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晚下班俐媽才剛post完如何勾雜誌重點的文章,
在訊息匣中又看到好幾個學生在詢問雜誌如何準備😅?課本單字背不熟怎麼辦😭?
看來大家危機重重哪😂😂
.
今天請板橋高中的奕劭學長分享他的經驗,
你看!
他的雜誌內容不是只勾不會的單字,而是鉅細靡遺地把所有重點都勾選出來,完全洞悉出題老師挖克漏字的陰謀😈⋯⋯
至於把月考範圍單字自A~Z排好,他不但照俐媽的話做,而且連衍生字+網版重點都添上了!
你可以想像他高一6次月考中有4次不及格嗎?
因為不及格的那4次,
他都沒有照俐媽的話做呀😤😤!
浪子回頭金不換,
現在奕劭可是感化其他學生的好典範呢!
—————————————————————
From奕劭學長:
💯 其實勾雜誌的重點真的不難,而且學成之後看雜誌就不是一件難事了,但是勾雜誌有幾個大重點要注意一下:
1️⃣ 剛開始請先自己看過一遍再去看翻譯,否則你什麼都學不到。
2️⃣ 請一定要「自己勾」,不要認為看同學的就好,自己勾過才有印象。
3️⃣ 關於單字,我自己是把雜誌上面已經給中文的用一個顏色,還沒給中文然後也還不會的用另外一種顏色。
4️⃣ 就算已經勾完了雜誌中的單字,還是要乖乖背,不然考試的時候還是很容易卡死在文意選填以及填充題。
5️⃣ 重點就是你看過的文法(動詞變化、時態、子句、特殊句型⋯)、連接詞、介系詞、片語、搭配詞這些都一定是段考的大重點,然後要把文法名稱(如分詞構句、分詞片語、過去完成進行式、名詞子句、動名詞⋯)寫在重點旁邊,避免自己忘記。
6️⃣ 一開始勾的時候,一定會很容易背俐媽退貨,尤其是搭配詞真的很難找😵 但是就算被退,還是一定要再拿給俐媽看過一次,不然你還是不知道自己勾的到底對不對。
💯 關於從A~Z排每次段考的單字,也有一些要注意的地方:
1️⃣ 單字一定一定要自己手動抄過一遍,千萬不要想說可以跟同學借或是看課本就好。
2️⃣ 寫完單字可以連同片語也一起執行,以免在填空式翻譯時腦子忽然短路。
3️⃣ 每次排完一定要拿給俐媽檢查過一次,老師會幫助你額外補充一些字,也會順便幫你看看有沒有哪裡寫錯。
4️⃣ 最後一頁可以把這個月雜誌的單字也寫上去,跟著課內的單字一起背,就不會覺得怎麼有這麼多東西要弄。
💯 另外,網版講義和考古題真的是寶藏中的大寶藏,請好好的善用它們。
1️⃣ 要把網版看完,認真看完每一課,每一課的錄影老師都會補充許許多多不一樣的內容給你們,這是最基本的。
2️⃣ 選擇題一定要寫完,如果遇到不會的一定要拿去問,問到懂為止,不要自己裝B以為可以靠自己。
3️⃣ 翻譯題請寫完拿去給老師改,不要一直看詳解覺得看懂就什麼都會了。
4️⃣ 如果可以的話,把翻譯的句子背起來,段考命中率很高,可以直接套進去使用。
5️⃣ 單字填充題保留到段考前一個星期再做,方便檢查自己到底有沒有把單字背熟。
💯 關於EEC的閱測和文法講義:
1️⃣ 俐媽給你的單字你一定沒有辦法立刻全部背完,但是最少每次上完課要回去看過一次,上俐媽的課一定要體驗過一次大聲把老師問的單字喊出來的爽感!
