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今天中午為止,台灣打阿斯利康疫苗死亡人數已經240人,如果現在執政的是馬英九,在野黨早鬧翻天,革命了!
所以台灣變了,台灣人民麻木了,得了斯德哥爾摩症候群,240條無辜人命,只要別跟自己直接相關,都無所謂,都可以逆來順受。
什麼原因造成的?有人説是蔡英文厲害,控制住媒體、網路,還有一群領錢辦事的網軍,誰都不敢惹她,不敢虎口拔牙。也有人説是在野的國民黨太無能,只敢快閃,不敢攻堅硬闖,個個怕惹上官司,怕坐牢,怕吃苦。還有人説,現在年輕人變了,只敢回家駡父母,在鍵盤上耍性子,一見了外面世界全成了孬種。
到底那一個對,或者都對。總之,台灣真是變了。2004年的「319槍擊案」,60多萬人齊聚凱道。2006年的「反貪腐紅衫軍」又是100多萬人。這兩次都是民進黨執政,國民黨在野,但那時的國民黨和現在的國民黨大不同。
另外還有兩次,一次是1997年「白曉燕命案」,一條命就激起了幾十萬人抗爭,結果連戰辭去行政院長。另一次是2013年的「洪仲丘虐死案」,也是一條命湧現十多萬人抗爭,嚇得馬英九廢掉軍法,隔年又出現「太陽花之亂」,國民黨輸掉台北市,接著失去執政權。
這次的阿斯利康疫苗已殺死240人,直接或間接的殺人犯蔡英文、陳時中,無一人地位動搖,竟然還有四成多、五成多的滿意度,這是代表民眾已經麻木無感了嗎?有人回應我説不是「無感」,是「無奈」。我聽了發笑,那一次革命是請客吃飯?無奈應該只是「懦弱膽小」的代名詞吧!
「204 五子 命案」的推薦目錄:
- 關於204 五子 命案 在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 關於204 五子 命案 在 既視感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 關於204 五子 命案 在 【靈異探險】 懸案系列五子命案慘案兇手EVP實錄【都市傳說 ... 的評價
- 關於204 五子 命案 在 懸案系列五子命案- 204檔案 - YouTube 的評價
- 關於204 五子 命案 在 轟動一時的花蓮五子命案... #好毛呀【擠出小時間、看看大 ... 的評價
- 關於204 五子 命案 在 204檔案在Facebook 上。如要連結204檔案 的評價
- 關於204 五子 命案 在 請問各位怎麼看Youtube 204檔案? - Mobile01 的評價
- 關於204 五子 命案 在 [問卦] 所以誰才是花蓮五子命案真兇? - 看板Gossiping 的評價
- 關於204 五子 命案 在 204檔案 的評價
- 關於204 五子 命案 在 [其它] 最想知道真相的懸案/神秘事件? | PTT 熱門文章Hito 的評價
- 關於204 五子 命案 在 204檔案是什麼的推薦與評價,FACEBOOK、YOUTUBE、PTT 的評價
- 關於204 五子 命案 在 204檔案是什麼的推薦與評價,FACEBOOK、YOUTUBE、PTT 的評價
- 關於204 五子 命案 在 204檔案是什麼的推薦與評價,FACEBOOK、YOUTUBE、PTT 的評價
- 關於204 五子 命案 在 204檔案是什麼在PTT/mobile01評價與討論 的評價
- 關於204 五子 命案 在 [問卦] 靈界好兄弟也關注新聞 - PTT推薦 的評價
- 關於204 五子 命案 在 [問卦] 靈界好兄弟也關注新聞 的評價
- 關於204 五子 命案 在 [其它] 最想知道真相的懸案/神秘事件? - marvel 的評價
- 關於204 五子 命案 在 [問卦] 洪若潭命案怎麼這麼恐怖! | Gossiping 看板 - My PTT 的評價
204 五子 命案 在 既視感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誰是被害者(2020)
以下有雷
先誇張一點說,看完其實蠻感動的,因為台灣自《雙瞳》以來等了這麼久,終於找到舒服的方式,把關於刑偵劇的想像發揮得淋漓盡致,或許應該不是說找到,而是終於發現了我們擅長什麼,不用再去跟別人借什麼,並且將它呈現給觀眾,私以為這是台灣犯罪類型片走了這麼多年的一次重大勝利。
