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odcast EP.98 《#學得更好》六個幫你「學得更好」的學習步驟
問你一個問題:「一個人的一生當中,最重要的能力是什麼?」你的答案是什麼?英國知名教育顧問、同時也是心智圖的發明人東尼.博贊(Tony Buzan)他的回答是:「學習『如何學習』是一個人的一生當中最重要的能力。」掌握學習方式的人,更容易達成生活中各種領域的進步。
部落格文章 https://readingoutpost.com/learn-better/
Podcast 用聽的 https://readingoutpost.soci.vip/
.
#這本書在說什麼?
.
《Learn Better 學得更好》的作者是美國教育研究專家烏瑞克‧鮑澤(Ulrich Boser),他年幼時雖然被診斷為 「學習遲緩兒」,但是他在掌握「如何學習」的技巧之後,成績開始大幅進步。作者自己本身,可說是這本書的最佳代言人,他對學習的熱忱在這本書中表露無遺。
我很喜歡作者把學習的方法,拆解成各種具體的步驟,搭配許多真實的研究案例和成果,顛覆了許多我們習以為常的舊學習方法。例如有效的學習應該是「主動參與式學習」、「經常回顧與反思」、「懂得尋找類比與關聯」…等。
這些看似簡單易懂的方法背後,作者會詳細說明使用的原因與時機。書中給出明確的執行步驟,讓無論何種資質或程度的人,都有機會採取書中的方式,循序漸進掌握學習的奧妙。閱讀的過程中,我跟著作者的步調,時而對自己提出問題,時而闔上書本反思自己的學習歷程。
這篇文章我除了用心智圖整理這本書的精華之外,也回顧我自己經營部落格的「學習寫作之旅」,與這些學習步驟有哪些相關性,試著讓自己朝向學得更好、寫得更好的方向邁進。
.
#如何學得更好的6個步驟
.
在我回顧自己學習寫作的歷程之前,我想先用一張「心智圖」來展現這本書提到的學習步驟與技巧,誠如作者說:「心智圖可以幫助我們思考和發現內在關係」。這些學習步驟之間,彼此互相有關聯;學習就是一場「心智活動」。
1. 尋找價值:如果不想學,就不可能學得會。想要精通,就必須把自己打算學習的知識和技能視為有價值的。學習就是理解某樣事物的「意義」。
2. 設定目標:在精通某項技能的早期階段,「聚焦」是關鍵。我們必須弄清楚自己想要學的究竟是什麼,並且設定具體可達成的目標。
3. 提升能力:某些形式的練習可以讓你比其他人取得更好的成績。在這個學習階段,我們必須磨練自身「技能」,採取專門步驟來提升表現。
4. 延伸知識和技能:我們要在掌握基礎之後,「實際運用」自己知道的一切。要充實自己的知識與技能,創造出更有意義的理解形式。
5. 形成關連:要試著把自己掌握的所有知識結合在一起。我們不想只是知道某個細節或步驟,而是要知道該細節或步驟如何與其他事物「互動」。
6. 回顧與反思:在學習過程中,我們容易犯錯、太過自信,所以必須重新審視自己知道的知識和技能,重新思考自己的理解,「從學習中學習」。
.
#我如何學習寫作?
.
回顧作者在書中提到的學習步驟,讓我很驚訝的是,竟然跟自己「學習寫作的歷程」十分相似。理工科出身的我,選擇踏入科技業就職,寫作對我而言,就像是異次元的東西想都不敢想。但是漸漸地接觸到很多有趣的人、觀察到很多厲害的傢伙,發覺自己思想的淺薄與無知,便開始投入閱讀的懷抱。
只是,無奈記憶力和理解力畢竟不是超人等級,發現要把所學紮紮實實記錄下來,才能稍微加深那麼點印象。所以開始試著寫一些手抄筆記,然後在讀到《自由書寫術》這本書的寫作方法之後,被作者的觀念說服:「自由書寫、公開發表、接受回饋」,也因此開啟了我的寫作之旅。
很慶幸的是,我也發現自己採取的方法,跟《學得更好》書中的學習步驟有許多契合之處。以下我會將書中提到的6個學習步驟,搭配自己的寫作歷程,做個回顧與整理,也給有心投入寫作的朋友們一個案例參考。
.
1.#尋找價值
.
回想我剛開始寫作的時候,並沒有考慮太多,技巧不夠?文辭不夠美?管它的,「寫,寫就對了」。我除了在讀完《恆毅力》之後寫下的「目標階層」練習之外,主要是我時時記得三個核心價值,讓自己堅持不懈地寫下去。
首先是「動機」:而立之年才愛上閱讀的我,發現閱讀對我帶來莫大的改變,以及思想上的啟發,因此起心動念想透過自己棉薄之力,盡可能地把我從閱讀體會到的美好,透過文字傳達出去。架設閱讀前哨站部落格則是讓這個理念更容易傳達。
接著是寫作對我的「意義」:我把每一次的寫作,每一篇文章,視為一次的「自我成長」。無論是思想上的,或者是觀念上的,閱讀不同書籍帶來不同的體悟,進而改變自己的舊觀點、整合成新的觀點。
最後是「社群效應」:無論於職場、生活上,我期許自己成為一個值得追隨的領導人,我對於一個好的領導人的定義,就是「能夠影響多少的人」,因此選擇公開發表自己的寫作。除了帶來社群的交流,得到不同的回饋與意見,還見到許多網友表示受到我的文章鼓舞,讓我更樂於持續書寫。
「人要在自己所學的事物和自身生活經歷之間建立連結,而尋找價值是做到這一點的方法,促使人們思索:「這對我來說為什麼重要?」
.
