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酱听音乐 #MusicBoleh #就醬聽音樂
WVC - Malaysian Jazz Ensemble 【#Purnama】 (马来语满月的意思)
这张专辑就在我的书柜里摆放了一个多月,因为家里的唱机坏了好几个月。(实在愧对我的哥儿们!)
昨天,终于把它安置在唱盘上。
以月亮的概念贯穿整张专辑,从设计到选贯彻始终。用了象征月亮的鹅黄色为封套,非常显眼。印刷在 CD 盒上的月球(但我觉得也可以是地球),还有凹凸的手感。这是温度。这就是为什么我还是钟情实体专辑的原因。有些感受是数码音乐无法满足的。
01 #HitamManis
掀开序幕的是 Hitam Manis,温柔的琴声,我坠入一种初恋的青涩和甜蜜。在这7分多钟里头,我好像感受到了主角遇见他心爱的对象,轰轰烈烈的爱了一场,最后在悠悠的月光下,淡淡的回忆这段爱情。男女主角究竟有白头偕老吗?留给听众自己揣测。我手里握着唱片封套和唱片册子,感觉自己在翻阅珍贵的相本。
02 #LenggangMakLimah
歌曲接到 Lenggang Mak Limah,我觉得自己根本就是身在一个嘉年华里头。Electric Bass 的 intro 让歌曲变得很时尚;跟以往我在马来市集听到的印象有很大的区别。完全没办法想象是同一首歌!
03 #Ibu
Ibu 这首歌,一点都不陌生。小时候看电视,广告时间就常常听到。我还记得那个广告的画面是某个小朋友放学回家,正逢雨天,妈妈就撑着伞出来接他接他,然后给他冲了一杯热牛奶。WVC 的版本没有下雨天的意境。我看见的是孩子长大以后,从城市回到家乡,在后花园和母亲侃侃而谈、小酌几杯的画面;周围还有很多小朋友跑来跑去。儿孙满堂、合家欢的温馨场面,久违了!后半段的场景,看到小朋友们都睡了;成年的女儿和年迈的母亲看着入睡的小朋友,母女两的对话就在彼此相拥道晚安中结束。
04 #MainShayarToNahim
温馨场面之后,迎来的却是失去的忧伤。我仿佛走进了一个葬礼的现场。下雨天的午后,我只能在回忆里追思那个永远告别的身影。甚至有一度,我愤怒这样的不告而别;可我终究必须释怀,接受已成事实的离别。我以为会继续陷入另一种严肃的状态,因为单看 Putera Puteri 这歌名时,难免有这样的联想!
05 #PuteraPuteri 06 #JingliNona
WVC 却出其不意的把氛围扭转了!我完全没办法想象这首歌竟可以那么轻松好玩。上网搜索了一下原曲,爱上了。蠢蠢欲动想把它译成中文传唱下去,好吗?(哈哈,反正我就是已经决定了啦!)..... 送走贵族们,迎来的是历史小巷的风土民情。无论什么肤色、什么信仰,我们都能和睦共处;这就是 Malaysia!我的国家,一个有无限包容力的地方。
07 #TungguSekejap
专辑里头,我最熟悉的旋律莫过于 Tunggu Sekejap,因为 Sheila Majid 曾经演绎过这首 P.Ramlee 的经典。泽相的钢琴独奏让我好揪心,好像面对着生离死别;但转过头 Izen 的歌声里带出了微微的希望,仿佛柳暗花明。
08 #PenangSamba
我姐 Janet Lee 跟着出场,以她一贯的架势摇摆着。真的很难不跟着她动起来,然后一起拍手!这个 party queen 并非浪得虚名哦,哈哈!
09 #HatikuRindu
Hatiku Rindu 和前面几首歌的明亮欢愉有很大对比。整体的呈现比较试验性,听得出来编曲人曾经也应该是 Bjork 迷,哈哈。我喜欢 Jo 对一些语气的处理。画龙点睛。
10 #JogetMalaysia
这版本的 Joget Malaysia 就像间谍片的电影配乐,而且故事场景发生在摩洛哥(不要问我为什么,我的直觉是这样,哈哈)。丢掉对 Joget 的刻板印象吧!
