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東親子騎行日記(上)
若說以騎自行車做為旅行移動方式,個人覺得算是比較偏獨行(跟徒步或是搭火車比起來),如果整日騎乘時間偏長,並不太會有機會接觸到其他人及互動。過程中只有自己跟風景對話,然後目前花東很多城鎮大部分店家都還是沒有開放內用。
本來不在計畫中的花東騎行,一切都要從我們在知本民宿收到熱血大學生的字條開始…
考慮老二的16吋小車沒有變速,關山-玉里-光復-吉安,預計是每天平均大概騎40多公里。但我看我腳踏車踩一圈老二就得要踩2-3下,想想這樣他得騎多少啊,把他的腳程換算成大人相當於他每天要騎一百多公里了吧 (還沒有估算遇到上下坡的速度影響),他真的有辦法嗎。
第一天馬上就受到震撼教育,前進鹿野的連續長程緩坡+雨中黑暗中騎行,因為晚上雨勢太大,最後十公里只能放棄,只好回鹿野趕搭七點半最後一班火車去關山,沒想到後來幾日竟然都沒有再搭火車了。第二天則全程順利得不得了,當我們以為要倒吃甘蔗時,第三天又來個陡坡+逆風,讓我們騎得不要不要的,大姨媽又來報到,只好在風雨中提前停在瑞穗了(本來預計是騎到光復),但這樣一延後,就會遇到中秋連假。
我預估附近住宿肯定爆滿,事先把帳篷寄到7-11打算找露營區,但是炎熱的天氣加上月經來時的悶濕熱感,先撇開騎車的身體疲累不說,要在”平地”露營(還要對抗花蓮小黑蚊)這檔事還真令人猶豫。
#花蓮光復鄉奇遇記
這天剛好是連假第一天,一早離開瑞穗民宿前,我不死心還在查找,但訂房網上全訂滿,只好先找露營地做備案。之前本來原訂第四天要到吉安,我心念一動想說附近不知有沒有香客大樓,沒想到號稱王母娘娘總部的勝安宮還真的有香客房,打去廟方說連假第一天已客滿,如果再隔一天,就還有房,剛好我們也要延後一天。
但其實我那時心想的是,我們連今晚住宿都還沒著落,隔天最後能否去到勝安宮都還是問題,不禁懷疑能順利抵達嗎,不管了,先出發路上再邊看吧。
從瑞穗出發沒多久,我們到一家小七休息買咖啡,突然有人走來問我..
「妳是不是布蘭西?」「因為有看你的粉專知道你們去台東,又看到三個小孩,想說是不是妳...」
我包得像瘋婆一樣的狀態還能被認出🤣,真是太不好意思惹~~但就這樣開啟我跟小菁一家人的奇妙緣分~~
小菁夫妻帶2個女兒回花蓮光復鄉看母親,菁媽非常非常熱心,問我晚上要不要去她的三合院烤肉,但是光復距離我預計的鳳林鎮還有一段距離(如果停留這裡,代表隔天得要多騎一二十公里,而且還要繞進去193縣道),
小菁媽媽問,「妳晚上住哪裡? 我住的那附近有個一貫道的,他們有禪房可以給人住,一晚一千,這樣你晚上還可以來跟我們烤肉,大家一起熱鬧。」
“一晚一千元、乾淨舒適的禪房,是不是比濕熱的露營地好太多??” 我有些心動,留下小菁的line,請菁媽幫我問問看,然後我們就告別繼續上路了。
一路上又遇到雷陣雨,然後我前輪內胎竟然在這時候破了,撐著騎到光復,先找看看店家修理。老二看到一家門口擺了好幾台腳踏車的房子衝進去問,剛好主人就在門口,他說這裡目前還沒有營業,但是他可以先幫我看看。
果然是高手在民間,隨便都遇到大神。邱哥是自行車愛好者,已經在當地住了20年,年輕時也參加過不少自行車賽事,也騎過川藏、新疆、歐洲等地,因為人生規劃,從熱血教師退役,把隔壁建於大正13年、將近百年屋齡的老房子承租下來,打算明年開始經營自行車出租+民宿。
#人生有夢有理想,只要有勇氣踏出永遠不嫌晚,這次台東行看到好多例子啊~
一邊聽邱哥的豐富經歷,一邊還教我們路上修補內胎的方式,最後還分享他用老屋改造民宿規劃,聊了很多。如果不是破胎,我們按照計畫早該繼續騎到下一站,但是突發的狀況停留下來,然後又看到小菁傳來說晚上可以住她表姊家的訊息,突然覺得一切都是上天安排,決定今晚就住光復這吧,明天如果騎不完再說吧。小菁夫妻擔心天黑還特地來車站附近接我們。
小菁的表姐也是因為早有退休後搬來花蓮住的計畫,三個姊妹多年前一起到這裡租地自蓋房子,她們夫妻偶爾假日才會從台北回來這裡打掃住幾天,也就這麼剛好能提供我們住宿。(也是大家都是台北來的才比較願意接納我們吧我想…)
然後我們就受到熱情款待了!!!好感人….
