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四32週年【7000港警高壓禁集會,港府以最高判處5年徒刑阻止集結;台灣線上紀念會集體默哀64秒;美國、德國、英國等地出現悼念活動】
今(4)日是六四天安門事件32週年,香港警方以防止COVID-19疫情擴散為由,拒絕了「香港市民支援愛國民主運動聯合會(以下簡稱支聯會)」在維多利亞公園舉辦年度燭光悼念會的申請,並且派出7,000名警力在香港島各地戒備,防止民眾聚集。此外,港警在今天上午,以「宣傳或公布未經批准集結」的罪名逮捕了支聯會的副主席鄒幸彤。在港警多方面高壓的阻攔下,香港今年紀念六四的活動大幅減少。
晚間8點30分,有數百位民眾前往銅鑼灣附近,舉起自備的燭光、或以手機的手電筒表示悼念,但因為有民眾高喊「光復香港,時代革命」的口號,現場戒備的員警舉起警告違反港版《國安法》的紫旗,驅趕聚集民眾離開現場。在香港各地,總共有9個教堂照香港教區在疫情下的規範、限制參加人數舉辦彌撒活動,但其中屯門贖世主堂舉辦六四悼念彌撒,遭到警方以違反限聚令為由,要求民眾離開。
雖然台灣疫情警戒升三級,無法舉辦超過10人的戶外活動,多個台灣的公民團體今晚仍以線上集會方式,號召民眾上網悼念六四。公民團體也在自由廣場上發起管控人數的小型獻花儀式,讓無法在港舉辦的六四悼念聚會,能在台灣延續。儘管颱風襲來,仍有民眾打扮成V怪客拉起「光復香港,時代革命」、「民族自強,香港獨立」的橫幅,站立在自由廣場上,風雨無阻地紀念六四。
■跨世代港人的六四記憶
參加維園的燭光晚會,是不少跨世代港人每一年在六四這一天的重要儀式。
「以前去參加的時候,大家一起唱紀念歌曲,很感動,」2020年在台灣創立,致力於幫助在台港人的民間組織台灣香港協會創辦人、45歲的桑普回憶道。2020年4月在台北重啟銅鑼灣書店的店長、65歲的林榮基也是連續參與了十多年:「每一年晚上我在書店關門後,都會到維園走走,看到很多年輕人會聚在一起討論時事。」而2019年流亡到台灣、年齡30出頭的港人Railey說:「有很多爸爸媽媽帶著小孩去參加,有時候我朋友也會跟我一起去。」
三位分別於2019年跟2020年來到台灣的香港人,接受《報導者》採訪時,憶起過往參加維園燭光晚會時的狀況,對比今年港府與港警嚴令禁止舉辦六四紀念會的現況,感到不勝唏噓。
1989年,從4月底一直到6月3日晚間和6月4日清晨,中國北京、成都等多個城市出現持續長達7週的民主運動,直到中共在6月4日當天出動人民解放軍、武裝警察,對天安門廣場上訴求民主改革的學生和民眾進行血腥鎮壓。從1990年開始,香港每年有數萬人聚集在香港島的維多利亞公園舉行燭光晚會,悼念死難者並記憶六四事件,在香港的晚會,一直是世界各城市裡規模最大的活動。
過往,主辦單位「支聯會」會在現場播放天安門事件的紀錄片,也播放天安門母親們錄製的音檔,並邀請來自港台的藝人帶著群眾唱歌。2014年與2019年這兩年,參加集會人數甚至高達18萬人。
■1990年到2019年,維園紀念六四燭光在持續29年後,被港府禁止
但在2020年,香港警方首次以防疫為由,不同意舉辦燭光晚會,但仍有上萬民眾自發地身穿黑衣拿著燭光到場悼念。今(2021)年,香港警方同樣以防疫為理由,嚴令禁止民眾到維園參加晚會。保安局長李家超公開表示,任何人都不應該參加未經批准的集結,違反者最高可判處5年徒刑。
雖然港府嚴令要求港人不得前往維園、或是在任何地方舉辦多人集會,但仍有少數民眾在各地舉辦悼念活動。
中文大學的校園間在3日晚間出現「人民不會忘記」的黑色橫幅;4日下午2點,香港大學的學生會成員按照每年的傳統,洗刷了刻著遭到血腥鎮壓死難者面孔的雕塑作品「國殤之柱」,此作品的底座以紅字刻著「六四屠殺」的字樣,因此被視為是紀念六四的象徵;社會民主連線的成員則是在3點30分,於銅鑼灣設置攤位,擺放電子蠟燭,並拉起「香港人加油」跟「平反六四」的橫幅。
■港府手段盡出,《國安法》下悼念日益艱難
香港警方為了防止民眾前往維園集會,在下午2點30分左右,以封鎖線包圍維園的中央草原與足球場,不讓任何民眾進入,並且在靠近維園的銅鑼灣站與天后站部署警力、在維園附近截查民眾。下午5點左右,一位國中三年級、身穿黑衣的學生在維園附近遭到警方盤查,被搜出背包中帶有數排白色蠟燭,警方對他口頭警告後放行。
桑普說,從上週港警一連串的動作來看,港府早已決心要將抗爭的火苗撲滅於萌芽的階段,防止任何民眾集結的可能。
香港警方在5月27日,先是拒絕了支聯會5月30日「毋忘六四」遊行的申請;6月2日下午,支聯會設立的「六四紀念館」受到食物環境衛生署的人員調查後,港府以紀念館沒有申請公眾娛樂場所牌照為由,暫時關閉紀念館。