2️⃣ 還有最基礎的:請把作業寫完。
3️⃣ 文法講義好好留著,到了高二三那個非常好用,不可以丟掉。
我是一個很不上進的學生,雖然我是最早一批加入威俐英文的人,但是在我一上的時候,為了跳舞完全不管自己的學業成績,尤其是英文,我更是直接放棄它了。
我是到了一下開始才跟著俐媽的讀書方法一步一步重新開始。
剛開始勾雜誌的時候,我幾乎每次交給俐媽不是被退件,就是通篇都是紅字痕跡。我那時候最常漏掉介系詞和連接詞,而且我的英文成績也是到了一下的時候我去找俐媽懺悔後才開始往上衝的。
一年級的前四次段考我沒有一次及格的(俐媽OS: 🤬🤬🤬🤬🤬),在開始唸書之後,我有一段時間還會每天去找俐媽改雜誌和改網版講義背後的翻譯,我還會把每次段考的所有單字從A~Z全部排好,以免自己在考試的時候腦子忽然短路,還有在段考的時候,手寫的單字題一定要拿到至少八成以上的分數。然後因為段考非常講求答題速度,想單字題這種題目最慢最慢30秒就要生出答案了,否則後面的綜合題和閱讀測驗一定會寫不完。
你們才剛上高一而已,現在跟著俐媽,好好耕耘自己的英文,一定會比我當初強很多,加油!
最後,歡迎你們加入高中這個人生黃金階段!
———————————————————
#威俐英文EEC
#俐媽會分享很多讀書祕訣
#俐媽的腳步要跟好跟緊
#台大明明為你的英文打好堅實基礎
#我們要贏在起跑點
#而且會一直領先下去
高中段考不及格怎麼辦 在 彭菊仙之教養幸福又好玩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要造一艘船,先產生對浩瀚大海的想望】(也算炫耀文慎入喔)
從小到大功課從未頂尖,最多成績只在中上,除了狂熱喜愛研究動物,智力水準也只能說相當地普通,
尤其國中最弱的一科是數學,曾經不論怎麼努力,都仍在及格與不及格間起伏,沒有任何進展,有一天小子說乾脆放棄數學算了。
從來、絕對、永遠不可能奢望走進這間紅樓高中,我也從未在心底幫他設定這樣的奢望,
所以考前導師邀請他們去自己屬意的高中先行參觀與激勵自我時,小子也只選擇了一兩所擁有生物社與相關選修課程的高中而已,小子也一直以這樣的目標為滿足。
為了鼓勵他不可輕易放棄數學,我曾在「家有青少年之父母生存手冊」記載他學數學的經過。
也許天公疼憨人,這次的作文題目「我想開的一家店」讓每週都要進「兩棲寵物店」幫各類寵物購買食物的小子,把他從小到大在兩棲爬蟲店感受到的點點滴滴與自己的理想結合,最後拿下了六級分。
而因為最終沒有放棄數學,因此比較簡單的「選擇題」全拿到了分數,
至於根本是智力測驗的非選題,當然依然是相看兩無緣,但因為不放棄,小子盡力寫下自己的思考過程,酌量還是拿到了一點分數。
一個曾經數學爛到不及格的孩子,會考竟然拿到了A++。
除了自然差一題,其他也都拿到A++。
一個成績普通至多中上的小子,從未想過自己自己能在這個階段拿到這張漂亮的成績單。
他的同伴與同學們能走進此棟紅樓的,幾乎都是學校的學霸、學神、數理資優生或是極度用功聰明的績優生。
小子說雖然興奮,但感覺實在相當忐忑,我也當然知道,未來的路,相當辛苦、壓力極為龐大。
但是,我依然會鼓勵他永遠要記得自己心中的那片「浩瀚大海」激勵他繼續前行。
分享這篇在「家有青少年之父母生存手冊」所記錄的文章。
………………………………………………
孩子升上國中之後,爸媽不約而同的眼界都變小了,大家似乎「窮的只剩下分數」了,孩子回到家,第一個問的是「今天考幾分?」;
孩子睡覺前,只剩一個擔心:「書唸完沒?」;上學前,最重要的叮嚀是:「上課要認真一點!」
似乎爸媽的全意識、潛意識裡都灌滿了深深的恐懼:我的孩子不念書怎麼辦、念不好書怎麼辦?
