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隔離島》(Shutter Island, 2010)是由馬丁·史柯西斯導演,李奧納多·狄卡皮歐主演。
不曉得狄卡皮歐會不會認為2010年是他人生相當特別的一年,因為在2010年的二月,由他主演的《全面啟動》(Inception)上映,給觀眾燒腦燒到2021仍舊是部經典;而同樣也是由狄卡皮歐主演的《隔離島》,在同年七月上映,也是讓觀眾隨著他深鎖的眉頭與不信任的雙眼,在「隔離島」與島上的燈塔,迷茫迷失到電影結束。直至今日,《全面啟動》與《隔離島》都還是「再多看兩遍」也不嫌多的燒腦電影。
《隔離島》是改編自丹尼斯·勒翰的同名驚悚黑色小說(2003年),故事幾乎按照原著的故事線,史柯西斯也將小說中的哥德式恐怖,呈現在螢幕畫面。
#一定要親自享受看隔離島的震撼
《隔離島》是個一點小雷都不能爆的故事,觀看者必須親自從頭看到尾,才能感受到這個故事的威力,才能理解眼見為憑是如何不可靠,也才能感受謎底揭曉時的現實震撼,最後,還會因為關鍵的一句話(「像個野獸地苟活,還是像個好人地死去」),而備感煎熬。
故事發生在1954年,泰迪·丹尼爾(狄卡皮歐 飾演)與查克·奧爾(盧法洛 飾演)是美國的法警,特別被安排到位於美國新英格蘭區的波士頓海灣外的「隔離島」,要調查一名在隔離島上莫名失蹤的女性重案刑犯。
「隔離島」的英文是 shutter island,shutter 的意思是拉下百葉窗的關閉,意思就是「完全對外封閉的島嶼」,因為在這個島上,除了醫護人員與心理醫生,其他關閉的都是患有心理疾病的重案刑犯。島上建築總共分為ABC三棟,除了AB分屬男女病房之外,C區則是心理疾病嚴重又具有暴力傾向的病患。
.
#燈塔是光明的指引
島上除了ABC三區之外,另外還有一座燈塔,聳立於峭壁懸崖之上。就法警泰迪的調查,這座燈塔嫌疑最重,應該是個藏有秘密且進行不人道手術之處。
燈塔象徵光明與指引,於是,泰迪法警帶著一定要查出真相的決心,不顧波士頓灣的嚴厲天氣,無視暴風雨將至,與此同時,也不聽愛妻的勸告——千萬不要到危險的燈塔裡。
只是,泰迪既然任命於找出莫名消失的重刑病患,同時也想解開他心中一直未解的疑惑,於是他帶著非查出真相不可的決心,費了九牛二虎之力,總算進入燈塔。果然,一切真相大白。
.
#哥德式恐怖故事的基本元素
在傳統的哥德式恐怖故事裡,例如《咆哮山莊》(Wuthering Heights),會有一些固定的基本元素,這些在《隔離島》也有。
1. 被孤立的空間:隔離島就是一個被孤立的小島,在島上發生的一切,宛若發生在平行異世界。
通常,這種孤立的空間是種刻意的設計,目的是要產生一個能夠凸顯主角內心世界的地域。
2. 狂風暴雨:在《隔離島》幾乎沒有好天氣,不是在睡夢中被雨水打到驚醒,就是在墓園中遇到大風大雨。而颶風將至的陰影,也隨時隨著狂風巨浪拍打在峭壁礁岩上。
通常,狂風暴雨的程度,會隨著故事的前進,而顯得更為狂暴,這些狂風暴雨不僅襯托外在環境的驚險,也象徵主角內心的憤恨與恐懼。
3.
陰魂不散的鬼魂:在《隔離島》,那些在二次大戰的寒冬與戰火中死去的德軍和民眾,一直陰魂不散地盤旋在泰迪的回憶之中,尤其是躺在死去的母親懷抱裡的戰火下的女孩。
通常,這種陰魂不散的鬼魂,並非真的鬧鬼,而是主角內心罪惡感的顯像。那些主角不願意面對的過去、悔恨、不堪的醜陋等等,都會以鬼魂的形式出現在主角的午夜夢回。
.
