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職場上常見的「年齡歧視」,時常呈現在對於年長者行為能力與需求之想像所形成的刻板印象。事實上,以年齡來分類人群甚至因此排除某些群體享有資源與機會的權力的現象,並非只是中高齡就業所面臨的挑戰。年輕世代身處科技發達,社會變遷快速的數位時代,世代之間對於生活與工作的目標,其態度與價值觀也出現差異,也形塑著職場於年輕世代的期待與想像。當年齡成為能力判斷的標籤,對於就業產生什麼影響?我們來透過 BBC News 中文
的這篇文章來看見年齡作為社會分類方式所產生的效應。
-------
雖然很難確定你是因為太年輕而喪失工作機會的,但如果你被拒時沒有得到確鑿的理由,那或許可以推斷出這就是原因。
伊麗莎白·霍夫頓(Elizabeth Houghton)是一名職業發展諮詢師,專門向全世界不同地區35歲以下的人群提供諮詢服務。她表示,她的許多客戶經常會有這方面的困擾。
「如果你具備一份工作所需的全部技巧,且可以展現你可以將這些技巧應用於實踐中,而他們還是告訴你缺乏經驗。我會說這個決定是基於你年齡作出的,而非你真正的能力,除非他們給了你理由和充分的例子來論證你並非合適的人選。」
...
「人們總在說,想要找到一種比其他幾代人更加全面、更健康的方式,在工作與生活之間取得平衡。」
瑞克林表示,從這個角度來說,「年輕人給職場帶來的最大貢獻是,什麼排在優先位置徹底改變。」
但在一些僱主眼中,年輕人不願為工作「犧牲所有」,這種態度無法得到這些僱主的歡迎。
最近一項針對在英國及美國的6000名受訪對象調查的研究指出,如今年齡歧視對年輕人帶來的影響大於年齡較長的人。
「人們同時用積極和消極的視線看待當今的年輕人,」研究作者之一、紐約大學商學院管理學教授麥克·諾斯(Michael North)解釋稱。
從積極層面來看,他們認為年輕一代擁有更多解決問題的技能,認為年輕人更有野心、更聰明、更酷、更精通科技。
(引用自https://www.bbc.com/zhongwen/trad/business-58473343?fbclid=IwAR2xAWbtiqmW1sgQXXC8GvA9uHT_cpyHYz4eGPpFMACRqc4RqUez-cRbHQc)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60萬的網紅飲食男女,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現代人買米,多數到超級市場買袋裝米,一包一包地買回家,不少年輕一代,對糴米這行業很陌生,都不知原來在六七八十年代,糴米這行業很是盛行。不單米可糴,還有糧油,火水,一樣可以叫貨,米行就會送上門來,還不另收費。 在石硤尾有一間米行叫成興泰,仍然保留這傳統,在一九七三年開業至今。老闆王德鑑,今年雖已是七十...
高齡客戶幾歲 在 文茜的世界周報 Sisy's World News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太空之夢》
*如果你有機會可以到太空回看地球一眼,你現在的許多想法是否會改變?你是一個人,漫活於地球?還是一群人類,奔波勞碌於某一個地方?如同每年在非洲的動物大遷徙?國的界線,模糊了,海是地球「主要的主人」?人,只是微塵中的小點?
那些我們破壞的、污染的、持續的煙灰懸浮,我們有權利這麼做嗎?