11 #SongofCrossingAtDawn
Song of Crossing at Dawn 其实是最抓住我耳朵的。吉安一张口,我就被吸引了。也许是听到自己籍贯的方言,倍感亲切。5分多钟的曲目,却实实在在将祖先漂洋过海的艰辛刻画在眼前。一面听,我的眼泪就一面流。祖辈翻山越岭,吃尽苦头,才成就了今天的我们在这片土地上幸福自由的成长。那些把我们和祖先系在一起的传统,还有痕迹吗?
12 #Purnama
疫情下听着 Purnama,分外的感触。专辑的最后一首歌,血淋淋的反映了这些日子大家集体面对的的挣扎。明天会更好吗?没有人知道。但我们还是会继续,对于未知的未来,我们继续抬头仰望!
结语:必须要珍藏的一张专辑。专辑给的除了音乐,还有我们的历史和集体回忆。你说它是爵士专辑吗?我更觉得它是拥有无限生命力一张专辑。
🌸 WildFlower Records (马来西亚朋友,这里可以购买)
🌸 Win Win Shop 威威店 (香港的朋友,这里可以购买)
🌸 For online purchase, contact WVC via their
FB or their IG (WVC - Malaysian Jazz Ensemble)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3萬的網紅Peter tv,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龙之信条》(日语:ドラゴンズドグマ,英语:Dragon's Dogma,港台译作“龙族教义”)是由卡普空开发的动作角色扮演游戏,2012年5月于PlayStation 3和Xbox 360发售。2013年4月推出加强版《龙之信条:黑暗觉者》,随后陆续移植到Windows、PlayStation 4...
龙族 主角 在 我是吳小帽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末代皇帝》
--被歷史禁錮,被時代拋棄的人生
上週在Netflix看完《末代皇帝》,坂本龍一打造的電影配樂,哀戚,悲壯,一直在我心中迴盪不去。過去從歷史課本所認識的溥儀,是失敗、腐壞的代名詞:他是清朝最後一個君王,是日本扶植的滿洲國偽皇帝,而電影《末代皇帝》,改編自他的自傳《我的前半生》,提供了另一種思考從溥儀內心出發的角度。
他3歲就被慈禧太后下令抱入宮中養育,與母親分離,入宮的隔天即位,再隔天慈禧崩逝。不經世事、不懂權勢的年幼,他已集權力與一身,他的天命,也是他悲慘的宿命。3年後滿清皇朝被民國政府推翻,他黯然下台,雖依《清室優待條件》得以在紫禁城繼續居住並在城內保留大清國號,但是這個偌大的皇宮,更像是一座禁錮他人生的城,將他與外界隔絕。
他被這個家禁錮,又被這個家拋棄。一直想出城的溥儀,1924年因北京政變,被迫離開紫禁城,1932年滿洲國在日本扶植下成立,他在長春就職,是他繼短暫的張勳復辟後,第三次稱帝。一生中的三次登基,他都像個傀儡被推上龍位,究竟他是真心想當皇帝還是身不由己?我相信瞭解世界後的他,還是有想為他的朝代、國家、百姓做些什麼的吧?只是始終事與願違。
溥儀在東西交流、新舊交接的時代中不斷面對衝擊:他接受英國老師莊士敦的教學,接觸西方思想,開拓視野、打破舊規;他破天荒戴上近視眼鏡,剪長辮、穿西裝,而他與婉容(皇后)的婚配,雖是被指定,但據悉婉容喜歡吃西餐、看美國電影、略通英文,早期兩人常以英文便箋傳遞感情,是舊時代中新潮的談情方式,可惜她最後沉淪於鴉片。
至於文繡(淑妃),據說是溥儀16歲時無心選妃,隨手在冊子上畫了個圈,圈中的就是相貌不佳、氣質差、家境窮困的文繡,與外型家世高富美的婉容是天壤之別,最後婉容成了皇后,文繡受封淑妃。電影中明顯可見溥儀對婉容的喜愛與對文繡的冷落,最後文繡不堪冷落與不自由提出離婚,對溥儀和當時的體制,都造成很大震撼與衝擊。
古代君王三妻四妾,後宮佳麗三千,溥儀這一生僅一后三妃,第五任、也是最後一任妻子,是平民時期結褵的配偶李淑賢。他不僅是中國最後一個皇帝,也是最可憐的皇帝吧!因戰亂顛沛流離,第三次在滿洲國稱帝,更因和日本親近,在日軍戰敗後成為戰犯,從九五之尊到階下囚,被送往撫順接受十年的勞改與思想教育。
影片末了,溥儀回到自己的家,竟是以遊客身份買票參觀紫禁城,對比熙來攘往的觀光客,他的內心何等荒涼?