問題是,走過來走過去都要押著孩子去念書真的有用嗎?
我要鄭重地說:叮嚀孩子讀書是--有用的!
.
經過親身實驗證明,玩心重、花招多的孩子,的確非常需要爸媽適時的提點,甚至是當頭棒喝(不是要爸媽真的拿棒子去打孩子喔),否則他們真的很容易就迷途難返。
只不過,如果要讓孩子快速放棄念書,那就天天照三餐外加點心宵來提醒他讀書吧,因為這樣必定會變成疲勞轟炸,孩子絕對麻木反感!
連環奪命的提醒不絕於耳,孩子腦海裡便自動生出了一個迴路:
(((讀書 = 痛苦)))
.
又因為一直喊「去讀書」的人就是爸媽,所以腦海更自動把迴路延伸成:
(((讀書 = 爸媽 = 痛苦)))
這也難怪不少青少年看到爸媽就逃走,因為腦袋裡已生成堅固的意象:
(((爸媽就是痛苦的來源!)))
.
自從我悟出這個道理之後,每當看到孩子玩物喪志、忍不住就要連續開罵時,我的靈魂就自動飄移到孩子身上去感應感應!
果然,每多聽到一句「快去念書」就會「更痛恨念書」,這股威猛意識流立即貫穿我的靈魂,不由得打了個哆嗦,待我的靈魂飄回己身後,便自動封嘴不再嘮叨了。
因為我已充分理解:嘮叨孩子念書超過了一定的頻率,只會有反效果!
難到,看到孩子不好好念書,只能豎白旗投降嗎?
.
小王子的作者聖修伯里說過一段話,給了我閃亮亮的靈感,他說:
「如果你想要造一艘船
你要做的,不是請大家一起找木頭、分配工作,
也不是下令誰該做什麼
取而代之的,你應該做的是---
勾起大家對浩瀚無垠的大海產生渴望」
原來,面對讀起書意興闌珊的孩子,我最該做的一件事情並沒有做!
不是把參考書堆在孩子桌上,也不是下令他幾點到幾點要用功、要寫完幾題,更不是先規定他一定要考到幾分,而是----
先帶著孩子看看十年、二十年之後的自己,想要成為什麼樣的人、達到什麼樣的目標。
.
小子上國一時,原本還對數學充滿熱忱,畢竟暑假也花了心血先行預習,第一次段考還表現不俗,但隨著課程愈來愈緊湊,小子的數學分數如降落傘一般直直落,直到有一天考了個不及格,小子終於攤牌:
「媽,我對數學沒什麼興趣,更何況學這些數學將來也沒什麼用,算了吧,我承認我和數學沒什麼緣分!」
看來,小子已經準備好走上「放棄數學」一途!頓時我心頭一陣亂。
.
我回想起,這個孩子從小就喜歡研究動物:自告奮勇當保育志工、每個月參加青蛙調查的工作;
放假時,死纏爛打非得要爸媽帶他到深山裡尋找各種青蛙,橙腹樹蛙、豎琴蛙、諸羅樹蛙,他用超乎我想要的堅定毅力,像是破關一樣,一種接著一種的稀有蛙都被他給找著了!
不只如此,他更往天空發展,開始探索各種鳥類,他到福山植物園搜尋帝雉、到大雪山苦苦守候熊鷹…….,這股熱情絲毫未曾稍減。
「沒錯!我就是要當一名動物研究員。」小子小學時就堅定的說出志向!這不就是聖修伯里所說的「浩瀚大海」嗎?
.
於是,我問小子:「你將來還想當動物學家嗎?」
小子很堅定:「當然!」
我再問:「沒有改變嗎?」
小子依然堅定:「沒有!」
.
原來,小子一直堅定不移地望著自己的「浩瀚大海」啊!我怎麼能不把握這片「大海」,繼續「鋪梗」呢?