而在今天上午8點左右,港警以違反《公安條例》第17A(1)(d)條,「涉嫌宣傳或公布未經批准集結」的罪名,逮捕了近期接受《路透社》等國外媒體採訪時,表示會以個人身分到維園點燭光的支聯會副主席鄒幸彤。今天港府也在香港島各地部署了7,000名警力,防止民眾聚集。
2020年自發到維園悼念六四的前香港眾志祕書長黃之鋒,與前區議會議員岑敖暉、袁嘉蔚及梁凱晴等人,也在5月7日遭控參與「未經批准集結」,被判處4個月到10個月不等的刑期。
桑普認為,港府用盡辦法禁止港人紀念六四,試圖讓從1990年開始一直到2019年、維持了29年的傳統消失。「香港不能辦但台灣可以辦,這讓台灣的地位愈來愈重要,」林榮基說。
■疫情嚴峻下,台灣公民團體仍串連各國人士線上演講,並集體悼念默哀64秒
台灣從5月中旬開始,因疫情擴散,全國警戒提升到第三級,過往民間組織會在自由廣場上舉辦的集會,今年縮小成為限制人數的獻花儀式。以「華人民主書院」為首的多個民間團體,今晚舉辦了「人權照亮民主,同行抵抗極權」的線上悼念晚會,並且邀請多位民意代表、立法院長游錫堃與NGO團體參加。日本、美國、英國、澳洲、德國、加拿大等國也有舉辦悼念活動。
從下午4點開始,在台北的自由廣場上以遮雨棚搭建的小型紀念場內,少數民眾陸續冒著彩雲颱風帶來的大雨到場獻花致意。線上直播的悼念活動則是在傍晚7點開始,陸續有來自流亡美國的中國維權人士、獲得英國政治庇護的前香港立法會議員羅冠聰等人到線上致詞。晚間8點9分的時候,線上直播參加者同時默哀64秒鐘。
「許多曾經在香港舉辦六四晚會的夥伴被捕入獄了,」華人民主書院倡議主任郭歷軒說,舉辦這個悼念會除了是對六四天安門的事件致敬之外,也是延續香港夥伴們他們無法在香港繼續的工作。
曾經參加過香港維園悼念會、也參加過台灣自由廣場六四活動的桑普觀察,台灣人紀念六四的規模一直都不大,人數頂多幾百到上千人,對於紀念六四並沒有太大的熱情。相反地,香港人在2019年反送中運動以後,對於六四中共血腥鎮壓民眾有了很大的共感。
■何桂藍獄中手記:「六四已從一份記憶,轉而成為對照」
目前仍在監獄裡受羈押的何桂藍,也在六四前夕,託友人把她的想法公開於個人Facebook上:「經歷過2019 ,對香港人而言,六四已從一份記憶,轉而成為對照。政權消除記憶之勢固然強橫,然而在思考如何將記憶承傳下去的同時,也必須要回答:當我們也有了自己的切膚之痛(雖程度有別),六四記憶與香港本地的反抗之間,超越身分認同的紛爭以後,有著怎樣的連結?」
在2019年因為參加反送中運動流亡來台的Railey認為,在1989年發生的六四天安門事件,中共用軍隊、坦克鎮壓群眾,2019年在香港反送中運動裡,港府是用警察跟黑幫來鎮壓。「歷史是會重演的,只是演員不一樣而已,」Railey希望,台灣人可以從這些歷史中了解到中共的真面目。
香港因為港警的高壓封鎖,讓民眾無法集會悼念。台灣則是因為疫情嚴峻與颱風來襲,讓大部分的活動都轉為線上舉辦。
林榮基、桑普與Railey三位來到台灣的港人也分別以不同的方式紀念六四。Railey在家中,打開電腦,觀看台灣民間團體舉辦的「人權照亮民主,同行抵抗極權」線上活動直播。桑普跟林榮基在下午不同的時間,前往自由廣場的遮雨棚獻花、向六四的死難者致意。「這次覺得特別有意義,香港現在禁止,這邊還可以參加,很珍貴,」林榮基說。(文/楊智強;攝影/劉貳龍、楊子磊、陳曉威)
#收聽Podcast
【六四特輯|我在天安門廣場上待了40天:一個台灣攝影記者的見證】https://bit.ly/3vPl1RW
#延伸閱讀
【槍口兩端的六四記憶──當解放軍與受難者在台灣相遇】https://bit.ly/3dvRh3i
【林慕蓮:中共對六四施展「遺忘術」,30年後人們挑戰的不是黨、是真相】https://bit.ly/3gp0VHJ
【被消失的3,584個關鍵字:六四這一天,牆內的人想說什麼?】https://bit.ly/3cr8CJi
【《未燒書》的時代餘燼:當我們站在六四清場前的天安門廣場】https://bit.ly/3gdxok9
#報導者 #香港 #台灣 #六四事件 #天安門事件 #悼念 #燭光晚會 #JuneFourth #Tiananmen
同時也有5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5萬的網紅黃偉民易經講堂,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20191126 黃偉民易經講堂 麥美娟是先知! 早在今年六月,她在林鄭的辦公室,對著這位特首怒吼: 「小你老味! 我地以後仲駛選舉嘅?」 對,她的動物本能對,林鄭政府的施政邏輯和方式,建制派唔駛選了,以後都唔駛選了。 林鄭將共產黨在香港幾十年的統戰經營,完全清袋了。 香港人大勝,親...
