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感而發 #文長慎入 #我的宣言在文末
#病人真正獲得幸福的關鍵在於擁有醫護團隊如足球隊般的協力合作
如果把「幫助病人成功減輕不舒服和戰勝疾病」當作目標,要射門成功,進球就必須依靠醫護團隊像足球隊般靈活的進攻和防守,在治療的動態過程中醫護團隊的成員必須互相的協作,彼此守護,射門成功的同時,整個團隊和病人,都一起獲得了幸福,這也成就了這份醫療工作的使命和意義。這是一個雙贏,win-win的一場勝利 !
.
#為什麼這場勝利絕對需要一個團隊而不只是一個人
.
#1角色不同聽到的就不同
很多時候病人口中重要的資訊不是我在診間聽到的,反而是當他離開診間之後,跟護理師或物理治療師聊天的時候透露出來的,像是什麼呢?有病人因為某些原因漏吃了藥,或害怕治療過程的起伏,這些事情他不一定有勇氣在診間跟我說,但當他能有機會說出來就很好,團隊其他醫護同仁就有機會承接這個問題,然後進一步的瞭解病人的恐懼和難處。我們的目的,並不是要病人一昧聽醫生的話,我們的目的也不是要得到病人的敬重,我們要的是「病人能真正獲得健康」,所以這個機會,能讓護理人員進一步的協助病人瞭解自己的身體狀況跟服藥的情況,並且幫忙他解決問題,經過這樣緊密的溝通,病情就有辦法很有效率並且穩定的改善。這就是當團隊中角色不同,我們能切入病人問題的角度和立場不同的好處。
.
#2一人盯全場只會疲於奔命事倍功半
當病人在診間中,經由我問診、神經學檢查、下了診斷、解釋病情、給予配方,我總是認為,「真正的治療是當病人走出診間之後才開始」。真正的關鍵是當他回到家裡,開始服藥之後,身體和症狀產生變化的時候,有沒有辦法安心繼續接受治療。這仰賴在治療和服藥的過程中,能夠適時得到醫護團隊的反饋,甚至接受主動的追蹤,而這些事情都不是我一個人能完成的,必須靠強大的護理團隊,跟病人建立良好和彼此信任的關係,在病人有問題時能及時和安心的聯絡我們,尤其當病人症狀並不只是簡單的疼痛,可能還包含了情緒或睡眠問題的時候。這個過程中,當病人的心能夠穩定下來,知道自己一直有一群團隊在支持著,而不是「拿了藥離開醫院就只能靠自己」,我們的治療才真正能有效率的落實,症狀也才能獲得良好的控制。
.
#3人要進步就需要被嗆
閉門造車的醫護人員,永遠無法在臨床行醫的過程中獲得進步,相反的,如果醫護團隊之間彼此默契良好,我們透過共同討論個案,同仁之間互相給予批評和反饋的過程,就能不斷提升。這也就是為什麼CNC團隊一直以來,即便在大量和高張的工作狀態中,都堅持每週不斷不斷的有例行醫護會議、工作匯報、問題導向的小組學習、讀書會。因為,除了彼此信任的團隊成員,沒有人會真正告訴你,醫病溝通中你可以做的更好的地方,沒有真正了解彼此的團隊成員,你不會及時知道可以改進修正的地方到底在哪裡。所以我們的同仁都有共識,如果經不起被嗆,你怎麼敢說你在照顧病人的過程中一直獲得進步,當然,這使得我也必須時常強壯我的心臟,「隨時遭受被同仁嗆」的命運,但這幫助我能夠更精準的照顧病人。我總是非常慶幸,在我的身邊有這些同仁,他們能夠瞭解我的個性,瞭解我看診的方式,在一個又一個個案治療的過程裡,隨時提醒我哪裡做的不好,哪裡我可以再做得更好。
.