2.#設定目標
.
對於我自己的寫作目標,起初並沒有硬性規定自己的發文頻率,剛開始在Medium寫作平台發表的時候,有一搭沒一搭的,頻率平均是2週一篇而且不太規律。後來我改變策略,想要堅守我從《如何閱讀一本書》這本書中學到最棒的一課:「唯有自律才能帶來自由」。
我開始強迫自己每個星期要發表一篇文章,即使平日工作再忙,如果不幸平日沒有寫完,拖稿到週五、週六仍然要挑燈夜戰,完成對自己的許下的承諾。因此我深刻體會到,當我保持平日的自律,才能享有假日的自由(ps. 其實就算如期發文,我還是會把假日拿來閱讀和寫更多東西)。
短年期的目標,是希望這兩年內,能夠完成100篇文章的發表,目前已經踏過一半,朝著目標穩定前進中。我自己的感想是,設定目標除了要「可達成」之外,最好還能多一些「挑戰性」與「強迫性」,畢竟,我們都知道自己有多麼懶,對吧?
書中提到一個特別的名詞叫做「後設認知」,白話文是「思考自己如何思考」。作者發現,時常觀察自己如何思考的學習者,成效會來得更好。在寫作的過程中,則需要讓自己去評估自身的論點,思考自己的想法,想清楚自己想傳達出什麼樣的訊息,無論是給未來的自己,或是讀者。
「寫作活動是整理思路的有效方法,因為在組織句子和段落時,我們經常會問自己一些重要的後設認知問題:誰會讀這篇文章?他們會了解我的意思嗎?我需要解釋那些東西?」
.
3.#提升能力
.
一開始在練習寫作的時候,並沒有什麼特別能力可言。我採取實驗性質的方式,第一個是對自己提出問題,有點自問自答的意味;第二個是重新排列組合閱讀之後的書中重點,再用自己的話說出來。書中提到,面對失敗,是逐漸提升能力的好方法,這一點我倒是很在行。
我試著用不同的文體和架構,去寫每一篇讀書筆記,同樣抱持「實驗」心態,去觀察哪種文體比較獲得讀者青睞,哪種架構容易獲得迴響。發表這麼多篇文章以來,自然有熱烈回響的文章,以及許多無人問津的文章。
我認為,面對失敗的態度,就是把它當成一場實驗,更重要的是要從中學到東西。實驗至今,我倒沒有特別想定型在哪種文體,反而更廣泛地嘗試和衝撞,探索更有趣的寫作方式。畢竟,不要把獲得關注當成寫作的唯一目標,最重要是莫忘初衷,隨時堅守上面的三個核心價值。
最後是《刻意練習》這本書也同樣說過的,得到意見回饋是非常重要的一件事,尤其能夠幫助自己進行修正、改善,我也很感謝對我的文章進行回饋與交流的讀者,不但讓我有更多收穫,有些建議也讓我耳目一新。
也歡迎你在我的文章留言,或者私訊表達對我寫過文章的看法,你的回饋是我持續進步的最好養分。
告訴自己不要擔心犯錯,要把焦點放在改進上,把錯誤當成習得一點知識或技能的機會。
.
4.#延伸知識和技能
.
我使用的三種手法,跟書中所說的不謀而合。第一種是我喜歡在文章裡「問自己問題」,然後試著用最棒的方式回答。有時候需要回顧書籍本身,有時候要前後參照,有時候甚至得Google或找維基百科,才能有更完整的觀念可以回答自己的問題。每一次的提問,都是一次學習與進步的機會。
第二種是「教別人」,我很認同教學相長,可以快速提升自己的能力,尤其是當我們讀完一個新的概念,若要達到可以教別人的程度,則必須讓自己有更深刻的理解才辦的到,這時候,就是提升自己技能的好時機。
第三種是「親身實踐」,我自己最有感的是,採取了屬於自己的「晨間寫作習慣」,讓我每天都能擠出一些時間投入寫作。而這個晨間習慣,後來我也把《起床後的黃金1小時》這本書的讀後心得整理成很受歡迎的晨間習慣分享文,裡面詳細列舉我自己起床後的習慣,也持續使用至今。
「教別人」就是一種知識應用:透過講授某一主題,我們提供了自己對這個概念的理解,我們用自己的話清楚說明重點,提升自己的專業知識。
.
5.#形成關連
.
