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爾摩沙的招攬 ◎Kaminasih著,孫珮珊譯
當不滿意的意志非常明確時
刺激了做好決心的意志
將悲傷沉浸到消失
以耐心為工具、以祈禱為武器
前往祝福的道路中
福爾摩沙熱情的招攬著
提供美夢成真的橋樑
準備著健康的身心為聘禮
在奮鬥中迎娶時間
迎娶一張張貴重紙張
福爾摩沙…
你就像燈籠一樣提供光明
當我無力在黑暗中的長廊行走
在你小小的土地上鋪滿了寶石
你願意讓我們挖掘
應用勤奮和永不放棄的精神
福爾摩沙…
你傲慢的熱氣將汗水逼出
你的冷空氣深植入骨髓
都沒讓我失去鬥志
在你那一片美麗的土地上
我用各種故事來裝飾日子
微笑、笑聲和嘆息、心煩意亂
想念之歌在山谷風中廻響
對你的愛意由文字來宣洩
Lambaian Formosa
Kala hasrat tak puas cukup tersurat
memacu niat bulatkan tekad
Tenggelamkan nestapa hingga tamat
berkendaraan kesabaran. bersenjata doa selamat
melaju meraih berkat di jalan hakekat
Pulau Formosa melambai mesra
Tawarkan titian meraup impian
Bermaharkan tenaga serta sehat jiwa raga
Meminang waktu berlaga di ranah perjuangan
Menyemai harap menimang lembar berharga
Formosa…
Kau selaksa sinar lentera sajikan jasa
Kala ku tertatih di lorong gulita
Di bumi mungilmu tersebar gebyar permata
Kau relakan kami mengaisnya
Dengan sarana kerja keras pantang putus asa
Formosa…
Hawa panasmu angkuh memerah peluh
Tak membuatku suarakan keluh
Dinginmu meresap ke sungsum tulang
Tak membuat semangatku menghilang
Di hamparan tanahmu yang indah
Kuhias hari dengan aneka kisah
Senyum, tawa, serta desahan,gundah
Kidung kerinduan bersimponi angin lembah
rasa cintaku padamu lewat aksara tercurah.
-
◎作者簡介
Kaminasih,印尼人。曾於第八屆臺北市外勞詩文比賽獲得佳作,於第十五屆「臺北請再聽我說」外籍勞工詩文獎以「Lambaian Formosa 福爾摩沙的招攬」一詩獲得首獎,該作也收錄於107年「臺北 聽我說」詩文合集(歷年精選)。
◎譯者簡介
孫珮珊,來自印尼的華僑,在台完成學士和碩士學位。曾任公共電視台擔任印尼語新聞編譯、新聞播報員。孫珮珊同時也在台各大專院校當任印尼語講師,也接過許多活動的印尼語通譯、口譯。
-
◎小編 Y 賞析