#4保持深度工作不簡單
說穿了,醫護的工作,每一天的日常,其實是存在著「很高的重複性」的,相信這並不只是在醫護,在大部分的高專業性行業都相同。在這樣重複性高的工作中要如何保持深度工作,一直不斷的進步,而不倦勤 ? 當我們的醫護團隊決定要一直走在不斷前進,不斷成長的這條路上,我們就必須要讓自己能夠一直突破舒適圈去學習新的事物,然而,真正深刻的學習,一定涉及「連續挫敗」,否則豈能稱作真正的刻意練習,這個過程向來都是痛苦的,這是千古不變的道理,所以在這個過程裡,如果沒有夥伴,是會非常辛苦而且很容易放棄的。擁有夥伴彼此的扶持和守護,使得我們在追求長遠目標的路上,不會因為疲倦或挫敗,就輕易放棄,我認為這是保持恆毅力的最大秘訣。
.
#我的宣言
從我接受實習醫師和住院醫師訓練開始,一步步學習怎麼跟病人相處,如何照顧病人,我就從醫護團隊其他人的身上,包括護理人員的身上,乃至行政人員和清潔人員的身上學習到非常非常多珍貴的技巧跟原則,很多一直支持著我的信念,說老實話,也並不全是我的醫生前輩教我的。一直到現在,我長成了一個主治醫師,我更深切的體會到,有醫護團隊的合作,病人才有辦法真正的獲得幸福,否則很多時候都只是「一場華而不實的獨角戲」,都只是空談罷了。我認為此刻的我非常幸運,在現在的工作場域,我真正能夠遇到一群陪著我一起努力一起進步的夥伴,一起為了共同的理念,也就是「讓病人能夠獲得幸福」而努力著,這使得我每天工作,即便有時身體疲倦了,內心卻總是非常踏實和快樂著。因為珍惜這份幸運,每一天能夠繼續為著病人和為這個團隊努力,我覺得生命獲得很多,這樣的生活之於我就是有意義的,這是CNC團隊帶給我的動力。所以我真心的感謝,CNC團隊的每一個人,真心真心的,感動和感謝。
.
#此文獻給一路以來陪我長大的所有醫護同仁和師長
同時也有30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15萬的網紅豐富,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你是否曾經一聽到某個人開口講話,就下意識感到厭惡,不想深交? 或是一聽見聲音,就覺得對方好值得信賴,想進一步認識? 這些都是我們的生物本能,透過聽覺去判斷一個人, 因為,聲音裡傳達了太多的訊息。 其實不管是在職場或日常生活中, 每一個角色所使用的聲音線條、用氣、聲調都不盡相同。 面對不同的對象時...
1角色不同聽到的就不同 在 豐富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你是否曾經一聽到某個人開口講話,就下意識感到厭惡,不想深交?
或是一聽見聲音,就覺得對方好值得信賴,想進一步認識?
這些都是我們的生物本能,透過聽覺去判斷一個人,
因為,聲音裡傳達了太多的訊息。
其實不管是在職場或日常生活中,
每一個角色所使用的聲音線條、用氣、聲調都不盡相同。
面對不同的對象時,我們就在扮演不同的角色,
想讓每個角色都事半功倍,
掌握自己的聲音絕對比用字遣詞更加關鍵。
< 發聲什麼事?:4堂課找回聲音的力量,完整內在和外在的自己 >
作者:魏世芬
出版社:遠流
出版日期:2020/12/30
收藏好書 https://reurl.cc/oxgzbv
#聲音的力量 #聲音傳達 #聲音線條
-----
訂閱【豐富】YouTube頻道:https://www.youtube.com/c/豐富
按讚【豐富】FB:https://www.facebook.com/RicherChannel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7RmZDF0Us8A/hqdefault.jpg)
1角色不同聽到的就不同 在 Margaret Wang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好想知道你的感覺
翻唱 Margaret Wang
原唱歌手|Ashley C. 張祺璦
曲 陳威全
詞 Ashley C.、羅惠群、吳易緯
演員演出
張書偉
赫容
王上菲
蕭晴曦
數位著作授權
聯利媒體股份有限公司
混音工程
credit Dr. Moon
影片剪接
呂威聯
原歌曲製作名單
製作人 賴暐哲 (跳蛋工廠 EGGO Music Production)
編曲 賴暐哲
感謝協助方
TVBS娛樂節目部
副總 郝孝祖
總監 戴天易
監製 徐詩淇
TVBS品牌事業暨公關部
總監 簡怡萍
經理 程沐真
公關 余姿嫻
傳軒媒體經紀總監 黃艾瑞
超級紅娛樂經紀總監 周駿益
特別鳴謝
紅海國際控股有限公司
董事長李逸詩
有些內心話想跟你們分享:
我熱愛表演,當了演員讓我經歷了50個不一樣的人生 (我大概算了…電影+電視,演了50部戲)。其實每個角色都在我心裡留下了印子,影響我很多思維也讓我成長不少。
我沒有歌手夢,錄這首歌是我留給香梅的一個回憶,詮釋香梅時讓我想到身邊很多女人的故事;唱得是香梅的故事,還有我的心情。
謝謝Jessie姐授權這首歌
謝謝TVBS 授權女力劇情的畫面
謝謝子欽老師,教我如何詮釋這首歌,讓我第一次覺得錄歌可以那麼輕鬆那麼開心!
