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女人的生命寫得讓異性感受到同步的震撼】
1.
森林是大海的戀人。
水是山心裡的祕密。
兩個女人將近二十年間,由女孩而女人,一路由山而海,由海而山,互相經歷了始終相對又相呼應的生命曲線,各自得出一句結論。
張卉君是埔里人,劉崇鳳的老家在美濃。
近山的張卉君,大學時和花蓮的海邊結緣,畢業後去了美濃社區工作,再去花蓮當了海洋的導遊和護衛者,現在回到台南。
近海的劉崇鳳,大學就加入登山社,進入山的世界,畢業後去了花蓮和台東的海濱居住,現在回到美濃的農村定居。
她們兩人從成功大學的交會開始,從此是同學,是旅伴與閨蜜,也有了生命的對話和對照,最後交織出《女子山海》這本書。
2.
吳明益在書前的『導讀』裡,如此介紹:
『《女子山海》正是崇鳳與卉君以往復信件形式來表現這些年來她們信仰、懷疑、轉變的剖白,對我來說,這是她們的真情寫作、身體寫作。沒有之前作品的包袱(環境運動者的身份、登山嚮導的身份……),不掉書袋,重點放在敘說自己的觀點、自己的記憶,引出自己轉變向「非文學科系式」 的人生,而又深深受文學影響的生命經驗。 ..........
『她們有時寫著自己的經歷,有時寫出對對方的想像,寫到面對自然時的寬闊、陰暗、死亡與救贖, 偶爾觸及到生而為人與其他生物的差異,以及投入人世時對教育與改變他人觀念的思考。她們的作品都還提到「組織」。組織如何吸引、消磨熱情,卻也打磨她們的思考與行動。組織不是必要之 「惡」,而是必要之「痛」。組織讓她們打消念頭,也促成行動。
『這正是我要說的,卉君和崇鳳作品裡的價值。她們兩位或許在三十年前,都會發育成臺灣女性散文家所追求的:談論成長經驗(如《擊壤歌》)、以詩詞文學做為抒情的聯想(如簡媜早期作品), 或是追求某種優雅文化的美學(如林文月的作品)。但她們同樣以女性觀點出發,面對的卻是野地 與野性,時而多感傷情,時而天真爛漫,時而包容孕育,時而帶出她們以性別出發的批判性。同樣這裡頭的文學思考,體質卻已大不相同。
『崇鳳談到雌性之美,香與髒的辨證(傳統我們總把前者歸給女性,後者歸於男性)、一般人對山間嚮導的刻板性別形象。卉君則以自身投入環境運動,時常被以性別的角度特殊看待的經驗,思考自己脫下「公鹿角」的過程。她們意在訴說,一個少女、女人、情人、妻子、媳婦,同時也是一個嚮導、 農務者、 團體的執行長時,看待事物的方式有何特殊之處,而又是如何演化出她們此刻的視野。
對我來說,這就是《女子山海》的魅力。』
3.
因為行動不便,我始終和山難以親近。所以讀這本書,先注意到她們各自寫的山。
卉君跟山的結緣,和她曾經在私立高中因為留級而待了四年的苦澀青春有關。
『我可能永遠都忘不了某次段考後我站在四面封閉的校舍頂樓,望著如蟻列般密密麻麻的放學人潮,手裡緊抓著敬陪末座的全校排名成績單,胸口那股幾乎要爆裂的憤怒感—— 那一刻連風都不在,而我曾經想一躍而下,以全然破碎的肢體瞬間攪亂四方校舍僵直堅硬的規訓,是不是,有可能藉此逃逸出屬於自己的自由路線呢? 』
她始終沒有真的那麼做的勇氣,但慶幸的是她可以在假日時逃回山裡。
『不知道會去到哪裡,也不知道終點何在,只是感受著山的起伏,時高時低地將呼吸融入地形的曲線之中,有時費力有時輕鬆,直至前方無路,我硬是用雨靴踏踩半身高的芒草,隨手撿起一根斷木為杖,試圖劈斬出屬於自己的道路,每一步都顫抖又篤定, 就這樣一直走到雙腳失去知覺自動邁前,腦部出於每一秒的直覺選定下一步的方向,胸口的腫脹感隨著腳掌的踏步被土地一點一滴吸收了,才頹然地躺平在坡地上喘息........
