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篇文章我想把劇情類比內在的心靈世界
成年以後,你心裡曾經有這樣的感覺嗎?
1.每次過年過節回家,都會害怕
2.面對父母,總是有很多糾結無法開口
3.待在家裡覺得焦躁,但離開家又放不下家人
4.有時候真的很想一了百了,但又怕家人難過
5.害怕面對某一個家人的情緒,但太久沒回去又會擔心
6.憎恨某一個家人,但如果他真的走了,心裡又會有捨不得與後悔
如果你也有這種感覺,你就會明白,回家真正的困難並不在於和家裡面的人相處,而是在你內心的世界當中空出一個位置,找回你跟家人之間的認同、接起你和他們之間真實的連結。
那該怎麼辦呢,在這之前,我想先談談跟我一起追斯卡羅的朋友,Amy的故事。
「我從21歲那一年開始逃離家裡,對我來說,那裡與其說是家,不如說是一個被詛咒的地方。10年以來,我靠著自己在外面賺錢生活,每天工作的時候都戴著面具,過年過節我都主動說要留下來加班,有些同事說我是貪戀那兩倍的薪水,但他們所不知道的是,我真正要的不是薪水,而是一個家,一個真正的家。」
Amy在看完《斯卡羅》「福爾摩沙公主」那一集的時候跟我說,我認識的她一直是一個非常堅強的女人,一路從公司小職員做到主管,大小事都一手包辦,一個人可以當十個人用,我都覺得自己已經是工作狂了,沒想到有人還比我更嚴重。於是我把我的治療師跟我說過的話送給她:「會不會你透過拼命的工作,真正想要的是逃避某一些,你不想碰觸的傷口?」她點點頭,表面上這句話好像是對她說,但實際上是對我們兩個人說。
11歲那年,Amy的父親就跟媽媽口中的「外面的女人」跑了,那天以後,媽媽開始變得歇斯底里,各種情緒勒索,Amy是家裡面的大女兒,只能夠一個人承擔炮火,年幼的弟弟還不懂事,甚至在媽媽聲淚俱下的時候吵著要吃養樂多冰,她也只能夠一邊安撫媽媽的情緒,一邊到冰箱冷凍庫拿養樂多冰給弟弟,一湯匙一湯匙地餵——重點是,她自己都沒吃半口。
「後來媽跟叔叔在一起,一開始叔叔對我們很好,後來每天打我們罵我們,我從一個人的出氣筒變成兩個人的出氣筒。只是叔叔比媽媽更過分,還會罵一些很難聽的話,說我是媽媽跟別人生的賤貨、下三濫、妓女等等⋯⋯重男輕女的他,對弟弟卻是呵護有加,弟弟要什麼科學用具、湯瑪士小火車,叔叔都買給他。有一天晚上我趁大家都睡著,跑到弟弟的房間把他床鋪底下的湯瑪士小火車拿出,來想說要把它折成兩半,可是看到湯瑪士火車的臉,就覺得可怕,好像看到我自己一樣,一張想要復仇、充滿怨恨的臉,卻用微笑來掩飾。」她說,於是那天晚上,她又把貨車玩具放回床底下,這是,整個晚上她都再也有沒有睡著⋯⋯。
「幸運的人一生都被童年治癒,不幸的人一生都在治癒童年。」——奧地利精神病學家阿爾弗雷德·阿德勒。
聽完Amy的故事,我想起上面這句話,不知道為什麼我心裡面有一種很特別的感覺是,Amy雖然逃家逃得很遠,遠從屏東上來台北,可是是內心的某一塊還是留在家裡;她想在心裡面努力的抹掉那條回家的路,但是同時又很想想起這條回家的路。
就像《斯卡羅》的蝶妹一樣。
#心理治療就是找一條回家的路
(以下小雷)
「心理治療一定要這麼痛苦,去挖過往的傷口才能夠痊癒嗎?」我曾經問我的治療師這個問題,他沒有給我答案,而是跟我說,這可能需要花一輩子的時間來解答。我那時候想可惡沒回答我的問題還要收我錢!
一直到我和Amy在一起追斯卡羅這過程當中,才慢慢發現這個問題的答案。然後我也才明白,這個答案真的是要靠自己慢慢摸索才會漸漸明朗的。
原來,我們不一定要去挖過往的傷口,但不論我們想要採取的自我探索和治療方式是什麼,這一輩子其實都是在找一條回家的路。就像片中的蝶妹與阿杰一樣,會歷經下面幾個過程:
—忘了回部落的那條路
—想起這條路但是不敢踏上
—踏上這條路覺得後悔了,可是進退維谷
—有幾次回了家,卻被趕出來、不被接納
—有幾次回到家,被綁架,無法離開
—有幾次終於離開了,告訴自己再也不要回去了,但心裡還是有疙瘩
—在回家的路上,和同行的人起衝突
—回家的路上,覺得不知所措,甚至自我厭惡
這裡的「回家」,有可能隱喻的是回到過往的記憶,去探索原生家庭的傷口;也可能是「踏出一段改變的路」,做和過往不一樣、不熟悉的事情;更可能是直接指涉整個心理治療的過程⋯⋯這也是為什麼,有人在接受治療的時候,會面臨失望、恐懼、害怕、不舒服、退縮、甚至想要放棄。
#心靈的自我防衛系統
這是很正常的,因為要回到讓你曾經感到痛苦的地方(想一想那個曾經被燒掉好多次的房子),自我防衛機轉很快就會跳出來,就像是駐守在山林間的斯卡羅勇士,任何外人只要就要進入這座山,就會慘遭射殺。
「有些事情是連祖靈都不知道的。當年祖靈拿這把山刀開疆闢土的時候,瑯橋還沒有那麼複雜。現在洋人的槍炮和武器都那麼先進,我們如果只是困守在山裡,是沒有辦法繼續生存下去的。」大股頭卓杞篤曾經講過類似的話,他知道分隔的心靈是無法存活的,所以一直沒有放棄和漢人交流。
把這段話平行到我們的內在心靈、把斯卡羅的這座山頭想像是我們的內在世界,其實就是:受傷的心靈會自我保護,心靈會用過去自己「成功抵禦外敵」的方法來保護自己(例如過度警覺、解離、負面思考、人際焦慮等等⋯⋯),儘管這個方法現在已經不敷使用或者是過時,甚至會造成更大的傷害,仍然在所不惜。為什麼會這樣呢?因為改變太痛苦了,可能要面對各種未知的後果。如果維持現狀還可以苟活,為什麼要冒險去嘗試新的東西?