以下是貝佐斯太空之旅的相關新聞:最老的82歲。
⋯⋯⋯⋯⋯⋯
* 亞馬遜創辦人貝佐斯 搭乘旗下藍色起源地新雪帕德火箭升空 ,參與旅程者有貝佐斯的哥哥馬克 ,女機師馮克 ,以82歲高齡,成為上太空最老者 !付費搭乘的18歲少年達蒙 ,則是創下上太空最年輕的紀錄 。四人在歷經不到10分鐘旅程後回到地面 。9天前 ,布蘭森才搭乘維珍銀河火箭上太空 ,當時飛行距離為53英哩處 。貝佐斯則是66英哩 :貝佐斯表示想創造一條通往太空的道路 :未來世代才能理解地球的汙染,把重工業帶到外太空 ,才能讓這個星球保持美麗。—CNN
* 貝佐斯上太空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RCbtwXiA93g 5"15 SOT
貝佐斯搭乘自家藍源公司自動駕駛太空船新謝帕德號升空後,成功返回地面,完成首次載人太空飛行,也是首次電腦全自動控制的太空飛行,太空之旅耗時約 11 分鐘,失重體驗持續約 3 分鐘,最終太空艙靠降落傘落地德州。—-ABC電視台
*路透社:
*億萬富翁貝佐斯成功進行了第一次太空短程旅行,歷時10分鐘20秒,在著陸後對外聲稱這是有史以來最好的一天。
*興奮的太空愛好者仰望晴朗天空,觀看藍色起源的太空飛行。他們說,從沙漠山谷往下看,突然間有一團炙熱的火焰,周圍還有一團煙雲,你就知道是他了。
*該如何看待太空旅行的未來? 全球富豪理查布蘭登與貝佐斯的先後出發,外界已看到太空成為轉型工具的力量。諸如阿波羅計畫,啟發了整整一代科學家,今天的富豪、明天的中產階級,未來的公民都正走在這條道路上。
*亞馬遜創辦人貝佐斯在結束太空旅行之後,感謝亞馬遜員工和客戶對提供資金,引發好幾位民代不滿,痛批亞馬遜是透過低工資、不人道、在疫情期間沒健保提供貝佐斯這樣的新體驗。
* Jeff Bezos launches to space aboard New Shepard rocket ship https://www.bbc.co.uk/news/science-environment-57849364
高齡客戶幾歲 在 文茜的世界周報 Sisy's World News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因應Delta疫情反撲 法間接強制全民疫苗接種》
●訂閱【TVBS 文茜的世界周報】YouTube頻道:https://pse.is/3b7x9h
並開啟🔔
由於Delta變異株肆虐,導致法國疫情再起,病例數激增。
法國總統馬克洪於7月12日宣布多項防疫措施,
1)包括強制醫護等衛生工作者要接種BNT疫苗。
2)為大眾制定新的「健康通行證」,未來想要進出酒吧、餐廳和電影院,都要出示證明,包括接種疫苗證明,或PCR24小時檢測陰性證明。
馬克洪在12日晚間的電視演說中宣布,自8月起,任何想在餐廳用餐、搭長途火車或前往購物中心的民眾,都必須出示「健康通行證」- 疫苗接種證明或病毒採檢陰性證明 - 民眾參加節慶活動、上戲院、看電影,也都要出示這種「健康通行證」。
這是法國政府因應Delta變異株染疫人數激增的策略。預約接種疫苗的人數隨即在當日晚間創下新高紀錄。
馬克洪表示:「民眾會理解到,(政府)不是立刻強制接種疫苗,但我們會盡量擴大健康通行證的適用範圍,盡可能鼓勵更多人去接種。」
3)此外,目前免費的核酸檢測將自9月起改為自費,「以鼓勵(民眾)接種疫苗,而不是做一堆採檢」。
4)自9月起強制醫護人員、安養院員工、和其他會接觸高風險人群的醫護工作者接種疫苗,與希臘、義大利採取類似措施。法國衛生部長維宏隨後補充說明,9月15日起,上述工作人員若未接種BNT疫苗,將不得上班,也領不到薪資。
5)法國約有6700萬人口,其中3550萬人已至少接種一劑疫苗,但近幾週的施打速度減緩。
6)法國認為Delta病毒感染力增強,從1傳三人,變成1傳5人。群體免疫必須全民接種疫苗至八成才能達到。
但這些間接性強制接種的政策引發部分民眾不滿,引發了各大城市民眾在國慶日走上街頭,示威抗議。統計各地抗議總人數大約1萬9千人。抗議人士不滿相關政策踐踏自由,並且歧視不想接種疫苗的人。
{內文}
在7月14日法國國慶的前兩天,馬克洪罕見地,提前兩天發表電視演說,他沒有選擇愛麗榭宮而是艾菲爾鐵塔,而且重點不是法國國慶,而是變種Delta。
法國總統 馬克洪:法國目前所有可用的疫苗都能牢固地,保護我們免於Delta變種的侵害。它們將其感染能力除以12,並防止了95%的重症出現。這個方程式很簡單:我們接種的疫苗越多,留給病毒傳播的空間就越少,我們就越能避免住院。
