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沒特別蒐集相關消息前,我也感覺:「全世界疫苗都缺疫苗,所以疫苗很難買,所以才造成疫苗短缺」
直到最近看了一些資料,並且看了我國正統官媒的相關影片後,我的想法改變了:「全世界都很缺疫苗,但是加上我們政府又不積極採購,所以才造成疫苗短缺」
原因為何?
我大致引用兩則資料
1. 民視異言堂(我大台灣第一正統官媒) https://youtu.be/3Z6vwqNxDBw
裡頭提到了新加坡的經驗
去年4月就組成疫苗選購小組,分析了國際各大疫苗廠商的研發狀況
從中挑選幾支最有可能成功的藥廠、砸大錢、並由政府跟國際藥廠聯絡、實際去看對方研發數據為何等等
最後,去年6~8月就直接跟國際藥廠簽訂「疫苗優先購買協議」,所以12月就陸續到貨
而從這支影片裡面我們可以看到的幾個觀念是
a. 向外積極採購疫苗+同時研發本土疫苗
b. 本土產能要充足,積極爭取代工
但上述兩點,我感覺我們台灣都沒完全做到
.
2. 紐約時報-各國疫苗施打狀況
很高興在週日看到這則報導後,隔天也有媒體引用這則報導 https://www.nytimes.com/interactive/2021/world/covid-vaccinations-tracker.html
為了怕一些數據漂亮的國家會用共產國家的疫苗充數,如:蒙古雖然破百,但他用一堆科興,這樣沒有比較基準的可信度
所以我特別用主要使用四大國際疫苗的國家列出做舉例
舉幾個比較值得關注的數據
如:每百人中,可施打疫苗的人數
後續接(人口數/GDP)
台灣 8(2350萬人/GDP 25360 USD)
新加坡 94(570萬/58770)
然後 我們再看看稍微有點指標意義的國家
馬爾他 129(51.5萬/26220)
約旦 36 (1065萬/4210)
近年烽火連天的黎巴嫩也有18的水準(694萬/6120)
註:GDP資料來源為
https://reurl.cc/Gm5RDG
各國使用的疫苗種類
https://reurl.cc/7r4Qjb
當一些人口數、經濟規模都比我們小的國家,都可以拿到疫苗、甚至每百人人均擁有疫苗率破百的情況下
難不成我們還要繼續說:我們人口數太少、訂購數量不多,所以貨單太小、人家不願意提早出貨給我們嗎?
btw,整天喊有人不高興、有人打壓,那為何又能訂購到AZ、莫德納?那為何又買的到軍購?
同場加映:
蘇益仁-疫苗策略連環錯 https://reurl.cc/2r6G3E
陳時中-世界怎麼跟得上我們? https://youtu.be/18rcFpMycu8
--
然後最後講句很不客氣的話!
你XX的爛政府,每次洽談疫苗都只想買個200萬而已,鬼才想提前出貨給你勒!
BNT是這樣、Novavax也是這樣
是多想讓我們人民中標呀?
然後其他國家都已經在部署未來2~3年的國際疫苗了
啊你大偉哉的執政黨政府耶?連2022的影都沒有
然後那個廢才國民黨連要提案的能力都沒有
如果是我,上次採購4000萬疫苗的提案我就改成:請政府於2022年8月31日以前採購4000萬國際認證的疫苗
你民進黨敢擋的話,那就代表你真的無心於防疫! 』
Re: [新聞] 為何新加坡能拿到莫德納疫苗?陳時中:國外採購以2000萬劑為基數 https://disp.cc/b/163-dLP5 |新聞原文 https://disp.cc/b/163-dGHN
#強化三級警戒 #武漢肺炎 #新冠肺炎 #COVID19 #COVID2019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1萬的網紅裘爺來了一李亦伸LYS,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美國職籃週報001 2020-21NBA新賽季,我會在youtube頻道推出新節目:美國職籃周報,一周三次 節目搭檔是前運彩分析師,曾任蘋果日報記者馬大偉 每一集都有四個單元 1`裘爺開講:解析最新NBA戰情和人物+故事 2`運彩報報:聊聊明日賽事+預測 3`大家來踢館:不服來戰,留言最佳創意有獎...