可是就像大股頭所說的,其實你內在有一個很清澈的聲音知道:這樣下去是不行的。只是知道跟做到時間仍然有距離,一直到兵臨城下,被漢人包圍,這個痛苦無法再忍受那一刻的時候,戰火一觸即發時,內在世界的18個部落會議才會召開。危機就是轉機,會議召開的時候可能會引起很多衝突,但你也可以藉由這個機會看見那個「自我防衛」的自己是如何保護你。
#對自己的內在慈悲為懷
舉例來說,如果你小時候曾經經歷過一些傷口,那麼你應該最常面對的就是「自我批評」的聲音。當你出現這種聲音的時候,你可以問問那個「自我批判」的自己:「你現在幾歲?」
然後憑直覺在第一時間內回答。
或許你會發現,「他」所回答的那個歲數發生了很多你生命當中關鍵的事,所以「他」被滯留在那個時刻保護你,一直到現在。可是當你再進一步的問他真正想要的是什麼的時候,他可能會告訴你說:「我好累了,我想要休息,可是我沒辦法,我放心不下,內憂外患,我無法讓剩下不同『部分』的自己來管理這個身體,我怕他們會把這個身體搞砸。」(有沒有聯想到卓杞篤一直不敢放手大股頭,暫時不辦五年祭的那一幕?)
上面這一段,是我前陣子我參加「內在家庭系統理論」(IFS,Internal Family Systems Therapy)初次課程印象最深的段落,當我問自己那個內在批評的聲音是幾歲的時候,第一個冒出來的聲音是: 13歲。原來, 13歲那一年是我人生第一次減肥成功、因為功課好開始嚐到甜頭、也是我因此脫離被霸凌的第一年。從那一刻起,這個自我要求的自己就不斷鞭策砥礪,所以才能夠有今天的我。
蝶妹也是一樣的。她一路在各個不同勢力當中穿針引線、輾轉斡旋,被各個不同勢力的人拉攏、又被各個不同勢力的人討厭,可是到最後最終沒有一個人可以信任她,就連她的主子李仙得都開始懷疑她說的話。其實她要的很簡單,就是希望部落和瑯橋的各個勢力之間不要打仗,能夠開啟談判,可是努力了一大圈,最後還是發生了很多自己都不願意看到、令人傷心的事情。所以最後她累了,病倒了,身體沒有辦法承受這麼多複雜的事情,這一刻開始,她才可以真正休息。
也像是我一樣,那個不斷自我要求的自己,到現在還在一直燃燒,也難怪耳鳴會一直沒有消失,焦慮都跑到肚子的肥油和晚上的啤酒裡面。但是那個自我要求的自己,也好想要休息(所以我九月底要去台東渡假了不要攔我)。
想像一下,如果你的內在世界就像是一個斯卡羅的世界,你現在的疾病、瘟疫、困境、焦慮、恐懼、憂鬱,是不是正在提醒你身上有一個「過分努力的自己」,一直以來做了好多好多的事情,卻從來沒有被看見,從來沒有被愛?到嗎,她就像是蝶妹一樣,像是Amy一樣,像是那個一直不斷努力的我一樣,要的其實不多,只是希望可以被愛,可以有一個家,一個真正的家。
「我們一家人不能夠像山胡椒一樣,各自分裂四散」阿杰、蝶妹腦袋裡面都印象很深刻媽媽瑪祖卡說的這句話,可是造化弄人,一路經過各種分分合合,生離死別,大家的命運似乎在落地的那一刻起,就注定了分別。不過,我跟瑪祖卡有不太一樣的想法,我反倒是覺得,有些時候分開是為了回來,遍地開花,是為了在每個地方都滋養茁壯。如果不是這一家人跨了不同種族的血緣,如果不是阿杰、蝶妹的活躍,這場心靈的戰爭可能永遠都會被壓抑下來,永遠不會開打,內在世界看起來風平浪靜,可是卻在潛意識裡面分裂。
#你能否愛這樣的自己
那該怎麼整合這個紛亂的內在世界呢?其中一個整合自我的方法,就是對自己慈悲(self-compassion)。我想用前陣子我在課堂上面到了這首詩《你能否愛這樣的自己》的一個段落,來呼應整部斯卡羅的劇情:
「你能否愛這樣的自己?
