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黎2024 奧運接旗8分鐘:Ride & Art & hope》
與遺產結合的露天運動奇觀 《RIDE》
https://youtu.be/Wykqg9712qI
騎行文化濃郁、將建立城市自行車網絡、建立氣候友好型奧運作為目標的巴黎,在國歌演奏後,播放了與法國文化遺產結合的城市露天運動影片《RIDE》,由帶有強烈風格的運鏡方式而出名的瓦倫丁·珀蒂特(Valentin Petit)導演拍攝。
影片派出了法國極限單車BMX選手瑪雅(Estelle Majal)穿越巴黎最具象徵意義的古蹟,帶領觀眾從城市裡各具特色的屋頂俯瞰巴黎。
📍巴黎造幣廠
Musée de la Monnaie de Paris
運動員走在巴黎造幣廠豪華的宮殿屋頂。巴黎普遍採用金屬製成的屋頂,空中俯瞰,標誌性的銀灰色已經成為城市的名片之一。
📍巴黎大皇宮美術館
Grand Palais
在擊劍殘奧運動員的視角下,我們看到了巴黎大皇宮美術館的玻璃穹頂。作為活動場地。這裡是法國各大奢侈品牌辦秀的主要地點,也是巴黎氣候協議的展館。作為歷史遺跡,這裡也將與奧運會場相結合,在2024年翻新後用於承載擊劍、柔道和跆拳道等賽事的舉辦。
📍奧賽美術館、巴黎歌劇院、先賢祠
Musée d'Orsay
Opéra Garnier
Panthéon
自行車手穿越與羅浮宮、龐畢度中心及被稱為巴黎三大藝術博物館的奧賽博物館,飛過巴黎歌劇院,來到先賢祠,環環相扣的刺激場面,如間諜片。
影片來到巴黎協和廣場時,法國的年輕人在國家紀念碑中心下面進行著霹靂舞表演,向全世界介紹向所有人開放的新體育項目。
這是2024巴黎奧運會的特色新增項目之一,在年輕一代中引進特別受歡迎的運動項目也是這屆奧運的優先事項之一。
三年後,巴黎奧運霹靂舞將與攀岩、衝浪、和滑板四項運動一起,為百年奧林匹克運動增加流行元素。
協和廣場也將為承辦奧運賽事而改造,將設置75,000平方公尺的運動空間,包括操場、田徑跑道、攀岩牆、籃球場、BMX 和奧林匹克游泳池等,在容納不同奧運賽事的同時,也讓人民群眾能在這個古色古香的廣場上,度過運動的一天。
同時,與每年環法自行車賽期間一樣,香榭麗捨大街將成為公路自行車賽事的舉辦地。
距離巴黎 16,000 公里的大溪地是法國海外領地法屬波利尼西亞最大的島嶼,在這裡舉辦的衝浪活動。這使得巴黎2024奧運會創造新的紀錄,成為奧運會歷史上距離主辦城市最遠的獎牌數舉辦地。
凡爾賽宮附近將舉辦騎馬和現代五項全能活動;而戰神廣場將在臨時場地舉辦沙灘排球比賽,節省場地基礎架設費用的同時,也將國家的文化遺產與運動賽事完美融合。
塞納河計劃變得更開放包容,將在宏偉的環境中取消觀眾和運動員之間的界限,同時向民眾與奧運參賽選手開放。
屆時巴黎的地標建築不僅將成為世界頂級運動員的舞台,也是市民們休閒運動的重要公共空間。
貫穿整個影片的背景音樂《序prologue》由法國國內外最受歡迎的藝術家之一伍德基德(Woodkids)作曲,這是巴黎奧運的第一支原創音樂,描繪黎明時分,呼吸著清冷晨間空氣的一場賽跑。
靈感來自對運動員定時攝影的拆解,它像摺紙一樣將自己展開,解讀運動員肌體的震動與能量的爆發。