這一次他沒有長篇大論,而是長話短說,也沒有提到法國價值:自由平等博愛,而是法國人最在乎的夏天渡假和旅遊。
法國總統 馬克洪:從本週開始將進一步加強,對來自高危國家的國民的邊境管制,未接種疫苗的入境旅客將被強制隔離。7月21日起「健康通行證」,將擴展至所有休閒文化場所。具體而言,對於我們所有12歲以上的同胞來說,要進入表演聽遊樂園音樂會或藝術節,必須已接種疫苗,或最近的檢測為陰性。
馬克洪也沒有忘記法國人的日常生活,和法國人的最愛:咖啡、餐廳和電影,甚至包括去醫療機構探望親人,健康通行證都將是強制性的。健康通行證將從7月21日起擴及到,所有可容納50人以上的文化休閒場所,違規的客人,將被處以135歐元的罰款,違規的餐廳,則將被重罰4萬5000歐元。
法國總統 馬克洪:因此從8月初開始,健康通行證將適用於,咖啡館、餐館、購物中心,還有醫院、養老院等社會機構,以及長途旅行的飛機火車,和長途汽車,同樣只有接種疫苗和檢測呈陰性的人,才能進入這些場所,無論他們是客戶、用戶還是員工。
至於那些將要接待民眾的休閒場所,他們的員工必須在8月30日之前,完成兩劑的疫苗接種。
法國衛生部長 維宏:實際上來說就是這些場所的員工,最晚要在8月1日接種第一劑,這樣才能在8月30日完成兩劑注射。否則從8月30日起他們每兩天,就要提供一個核酸檢測的報告,如果他們想要繼續工作的話。
日期、時間、地點、罰款,馬克洪以再也清楚不過的指令,來迎戰解封之後的Delta變種病毒,因為這是一場Delta和疫苗之間的賽跑。
法國一週前的單日新增確診為2549例,七天後,單日新增確診翻倍達到4256例,法國巴斯德研究所評估,按照這個速度,如果不立刻採取行動,8月1日將會達到單日確診3萬5000人。這是將在明年春天競選連任的馬克洪,最後一個,只能成功不能失敗的夏天。
France Televisions 政治記者 Julien Neny:如果我們只保留整個演說的一句話,那就是「限制未接種疫苗的人而不是所有人」,在幾個月前他是絕對不可能這麼說的。這是對頑固的人們說,你拒絕接種疫苗沒問題,那你就沒有電影院、沒有旅行,沒有餐館,也沒有購物中心。
這一招立即見效,在馬克洪發表演說之後,立刻出現了每分鐘,超過兩萬人次的人潮,衝爆了預約疫苗的網站。
新聞片段:阿雅克肖(科西嘉島)、波爾多、馬賽,都是同樣的劇情。疫苗接種中心擠滿人潮。在土魯斯今天一早10:15
民眾:沒有預約就絕對不可能打到
新聞片段:原來留給沒有線上預約者的60劑,已經一劑也不剩了。
馬克洪宣佈之後不到48小時內,就有超過1700萬人線上登記預約,是一星期之前的整整五倍。
法國疫苗預約網站負責人 Stanislas Niox-Chateau:2/3以上都是25歲以下的年輕人。上個星期就是如此,不過這也算正常,因為和高齡和健康脆弱的族群相比,他們的疫苗接種順序晚了很多。
馬克洪另一項值得注意的宣佈是,強制性的要求醫護人員接種疫苗,成為在義大利之後,第二個對拒絕接種疫苗的醫護人員,處以懲治措施的歐洲國家。
法國總統 馬克洪:我們必須對所有法國人施打疫苗,因為這是恢復正常生活的唯一途徑。第一時間是對在醫院、診所、養老院、殘障機構中的,醫護人員和非醫護人員,以及必須和老年人或體弱者,包括居家接觸的,所有專業人員或志願者,將立即要求他們強制接種疫苗。
法國衛生部長維宏表示從9月15日起,仍然拒絕施打疫苗的醫護人員,將遭受停薪、停職等制裁措施。法國國慶這一天許多城市都出現了,走上街頭抗議強制接種的醫護人員。
新聞片段:在馬賽有上千人走上街頭示威,大多是醫護人員,但也有普通民眾,抗議強制接種侵犯他們的自由。
示威民眾:我不是反對疫苗,我是反對強制接種,我覺得這是可恥的。
示威民眾:我們什麼自由都沒有了,法國人之間會出現分裂和歧視。
示威民眾:自由 自由
新聞片段:在安錫(阿爾卑斯山區)的醫護人員,也呼喊著自由,他們甚至做好了失去工作的準備。
醫護人員:我們準備好要辭職了。
醫護人員:是的。不能以此強迫我們,這裡不是一個獨裁的國家。
除了對於拒絕施打疫苗的醫護人員,祭出了停職停薪的制裁措施之外,對於不肯接受注射的一般民眾,除了醫師處方之外,核酸檢測將要從秋天開始進行收費。
根據最新出爐的民意調查,法國人對於馬克洪所宣布的疫苗措施,反應普遍良好,有58%的法國人表示支持。
法國總統 馬克洪:然後還有所有其他法國男女同胞,數百萬尚未接受任何疫苗注射的人。根據病毒傳播的情況,我們無疑要提出對所有法國人,強制接種疫苗的問題。