於是,我跟小子說:
「你知道嗎,當一名動物學家,需要常常做調查統計、做數據分析,才可能進行各種研究,所以,即使數學不需要達到頂尖,但都需要具備一定的能力喔!」
小子抬頭看著我,若有所思,半晌無語。
非常神奇的是,在那之後,不論數學分數如何的起伏,大多數的時間他都認份的把習作一題題完成,也會主動跟我討論他需要什麼樣的幫助。
當然,他難免還是會怠惰,此時,我就再帶著他看看他那片美麗湛藍的「浩瀚大海」,很快,鬥志又回來了!
.
大部分的孩子都不知道自己為什麼要讀書,所以很難生出動機,所以,我們得常常引導他們去想「為什麼要讀書」這件事,
只有清楚知道自己的目標,才會真正出於自己的意願去讀書;
而唯有出於自己的意願,打從自己心裡想要,才可能有持久又強大的動力甚至戰鬥力,這時候,爸媽任何的叮嚀都顯多餘!
.
然而,也有很多孩子無論怎麼眺望,也望不到自己的「大海」啊,那又該如何是好?
我在「誰說分數不重要」這本書寫過,對於怎麼樣都提不起勁來讀書的孩子,給一些外在的獎勵來誘導他至少願意接近書本,好過袖手旁觀放牛吃草!
不過,在這過程中,我們仍然不要放棄時時帶著他找找自己的「浩瀚大海」!
而我會不會用外在的物質獎勵來鼓勵孩子呢?
當然會,不過,醉翁之意不在酒,我總會寫上一張小卡,或是在紅包上,寫上一段激勵小語,告訴他們我看到了他們的努力,我謝謝他們願意持續努力,
我相信他們一步一步不放棄,總會累積出一定的實力!
最後怎麼著?禮物抽出、獎金用完,這一段段鼓勵的小箋會留在他們的案頭,繼續陪著他們朝大海的方向邁進!
*家有青少年之父母生存手冊
https://www.books.com.tw/products/0010813165
*誰說分數不重要?體制內教育的求生術,幫孩子找到分數背後的自己
https://www.books.com.tw/products/0010759220?loc=P_br_r0vq68ygz_D_2aabd0_B_2
高中段考不及格怎麼辦 在 女王的教室陳怡嘉老師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不要因「自我感覺良好」,阻礙你發現問題的真相!】
段考結束,接到家長著急的電話:「老師,昨天發下成績單後,我看到慘不忍睹的成績,原本想找女兒好好談談。但沒想到她竟然對我大吼大叫,說她已經夠努力了,壓力很大,要我不要再給她壓力了。」
「她的成績的確一直處在吊車尾的狀態,每科幾乎都不及格,代表她不是某幾科『不會』的問題,而是『整個學習態度』都需要調整。她平常在家有在讀書嗎?」
「她段考前兩週的週末都會去圖書館讀書,每週要補習三天,其他時間我就不太敢管她,畢竟高中課業我也不懂,又怕她壓力太大,只敢在成績單發下來的時候督促一下。但她永遠都是這種反應,讓我也不知怎麼辦才好。想問老師她在學校的表現又是如何呢?」
***
隔天一大早,我把早自習就趴在桌上睡覺的學生找來。
「這次段考你的表現不理想,你媽媽很擔心,說你在家嚷著壓力很大;而老師也很擔心,因為我看你常常精神不好,上課也常打瞌睡,不知道你平常作息如何?這次段考,準備狀況是怎麼樣呢?」
「我每次段考都超認真準備,但每次都考不好,我覺得很生氣,也很氣餒,這讓我越來越不想努力了。」
「超認真準備?是怎樣的準備呢?」
「就段考前兩週我一定會去圖書館讀書,讀書的時候也一定會把手機收起來,不懂的也一定會去問老師。我自認為該做的都已經做了,可是成績還是不理想。」
「聽起來蠻認真的。那沒有段考的時候,每天回家有唸書嗎?」
「我每週有三天要補習,從六點到九點,補習的那三天,回家後很累,就不會讀書了。」