而且小菁的老公竟然跟我是老鄉(還念同一間國小),也實在太巧了吧,竟然在遙遠的花蓮相識,真是難得的緣分,實在太感謝她們一家!
#簡直就像黑暗中的一道曙光啊~
就在我以為一切會如此順利發展下去而欣喜時,沒想到,隔天才是本趟最考驗的一日….
同時也有2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66萬的網紅buycartv,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繼上次試駕全新Volkswagen Arteon Fastback 330 TSI R-Line之後,本次為大家試駕的車款為Volkswagen Arteon Shooting Brake,與Fastback相同,車型編成有4個,而我們分配到的車型為最高規格的380 TSI R-Line Perfo...
「13吋前輪」的推薦目錄:
- 關於13吋前輪 在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 關於13吋前輪 在 海鹽蔡是一道菜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 關於13吋前輪 在 7car 小七車觀點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 關於13吋前輪 在 buycartv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 關於13吋前輪 在 moto1hk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 關於13吋前輪 在 [問題] RV180 euro 13吋前輪選擇惡魔vs 小馬? - 看板biker 的評價
- 關於13吋前輪 在 請益13吋輪胎前輪選擇- 機車板 - Dcard 的評價
- 關於13吋前輪 在 [問題] 13吋通勤前輪選擇PTT推薦biker 的評價
- 關於13吋前輪 在 SYM DRG 水冷跑旅俱樂部| 請問13吋熱熔胎有推薦的嗎 的評價
- 關於13吋前輪 在 [問題] 13吋兼顧運動抓地與雨天通勤的胎- 看板biker 的評價
- 關於13吋前輪 在 12/13吋熱融胎全新選擇,通勤、賽道兩相宜 - YouTube 的評價
- 關於13吋前輪 在 機車輪胎推薦13吋的推薦與評價,DCARD、MOBILE01、PTT 的評價
- 關於13吋前輪 在 機車輪胎推薦13吋的推薦與評價,DCARD、MOBILE01、PTT 的評價
- 關於13吋前輪 在 biker - [閒聊] 13吋前輪心得與選擇 - MYPTT 的評價
- 關於13吋前輪 在 [問題] 十吋天使胎後輪胎壓PSI - biker - PTT Web 的評價
- 關於13吋前輪 在 13吋輪胎胎壓、12吋胎壓、胎壓對照表在PTT/mobile01評價與 ... 的評價
- 關於13吋前輪 在 倍耐力天使胎13吋在PTT/Dcard/Mobile01 上的評價、推薦與討論 的評價
- 關於13吋前輪 在 倍耐力天使胎13吋在PTT/Dcard/Mobile01 上的評價、推薦與討論 的評價
- 關於13吋前輪 在 tt93 13吋ptt、紅惡魔ptt、TT93 裝前輪在PTT/mobile01評價與討論 的評價
- 關於13吋前輪 在 [問題] 120-70-13 R1N vs SC1 抉擇 - PTT 問答 的評價
13吋前輪 在 海鹽蔡是一道菜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海鹽蔡◎ Thule Sleek 嬰兒推車限時團購🎉🎉
🔺專屬優惠時間:2021/08/06– 2021/08/13 23:59
🔺專屬優惠連結: https://shopamamaholic.tw/thuleseasalt
跟團就送推車雨罩和安全橫桿
開團價$14900,市售$23000起跳
基本上輕型推車市售差不多價位$5000以上,當然破萬的也有。
更別說戰車級的大車了,大部分都$24000起跳。
#這開團價真的很厲害啊
•••••••••••••••••••••••••••••••••••••••••••••••••••
# THULE
# Thule Sleek 嬰兒推車
🛒 https://shopamamaholic.tw/thuleseasalt
⁉️你有想過推嬰兒車也能做運動(慢跑)嗎?
