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像大三修文化人類學的時候,在學校圖書館發現這套作品(忘了是剛出第一本還是整套都在了),借了幾本看,一開始覺得很震撼,後來讀得累,沒能整套看完~
大三那年密集的讀了很多跟台灣有關的書,華夏道統論述以外的書,一些台灣史,日治時代台灣本土作家的小說,還有倒風內海也是這段時間讀的,算是跟從小被灌輸的天朝主義分手的開始~
鳥居龍藏伊能嘉矩 在 清風似友 2020台北古書拍賣會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Lot.152 生蕃傳說集(鹽月桃甫插圖、裝幀)
作者:佐山融吉、大西吉壽
出版:杉田重藏書店
出版時間:大正12(1923)年11月20日初版
裝幀:精裝1函1冊
尺寸:14.2×19.8cm
起拍價:8,000
1895年,臺灣割讓日本,殖民地政府所面臨的困境,除了臺灣人的武力反抗之外,如何統治原住民?同樣傷透腦筋。武裝抗日活動不旋踵底定。「理蕃事業」卻千頭萬緒。為了掌握山地資源,一批又一批具有人類學背景的學術探險家如鳥居龍藏、伊能嘉矩、森丑之助……魚貫來臺,展開各種學術調查旅行,深入瞭解臺灣原住民現況,以及其歷史文化、語言體質,乃至神話傳說。
其中又以總督府所發動,自1909年「臺灣舊慣調查會」成立「蕃族科」後,全面展開的蕃族調查,最具規模。本書作者之一佐山融吉即親身參與調查並主編八卷本《蕃族調查報告書》者。此書可說其蕃族調查十年的另一成績單。全書以人類學田野採集方式,收錄臺灣原住民各族傳說,而區分為八類,從創世神話、蕃社口碑、天然傳說……一直到相關的南洋類話,兼容並蓄,分類嚴謹。全書782頁,由大西吉壽執筆,既具備學術參考價值,又堪供一般人閱讀,至今仍是研究臺灣原住民神話傳說的最權威作品。
此書深受重視的另一個原因,則是由日籍著名畫家鹽月桃甫(1886~1954)擔任插圖裝幀。鹽月向以「原住民」題材入畫,知名於世。1923年日本東宮太子裕仁蒞台,鹽月便曾獻呈其創作「蕃人舞蹈圖」;1940年「莎勇之鐘」,更因「皇民化運動」推波助瀾,廣為人知。此書布面精裝,圖文並茂,共有鹽月氏滿頁插畫11幀,地圖2幀,筆觸樸拙,線條柔美,今日視之,猶熠熠生輝也。
↓↓↓↓↓↓↓↓
https://reurl.cc/EKybyK
線上目錄熱騰騰出爐,歡迎分享!!!!!!
清風似友——2019台北古書拍賣會。
預展:12/27、28,拍賣:12/29
地點:誠品敦南店地下二樓藝文空間
活動詳情
一、三大手稿特展
日期:2019年12月21日~29日
時間:上午10點起
地點:台北市敦化南路敦南誠品2樓書區
二、預展
預展:2019年12月27日(五)13:00~21:00
12月28日(六)11:00~18:00
地點:台北市敦化南路敦南誠品地下二樓藝文空間
三、拍賣會
日期:2019年12月29日(日)
時間:上午10點起
地點:台北市敦化南路敦南誠品地下二樓藝文空間
鳥居龍藏伊能嘉矩 在 100mountain 百岳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歷史上的今天】
2016年8月27日,臺灣古道權威楊南郡逝世紀念日。懷念楊南郡老師,其譯注撰寫的多本著作對臺灣登山及古道研究影響深遠,五編最愛的一本是《山、雲與蕃人》(鹿野忠雄著)
1931年生於臺南的楊南郡,是一位作家、探險家、更是臺灣古道探查的先驅!
關廟公學校畢業那年,適逢二戰尾聲,十四歲的他收到召集令,前往神奈川縣的海軍兵工廠擔任少年海軍工員,1946年回到臺灣,先後就讀臺南二中、臺大外文系,畢業後進入美國駐臺辦事處工作,並愛上登山活動。
#楊南郡 #古道 #鹿野忠雄
【歷史上的今天】
2016年8月27日,臺灣古道權威楊南郡逝世紀念日。
1931年生於臺南的楊南郡,是一位作家、探險家、更是臺灣古道探查的先驅!