#前額葉皮質切除術
《隔離島》提及的前額葉皮質切除術,曾經在精神科治療的外科手術方面,盛極一時,在30s至50s年代,是最前衛的醫療科技技術,還在1949年獲得諾貝爾的生理學醫學獎。不過,這項醫學技術在70s年代之後被禁止使用,因為手術結果無關效果,不僅傷害人權,有人道疑慮,更慘的是把人變呆變笨、甚至(嚴重感染而)搞死。
《隔離島》的故事發生在1954年,也就不難理解為何心理醫師在解決不了有暴力傾向的重症刑犯時,必須採取外科手術,讓病人失去反抗的能力,甚至呈現癡呆狀態,再也無法暴力向人。
.
#1950年的女性家庭壓力
《隔離島》有提到家庭,一個典型的美國夢美式家庭,就是有個大庭院的房子,一家四口五口歡樂住在一起,爸爸在外努力工作、成功發達,媽媽則是能幹溫暖的家庭主婦。
不過,美國夢終究個夢,例如同樣是由狄卡皮歐主演的《真愛旅程》(Revolutionary Road, 2008),就是個在50s年代的美國夢美滿家庭的夢碎過程。當先生在外工作之時,由一個婦女背起家裡所有的責任,身心壓力都極為巨大,家庭問題也隨之而生。
.
#狄卡皮歐與史柯西斯
《隔離島》是狄卡皮歐與導演史柯西斯的第四次合作,兩人每次的合作,都是經典賣座電影,前面三部是《紐約黑幫》(Gangs of New York, 2002)、《神鬼玩家》(The Aviator, 2004)、《神鬼無間》(The Departed, 2006),之後還有在2013的《華爾街之狼》(The Wolf of Wall Street)。
.
.
#每天陪你宅在家看一部好電影Day25
#2021年6月9日
#隔離島2010
#Shutter_Island
#to_live_as_a_monster_or_to_die_as_a_good_man
#劇照中的領帶就是太太送的那條
#哥德式的恐怖故事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24萬的網紅啟點文化,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人際維基】桌遊體驗會~讓你一玩就懂別人的在乎~07/07(六)或 8/12(日)14:00 活動資訊:https://www.koob.com.tw/contents/3072 【熱門講座】溝通,和你想的不一樣~07/25(三) 或 08/02(四)19:30 報名連結:https://www....
「1949 諾 貝爾 醫學獎」的推薦目錄:
1949 諾 貝爾 醫學獎 在 心靈僻靜花園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最近Netflix上一部影集很吸引我,中文名叫黯衣天使(Ratched),故事內容由血腥暴力地殺害四名神父開始,帶到由兇手姐姐女主角拉契特(Ratched)攻於心計混入一間精神病院展開,是一部算是驚悚闇黑犯罪影集。裡面的故事就不多爆雷,但精神病院裡治療病患的手法簡直讓我大開眼界。
故事設定為1947年,女同性戀在那個年代被視為一種「不正常」的精神疾病,需以滾燙熱水及冰水交互浸泡的冷熱治療(來自瑞士?),來抑制不正常的荷爾蒙釋放,並達到不再對同性有渴求的狀態;或是為了幫助罹患身心症(同性戀、青少年分心、燥鬱症、記憶喪失)的病患脫離苦痛,而以冰錐打入眼窩進入頭做腦葉切除術(腦袋的額葉是神經官能症的來源)來抑制或扭轉狀況;或是多重人格障礙(multiple personality disorder)也就是現今稱的解離性身份疾患(dissociative identity disorder),以催眠的手法讓患者訴說當年的創傷而達到復元的狀態。
因為這個治療方式太令我震驚,於是上網查了一下,果然在那個年代是有所謂的「精神醫療黑歷史」的。
以下是我網路上查的:
「腦葉切除」手術專業的名稱是「腦白質切除術 lobotomy」,主要是切除人腦「前額葉皮質的連接組織」,這個技術在 1930 到 1950 年代非常流行,也是世界上第一項被發明的「精神外科手術」,發明這個技術的人甚至還獲得了 1949 年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不過這個手術的結果往往會造成病患在術後表現出類似痴呆、弱智的跡象,因此在後來獲得了巨大的負面評價,甚至在 1950 年代蘇聯就優先禁止這項手術的執行,而到了1970 年代大多數國家也紛紛禁止這項手術,這也成為精神醫療上的一段黑歷史。