「食物環境 衛生 署 局長」的推薦目錄:
- 關於食物環境 衛生 署 局長 在 報導者 The Reporter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 關於食物環境 衛生 署 局長 在 黃偉民易經講堂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 關於食物環境 衛生 署 局長 在 容海恩 Eunice Yung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 關於食物環境 衛生 署 局長 在 容海恩 Eunice Yung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 關於食物環境 衛生 署 局長 在 食環署署長劉利群明起接任食衞局常秘- 20210222 - YouTube 的評價
- 關於食物環境 衛生 署 局長 在 食物環境衞生署- Government Organization - Facebook 的評價
食物環境 衛生 署 局長 在 黃偉民易經講堂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20191126 黃偉民易經講堂
麥美娟是先知!
早在今年六月,她在林鄭的辦公室,對著這位特首怒吼:
「小你老味!
我地以後仲駛選舉嘅?」
對,她的動物本能對,林鄭政府的施政邏輯和方式,建制派唔駛選了,以後都唔駛選了。
林鄭將共產黨在香港幾十年的統戰經營,完全清袋了。
香港人大勝,親共無著數!
只要七成投票率,三百萬人出來投票,西環那些古零精怪的種票老人掌心雷,就全無作用。
在未來日子,登記的選民會愈來愈多,因為這半年林鄭政府的暴政,教育了全港中小學生,他們未成年,今次不能投票,但他們正在長大,青春,正義,是邪惡政權的剋星。
做了選民,他們不會躲在家中裝睡,只顧旅行供樓自助餐。今日未成年,他們都不怕警棍濫捕催淚煙,他們願走上街頭,被黑警暴打。他們都不怕;做了選民,他們更不惜排隊一小時投票了。
反共反暴政的力量在增長,那些骯髒下三流的做假種票大陸旅遊車的,就是這麼多。
歷史的巨輪在動,世界的反共狂潮已現,不論在那個領域,凡掛著中共旗號的人,選舉都失敗。
你看那個北京政協,魔鬼牧羊人管浩鳴,企圖問鼎聖公會港島區主教寶座,輸了。
禿鷹曾偉雄,被北京推薦,出任聯合國毒品辦公室總幹事,輸了。
這是國際政治外交實力的寒暑表,本來北京推薦,一定手到拿來,好似陳馮富珍那些,誰理你什麼工作能力。禿鷹慘敗,傷的,是中共的國際地位,一葉知秋了。
還有在香港,那批掛著北京招牌,毛主席好學生的政治惡棍,梁美芬、何君堯、周浩鼎、陳振斌、麥美娟、張國鈞、陳家珮、鄭泳舜、李梓敬、田北辰……等等等等,全輸了。單靠西環插喉輸鐵票的,政治死亡了。
林鄭政府最強的催票劑,催動七成選民出來的,是那一萬枚國產催淚彈。
香港的上空毒煙瀰漫,醫學界憂心市民的健康,要求按國際慣例,公佈警方發射催淚彈的成份,好對症下藥;化學專家警告,這些含極高濃度二噁英和山埃等致癌物質的化學成份,會污染環境,食水,和透過衣物,進入人體,留存體內,影響一生。
前線記者,在樓下玩耍的小孩,飽受催淚毒煙的主婦,不同工作而聞到催淚毒煙的市民,在示威集會做後勤支援的義工,都出現不同程度的不適和病徵。但林鄭政府,專責市民食物及衛生的問責局長陳肇始卻說:
不宜公開國產催淚彈成分,免影響警方部署云。
她年薪四百多萬元,本來是專責市民健康的,現卻擔心警方的部署來。
林鄭政府擔心的是什麼?