其中含有電子元素,由兒童和聲演唱,表達對未來世界的憧憬。
隨著巴黎鐵塔高高掛起了帶有巴黎2024奧運會徽的白色旗幟,人們跟隨「巴黎八分鐘」來到轉播分會場:特羅卡德羅廣場。
飄揚的大旗原本將長九十公尺,寬六十公尺的大小與足球場相匹,足以打破一項新的世界紀錄。
但在昨天的「巴黎八分鐘」中,我們看到的是埃菲爾鐵塔上旗幟的 CGI 版本。
特羅卡德羅廣場的場地規劃也別有講究,轉播的大屏幕後側方還設立籃球場等運動設施,為公眾提供體育和節日活動的空間,讓市民們實現一邊觀看奧運交接儀式,一邊運動的組合;同時,這也將城市與運動的趨勢緊密結合,反映體育運動的城市化趨勢,也凸顯出本次「全民運動」的概念。
緊接著是法國總統馬克洪在青年人的簇擁下,站在埃菲爾鐵塔前對著鏡頭喊出更高、更快、更強、更團結的奧林匹克新標語,彷彿指令一般帶領壓軸節目展開——巡邏兵飛行表演。
由賽繆爾·拉諾斯指揮的巡邏兵飛行表演隊是世界上最著名最古老的飛行特技小組之一,每逢法國有國家級盛事就會出現,並在世界特技飛行表演隊中,以精湛的編隊飛行表演和側重藝術性風格聞名於世。
本次表演中搭載巴黎俱樂部的兩名運動員、以及兩位幸運觀眾搭載 Alpha 噴氣式飛機在巴黎上空圍繞塞納河、羅浮宮等進行飛行表演,並在空中描繪出法國紅白藍三色旗幟的圖案。
最後將「巴黎八分鐘」引至結束的是巴黎申奧主席巴黎奧運委員會主委艾斯唐奎(Tony Estanguet)。
艾斯唐奎曾是法國皮划艇激流回旋男子運動員,也是法國第一位在同一項目獲得3枚金牌的運動員。
他登上特羅卡德羅花園 Live des Jeux 現場的舞台,用馬克筆在鏡頭上手寫「paris2024」,轉向巴黎湛藍的天空並結束,用浪漫主義的方式象徵著法國積極應對全球氣候變化的責任心,以及對奧運可持續的決心。
馬克操排球 在 宅媽花花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如果人生可以一帆風順,誰會想要整天愁眉苦臉不開心?
沒有任何挫折的人生,想必是許多人夢寐以求的生活吧?但,沒有任何波折的人生,真的會快樂嗎?或者該問,如果沒有挫折的存在,人還能夠感受到突破自我時所帶來的成就感嗎?
人之所以為自己所處的困境感到痛苦,是因為困境沒有被解決;只要困境還存在著,痛苦就不會消失,這是大多數人都明白的道理。但,許多人最大的問題是明白了問題在哪,卻不願意去面對與解決問題;用各式各樣的方式來逃避,甚至合理化自己並不需要去解決這些問題,因為那都是別人造成的、不是你的錯。
正如同標題所說的「如果人生可以一帆風順,誰會想要整天愁眉苦臉不開心?」,若是從個體心理學的角度,用「目的論」來解釋的話,應該改為「為了證明我的人生一波三折,所以需要讓自己看起來心情糟透了。」
快樂與痛苦通常都是相對的,你有多痛苦,當你熬過後就會有多快樂;你現在有多快樂,當你失去這個快樂的來源時,就會有多痛苦。如果你的快樂都是透過很大的成就來獲得,那麼我可以大膽斷言,這波疫情一定帶給您非常大的痛苦,因為您不習慣,或者說不知道如何從小事情上獲得快樂。
在這嚴峻的疫情下除了做好防疫之外,我認為台灣人現在最需要的就是練習「活在當下」,唯有腳踏實地活在當下時,才能夠擺脫不安並且感受到快樂。從疫情大爆發後至今,不論是政治人物的發言、新聞報導或者網路意見領袖、名嘴網紅的言論,絕大多數都是在「鼓勵焦慮」。