關於這次主題,最後無可避免的走向某種程度的大和解,並且擔負起自認為該有的社會責任。然而縱使結局很溫,但它卻不是濫情,我以為《誰是被害者》最大的價值並不是意在凸顯「希望就在雲後方」的那種擁抱團圓戲碼,而是在黑暗中點亮一盞燈,拿著手電筒,指引那些在社會邊緣、生命邊緣,活得很慘、走路踉蹌的人,何處有光。然後提醒我們要積極的去意識到自己的價值,告訴我們生命縱使很慘,但有時為了那小小的一瞬間,便值得我們拼搏,值得我們鼓起勇氣繼續活下去。
所以我會說這是台灣類型片這些年以來的一次重大勝利,是在於這次類型不再走的很前面,快到內容與核心思想跟不上。而是可以看出,縱使實際成果仍有許多瑕疵,但主創團隊卻很認真、很有愛、亦很有自信的想要講好一個故事,並且透過類型的方式、透過演員的表現、故事本身的懸疑與模糊,真的很仔細的把一個故事講得很完整(有些人會覺得是拖),光就這點而言,絕對值得鼓勵。
回到故事本身,這幾天補完了由天地無限所寫的原著小說《第四名被害者》,兩者除了故事概念類似,主要角色(徐海茵)設定雷同外,基本上是兩個不同的故事應該說若就整個故事世界觀來講,影集會是小說故事的前傳也說不定。先講小說,故事主要是聚焦在一樁懸而未決的連續殺人案,兇手被捕後一言未發,從而導致三名被害者屍體的下落石沉大海,半年後兇手於獄中自殺,死前釋出被害者訊息,更透漏有不知名的第四名被害者,引起媒體軒然大波。兩名女記者展開調查,一方面是為了收視率,率先找到屍體拿到獨家,另一方面也臆測著那未知的第四名被害者究竟是誰。至於《誰是被害者》,影集改編基本上很聰明的解決了我個人覺得小說中最大的問題,也就是影集中採取連環互助自殺的方式,設定劇情的定時炸彈,讓記者搶獨家之餘,還多了救援人命的動機存在,讓整部電影在前期的劇情上充滿動能。除此之外,更擴大了世界觀,加進了鑑識人員以及刑警的支線,同時拉出了三條不同的視角,也一定程度上的讓整個劇有的更多面向的討論空間。
然而,我覺得《誰是被害者》最大的問題在於,整個故事在世界觀拉大的同時,並沒有維持住與原著小說中一般的劇情密度與張力,因此我們可以發現在訊息量以及整合程度不足的情況底下,主創團隊要用很多手法將焦點代換掉,比如說故事之初理應視為查案主軸的刑警與鑑識官,在證據不足的情況底下無所作為,只好以女記者徐海茵為劇情的推進主力,然後設計了一個又一個神乎其技記者獲得情報的橋段,讓警方在劇情前期顯得雞肋。但是到了劇情中後段,謎底大致解開之後,原先突出的女記者線就被毫無意外的往後放,讓整個劇應當真正的主角方毅任浮出來,接續了徐海茵的位置,解決了江曉孟的生死問題,收束了所謂犯罪集團的動機問題。而在此時,尚未解決了整個劇集的主題問題以及生死辯證,又留給後面無事可做的徐海茵收拾,才展開了她與李雅均的最終對話。
上述安排的問題點在於,劇組用一種簡便又或者是投機的方式在推進這個故事,根據朋友的比喻,這是一個龐式騙局。也就是說劇集初期以鑑識官為號召,吸引觀眾入場進入刑偵的世界當中,但同時在面臨上述世界觀擴大但劇情密度因為總總原因無法跟上的狀況後,轉而引進原著中女記者的新聞線入場,又三不五時的以刑警線作為穿插,持續吸引觀眾(投資人)注意並給予反饋,然而雖然就目前的結果而言,劇組基本上講完了一個完整的故事,也留了伏筆給下一季發展,但感覺還是差了一點。
而這樣龐式騙局代換的結果,是我們縱使可以清楚意識到方毅任才是主角,但卻不自覺的跟著徐海茵走,然後方毅任的敘事上問題,要徐海茵解決,徐海茵未能解決的問題,卻又要方毅任出面救援。因此,到最後我們會發現,其實這些事情其實除了方毅任與江曉孟之外,基本上都與其他角色沒有切身相關,這些角色都有其他在乎的事(這又是另一個代換,把角色切身相關的事情,比如說警員的兒子,徐海茵的父母與整個主事件混在一起講),而江曉孟的動機又建立在一個隨機事件當中(也就是巧遇李雅均),所以讓整個故事到後來有些漂浮,主題的論述有些模糊,最後只能用溫情來包裹。
而若暫且不講主題與結構,單就角色而言,《誰是被害者》共通的問題可能會是,這些角色在整個劇集的世界中的所做為所為幾乎沒有得到相應的後果以及代價,最明顯的例子是刑警隊的小廖,他在故事當中賭博、私下給記者消息,某種程度上導致了警察辦案進度落後,但整個故事最後卻因為趙承寬的聖光全開而開脫。又如記者徐海茵在故事中我們可以知道她有悲慘的過去,以及亟欲面對的現在,但卻不知道她在故事中所做的總總如何去應對並解決她的難題,近一步也不太清楚她作為新聞記者不斷地為了利益或是真相踏過界線,最後她有甚麼應當承擔的結果,感覺到頭來雲淡風輕,甚麼都沒有發生過。