執行「腦葉切除」手術一般有兩種方式,一種是被稱為「標準手術」的手法,是醫生在病人的顱骨兩側各鑽一個小孔,然後將腦白質切斷器(外形像一把螺絲刀)從洞中伸入病患腦部,進而切斷神經纖維。而後改進的所謂的「冰錐手術」是由美國醫生 Walter Freeman 提出,他將病人被施以電擊以代替藥物麻醉後,利用一個類似於冰錐的錐子和一個榔頭,將錐子經由眼球上部從眼眶中鑿入腦內,破壞掉相應的神經。
對闇黑犯罪有興趣的,或是想了解其它相關很獵奇的治療方式,可以看這部影集。目前看到第五集,還理不出核心重點來(被驚嚇到)。
1949 諾 貝爾 醫學獎 在 文茜的世界周報 Sisy's World News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1006新加坡聯合早報
*【川普出院 醫生坦承他還沒擺脫冠病】
美國總統川普於5日傍晚離開馬里蘭州沃爾特•里德國家軍事醫療中心,返回白宮。但白宮醫生康利坦承,川普還沒有完全擺脫2019冠狀病毒疾病。川普走出醫療中心後,登上總統專用直升機海軍陸戰隊一號離開醫療中心。白宮醫生康利在當天早前的簡報會上說:“過去24小時,總統的情況持續改善。他已經符合甚至超越了出院的標準準則。”
https://www.zaobao.com.sg/realtime/world/story20201006-1090540
*【川普將參加下周總統大選辯論】
美國總統川普的競選團隊表示,川普準備參加接下來的美國總統大選辯論,第二場辯論定本月15日舉行。川普競選團隊發言人默陶聲明說:“總統決心為辯論做好準備。”默托還表示,其競選團隊不同意讓辯論主持人把候選人的麥克風調為靜音,以阻止其插話或反駁對方的做法。
https://www.zaobao.com.sg/realtime/world/story20201006-1090542
*【拜登:只要安全願參加下周總統辯論】
美國民主黨總統候選人拜登說,只要衛生專家認為可以安全進行,他願意參加下周的第二場總統大選辯論。確診2019冠狀病毒疾病的共和黨總統候選人、美國現任總統川普5日傍晚剛出院,回返白宮。拜登當天啟程飛往佛羅里達州展開競選活動前告訴記者:“如果科學家說可以安全進行,而兩人能保持安全距離,那我認為沒問題。我將遵照專家的建議行事。”拜登週末接受冠病檢測的結果呈陰性。
https://www.zaobao.com.sg/realtime/world/story20201006-1090545
*【川普呼籲人民不要害怕冠病】
在美國白宮醫療團隊針對總統川普的情況舉行簡報會之前,川普已在推特上率先宣佈,自己即將出院,並呼籲人民不要害怕2019冠狀病毒疾病。川普在推特上說:“我將在今天傍晚6時30分離開沃爾特•裡德國家軍事醫療中心。感覺好極了!”川普說:“不要害怕冠病。不要讓它統治你們的生活。在川普政府的領導下,我們獲得了最棒的藥物和知識。我現在的感覺比20年前的我還要好!”
https://www.zaobao.com.sg/realtime/world/story20201006-1090541
*【知情者:只證實女助理確診 快速檢測呈陽性,川普仍上電視受訪】
知情者透露,美國總統川普早在上週四傍晚就知道自己的冠病快速檢測結果呈陽性,卻依然上電視節目接受訪問。他隱瞞了首次檢測結果,只證實其女助理確診,而他本身仍在等待檢測結果。川普上週四接受福斯新聞頻道訪問時說:“我會在今晚或明天(上週五)早上得知檢測結果。”他于上週五淩晨1時在推特宣佈自己確診。
https://www.zaobao.com.sg/news/world/story20201006-1090464
*【專家:獲特別醫療服務 對川普可能弊大於利】
美國總統川普確診後獲得了所需的所有醫療服務,但醫療專家認為,這對他來說可能弊大於利。分析指出,照顧知名人物的醫生往往面對更大的公眾壓力,因此更願意使用新藥物。如果醫生因此繞過標準的醫療程式,這情況會是把雙刃劍。紐約大學醫學院醫療道德部門主任卡普蘭說,當總統就醫時,情況會很不一樣,“治療的醫生會更大膽,他們會在治療上盡其所能。你不要因為他(川普)不治而被指責。”