假如這一個月來你感覺自己每次開臉書、看新聞都會感覺胸悶、煩躁或憤怒,請您務必冷靜下來,因為您已經中了「鼓勵焦慮」的陷阱。恐懼與憤怒是最容易被煽動的時刻,也是最容易做出不理智決策的時刻,許多的群眾暴動或是群體暴力行動皆是在這樣的氛圍下產生的。
而或許,讓人民因為恐懼或憤怒失去理智,正是某些人希望看到的。
以疫苗來說,「數量不夠」、「緩不濟急」、「高副作用」、「打人家不要的」等等,這些即使煩惱了也無法改變當下任何情況的問題,就是「鼓勵焦慮」的典型操作手法。
而這也是大多數不快樂的人面對自己人生的價值觀,他們只盯著遙遠那無法改變的大問題,不願意低頭看看眼前可以處理的小事情;大煩惱解決不了,小問題越積越多,於是他們總是愁眉苦臉,開口就是人生好難之類的負面能量,因為他們有個巨大且難以解決的問題困擾著他們。
如果看到這裡的讀者有種自己被說中的感受,請記得我的所有個體心理學相關文章,當中所提到的負面感受,皆是以我本人罹患思覺失調與躁鬱症時期的角度下去撰寫的;上述的那些心態,正是讓我精神疾病無法改善,甚至越來越惡化的主要原因。不過,這部分留待未來有機會再跟各位仔細說明。
在電影《絕地救援》當中,主角馬克(麥特戴蒙 飾)因參與太空任務而與其他團隊成員一同登陸火星,在執行任務過程中因為遇上大風暴而提前中止任務撤返地球。
指揮官路易士(潔西卡崔絲坦 飾)賭命在風暴中找尋著被指派去採集火星物質的馬克,不幸的是馬克因為被物體擊中了生命監測裝置,使得所有團員們誤以為馬克已經殉職,為保全剩下團員的生命,指揮官只好下達撤離的指示。
從昏迷中醒來的馬克首先發現自己一個人被留在火星上了,並且他的腹部也被某種細長硬物給刺穿。我們試想如果自己是馬克,除了差一點因公殉職之外還被整個團隊丟包火星,那會是什麼樣的心情?
那不是把一個路痴丟包在西門町那麼簡單而已,路痴至少還能問人如何找到回家的路,除了馬克自己之外火星上根本沒有第二個人,或者說其他的生命體。有限的氧氣;有限的存糧;有限的能源,再加上安靜到近乎絕望的寂寞,你會怎麼辦?
馬克從昏迷中醒來後給自己的傷口緊急做了處置便開啟日誌,他在求生日第一天錄製日誌時提到三個重點,首先他說了自己可能無法撐到獲救的那天;第二點,他說主訊號天線刺穿了他的生命監測器,所以他並不怪罪團員們以為他殉職而撤離。第三點,就算幸運聯絡上太空總署,救援小組趕來也要長達四年的時間,而居住艙的資源只能夠維持一個月。
孤獨是一種比絕症更加可怕的威脅,在另一部同為絕境求生的電影《浩劫重生》當中就能看到,男主角查克(湯姆漢克 飾)為了排解寂寞而創造出威爾森(排球 飾)。
在影片播放結束前,我原以為會看到馬克崩潰的橋段,但由始至終馬克獨自一人在火星上超過四百天的日子裡,唯一一次的情緒失控也就只是怒吼一聲而已。甚至還比我在兩個小時內吼小孩的次數更少。
馬克獨自一人在火星上的第一天處理了自己的傷勢並錄下日誌,第二天開始感受到了寂寞帶來的恐慌,他看著居住艙外的暴風說了「我不要死在這裡」。從這一刻開始,馬克的一切行為目的就是為了活下去。
為了生存,馬克必須活在當下,因為他很清楚,繼續讓自己保持情緒低落的狀態沒有意義,再怎麼怨天尤人怪罪命運也改變不了自己離不開火星的事實;但他也只能等待救援,假如四年才會有救援小組來的話,只有一個月的存糧他要怎麼撐到四年的時間?
