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城市生產的玩具比世界上其他地方都要多,但為何我們都對這些遺產卻視而不見?」
- 田邁修博士(Matthew Turner)(《香港玩具圖鑑》序言)
在玩具大世界之中,「香港製造」能在戰後五十年代招徠外國商家,甚至招覽國際品牌到港設廠,並在七十年代初晉身世界玩具的出口製造中心,本身就是一個奇蹟。當日的地緣政治,勞動人口密集,生產成本低廉等,都是香港工業起飛的原因,而玩具更隨著塑膠物料的普及而興盛起來。
回顧這些昔日大行其道的玩具時,會發現,本地玩具製造商觸覺敏銳,反應快,創意未必無限但毅力肯定無比,才是成就這個傳奇的關鍵。六十至八十年代是香港玩具的黃金盛世,1972年時更超日本、西德和美國等,成為世界玩具出口中心。當時政府曾開闢多個工業區,為玩具廠商提供更多空間擴大規模, 又在工展會進行銷售。
熱衷香港漫畫和玩具的楊維邦,在2017年時和另一位玩具收藏家莊慶輝合力撰寫了《香港玩具圖鑑》一書。厚厚的一本,由戰前開始,分門別類去記錄歷代曾在香港流行的玩具:公仔紙、鐵皮玩具、塑膠玩具、洋娃娃、交通工具、手槍、棋類、面具;在士多辦館出售的雪條棍、汽水蓋、刀劍仔、煮飯仔、膠兵仔⋯⋯還有傳統的九子連環、編織玩具、波子,以至各種節慶玩具。這些港產玩具雖然未必能和美國日本兩個玩具大國的質量相提並論,卻反照出這個城市的歷史發展、大眾市民的生活痕迹和集體回憶。
到了八十年代,工廠北移,香港作為玩具生產地的角色轉變,改為行銷、設計和規劃為主;。而隨著日本任天堂在1983年推出紅白機,之後又有Gameboy、Playstation電視遊戲機、掌上電子寵物機「他媽哥池」等,玩具也進入了電子世代;至於實體玩具,在千禧後也邁進另一個新階段,當中各類珍藏版可動人偶Figures ,加上由Michal Lau等帶動的原創設計玩具,令香港玩具變成Kidult的藝術和珍藏。
夏季號《 就係香港》重溯了香港玩具工業自二十世紀初至今的一路變化,訂閱詳情 https://shop.beinghongkong.com/products/%E5%B0%B1%E4%BF%82%E9%A6%99%E6%B8%AF%E3%80%8C2021%E5%B9%B4%E5%A4%8F%E3%80%8D
《就係香港》也可以在HKTV Mall網購!
https://www.hktvmall.com/hktv/zh/main/%E5%B0%B1%E4%BF%82%E9%A6%99%E6%B8%AF/s/H6143001
(玩具藏品由楊維邦、John Wu 及 keepkeepcompany 提供)
#2021就係香港夏季號 #香港製造 #玩具 #MadeinHongKong #玩具攝影
同時也有4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26萬的網紅有仇必記- 何志光頻道 Ho C K Jonathan,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
香港 代工廠 在 蕾咪 - Rami's Love & Live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蕾咪❤️投資】大家應該知道半導體產業是台灣的重要經濟支柱,如果小資族也想投資有哪3種方式呢?https://youtu.be/_YpZ-Ny01hU
前陣子全球大鬧晶片荒,半導體供應鏈也出現危機。而半導體可說是21世紀最重要的產業之一,在日常中隨處可見,像是高鐵、電動車、電腦、手機..跟我們的生活息息相關。