⁉️你有想過原來嬰兒車也能設計的很機能性嗎?
⁉️原來嬰兒車也有全地形?(這根本戰車了啊!)
👉🏻來自瑞典品牌的THULE,適合愛散步、愛慢跑的爸媽們~
👋🏻海鹽家使用的這一台是 THULE 的 URBAN GLIDE2,性能豐富,適用任何崎嶇地形。
🔺讓嬰兒車不僅是嬰兒車,更是種專業(運動)器材!
✅除了大容量的收納空間外,還有網格口袋可擺放許多育兒物品。
✅煞車部分有兩處,除了常見的腳踏煞車外,還有手轉式煞車,跑步時更能以手轉煞車來控制速度呢~
✅可調式手把可調整至適合的高度,讓爸媽使用起來更輕鬆更符合個人的人體工學!
✅懸吊系統、大型16吋後輪、迴旋式前輪,給孩子更舒適的乘坐體驗,也給爸媽更輕鬆的操作體驗!
💘💘💘如果偏愛大車/戰車的爸媽,瑞典品牌的THULE嬰兒車推薦! 💘💘💘
👉🏻大家都知道瑞典品牌很實用也耐用,滿滿的機能性質設計,讓嬰兒車不再是累贅車,而是種工具車。
❤️整體在設計上相當時尚有質感,而大後輪+懸吊系統讓寶貝不管在何種地形都能乘坐的平穩又舒適,爸媽更是操作的輕鬆又省力~(完全不會有走石子路左右上下劇烈晃動的狀況,更不會出現卡住需要用力出力推車的窘況...)
《雖然大車普遍的缺點就是 重量 ,但它相對 安全 、穩固、舒適。 》
THULE URBAN GLIDE2讓四季妹也能安穩安心的乘坐在上面,享受著海鹽媽慢跑推車的速度感與風吹感呢!
🥰只能說每款嬰兒車都有各自主打的特色,若你追求機能、安全、堅固,那你在尋找的車就是它了➡️ https://shopamamaholic.tw/thuleseasalt
#瑞典Thule #嬰兒推車 #雙向座椅嬰兒推車 #雙人嬰兒推車 #歐系嬰兒推車 #懸吊式避震系統
13吋前輪 在 7car 小七車觀點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電動機車的天下來臨
強調運動性能的電動車
#eReadyRun
https://www.7car.tw/articles/read/74224/second_139
更多車訊都在「#小七車觀點」:https://www.7car.tw/
--------------------------------------
【#七哥試駕都在這邊】↓
https://reurl.cc/O1xnWr
記得訂閱追蹤YouTube唷>>>
#7Car →https://reurl.cc/pdQL7d
#7Car新聞頻道 →https://reurl.cc/MvnRrm
#台灣車文庫 →https://reurl.cc/ar61QQ
13吋前輪 在 buycartv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繼上次試駕全新Volkswagen Arteon Fastback 330 TSI R-Line之後,本次為大家試駕的車款為Volkswagen Arteon Shooting Brake,與Fastback相同,車型編成有4個,而我們分配到的車型為最高規格的380 TSI R-Line Performance。在外觀的部分,Arteon非常具有辨識度的頭燈組,搭配著鍍鉻飾條包圍整個車身下緣;與330 TSI R-Line不同,380 TSI R-Line Performance搭配到20吋的鋁圈,使整體車身更具霸氣。
Arteon 380 TSI R-Line Performance在動力編成上搭載的是一具2.0升直列四缸汽油渦輪增壓引擎,最大馬力272匹,最大扭力有35.7公斤米,搭配DSG 7速的雙離合自手排變速箱,0-100km/h 5.9秒(Shooting Brake),四輪驅動。而若是在330 TSI R-Line的版本,最大馬力會來到190匹,最大扭力則有32.6公斤米,0-100km/h 7.9秒(Shooting Brake),前輪驅動。
在輔助駕駛配備的部分,Arteon也加入了Volkswagen的IQ.DRIVE 智能駕駛輔助系統,包括了ACC 主動式固定車距巡航系統、主動式車道修正輔助系統、XDS主動式電子防滑系統、車側盲點警示系統、車道維持及偏移警示系統、Front Assist 車前碰撞預警系統、MCB二次碰撞預煞系統、疲勞警示系統、RTA後方橫向車流警示系統。
【留言就送Go車誌獅寶寶】
只要於『Go車誌官網』本影片下方,留言寫下本次影片心得,就有機會獲得限量Go車誌獅寶寶乙隻!本次將會抽出五位幸運的車迷朋友喔!