馬克本身是科學家同時也是植物學家,第三天起他清點了居住艙上的所有資源,然後在居住艙裡面自己做出一個溫室來栽種馬鈴薯;大顆的留著吃,小顆的繼續種,就這樣創造出原本短缺的糧食。
在那四百多天的火星求生記當中,馬克始終相信著會有人來救他,而他必須讓自己撐到救援小組抵達;在那些日子裡,除了持續錄製日誌以外,同時也克服了許多為了生存不得不解決的難題。
在最後終於盼到團隊成員們來救他時又遇上了世紀考驗,為了減少小艇的重量,馬克必須將能拆的零件通通拆掉;包括艙殼、控制台等等,讓團員遠端遙控他的飛行路徑。他嘲諷地說著自己絕對不會認為開敞篷車上太空有多白癡。
雖然馬克穿著太空衣,少了艙殼保護他也不至於窒息,但一但進入外太空之後若是發生什麼意外,馬克就是完全沒有任何生存可能了。他知道這是個多麽危險的計畫,但也是唯一讓他有機會獲救的計畫。
在執行前他與指揮官露易士通訊,若這項救援計畫失敗了,請去看看他的父母親,並且告訴他的父母親他不後悔當太空人,而且他始終熱愛他的工作;因為他所做的每一件事情,都會是人類科技的一大步。(社會貢獻)
。
幸好,馬克最終順利獲救並且回到了地球,片尾中馬克對著一群準太空人們說了自己在火星是如何存活下來的。
馬克:「我最常被問到的問題是,我一個人被困在上面時覺得自己會死嗎?當然會,當太空人必須先了解這一點。我們在討論太空,它不會聽你的。總有一天,一切會失去控制,一切都會失控,而你也只能說:時候到了;我的死期到了。你可以坐以待斃,或是努力求生,就這麼回事。動手就對了,想辦法解決眼前的問題,接著解決下一個,繼續下去。問題解決完了,就能回家。」
我們能夠從馬克身上學到個體心理學想傳遞的幾個重要信念:「信任他人」、「社會貢獻」、「活在當下」
人終將一死,但死亡若沒有迫在眉睫,鮮少有人會去思考自己還有什麼事情沒有完成。
即便是疫情嚴峻如下,絕大多數人其實並非真的感受到死亡帶來的威脅,而是為了逃避眼前的困難所以讓自己陷入恐慌的情緒;因為真的自覺會死的人,不會在乎疫苗是AZ還是莫德納;不會在乎Google meet跟Zoom的毛病有多少;不會在乎破口到底從何而來,又是誰該負起爆發群聚感染的責任。
自覺會死的人,或是已經明白人終將一死的人,不論在多艱難的環境下,都能夠看見自己還可以做的事情;都能夠在一片絕望中感受到幸福的存在;都能夠為自己把當日能夠做的事情通通完成,並且平安活下來看見隔日的陽光而感覺到滿足,且沒有任何遺憾。
想改變總是怨天尤人的自己,就不要一直回顧那些過往的榮光,或是不安於未來會出現的衰退;越是艱困的環境,越是要放眼於當下,做好這一刻你能做的事情。
“我認為除了放下過去,還必須放下未來。如果整天為了日後的事擔憂,就會忽略眼前。既然人生的每一天都是新的開始,明天的課題就留到明天再思考。”《變老的勇氣》,岸見一郎,台北市,平安文化出版,2018年。
“想辦法解決眼前的問題,接著解決下一個,繼續下去。”
好好的活在當下,這樣就夠了。
#阿德勒 #個體心理學 #被討厭的勇氣 #生命的意義 #自卑與超越 #理解人性
👇🏻簡單三步驟加入社團一同學習個體心理學
1.先填寫google表單: https://lihi1.com/lIqUe
2.再去社團按加入: 花花遇見阿德勒,個體心理學的實際應用
3.等待管理員審核批准(未填表單無法批准入社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