把寫作跟自己形成關聯的方法,我採取的第一種,是我喜歡把閱讀一本書的所學所聞,拿來「跟自身的經驗和想法做對照」,讀的過程經常問自己「這本書跟我有什麼關係?」或者「我想從書裡學到什麼?」
因此,我在寫作的過程中,就喜歡問自己諸如此類的問題,透過與自己產生關聯,讓寫作的內容更個人化,更能帶來反思與回顧的效果,偶爾還能迸出嶄新的思緒與想法。
第二種是把自己所學給「視覺化」,舉我寫過的《與成功有約:高效能人士的七個習慣》這篇閱讀筆記為例,在文章裡我把作者講的七個成功習慣,重新組構成由內而外的四個面向,再用「信任」串穿每個元素,畫出一幅示意圖代表我對這本書的理解。
最後,我習慣一邊寫作,一邊回想的過程中,去挖掘以前讀過的書目,跟目前讀的書或者寫作的內容,有何種關聯?做法很容易,首先回想那些書籍跟我在寫的東西,有什麼「相同」?再來回想有什麼「差異」?
透過這樣的模式,可以建立許多觀點的連結,我在《最低的水果摘完之後》這邊閱讀心得就用過類似的方法,來對書中我感興趣的議題,進行自我辯證與論述。
「投入學習時,要了解其中的關係、弄清楚因果、看見類比事物與相似之處。學習的目的是改變我們如何去思考某個事實或概念,也就是學會一套思考系統。」
.
6.#回顧與反思
.
我自己閱讀書籍之後,為了寫閱讀筆記或讀後感,會去「回顧」內容主題的其他相關資料。也就是同一個主題,我會盡可能多涉略幾本不同的書。
例如在學習投資理財的領域,我鑽研被動式的指數化投資策略,在廣泛地閱讀了不同切入角度的書籍之後,重新讀過一遍最愛的投資經典《投資金律》,才寫下這篇獲得不錯迴響的投資文章〈真希望20歲就懂,投資理財最常見10個問題〉。
除了回顧之外,更重要的是透過寫作,讓我得以很專注地「反思」。像是我在寫《世界並不仁慈,但也不會虧待你》閱讀筆記的時候,起初因為書中內容比較雞湯,讓我的思緒有點兒卡關。
但是,我強迫自己學股神巴菲特的合夥人查理.蒙格所說的:「反過來想,總是反過來想」,不去思考成功的大道理,反而去思考該如何避免錯誤,寫成〈遠離幸福人生的7個建議〉這篇心得。
回顧與反思是一種思維習慣,溫故而知新,才是推動知識更新、反覆運算的終極法則。
.
#後記:#學習是為了超越昨天的自己
.
我原本認為,「閱讀是最好的學習」。但是,經過這一年來的持續寫作,我才發現,「寫作是更好的學習」。我期許自己透過閱讀增進自己對事物的理解,透過寫作則深化了些理解,甚至產生新的洞見。這種讀寫之間相輔相成的效果,也讓我時時處於思緒活躍的狀態。
我很喜歡的知名導演昆汀.塔倫提諾隨時隨地都在看電影,當一個記者問他是如何成為電影專家的時候,他無奈地大笑而且似乎被問題激怒了,說道:「如果你放棄了生活中所有的東西,只專注於一件事,而你最好把它搞透徹一點。」
從第一篇公開文章〈雙11購物節買書分享〉,一路走到現在,專注於學習一件事情,何嘗不是如此。無數個絞盡腦汁的早晨與夜晚,努力地挖掘腦中的思緒,涉略自己原本不懂的事情,每一字一句都讓我感覺往前走了那麼一點。
雖然,與許多博覽群書、下筆如有神的前輩比起來,我仍像個學徒般剛開始摸索著,但每當我回答自己的這個提問,心中又再次充滿了堅定:「你有沒有比昨天的自己,又更進步了一些?」
同時也有7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86萬的網紅Aotter Girls: Girl's Tech Talk,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勘誤: 獺友們不好意思~ 影片裡面提到的 ZenFone 8 記憶體與儲存空間規格 字卡寫的國際版的規格 台灣上市的規格則是 8GB RAM + 128GB ROM 8GB RAM + 256GB ROM 12GB RAM + 256GB ROM 16GB RAM + 256GB ROM 華碩發表...
高效能意思 在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歐陽選書】《內在原力》:原力也許遲到,但從不缺席
兩年前,有位讀者私訊給我,
他說一直關注並分享我的文章,
我們就這麼認識並聊開了。
這位讀者也告訴我,
每年他一定會做一件事,
那就是「寒冬送暖」,
他鼓勵大家捐款給弱勢兒童照護團體,
只要你捐款達到指定金額,
他會親筆寫一張賀卡,
加贈一張特製書籤給你。
我那時覺得這讀者也太有意思了,
我會分享作家的文章,
卻很少去主動聯繫並讚美對方;
我會偶爾捐款,
卻未曾號召大家一起捐款,
更別提親筆寫賀卡了。
故事還沒結束,就在半年前,
這位讀者邀請我參加一場公益演講。
是由他主辦,並和楊斯棓醫生、
洪瀞教授輪流演講。
我還記得,
在台大集思會議中心,
坐滿聽眾,以及好多作家朋友。
我終於見到這位讀者,
他在講台上演講,
分享一套「人生演算法」,
幫助大家如何過上幸福的人生。
他時而激昂振奮、時而感性落淚。
那場演講,我振筆疾書,
記下滿滿的觀念,因為我沒想過,
竟然有人可以把人生看得如此透徹。
這是我聽過最精彩的演講之一!