『 我睜眼望著各種葉型交織滿布的天空,它們站得那麼密,卻容得下風,風一來它 們搖曳,便讓出了天空,滲進一絲絲的陽光,如同救贖。我不是忠誠的信徒,不特別信奉任何一個宗教,但那一刻我匍匐於山的氣習裡,臣服於它的靜偕之中, 淚如泉湧。
『我從不知道山有多高,然而它們始終巍然而立,溫暖堅定,未曾在我生命之中位移。』
劉崇鳳則如此總結了山給她的依歸:
『自小父親母親嚴格控管我的活動範圍,女孩子家不可以隨便到處亂跑,我背離了他們;婚後與夫婿攜手返鄉耕種,卻三天兩頭就不在家,面對留在客庄守著老家 守著田的丈夫,我不免內疚;而不知何時,臺北的婆家成為我的休息站,公公婆婆時常見我背著大背包來去如風,我不及細想他們如何看待這失控的長媳,我不敢想。
『時常,我難以自處,我該符合誰的期待?做好哪些本分?........』
然而,面對她的困惑,山始終在那裡,什麼也不說。
『林間散步時我仰望幾棵玉山圓柏,看祂們的枝幹在風裡起舞,即便糾結,也高聳伸向天際。爬到一根大倒木上呆坐,被這雖死猶榮的中空和偉岸完全折服,只是靜靜在森林裡漫步,就找回信心。一股巨大而古老的安定之力扎進身體裡,似乎再難的人生課題都能在老圓柏的生存智慧中迎刃而解,偶爾,我會在那樣浩瀚的安靜裡,怔怔落下淚來。
『接受自己就是這麼纖細善感,我看向圓柏,是祂們認出了這樣的我。 山時時刻刻提醒著,無須輕易隨外界起舞。自然界中上萬種生物群相,沒有一種是多餘的、麻煩的、不應該存在的。』
4.
我從小也生長在一個港都,所以比較可以更貼近一些體會兩個女人對海的書寫。
『怎麼那麼好,生在四面環海的島嶼之上。』劉崇鳳寫道。
但她雖然出生在鳳山,卻因為父母來自環山的美濃,所以在她童年的記憶中,對於海先學到的是害怕,記得的,是海很危險。
到她十八歲,讀大學之後,才有機會自己騎機車,去「黃金海岸」,親近海。從此「愛上大海不止息翻覆的力量。什麼都可以容納,也什麼都可以失去。」
因此她「難以自持地讀起各種航海日誌、海洋散文或小說」,可諷刺的是,學校沒有航海社,所以她只好加入登山社,負著背包走入森林的海洋,成為山的信徒。
不過她終究啟動了一個長期的願望:到海濱生活。從大學期間只要有長假就去東岸短居,到後來去花東扎扎實實旅居九年,滿足了海濱生活的願望,才和男友結婚,回到美濃種稻。
張卉君感慨她和劉崇鳳對海的感受並無二致,「來自於臺灣長久以來海洋教育的缺席,根著的恐懼讓我們只在遠遠看望大海的時候想像她,卻不敢輕易走入她。」
國中的暑假,他們家去澎湖旅遊,卉君有了第一次潛水的經驗。她寫自己對海的初體驗,十分動人:
『也許是在嗆水時吞了幾口苦鹹的鹽水,與海交換了體液;抑或是在浪裡掙扎亂踢的瞬間皮屑刮在了鋒利的珊瑚礁上,留下了基因的線索,總之海神一定記下了我 的體味,順手黏貼了一片透明的魚鱗在我的身體裡,作為標記。』
大學,卉君去花蓮參加了海上解說員培訓,從此和大海結了更深的緣,再到幾年後她從流浪中回來,回花蓮擔任起當年培訓她那個單位的執行長。她從更深的層次認識海洋,不只成了導遊者,也是教育者和護衛者。
6.