⋯⋯
你能否愛內心的勇士
那個披荊斬棘的自己
你能否愛你的瘋狂
你能否愛你的清醒
你能否愛你的愚昧
你能否愛你的混亂
在你之內有個苦悶的自己
有個緊張焦慮的自己
你可否兩個同時都愛
還有那個不斷盡力的自己?」— Leah Pearlman
發現了嗎,你內在住著斯卡羅勇士,一路披荊斬棘,也住著一個愚昧的道台,瘋狂的必麒麟(或水仔),有時清醒有時混亂的李仙得。更重要的是,你能否看見內心有一個緊張焦慮、非常苦悶,還有不斷經歷的蝶妹,她正在找一條回家的路,而你可以給她一個家,一個真正的家。
這個家並不在山的深處,也不在統領埔,而在你的慈悲裡面。當你能夠慈悲地愛那個你所討厭的自己,像是用一雙厚實的大手把風中的花瓣掬起來一般,細膩敏感地呵護自己;當你能夠愛那個苦悶、不斷努力、瘋狂、混亂、愚昧、披荊斬棘、甚至這一路以來都已經很累,得了熱病的自己,你就已經在回家的路上了。
把自己深深擁抱起來,
你可以帶自己回家。
#斯卡羅 #內在家庭系統 #IFS #蝶妹
#湯瑪士小火車真的很可怕
#全文與參考書目見此
https://reurl.cc/l5RdeY
斯卡羅 SEQALU:Formosa 1867
同時也有2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18萬的網紅一件襯衫:你揮灑的城市日常風景,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山料聊聊】由「一件襯衫」出品,黃山料主持之對談式節目,於2020年04月30日首播,第一季於12月31日前播畢25集。 【山料聊聊】試播集 - 柯佳嬿 https://youtu.be/f-_Q3a6sffE 【山料聊聊】第1集 - 韋禮安 https://youtu.be/3vgMbzkj4u...
「1歲4個月不敢放手走」的推薦目錄:
- 關於1歲4個月不敢放手走 在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 關於1歲4個月不敢放手走 在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 關於1歲4個月不敢放手走 在 Jeff Machine 黃育仁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 關於1歲4個月不敢放手走 在 一件襯衫:你揮灑的城市日常風景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 關於1歲4個月不敢放手走 在 影像補完計畫 Hong Kong Walker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 關於1歲4個月不敢放手走 在 [寶寶] 1歲5個月還不會自己走 - PTT 熱門文章Hito 的評價
- 關於1歲4個月不敢放手走 在 【讓寶寶放手走】練習方式示範 - YouTube 的評價
- 關於1歲4個月不敢放手走 在 [寶寶] 一歲三個月還不會走- babymother - PTT職涯區 的評價
- 關於1歲4個月不敢放手走 在 [寶寶] 不敢放手走要看小兒神經科? - BabyMother - MYPTT 的評價
- 關於1歲4個月不敢放手走 在 [心得] 低張寶寶終於會獨自行走 - PTT評價 的評價
1歲4個月不敢放手走 在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拖疫情的福
覺得這屆小朋友,未來會很不一樣!
幼兒園線上畢業之路 很勇敢
小一新鮮人開學之路 很勇敢
#以前應該窗上滿是爸媽們扭曲擠臉
#這屆全都自己走進陌生校園和教室
饅兒子 水啦!
問他會不會緊張?他說當然不會 且很期待!
突然抱著我說謝謝:
謝謝爸比媽咪阿嬤昨天陪我到學校,
明天開始會好努力,下週我就可以自己搭公車上學了😝😝
(矮油有這麼厲害!!原本沒打算讓他自己通勤,這好像是個好提議)😚
看兒子勇敢啟程,
有感而發,傳了訊息謝謝幼兒園老師們~
當時幼兒園第一天上學,
媽媽心裡開心,但一轉身眼眶卻濕濕紅紅的。
除了覺得日子過好快,孩子長大 4歲了。
多多少少對未知會擔心和焦慮,
但經過這幾年的學習,還有幼兒園給孩子們滿滿的信心和正能量。
6歲的今天,勇敢跨出自信步伐,踏進小學新生活~
老母覺得是好光榮+好開心的事🥰
#從牽著小手到學習放手
#往年9月1號氣氛_應該很多爹娘捨不得而落淚
#經過疫情洗禮_長達三個半月漫長暑假窩在家
#2021這天_家長們都是嘴角笑到炸裂狀的送小孩出門吧🥳🥳🥳
1歲4個月不敢放手走 在 Jeff Machine 黃育仁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三歲的時候,「神」在幹嘛?
在任何領域,能夠被視為指標性人物超過十年,
而且生涯二十八年不論狀態好壞都毫不鬆懈,
並能持續得到所有人極高的尊敬,
這樣的生涯與成就,
用「只有天才能達到的超凡境界」、
「神一般的存在」來形容完全不為過。
我不是棒球迷但一樣知道,鈴木一朗,
是棒球界獨一無二的存在。
看完「天才的人日力 鈴木一朗:51則超越野球的人生智慧」後,
身為運動員的我,對「天才」這個字,有了更深的體認與想法。
鈴木一朗的生涯成就到底是什麼境界?
為不是棒球迷的朋友們,
「簡單」列出幾個他創下的驚人紀錄:
(從大聯盟官網列出他最不可思議的二十項數據中,節取幾項)
1. 美日通算4367支安打,在2016年成為金氏世界紀錄認證的「世界職棒安打王」
2. 大聯盟生涯3089支安打
3. 2001年拿下美聯打擊王、新人王、MVP三項大獎,至今仍是史上唯一。
4. 在大聯盟兩度刷新單季最多安打紀錄
(2001年242支,2004年262支)
5. 生涯前十年都拿下金手套獎,名人堂補手Johnny Bench之後大聯盟第一
6. 美日生涯連續十七座外野金手套獎
(日本1994~2000,大聯盟2000~2010)。
能創下這些被形容為「不可思議」的紀錄,
是單單「天份」兩個字可以完成的嗎?