當然,我知道,
你可能會問還有機會聽到這場演講嗎?
你很幸運,
你現在手上讀到的這本《內在原力》,
就是我那位讀者朋友寫的,
內容正是當天演講
「人生演算法」的完整豪華版。
是的,
原來我那位讀者朋友,名叫愛瑞克,
身兼暢銷作家、投資顧問、
演說家、慈善家等多重身分。
我不知道你認為什麼是成功的人生,
但我發現很多人認知的成功人生是這樣的:
考好學校、找好工作、賺很多錢、有房有車。
最後也許他都做到了,
可不知為什麼,內心卻一陣空虛。
《內在原力》這本書,就是要告訴你,
如何既能擁抱財富,也能讓幸福擁抱自己。
愛瑞克發現,
「內在原力」是每個人與生俱來的,
但往往因為「自私」而讓原力消失。
比方認為領多少薪水辦多少事、
想透過競爭擊敗對手、
遇到壞事就抱怨歸咎別人等。
但當自私主導你的人生演算法,
慢慢地,你對工作倦怠、
又處處樹敵、心裡充滿負能量。
這樣的人生,是你想要的嗎?
那麼要如何召喚「內在原力」呢?
愛瑞克給出九個關鍵能力,分別是:
一人公司、三種工作、利他共贏、
成功方程式、站對地方、無限思維、
沒有壞事、包容力、常保初心。
難的不是理解,而是行動和堅持。
我回想認識愛瑞克的一連串過程,
驚覺他就是實踐「內在原力」。
首先,他明明已經是暢銷作家,
卻主動結識並肯定我,這是「利他共贏」。
他清楚明白:
「這個世界太大,
大到絕對可以容得下任何人的成就,
不用擠,不用搶。」
與其標榜自己、詆毀別人,
不如一起把市場做大。
所以你永遠可以看到愛瑞克,
總是在網路上不斷分享別人的好書。
再來,他鼓勵捐款,
親筆寫賀卡給大家,這是「三種工作」。
因為他從韓第身上明白,
人生除了有錢的工作之外,
也要有「無償的工作」和「自我實現的工作」,
才能在金錢、樂趣、意義取得平衡。
除此之外,
愛瑞克總是無償為很多人的職涯解惑,
因為當他看著那些人的天賦,
從沙漠變綠洲,
那種成就感是再多錢都買不到的。
最後,我想起愛
瑞克主辦公益演講,這是「站對地方」。
他說:「人生最高效能的運作方式,
是讓自己成為人際網路的節點。」
回想那一天的活動,
我和許多素昧平生的作家,
因此有了見面聊天的機會。
如果沒有愛瑞克的牽線,
或許我們仍是沒有交集的平行線。
寫了這麼多,我想告訴你的是:
「讀一本書,別只看作者學問有多好、
理論有多深,而要看他是否言行一致。」
我可以確定的是,
愛瑞克始終貫徹「內在原力」,
幫助無數人成為最好的自己!
對你來說,也許一開始並不容易。
但別急,慢慢照著艾瑞克的指引去做。
記住,原力也許遲到,但從不缺席!
.........................................................................
🔥《內在原力》博客來連結:
https://reurl.cc/a9DmVX
#歡迎分享
#這就是我說超越與成功有約的神作
#好幾篇我讀到熱淚盈眶
#書封設計別具巧思正反讀都可以
#真心推薦你一定要買
高效能意思 在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早安!!!
大概再剩5天就可以恢復正常作息了,這幾天一直想著我到底想要什麼樣的生活方式?