其實亞洲就是晶片的主要生產地,不只是台灣的台積電,韓國、日本、香港也都佔有一席之地,全球約75%的半導體產能都集中在亞洲,在未來10年內半導體業的發展也非常被看好,如果小資族也想在半導體領域中分一杯羹,主要會有3種方式推薦給妳們❤️
▶︎ 股票、概念股
除了台積電外,台灣還有許多封裝廠、測試廠、晶圓代工廠、iC設計廠等,大家可以上網搜尋相關概念股,選擇自己適合的標的呦~
▶ ETF
▶ ETN
ETN蕾咪上次在部落格中有介紹到,還不了解的可以先去看看呦~它的全名是「在證券交易所可以交易的連結指數報酬的債務性證券」,交易方式跟ETF很像,不過ETF是透過持有成分股追蹤指數,ETN則是直接追蹤指數。
另外ETN不會直接配息,會將收到的股利自動滾入再投資,反映在指標價值上,投資人在市場上賣出或持有至到期皆可獲得息值收入,屬於資本利得享有免稅的優勢☺️
最後要特別介紹統一亞洲半導體ETN,它是統一證券所發行的,針對亞洲半導體市場的龍頭公司,包含台灣、韓國、日本、香港,交易所掛牌之普通股中篩選16檔股票,從上游到下游涵蓋一條龍的半導體供應鏈❤️
▶ 前五大成分股佔比超過70%(截至6/30)
◦ 韓國 三星電子 19.71%
◦ 台灣 台積電 18.80%
◦ 日本 東京威力科創 13.95%
◦ 韓國 SK海力士 13.27%
◦ 台灣 聯發科 10.69%
【文末小調查】妳們符合哪個狀況呢?
A. 有投資半導體,主要以股票為主。
B. 有投資半導體,主要以ETF為主。
C. 沒投資過半導體,但考慮從亞洲半導體下手。
D. 其他___歡迎隨意跟我閒聊
香港 代工廠 在 文茜的世界周報 Sisy's World News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昨天又有一個關於BNT疫苗來源的新聞,郭台銘董事長正式澄清:
郭台銘報告0623
事關國人生命保障之重大議題,任何媒體必需本諸事實真相,也需經過仔細求證本人或基金會負責人員,才可對外報導,以免造成任何有權做決策的一方產生誤解,對於疫苗的購買作業過程中添加困撓,也阻礙取得疫苗的時程。若任何干擾對疫苗採購產生障礙,未來都會將過程公告大眾。
1. 關於今日(6月23日)聯合報與經濟日報記者李光儀的兩篇報導,郭台銘帶著台積電試圖繞過上海復星,完全不符事實,是未經求證的臆測性內容,除了破壞我們(鴻海,永齡,台積電)與政府,代理商,供貨商彼此的信任關係外,並加諸許多的不確定因素,可能造成疫苗取得之延宕。
2. 本人對於聯合報與記者李光儀在此提出嚴正聲明,針對兩篇報導完全不符合事實之內容立即撤除更正。
⋯⋯⋯⋯⋯⋯
*以上為郭台銘昨天的聲明。這些混亂的訊息集中於兩個焦點:
1)什麼叫BNT原廠疫苗?
首先BNT製造疫苗,為了擴大產能,疫苗由其製造,但繁複的代工,全部交給其他藥廠。這個世界上沒有BNT製造疫苗,BNT自己填裝代工的疫苗。BNT所有的疫苗都由輝瑞製藥(美國)、賽諾菲(法國)、諾華製藥(瑞士)、默沙東(美國)⋯⋯共14家代為填製無菌分管代工。因此標籤可能是輝瑞、可能是別的藥廠,但都有註明BNT。BNT疫苗有些從美國,有些從比利時,有些從法國、瑞士出貨。
只有部分由德國代工廠,由德國直接出貨。
香港復必泰,也是BNT生產的疫苗,輝瑞製藥歐洲廠代工,由上海復星集團代理進口而已。
2)疫苗的標籤,不代表該疫苗在當地生產,只是無菌填裝代工。因此該注意的是就人命公共衛生而言,該代工廠商是否符合資格,它的填裝過程疫苗有沒有受到污染。例如美國馬里蘭州一家疫苗工廠,代工生產AZ及Johnson Johnson :但出現了污染,目前美國眾議院正在調查中。
3)如果郭台銘,台積電等無法向BNT總公司短期內買到疫苗,因為根據國際媒體報導,其訂單已至2022年底。
台灣是否同意新加坡模式?