本週的主題為「移工、移民、新台灣」藉由討論這些新住民/勞動者所書寫的文字,進一步思索他們眼中的台灣,如本詩Lambaian Formosa(福爾摩沙的招攬)敘事者便是以非常直率的告白,去描繪寫作者眼中的這塊島嶼。但與此同時,以台灣作為原生母國的我們也必須更直白地承認,透過文學獎的篩選機制所建立的觀看視角,仍然是個所見有限的向度。
這是一首既純樸且保有優美語調的作品。詩中的首段,Kaminasih以非常巧妙的方式「將悲傷沉浸到消失/以耐心為工具、以祈禱為武器」去講述離開家鄉這件事,同時也暗喻著這條承載美夢、財富的橋樑,是需要以「準備著健康的身心為聘禮」所換取的心酸。其實這首詩所鋪陳的細節,非常貼近於我們對於外籍勞工的既定印象:以勤奮、以身心去換取相對應的報酬:「在你小小的土地上鋪滿了寶石/你願意讓我們挖掘/應用勤奮和永不放棄的精神」。
但有趣的是,敘事者又同時展露了一種非常具有關懷意識的眼光,而非單一的感嘆這塊土地所帶來的好壞,更接近於文學性的抒情:「在你那一片美麗的土地上/我用各種故事來裝飾日子/微笑、笑聲和嘆息、心煩意亂」將這首詩的層次進一步昇華。在末兩句中Kaminasih寫道:「想念之歌在山谷風中廻響/對你的愛意由文字來宣洩」或許對她而言,無論是印尼或是台灣,都已經成為了記憶的裏層。即使沒有任何地方可稱之為絕對的理想鄉,但一切仍然值得眷戀。
-
美術設計:sorrow沙若
圖片來源:sorrow沙若
-
#每天爲你讀一首詩 #Kaminasih #福爾摩沙 #小編 Y #臺北市外勞詩文比賽
https://cendalirit.blogspot.com/2020/06/lambaian-formosa-kala-hasrat-tak-puas.html
107國寫佳作 在 張哲生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30年前,16歲的葉蘊儀因演出的電影《孔雀王》在日本大賣,獲日本《Roadshow》電影雜誌選為「最受歡迎外國女明星」冠軍,並於1989年3月29日,在日本領取出版該雜誌的集英社所頒發的第17屆映畫大賞新人賞。(左上圖)
1992年4月底,葉蘊儀首度到台灣,上華視綜藝節目《鑽石舞台》宣傳首張國語專輯《欺騙你的心》。錄影時,主持人胡瓜問她年齡,她回答「19歲」的發音不標準,聽起來像「洗腳水」,而遭到調侃,令人留下深刻印象。(右上圖,左起:胡瓜、陽帆、葉蘊儀、黃品源)
1992年10月1日,葉蘊儀在台灣宣傳第二張國語專輯《愛的故事》。(右中圖)
1994年8月,葉蘊儀在台灣演出華視八點檔國語連續劇《路長情更長》,飾演一位盲女。(左中圖攝於1994年9月14日,左起:張玉嬿、江明、宋達民、葉蘊儀、林瑞陽)
下圖攝於2017年9月,44歲的葉蘊儀與自己在2014年創作的兩幅油畫合影。
===
1973年1月13日,葉蘊儀出生於香港,英文名為 Gloria。
1986年,13歲的葉蘊儀在香港被星探發掘,演出維他奶、麥當勞及TDK等商業廣告,就此踏入演藝圈。
1987年,葉蘊儀參演香港電影《呷醋大丈夫》(黃百鳴、鍾楚紅主演)。
1988年,葉蘊儀參演日本東寶東和與香港嘉禾合資拍攝的科幻電影《孔雀王》(元彪、王小鳳、三上博史主演),飾演阿修羅。此片於1988年12月10日在日本首映,1989年2月13日改名為《孔雀王子》在香港上映,而這部電影因為被台灣新聞局視為日本片,所以遲至1991年才解禁,以《孔雀王》之名在台上映,結果在台灣的上映時間比其續作港片《阿修羅傳奇》還晚。
1989年,16歲的葉蘊儀於香港聖瑪加利女學院畢業後,全心全力投入演藝事業,之後6年間推出了數十張專輯,包括國、粵、日、韓多種語言。