謝謝張書偉跟我演那麼精彩的對手戲
也謝謝 William Lu 我哥幫我剪輯這支MV
另外,很感謝我的經紀人葛姐
原本我很排斥唱歌,但我們很喜歡這首歌,每次聽到這首歌都會想起香梅的堅強與勇敢,某天葛姐說:我們來錄這首歌吧!妳用香梅心情去唱,留給香梅一個回憶。我半認真半開玩笑說:好!
沒想到過幾天後還真的得到歌曲與劇情畫面的授權,真的謝謝妳,要不是因為妳的鼓勵,就不會有這支MV,我也不會知道唱歌也可以像表演一樣….唱出一個角色的心情,謝謝妳讓我離開我的舒適圈去挑戰很多不一樣的可能❤️
最後想跟你們說聲謝謝!在演藝生涯一路陪著我成長,在未來,我會更努力去挑戰不同的角色與劇型。
我熱愛表演,也是我的初心~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B1zSwRPFjmc/hqdefault.jpg)
1角色不同聽到的就不同 在 那些電影教我的事 Lessons from Movies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十年一見的神劇重磅上映!吳明益老師原作加上楊雅喆導演神改的超強組合!
🔥故事在說什麼?角色之間的關係?想追劇就一定要看這支影片!
🔥消失vs.存在?魔術vs.奇蹟?讓你意想不到又拍案叫絕的深意詳解!
myVideo每週六晚間9點同步首播:https://bit.ly/3s6Ngcx
完整楊雅喆專訪podcast:http://apple.co/2OWtoKP
改編自吳明益老師的同名小說,由金馬獎最佳劇情片導演楊雅喆所改編執導的《天橋上的魔術師》,從2/20起,每週六晚上九點在myVideo影音平台播出兩集。就算你沒有讀過原著、不熟悉80年代,甚至也沒聽過中華商場,這些都不會影響你觀影的樂趣。因為不管是角色、情感,還是故事,都與現代人有著高度的共通性,感動一點都少不了。
在今天的節目裡,我們將會作無雷的前導介紹:包括小說與影集的故事主軸、中華商場與80年代的時空背景、以及影集中的核心角色介紹。對了!楊雅喆導演的上一個電影作品是《血觀音》,所以也想提醒大家絕對不能錯過他喜歡埋藏的彩蛋和謎題。所以我們也會在最後用無雷的方式來提示大家,相信會增加更多觀影的樂趣喔!
我們接下來會在不同的平台釋出每週跟播的解析,不管是YT影音、podcast、圖文、甚至是Clubhouse的群聊,請在各大平台搜尋『那些電影教我的事』一起討論心得。另外,我們與導演的無雷完整對談podcast也已經在各大頻道中上架,可以聽到編導過程中更多的秘辛喔!
【Podcast 收聽資訊】
Apple Podcast:https://apple.co/3fZIWpl
KKBOX:https://bit.ly/3aJntQ8
Spotify:https://spoti.fi/2BGZ4Nx
Google Podcast:https://bit.ly/2BeuhrA
SoundOn:https://bit.ly/2CD0edl
Castbox:https://bit.ly/2CMjgy8
SoundCloud:https://bit.ly/2BhmAkh
#天橋上的魔術師
#TheMagicianOnTheSkywalk
#楊雅喆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X6UVaHf-rR0/hqdefault.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