六個月內,發放了過萬枚催淚彈,吸入這些毒煙的,首批便是那些放彈的前線警員。
醫生和化學專家一再說,警員的豬嘴和制服,隔絕不了二噁英和山埃,前線警員不但會吸入,還會跟衣物帶回家,衣服在家中清洗,毒物會殘留在洗衣機內,全家人都會觸及。
不公開成份,大家博博吓當唔知;公開了,最恐慌的,未必是醫生和市民,應該是前線警員。
陳肇始怕前線警員兵變,影響警方部署,但卻間接實現了坊間“黑警死全家”的詛咒。不如一不做二不休,放風出去,上深圳食「海底撈可解二噁英」好了。反正,警員的夢想生活,也不過是,下班上深圳食海底撈,退休住肇慶七星岩而已。
世界看著香港,香港人憤怒了!
星期日的區議會選舉,全港的大街小巷,都排著人龍,從早上七時,投票站都未開門,到晚上十點半,人龍仍在。
有親戚朋友在多倫多坐十六小時飛機回港,為的,就是投這一票,區議會的一票!
香港人憤怒了!
選前心中忐忑,西環經營選舉幾十年,專業種票鐵票如山,香港人能拿下一半議席否?二百三十席是否痴人說夢?
終於,452個議席中,民主派共取得388席,事前無人敢想過的數字。
以388取卦,得《周易》第三十五卦火地晉卦二爻動,變卦為第六十四卦火水未濟卦。
火地晉卦二爻動,變卦為第六十四卦火水未濟卦。
晉卦,上卦離為火,象徵曰,下卦坤為地,象徵大地,卦象成了一幅日出大地的畫象。太陽從大地升起,為旭日東升之象。
這個月初,十一月五日的節目,才講過這個卦,火地晉卦是屬於政治改革的卦。
當晉卦的錯卦,六爻全變,水天需卦,象徵的基本需要,完全解決後,即經濟改革成熟後,到無可避免的政治改革便會來臨。
一個城市,人民努力的總目標,是依附光明。所以火地晉,內卦的地,即民眾,還追求上卦離火的火明的。
柔進而上行,指晉卦的主爻,第五爻,六五陰爻,君位,無論誰做領袖,他都是從民眾而來的,即使大權在握,都是來自民間,要了解民間疾苦。
任何的領袖,責任只有一個,要做人民喉舌,要替人民謀福利,要改善民生。
晉卦在今日社會而言,就是要發展民主,爭取人民政治參與權的象徵。
柔進而上行,大眾可以「進而上行」不是只能在基層生活,任由權勢擺佈,因為君位六五的陰爻,都是由下卦坤代表的民眾而來。
任何人,都可以晉而上行,健康的社會,一定要保留這樣的空間。
388個議席這組數,得火地晉卦二爻動,所以變卦為火水未濟卦。未濟,未解決。
上卦離為火,下卦坎為水,火性上揚,水性向下,各走極端。
未濟卦六爻統統失位,君不君,臣不臣,父不父,子不子。
這個卦象,沒有一個位置是對的,人人都未能發揮功能。
未濟,未解決,既然是未解決就必須繼續努力,奮鬥前進。因此,火水未濟,就含有生生不息之象。
《周易》六十四卦,將未濟卦列於最後一卦,在既濟卦之後,含義很深,有終而復始之義。搞掂一件事,引發萬件事的開始,宇宙循環,往來無窮無盡,人世間的人和事,發展永無終結。
既濟,只是一個階段,之後,又要開始一個新的循環。所以,《周易》的用心,是說明既濟一事,未濟又起。
既濟,是開始的終結;未濟,是終結之後的開始。
我們拿到了388席,表面上是火地晉卦,日出大地,旭日東升之象;但因二爻動,變為火水未濟的結果。
未濟,每爻都失位,大家都在抱怨。買麵包的抱怨,賣麵包的也在抱怨。每個人都不安其位,完全沒有凝聚力。
六十四卦中,只有火水未濟卦是如此。
但未濟卦的綜卦、錯卦、互卦都是水火既濟卦,即是說,既濟中有未濟,未濟中又有既濟,《周易》要說的,所有事物,都不是死局,一定有活路。
因為有既濟才有未濟,有未濟,便有既濟。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未濟雖然未渡河,未達彼岸,仍在輪迴苦海,但有無窮希望。
就卦的結構看來,既濟未濟之間,隱藏很多可能性,成功失敗,往往只在一念之間。
未濟卦卦辭:
未濟。亨。
小狐汔濟,濡其尾,無攸利。
既然未濟,為十麼卦辭一開始就說亨?
