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在阿富汗留下了大量科技精良的軍機和武器,供塔利班接收。不過據稱塔方缺乏懂得操作的先進人員,也不知道如何維修,而且機內電腦軟件也已被清除。
寇比力克科幻電影「2001年太空漫遊」開頭的經典哲理片段,四十年前有貫徹時空的隱喻預察之力。只是一百萬年之前,片中自相殘殺的人猿無法將這塊天外黑碑搬運轉售給中國。
同時也有10000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2,910的網紅コバにゃんチャンネル,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
2001太空漫遊 開頭 在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很難得,人生少數幾次在電影院的難忘經驗,幾乎都是克里斯多夫諾蘭的電影。因為這說起來有點玄,十三年前《黑暗騎士》上映,印象非常深刻──因為那是我第一次在IMAX影廳看電影。
⠀⠀⠀⠀⠀
前陣子讀《諾蘭變奏曲》,讀到諾蘭自述創作,「建築」在他的電影裡是非常重要的一環。突然覺得有點理解這些年始終難忘那次在IMAX大銀幕看《黑暗騎士》的精采,因為諾蘭將一個「城市」的巨大存在,真正地拍進影像裡。
⠀⠀⠀⠀⠀
不只是角色,街道的架構,城市的宏偉,印象非常深刻,記得《黑暗騎士》開頭六分鐘IMAX拍攝的第一幕,是芝加哥空景,放在五層樓的銀幕,那時的我,覺得極度壯觀。
⠀⠀⠀⠀⠀
因為這樣的城市景致,當時的我腦補成一個「過程」:乘手扶梯到在百貨公司最高樓層的影廳,入了場,第一次見到高達五層樓的銀幕(查了一下,是21公尺),坐定先前已買好的位子之前,一路過來花費時間及腳程,當然不是千里迢迢遠行西域去抄西經,但從台北盆地的一端,登上數十里外高大建物頂端,莫名成為,這次看《黑暗騎士》前的一種遠行儀式。
⠀⠀⠀⠀⠀
不過想想,在電影院看克里斯多夫諾蘭的電影,在我們這個時代也已經成為一種「風潮」了吧,比起庫柏力克其實更接近他非常喜歡的《迷魂記》導演希區考克(雖然諾蘭監製了《2001:太空漫遊》修復版本)。在七十年前的好萊塢,「緊張大師」老前輩在全盛時期幾乎一年一部,走的是商業票房與藝術評價兼具的路線,而諾蘭從2000年憑《記憶拼圖》提名奧斯卡最佳原創劇本,也幾乎以兩到三年一部電影的頻率不斷創作,也是部部擲地有聲。
⠀⠀⠀⠀⠀
諾蘭的作法,像是用這些電影,蓋出結構複雜的建築物,讓觀眾跟著電影敘事,走入他一手打造的懸疑迷宮。這也像楊德昌決定拍電影前曾考慮過去唸建築研究所,因為實體鋼骨與影像結構的組成,某部份來看思考邏輯是互通的,只是電影是用剪接推砌節奏,用視效說服觀眾,最後是將成品投射在觀眾腦裡。
⠀⠀⠀⠀⠀
在好萊塢商業片廠制度,保有自己風格的執導方式,在《諾蘭變奏曲》裡,諾蘭說有人問他未來會不會拍歌舞片,「我每一部都是歌舞片」,視效、音效、節奏、場景,他確實是我們這時代裡,仍堅持在大銀幕做好這些「娛樂效果」,而且做得極好的電影創作人之一。
⠀⠀⠀⠀⠀
想了一下,我好像還真的是從《黑暗騎士》開始,就像幾年一次的電影年度盛會,每一部諾蘭電影都是在大螢幕看的(而且幾乎都是IMAX),他那種意圖拍出壯麗視覺奇觀的野心,都會與「進城裡看大銀幕的記憶」混成一種特殊的觀影經歷。
⠀⠀⠀⠀⠀
當然,因為疫情(這一年來最常出現的四字理由),現在無法進電影院看電影,但有了串流,我們可以在螢幕感受諾蘭如何在他的電影蓋成雄偉建築。蝙蝠俠系列的高譚市、《頂尖對決》的倫敦、《全面啟動》的三段夢境、《星際效應》的太空、《敦克爾克》的海洋與《天能》一切倒駛的高速公路。
⠀⠀⠀⠀⠀
諾蘭電影現可於 CATCHPLAY+ 觀賞:https://bit.ly/3cBOrLI
⠀⠀⠀⠀⠀
--
喜灣科幻、特務影劇的朋友,六月CATCHPLAY+ 也推出型男動作片單,除了《天能》還有孔劉與朴寶劍共演的反思電影《永生戰》,6/27前看片即可拿《永生戰》限量韓版海報套組,詳情請上:
https://www.catchplay.com/tw/home
2001太空漫遊 開頭 在 郝明義Rex How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一種不接受環境,而要改變環境的動物】
1.