在劉崇鳳的後記裡,有一段文字提到我第一次聽她們簡報寫作構想的場景:
『卉君滔滔不絕於敘述臺灣海洋與山林的現況,郝明義先生耐心聆聽,聽到一半冷不防拋出問題:「情感,妳們的情感呢?」、「要寫下愛啊!」郝先生說完,轉著輪椅出去。我呆愣兩秒,看向完全傻住的卉君,哈哈大笑。』
我不太記得當時是怎麼說的,但願意說一下我讀到崇鳳寫她在美濃開辦一個「溪女」 工作坊那段落的感受。
參加那個工作坊的,有二十個來自島嶼四面八方的女人。有三十歲背著吉他而來的女生,有四十歲騎著機車抵達的女子,有五十歲預計搭便車而走的女人。
『幾個夜晚,我們圍著生命低低絮語,女人的故事很長,如河流一般,有時說著說 著,不知怎麼眼淚就流出來,哽咽地吸吸鼻子要吞回去,「流下來吧,沒關係。」 另一個女人拍拍她的肩。........
『最後一個晚上,收拾行囊,決定去溪邊過夜。 「想要火。」一個女人說。
『又是臨暗時刻,戴起頭燈,四散撿柴,手鋸木頭的聲響在暗夜中明晰地響起,這 場景似曾相識……而我不再是一個人,一群人有明晰的意念與方向。
『火苗在她手中擦撞出來,翻轉童話,賣火柴的小女孩不再孤苦無依,冬日會遠去, 春天還會再來,如同黑夜的存在是為了迎接白日到來。每一個女人拾一根柴薪添 入,火壯大了,輝映著彼此的臉。
『是夜,圍著火的女人們不知怎麼了,沒有酒卻像醉了一樣,一一脫口而出心裡深 處不輕言的故事。像深埋在水底的石頭終於鬆動、又或是存放太久的木頭突然起 火燃燒,那些痛苦煎熬的情感或戲劇化的人生遭逢,都在這一夜獲得釋放。
『明明是悲慘人生,卻只聽聞女人不停不停大笑,張狂放肆。幽默如海岸成片的鵝卵石,在洶湧的情感大漲潮之後,嘩啦啦啦退去時我聽見石頭與石頭間清靈細碎 的聲響,滌洗過去每個倉皇失措的暗夜。
『沒有評價,無條件接納,我擁抱我潰堤的水壩。』
我要說的是,讀到這裡,我也不由自己地眼前都模糊了。
她們把女人的生命寫得可以讓異性感受到同步的震撼。
書的封面上,有一行字:『我愛山,也愛海,我愛我們是女生。』
她們確實都寫到了。
7.
讀完書後,我打電話給張卉君,問她離開海,離開黑潮基金會執行長的位置之後,回台南做什麼。
她回答我:
『我覺得離開組織有一個背後的實驗是想鬆綁自己,過去是以一種組織的方式在動員跟做環境議題,如今回到個人身份時,我如何從自我生命出發,成為一個以個人為主體的能動者,更自由、更靈活,也更純粹,我想繼續追求這樣的熱情,所以給自己在最高峰的時候從組織腳色裡引退,成為一個自由工作者。』
祝福卉君以及崇鳳的女子山海更加遼闊。
同時也有12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79的網紅鏡好聽,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台灣首支田野式Podcast #鏡好聽原創節目 #路 #這條路我用聽的走完 #請戴上耳機 #聆聽台灣的聲音 8位引路人,帶領你走進不同路, 山林的路、海洋的路、旅行的路, 《路》要帶你踏上台灣不同海拔! 你聽過鯨魚唱歌嗎?在臺灣山岳裡會聽到什麼動物的叫聲? 牽亡歌裡蘊含何種生死的智慧? 緊跟上...