看完書你會得到很清楚的解答。
了解整個人生歷程後,對他的敬意有增無減,
而且就像我們上次聊到的:
天才不可怕,偏執狂才恐怖。
看完書後有三個心得分享給大家:
一、「我從三歲就開始打棒球,而且我一直非常努力。」
三歲的時候我們在幹嘛?
對自已三歲的時候做過什麼事我連記憶都沒有,
但從三歲開始,一朗的人生已經跟棒球已經產生深刻的交集了。
三歲那年,父親宣之送給他人生第一個棒球手套:亮紅色的真皮手套。
這個手套花了父親半個月的薪水,
是當時他們所能買到最貴、最好的手套。
父親宣之說:「這不是玩具,而是教導他何謂事物價值的工具。」
從那時開始,一朗走到哪裡都帶著這個手套,
在家裡也會跟父親傳接球、模仿揮棒的動作,
把它當成最珍貴的寶物。
「我被教導要重視工作的用具」
「善待球具,你才能成為更好的球員。」
進了小學之後,一朗對棒球所付出的心力,
已經到達我們無法想像的程度。
在他小學六年級的所寫的那篇著名畢業作文〈我的夢想〉中提到:
「從三年級到現在,
一年三百六十五天當中我有三百六十天都在激
烈地練習。」
一個十歲大的孩子,
每天下午三點放學開始練習到晚上十一點
(這是他由父親陪著一起確實進行訓練的時間,
不是「玩耍」或是「打球」,
而是內容非常明確的訓練,
包括練投、練打、守備練習、打擊場練習…等)
(六年級的時候,發球機球速120公里的球一朗已
經能打得輕鬆愉快,練習場還特別改裝發球
機,將極速調整成130公里,而一朗依然可以駕
輕就熟的打擊。
到了十五歲,練習場經理和父親宣之乾脆將本
壘板往前推移兩公尺,就為了模擬時速150公里
的速球,這已經跟當時日本職棒投手的球速相
去不遠了。)
而〈我的夢想〉這篇畢業作文之所以有名,
除了能看到一朗從小學就開始認真投入志向,
也顯露出他早熟而沉穩的一面
「我的夢想是成為一流的職業棒球選手。
為了實現這個夢想,
我必須在中學及高校階段打進全國大賽,
並表現活躍。
為了能活躍於球場,練習是必要的。」
文中清晰的描述他對未來的規劃,
什麼年齡要達到什麼任務,
每個環節都鉅細靡遺,
口吻之堅定與老練,目標之具體與明確,
完全不像一個小學畢業生會寫的文章。
當然,小時候我們都有自已的夢想,
(我小學時的夢想是當軍人跟生物學家)
每個人都會想像出自已想要的不同未來,
但是在那個年紀,有多少人能像一朗,
具體規劃出達成夢想的步驟跟目標
並願意犧牲小朋友最寶貴的玩樂時間,
紮紮實實的一步步朝著夢想前進?
從一般人還懞懞懂懂的年紀開始,
他就在默默進行超乎想像的訓練,
「天才」,無法述說他的偉大,
也無法定義這些名留青史的人們留下的軌跡。
二、「持之以恆的規律」
對一朗來說,「努力」、「規律」、「挑戰」這些詞語,比「天才」、「成功」更有意義。
關於「天才」,一朗說過:
「如果大家認為不努力也有成就的人是天才,那
我不是天才;
如果努力之後完成一些事的人被稱為天才,我
想我是天才。」
「我從不覺得自已是天才,
只要回顧自已每天做了多少折磨人的練習,
就不會這樣想了。」
天賦的條件,一朗絕對有,
對「天才」這個形容詞的否定,
不是他無謂或虛偽的自謙,
而是自已一路走來,他很清楚自已付出多少,
用這麼單薄的字眼來形容,
是膚淺,是外行人才會有的變相傲慢。
在職業運動的世界裡,
競爭激烈的程度是一般人連想像都達不到,
光是能跨進「世界」這個領域,
就已經是萬中選一的精英們都難以企及的目標,
而在世界級的殿堂能稱雄的強者們,
為了完成挑戰達成目標所投入的心力,
與過程中刻苦磨鍊出來的超凡精神力,
讓他們可以日復一日的重複艱苦的訓練,
可以承擔足以令人崩潰的精神壓力。
他們對成功的執著與想法,
跟凡人想像中「天才」的輕鬆寫意或瀟灑,
是截然不同的。
關於「成功」,一朗說過:
「『成功』是非常模糊的事,沒有必要去追求他
人所認為的『成功』。」
「其實我很討厭『成功』這個字眼,
……如果用『成功』當判斷基準,覺得會成功才
去嘗試,覺得不可能成功,就連試都不試,
這樣將來一定會後悔的。
對於自已想做的事,就放手去挑戰吧!
不是因為覺得能成功才去做,
而是發自內心地想要嘗試看看,
這樣不管結果如何,自已都不會後悔。」
我相信能在歷史上佔有一席之地的頂尖人物們,他們的求勝慾望跟他們的實力絕對成正比,
但是心中帶著追求成功的強烈渴望的同時,
能夠冷靜否定世俗價值觀下的成功,
而以內心的聲音與自我期許作為衡量標準,
這才是讓他們可以持續超越巔峰的動力。
取得勝利、拿到冠軍榮耀,對他們來說,
都只是一個通過點,
不是他們生涯唯一的目標。
關於「夢想」,一朗說過:
「達成夢想與目標的方法只有一個,就是累積微
不足道的小事。」
一朗的夫人弓子,曾經說過一個生活小故事,
關於她看到一朗為了努力所培養的驚人習慣:
「躺著睡覺的時候,
他每隔一段時間就會翻身朝反方向睡,
然後一直重複相同的動作。
有一次我問他為什麼,
他說:『因為老是將身體的重量壓在同一邊的
手腕和肩膀上睡,會破壞身體的均衡,所以即
使是睡覺也要小心。』」
就連睡覺的時候,他都惦記著自已的身體狀況,
以隨時維持最佳狀態為最高原則,
羨慕他的成就的同時,靜下心想想,
為了完成目標,我們願意付出多少?