1989年,葉蘊儀因《孔雀王》在日本大賣,獲日本《Roadshow》電影雜誌選為「最受歡迎外國女明星」冠軍,還應邀赴日本領取出版該雜誌的集英社所頒發的第17屆映畫大賞新人賞。
1989年,嘉禾拍攝成龍自編自導自演的電影《奇蹟》時,片中賣花老婦歸亞蕾的女兒一角原已鎖定台灣女星擔綱,結果赴港作業辦理不順利,便安排葉蘊儀試鏡,由於她的造型和演出都令人眼睛一亮,順利取代了台灣新秀演出《奇蹟》,而這部電影也成了台灣觀眾看到的葉蘊儀首部電影作品(因為當時《孔雀王》在台尚未解禁)。
眼見《孔雀王》大賣,嘉禾打鐵趁熱,遠赴西藏拍攝《孔雀王》續作電影《阿修羅》,由葉蘊儀擔綱主角,此片於1990年2月9日在香港首映,並以《阿修羅傳奇》之名於春節期間在台灣上映。同年2月21日,葉蘊儀在日本發表首張日文單曲唱片《ASHURA》(阿修羅),並於同年12月25日推出首張日文專輯《原宿》。
1991年8月21日,葉蘊儀在韓國推出首張韓文專輯《SEOUL》,封面與曲目全出自她先前發行的日文專輯《原宿》,除了將她走紅的《ASHURA》日文歌,填上韓文詞外,其餘則全為英文歌曲。
1992年4月,葉蘊儀首度到台灣,在華視綜藝節目《鑽石舞台》宣傳首張國語專輯《欺騙你的心》時,主持人胡瓜問她年齡,她回答「19歲」的發音不標準,聽起來像「洗腳水」,而遭到調侃,令人留下深刻印象。同年9月10日,葉蘊儀在台灣推出第二張國語專輯《愛的故事》。
1993年4月13日,剛滿20歲的葉蘊儀在台推出第三張國語專輯《真的愛我就不要讓我傷心》,唱出小女人的心聲。同年12月,葉蘊儀在台推出第四張國語專輯《諾言》,展現不同以往的成熟韻味。
1994年6月,葉蘊儀在台推出第五張專輯《是你答應說要對我好》,展現清新奔放的真性情。同年8月,她在台演出華視八點檔國語連續劇《路長情更長》,飾演一位盲女。
1995年1月17日,葉蘊儀推出第六張(也是到目前的最後一張)國語專輯《在自己的房間裡》。同年11月,她在韓國推出第二張韓文專輯《My X-Mas...》。
1995年5月,就在事業如日中天之際,22歲的葉蘊儀與認識不久的香港玩具商陳柏浩閃電結婚。
1996年2月,葉蘊儀生下兒子陳紹臻後,宣布暫別演藝圈以相夫教子。
後來,葉蘊儀對藝術產生興趣,於1996年到日本 Deco 粘土藝術學院修讀粘土藝術,並在香港創立香港黏土藝術學院,是香港首間具規模的黏土藝術學院,也是首間把日本免烘焙黏土的製作技巧正式引入香港的正規機構。
1997年7月,葉蘊儀在婚後第一次到台灣,主持TVBS-G《小室魔力》節目。
1999年,葉蘊儀參加台灣921大地震公益慈善晚會唱誦佛經。同年11月30日,生下女兒陳紹珩,而在懷孕期間,她發現了丈夫陳柏浩出軌。
2000年4月,葉蘊儀到台灣出席Yes雜誌舉辦的美少女選拔會。
2000年,葉蘊儀與陳柏浩離婚,取得兩個孩子的監護權,但陳柏浩卻因投資失敗導致破產而無力支付贍養費。為了撫養年幼的孩子,葉蘊儀決定復出演藝圈。
2001年,葉蘊儀正式宣告復出演藝圈,並開始接演港台兩地的戲劇。
2002年,葉蘊儀演出台灣偶像劇《愛情白皮書》,飾演女主角楊丞琳的姊姊。
2002年,葉蘊儀演出台灣偶像劇《雪地裡的星星》,扮演一名香港眼科主治醫師。2002年7月9日在中視首播。
2007年,葉蘊儀畢業於香港藝術學院的藝術文憑課程,並獲得香港藝術學院的最佳作品獎(陶藝)。
2011年,葉蘊儀畢業於澳洲墨爾本理工大學,取得純藝術學士。同年,初進駐尖沙咀K11的藝術購物概念店,並創辦香港黏土藝術學院 ART AROUND,專授各類創意藝術課程。