新加坡一開始去年三月初已經以國家主權基金淡馬錫入股BNT,也在去年底和以色列一樣,全球第一順位拿到Pfizer/BNT 疫苗。但是主要產量還是在美國使用,於是為了訂購更多Pfizer /BNT,新加坡同時也向上海復星集團買復必泰。這個方式,是否被台灣政府及民眾視為違反台灣主權?
目前據消息,台灣政府已經不再如一月時堅持,上海復星集團也同意賣給TSMC及永齡基金會。惟一問題是BNT滿滿訂單,疫苗何時可以賣臺灣兩家私人企業?
在台灣總統終於想通同意私人公司採購,避開政治立場的問題同一時間,全球都在搶購BNT:包括泰國訂單二千萬:菲律賓三千萬劑。新加坡身為股東,去年的下單,尚未到貨。
以下為新加坡加採購復必泰的連結:
https://www.straitstimes.com/singapore/singapore-to-receive-new-batch-of-vaccines-called-comirnaty-same-as-pfizer-moh
香港 代工廠 在 港。故 kongguhk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當智能電話愈來愈普及,幾乎人人一手機的年代。一部電視機,似乎不再是每個家庭的必需品。而電視機生產商是否已沒有出路?80後許純康(Ryan)卻仍然看好這個市場。
作為土生土長的香港仔,Ryan英國畢業後回港接手家族生意,他希望令更多香港人認識到,這個已經有20年歷史的港產電視機品牌:「我哋出口做得咁好,點解香港係我哋基地,反而牌子就唔出名呢?」
能夠做到「香港人撐本地薑」,是Ryan的希望。
「我哋喺外國幫人做代工,都已經咁出名,其實香港都可以試吓。」正是因為對自己品牌有信心,亦因為對香港這個家有一份情意結,Ryan深信只要努力,就可以令品牌「更入屋」。
雖然已是公司的執行董事,但Ryan很多事都會親力親為:「有時訂單太多,我都要自己去送貨,會接觸到唔同嘅人,聽吓佢哋有咩要求。」當各行各業都講求外判,講求節省成本,Ryan卻有一份堅持:「我哋堅持維修、安裝全部無外判,全部自己同事做。有一個客,係保安員,佢希望零晨五點鐘去送貨,我哋特事特辦。我哋應該係唯一一間,由小至22吋到大至65吋嘅電視,都會上門做維修。」
現時Ryan公司在深圳的廠房,二千多名員工每日能生產過萬部電視機,是全球第五大代工廠。
而實際上,香港只佔公司整體業務不足百分之一,Ryan堅持發展香港市場是因為一個信念:「世界各地嘅人都覺得,香港只剩低炒樓、炒股票。我哋想證明,香港人都可以做一件產品出嚟,令到世界各地都認同,令到香港人自己都自豪!」
而更深層次的原因,就是希望利用一部電視機,在每個香港家庭的客廳中重燃溫情:「依家好多人都話香港人冷漠咗,尤其係家庭關係裡面,其實分化都幾犀厲。我哋希望將電視機帶返畀香港市民,咁樣可以凝聚一家人去睇電視,令家庭更和洽,唔會各自低頭玩電話。」
今集《港。故》會帶大家看看,由上一輩打拚精神和新一代靈活多變結合而成,一個「本地薑」電視品牌的故事。
-------------
《港。故》:東網每周專題習作,講故事、講香港人的故事,請關注《港。故》fb:https://goo.gl/YJXtcw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r6KckuV672Y/hqdefault.jpg)
香港 代工廠 在 果籽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專題籽:深藏畢露】
六十至七十年代是香港製造業的全盛時期,本地製造的玩具行銷世界各地,出口量屬全球第一,八十年代工廠北移,香港的玩具生產線幾近消失,不過要尋回昔日港產玩具的蹤影,絕非不可能。
=========
全新副刊,推動知識文化多元。培養品味,立足香港放眼世界。不畏高牆,我們站在雞蛋一方。
《果籽》 栽種品味,一籽了然。 https://hk.appledaily.com/realtime/lifestyle/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1cE4XT339nc/hqdefault.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