我想諸如此類的問題,就像是一個拋出去的球,我們或許可以估算出它的起點跟落點,但我們卻只看到她拋物線的一段,因此我們不確知我們估算的角色弧線是否為真,而如此片段是又或者是工具式使用演員背景故事的結果,私以為會讓敘事產生漏洞,進而讓整個觀影處於一個想像式的臆測當中,也會連帶影響觀眾對於劇集主題的理解程度。
最後回到主題上,主創團隊在訪談中曾說:「鑑識科學有一句話,是生前沒有人在乎你是誰,當人死後卻用各種方法查出你是誰,可惜且傷心地點在於,人已經死了。」我想這段話或許可以拿來當成審視本劇的座標。在故事的一開始,方毅任於學校時因為擅長分析而獲得老師的賞識,但老師卻告訴他,獲得證據得出邏輯性的推理結果其實並不是最重要的,更重要的則是了解事件背後發生的原因。以此延伸,或許可以某種程度上理解到,當一系列的遺願命案發生時,當方毅任得知自己的女兒可能是真兇後,所以產生了循蛛絲馬跡破案率先找到女兒的動機。然而,我以為有問題的地方是,不管是方毅任、徐海茵或是趙承寬,在面對這一系列殺人案件時,都並不是真正與自己切身相關,最後的後果也沒有真的長在自己身上,他們就像一個近距離的旁觀者,雖離的很近,但仍不是事件本身。因此雖然死後卻想查出這些被害者的身分,但這樣的查私心更多,與最後三名死者想要獲得的關注,其實有著一段落差,發酵也有限,又或許說劇中將這三名死者遺願達成的條件給簡單化、扁平化,然後拋向遠方,最後再以或許他們再等久一點就會看到更好的明天來砥礪大家要勇敢活下去才有希望。這其實並不完全是同一見事,就拿簡單的生死議題為例,這樣的邏輯脈絡應該會是有一個人想要以死作為曾經生存過的證據,但他到最後卻回心轉念發現活下去才是證明自己價值的更好選擇,於是他得到了劇中所歸納出的結論。然而,整齣劇中最符合這樣情境的江曉孟並沒有完整的歷經這樣個過程,它甚至不是主角,而是主角追尋的標的,而更應該擁有這些歷程的方毅任、徐海茵及趙承寬則也都沒有經歷過這樣的由死到生的辯證歷程,反到最後卻指著江曉孟以及李雅均說活下去會更好。這一個先入為主的答案,套在那些曾經活不下去的人來說,終究也只是一個無限的溝通,因此才進一步的導致那場監獄會面戲如此無力。(縱使徐海茵也曾經歷過生死關頭,但這與這些遺願受害者面臨的事情是兩回事,充其量只能說稍稍理解父親求死的動機)。
回到整個劇集的成果,就如同一開始所說,我以為這是台灣類型片走了這麼久以來的一次階段性重大勝利,在於透過好的團隊搭配,精彩的捕捉到了黑暗街角中那些稍縱即逝的微光,並希望藉此鼓舞那些生活邊緣的人能上前抓住,不要放棄希望。而撇除了社會意義外,《誰是被害者》也在冷冽的黑色電影情境當中,抓住了人性出現的可能,並未其中的平衡做出精彩的嘗試。於是,在台灣犯罪類型中創造路上,「類型」不再僅是一個為了純粹服務「市場」與「觀眾」而喊出的口號,「類型」也不再僅停留在色調陰暗、打打殺殺等形式獵奇的論述,而是有了對於故事論述更積極性的作用,而是向故事本身靠攏,於黑暗中勾引出人們對於生命的熱切,於商業娛樂性及創作理念中走出一條全新的路。而更難能可貴的是,我們或許不用再挪移或模仿,雖不中,但亦不遠矣。
204 五子 命案 在 懸案系列五子命案- 204檔案 - YouTube 的必吃
蘋果手機iOS系統手機,加入會員網址https://www.youtube.com/channel/UCGijDr74Gs07vfg1W7v8cfA/join#靈異#探險#evp深入廢墟鬼屋鬧鬼聖地哪裡有鬼哪裡 ... ... <看更多>
204 五子 命案 在 轟動一時的花蓮五子命案... #好毛呀【擠出小時間、看看大 ... 的必吃
轟動一時的花蓮 五子命案... #好毛呀【擠出小時間、看看大新奇!邀您來擠看看~】 影音授權: 204 檔案#擠看看#gkk # 五子命案 # 五子 父母#EVP #實錄# ... ... <看更多>
204 五子 命案 在 【靈異探險】 懸案系列五子命案慘案兇手EVP實錄【都市傳說 ... 的必吃
【靈異探險】 懸案系列 五子命案 慘案兇手EVP實錄【都市傳說】 【EVP】【 204 檔案】【鬼故事】. 139,781 views Premiered Oct 10, 2021 #靈異#探險#evp ...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