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年前的今天,約翰.藍儂在紐約遭人槍殺,享年40歲
藍儂夢想和平,他夢想一個只要做愛、不要作戰的世界,他相信一個沒有天堂或地獄,也沒有宗教的世界。最後這句話卻為他招來了殺身之禍。馬克.大衛.查普曼這名精神錯亂的25歲青年不只是披頭四的死衷歌迷,也是基督教的狂熱信徒,他在聽完這句歌詞與藍儂的其他發言後,計畫殺害藍儂。他帶著殺意前往紐約,確信藍儂已經成為了他的敵人。1980年12月8日的晚上,藍儂在達科塔大樓前下了車。查普曼喊了一聲:「藍儂先生」,然後就朝他開槍。藍儂倒地不起,他的眼鏡和〈薄冰行〉(Walking on Thin Ice)的歌曲試唱帶散落在他身旁。那時他才剛對小野洋子說:「我想在尚恩睡前看看他。」
內容及圖片選自《變調搖滾名人堂:搖滾巨星的詛咒與宿命》
☮博客來 限時優惠 79折 https://bit.ly/36RNR9Y
同時也有3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22萬的網紅香港花生,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主持: Sun, Gary) 1980年12月8日星期一,他在紐約市的住處The Dakota公寓的拱廊中遭到馬克·大衛·查普曼槍擊。當時,連儂與妻子小野洋子剛從Record Plant唱片錄音室回來。 St. Luke’s–Roosevelt Hospital Center醫院宣告連儂到院前死...
馬克大衛查普曼 在 五月天 瑪莎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12月8日,是所有披頭四迷最憂傷的一天。
1980年12月8日晚間十點多,結束錄音室工作的John Lennon,在紐約自家寓所前遭到槍殺,享年40歲。
這天晚上下著小雨,John Lennon錄完音回到紐約曼哈頓中央公園自家住宅門前,突然聽見有人叫他的名子,他回頭一看,一個穿著黑色雨衣的男子突然從角落竄出,接著就是一聲槍響,砰!打破了夜晚的寧靜,子彈就這麼穿過John Lennon的胸膛,砰砰砰砰砰,共計六發子彈,奪走的不只是John Lenoon的生命,更打碎了所有披頭四歌迷的心,一代巨星,就此殞落...
John Lennon身亡後,警方很快就抓到了兇手,他是披頭四的瘋狂粉絲,馬克大衛查普曼,極度崇拜John Lennon,曾經和查普曼訪談的心理學家,判斷他得了精神分裂症,因為過度崇拜John Lennon,並以John Lennon自居,而且無法容忍這世界上還有另一個"自己"存在,所以決定殺害John Lennon。
1985年,小野洋子為了悼念死去的丈夫,出資在中央公園內修建了一個"草莓園",位置就在達柯塔公寓的斜對面。草莓園裡有個圓形、黑白相間的馬賽克圖騰,上面寫著「IMAGINE」,出自於John Lennon為了世界和平而寫的歌曲。
平時就可以看到許多歌迷來到草莓園憑弔John Lennon,而每年的12月8日更有需多來自世界各地的粉絲來到這裡緬懷永遠的不朽傳奇。
John Lennon曾說:「我們是幽默的,在這個偽裝下,我們更能表達我們的主張,因為所有嚴肅的人如金恩博士和甘地,都會遭到槍殺。」有誰想到,這句話竟然血淋淋的發生他自己身上呢?
John Lennon是個和平主義追求者,雖然他不在這個世界上了,但他的理想卻從未消失。
---------------------------------------------------------------
Come2gether 雙人套票搶購中!
購買「 The Beatles,Tomorrow 披頭四 」
限定版 Come2gether 雙人套票 ,
隨票贈送獨家紀念徽章 2 枚。
〝Come2gether雙人套票〞組合價:560元,內含如下:
1.「 The Beatles Tomorrow 特展 」入場券2張 ( 7*28cm )
2. The Beatles 限量徽章 2 枚 ( 4.4cm*1、3.2cm*1 )
---------------------------------------------------------------
售票詳情如下:
*博客來:http://tickets.books.com.tw/progshow/08010802233351
*7-11 ibon
*全家 FamiPort
* Gomaji:http://www.gomaji.com/Taipei_p69387.html
馬克大衛查普曼 在 香港花生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主持: Sun, Gary)
1980年12月8日星期一,他在紐約市的住處The Dakota公寓的拱廊中遭到馬克·大衛·查普曼槍擊。當時,連儂與妻子小野洋子剛從Record Plant唱片錄音室回來。
St. Luke’s–Roosevelt Hospital Center醫院宣告連儂到院前死亡。他得年40歲。醫院表示人在受那樣的創傷後最多只能存活幾分鐘。當地新聞機構報道了連儂的死訊後,人群很快聚集到醫院裏和達科他公寓門前。連儂的遺體於1981年10月10日在芬克里夫墓園火化,骨灰被交予小野,她選擇不舉行葬禮。oward Cosell在ABC電視台《周一晚間橄欖球節目中的通告是關於該事件的面向美國全國觀眾的首次媒體報道。

馬克大衛查普曼 在 香港花生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主持: Sun, Gary)
1980年12月8日星期一,他在紐約市的住處The Dakota公寓的拱廊中遭到馬克·大衛·查普曼槍擊。當時,連儂與妻子小野洋子剛從Record Plant唱片錄音室回來。
St. Luke’s–Roosevelt Hospital Center醫院宣告連儂到院前死亡。他得年40歲。醫院表示人在受那樣的創傷後最多只能存活幾分鐘。當地新聞機構報道了連儂的死訊後,人群很快聚集到醫院裏和達科他公寓門前。連儂的遺體於1981年10月10日在芬克里夫墓園火化,骨灰被交予小野,她選擇不舉行葬禮。oward Cosell在ABC電視台《周一晚間橄欖球節目中的通告是關於該事件的面向美國全國觀眾的首次媒體報道。

馬克大衛查普曼 在 香港花生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主持: Sun, Gary)
1980年12月8日星期一,他在紐約市的住處The Dakota公寓的拱廊中遭到馬克·大衛·查普曼槍擊。當時,連儂與妻子小野洋子剛從Record Plant唱片錄音室回來。
St. Luke’s–Roosevelt Hospital Center醫院宣告連儂到院前死亡。他得年40歲。醫院表示人在受那樣的創傷後最多只能存活幾分鐘。當地新聞機構報道了連儂的死訊後,人群很快聚集到醫院裏和達科他公寓門前。連儂的遺體於1981年10月10日在芬克里夫墓園火化,骨灰被交予小野,她選擇不舉行葬禮。oward Cosell在ABC電視台《周一晚間橄欖球節目中的通告是關於該事件的面向美國全國觀眾的首次媒體報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