是由不同專家與教練和選手溝通協商了解彼此的目的與方法。上述研究中專家們的看法,並沒有提出他們如何安排與操作。而且專家意見或許會隨著研究出來而又跟著改變。而身為吸收知識的專業人士們,最好還是要常常更新自己的知識,並且了解方法背後的道理為何。才不會在下決策後,因為偏誤與雜訊影響判讀。
有任何想法💡問題🙋
請讓我知道
引用:McCall, A., Pruna, R., Van der Horst, N. et al. Exercise-Based Strategies to Prevent Muscle Injury in Male Elite Footballers: An Expert-Led Delphi Survey of 21 Practitioners Belonging to 18 Teams from the Big-5 European Leagues. Sports Med 50, 1667–1681 (2020).
#football #muscle #striveforgreatness #workhardplayhard #physiotherapy #physicaltherapy #sportsphysio #sportsphysiotherapy #strength #strengthandconditioning #健康是練出來的
sports physiotherapy 在 Hunter 物理治療師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教練,我想打籃球─十字韌帶重建後何時可以回去運動?】
有在運動或看運動賽事的人,應該對於十字韌帶斷裂這樣的運動傷害不陌生。雖然現今的醫療可以將斷掉的十字韌帶做重建,但並不是每一位運動員都能在手術後順利重返運動賽事,或是恢復到和過去一樣的運動表現。根據統計,如果不計運動賽事等級的話,在十字韌帶重建後能回到運動場上的比例大約落在56%-100% (不同研究有不同結果)。但如果要恢復到受傷前的運動表現的話,則只有13%-69%的人有機會能做到。即使回去運動後,也有20%-25%的機會再一次受傷。在面對韌帶重建的個案時,我們是否有甚麼方法可以評估個案是否具備回到運動場上的能力,或是個案達到甚麼標準之後,未來受傷機率可以比較低呢?這次的影片將跟大家分享四個用來評估十字韌帶重建後,何時可以重返運動場上的測試動作。
People who like to play sports or watch sport events might be familiar with ACL rupture. Although we can reconstruct the ruptured ACL with modern medical technology, not every athlete can return to sports after the reconstruction, not to say regain his previous performance level. It has been indicated that the rate of return to sport at any level ranged from 56%-100% (Different research has different result.). However, only 13%-69% athletes can regain their pre-injury level of performance. After back to sport, up to 20%-25% athletes will experience contralateral tear or re-rupture. When faced with those ACL reconstruction clients, do we have any method to evaluate whether client is ready to return to sport? Is there any standard client can achieve, which indicate the risk of injury could be relatively low? Today’s video will show you 4 single-leg hop tests commonly used to assess functional performance and predict when to return to sport for ACL reconstruction clients.
參考資料:
https://pubmed.ncbi.nlm.nih.gov/31272644/
https://pubmed.ncbi.nlm.nih.gov/31745732/
https://pubmed.ncbi.nlm.nih.gov/27215935/
#教練我想打球 #十字韌帶斷裂 #重建 #運動員 #受傷機率 #物理治療 #跳躍測試 #ACLrupture #reconstruction #athlete #physiotherapy #hoptest #backtosport #riskofinjury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wpIwTW-MxU4/hqdefault.jpg)
sports physiotherapy 在 The Sports Physio - Home | Facebook 的必吃
The Sports Physio. 44701 likes · 1682 talking about this. Simple, honest, evidence-based advice for all things pain, injury, rehab, strength, and...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