https://www.zaobao.com.sg/news/world/story20201006-1090465
*【美國九個州七天來 新增病例達新高】
天氣轉涼加速了美國冠狀病毒的傳播,由於許多活動都改在室內進行,美國有多達九個州,大部分在中西部地區過去七天的新增確診病例都創新高。根據路透社的統計資料,單單在上週六,肯塔基、明尼蘇達、蒙大拿和威斯康辛這四個州的單日新增病例都創新高,全國單日累計新增病例則有將近4萬9000起,是七周以來新增人數最多的一天。
https://www.zaobao.com.sg/news/world/story20201006-1090466
*【奧克蘭解除封鎖 維州將放寬防疫】
紐西蘭總理阿德恩宣佈,紐西蘭“再次戰勝冠病”,最大城市奧克蘭在連續12天沒有確診病例後,週三午夜起將防疫警戒下調至最低一級。這意味著沒有社交集會限制,酒吧和餐館無須繼續遵守社交距離規定。
https://www.zaobao.com.sg/news/world/story20201006-1090467
*【美英三科學家 共同獲諾貝爾醫學獎】
2020年諾貝爾醫學獎獲獎人名單週一率先揭曉,這一獎項由兩名美國科學家和一名英國科學家共同獲得,以表彰他們在發現C型肝炎病毒方面所做出的貢獻。瑞典卡洛琳醫學院週一宣佈,將2020年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授予美國科學家哈威•阿爾特(Harvey J. Alter、85歲)和查理斯•賴斯(Charles M. Rice、68歲),以及英國科學家邁克爾•霍頓(Michael Houghton、70多歲)。
https://www.zaobao.com.sg/news/world/story20201006-1090469
*【新增病例432起再達新高 馬首相署部長染冠病慕尤丁居家隔離】
馬來西亞掌管宗教事務的首相署部長祖基菲里證實感染冠病。這是馬國爆發冠病疫情以來,第一個感染冠病的內閣部長。近日曾與祖基菲里一起開會的首相慕尤丁宣佈自行居家隔離兩周。馬國昨日新增432起確診冠病病例,是當地歷來單日最高紀錄。
https://www.zaobao.com.sg/news/sea/story20201006-1090444
*【愛爾蘭總理拒絕上調防疫警戒至最高】
愛爾蘭總理馬丁拒絕將防疫警戒水準大幅上調到最高,僅同意將警戒水準從2級上調至3級。這是他首次拒絕接受公共衛生高官的建議。
https://www.zaobao.com.sg/realtime/world/story20201006-1090559
*【王瑞傑:為未來五至10年打基礎 須三管齊下更新後冠病經濟戰略】
新加坡副總理兼經濟政策統籌部長及財政部長王瑞傑指出,未來經濟進入了關鍵時期,除了應對冠病帶來的短期挑戰,還須善用冠病帶來的轉型契機,為下來五年至10年的下一輪經濟增長奠定發展基礎。
https://www.zaobao.com.sg/news/singapore/story20201006-1090412
*【反駁與中共合謀廢除自治 港府批評美國持雙重標準】
美國國務院針對香港警方在10月1日遊行集會的逮捕行動,抨擊特區政府與中共合謀廢除香港自治與港人自由。港府回應時表達強烈不滿,稱美國高官持雙重標準,不負責任的評論令人遺憾。
https://www.zaobao.com.sg/news/china/story20201006-1090453
*【港教育局更新初中教材指引 要求避免涉及過多評論性問題】
香港教育局刪去通識科書本中有關“三權分立”及遊行篇幅後,近期再度修訂供出版社參考的“印刷課本編纂指引”,要求初中教材避免涉及太多評論性問題。有資深教師質疑,新指引有礙培育學生高層次思維。
https://www.zaobao.com.sg/news/china/story20201006-1090454
*【調查:韓國企業不願將生產線從中國轉移回國內】
儘管疫情和美中貿易緊張局勢凸顯了過度以中國為生產基地的風險,但韓國推動國內企業從中國回歸的努力回應者不多。韓國產業經濟與貿易研究所的資料顯示,自從韓國於2013年推出U-Turn法案以阻止海外生產勢頭以來,在與中國有聯繫的數千家公司中,僅80家將部分經營轉移回國內。即使今年早些時候韓國政府將回流補貼政策擴大到服務業和IT業,回國的吸引力仍然有限。