對於一向把「自由」,放在「平等博愛」之前的法國人而言,這是一個指標性的強硬防疫措施。
法國哲學教授 Cynthia Fleury:這是對個人自由的侵犯。但是在於我們如何看待這些限制,是否這些限制可以讓所有人,無論如何,儘量讓最多數的人獲得自由。
法國國家科學研究中心政治研究所所長Jean Viard:真正侵犯個人自由的是病毒,是病毒讓我們害怕感染新冠病毒,而不敢自由地四處行動。孩子們心靈受到了重創,因為兩年以來,我們不斷對他們談論死亡。那些七八歲的孩子已經戴了兩年口罩,您可想像這在他們腦海裏造成的後果。
放暑假後,全家一起出遊的另一個難題,是要如何處理從六月中,才開始接受疫苗注射,未滿18歲的青少年們。法國衛生部長提出補充的解決方案,以免破壞12歲到17歲青少年的假期,他們的健康通行證,將從8月30日才啟用。
法國衛生部長 維宏:根據科學委員會主席Delfraissy先生,以及我們負責疫苗戰略的Alain Fischer先生,我們可以提前在,注射第二劑疫苗僅僅一週後,就承認疫苗具有保護作用,而不是兩週。但是請注意這有一點複雜,不過我們可以簡單地這麼說,歐洲部分還沒有完成這方面的協調,我們還在努力,因此如果目前要在歐洲旅行,必須要在完成兩劑注射的兩週之後。(女主播:那在法國呢?)這將關乎很多留在法國的人,有很多人還在等健康通行證生效,如果他們第二劑已經接種了一星期,那他們的健康通行證就OK了。
第二劑施打之後,到底是一個星期,還是兩個星期的抗體保護,才能被視為有效,是一個看似簡單,但牽涉歐洲境內,旅遊限制的複雜議題,同時在對於疫苗接種強制性的處理上,各國目前的意見也相當分歧。
德國總理 梅克爾:目前我們說不希望強制接種疫苗,但我們正在全面推動接種疫苗。在這方面,間接地強制接種疫苗的措施,當然必須仔細考慮。但正如聯邦衛生部長所說,接下來的幾週將專注於推廣接種,然後我們將繼續對此進行討論。
對於疫苗嚴重短缺的台灣而言,很難想像,在極度重視個人自由的法國,竟然必須要用間接的強制性施打,以求達到80%的疫苗覆蓋率,說明了經歷過前三波疫情的慘痛教訓,即使如法國擁有充足的疫苗,面對更為可怕的Delta變種,沒有人敢大意,包括犧牲自由也不再是禁忌。
https://youtu.be/3sLFQmK7uec
高齡客戶幾歲 在 飲食男女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現代人買米,多數到超級市場買袋裝米,一包一包地買回家,不少年輕一代,對糴米這行業很陌生,都不知原來在六七八十年代,糴米這行業很是盛行。不單米可糴,還有糧油,火水,一樣可以叫貨,米行就會送上門來,還不另收費。
在石硤尾有一間米行叫成興泰,仍然保留這傳統,在一九七三年開業至今。老闆王德鑑,今年雖已是七十三的高齡,但仍每天風雨無改地用單車去送貨。
叫貨的很多都是熟客,多數惠顧了二三十年,老闆與客人間有着人情倫理的互動,不單仍可賒數,還會閒話家常,說自家孩子,說香港近況,如朋友般的親切,多了一份人情味,不像在超級市場買米那樣明買明賣,不帶任何感情的陌生疏離。
但這行業背後有着不為人知的辛酸,用單車送貨,熱天曬,下雨淋,遇上大斜路,還得下車推,付出汗水和力氣。人車爭路,老闆就曾經試過被車撞到,跛着腳,也要把貨送到客人手上,還親自倒米進米缸,賺的不過是蠅頭小利。
隨着時代轉變,老夥計退休的退休,老客戶搬走的搬走,有的還進了老人院。年輕人一看見如此辛苦,都不願入行,老闆一人獨撐,成了急景殘年,憑一己之力把兒女養大成人。兒女長大後都不願接手店子,反勸老父不要再做,退休養老算了。
但老闆為了一班惠顧了幾十年的老客戶,念在一點人情,寧願自己辛苦還是堅持要送,為的就只是堅持客人能吃到一碗自己心儀的米飯。
因他的米都按客人個人口味來配搭,利用舊米摻新米,配搭出不軟不硬,或適合老人家軟熟的口味,或年輕人喜歡的硬身有致口感。貼心服務下,令客人吃這裏的米會覺得特別好味。所以很多客人,就算轉去超級市場買包裝米來吃,最後還是回來繼續惠顧成興泰。
不過始終以老闆一人之力,難敵歲月及社會的變遷,他雖敬業樂業,然而身體日漸老去,體力漸有不繼,老闆也很唏噓,可能再過兩三年,他的身體再支撐不住,也被逼退下來,糴米這行業,從此沒入時代的沙礫中,湮沒無痕……
採訪︰孟惠良
拍攝︰周義安、陳秉謙
成興泰米行
地址:石硤尾邨19座地下107鋪
電話:2779 1933
營業時間:8:30am-6:30p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