昨天剛好因為我跟建安久違大聲為了洗碗機的事溝通,小嘉小逑剛好也在身邊,我昨天清晨決定要買,是基於極光之旅退款如果要換現金會損失手續費,不如剛好拿來買長夾,我的長夾旁邊脫皮裂開了。
但經過這兩個月每天煮飯、好好在家,也奮力打掃,這種非我族類的生活我視為「改變」,改變有極大陣痛期,就像我經歷懷胎、宮縮、產痛⋯⋯生出孩子,生出孩子生活就完全改變了。
上帝要我從中發現一件有趣的事,改變到底是好的?或壞的?它會有一個極大的關鍵,那個關鍵可以帶妳超過改變的陣痛和產痛,得出一個果。
那個關鍵是「甘願」
不管工作、角色變遷、創業、結婚、生子、當媽媽爸爸、家庭主婦主夫⋯⋯⋯如果要從這個角色得到東西、過快樂的日子,進而能享受,它會有一個進入的秘密,就是「甘願」。
像我這疫情兩個月來都體驗「甘願」,用吸引自己的方式也好、用強迫自己的方式說是挑戰也好,我試試看自己要怎樣可以切出一個甘願的開關,幫助我做我原本不做的事、過我不過的生活,學習改變。
昨天洗碗機的事也一樣,其實我很愛吃、喜歡煮飯,但要維持最佳流程讓我即使在因為忙碌沒空的時候,做飯也是開心的,必須先克服幾個問題:「增加我的動力」「讓我光想就覺得簡單」「排除對我來說不喜歡、心裡厭惡的」「造成我困難的」
全新生活型態生活流程要有最低成本最高效能的革新,我很愛我可愛小廚房,但廚房不是很好使用是因為收納空間不足,備料位置小、烘碗機因為超過視線在我頭頂,常常因為我跟建安洗碗的習慣和流程不同,他會把刀拿去烘碗機烘,我高度沒有他的高度拿碗盤時沒看到刀鋒手就被割到,或他會在洗碗時在碗堆裡有尖水果刀,我也常常被割到。
#割到
#收納空間不夠
#備料空間增加
我討厭我們的烘碗機還有一個問題,就是置餐具架很難用,不知道怎麼搞的我放東西上去它都會射出來,每次這個流程都讓我很阿雜,拿也不容易放也不容易。
#討厭餐具盒
這次能順利煮飯還有兩個優化,一個是我討厭被洗碗精顏射,建安習慣把洗碗精套水並且用按壓瓶,但我煮飯會一直因為要增加空間洗掉備料區的碗盤,已經在煮飯,被顏射就會格外火大,所以我買了一個我超喜歡的全新設計,那種菜瓜布按上去會有洗潔精服貼擠在海棉上的容器。(有點像美甲師的去光水瓶子。)
建安不喜歡那個,他洗碗流程跟我不一樣,不會把菜瓜布上的渣渣髒髒的先清水捏捏才沾,所以他討厭我買的那個東西,說會回朔髒水,我用沒有這個問題,但既然他不愛我還是準備一個他習慣的老式瓶子給他。
#洗潔精使用方法
還優化一個部分,之前地上堆滿鍋子和雜物,是因為收納空間不足、備料空間不足的關係,畢竟不會每個鍋子都收在櫥櫃裡,因為已經火正在檯上,馬上要下一道菜用不一樣的鍋子,都要從櫥櫃拿,太麻煩了,而且會濕濕的。
所以把常用鍋子改一個工具推車,使用起來超流利,可以掛髒東西的袋子、吸住之前得亂丟的菜刀、抹布和紙巾、鍋蓋也都在車上,我不用慌亂四處拿取,鍋子不用丟地上看起來髒亂也會影響動線,煮飯流程就改善了,光是這點大大增加我喜歡煮飯的心。
#工具車
另外就是配電,我們的電器櫃很危險,因為重電都插在那上面,用電鍋不能用微波,用微波不能用烤箱,用這個電鍋那個電鍋不能開,等於我不能一次出兩道菜或不能邊煮飯邊做一道電鍋料理或微波料理或烤箱料理,這樣設計蠻智障的,有工具但不能用。
建安幫我分流了電器的電線插座,我同時可以多工,這個智障問題解決,出菜順利多了。
#電安全問題
話又回到昨天的洗碗機,我其實對它沒有太大的想法,人生必要或不要,因為我不煮飯也不用什麼洗碗的時候,我不需要優化那個流程。
昨天幾經考慮會放棄長夾預算改買洗碗機,是因為「如果我要成為一個常常煮飯沒空再外食的媽媽」那改善烘碗機餐具射出帶給我的巨量厭惡感,或被刀割到手的安全問題就變得重要。
另外就是,洗碗機器等於能延伸我的備料區域因為我選擇不銹鋼款式它上面可以多出一個平台置物,也有部分收納空間,可以放入備料區正在工作的備料盆碗們,建安只算吃飯的碗,是因為我邊備料會邊洗我的工具增加檯面空間。
所以我覺得它如果在我選擇的改變裡能優化四個五個問題,其他它本身的好處能幫忙洗碗、省電、省水、炫砲⋯⋯都不去想,那犧牲長夾買它其實是合理的,因為我本來就要買一個櫃子來增加收納空間,那不如直接洗碗機了,畢竟它醜又必須克服一些先天廚房條件,但它可以改變這個家成為一個有媽媽飯吃的家,雖然我就要辛苦一點,但我的工作流程優化後,改變生活型態會甘願許多,等於全家人利多。
至少我沒想過誰會因為洗碗機來有什麼大缺點或犧牲,除了我,建安一直以來都洗碗,他之後也要工作,也可以輕鬆一點。
不過,昨晚建安還是一直焦慮的唸著他不討厭洗碗,他可以洗碗就好。
甚至說:「妳才做幾次就受傷我都沒事,妳一定是有什麼問題才會受傷。」
或「像妳買那個洗碗的我就覺得很難用,我就是喜歡用這樣(會射出來的餐具架)」
各種跡象顯示他討厭家裡要迎接洗碗機時代的到來,他不想改變,所以他罵著唸著顯示焦慮。
冷靜不回嘴走到樓上,仔細想想,我自己呢?到底為何堅持改變?如果我覺得對全家人好,但他們不需要這個改變,也不需要這個好,那為什麼我一定需要呢?為什麼我也需要跟著生氣,「為了他們好」「為了他們否定我為他們好的犧牲」為什麼我生氣了?