對於努力,一朗說過:
「將有限的時間資源花在最重要的事情上」
「沒有做好充分的準備,就沒有資格談論自已的
目標。」
「每天練到精疲力竭是我的目標,
而我也做到了」
「我不敢說自已比任何人都還要努力,
但我內心有一把尺衡量自已的極限,
每次一點一點去超越極限,然後不斷重複。
因為這樣,我才能成為現在的我。」
「所謂的『準備』,
就是排除任何可能成為藉口的因素,
並且竭盡所能去做到所有你想得到的事。」
「我每天都傾盡全力,毫無保留。
如果還有餘力,那就是我的問題。」
「世人對我評價不一,這是他們的自由,
但我不會因此而感到困惑。」
把外在影響降到最低,
用毫不懈怠的精神,透過無止境的自我提升,
把可控制的因素全部牢牢掌握在自已手上
這是所有領域的頂尖人士,共同具有的心態。
至於天才不天才,在他們的心裡,
根本容納不下這麼淺薄的念頭。
三、「天才的人間力」
作者在書中所講述了另一段精采的故事(也是書名):
「小久保裕紀,另一位日本職棒的明星球員,
曾在1995年,
從一朗手下搶走「全壘打王」的寶座
(當年所有跟打擊有關的獎項,
除了「全壘打王」之外,都是一朗得到)
但他在1996年開季陷入低潮,
心態也開始焦慮起來。
與一朗在明星賽前一起跑步熱身時,
小久保忍不住問一朗:
「你打球的動力從來沒有減少過嗎?」
一朗反問:
「小久保桑難道只是為了數據在打球嗎?」
小久保回答:
「可能吧,因為我如果沒有打出應有的數據,
先發地位就不保了。」
就在這時候,一朗凝視著小久保的眼睛,
緩緩道出自已打球的動機:
「我的內心有一顆亟待琢磨的石頭,
透過棒球,我要讓它閃閃發光。」
聽完一朗這句話,小久保為自已問了這樣的問
題而感到羞愧滿臉漲紅。
一朗打球不是單為了追求成功與數據,
而是希望透過棒球,透過他的投入與熱情,
打磨他的『人間力』,
指的是作為一個人的綜合能力,
著重在為人處事的修養與智慧。」
透過這個故事,我們很清楚的看到,
一個追求偉大的人,
他的眼界與心態跟同儕相比,
是在完全不同的次元,
如果空有天份,沒有自覺,
沒有歷經刻苦的訓練與人生經驗,
不可能達到一朗跟其他英雄人物們的高度。
即使是眾人口中的「天才」,
他們仍然把自已當成「人」,
然後即使天賦爆棚,
卻依然比所有人都付出更多。
雖然鈴木一朗與他所代表的這些英雄們,
與我們的距離如此遙遠,
但是不要忘了,我們可以在遠望他們,
看著他們高高在上的同時,
用心塑造我們自己的人生,
培養自已的「人間力」,
透過熱情與付出,淬鍊自已的修養與智慧;
也不要忘了一朗說的,
不要在意何謂「成功」,放手去挑戰,
也不要忘記把他對「努力」的看法與堅持,
當作我們要時時刻刻提醒自已的動力,
連「神」都努力不懈,我們身為凡人,
又怎能坐看自已的人生就此一無所成呢?
就算咬緊牙關咬到牙都裂了,
我們也值得在生命中,留下屬於自已的印記。
1歲4個月不敢放手走 在 一件襯衫:你揮灑的城市日常風景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山料聊聊】由「一件襯衫」出品,黃山料主持之對談式節目,於2020年04月30日首播,第一季於12月31日前播畢25集。
【山料聊聊】試播集 - 柯佳嬿
https://youtu.be/f-_Q3a6sffE
【山料聊聊】第1集 - 韋禮安
https://youtu.be/3vgMbzkj4us
【山料聊聊】第2集-小燈泡媽媽王婉諭
https://youtu.be/9APzWkmbfXM
【山料聊聊】第3集 - 白癡公主
https://youtu.be/RloIMZ5HcZ0
【山料聊聊】第4集 - 周興哲
https://youtu.be/XPChp11064U
【山料聊聊】第5集 - 楊丞琳
https://youtu.be/thrX5KBRmcY
【山料聊聊】第6集 - 山料媽媽
https://youtu.be/gQdCGA0pMcI
【山料聊聊】第7集 - 吳姍儒Sandy Wu
https://youtu.be/fYk1EqEd3VY
【山料聊聊】第8集 - 阿翰PO影片
https://youtu.be/KMFTFHkOpVs
【山料聊聊】第9集 - Peter Su
https://youtu.be/EC8TbwxZTTU
【山料聊聊】第10集 - 薔薔
https://youtu.be/9LzG0ejHpq0
-
出品方:一件襯衫
https://www.facebook.com/the.shirt.me...