------------------------------------------------------------------------------------------------------------------------------------------------------
段落章節:
00:00 開頭
00:41 車輛介紹
02:49 外觀介紹
08:01 動力規格
09:23 空間機能
13:55 內裝配備
21:39 試駕心得
28:32 特別感謝
28:58 試駕花絮
------------------------------------------------------------------------------------------------------------------------------------------------------
音樂來源:
Song: Amine Maxwell - Amelia
Music provided by Vlog No Copyright Music.
Creative Commons - Attribution 3.0 Unported
Video Link: https://youtu.be/N1jADSL290Y
Track: Growth, not Stagnation — Artificial.Music & Gator Tots [Audio Library Release]
Music provided by Audio Library Plus
Watch: https://youtu.be/_fapksbGDZY
Free Download / Stream: https://alplus.io/growth-not-stagnation
Lethal by Lahar https://soundcloud.com/musicbylahar
Creative Commons — Attribution 3.0 Unported — CC BY 3.0
Free Download / Stream: http://bit.ly/-lethal
Music promoted by Audio Library https://youtu.be/B0BCvW3BLQ4
Track: Panama — Scandinavianz [Audio Library Release]
Music provided by Audio Library Plus
Watch: https://youtu.be/eJ2c50G7XHk
Free Download / Stream: https://alplus.io/panama
Track: Rainforest — Vendredi [Audio Library Release]
Music provided by Audio Library Plus
Watch: https://youtu.be/8s2gIOsxMok
Free Download / Stream: https://alplus.io/rainforest
The Universe Needs by Sapajou https://soundcloud.com/sapajoubeats
Creative Commons — Attribution 3.0 Unported — CC BY 3.0
Free Download / Stream: http://bit.ly/-the-universe-needs
Music promoted by Audio Library https://youtu.be/eJoHhlsBKQ4
Possibilites by Jay Someday https://soundcloud.com/jaysomeday
Creative Commons — Attribution 3.0 Unported — CC BY 3.0
Free Download / Stream: http://bit.ly/-possibilites
Music promoted by Audio Library https://youtu.be/5i_3A2WQtYA
Track: Lucid — Metro Vice [Audio Library Release]
Music provided by Audio Library Plus
Watch: https://youtu.be/b2ryQCisQvg
