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明明就不是這個意思,為什麼我講給他聽,他卻一直誤會我?」
「我已經盡我的能力去說服他了,為什麼他還是聽不進去?」
這樣的場景,你是否似曾相識?這可能每天發生在你與客戶之間、與上司下屬之間、或者是你與另一半之間。
很多時候,我們遇到問題無法靠談判解決,不是因為我們不夠專業,而是因為我們 #太專業。
我們在溝通時,有太多我們認為對方應該懂得術語,但正是這種 #對方應該懂的思維,才會讓我們溝通起來如此困難。
這樣思維的框架,並不是說跳脫就能跳脫的,因為他們已經根深蒂固地融入我們的思考模式,所以當我們懂越多就越難像別人說出來,也就造成 #知識詛咒 的原因。
但是生活中,我們還是有必須講解自己專業的時候,那該如何讓自己更有效的溝通與表達?又該如何表達自己的專業主張更容易被人接受?
為此,我們設計了這門《9歲到99歲都能輕鬆理解的專業表達力》,邀請楊智鈞醫師,因為我們相信很少人每天面臨的「知識落差」有「醫師 vs. 病患」那麼深,而「溝通內容」可比「生 vs. 死」那樣深刻!
許多辛勞一生的阿公阿嬤病了,才第一次聽到支架手術四個字,連動脈靜脈都分不清楚的他們,只能仰賴醫師的耐心說明,才能做出後續的醫療抉擇,簽下每份醫療文件。
楊醫師在多年的行醫的過程中,看盡許多人們的焦慮、惶恐、疑惑,深刻體悟到「醫心情」跟「治心臟」同等重要。多年來他投入許多業外的時間精研「專業表達」這件事,實驗了各種溝通技巧,目的就是彌補知識鴻溝,獲得對方的理解與信任!
【9歲到99歲都能輕鬆聽懂的專業解說力】
>>https://bit.ly/2Yi15s0
「9歲到99歲都能輕鬆理解的專業表達力」的推薦目錄:
9歲到99歲都能輕鬆理解的專業表達力 在 俠醫楊智鈞/ 苗栗大千醫院心臟血管外科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這個醫生講的我能聽懂!」
早上一位粉絲頁讀者、陪同她 60 多歲的老父來看門診看電腦斷層報告。
老先生一年多前急性主動脈剝離,在外院接受手術、還換了牛心瓣膜,很幸運的術後狀況不錯(想必當初執刀醫師也具有相當的水準)。
只不過,老先生在後續的門診中,也許是溝通理解程度誤差,一直覺得醫生叫他以後要放支架、又沒有安排檢查,解釋不清不楚,因而心裡懼怕、怨懟,甚至不再繼續回診了...
(明明專業水平很高、手術開得很好,卻因為缺乏好的溝通與理解、而切斷關係,豈非太可惜了嗎?)
今天花了一些時間,向老先生與家人解釋、分析各種處置的利弊,從後續臉友的回饋分享裡(經過對方同意,附上對話紀錄截圖),很高興看到老先生終於放下心上一顆的大石頭。
修煉表達力,是一門技術
在理解之前如何先建立信任,
更是一門藝術。
本來也不擅於溝通的我,花了許多心思在溝通學、談判學、心理學中鑽研,以及在真實的人際關係中練習、修正,終於也提煉出一些好用的共通性原則與技巧。
《#9歲到99歲都能輕鬆理解的專業表達力》,正是經營成人學習有多年經驗、每年學員人數超過五千人的成人教育機構「大人學」,與我一起針對「專業人士」共同研發的課程。
如果你的工作內容常常遇到溝通解說困境,這門課程對你會很有助益。也歡迎你分享給身邊需要的朋友。
一日七小時的學習,與各行各業不同的夥伴激盪想法,僅需 4980。
所剩席次不多,報名由此進:https://shop.darencademy.com/product/view/id/74#P058-190127
1/27 (日) 期待與你的相遇。
#大人學
#翻譯專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