我打開Xmind,評估所有狀況,決定為了現況就不改變了,我想改變自己,我以往改變「家」不徵得家人同意,像電子鎖、智慧手機、唉配、出國旅行、買智慧手機給婆婆⋯⋯⋯⋯我都繞過徵得家人同意這關去做,所以都是我當炮灰,先被討厭,後來被遺忘。
但這次我想改變,我想改變成「不改變」。
爽快按下退貨不買,洗碗機掰掰,每天煮飯的煮婦生活掰掰,陳媽媽掰掰,不需要這種生活就不需要優化它。
藉這個事件,我跟勇嘉和勇逑討論一個很有意義的問題:「此生,你們想做一個願意改變的人?或不想?」
很有趣,改變其實很多時候是沒辦法選擇的、被迫的,因為你不改變時代在改變,你不改變環境在改變,有些改變你不能抵擋,所以你需要知道一個迎向改變的關鍵「甘願」。
我首先跟孩子們說:「絕對不要認為不改變的人做錯,爸爸也沒有錯,這不是誰對誰錯引來的討論,而是媽媽想藉這個事件和你們討論:你們此生是一個願意迎向改變的人嗎?」
像媽媽覺得一輩子不改變的婆婆,每天不出門、一樣時間買菜、一樣時間煮飯、一樣時間工作、一樣時間睡覺,她的人生沒有對錯,而且很酷,代表她很果決。
婆婆人生沒有去過百貨公司又怎樣?沒有智慧手機又怎樣?沒有出國又怎樣?她仍然擁有一個精彩的人生,也非常多地方值得敬佩。
我跟小孩說「不改變沒有錯,它不是對錯問題。」
但最後最後,你不覺得可惜就足夠。
你不會最後想著「早知道我趁有腳力去世界走走」「早知道我趁還能學習時學習」「早知道⋯⋯⋯」
如果不會,就像我現在還是二行程車,我不會想說早知道我就騎gogoro,因為對人生不明不白的人,擁有什麼都一樣負面。
那不是我們今天的討論,媽媽問的是:「假如你是爸爸,或我,你會想要改變嗎?為什麼?」
「你想要一個,改變的人生嗎?」
「你知道改變的代價嗎?」
勇逑很爽快的說,我想要改變,我喜歡改變!!!!因為不拉不拉不拉~~~~
勇嘉需要想想,勇嘉想很久,她竟然邊哭邊想(?)(為何)
其實我並不後悔做出這個決定,早上我終於可以不再思考家人一整天應該吃什麼我應該怎麼備料了,一如往常的晨更。
但很有意思今早讀詩篇也談到「甘願改變」,神要摩西亞倫帶領以色列人出埃及過一個不再為奴的生活,但中途得經過曠野,上帝供應以色列人每天有甜如蜜、可按照口味料理的嗎哪。
以色列人不滿足!!!他們想吃肉!!!(也許想吃詹記麻辣鍋、散壽司、燒肉、蚵仔飯⋯⋯)為奴的生活不可能全然不舒適,人類很有彈性,什麼景況都可以適應並且存活出一套方式。
但不滿足的人永遠不滿足,即使每天有供應、之後的改變有願景、有帶領的神和人⋯⋯依然沒辦法喜樂又甘願的面對改變之路。
所以神邊照他們想要的吃肉,給他們吃肉吃到從鼻孔滿出來邊火大降罰讓他們虛空度日,成天在曠野繞來繞去,到不了流奶與蜜之地。
要常常提醒自己,去拿到「甘願」這個秘訣,才能「享受」才能「快活」度日。
「婦人生產的時候就憂愁,因為她的時候到了;既生了孩子,就不再記念那苦楚,因為歡喜世上生了一個人。」約翰福音 16:21
「耶穌說:「手扶着犂向後看的,不配進上帝的國。」」路加福音 9:62
「弟兄們,我不是以為自己已經得着了;我只有一件事,就是忘記背後,努力面前的, 向着標竿直跑,要得上帝在基督耶穌裏從上面召我來得的獎賞。 所以我們中間,凡是完全人總要存這樣的心;若在甚麼事上存別樣的心,上帝也必以此指示你們。 然而,我們到了甚麼地步,就當照着甚麼地步行。」
腓立比書 3:13-16
高效能意思 在 Aotter Girls: Girl's Tech Talk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勘誤:
獺友們不好意思~
影片裡面提到的 ZenFone 8 記憶體與儲存空間規格
字卡寫的國際版的規格
台灣上市的規格則是
8GB RAM + 128GB ROM
8GB RAM + 256GB ROM
12GB RAM + 256GB ROM
16GB RAM + 256GB ROM
華碩發表了 ZenFone 8 系列新機啦!