Free Download / Stream: https://alplus.io/lucid

13吋前輪 在 moto1hk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編者在10年駕駛過第一代三輪PIAGGIO MP3 300,雖然當時覺得她的彎向表現不及同級排氣量的綿羊靈活,而且較重,不過整體的操控性能比估計輕鬆。10年後編者試駕全新2020 PIAGGIO MP3 HPE Sport,車身更細小,壓彎更靈活,反應與一般綿羊無異,與此同時增添更多電子裝備。畢竟MP3已經面世13年,越來越好的操控性能也是應該的。
3年前的三輪車未成氣候,沒記錯的話近乎零選擇,所以當第一代MP3 250在2006年面世後(同年登陸香港),以其獨特的外觀、唔怕跣胎的安全感及實用取勝,三輪車從此流行起來,其他牌子的三輪車也相繼誕生。而第一代MP3除了250外,還有125、300及400版本,不過PIAGGIO卻以旗下的GILERA推出500版本,型號為Fuoco 500,外觀與MP3完全不同,車身線條更硬朗,外型像巨無霸,此車在港也彼受車迷歡迎,但其北美版卻稱為MP3 500。直至2014年,PIAGGIO才推出正宗MP3 500,外型與同期推出的MP3 300相同。
今次介紹的2020 PIAGGIO MP3 300 HPE Sport屬於最新款,而MP3對上一次改革是2015年,這款車子不僅換上新衫,改用電子油門,並加入循跡系統及ABS等安全裝備,以及改用更大呎吋的前及後輪框,可是編者無緣試駕這一代車子,然而今次有機會駕駛新款MP3 300 HPE Sport,因此體驗到隔代MP3 300的分別。
老實說,如果讀者沒有留意MP3 300的發展,未必知道PIAGGIO推出過MP3 Yourban,這款車著重市區行駛的靈活度,所以體積及重量較其她MP3輕量化,排氣量同樣是278cc,而輕量化的優點可讓騎士更輕鬆穿梭橫街窄巷,推車更容易,日常使用更方便。
回顧第一代MP3 300,前及後輪框均為12吋,廠方其後改用前12吋,後14吋配搭,但是自上一代MP3起卻改用前13吋、後14吋,前胎由120闊轉為110闊,140闊的尾胎維持不變,這大概是希望車頭有更靈活的轉向反應,而新款PIAGGIO MP3 300 HPE Sport保留前13吋、後14吋的規格。制動方面,前制動採用258mm鑽孔碟配兩活塞煞車卡鉗,後煞車採用240mm鑽孔碟配對向煞車卡鉗,輔以ABS防鎖死煞車系統,油門也有可選擇開或關的ASR循跡系統,以防尾胎在過彎或濕地打滑,進一步提升騎士的安全。
駕駛感受
如前述,三輪車熱賣的原因之一是跣胎機會較兩輪低,濕地行車更安全。正因為三輪車採用構造複雜的前避震,又多了一個轆,所以較相同排氣量的兩輪重,在推車或起大架時尤為明顯。不過由於MP3 HPE Sport設有電子Roll Lock功能,騎士只要撥動設於油門旁的推鈕便會鎖定車身,車子就不會翻倒,所以容許騎士落車,將車子推入泊車位;事實上,Roll Lock功能大約在15km/h以下才可啟動,儀錶板會亮起燈號提示,換句話車子將近停車前,例如交通燈位,騎士可以不用落腳停車,對於腳短的騎士彼實用,只要扭油便會解鎖,過程十分流暢。
不過使用Roll Lock初期,由於未掌握可啟動車速,自然會用肉眼看儀錶的燈號,或會造成騎士分心,稍一不慎更可能撞上前面的車輛,但個人覺得只要練習幾次,便能夠掌握撥動鎖掣的車速,不用依靠燈號。不過要記著,電子Roll Lock是根據啟動前的車身傾角固定車身,換句話車身傾則時仍可上鎖,因此為免解鎖後車身急速下墜,最好待車身接近垂直才上鎖。
雖然MP3 HPE Sport是三輪車,但座姿其實跟一般綿羊分別不大,同樣好舒服,座上車子後覺得車子比舊款細好多,不過由於座高達780mm,所以編者雙腳著地都會吊腳(編者5呎6吋高),駕駛視野也較高,風鏡在高速公路發揮不俗的擋風作用。事實上,對比第一代MP3 300 (編者沒有駕駛過後期版本),好明顯感覺到新車在壓彎時沒有阻力,即俗稱「撬彎」,靈活度及輕巧度大有改善,感覺她的轉向反應與兩輪無分別,當日在大山都覺得好好彎。這或多或少跟車頭減磅(水箱遷移)及更換110闊度前胎(第一代使用120闊度)有關,因此廠方的宣傳片賣弄她的彎向表現。
全新2020 PIAGGIO MP3 300 HPE Sport之所以比舊款細小,是因為廠方借用MP3 Yourban開發;此外,新車配置新一代HPE高性能引擎,規格為水冷四衝程單汽缸SOHC 4氣門,馬力及扭力分別是26.2hp@7750 rpm及26 Nm@6500 rpm,官方表示馬力及扭力比舊款增長24%及15%,每1公升氣油可行駛31.2km,比舊款30.3km多,換言之新車更省油及更好力。事實上,新款Vespa GTS 300 HPE Super也是使用該引擎。
