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三種COVID-19疫苗接種人次不包含第二劑來到了1046萬人次,人口涵蓋率到達44.6%
快接近每兩個人就有一個人打到疫苗了~
當然這麼多人打完疫苗,加上媒體的渲染,大家打完疫苗都會很緊張自己產生嚴重的副作用⋯
有的人覺得打完精神都好了、咳嗽都好了、食慾變好了、有的全身不舒服、很喘、心悸、血壓變高了、有的單側膝蓋痛、手紅腫、手舉不起來⋯⋯⋯等等。
各式各樣主訴不勝枚舉~
這幾天,來了一位40幾歲女性,她說「自從打完AZ就全身不舒服、覺得很累、走路就覺得喘🚶♀️」
不過認真問起來,病人在打AZ之前已經來了3週的月經,最後總共來了四週的月經~
而且這幾週的月經量都很大,41公分的衛生棉兩個小時就滿了~
加上下眼瞼看起來很白,擔心貧血,所以幫她抽了血球檢查~
沒想到隔天,⚠️ #血色素跳出危險值:5gm/dl‼️(正常值約12.0~16.0 gm/dl)加上病人的症狀跟病史,可以推測這個值應該是有意義的不是實驗室誤差,於是立刻通知病人回來開轉診單及印出報告,請病人去急診輸血穩定生命徵象❗️
後來病人回覆說,她去急診時再驗了一次血色素,結果只剩4.多,總共輸了6包血才回到7點多gm/dl(一般人至少7以上比較夠用)!接下來就是查原因,病人自述一直都有子宮肌瘤的問題,於是請病人去婦產科做後續的追蹤及檢查。病人很感謝我們幫她抽了血色素,輸完血她舒服多了~因為在那幾個禮拜她一直覺得很不舒服,中間看了四次醫師但都沒有明顯改善,她還一直以為是AZ疫苗讓她很不舒服,不過按病史看來跟AZ疫苗是沒有明顯關係的~
🩸#子宮肌瘤:是婦女常見的一種良性婦科腫瘤,是一種平滑肌瘤或稱纖維瘤,好發年齡 35-45歲之間。
以解剖位置可分為以下三種:
🔸#子宮漿膜下肌瘤:可向子宮外的骨盆腔或腹腔突出生長,因空間較大,可以長到蠻大的,甚至大到像懷孕四、五個月。
➡️可以產生壓迫症狀:如壓迫膀胱會造成膀胱功能障礙(排尿次數增加、壓力性尿失禁)、如壓迫直腸則會造排便困難。
🔸#子宮肌層間肌瘤:是最常見的一種➡️可能產生經痛或慢性骨盆腔疼痛。
🔸#子宮黏膜下肌瘤:由子宮內膜下層往子宮腔生長,故也是最容易造成月經期的大量出血的一種肌瘤➡️ 可能造成貧血、懷孕困難、容易流產等症狀。
治療方式就交給專業的婦產科醫師來判斷了~我這邊就不解釋,只是提供大家子宮肌瘤小常識而已~因為這個病人問了很久,希望我可以多多提供婦科知識給大家☺️
👩🏻⚕️不過這邊提醒大家,如果覺得身體很不舒服,不要勉強接種疫苗喔❗️(不過病人說她擔心放棄又要等好幾輪才能打得到,真的是兩難的選擇😢
有時候疫苗真的有非戰之罪,假設生病的時間剛好時序相近真的很難讓人辨別因果關係,我最近手上還有一個例子,但想說等確診再分享給大家~
就像之前說的,目前還沒人發明出百分百無副作用的疫苗,醫生只能判斷病人當下適不適合打疫苗,無法預估誰會產生什麼樣的副作用,如果真的覺得身體狀況不佳、建議不要勉強接種,但Delta來勢洶洶,如果需要出外工作的人還是建議儘快施打疫苗減少重症及死亡率喔😢
#佳鴻診所
(以下圖片取自網路喔~)
骨盆腔疼痛位置 在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超音波可以看沾黏嗎?>
今天是小周末,來點輕鬆的
剛剛聽廣播,主持人在講解如何煮水餃才好吃?
正說到煮水餃有時候會黏在一起,要把水餃分開的話一個不小心皮就破掉了
這時候腦中突然浮現: 阿!這不就像我們平常說的腸沾黏的樣子嗎?
這真是神比喻阿! 以前怎麼都沒想到可以這樣來病情解釋?