《末代皇帝》在1987年推出,在當年奧斯卡贏得9項大獎殊榮,至今仍是影史經典,30多年後以修復版在台上映,視聽、故事、美術、演員表現,依然毫不過時令人看完再三回味。飾演皇后與淑妃的陳沖、鄔君梅,憑藉獨特的東方美站上國際舞台,兩人前年客串《如懿傳》,飾演死對頭烏拉那拉氏跟鈕祜祿氏,隔空交手,精彩絕倫。
男主角尊龍更不用說,年輕時擁有盛世美顏,自帶神秘優雅的貴族氣質,將《末代皇帝》演成人生代表作。但其實他從小是孤兒,據說是放在一個籃子裡,被一位殘障的上海女子收養,十歲左右開始學習京劇、武術、舞蹈,青少年時期常跟著戲班子到外地巡迴表演,十八歲得到美國家庭援助,赴洛杉磯上夜校學英文,為籌學費白天打工洗盤子、當廚師,最終考近美國戲劇藝術學院。起落的身世與經歷,完全不下於溥儀。
男扮女裝的《蝴蝶君》評價兩極,與李玟合作的《自娛自樂》毀大於譽,之後他還零星拍了幾部電影和電視劇,漸漸脫離影視拍攝。昨天我查了維基百科,才發現哇~他已經68歲了!
這幾年看了不少宮廷劇,重點不外乎后妃之間的勾心鬥角、女主角從入宮的低階女子一路『力爭上游』的故事,我在《末代皇帝》問世後的33年,終於欣賞到這部史詩級佳作,如果當年你因年紀小錯過,不要再和他擦身。
#末代皇帝 #尊龍 #陳沖 #鄔君梅 #溥儀眼鏡 #坂本龙一 #奧斯卡 #修復 #盛世美颜 #如懿傳
龙族 主角 在 Jason Poon 潘小潘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完整四部曲是值得被收藏的;
不是因为叶问,而是叶伟信。
香港动作电影谁是代表人物啊?
十之八九都是成龙pattern,灵活调皮;
而叶伟信导演让人看见香港动作电影的另一风格。
「杀破狼」和「龙虎门」让我对叶伟信留下十分深刻的印象,事关当中的动作处理打得很帅,节奏掌控让主角chok得起,而这种西人的酷炫文化鲜少能够合情合理不做作不恶心地出现在香港动作电影。 #不要提龙虎门头发的颜色
加上中国电影市场打开之后,香港动作电影就好像迷了路,多数让人有点点惊喜的都是一些小品,而十多年来叶伟信处理的大格局作品,除了有强烈的个人风格,还留有已被遗忘的【粤式】港味。 #与烧腊无关
黄飞鸿之后,华语电影一直都未能以系列的形式创建出一个成功的「英雄」;所以在商业角度来说,叶问系列是一个非常出色的项目。
虽然故事离不开叶问一出场奸铲必败、内容走向没惊喜、对白后来发展到太过民族英雄主义。but一部富娱乐性的动作电影无需太多expect执着大道理,毕竟Marvel那些也是一样的啊!
#你去看叶问还不是要看人家打架
#你去看Ironman还不是要看人家出power
#你去看Thor还不是要看人家挥锤仔
基于以下三大点,我觉的叶问系列值得收藏:
1. 【粤】之美术与其电影风格
2. 让人屏息的对决场面与动作设计
3. 声效与配乐
最后我希望导演的新项目都与动作打架有关,减少什么「开心魔法」、「倩女幽魂」、「冲上云霄」之类的。
完美落幕的叶问4 👊🏻
龙族 主角 在 Peter tv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龙之信条》(日语:ドラゴンズドグマ,英语:Dragon's Dogma,港台译作“龙族教义”)是由卡普空开发的动作角色扮演游戏,2012年5月于PlayStation 3和Xbox 360发售。2013年4月推出加强版《龙之信条:黑暗觉者》,随后陆续移植到Windows、PlayStation 4和Xbox One,Switch版预定于2019年4月23日推出。游戏背景设定在一座中古奇幻风格的“葛兰西斯半岛”,主角因故成为一名“觉醒者”,身负使命前去击败强大的飞龙,并寻找成为觉醒者的意义。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4H7hJpHjh_k/hqdefault.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