「恩,我可以理解。那其他天的讀書時間是多少呢?」
「呃……其他時候每天都讀十分鐘到二十分鐘的書,有時候可能沒讀書。」
「啊!!!十分鐘!十分鐘可以讀到甚麼東西嗎?就算二十分鐘也不夠把一課看完吧?」
***
這樣的對話並不僅止於一名學生,意料之外的—這是近期訪談近十位學生後的結果。
🎯他們普遍有三種情況:
一、 平時幾乎不讀書,倘若有,也大概在半小時到一小時之間。
二、 小考幾乎不準備,要嘛在家隨便翻翻,要嘛就是到學校後利用下課時間惡補一下。
三、 段考前才開始讀書,他們口中的「積極用功」是指段考前兩週,「有看書」是指段考前一週,真正的「沒準備」是指段考前的自習課才讀書。
但這類學生卻普遍有一個共通的情緒,就是「只記得自己考前抱佛腳的『用功感』」,把失敗歸因於粗心,或推託「大家也都考不好」,還會自憐說:「我已經這麼努力,卻沒有好成績」。
他們自我感覺良好,對考前兩週的努力讚歎不已,對那時候承受的壓力記憶猶新,因此,更加覺得「考不好都是外在的一切害的」,覺得自己無比委屈,還因為這種情緒變得更不想努力,落入惡性循環。
而家長呢?
或許也因為看到孩子這兩週的「努力」,因為他們那種自憐又委屈的情緒而不忍責備,最終,檢討成了安慰,忽略問題的本質使得一切只是原地踏步。
❤️但,真正問題的核心是:你考不好,不是因為「你不努力」,而是「你『不夠』努力」!
用臨時抱佛腳的方式讀書,就算是自認為已經提前的「考前兩週」,也只是「短期記憶」!
理科需要反覆計算、理解,才能從定理到應用都完全掌握,還得透過不斷練習,避免粗心失誤,並且提高速度。
文科同樣需要消化、記憶的過程,注釋、名詞、單字的一個小疏漏,就會造成張冠李戴的結果,也無法真正理解文意,更不用說閱讀能力的提升了。
提升成效的終極秘密在於平日腳踏實地的累積,說穿了就是預習、複習而已,今天教完今日畢,如果堆積功課不複習,最後結果就是:好像有看書,但都像是不穩固的根基,一考就倒,一比較就混淆。
小考或許偶爾還可矇混過關,到了大考絕對是一團混亂,全盤潰散。
學習是反覆確認的過程,就像單字背不熟,只能靠反覆多背幾次解決;數學學不會,就得每一題蓋起來老老實實算三遍,再利用訂正回溯定理,原原本本弄清楚才能高分。
考前抱佛腳,理科就變成「背作法」,連練習都不夠,遑論弄懂原理了;而文科也會讀得似是而非,變成「看起來都很像,選起來卻不一樣」的結果。
❤️不要因為「自我感覺良好」,耽誤了反省的機會!不要濫用自憐的情緒,自己親手毀了自己!
你的努力根本還不夠努力,只有每天持續讀書、踏實弄懂,才能稱得上用功。
***
「然後,如果你真的想考好成績,最終還是覺得考進前幾志願是你的目標的話,那就一定要養成每天讀書的習慣,從每天半小時、一小時開始,再到兩小時或三小時;
而且應該是先完成讀書的任務,之後才滑手機、玩遊戲,放鬆才不會變成放空。
記住,真正要難過的是『我每天都拼死拼活讀書,卻還是考不好』,而不是『我考前兩週已經有讀書,卻還是考不好』。」
❤️如果要討拍、一起軟爛,我也可以昧著良心說討喜的話;但我知道你一心想上進,知道你每天來學校,心裡最終還是想獲得成就感。
❤️沒有人喜歡做白工,而不斷勇敢為你戳破假象的我,才是真正心疼你做白工的那個知己。
❤️所以,辛苦了!但我們下次超前部署吧!
———
我是嘉嘉,我陪你更強!
每一個成功學生的背後,都有一個人生導師!
女王的學習策略課|四小時自律與效率的養成訓練:https://ps.yottau.net/LRW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