分別是 ZenFone 8 及 ZenFone 8 Flip
除了廣受歡迎的翻轉鏡頭
本次更針對使用者需求全新設計
今天就由予琳帶大家快速了解 ZenFone 8 系列重點吧!
ZenFone 8 售價
8GB + 128GB NT$18,990
8GB + 256GB NT$21,990
12GB + 256GB NT$23,990
16GB + 256GB NT$25,990
ZenFone 8 Flip 售價
8GB + 128GB NT$20,990
8GB + 256GB NT$23,990
【製作團隊】
企劃:予琳
腳本:予琳
攝影:辣導
剪輯:辣導
字幕:辣導
監製:蜜柑、宇恩
✨✨✨加入獺友快充組:https://supr.link/zZE8x
🔥 熱門影片 🔥
蘋果發表會懶人包!新色 iPhone、新 iPad Pro、AirTag、iMac!Apple TV 4K 也更新了!
👉 https://supr.link/arwKp
iPad Air 4 與 iPad Pro 實際上手比較!螢幕、處理器、喇叭用起來真的有差嗎?
👉 https://supr.link/APDcF
iPad Pro (2020) 開箱!買了它就不用買 MacBook Air 了嗎?
👉 https://supr.link/01OOf
ROG Phone 5 Ultimate 開箱實測!18GB 記憶體是什麼概念?四款熱門遊戲玩起來順嗎?
👉 https://supr.link/WK912
沒人告訴我 拍剪 4K 影片這麼麻煩這麼花錢阿!理由與心情
👉 https://supr.link/1VY3G
※更多開箱影片 👉 https://supr.link/hEERu
※更多 iPhone 相關影片 👉 https://supr.link/AzR5u
※更多 Android 手機 👉 https://supr.link/0K9Co
※教學小技巧大公開 👉 https://supr.link/lfyZk
※熱門藍牙耳機這邊找 👉 https://supr.link/SdDPr
【訂閱電獺少女 YouTube】 https://supr.link/o3WBV
【追蹤電獺少女 Instagram】 https://supr.link/nYIMY
【按讚電獺少女 Facebook】 https://supr.link/VAZd6
【電獺少女官方網站】 https://supr.link/AKiW8
高效能意思 在 ezManager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本集自我撻伐,倒吸一口氣看看我們是被默默討厭的「微觀管理者」嗎
:: 與微觀管理型主管相處的智慧小錦囊技巧 (與話術)
:: 主管凡事插手,只會累死員工&累死自己。最後都會想自己做還比較快?心態上永遠不能放棄團隊。
:: 主管求好 &員工求好,都是對自己認真負責的表現,但「做太好以至於不好」您有經驗嗎?
#國外商管類 讀書會,Great Managers are made, not born. 管理職人、熱愛學習的夥伴們,用一杯茶的時間,減少眼力腦力轉換成本,內化成你的獨門攻略。
★ 本集私語:
1.本集節目比較長,請留言喜歡27分鐘以內、還是 15分鐘以內呢?
2. 因麥克風最近出問題,後製很久還是有雜音,請見諒
3. 管理風格都有支持跟反對的學者,端看自己怎麼使用,適才適所喔。
★ 本集重點摘錄:
微觀管理(Micromanagement) =過度控制 (完美主義)。
也稱為 微觀管理學、微管理學、微管理或顯微管理學,是商業管理的一種管理手法,是管理者透過對被管理者(員工)的密切觀察及操控,使被管理者達成管理者所指定的工作。微觀管理者會監視及評核每一個步驟。這個名詞一般在使用上帶有負面的意思。
1. 有十點檢查是不是微觀管理主管
2. 是誰造成這個微觀管理的發生?
2.1 是主管嗎? 心態跟問題?
2.2 是我嗎? 我做了什麼導致?
3. 用五要點正確破解微觀管理問題 (含話術)
3.1. 重新評估主管們的行為 _利用開放性問題
3.2.建立標準
3.3.製造一種你被他控制的幻覺 (高招)
3.4.正面強化你主管的行為 (向上管理)
3.5.開闢新的溝通管道
4. 錯誤的方式 面對 微觀管理
4.1 正面對決戰鬥或逃跑反應
4.2 說背後話
★ 本集分點章節:
(00:02:35) 微觀管理代表: 賈伯斯 Steve Jobs 故事 (強迫型完美主義)
(00:03:25) 東西方文化差異。西方覺得負面,東方覺得不錯。
反思為產業面差異
(00:05:07) 微觀管理十點跡象
(00:09:22) 大人冤枉!(個人案例)
(00:10:25) 中場休息& 聽友時間 &創節目初心分享
(00:15:00) 是員工(我)導致主管對我微觀管理的四點? (個人實例)
(00:18:15) 五具體方式破解微觀管理問題
(00:25:00) 本集快問快答與結尾
★ 本集提到的過往重點:,
Ep18 打造團隊信任的主題
★ 本集補充資料
1. Why some employees want to be micromanaged
https://www.hrkatha.com/features/why-some-employees-want-to-be-micromanaged/
2. “Am I being micromanaged?” – 8 Signs you work for a micromanager
https://www.honestly.com/blog/how-to-deal-micromanager-part1/
3.《與成功有約:高效能人士的七個習慣》79折 https://tinyurl.com/y7jkfl4u
4.《賈伯斯傳:Steve Jobs》 79折 https://tinyurl.com/yac8gsnj
=====================
Music C.C. by Chester Bea Arthur -Folk Physics / Free Sound Effects https://lihi1.cc/QIOep
@同步更新至
Spotify|Google podcast|Firstory|KKbox|SoundOn|Pressplay| Youtube |TuneIn|MB3|Himalaya| Hoost....