「黑潮基金會」的推薦目錄:
- 關於黑潮基金會 在 郝明義Rex How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 關於黑潮基金會 在 中天新聞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 關於黑潮基金會 在 快點TV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 關於黑潮基金會 在 鏡好聽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 關於黑潮基金會 在 Jo是要出走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 關於黑潮基金會 在 李基銘漢聲廣播電台-節目主持人-影音頻道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 關於黑潮基金會 在 [邵翔] 董氏基金會公益短片<黑潮> - 看板WuHoo 的評價
- 關於黑潮基金會 在 黑潮海洋文教基金會| Hualien City 的評價
- 關於黑潮基金會 在 黑潮海洋文教基金會 的評價
黑潮基金會 在 中天新聞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無償的講解還要被批評,真的讓人很灰心(#威力在哪裡)
#花蓮 #賞鯨船 #解說員 #黑潮基金會 #遊客 #負評 #演講 #奧客 #冰店 #規定 #抹茶山 #救護車 #濫用資源 #導遊 #宜蘭
黑潮基金會 在 快點TV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無償的講解還要被批評,真的讓人很灰心(#威力在哪裡)
#花蓮 #賞鯨船 #解說員 #黑潮基金會 #遊客 #負評 #演講 #奧客 #冰店 #規定 #抹茶山 #救護車 #濫用資源 #導遊 #宜蘭
黑潮基金會 在 鏡好聽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台灣首支田野式Podcast #鏡好聽原創節目
#路 #這條路我用聽的走完 #請戴上耳機 #聆聽台灣的聲音
8位引路人,帶領你走進不同路,
山林的路、海洋的路、旅行的路,
《路》要帶你踏上台灣不同海拔!
你聽過鯨魚唱歌嗎?在臺灣山岳裡會聽到什麼動物的叫聲?
牽亡歌裡蘊含何種生死的智慧?
緊跟上引路人的步伐,用聲音聽見他們所走的路,
感受路上的聲音,更貼近台灣這片土地。
【第一季|首推4位引路人】
✔️ 7/15 #廖鴻基|海洋文學作家、黑潮海洋基金會創辦人,喜歡隨釣船遠航,曾以獨木舟繞島,隨貨櫃船航行歐洲航線,2016年完成黑潮101漂流計畫。
✔️ 7/29 #阿拉喜|以單車環遊世界的旅行家,曾單車環北海道、縱斷日本、騎進西藏-青藏線、絲路、北北印、拉達克、環冰島、縱斷非洲-埃及到肯亞等路線。
✔️ 8/12 #林宗範|臺灣月琴職人、牽亡歌記錄&傳承者。
✔️ 8/26 #東冬侯溫| 太魯閣族藝術家,歌謠、傳統巫醫(Smapux)傳承者、兒路藝術工寮創辦人。
🎧️現在就收聽!《路》EP00|地上本沒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https://pse.is/3k95xv
💡特別感謝導演廖敬堯、單車旅行家阿拉喜提供影片💡
#鏡好聽 #想聽愛聽就在鏡好聽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WAw2RFWVkc8/hqdefault.jpg)
黑潮基金會 在 Jo是要出走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2021公益桌曆
#保護海洋一起來
當初起心動念只是想把漂亮的照片印出來當桌曆,但這樣似乎太可惜了!於是在粉絲的票選下,選出了南極當作2021年的桌曆主題,回想Jojo去南極時看見的景色,冰山、海洋、鯨魚、企鵝,除此之外,我深深的感受到海洋賦予生命的意義,在疫情肆虐的2020年,不允許出國的一年,Jojo也繞了台灣一些地方,看了蘇花公路的海岸線、遺世獨立蘭嶼的海、度假必去的墾丁,想兜風就會去的北海岸,才發現台灣的海,真的,也是如此的美,只是這樣的美,需要我們用心去維護,所以,響應2021年桌曆主題-南極,公益桌曆收益的百分之50,將會捐贈給台灣黑潮海洋文教基金會,用於保護台灣的海洋🐋