關廟公學校畢業那年,適逢二戰尾聲,十四歲的他收到召集令,前往神奈川縣的海軍兵工廠擔任少年海軍工員,1946年回到臺灣,先後就讀臺南二中、臺大外文系,畢業後進入美國駐臺辦事處工作,並愛上登山活動。
有了三十歲前的跨語生活經歷,楊南郡老師精通英日中等語言,使得他不只在臺灣山林間縱走,也能輕巧地在史料的山林之間來回穿梭。秉持著熟稔的日語能力,楊南郡老師先後翻譯日治時期多位臺灣研究學者,如鳥居龍藏、伊能嘉矩、森丑之助、鹿野忠雄、移川子之藏、馬淵東一等人的作品。並在譯著的「註釋」中,展現個人的研究深度,提供能與原著平起平坐的學術價值。
在治學方面,與埋首檔案的學者不大相同,老師曾說,「真正的學術探險家,一定要靠腳做學問!」結合自我對學術研究的嚴謹要求,和田野中得到的土著觀點,楊南郡老師埋首卷帙浩繁的史料之中,也循著前輩學者的腳步,踏上他們也曾踩過的古道。
1976年,楊南郡完成攀登臺灣百岳,一生登山五十年,踏查無數條原住民古道或理蕃道路,產出質量俱佳的調查研究報告。除此之外,中學時即露出「文藝青年」底氣的他,與擅長自然書寫的妻子徐如林合著數本與原住民歷史文化及古道踏查相關的報導文學作品,諸如《與子偕行》、《最後的拉比勇:玉山地區施武郡群史篇》、《浸水營古道:一條走過五百年的路》都是兩人相輔相成而出的心血結晶。
2016年8月27日,是楊南郡老師出發前往另一座高山的日子。老師一生彰顯行動者的美學,投身臺灣山林的踏勘工作。在臺灣研究的領域中,將前人走過的道路又踏的更明顯些,又或者說,老師為後進的山岳朋友們,踏出了一條接近臺灣歷史、地理、文化的道路。
8月27日,一起紀念這位踏遍山岳的臺灣古道權威-
圖片擷取自楊南郡老師生平紀錄影片
《探險台灣:鳥居龍藏的台灣人類學之旅》鳥居龍藏原著 楊南郡譯註
聚珍:https://www.gjtaiwan.com/p/299
露天:https://gjtaiwan.com/rt/?id=401
《平埔族調查旅行》伊能嘉矩原著 楊南郡譯註
聚珍:https://www.gjtaiwan.com/p/2499
露天:https://gjtaiwan.com/rt/?id=463
《臺灣踏查日記:伊能嘉矩的臺灣田野探勘》(下集)楊南郡 譯註
聚珍:https://www.gjtaiwan.com/p/303
延伸閱讀:
臺灣研究的代表作-《臺灣文化志》伊能嘉矩著
露天:https://gjtaiwan.com/rt/?id=408
聚珍:https://www.gjtaiwan.com/p/2799
--
Facebook粉絲團:http://facebook.com/gjtwn
Google+ : https://gjtaiwan.com/g+
關於聚珍臺灣:http://gjtaiwan.com/info
鳥居龍藏伊能嘉矩 在 好消息來了!一次滿足啊~~~ 鳥居龍藏、伊能嘉矩、森 ... 的必吃
... 鳥居龍藏、伊能嘉矩、森丑之助的著作,絕版許久,終於再版! #台灣調查時代【典藏紀念版】(共五冊,可在苔蘚視角單冊購買,僅此機會,錯過不再!)... ... <看更多>
鳥居龍藏伊能嘉矩 在 伊能嘉矩、森丑之助、鹿野忠雄- 馬以工老師主講 - YouTube 的必吃
![影片讀取中](/images/youtube.png)
... 伊能嘉矩 、森丑之助、鹿野忠雄(10/29 線上首播) 【綱要】 ○ 伊能嘉矩 – 第一位將台灣原住民分類的學者○ 鳥居龍藏 – 為臺灣原住民研究留下珍貴的影像與 ... ... <看更多>
鳥居龍藏伊能嘉矩 在 Fw: [推薦] 『台灣調查時代』遠流出版「典藏紀念版」 - 看板book 的必吃
https://www.best100club.com/projects/Taiwan_investigation
為紀念楊南郡老師逝世五周年
遠流再版了這套書的典藏紀念版
『台灣調查時代』(全五書)
台灣早期人類學三傑:鳥居龍藏、伊能嘉矩、森丑之助 巨作
楊南郡 譯註
「百年前,原創性的人類學論著,保存著各族群的文化原型,是台灣的驕傲。」原住
民文化研究者 楊南郡
鳥居龍藏、伊能嘉矩、森丑之助是日治時期人類學家及博物學者,深入調查研究台灣原住
民族,留下珍貴且浩繁的報告與文獻;楊南郡博士投入半世紀的時間與智慧,將文獻調查
史料透過綿密的田野調查,印證後詳盡譯註,成就了【台灣調查時代】(全五書),
是認識台灣原住民族不可不讀的豐富資料。
【全套書目】
◆探險台灣:鳥居龍藏的台灣人類學之旅
◆平埔族調查旅行:伊能嘉矩〈台灣通信〉選集
◆台灣踏查日記(上):伊能嘉矩的台灣田野探勘
◆台灣踏查日記(下):伊能嘉矩的台灣田野探勘
◆生蕃行腳:森丑之助的台灣探險
【紀念推薦】
徐如林(自然文學作家、知名古道探勘及登山學者)
陳耀昌(醫師、台灣史小說作家)
陳偉智(中研院台灣史研究所助研究員)
孫大川(作家、台大台文所兼任副教授)
夏曼.藍波安(海洋文學家)
雪羊(知名登山部落客)
蕭宇辰(「臺灣吧」、「故事 StoryStudio」共同創辦人)
【經典推薦】
劉斌雄(人類學暨民族學家)
李壬癸(中央研究院院士)
劉益昌(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研究員)
鳥居龍次郎(鳥居龍藏二公子)
土田滋(日本人類學家、前順益台灣原住民博物館館長)
翁佳音(中央研究院臺灣史研究所副研究員)
伊能邦彥(伊能嘉矩曾孫)
洪敏麟(台灣文史學者)
張炎憲(台灣史學者)
吳密察(國立故宮博物院院長)
宋文薰(台灣考古學家)
笠原政治(日本橫濱國立大學名譽教授)
森雅文(森丑之助曾孫)
劉克襄(作家、自然觀察者)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61.58.111.129 (臺灣)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historia/M.1629122484.A.6CD.html
※ 編輯: Aotearoa (61.58.111.129 臺灣), 08/16/2021 22:01:42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轉錄者: Aotearoa (61.58.111.129 臺灣), 08/16/2021 22:02:04
※ 編輯: Aotearoa (61.58.111.129 臺灣), 08/16/2021 22:02:21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