@節目鼓勵與反饋請到Apple Podcast 給五顆星留言& 記得訂閱|
https://lihi1.cc/H9Zqo
:: 愛心donate斗內小額鼓勵💰 https://lihi1.cc/s1mES 用於音質設備提升 (50秒影片教學, lihi1.cc/N8vYt )
@活動: 一日之星|報名當來賓|Podcaster聯盟接案推廣計畫 https://lihi1.cc/C3EEF
@如果你也想開始做自己的podcast ,歡迎使用 Firstory 的邀請碼W-B23W9K可得小額啟動基金
★ 本集快問快答:
當你面對微觀管理時,你都怎麼面對呢? 有什麼智慧小錦囊
以上都來這網址分享 https://lihi1.cc/tZCUD 或 FB社團
@ 歡迎分享
1. 你為何會當上主管?
2. 你是幾歲當上主管?
3. 留下一句主管真心話
@你也想要有一個公司以外的交流成長小組、經驗轉換&彼此支持嗎? 免費加入 讀書會群組
:: IG:www.instagram.com/ezmanagergo
:: FB學習社團: https://lihi1.cc/NOlrM
@合作接洽ezmanagerGo@gmail.com (不分大小寫)
:: 上Youtube搜尋「怎麼給星評分」一分鐘教學影片,或點這 https://lihi1.cc/N8vYt (分享給你沒在聽podcast的親友)
#職場#讀書會#信任#商業#團隊#完美主義#管理#主管#員工#領導#賈伯斯#控制狂 #podcaster聯盟 #向上管理#工作生#下屬#帶團隊#部屬#微管理#Micromanagement
高效能意思 在 張邁可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你有時候會覺得自己的工作壓力很大,事情很多都做不完嗎?客戶跟你要報價單、製作提案的簡報、要交報告給主管、也要準備開會的資料,每天的待辦事項都是長長的一大串,根本做都做不完嗎?到底該怎麼辦呢?
《業務開發SOP:自媒體的社群業務開發術》
讓更多客戶認識你、喜歡你、信賴你、也主動來找你!
https://changmike.com/prospecting_yt/
《成交的技術:銷售技術 Know-How 大公開》
學會如何談下更多的案子,簽下更多的訂單!
https://changmike.com/closers_yt/
《絕對成交的銷售簡報術》
學會介紹產品與銷售簡報的成交秘訣
https://changmike.com/presentation_yt/
我要問張邁可問題:https://lin.ee/kV9Fvyz
有業務銷售或工作的問題嗎?歡迎發訊息給我!
▼張邁可的人氣影片▼
華爾街之狼最強銷售技術:把這隻筆賣給我
https://youtu.be/hCl4SBhb0Zc
當顧客抱怨你的價格時,該如何回應?
https://youtu.be/F9luLdz-Two
當顧客拒絕你時,他真正的意思是...
https://youtu.be/VBF7OYClOWo
客戶說:我要跟家人商量一下
https://youtu.be/MCW7NT90Tw0
客戶說:我已經有配合廠商了
https://youtu.be/ixlxdyg3Io0
如何在30秒內把任何產品銷售給任何人
https://youtu.be/jRU2eap1rzY
歡迎追蹤我
►官方網站|https://changmike.com/
►Facebook粉絲專頁|https://www.facebook.com/ChangMikeTV
►Instagram|https://www.instagram.com/changmiketv/
►Line@|@cmike|https://lin.ee/kV9Fvyz
喜歡我的影片請幫我點個喜歡+訂閱
別忘了開起小鈴鐺~ 能第一時間收到影片更新通知唷!
製作團隊
►腳本|張邁可
►演出|張邁可
►剪輯&後製|陳姿淇
高效能意思 在 from Sandy 珊迪 - Facebook 的必吃
技術才是重點!這部封面大家應該知道 意思 了吧哈哈哈哈安靜、輕薄、搭載GeForce GTX 3倍 高效能 的NVIDIA MAX-Q筆電這麼厲害的技術不能不認識一下! ... <看更多>
高效能意思 在 60秒小科普:看懂什麼是HPC 高效能運算 - YouTube 的必吃
高效能 運算(High Performance Computing)簡稱HPC,係指能高速處理數據或執行指令的運算能力,特別形容每秒浮點運算次數(FLOPS)超越一兆次(teraFLOPS) ...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