先說亨,再列出具體自然現象。
卦辭強調「小孤」,不是老狐狸。
小孤經驗不足,但始終是狐,有點小聰明。用渡河象徵考驗。
汔濟,差少少,就遇到了。濡其尾,象徵風險。身子重了,不拘氣力游到彼岸。
人生很多無奈,就是這個「汔」字,差少少。差少少就搞掂,就是差少少。
小狐狸差少少就遇到河了,又唔想中途而棄,想著彼岸,但水太深,差少少。
濡其尾,尾已濕了,負擔愈來重,狼狽地返回岸邊。有些唔肯回頭的,「濡其首」,滅頂了。
無論游到那裡,只要未上到彼岸,就是未濟。
從來無想過渡河,根本無遺憾,想渡河,差少少成功,未做到,那種不甘心,就是小狐汔濟。
《周易》用小狐為象,因為狐狸性格狐疑,沒有真正的信心,所以是不容易得到解脫的。
風澤中孚卦教我們,必須要有真正信心,才能利涉大川。
信及豚魚,連最蠢的小豬和魚都受你感動,即靠信仰就可渡過難關。小狐狸有狐疑,沒有真正信心,就是過不了這一關人間考驗的。
小狐狸不經挫折,是不會長智慧的,人生失敗多幾次,見識就自然廣了,未來還有機會成功。要知難而退,不要到「濡其首」的絕境。
濡其尾,當然無攸利,但懂得回頭,未來還是會亨通的。
濡其尾,無攸利,因為小狐狸道行未夠,就想過河。苦海無邊,回頭是岸,此岸還在,還有希望。該回頭的時候回頭,將來才有亨的權利。
林鄭發表聲明,回應今次選舉結果,說政府會虛心聆聽市民意見,並認真反思。
全港市民用選票,說了意見,政府又反思了什麼?五大訴求,最易立即實行的「獨立調查委員會」,都未見起步,你的反思,只是虛應其事。
苦海無邊,回頭是岸。歷史巨輪已起動,林鄭這狐狸只能回到香港人身邊,此岸仍在。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A7f6erqVKW0/hqdefault.jpg)
食物環境 衛生 署 局長 在 容海恩 Eunice Yung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我在11月23日的立法會會議上提出動議,要求政府正視市民對領展的不滿,最終獲得通過。領展以「賺到盡」模式經營,完全不顧其社會責任,除了拆售停車場,把部分街市管理服務外判,造成承包商壟斷經營的情況外,還大幅增加旗下商鋪租金,逼走小商戶,引入大量連鎖店,令物價大幅飆升,罔顧升斗市民的生活需要和負擔能力。我要求競爭事務委員會調查領展是否違反《競爭條例》,並考慮在各區合適的地點設立臨時墟市和增建綜合市政大樓,令基層市民有更多選擇。政府亦應該全面檢視現有的地區發展模式,改善地區設施的供求和管理。政府表示會積極與區議會合作於合適地點設立墟市,並在情況許可下加強公眾街市設施,包括興建新街市。
我並不贊成回購領展,這樣必然會推高領展股價,變相令納稅人的金錢落入領展及其股東的口袋中。即使回購成功,政府亦會面對長遠的管理問題,回購並不是解決問題的靈丹妙藥。
以下為我的發言:
近年,社會各界對領展的營商手法感到極其不滿,不少人批評領展純粹以商業模式管理轄下街市和商場,包括大幅增加街市商舖租金,扼殺小商戶的生存空間、拆售停車場、將月租車位改為浮動車位,以及將管理服務外判等,完全是要「賺到盡」,只顧賺取最大的利潤回報,向股東交代,卻忽略基層市民的日常生活需要和負擔能力,令市民生活百上加斤,完全忘記企業應有的社會責任。作為議員提出首個議案,我希望就我在選舉期間,親耳聽到的意見、親眼見到問題,帶入議會,表達我的關注。
主席,新民黨過去一直關注,並積極跟進領展的問題。我同新民黨都認為,領展問題表面上是涉及市政、民生的問題,但市政服務的提供及管理,直接受地區行政影響,所以市民對領展的不滿,其實同地區行政管理出現問題有關,政府有必要一併處理。
今日我提出“力促市場健康競爭,制衡領展獨大局面”的議案,希望可以爭取各位議員的支持,促請競爭事務委員會就領展的經營或個別市政服務的提供展開研究,甚至全面調查領展有否違反《競爭條例》,同時希望政府正視各區社區設施和服務不足、商品和零售店舖選擇不多,影響居民日常生活的問題,透過推出短期措施,包括設立臨時墟市,為居民提供領展街市和商場以外的選擇,以及推出以地區為本的先導計劃,在有需要地區興建公營街市,並邀請社企參與營運;長遠則應研究在各區興建新型綜合市政大樓,以及改善和提升現有市政大廈的設施,為居民提供更全面、更切合居民需要的社區設施;同時希望政府全面檢視現有的地區行政模式,以提升行政效率和市民的生活水平。