馬大偉分析 在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東區完全預測
東區季後賽第一輪跟西區不同,前三種子76人+籃網+公鹿大概都能過關
NBA運彩操盤手馬大偉相信熱火,我看好公鹿,我認為今年熱火已經很難以下克上淘汰公鹿
我們對賭一把,非常有趣,你也可以加入...
運彩貓獎金賽 免費玩贏獎金 請洽官方 Line@ https://lin.ee/aenP5ua
運彩貓官網全台運彩高手免費看 https://wwincat.com/
訂閱美國職籃周報:https://www.youtube.com/watch?v=SORvVKxeF3s
#NBA #美國職籃周報 #運彩貓 #76人 #籃網 #公鹿 #熱火 NBA球衣流動專區 NBA討論區 NBA籃球公園 NJK 球鞋撿便宜 球鞋交易中!!! 熱血吧!實穿~ Tawei Ma
馬大偉分析 在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拜登百日的對華政策: 「對抗」為主、「合作」難成】
✏️美國總統拜登上任一百天,白宮資深官員稱美國政府在「聯合盟友應對中國挑戰」的戰略上,取得了一些成果。
✏️學者分析,美中關係呈現「對抗」為主、「競爭」突出、「合作」難成的局面。
✏️拜登把美中之爭定調為民主與威權主義之爭,引起北京強烈反彈。
▫️報導全文:https://www.rfa.org/mandarin/yataibaodao/junshiwaijiao/jt-04272021110947.html
▪️拜登上任一百天
4月28日是美國總統 #拜登 上任的第一百天,美國媒體常用執政百日作為評判領導人成績及展望政策的時間點。從各家民調看來,拜登平均拿到五成以上的高支持率,其中皮尤民調中心的調查結果顯示,拜登支持率達59%,為近7任美國總統的第三高。
在對華政策專家看來,拜登的對華政策輪廓初現,並展現高度的沈穩與延續性。
「有些時候,我們很難以美國總統上任一百天來評價其未來施政方向,但拜登的情況並非如此。」美國智庫國際戰略研究所(International Institute for Strategic Studies)香格里拉對話亞太安全問題高級研究員郭晨熹(Lynn Kuok)觀察,拜登在去年三月仍是民主黨總統候選人時,就提出振興民主及強化同盟的概念,上任後兩個月又罕見地由國安會公佈《過渡國家安全戰略指南》。
「拜登顯得有備而來,我們正在看到(印太政策上)強烈的一致性及延續性,也讓盟友感到安心。」她說。
▪️盟友安心 中國焦慮
一名 #白宮 資深官員27日 以背景說明方式向記者表示,拜登政府在上任之初就定調美國的國安挑戰在於「面臨日益獨斷(assertive)的中國與有破壞性(disruptive)的俄羅斯」。他還說,新冠疫情、氣候變化及技術革命正在重塑世界,而美國有巨大的機會領導各國採取集體行動,應對這些挑戰。
上述官員提到,拜登執政百日在聯合盟友應對中國挑戰上,已經取得了一些具體成果。除了針對新疆人權問題的制裁,他還以《 #中歐投資協定》(CAI)正在歐盟卡關為例,「我們的盟友看待中國挑戰的角度或許與美國不同,但他們現在更願意在戰略上與美國保持一致。」
美國數據公司晨間咨詢(Morning Consult)27日公佈的最新調查結果呼應了拜登政府的說法。這份報告對全球14個國家展開調查,發現13個國家(澳洲、巴西、加拿大、日本、墨西哥、俄羅斯、韓國、西班牙、英國、法國、德國、意大利、印度)對美國的好感度在近三個月內顯著提升,歐洲國家尤其明顯,德國人對美國的好感度大幅上升了22%至46%;日本人對美國的好感度也由一月的36%大幅上升至55%。
這項調查中唯一的例外是中國,中國人對美國的好感度由拜登上任前的21%下滑至17%。
▪️「對抗」為主、「競爭」突出、「合作」難成
美國國務卿 #布林肯 把美中關係分成三個領域:對抗、競爭以及合作。
華盛頓智庫布魯金斯學會高級研究員杜大偉(David Dollar)撰文稱,「在拜登執政的百日,與中國往來的重點一直放在對抗上」。他分析,「對抗」的主要領域在於雙方交流時的態度、台海以及軍事佈局;「競爭」的主要領域則在科技與貿易;「合作」的證據則僅有習近平參加了拜登主持的氣候峰會。