https://www.zaobao.com.sg/realtime/china/story20201006-1090548
*【撤除日本學術會議六學者 菅義偉被批干涉學界自由】
日本首相菅義偉上任不到一個月,下令排除日本最大學術團體“日本學術會議”的六名學者引起不滿,並被炮轟干涉學術自由。日本學術會議是87萬日本科學家的代表團體。它在1949年二戰後成立,旨在維護和平,反對科學研究與軍事掛鉤。它雖是內閣直屬機構,但力爭“學術自主”。據報導,該機構每三年改選半數會員,由首相按照它推薦的名單任命。菅義偉上臺後打破老規矩,在106個被推薦的人名中,刪掉了六人。
https://www.zaobao.com.sg/news/world/story20201006-1090468
*【菲律賓航空裁員2700人】
菲律賓航空公司宣佈,由於2019冠狀病毒疾病大流行對航空業造成持續衝擊,決定裁員2700人,被裁人數約占員工總數的35%。
https://www.zaobao.com.sg/realtime/world/story20201006-1090563
*【日本亞航昨日起結束營運 消息指印度亞航也將關閉】
廉價航空集團亞洲航空(亞航)宣佈,日本亞航正式通知即日起結束營運。另有消息指印度亞航也可能關閉。亞航表示,接納和尊重日本亞航的決定,並認為這是合宜的止損決定。日本亞航是亞航與樂天集團等日本財團設立的聯營企業。
https://www.zaobao.com.sg/news/sea/story20201006-1090445
*【世衛指全球約10%人口或已感染冠病 溯源專家團名單已提交中國】
世界衛生組織(WHO)5日指出,全球大約十分之一的人口可能已經感染冠病,這意味著絕大多數人口仍有被感染的風險。另外,一個由世衛組織領導的國際專家團將前往中國對病毒進行溯源,專家名單已提交中國。
https://www.zaobao.com.sg/realtime/china/story20201006-1090568
*【中國稱美國針對TikTok和Wechat的禁令違反WTO規則】
一位貿易官員透露,中國在世界貿易組織(WTO)的一次會議上表示,美國對中國移動應用TikTok和微信的限制措施違反了WTO規則。
https://www.zaobao.com.sg/realtime/china/story20201006-1090565
1949 諾 貝爾 醫學獎 在 啟點文化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人際維基】桌遊體驗會~讓你一玩就懂別人的在乎~07/07(六)或 8/12(日)14:00
活動資訊:https://www.koob.com.tw/contents/3072
【熱門講座】溝通,和你想的不一樣~07/25(三) 或 08/02(四)19:30
報名連結:https://www.koob.com.tw/contents/3241
【8/30 開課】《人際回應力-看懂情緒,輕鬆對談》~第17期
一個人的命運,是回應力的總和!
課程資訊:http://www.koob.com.tw/contents/157
更多學員心得分享:http://goo.gl/Guc6V6
桌遊【人際維基】~一玩就懂得別人的在乎:https://goo.gl/Ej4hjQ
到蝦皮購買【人際維基】:https://goo.gl/ASruqR
=============================
以下為本段內容文稿:
有時候,當我們面對到一些感覺起來、聽起來,或者看起來「很厲害」的權威者的時候,我們會很容易不假思索的就相信他所有的建議,然而這個建議呢,可能經不起時間的考驗,甚至於會帶給自己很大傷害。
講一個例子哦,有一個在1949年獲得「諾貝爾醫學獎」的醫生,他是一位神經病理學家,叫Freeman。他之所以得到諾貝爾醫學獎的原因,是因為它針對罹患精神病患的這些人,在他們上眼皮處往腦內攢洞。
簡單來說呢,就是做一些腦外科的手術,進行腦液切開這樣的一個技術。他進行這樣的手術,大概有2500次。而且你很難想像這樣的手術,通常是沒有進行麻醉的,這會有多殘忍。
他原本使用的是那種著鑿冰的冰錐,後來才研發出比較輕薄短小的器具,讓Freeman醫生可以在錘子的敲擊底下,去挖鑿眼窩的後方去切開腦葉,這個手術的結果,就是讓那些原本難以控制情緒的精神病患變得很平靜。