主席,領展擁有獨特的背景和使命,服務逾70萬戶公屋居民,在不少市民眼中,領展並非一般的商業機構。現時領展的問題,主要是政府政策出現了問題。房委會在2005年以具極爭議的條件把其大量零售和停車場設施分拆出售予當時的領匯,即現在的領展,但出售契約不夠嚴謹,房委會和領匯的買賣契約附設限制性契諾。一般而言,商場鋪位和停車場設施不得分拆出售。不過,如房委會在有關屋邨或屋苑已沒有持有任何物業權益,商場鋪位不可分拆出售的規定無效;如房委會在有關屋邨或屋苑已賣出任何住宅單位,停車場不可分拆出售的規定則無效,即是容許領展將整棟物業出售,停車場則可「拆骨」出售,根本未能有效約束領展承擔和履行其社會責任。由於現時不少公共屋邨只有領展旗下的街市商舖,缺乏競爭,所以領展大幅加租的情況令人非常關注。以將軍澳厚德街市為例,在大半年前,有超過10間商舖相繼結業,據了解,主要因為領展大幅加租,最高達30%,令到不少商戶無法繼續經營,亦令區內居民在無選擇的情況下被迫「挨貴餸」。
此外,領展將街市商場的管理服務外判,亦製造了不少問題。今年2月,青衣長發街市商戶因反對領展將街市外判予承辦商建華,決定罷市7日,而建華在3月接管街市後,曾經參與罷市的商戶則全體不獲續租。外判商以垂直整合方式經營,讓旗下街市商舖營運更具經濟效益,原本是無可厚非,但不少人批評,領展與外判商之間的角色重疊,對於外判商旗下商舖無牌經營視若無睹,更縱容外判商藉加租及操縱街市零售價格等手段,迫走小商戶。我必須強調,「外判管理」不代表「外判責任」,領展在這方面是責無旁貸,希望領展加強對外判商的監管,保障市民的合理權益。
領展上市至今已多次出售資產,涉及多個商場和停車場,有居民表示,有拆售車位的售價高達90萬元,相信拆售車位為領展帶來非常可觀的利潤。不過我想問領展,在出售資產的同時,有否顧及居民和小商戶的權益和需要呢?今年4月,領展將大埔運頭塘商場出售,新業主接手後隨即發律師信要求商場內6間小店要在半年後離場。據報道,運頭塘商場租戶與領展及新業主簽訂的租約,其中一項條款列明,只要業主決定出售、重建、翻新物業等,只需給予租客不少於6個月通知,便可終止合約。合約條款如此不平等,難怪連保安局局長黎棟國都要企出來,伸張正義,簽名支持運頭塘商場的小商戶。
主席,近年不少商舖不敵領展大幅加租而結業。根據政府和領展在今年年中公布的數據,港島、九龍和新界區私人零售業樓宇的平均租金都有明顯跌幅,其中九龍區的跌幅最大,高達30%,但領展旗下物業租金卻不跌反升,部分物業租金升幅更超過10%。不少人質疑,領展仍然可以在逆市中大幅加租,是否因為領展壟斷了街市商舖的供應?所以,我同不少市民都希望,競爭事務委員會能夠就領展的商舖營運進行研究,尤其是街市方面,探討如何可以促進競爭,並向領展提出相關建議,讓市民能夠享有更佳的價格、更優質的產品,以及更多樣的選擇;有需要時,應主動調查領展有否違反《競爭條例》中的「第二行為守則」,即《條例》第21條指,擁有相當程度市場權勢的企業,不得濫用有關權勢損害競爭。
就市民對領展和社區設施的不滿,我在今年4月和5月,聯同新民黨立法會議員和公民力量區議員先後約見了領展的管理層,以及政務司司長林鄭月娥,反映市民的不滿,並且向司長遞交建議書,希望政府盡快規劃並落實興建新型綜合市政大樓。
我剛才已經講過,領展問題的核心,涉及深層次的地區行政管理問題。在香港回歸以前,各區的食物衛生、清潔街道、文康設施、熟食中心等市政服務的管理,分別由市政局和區域市政局負責。隨著兩局解散,地區行政模式出現變化,相關地區服務的管理工作,分別改由民政事務總署和區議會負責。區議會只是諮詢機構,缺乏實權,社區設施的規劃,要依賴長期在「象牙塔」內的官員制訂,試問他們又如何可以切實理解地區的需要?市民的訴求?今日的議案已清楚指出,領展問題是地區行政的一部分,但民政事務局局長居然沒有出席,回應今日的議案和議員的發言,我在此表示遺憾。
從前由兩局負責提供市政服務的模式,體現了「地區自主」的精神,決策當然更貼近民情民意。事實上,社會上有不少聲音批評現有地區行政模式欠缺彈性和效率,未能切實、有效回應各社區的不同訴求。所以,政府有必要考慮是否需要檢討現時的地區行政模式,例如在規劃及管理新型綜合市政大樓方面,可以增強區議員的參與,確保規劃及各項服務的提供能夠更貼近區內居民的需要。
