運動訓練上出現盲點了嗎?
我認為缺乏以筋膜為導向的訓練處方,就不是以健康促進為導向的訓練處方!
優質的好文,推!
頂級運動員都忽略的肌筋膜訓練-上篇
NBA冠軍賽結束了,恭喜多倫多暴龍隊奪下隊史第一座歐布萊恩冠軍盃,而尋求三連霸的勇士隊衛冕失利,其中Kevin Durant的阿基里斯腱斷裂與Klay Thompson的前十字韌帶撕裂傷必定是左右勝負的關鍵。為什麼連頂級的NBA球員在最完備的訓練下也會發生如此的意外?
這可能要歸咎於過去的運動訓練皆單一著重於肌力強度、心肺耐力適能與感覺動作神經的協調性這三種類型的訓練目標上而忽略了結締組織這一環,德國烏爾姆大學分子生物學博士Martina Zügel在2018年12月發表於英國運動醫學期刊的研究指出,大部分的與運動相關的組織過度負荷型運動傷害,在顯微觀察下得知幾乎都發生在白色的肌筋膜而非紅色的肌肉組織,因此建議在訓練中加上肌筋膜導向訓練(Fascia Oriented Training-FOT)來讓能量傳遞更有效率以及動作的察覺能力更敏感。
要了解何謂FOT就必須先了解肌肉與結締組織間能量轉移的模式,這個由美國布朗大學生物生態發展學教授Thomas Roberts所提出的三個機制,包含:如袋鼠彈跳般《節省能量》、如青蛙蹲跳般具《爆發力》與如體操落地般《避震緩衝》。
《A、如袋鼠彈跳般節省能量》
袋鼠的阿基里斯腱特別長,所以在連續彈跳時,能量傳遞是由身體轉換至肌腱再傳回身體,肌肉長度幾乎不變成等長收縮,此種模式最省能,人類在跑步、單腳跳與走路都是利用像阿基里斯腱與髂脛束這些強韌的筋膜組織才能展現天生耐力型的活動的優勢。
《B、如青蛙蹲跳般具爆發力》
青蛙在跳耀之前會先讓腿部肌肉向心收縮續積能量,再瞬間收縮並藉由肌腱傳遞能量到身體產生爆發力式的跳耀,這種模式主要產生爆發力,在雙腳蹲跳、跑斜坡或是不同方向的加速度時都運用的到。
《C、如體操落地般避震緩衝》
體操選手能夠完美落地,靠的就是將身體活動中產生的能量藉由肌腱傳遞最終由肌肉以離心收縮來完成能量的吸收與避震效果,在跑下坡、跳躍後的落地都會利用此機制。
而FOT的訓練原則必先觀察運動員是在哪條<肌筋膜線>在哪個<機制運用>上出了問題,再針對該肌筋膜線設計合適的運動,包括:
1.<伸展塑形運動>:改善肌筋膜的機械特性,讓能量傳遞路徑更順暢。
2.<彈振儲能運動>:利用彈振或擺動活動來提高儲存彈性位能的效率。
3.<活化察覺運動>:運用泡棉滾筒等工具來促進水分交換與組織再生,並在緩慢滾動中提高肌筋膜中本體覺的敏感度。
如此才能讓故障的肌筋膜藉由適當的評估與運動安排,讓肌筋膜更強韌、更有效率傳遞能量以完成更好的運動表現。下篇會再針對Kevin Duran與Klay Thompson的受傷機制與肌筋膜訓練建議再做說明。
#weifit #FasciaOrientedTraining #FOT
#台灣筋膜運動學高峰論壇
《參考資料》
Fascial tissue research in sports medicine: from molecules to tissue adaptation, injury and diagnostics: consensus statement
https://www.ncbi.nlm.nih.gov/pubmed/30072398/
Flexible mechanisms: the diverse roles of biological springs in vertebrate movement
https://jeb.biologists.org/content/jexbio/214/3/353.full.pdf
同時也有10000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2,910的網紅コバにゃんチャンネル,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