從小到大,在各種論述中,『人是萬物之靈』是我們最常看到的話之一。而到底靈在哪裡,也是百家齊鳴,各有不同的角度。
現在,且看這一位是怎麼說的:
『在天地間......動物與環境之適應如同齒輪之相契合。冬眠的刺蝟等到春天再行新陳代謝,而回到生命中。蜂鳥拍擊著空氣,把針樣尖的嘴伸到花蕊中去。......地鼠鑽洞,好像有人把牠設計成機械往復的零件一樣。.....
『但是自然— 生物的演化— 並沒有把人類配合到某一特定的環境中。......他的生存裝備粗陋;然而.....卻給了他一個適合一切環境的裝備。在成千成萬的動物中,爬的、飛的、行走的、游泳的,只有人不為環境所侷限。他的想像力,推理的能力,他情感的敏銳度及堅韌度,使他不接受環境,而要改變環境。而人類世代以來再造環境的一連串發明,是另一種演化— 不是生物的,而是文化的。我把這一系列的光榮文化的頂點稱為「文明的躍昇」。』
這段話出現在布羅諾斯基(Jacob Bronowski, 1908-1974)為《文明的躍昇》寫的第一章開頭處。身兼數學家與科學史家身分的布羅諾斯基所寫的這本書,被譽為「洋溢著魔術般的詩意」,其來有自。
2.
很多事物,都是不受時間所限制,歷久彌新。
1968年,史丹利.庫布利克和亞瑟.克拉克所合作的《2001太空漫遊》,即使在53年之後的今天再看,也要驚嘆。
同樣的,成書於1973年的《文明的躍昇》,在48年後重讀,也是如此。這本書的起源,是遠早在國家地理雜誌頻道、Discovery 頻道,各種其他科學新知頻道出現之前,由BBC製作的十三集電視紀錄片。布羅諾斯基親自撰寫劇本、擔任旁白,在紀錄片播出之後,再整理成書,而為其後不計其數的科普書拉開序幕,也立下里程碑。
今天重讀這本書,仍然被其氣派所震懾。
書有各種吸引人的可能:有的是嚴謹,有的是深厚,有的是有趣,有的是豐富,有的是脈絡清楚,有的是縱橫跳躍,有的是周全,有的是犀利,有的是簡明易懂,有的是令人回味.......
而真正的氣派是:能統攝這一切,並且了無斧鑿㾗跡。
說來像是不可能的事,但有的書就能做到。
《文明的躍昇》正是其一。這是一本上下古今,透過從科學到藝術到社會的多面向角度,解說人類如何開發自己多方面天才的歷史。「我要把他的思想,特別在科學上的思想,連到人類獨稟的天賦的來源上。.......人之成長乃因發覺了自己天賦的完整,他的天才與官能,在此過程中他所創造的,是他了解自然,了解自我的階段中所留下的紀念碑──就是詩人葉慈所說的『不會蒼老的智力紀念碑』。」
而這是一本只有三百來頁,可以在床上像小說般拿起閱讀,一拿起就放不下手的書。
當年建築大師漢寶德讀了之後,會親自執筆翻譯介紹給國人,他在當時的感受可以體會。而漢寶德教授本身的學養,也讓他執筆的這個譯本不只轟傳當時,在今天也熠熠生輝。
3.
這個星期天,3月21日下午3點,我們邀請謝佩霓來談《文明的躍昇》。
之前,和佩霓聊天的時候,聽她說當年在魯汶大學畢業之後,正當在歐洲有很好的事業發展之際,卻在1997年選擇了回臺灣,不由得好奇問她為什麼做這個決定。
謝佩霓說:「為了漢寶德老師。」
那時正是漢寶德忙於臺南藝術大學創校的時期,期許佩霓把歐洲的人文精神帶回來,她也就同意了。
現在由佩霓來談漢寶德教授翻譯的這本名著,精彩可期。
時間|3月21日(日)15:00-16:30
地點| image3非常圖像空間
講者| 謝佩霓 (Peini Beatrice Hsieh) (策展人、藝評人)
報名連結|https://reurl.cc/Q7eLL9
付費活動,講座當天可全額折抵《文明的躍昇》書籍消費。
《文明的躍昇》
博客來 https://bit.ly/3s4UVI8
誠 品 https://bit.ly/3dt6ipg
金石堂 http://bit.ly/3aymYtJ
讀 冊 http://bit.ly/3k0cMxc
大 塊 https://bit.ly/3pzFJR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