只是從現代的角度來看,這個手術會造成大腦嚴重受損,簡單來說,你把別人的腦葉切掉之後,那這個人當然變得比較平靜,因為他的狀態跟活屍沒什麼兩樣啊。
可是在那個時候的技術環境底下,Freeman醫生,他的治療方式成為了治療精神病患的熱門選項,他還開了一台他稱之為「腦葉切開行動車」這樣的貨車,跑遍了所有他到得了地方,去傳授這個技術。
在後續的醫學糾正他這樣的傷害之前,大概有2萬人透過這樣的方式,接受了這樣的手術。可能我們從現在的角度去聽,好像是因為當時技術不成熟,所以沒有人提出質疑,其實不是這樣的。
Freeman就算在他全盛時期,他也受到很大、很大的批評,很多他的同行同業是不認同他這樣的做法,可是他依然持續做了將近20年,並且還讓他得到諾貝爾醫學獎。
甚至於連前美國總統約翰甘乃迪的妹妹,也曾經接受過這樣的手術,一直到20年後,科學界的進步終於趕上了Freeman,而且很不客氣地指出他的介入方式,他的醫療手段,其實從醫學的角度,根本就是多此一舉。
而且從道德層面來看,甚至於用恐怖來形容。於是呢他的執照被吊銷,他去世的時候成為一個被醫學界放逐的人,原本曾經給他最高榮譽的醫學界到最後卻摒棄了他。
其實講這樣的故事,跟我開頭所提的是有呼應的。這個「冰錐腦葉
纖維切斷術」,其實就跟我們前面所說的「訴諸權威」是有很大的關係,因為Freeman他營造了一個權威的形象,所以他甚至於在沒有取得嚴謹的科學證據之前,他就先做了這件事。
在缺乏有效的證據的前提,他卻打著「最先進的精神外科」這樣的名號,就可以便宜行事,甚至於當時有很多醫院都歡迎他,他的權威是毋庸置疑的。所以好在現在醫學界已經沒有這樣的現象,凡事都要有很嚴謹的實驗跟臨床的結果,才能進入正式的醫療處癒。
可是醫學界是如此,放到你我的人生裡,我們有對於很多權威有這樣的敏感度嗎?還是我們直覺的覺得他好像很厲害,於是他說的就有道理。甚至於我們很少去檢核,他的權威到底是做出來的、營造出來的,還是他真的有那個本事呢?
其實有一個很重要的判斷指標,就是那種他「特別強調」自己權威的人,不管在各個領域,他只要花很多力氣,他特別強調自己有多權威、自己有多厲害,這樣的人,或者是這樣的機構,你都小心為上吧。
因為就像是我昨天「一天聽一點」的分享一樣,一個真正有錢的人,他是不需要特別強調自己有錢,一個真的掌握知識技術的權威者,他其實根本不需要特別「強調」他有多權威。
在我們面對人生的時候,特別是資訊都不夠透明,掌握度都不夠多,那這個時候我覺得長出自己的判斷能力,長出自己面對權威的時候,還是能夠去質疑、挑戰這樣的一個精神,是很重要的。
而且話說回來,一個真的掌握真正權威的人,他其實是不怕你質疑他、挑戰他,反而他會期待你的質疑跟挑戰,讓真理越辯越明,只有那種假裝的權威,或者是企圖想要透過權威的形象,想要得到好處,這樣的人或這樣的機構,他才會不容許你,或者是不容許任何人質疑他的權威。
或許這些都是一個重要的判斷,希望今天的分享對你有幫助,我是凱宇。
如果你喜歡我製作的內容,請在影片裡按個喜歡,並且訂閱我們的頻道,別忘了訂閱旁邊的小鈴鐺,按下去,這樣子你就不會錯過我們所製作的內容。
那麼如果你對於啟點文化的商品,或課程有興趣的話,我們近期的課程是在8月30號開課的「人際回應力」,如果呼應到今天分享的內容,特別在這一門課裡面,當你面對到別人拿不當的權威壓迫你,如何站穩自己的位置?
你即將會學到這樣的一個方法跟這樣的技術,我很期待在8月30號的教室裡,能夠見到你,謝謝你的收聽,我們再會。
#啟點文化 #心理學 #人際關係 #凱宇 #人生成長

1949 諾 貝爾 醫學獎 在 1949年诺贝尔医学奖,给30万人带来了噩梦| 脑前叶切除术后果 的必吃

耻辱! 诺贝尔 奖暗黑时刻, 1949 年 诺贝尔医学奖 ,给30万人带来了噩梦| 脑前叶切除术后果| 莫尼兹| 费里曼| 老K来了. 163 views163 views. Dec 31, 2021. ... <看更多>
1949 諾 貝爾 醫學獎 在 1949年的今天,諾貝爾獎委員會宣布諾貝爾生理或醫學獎得主 ... 的必吃
1949 年的今天,諾貝爾獎委員會宣布諾貝爾生理或醫學獎得主是葡萄牙神經外科醫生莫尼茲(António Egas Moniz,...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