主持人:黃山料
https://www.facebook.com/shanliaohuang/
錄影場地:SELF Oasis 綠洲
https://www.facebook.com/selfoasis?locale=tw_TW
【 採訪後記 】
撰文者: 王怡文、黃山料
徐若瑄結婚以後,她成為孩子們「夢寐以求的母親」,當未成年女兒談戀愛,她不反對,只找了一個深夜,和女兒炫耀自己青春歲月裡與男人的愛情故事。
她告訴女兒,媽媽現在結婚了,成了辛苦的模樣,妳千萬別這麼辛苦。但若真的踏上一條辛苦的路,媽媽也永遠在,只要妳回家,家是妳溫暖的港。
她不反對孩子哭鬧,支持孩子「有情緒」,生氣是很正常的,理解自己為什麼產生情緒,是成長過程中最重要的功課。不願只是媽媽,她願當孩子的算命師、當孩子的指南針、擔任嚮導、成為燈塔。
在工作中,她扮演徐若瑄;
在婚姻中,她扮演好李太太;
在家庭中,她扮演好媽媽的角色。
媽媽最痛的,是她最愛的孩子,終究都將離家而去。摯愛的兒子,有天終究會離開母親,奔向另一個女人。徐若瑄捨不得,但即使捨不得,也要逞強,告訴孩子:「你快走吧!」
唯有做好「被遺棄的心理準備」,感情才能走得長遠。
「一件襯衫」透過徐若瑄與黃山料的訪談,整理出她在「母親」路途上,發現媽媽們千萬要謹記的8件事:
一、孩子有情緒是好事
失控吼叫也可以,只要學會「不傷害自己」
小朋友表達情緒的能力有限,孩子不開心,會鬧脾氣,體罰或許能暫時制止,但那只基於害怕,無法根除問題。有智慧的家長,是不能走捷徑的。她建議讓孩子發洩,並發洩在不會傷害到自己的地方,當情緒過了,父母才出面理性溝通。
二、教會孩子體驗情緒,孩子也有生氣的權利
大人會生氣,小孩為何不能有情緒?徐若瑄教兒子「多種生氣的方法」:對枕頭出拳、在戶外大叫,教兒子釋放情緒,同時也與兒子共同尋找生氣的原因。未來,當媽媽不在你身邊,當你情緒來臨,將懂得照顧自己。
三、孩子哭鬧很討厭,其實他只是需要一份「理解」
2歲的小孩生氣就愛亂丟玩具;5歲的小孩經常故意調皮搗蛋。人生每個年齡階段,都有屬於它的心理過程,而良好的溝通應建立在「懂得承接對方的想法」,首先聆聽他的話語,理解哭鬧的理由,再來溝通。
四、請不要強迫孩子,你只要成為「孩子的算命師」
生命沒有正確答案,不要替孩子做決定,只需要分享經驗,最終決定權是在孩子手上。若強迫孩子照著家長決定前進,結果卻不是孩子期望的,你將成為「罪魁禍首」。
五、妳愛孩子10分,但只要表現出5分就夠了
隨著孩子的成長,採取不同作法。大人越說不要,小孩越想要做;妳想要他親親妳,可以先發制人,警告孩子別親妳!適時「口是心非」,妳的「詭計」可能就可以得逞了。
六、兒子不是妳的,是他老婆的
小孩從來就不「屬於」父母,他是獨立的個體,甚至有一天,他會有他的另一半、有他自己的生活。但他依然是妳的孩子,希望他會常常想起媽媽,至少逢年過節回來看看我,這樣簡單的奢望,應該還是容許的。
七、要做好被遺棄的心理準備,同時也要成為他的避風港。
孩子照顧年邁的父母,並不全是理所當然,所以提早做好覺悟。但,也要讓孩子明白,我會成為你最堅強的後盾,只要你想家,我永遠都在。
八、從愛上孩子的那一刻,就得開始學習放手
從你成為父母的那一刻起,你一定隨時在學習如何真正去愛,但同時,也要學著不去緊握,待孩子羽翼豐滿時,鼓勵他勇敢的往外飛、用力闖、不害怕,因為,媽媽永遠都會在你身後。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R0fbztwW7TI/hqdefault.jpg)
1歲4個月不敢放手走 在 影像補完計畫 Hong Kong Walker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今日講下一個個案
A0仔仔的第一次約會
大家的第一次又係點呢??