2013年,葉蘊儀畢業於澳洲墨爾本理工大學,取得純藝術碩士。
2013年6月,葉蘊儀重返香港無綫電視,拍攝時裝劇《女人俱樂部》,和90年代紅星李若彤、李麗珍、袁潔瑩、張慧儀、江欣燕、陳慧珊及吳啟華、古明華合作,飾演肥師奶梁金燕一角。此劇於2014年4月21日首播,引來極大迴響。其後,獲詩琳美容邀請擔任瘦身代言人。
2015年,葉蘊儀出書《她們的二三事》,被選為2015香港「金閱獎」文史哲類十大書籍。
2019年,葉蘊儀從60公斤減至44公斤,46歲瘦身有成的她,特赴日本拍攝寫真。她表示這並非單純的寫真集,而是她的一個 Art Project,是一本傳遞女性「身體自主」訊息的攝影集,應該視為一件藝術作品。
葉蘊儀的FB:葉蘊儀 Gloria Yip グロリア・イップ
107國寫佳作 在 張哲生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30年前,16歲的葉蘊儀因演出的電影《孔雀王》在日本大賣,獲日本《Roadshow》電影雜誌選為「最受歡迎外國女明星」冠軍,並於1989年3月29日,在日本領取出版該雜誌的集英社所頒發的第17屆映畫大賞新人賞。(左上圖)
1992年4月底,葉蘊儀首度到台灣,上華視綜藝節目《鑽石舞台》宣傳首張國語專輯《欺騙你的心》。錄影時,主持人胡瓜問她年齡,她回答「19歲」的發音不標準,聽起來像「洗腳水」,而遭到調侃,令人留下深刻印象。(右上圖,左起:胡瓜、陽帆、葉蘊儀、黃品源)
1992年10月1日,葉蘊儀在台灣宣傳第二張國語專輯《愛的故事》。(右中圖)
1994年8月,葉蘊儀在台灣演出華視八點檔國語連續劇《路長情更長》,飾演一位盲女。(左中圖攝於1994年9月14日,左起:張玉嬿、江明、宋達民、葉蘊儀、林瑞陽)
下圖攝於2017年9月,44歲的葉蘊儀與自己在2014年創作的兩幅油畫合影。
===
1973年1月13日,葉蘊儀出生於香港,英文名為 Gloria。
1986年,13歲的葉蘊儀在香港被星探發掘,演出維他奶、麥當勞及TDK等商業廣告,就此踏入演藝圈。
1987年,葉蘊儀參演香港電影《呷醋大丈夫》(黃百鳴、鍾楚紅主演)。
1988年,葉蘊儀參演日本東寶東和與香港嘉禾合資拍攝的科幻電影《孔雀王》(元彪、王小鳳、三上博史主演),飾演阿修羅。此片於1988年12月10日在日本首映,1989年2月13日改名為《孔雀王子》在香港上映,而這部電影因為被台灣新聞局視為日本片,所以遲至1991年才解禁,以《孔雀王》之名在台上映,結果在台灣的上映時間比其續作港片《阿修羅傳奇》還晚。
1989年,16歲的葉蘊儀於香港聖瑪加利女學院畢業後,全心全力投入演藝事業,之後6年間推出了數十張專輯,包括國、粵、日、韓多種語言。
1989年,葉蘊儀因《孔雀王》在日本大賣,獲日本《Roadshow》電影雜誌選為「最受歡迎外國女明星」冠軍,還應邀赴日本領取出版該雜誌的集英社所頒發的第17屆映畫大賞新人賞。
1989年,嘉禾拍攝成龍自編自導自演的電影《奇蹟》時,片中賣花老婦歸亞蕾的女兒一角原已鎖定台灣女星擔綱,結果赴港作業辦理不順利,便安排葉蘊儀試鏡,由於她的造型和演出都令人眼睛一亮,順利取代了台灣新秀演出《奇蹟》,而這部電影也成了台灣觀眾看到的葉蘊儀首部電影作品(因為當時《孔雀王》在台尚未解禁)。
眼見《孔雀王》大賣,嘉禾打鐵趁熱,遠赴西藏拍攝《孔雀王》續作電影《阿修羅》,由葉蘊儀擔綱主角,此片於1990年2月9日在香港首映,並以《阿修羅傳奇》之名於春節期間在台灣上映。同年2月21日,葉蘊儀在日本發表首張日文單曲唱片《ASHURA》(阿修羅),並於同年12月25日推出首張日文專輯《原宿》。