主席,完善社區規劃、改善市政服務,提升市民的生活質素,是政府的基本責任。然而,政府現時用作釐訂地區市政和文康服務供應的規劃標準,與不少地區居民的實際情況和需要都有明顯落差,大圍就是其中一個例子。新民黨和公民力量近年多次向政府反映,大圍區內的社區設施老舊不足,加上區內人口持續增加,現有設施根本不足應付大圍居民的需要,街市、圖書館、託兒服務、幼兒園、長者服務中心,以至泊車位通通不足夠,對居民日常生活帶來很多不便,希望政府能夠回應居民的訴求,在大圍興建綜合市政大樓。
我在上星期三的立法會上提出了有關的口頭質詢,不過好可惜,發展局局長的答覆已清楚表明:「政府現時未有計劃在大圍興建新的綜合服務大樓。」我和新民黨及公量力量,以及很多大圍居民都感到非常失望,有居民更希望我同局長講:「大圍居民憤怒了。」希望政府能夠從善如流,認真考慮並早日落實在大圍興建綜合市政大樓。
主席,領展今年獲國際購物中心協會頒發兩個獎項,包括領展「愛•匯聚計劃」奪得大會基金所頒發的「Albert Sussman國際社區支援獎」,以及天盛街市獲頒「亞太地區購物中心大獎 – 翻新及擴建」組別銀獎,對於受影響的市民而言,實在是相當諷刺。平情而論,領展接手管理房委會部分街市商場後,一定程度上為部分街市商場帶來新景象,例如不少街市加裝了冷氣,環境比以前更加乾淨、整齊,但同時卻因領展的營商手法產生不少問題,包括大幅租、月租車位變浮動車位、管理服務外判等,這些都是備受爭議和批評。林鄭月娥司長曾形容領展是需要處理的「三座大山」之一,我希望領展能夠認真審視是否應該改變現行以利潤掛帥的營商模式,更加關顧居民的需要,以其定下的抱負「服務社群並提升其生活質素」為依歸。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PyPKrI8tPqE/hqdefault.jpg)
食物環境 衛生 署 局長 在 容海恩 Eunice Yung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立法會今天恢復二讀《2017年撥款條例草案》,讓議員就財政預算案的建議發言。
我一直對香港的公共醫療服務深表關注,早前和一些新界東的區議員與衛生局副局長陳肇始教授會晤,就表示希望政府可以投放更多資源,增加威爾斯親王醫院和將軍澳醫院的人手,並於各區開設基層醫療診所及發展預防醫學,為居民提供更完善的醫療服務。同時,我亦希望政府確立牙科為公營醫療系統的一部份,並且加強相關醫護人手的培訓。
另外,香港舊樓的維修及管理問題一直存在,我認為政府應增撥資源,設立一個提供「一條龍」服務的支援平台,為業主和法團提供全面的支援和協助。
當然,政府亦要繼續鞏固和提升公務員團隊的士氣,回應公務員對服務條件的訴求。希望下屆政府能投放更多資源改善市民的生活,為香港經濟發展策略訂立長遠規劃。
以下為我的發言全文:
根據匯賢智庫近日發表有關香港長遠競爭力的研究報告,自回歸以來,香港的競爭力一直存在不少隱憂,近年甚至有每況愈下的趨勢。 2012年以後,香港經濟增長率持續放緩,平均每年只有低於3%的實際增長,2015和2016年更進一步跌至只有2.4%和1.9%;此外,土地和勞工短缺兩個發展樽頸,以及社會凝聚力不足等問題,都是急需要香港正視和探求切實可行的解決辦法。現時特區政府坐擁超過9,350億元的財政儲備,單是2016/17年度的盈餘已高達928 億元,我相信,政府是有能力按社會需要作更多承擔,關顧社會上不同階層市民的需要。所以,我希望下一屆特區政府,能夠就香港長遠經濟及社會發展投放更多資源,提振本地經濟,讓市民的生活得到更好的改善。
財政預算案應該為香港經濟發展策略訂立願境,可惜近年的財政預算案予人只追求收支平衡的感覺,未有展現出特區政府為未來投資的決心,我對此表示失望的同時,更希望下一任財政司司長不會好似過往的財爺一樣,被指是「守財奴」,而是能夠以新思維和具前曕性的目光,引入配合香港實際發展需要的理財哲學,善用盈餘,加強政府作為市場促進者的角色,為青年創造更多機會,讓他們有更多向上流動的機會,為香港的未來創建更穩固、更具發展潛力的經濟環境。
主席,在今個星期一,我聯同一批新民黨及公民力量的新界東區議員,與食物及衛生局副局長陳肇始教授等官員會晤,反映了我們對新界東的公共醫療服務、公眾街市管理及環境衛生問題的關注,並提出了一些改善建議供局方考慮。公共醫療服務方面,多位區議員都表達了相同的訴求,希望政府可以投放更多資源,增加威爾斯親王醫院和將軍澳醫院的醫生、護士和其他輔助醫療服務人手,為新界東居民提供更全面、更能滿足新界東居民需要的公營醫療服務。