影補版主你好:
我係你既聽眾, 我聽左2個月終於約到個女仔出來,仲要做左D好大膽既野。想你幫我分析下一步要點做同埋可以分享多D Alpha 心法。如果要用來做教材就改一改D內容佢。
背景資料:
男, A0內心係毒L,但我話自己未拍過拖好多人都唔信, 2x歲, 8大畢業, 出左來做野大約年半,以前都曾經返過7年教會,社交圈子唔大
170cm有少少肌肉但唔係好大隻, 自認樣都正常
我認為自己細個本身都有個Alpha底蘊,但個轉捩點係因為小學個時試過欺凌同學而差D要見家長,從個刻開始我就變左個乖乖仔Bata男。一做就做到23歲都係隻Bata仔。 由個陣到出來做野變到好在意其他人睇法,冇左自己,再唔敢做自己心入面想做既野,成日委屈左自己,可能係多種因素造成包括社會,屋企人,親戚同教會。就連平時睇A片都會enjoy 自己投射落D bata男到,但內心都仲有小部分alpha存在。
中學個陣身變都有幾段件可以發展緣份,其中重有2個係去到校花級既,可能因為我個時係運動健將,成日係陸運會拎獎牌,所以吸引到D女仔。但個時因為Bata mind set,覺得自己冇錢唔靚仔讀書唔叻配唔起人地,同埋受到家庭社會教會既影響,係唔會好主動甘去識女仔同埋身體接觸。但同時我自己內心要求都好高下,就算其中一個係校花,但我覺得佢比較拜金同物質主義,心入面都扣左佢好多分。
以前我係完全 get 唔到ioi個D sensor, 依家有返少少concept,先發現原來以前係有好多好機會錯失左。同埋因為冇去追到其中一個校花,我都放唔低佢4年,患左真命天女証,之後都試過約個女仔出街,好快又鍾意人,但因為冇alpha mind set,我輸左比另一個男仔,同時我好大打擊。又試過約個唔太高分大約5分既女仔,但因為覺得佢唔太靚所以都reject左佢好多要求 (shit test),好想快D完左個dating, 甘我feel到佢好想得到我注意甘,但個時都未開始聽影補,即未有溝女mind set。
一開始聽係覺得你講既野同我本身既價值觀好大出入,但後尾經過2個月時間係甘聽,我都開始用左你既mind set去分析溝女。自己每日起身都意識到從內心同講野到行為都要train返做一個alpha要做上把位, 但個內心壓力都好大同埋覺得自己冇料,成日好易入返個comfort zone變返做bata男.因為有時講得講野太alpha會傷害左人地感情,我以前大多數會將人地既感情睇得重要過自己。
女仔背景資料:
2x歲,讀緊8大
佢自己透露有拍過拖, 唔知幾次但下次我會問清楚
高度大約到我膊頭,都比較細小,似個中學生,有100幾度近視但出來好少帶眼鏡。
都可以叫做後生靚女,我大概比7分,雖然未到神級。
佢細個就開始返教會,雖然近年就返得唔穩定。
約會過程:
我係以前教會識佢既, 甘個時我玩遊戲既時候都比較活躍同埋成日贏,可能同玩開運動有關,同埋都幾搞笑,所以都應該係某部分女仔入面留下左個好印象。我隔左5年都冇見個女仔,係有陣時會撞到,因為我地住同一座大廈。近排係IG到留意到佢D 動態,有張係見到佢食糖水既相約佢出來食宵夜。當日都好大膽甘接觸佢同拆佢D shit test, 一陣會係下面分析。
5 languages analysis:
Time: 我地住同一座,但我收工返到來係夜晚11點, 叫佢屋企樓下等我,成個過程食宵夜到返屋企就用左1個鐘,12點返到屋企。我覺得甘夜都肯落來都係有誠意,都係視作為 quality time.
全程佢都比教少玩手機,食野個時放左台到,都幾專注係個conversation到.
Money:
我叫佢帶銀包去食宵夜,AA制,甘我就比左100蚊叫佢去埋單再找返錢比我,個餐宵夜佢應該係比多左幾蛟
Compliment + Conversation:
我就冇咩留意Compliment呢一part,可能太緊張
大家都有講下情史,甘佢都有主動搵話題又問我好多野,又問我幾歲,返緊咩工等等,甘我都叫佢估下先再比佢答案佢。
佢都同講過下D性話題,例如: 講過有次去做part time比人叫左去個成人展到做Check 飛個D,但事前佢唔知,講左D野比我知。
另外就話以前上完游水堂有D男仔係更衣室到一齊打孩機。甘我都回佢,下游完甘累仲打?
我從對話中都透露左自己係處男,甘我問返佢,佢話自己未失身同時佢做左雙手攬住自己既動作。
我都分享左某D中學既熱血運動史比佢聽,甘佢問呢D係咪就係男人既浪漫,我都唔知呢句算唔算compliment.
我都有compliment佢話佢考到入大學好叻,甘佢話讀書都幾辛苦,我話合格就得等等。
當中我都有串下佢。
Service:
因為有少少雨,我叫佢帶銀包帶雨傘落來佢都有做。
食野個時點完餐紙我叫佢比waiter佢有少少reject, 最後我將D餐紙放落佢隻手到,佢都做左比餐紙個waiter個動作。
食完宵夜我就比左100蚊叫佢去埋單佢再找返錢比我。但同時佢比左個shit test我叫我拎住佢把傘,我係佢返來個時即刻比返把傘佢。跟住佢拎住開左既傘同我一齊行, 行行下叫我拎,我問點解佢話我高d同埋佢話最多我叫你做哥哥好冇,跟住我話好,我右手拎傘再將隻手順勢搭係佢個右膊頭上。
一開始佢都行快我半步我都試下追返上去平排或者超前但係有d吃力。
Kino:
一見到我就行近佢,肩貼肩,跟住好快就搭佢膊頭落電梯之後我就話去個廁所,佢就企埋一邊玩手機。我入去廁所放鬆一陣一出返來就係佢後面搭佢膊頭再加句行。
食宵夜前,因為落雨,佢係我右邊,我擔傘個伋隻手想試下成機攬左佢條頸,但過左一陣佢就可能唔慣就走返出來,甘我地就肩貼肩再行,當中我轉手拎傘再搭住佢膊頭行。我都試過捉佢隻手摸摸我個肚話有肚腩,但佢都好快又縮開左。
