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中央統籌分配款」讓各縣市都覺得分配不盡公平,那就有變革的必要。
2010年行政區改制,讓直轄市由2都變為6都,20年前的財政劃分法早已不合時宜,所以我們將在10月23日舉行財劃法公聽會,希望能透過討論,改善台灣財政體制。
現行的財政收支劃分法,讓地方財源不足,財政過度依賴中央,這些問題並不會透過「前瞻基礎建設」這種臨時性或特別編列的資源而得到改善,而是應透過「讓地方財政自主」建立真正的「地方自治」,藉此體現真正的民主。
民眾黨在參考學者意見後,針對財劃法的三大問題:「 統籌分配款規模不足支應地方財政需求」、「一般補助款的設計不利於地方財政自主」、「各地方對於統籌分配公式無共識」,研議修法方向。
這次公聽會,我們也邀請到高雄市議員吳益政、台北市政府秘書長陳志銘、台北市財政局長陳家蓁、台中市財政局長羅仙法、新竹縣財政處長黃國峯、新北市財政局副局長黃育民、雲林縣財政處副處長張志盟、南投縣財政處副處長游孟樫、澎湖縣財政處副處長謝昆水以及各地方縣市的財政科科長參與。
我們希望能匯集個地方的意見,對民眾黨提出的修正方案的建議,並期待能通過相互激盪,讓台灣持續進步!
#民眾黨
#台灣民眾黨
#台灣民眾黨立法院黨團
---
60天,收集5000個線上連署,讓政府不再忽視民眾的聲音,請一起參與「標萊豬 ,護食安!」連署活動
連署網址:https://reurl.cc/N6Yoap
高雄市政府財政局副局長 在 高雄好過日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高雄市政府副市長及一級機關政務首長名單
#各首長主要經歷補充於下
#僅剩農業海洋兩局未公布
副市長 史 哲 男
副市長 林欽榮 男
副市長 羅達生 男
行政暨國際處處長 項賓和 男
-蘋果日報前南區特派員
民政局局長 閻青智 男
-台鹽董事長陳啟昱特助,前高雄縣新聞室主任
財政局局長 陳勇勝 男
-財政部賦稅署主任秘書
教育局局長 謝文斌 男
-雄中校長
經濟發展局局長 廖泰翔 男
-民主進步黨網路社群中心主任兼發言人
觀光局局長 周玲妏 女
-前市議員
都市發展局局長 楊欽富 男
-高雄市建築學會理事長
工務局局長 蘇志勳 男
-工務局副局長
水利局局長 蔡長展 男
-水利局代理局長
社會局局長 謝琍琍 女
-社會局代理局長
勞工局局長 李煥勳 男
- 勞工局副局長
消防局局長 李清秀 男
-消防局專門委員
衛生局局長 黃志中 男
-台南市社會局長,高雄市前衛生局長
環境保護局局長 張瑞琿 女
-環保局代理局長
捷運工程局局長 吳義隆 男
-前捷運局長
文化局局長 王文翠 女
-文化局副局長、代理局長
交通局局長 張淑娟 女
- 交通局副局長、代理局長
法制局局長 王世芳 女
- 代理副市長、曾任法制局副局長
地政局局長 陳冠福 男
-地政局代理局長
新聞局局長 董建宏 男
-民進黨政策會首席副執行長,台灣地理資訊中心董事長兼總經理,中興大學助理教授
毒品防制局局長 林瑩蓉 女
-前市議員
運動發展局局長 侯尊堯 男
-義守大學大眾傳播學系助理教授
青年局局長 張以理 男
-趙天麟團隊發言人
研究發展考核委員會主任委員 蔡宛芬 女
- 民進黨婦女部主任、台灣女人連線秘書長
原住民事務委員會主任委員 洪羽珊(阿布斯) 女
-原民視記者
客家事務委員會主任委員 陳志勇 男
-高雄市客家公共事務協會理事長
#短評
陳市長主要以「會做事」為目標,專業局處多提名曾任局長,或已有副局長或代理局長經驗者出任,讓政務推動上手不成問題。
比較特別的是,民進黨年輕一代的廖泰翔(33歲)擔任經發局長,雖然有波士頓大學經濟碩士,外商工作經驗,但產學經歷較不足,是名單中較具爭議,也是較大膽的嘗試。
政治性較高的新聞局,提名哥倫比亞大學都市計畫博士董建宏(48歲),專長為農村計畫法規、農業政策與發展、私有化與BOT等。曾任多所大學的助理研究員及助理教授,除了發言以外,也可就近提供其邁許多專業諮詢。
派系平衡部分,趙系的張以理,陳啟昱特助閻青智較有此味道,但大致上用人派系色彩不重。周玲妏和林瑩蓉兩位前議員進入小內閣,但其實兩人確實有觀光和法律相關背景。
過去曾參與不少公共建設議題的台灣建築中心董事長楊欽富,本身為建築師出身,也是陳其邁智庫一員,應可促進官民間溝通交流。
高雄市政府財政局副局長 在 林于凱 高雄市議員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高雄火車站鐵路地下化之後,周邊商圈受到不小影響,長期來說,有好有壞,但是怎麼協助周邊商圈度過這段黑暗期,必須要有足夠的配套!