新款2020 PIAGGIO MP3 300 HPE Sport沿用雙搖籃高拉力鋼管車架,構造與一般綿羊分別不大,而名為 Articulated Quadrilateral Suspension System(鉸接式四邊型前避震)採用二字型鋁合金座,像天秤左右將一對連桿式前叉連接起來,結構與舊款MP3相同,不過改由另一間知名生產商製造。舊款MP3 300與MP3 Yourban的散熱水箱都是設置在車頭內,但新車的水箱卻遷移至前輪後方,擺放位置更低,與一般電單車相同。試想像散熱水箱、風扇及水泵的重量其實不輕,但是搬家後可減輕車頭的重量,與此同時將重量更中央化,使車子有更佳重心,絕對可以提升車子的彎向表現。
另一方面,雖然三輪車的最大傾角不及兩輪大,可是MP3 HPE Sport最大傾角也達到40度,不過日常駕駛好少會掟到這個角度,可是車身傾側一旦到了40度,你會感覺到車頭有「頂著」的反應,這告訴你已達到極限。此外,在一些情況下,三輪車的車頭吸震反應跟二輪有點不同,原因是震盪經左右輪胎傳到避震系統,使到像天秤的前叉十分忙碌,在凸凹不平路面掟彎時,軑把搖擺較多。原因之一是MP3 HPE Sport屬於運動版,避震設定較硬,十分運動化,因此爛路行駛產生較強跳彈感。不過對經常雙騎或載重型物件的用家來說,卻是不俗的設定。
之前提過2020 PIAGGIO MP3 HPE Sport與VESPA GTS 300 HPE Super Tech共用新一代HPE高性能引擎,278cc排氣量。VESPA GTS 300 HPE Super Tech出名夠力又快,但是由於2020 PIAGGIO MP3 HPE Sport承載更多重量,所以廠方將馬力由23.5hp / 8,250rpm調升到26.2hp / 7750 rpm,馬力增長2.7hp。雖然MP3 HPE Sport的加速力不及GTS 300 HPE Super Tech輕快,但是低扭及中段表現比舊款MP3 300優勝,即使100km/h車速行駛仍然表現輕鬆,既可應付香港高速公路需要,市區行駛綽綽有餘。要是擔心MP3 300的馬力無法滿足日常駕駛,斜路不夠力,但是又想玩三輪車,不妨留意MP3 500,不過她的重量及體積也會相應提升。至於2020 PIAGGIO MP3 HPE Sport的煞車力十分充沛,完全夠用,即使右腳踏設有腳踏式煞車,並且是前後煞車聯動,但是手感始終不及煞車桿敏銳。

13吋前輪 在 請益13吋輪胎前輪選擇- 機車板 - Dcard 的必吃
已經有做功課但是選擇困難,本人騎乘DRG目前里程接近一萬二左右,原廠前輪該下課了,平常騎乘習慣通勤為主,每個月2~4次不等跑台七乙或陽金「危」 ... ... <看更多>
13吋前輪 在 [問題] 13吋通勤前輪選擇PTT推薦biker 的必吃
看板biker標題[問題] 13吋通勤前輪選擇作者. z2608002. ( z2608002)時間 Oct 6 11:55:06 2022 推噓24 推:24 噓:0 →:38. PTT推薦. 日常使用就上下課通勤,單程4-5km, ... ... <看更多>
13吋前輪 在 [問題] RV180 euro 13吋前輪選擇惡魔vs 小馬? - 看板biker 的必吃
前輪目前服役中的City Grip2快下課了,正在物色下一條輪胎,
CG2的使用感想是各方面都很平衡的胎,算是對得起它的售價,
只是沒有什麼令人驚豔之處,就是中規中矩的表現,所以想再往上嘗試升級更好的輪胎。
以110/90-13這個大羊規格來說,性能胎市面上幾乎都是歐系胎的天下,
國產胎及日系胎爬文看心得來說,似乎都不是天使胎的對手,
歐系胎目前讓我有興趣的就是惡魔胎和小馬胎,
考慮惡魔胎的理由:過去用過evo21和天使胎的體驗都不錯,算是對倍耐力很有信心。
考慮小馬胎的理由:這條目前最受好評的部分應該是舒適性?這點對我而言很加分。
有板友可以分享使用心得嗎? 或是可以推薦其它好用的13吋前輪胎,謝謝!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01.10.56.237 (臺灣)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biker/M.1655068055.A.C77.html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