此外,我們亦希望政府能夠加強沙田、大埔等地區的普通科門診和牙科服務,尤其是長者牙科服務,令更多長者能夠及早接受牙科服務和治療,讓他們活得更加健康和開心,減輕長者的醫療負擔。但我相信在這個問題上,大前提是要政府先確立牙科為公營醫療系統的一部份,並且加強相關醫護人手的培訓,因為現時政府牙科服務的最大問題,在於牙科醫生嚴重不足,過去每年牙科生的學額只有20個,可能政府近年察覺到問題的嚴重性,所以逐步增加牙科生的學額至2018/19年度約70個。無疑增加學額是一個好的開始,我希望政府能夠全面檢視和評估市民對牙科服務的需求,將牙科納入公營醫療系統,及早做好相關的醫療規劃。
事實上,現時本港公私營醫療系統已嚴重失衡,醫管局體制過度膨脹,負荷過大,財政預算案提出為醫管局未來10年發展預留2,000億元,我認為難免會增加公營醫療系統的壓力。提升醫療系統效率的最想理方法是加強衛生署的角色,於各區開設基層醫療診所及發展預防醫學,以協助病人分流,減輕醫管局的負擔,縮短病人輪候診症的時間,改善公營醫療系統內的分工安排。
主席,房屋問題一直為市民帶來不少困擾。昨日,我和葉劉淑儀議員訪問了一班新界東的小朋友,其中,有10歲的小朋友居住在劏房,只能在床上做功課和吃飯,對於帶朋友回家玩耍也有所顧忌。除了租金貴、樓價高、上車難之外,大廈維修及管理對很多舊樓業主和住戶都是一大難題。香港樓宇老化跟人口老化問題同樣重要,亦是迫在眉睫。現時本港有近6,000幢舊樓的樓齡是超過50年,大部分都是日久失修。大廈維修及管理涉及多個專業範疇,包括工程、測量、審計及法律等,但民政事務署在支援業主和法團方面所投放的資源嚴重不足,其角色也十分模糊,不少業主面對大廈維修及管理問題時,都會感到求助無門。
財政預算案提出撥款3億元予市區重建局,以優惠價格參與「招標妥」服務,但對全港眾多小業主而言,這3億元的撥款只是杯水車薪。我認為,政府應增撥資源,設立一個提供「一條龍」服務的支援平台,由民政事務局負責統籌和聯繫各個相關政策局和部門,為業主和法團提供全面的支援和協助,包括聘請測量、工程、保險、法律、調解等專業人士,以至提供維修工程招標事宜的相關查詢和協助。我相信,加強大廈維修及管理,不單只能夠改善樓宇安全,同時亦可延長住宅單位可供使用的夀命,減低市場上單位的流失量,對增加住宅單位供應會有莫大幫助。
最後,我想講公務員的問題。一直以來,香港擁有一支高效率、高質素、表現卓越的公務員隊伍,不過,近來市民對政府的訴求、期望和不滿持續增加,不單只令到不少公務員要面對前所未有的壓力,更嚴重打擊公務員團隊的士氣。所以我認為,政府有必要正視和積極跟進公務員的問題,鞏固和提升公務員團隊的士氣,維持高效、優質的服務水平。其中政府可以從兩方面著手,包括部門領導需要做好「掌舵人」角色,為部門制定清晰、明確的工作針;至於公務員對服務條件的訴求,更加不容忽視。多年來,公務員在住屋、醫療、服務條款、延長服務年期等方面提出多項訴求,可惜今年的財政預算案未有就這些問題作出財政上的安排,顯示政府在改善公務員的待遇、挽留人才、維持公務員團隊士氣、提升公務員團隊的歸屬感都是有需要繼續努力。
主席,本人謹此陳辭,支持《2017年撥款條例草案》。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soZGI5XlPTI/hqdefault.jpg?sqp=-oaymwEbCKgBEF5IVfKriqkDDggBFQAAiEIYAXABwAEG&rs=AOn4CLCUjRKLT4L7KLf6Wuy4QERwmYbtGw)
食物環境 衛生 署 局長 在 食物環境衞生署- Government Organization - Facebook 的必吃
食物環境 衞生署(簡稱食環署,英文:Food and Environmental Hygiene Department,縮寫:FEHD)是中華人民共和國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食物及衞生局轄下的部門,專責確保 ... ... <看更多>
食物環境 衛生 署 局長 在 食環署署長劉利群明起接任食衞局常秘- 20210222 - YouTube 的必吃
【有線新聞】政府宣布, 食物環境 衞生 署 署長劉利群本月23日出任食物及衞生 局 常任秘書長。劉利群接替將會出任政務主任招聘委員會主席的容偉雄, ...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