畢竟,從火車站走出來,看到的商圈景況,就是對城市的第一印象。
鐵路地下化之後,從左營到鳳山,共有15公里的綠廊道規劃中,其中從日式全木造的三塊厝車站,到民族站之間,穿越過三民區的四個精華商區:三鳳中街、長明商圈、後驛商圈、大連商圈。
這幾個商圈,都是我國中時期,很熱鬧的商圈。家境不錯的同學,常常去大連商圈買球鞋,我則是去買籃球褲及排汗衣;也有同學家裡,就是在長明商圈從事服飾批發,我的爺爺奶奶住在長明街底的鐵路新村,我大學時也時常跑長明電子街買零件。
這些都是高雄人的回憶,也還是現在進行式。不過,最近幾年的景氣,跟最旺的時期有落差。原因很多,網路店商的興起是主因;薪資凍漲消費力衰退也是其一。不過,高雄的韌性,一直都在,如何去把資源正確導入,創造商圈再生轉型,是我很期待的一件事。
上周五,我在高雄市議會舉辦一場「高雄火車站綠廊道與周邊商圈整合規劃」座談會,邀請鐵道局、工務局、新工處、交通局、經發局、都發局、研考會、警察局、在地里長及商圈代表與會,一起談談鐵路地下化後,大家對於商圈發展的想法(特別謝謝鳳北里里長鄭健村、立業里里長陳姵羽出席參與討論)。
會議中的幾個重點,
📌現在商圈與週邊居民正面臨鐵路地下化施工造成的黑暗期,政府應該協助將影響降到最低,並由財政局評估給予租稅減免措施,降低黑暗期的衝擊,協助商圈廠商度過難關。
📌在綠廊道及相關交通規劃前,應與週邊四個商圈(長明、大連、後驛、三鳳中街)作出整體規劃,結合周邊綠廊道的設計,做出特色區隔,帶動商圈轉型的契機(例如不同段以不同的風貌呈現:蝴蝶植物區for親子、花卉博覽區for觀光客)。
📌台北市提供商圈的輔導經費(1800萬/年,26個商圈),相較於高雄(400萬/年,28個商圈),高雄市政府在商圈發展的經費挹注不足。未來,是否能提高在商圈發展的資源挹注?以及提供聯合服務平台,統一由市府單一窗口處理商圈遭遇的困難?
#交通黑暗期間,該如何降低週邊的影響?
商圈在施工期間所受到的衝擊,目前從火車站到各鄰近商圈都需繞道步行幾百公尺,沿路經過許多工地,在長年炎熱的高雄市,對消費者極為不便;建議交通局及工務局在臨時動線要做足相關的路線指引牌示,並且應該要提升遊客理解商圈交通動線的介面便利性。
#商圈停車問題
各大商圈最常碰到的停車問題,商店門口常被違規停車堵住,購物客人若自行開車,也很難找到停車位。如何解決臨時性的停車問題,也成了商圈發展的當務之急。
都發局提到,71期重劃區在民族路公一公園後方有停車場,但停車位仍不足。後續交通局將持續協調,尋找公私有的閒置用地,或是與台鐵溝通,挪移部分台鐵用地作為停車場規劃。高雄大學莊副校長提到,除了新闢提車場,規劃好的交通接駁動線,也是可行作法。
#未來如何創造高雄新亮點?
未來火車站站體完工後,站內的百貨商場必然會吸引遊客與購物人潮,高市府應該積極輔導火車站周邊的四個商圈做出特色定位,形成一個繁榮的「城中商圈」。以長明商圈為例,先前的特色是長明街鐵路新村的日式老宿舍建築(都已被拆光,非常非常可惜) ,以及伴隨著新桃苗客家聚落移居形成的客家菜餐廳。
因為客家菜慕名而來的人很多,當時也帶動了附近店家的商機,雖然現在歇業了,但如果可以找回過去的記憶,創造出一個懷舊客家文化的小聚落,或是新住民的特色料理餐廳,輔以一些專屬商圈的特色店家及小紀念品(例如長明商圈的 Bikecoffee - 拜克咖啡,成為年輕人駐足打卡的點),創造城中商圈不同的市場區隔及特色。
#新型態概念的導入
市府提供給商圈的經費挹注顯然不足,但除了經費挹注外,導入新的行銷概念也很重要。經發局已媒合高雄在地大學的行銷系及設計系,以及中衛發展中心的團隊,進行駐點協力。
#跨局處聯合服務窗口
我要求市府提供單一窗口作為商圈反映問題的渠道,市府張裕榮副秘書長允諾會由經發局來統籌向他報告規劃進度。
感謝商圈代表、張副祕、工務局黃志明副局長及各局處代表與會,商圈的發展,與高雄庶民經濟的展現密不可分,城中商圈更是高雄新站一帶消費力的指標,請市府一定要通力合作,在規劃階段跟商圈及台鐵充分溝通,我也會盡力尋求民間資源的導入,商圈轉型一起加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