食宵夜中間,因為坐位問題,90度角甘坐,身體接觸比較少,但我食野個時都有試過扮食食下野用隻右手背貼一貼佢隻左手背,一開始可能我bata底,我縮開左,跟住我提醒返自己要再放返隻手去貼佢隻手背(當係玩左下推拉),而佢係竟然縮開到。
到食完宵夜,走個時我右手拎傘再將隻手順勢搭係佢個右膊頭上。
當中我有轉好多姿勢試過放手,肩貼肩feel下仍有冇彈開,係冇彈開既。
跟住過馬路我成機將隻手由膊頭轉佢攬住佢上臂,再用D力將佢貼近我,都係成功。
再試埋之前唔得個個動作就係拎傘槁住佢條頸,甘今次就成功左,冇彈開。
但係我試多次拎佢隻手摸我個肚腩但佢都係快又縮開左。
有個位個印象好深刻,就係過另一段馬路個時,因為綠燈閃緊,甘我搭佢膊頭行快D, 佢突然有隻手捉住我搭佢膊頭個隻手掌,甘我好自然甘用力回握佢,即係你以前段片話個女仔會比力握返你轉頭個野,後尾我分析返我都應該係沉左船鐘意左佢。過完馬路我就輕開再加多句岩岩好紅燈。
食完走個時行樓梯,我收返把傘比返佢個時,佢都係行得有D快,跟住我話行慢D,佢就企係到等我,我再上去搭佢膊頭一齊行。
到屋企樓下個時我就用搭膊頭個隻手,擰一擰佢個下巴望向我,跟住佢好怕醜甘樣喂呀左我一聱,但就離開我身邊既,但未夠大膽同覺得時機唔岩,側邊有人,所以我都冇kiss埋個女仔。
去到最後搭lift個到,我捉住個lift側邊D扶手,但成手將隻手背貼到個女仔條腰,甘佢就企係個角位,又冇縮開既反應,唔知係接受定係因為冇位走先唔縮開。但入lift個時佢就好似冇咩表情甘。我出lift搭佢膊頭話下次再約佢跟住我就走左,佢都好似冇咩反應又冇咩表情,呢個位令我有D猜唔透。
甘你話拖同攬去到邊一步,其實我自己都分唔到,因為又好似拖唔到攬唔到,但又有某D身體接觸。
kino 上一兩步退一步可唔可以講多少少。
Shit test:
拆shit test個陣,真係要反應好快,同埋要有意識,唔係就好容中招。好彩我平時都識搞笑,講野都有返D根底先拆到。
我提醒自己要有個自我意識,但有陣時就好自然甘就唔好行左bata flow, 可能係潛意識太耐,希望平時生活都會tune返做alpha mind.
約出來之前,佢真係唔係好信我約佢,叫我講10次真 既比佢聽,我緊係睬佢都傻啦。
感想:
約會完係有後遺症,可能我第一次甘大膽做D甘既野,對個腦好大衝擊,所以約會完我係成日諗住岩先做左D咩,有咩做得好有咩要改善,kino左佢邊D位,成晚係太緊張失眠訓唔到。不過我相信人係有mental adaption, 做多幾次得個腦習慣左就冇事。
話哂第1次,都好容再患真命天女証,好怕自己沉船。
完左之後我都冇再IG搵佢,佢都冇搵我。我第2日夜晚再IG佢約佢,來緊想下星期約第2次,打算一星期約一次,但佢話有測驗,話遲D先,我都盡量用上把位方式試下說服佢出來。雖然係有好多kino, 但係我有D質疑都唔知佢有冇鐘意我。
溝女有膽真係好重要,我係第一次甘大膽對女仔做D甘既野
另外就甘day game抄牌我都仲未夠膽,可能有D活動同D女仔一齊玩到熟左甘樣再抄牌既方式我可能比較容易上手。
社會上教人做一個nice guy對溝女來講真係幾恐怖下,由我開始我有機會既話第日會train自己個仔日做一個Alpha.
同埋因為有基督徒既關係,去到摷同扑我諗自己都要過正好大既心理關口,同埋要有技術。
影補溝女計劃:
多謝網友一直支持
也收到很多網友既email
始終溝(真命天女)是一門大學問
如果你一直有溝女上既疑問
想多個人探討
歡迎參加
月費: email 問吧!!
在whatapps 上可以任問有關溝女既問題
one on one
每日都會發放簡易溝女攻略
有興趣 email 我吧
nyksuperman@yahoo.com.hk
blog:
https://learningpickup2018.blogspot.com/
facebook:
https://www.facebook.com/%E5%BD%B1%E5%83%8F%E8%A3%9C%E5%AE%8C%E8%A8%88%E5%8A%83-244250179271606/
IG:
https://www.instagram.com/learn_relationship/
paypal 捐贈
PayPal.Me/nyksuperman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2auOLPrc2FY/hqdefault.jpg)
1歲4個月不敢放手走 在 【讓寶寶放手走】練習方式示範 - YouTube 的必吃
![影片讀取中](/images/youtube.png)
【讓寶寶 放手走 】練習方式示範大約12 個月 左右寶寶會開始 放手走 要能 放手走 ,寶寶需要具備足夠的肌力&平衡能力如果寶寶一直無法 放手走 ,可先確認以下前 ... ... <看更多>
1歲4個月不敢放手走 在 [寶寶] 一歲三個月還不會走- babymother - PTT職涯區 的必吃
男寶寶,目前一歲三個月12天,還不會走路,但是可以扶站移動,很不 ... 73 F →Ulzzang: 一歲四個才敢放手走,現在一歲快九個月用衝的了 10/19 22:59. ... <看更多>
1歲4個月不敢放手走 在 [寶寶] 1歲5個月還不會自己走 - PTT 熱門文章Hito 的必吃
孩子目前剛滿1Y5M (男寶寶)目前只會扶站扶走牽著願意走(搖搖晃晃)一放手馬上坐下 ... 9 F →brian629: 的時候把學步車藏起來就敢放手走了,大約一歲四個 10/22 21:41.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