🐧2021南極公益桌曆規格:
尺寸:20.5 x 14.5 cm
材質:銅西卡200p
底座:黑
裝訂:黑色雙線圈
🐧2021南極公益桌曆價格:280元 ∕ 本
🐧2021南極公益桌曆販售日期:2020/10/05 ~ 2020/10/15
🐧2021南極公益桌曆訂購:https://forms.gle/gGxJVYjdMRUUwqfF8
🐧看南極風光:https://youtu.be/KpclaUUJiUA
🐧粉專貼文 👉https://m.facebook.com/story.php?story_fbid=191597975696018&id=110594207129729
|關於我 More about Me
INSTAGRAM:https://www.instagram.com/go.followjojo/
FACEBOOK:https://www.facebook.com/go.followjojo/
BLOG:https://gofollowjojo.com/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XpZKmsU2FI0/hqdefault.jpg)
黑潮基金會 在 李基銘漢聲廣播電台-節目主持人-影音頻道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本集主題:「農村廚房尋味之旅」介紹
訪問作者: 陳志東
內容簡介:
你採過三星蔥嗎?你抱過鱘龍魚嗎?你看過炭焙桂圓寮嗎?你吃過青黛冰淇淋嗎?……
「食材旅行」是一種主題旅遊,「農村廚房」是一種生活體驗。
當「全球在地化」成為一種趨勢,「越在地,越國際」就變成一種顯學。
親子作家陳安儀、旅遊玩家肉魯、親子旅遊達人樂爸 大好評推薦
史上第一本玩遍「農村廚房」跨界好書!
你嚮往走遍千山萬水、繞著地球環遊世界,但你可曾踏進台灣每年接待近三千萬人的「休閒農場」?
你崇尚頂級名廚品味、追逐米其林星級餐廳,但你可曾細究吸引無數饕客回味再三的「台灣好味」?
本書不僅從觀光休閒的旅人角度出發,帶你一窺「走在世界最前端」的台灣休閒農業故事,更從「食當地、吃當季」的觀點切入,讓你在「一邊玩、一邊吃、一邊學料理」的過程中,深刻感受台灣最迷人的休閒農場之所在——
不同於網路上走馬看花的札記,一字一句引領你看見台灣最美的鄉村風景、探索台灣尚青的食物滋味,用你從來沒有想過的方式,教你重新發現「農場好好玩」的真諦與價值。
現在,就「大手牽小手」,一起準備出發去「農村廚房」旅行吧!
作者簡介:陳志東
資深記者。曾任職於中國時報、ETtoday、婦女救援基金會。近年來專注於台灣休閒農場相關研究及深度報導,撰文角度深刻,充滿人文關懷。除為網路平台專欄作家,並著有《二代牽手,回家:休閒農業走過20年,承傳兩代的20篇生命故事》。他說:「給我一隻貓,我就能玩一下午;給我一尾中卷一點鹽巴,我就能烤出讓人願意多喝兩杯的美味;給我一支筆、一台相機,我就能看見平凡事物中隱藏著的深深人情。」
作者簡介:許瓊文
曾任旅遊記者;製作過《我們的島》、《黑潮三部曲》生態紀錄片;還創辦青年旅館Chocolatebox Backpackers。現任交通部觀光局國際市場行銷;長期關注土地、人文、環境、農業及自然議題。她說:「人生一直斜槓。演過舞台劇、寫過廣播劇、拍過生態紀錄片。曾是問個不停的旅遊記者、跑個不停的背包客,最後還開了間旅館。想與自己對話時,便一只背包、一本書、一壺酒向自然行去。目前任職於『最大賣台集團』,希望——在角落散發微光,讓世界看見臺灣。」
作者簡介:游文宏
現任「台灣休閒農業發展協會」秘書長。身為農家子弟,碩士以前學的是農業,踏入休閒農業領域後,花了10年取得資源管理的博士學位,擅長休閒農業規劃、創新與整合行銷。自2000年加入「台灣休閒農業發展協會」以來,即以「打造宜住宜遊的農村」為目標。20年來,引領台灣休閒農業蓬勃發展,吸引國內外千萬遊客走進台灣農村小鎮、領略田園之美。也因為踏遍台灣大大小小農場,不僅和所有農場主人成為好朋友,更於2011年推動「台灣休閒農場服務品質認證」做為產業基石,成為休閒農業國際接軌最佳推手。
先後於蘭陽技術學院、聖母護專、宜蘭大學、台北護理健康大學、高雄餐旅大學兼課,並前往各大專院校舉辦過上百場演講,推動產學合作、鼓勵青年返鄉從農。除整合產官學組織經驗,出版《休閒農業產業評論》,分享休閒農業知識,並致力於延續農村文化、提昇農民地位,期望引領農村成為「享受休閒、體驗幸福的生活空間」!