1991年8月21日,葉蘊儀在韓國推出首張韓文專輯《SEOUL》,封面與曲目全出自她先前發行的日文專輯《原宿》,除了將她走紅的《ASHURA》日文歌,填上韓文詞外,其餘則全為英文歌曲。
1992年4月,葉蘊儀首度到台灣,在華視綜藝節目《鑽石舞台》宣傳首張國語專輯《欺騙你的心》時,主持人胡瓜問她年齡,她回答「19歲」的發音不標準,聽起來像「洗腳水」,而遭到調侃,令人留下深刻印象。同年9月10日,葉蘊儀在台灣推出第二張國語專輯《愛的故事》。
1993年4月13日,剛滿20歲的葉蘊儀在台推出第三張國語專輯《真的愛我就不要讓我傷心》,唱出小女人的心聲。同年12月,葉蘊儀在台推出第四張國語專輯《諾言》,展現不同以往的成熟韻味。
1994年6月,葉蘊儀在台推出第五張專輯《是你答應說要對我好》,展現清新奔放的真性情。同年8月,她在台演出華視八點檔國語連續劇《路長情更長》,飾演一位盲女。
1995年1月17日,葉蘊儀推出第六張(也是到目前的最後一張)國語專輯《在自己的房間裡》。同年11月,她在韓國推出第二張韓文專輯《My X-Mas...》。
1995年5月,就在事業如日中天之際,22歲的葉蘊儀與認識不久的香港玩具商陳柏浩閃電結婚。
1996年2月,葉蘊儀生下兒子陳紹臻後,宣布暫別演藝圈以相夫教子。
後來,葉蘊儀對藝術產生興趣,於1996年到日本 Deco 粘土藝術學院修讀粘土藝術,並在香港創立香港黏土藝術學院,是香港首間具規模的黏土藝術學院,也是首間把日本免烘焙黏土的製作技巧正式引入香港的正規機構。
1997年7月,葉蘊儀在婚後第一次到台灣,主持TVBS-G《小室魔力》節目。
1999年,葉蘊儀參加台灣921大地震公益慈善晚會唱誦佛經。同年11月30日,生下女兒陳紹珩,而在懷孕期間,她發現了丈夫陳柏浩出軌。
2000年4月,葉蘊儀到台灣出席Yes雜誌舉辦的美少女選拔會。
2000年,葉蘊儀與陳柏浩離婚,取得兩個孩子的監護權,但陳柏浩卻因投資失敗導致破產而無力支付贍養費。為了撫養年幼的孩子,葉蘊儀決定復出演藝圈。
2001年,葉蘊儀正式宣告復出演藝圈,並開始接演港台兩地的戲劇。
2002年,葉蘊儀演出台灣偶像劇《愛情白皮書》,飾演女主角楊丞琳的姊姊。
2002年,葉蘊儀演出台灣偶像劇《雪地裡的星星》,扮演一名香港眼科主治醫師。2002年7月9日在中視首播。
2007年,葉蘊儀畢業於香港藝術學院的藝術文憑課程,並獲得香港藝術學院的最佳作品獎(陶藝)。
2011年,葉蘊儀畢業於澳洲墨爾本理工大學,取得純藝術學士。同年,初進駐尖沙咀K11的藝術購物概念店,並創辦香港黏土藝術學院 ART AROUND,專授各類創意藝術課程。
2013年,葉蘊儀畢業於澳洲墨爾本理工大學,取得純藝術碩士。
2013年6月,葉蘊儀重返香港無綫電視,拍攝時裝劇《女人俱樂部》,和90年代紅星李若彤、李麗珍、袁潔瑩、張慧儀、江欣燕、陳慧珊及吳啟華、古明華合作,飾演肥師奶梁金燕一角。此劇於2014年4月21日首播,引來極大迴響。其後,獲詩琳美容邀請擔任瘦身代言人。
2015年,葉蘊儀出書《她們的二三事》,被選為2015香港「金閱獎」文史哲類十大書籍。
2019年,葉蘊儀從60公斤減至44公斤,46歲瘦身有成的她,特赴日本拍攝寫真。她表示這並非單純的寫真集,而是她的一個 Art Project,是一本傳遞女性「身體自主」訊息的攝影集,應該視為一件藝術作品。
葉蘊儀的FB:葉蘊儀 Gloria Yip グロリア・イッ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