---
當煮好的水餃跟水餃皮黏在一起的時候,我們把它分開的時候會遇到幾種情形:
1. 兩顆水餃皮(腸子和腸子)完全分開毫髮無傷
2. 其中一顆水餃的皮(腸子)有一點點黏在另一顆水餃(腸子)上面,但是水餃餡(大便)沒有外露
3. 水餃皮(腸子)破掉,內餡(大便)外露
---
扯遠了
那超音波到底能不能看沾黏?
門診有很多人會因為肚子痛來就診,有時候是一直痛一個點,有時候是痛不固定的地方。
很多人都會問,那是不是開刀沾黏? 那剛剛的超音波有照到沾黏嗎?
通常,我們排除了很多其他原因之後,無法找到的疼痛有時候會歸咎為沾黏,可能是之前開肌瘤,或是開巧克力囊腫。
但是如果要確定是沾黏,只有開刀進去眼見為憑才能知道...
超音波無法看一般的沾黏,除非已經出現腸阻塞,腸子脹大起來,才有辦法靠超音波來判斷阻塞的位置。
輕微的沾粘,腸子沾黏在子宮上,子宮內膜異位造成的沾粘等很多都沒辦法看到,只能合理的懷疑。
我們用來判斷沾黏,通常都是相對位置的概念,再加上病史的詢問綜合判斷。
像剛才提到的腸子黏在子宮,如果腸子沒有跑到子宮的前面,而是黏在後面或是上方,則根本不會被我們注意到,也沒有辦法判斷。
巧克力囊腫的沾粘,通常是用病史來推測,因為子宮內膜異位本身就很容易造成骨盆腔的沾粘,再加上卵巢囊腫每次都固定在骨盆底的位置,就有可能是整個定在那邊的嚴重沾黏。
---
那你或許會問,那是不是要做電腦斷層或核磁共振,才有辦法看沾黏?
這些檢查雖然精密,但是也有侷限。
就像剛才提的,如果沒有造成一些器官的症狀(主要是腸阻塞),其他表面的沾粘其實也沒辦法做很好的判斷。
---
講到這,防疫在家期間水餃是個很好的戰備存糧,快來教我怎麼隨便煮也不會破好嗎??? >.<
#沾黏
#骨盆腔沾黏腸沾黏
#沾黏的水餃
骨盆腔疼痛位置 在 烏烏醫師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九成以上都不是。
腰痠是現代人普遍的困擾,常見原因是核心肌群無力,不容易維持良好坐姿、站姿,如果工作又得久坐久站,下背肌肉就會長時間處在不正確、緊繃的位置。這樣的慢性勞損當然會造成腰痠背痛,即使頻繁按摩,也只有當下舒緩的短期效果。
想到腰痠就連結到婦科,是因為生理期和生產時子宮收縮的疼痛,會因神經分布因素同時導致腰痠,再加上女性腰痠比例又比男性高,才會有此錯誤的連結,以為腰痠就是婦科器官長腫瘤、出問題。
女生腰痠的比例較高,可能是因為女性天生肌力弱,腰臀比又小,核心肌群相對更使不上力。如果又穿高跟鞋、讓骨盆角度向前傾斜,下背肌肉承受的壓力勢必更大。這時候,若又有常穿緊身褲、縮小腹的習慣,阻礙腹式呼吸鞏固核心,那根本是雪上加霜,不可能不腰痠。
另外,媽媽族群也是腰痠一族。過去,媽媽常誤以為是因生產時打減痛分娩傷到腰椎,或月子沒做好傷了元氣所導致,但其實最主要還是因為在懷孕時受胎兒長大的影響,重心和骨盆被往前拉,加上被警告肚子不能出力,好幾個月脊椎都在不中立的位置。而育兒生活常反覆彎腰抱小孩、撿東西,更是不腰痠也難。
雖然,絕大部分的腰痠是來自身體結構的問題,並非器官有毛病,但少部分的感染如泌尿道發炎蔓延至腎臟發炎、嚴重骨盆腔感染、尿路結石,的確也可能造成腰痠。只不過,這些症狀通常是急性發作,並非慢性困擾。
雖說腰痠通常沒有大問題不會影響健康,但這種毛病卻好像牙縫塞肉一樣,卡在那邊讓你混身不對勁,久而久之就會影響生活品質和幸福感。要徹底揮別腰痠,最好的方式就是正確鍛鍊核心肌群。從腹式呼吸、棒式到漸進式增加重量的深蹲、硬舉,這些訓練能帶給妳的不僅是自信和力量,還有一個健康的「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