作者粉絲頁: 台灣休閒農業發展協會
出版社:蘋果屋
請大家支持,我全部六個粉絲頁
李基銘主持人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lee
李基銘新聞報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happy
李基銘的影音頻道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video
漢聲廣播電台「fb新鮮事」節目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vhbn
漢聲廣播電台「快樂玩童軍」節目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scout
漢聲廣播電台「生活有意思」節目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life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SSJuUsVT2-Q/hqdefault.jpg)
黑潮基金會 在 黑潮海洋文教基金會| Hualien City 的必吃
黑潮 海洋文教基金會, 花蓮市。 38558 個讚· 396 人正在談論這個· 1001 個打卡次。黑潮的會址位於花蓮。於1998年成立,為臺灣第一個為「海洋」發聲的非營利組織, ... ... <看更多>
黑潮基金會 在 黑潮海洋文教基金會 的必吃
黑潮 海洋文教基金會於1998年成立,以從事海上鯨豚調查及紀錄工作為開端,進而關懷台灣海洋環境、生態與海洋文化,盼匯集台灣愛好海洋民眾的心力,如同一股陸地上的黑潮 ... ... <看更多>
黑潮基金會 在 [邵翔] 董氏基金會公益短片<黑潮> - 看板WuHoo 的必吃
片名:黑潮
主演:黃鴻升 初家晴 李紹祥 李銓
導演:鈕承澤
片長:35分
出品:董氏基金會 2009年4月出品
內容:黑潮...是台灣東部海域一種黑色洋流!
顏色深沉、如同憂鬱症來襲,捲入無光的黑暗裡
但若有一股暖流注入,則將萌發重生契機...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Uj8QL4ghbME part1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ewVFxVDZJG0 part2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m7VhRZlg7k4 part3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0gaYGbLoLbg part4
==============================================================================
今天很不小心被我挖到的
邵翔以前的作品(那時還在用本名李紹祥呢!)
照日期來看...
應該是翔翔去拍三國之前
最後跟豆導合作的一個作品
(不知道有多少人看過阿!? 我怎麼一直處在後知後覺捏~ = =)
影片的主角是小鬼啦!
邵翔戲份沒很多(戲份零散~但part4擔當起重要的"愛天使"角色XD)
不過看看邵翔以前短短的髮型別有一番樂趣(嘲笑的樂趣XD)
何況豆導的作品一向都很細膩 我很喜歡^^
(董氏基金會真的滿肯花錢拍宣導片的,以前也看過不少~品質都很不錯^^b!)
話說邵翔在還沒加入三國、仍是李紹祥的時期(這段話感覺很詭異XD)
印象中經紀約是簽給豆導的~因此拍過豆導不少戲 EX:求婚、墾丁...
現在加入了武虎將...所以經紀約是給了可米嗎?? 跟豆導的合作就結束了嗎?
其實我真的滿喜歡豆導的~^^
希望邵翔以後還是有機會跟豆導合作
多擦出一些火花 多拍出一些好片子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118.169.132.241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