德國智庫馬歇爾基金會研究員馬曉月(Mareike Ohlberg )對於拜登對華政策智囊團的戰略方向表示肯定,她認為拜登重視多邊主義、重返多邊國際組織的作法是執政百日最大亮點。不過,她把美中高層的安哥拉治會議形容是拜登政府的「大失策」 (blunders)。
「拜登政府似乎被一個進入戰狼模式的中國搞得措手不及。」 馬曉月分析,雖然中國官員的戰狼姿態大多是表演給中國國內受眾看的,但西方國家不應該忽視一個重要的背景,「新冠大流行後,中國政府評估認為全球的權力平衡已轉移到有利於中國的狀態,因此須採取相對應行動。安哥拉治會議正是讓西方嘗嘗這種滋味。」
她認為在對中國有新的理解後,美國與歐盟都應該重新評估:若要採取「又競爭又合作」的模式,可行性有多高?「美國有可能週一跟中國談氣候合作;週二跟中國談科技競爭嗎?」
「無論是中國還是美國,雙方都沒有表現出有意重建關係的強烈意願。中國一直聲稱想要‘合作’,但我也沒有看到他們給出太多的迴旋餘地或妥協。」 研究中國政治的澳大利亞麥考瑞大學教授季北慈(Bates Gill)說,「因此我們正在進入一個風險極高的情況。」
季北慈點出兩大高風險的領域在於 #人權 問題以及 #台海。
▪️定調民主與威權主義之爭 有風險?
「 (拜登對華政策)最突出的就是有強烈的價值取向,以民主人權為核心。」旅居美國的政治學者鄧聿文告訴本台。
拜登將於今年舉行「 #全球民主峰會」,上述白宮資深官員強調,拜登認為美中競爭的本質是 「專制制度與民主制度之間的競爭」,更具體來說,哪一種體制與模式能真正為人民提供服務,而不是盜竊公民的財富與自由,這是顯而易見的。
拜登政府這種價值觀之戰的定調引起北京的全力反擊。
前中國駐美外交官、中國人民大學重陽金融研究院高級研究員何偉文在中共黨媒撰文批評美國刻意強化意識形態的分歧。他寫道「這是一個根本性的錯誤,因為價值觀不應成為維持國家與國家關係的基礎。」
中國外交部長 #王毅 上周也拋出所謂的可樂說「民主不是可樂,一個國家生產原漿,全世界一個味道」,來批評美國試圖以意識形態畫線。
「將(美中之爭)重點放在民主聯盟的意識形態上,這對東南亞國家可能不那麼理想,」國際戰略研究所的高級研究員郭晨熹(Lynn Kuok)則提出擔憂,她說,鑒於東南亞有許多國家也不能算是自由民主國家,這種美中對抗路線有可能適得其反,增加中國在該區域的影響力。
▫️Morning consult 民調:
https://morningconsult.com/2021/04/27/biden-100-days-global-views-america/?utm_source=newsletter&utm_medium=email&utm_campaign=newsletter_axioschina&stream=china
馬大偉分析 在 裘爺來了一李亦伸LYS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美國職籃週報001
2020-21NBA新賽季,我會在youtube頻道推出新節目:美國職籃周報,一周三次
節目搭檔是前運彩分析師,曾任蘋果日報記者馬大偉
每一集都有四個單元
1`裘爺開講:解析最新NBA戰情和人物+故事
2`運彩報報:聊聊明日賽事+預測
3`大家來踢館:不服來戰,留言最佳創意有獎
4`今日最瞎:NBA最瞎最不可思議最難以置信人事物和八卦+謠言
更多美國職籃情報+專業分析,請參考:https://wwincat.com/event
#裘爺來了 #美國職籃周報 #001 #NBA #運彩報報 #運彩貓
馬大偉分析 在 運彩冷門賽事怎麼看盤?數據一面倒莊家看PK盤一定有鬼?前 ... 的必吃
前運彩操盤手 馬大偉 教你如何 分析 ,即使完全看不懂比賽也沒關係! ... 現場進行一對一運彩 分析 ,本週第一位來賓就是我們「前台灣運彩操盤手」 馬大偉 , ...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