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早已揭示出,宇宙間萬物的本質是能量。宇宙中的一切都靠能量的轉變而運作。愛因斯坦的質能方程式說明:物質的本質就是能量。
物理學家已經證明,我們這個世界上所有的物質都是由微觀旋轉的粒子組成的。這些粒子有著不同的振動頻率,是粒子的振動使我們的世界表現成目前豐富多彩的樣子。我們的人身和各種生命也是如此。科學家已經測量過人在不同的體格和精神狀態下身體和意識的振動頻率,結果讓人大開眼界。
美國著名大衛•霍金斯博士(David R. Hawkins, Powervs.Force)與諾貝爾物理學獎獲得者合作,運用人體運動學的基本原理,結合使用精密的物理學儀器,經過近三十年長期的臨床實驗,其隨機選擇的測試物件橫跨美國、加拿大、墨西哥、南美、北歐等多地,包括各種不同的種族、文化、行業、年齡等多元性指標,累積了幾千人次和幾百萬筆資料資料,經過精密的統計分析之後,發現人類各種不同的意識層次都有其相對應的能量振動頻率物理學指數。
科學的有效性有賴於資料測試的可重複性。對於意識能量層級的測試資料,霍金斯博士發現,結果無一例外,全都是一致的,而且是可重複的。
【人類意識的能級分佈圖】
科學實驗積累的上百萬組資料表明,人的生命體會隨著精神狀況(意識)的不同而有能量強弱的起伏。霍金斯博士運用現代科學的研究方法,發現了存在於我們這個世界的隱藏的人類意識圖表。一個有關人類所有意識的能級水準的圖表。相信這會讓你大吃一驚。根據這個圖表,可以把人類的意識映射到1—1000的頻率標度值範圍,一共劃分為17個能級。
人類意識能級分佈圖如下:
1 開悟正覺: 700—1000
2 寧靜極樂: 600
3 平和喜悅: 540
4 仁愛崇敬: 500
5 理性諒解: 400
6 寬容接納: 350
7 主動樂觀: 310
8 信任淡定: 250
9 勇氣肯定: 200
10 驕傲刻薄: 175
11 憤怒仇恨: 150
12 慾望渴求: 125
13 恐懼焦慮: 100
14 憂傷無助: 75
15 冷漠絕望: 50
16 內疚報復: 30
17 羞恥蔑視: 20及以下
人的邪念會導致最低的頻率。當你想著自私、罪惡的邪念時,你就在削弱自己的能量層級。漸高依次是報復的惡念,冷漠或絕望,憂傷或痛悔,害怕與焦慮,私慾的渴求,發火和怨恨,傲慢與刻薄,這些全都對你的生命有害。但勇氣的狀態在200,是中性的。往上是信任,信任帶來淡定,開始有益於你的生命。再往上的頻率依次是主動樂觀,溫和寬容,理智和理。達到500的仁愛、和藹和尊敬能級的人就是極其稀少的了。再往上是更加罕見的平和安詳、喜悅在540以及寧靜極樂的600。最後是正覺或開悟(啟示)在700-1000。
通過整理無數的資料,霍金斯發現,誠實、同情和理解等正面精神狀態,能增強一個人的意志力和身體力量,能改變身體中微觀粒子的無力振動頻率,進而能夠改善身心健康的狀況和整個生命的過程。
科學實驗結果表明,因為每一個人的能量層級都是由這個人的信念、動機、行為準則和心靈境界決定的,而一個人的能量層級又決定了這個人一生的一切,所以我們每一個人最終將會為我們自己的每一個念頭、語言、或者行為負責,並將重新體驗那些我們使別人遭受過的痛苦。
【有利於人類自我提升的最偉大的秘密】
這裡要透露一個更大的秘密。所有存在的一切都有一定的意識水準和能量水準。不論是書籍,食物,水,衣服,人,動物,建築,汽車,電影,運動,音樂等等統統都有一個確定的能量級。絕大多數流行歌曲的能級都在200以下。無怪乎,很多人都表現出低意識能級下的行為。流行的文化大多數都是低意識低能級的。今天的大多數電影都把觀眾的能級降到200以下的水準。之所以大多數人根本沒有去接觸高人或經典作品(文學著作、音樂、繪畫名作等),是因為他們的能量水準和高人或經典的能量水準根本不相應。也就是他們無法與高人和經典保持共振。也就理所當然的不會去遇見高人和讀經典了。
在這個世界上,能級高於500的書籍、音樂、電影、美術作品、文章、建築、事物、人……寥寥無幾。如果你有倖能夠遇到,那是你巨大的福氣和緣分。這個偉大的秘密,如果你能融會貫通,將真實的改變你的一切,改變你的生命,讓你真的踏上「全新人生」的道路!這個秘密很值得深思。不只是人類,就連物體、事件和整個社會都能被納入到這些意識能量層次中去。
你環境中的一切都會對你的意識層次產生影響:電視、電影、書籍、文章、網站、人、地點、物件、食物……如果你在理智層次,看電視新聞(其主要內容都處在恐懼和慾望層次)會暫時降低你的意識層級;如果你處在罪惡層次,電視新聞就可以提升你的意識層級。
想想目前你的生活受到的最大影響,你貼近的人、事、物,哪些提升了你的意識能級,哪些降低了它?我們必須有意識地把自己同那些能幫我們完成下一次飛躍的資源拉近一些,讓那些正能量的資源帶高我們自身的頻率。
#elitesinsider
加入群組:https://www.facebook.com/groups/2026540257666105/
加入「精英閣」= 一年陪你读完100本经典好书
➡️15-20分钟读书音频
➡️干货总结思维导图
📍還在等什麼?趕緊点击鏈接🔗:https://pay.weread.com.tw/facebook/jingyingge/
同時也有2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66萬的網紅buycartv,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New Ford Focus ST Wagon具備銳利修長的車身設計,相對於五門掀背版本之New Ford Focus ST車長再增加約280mm,來到4,667mm之譜,簡潔精練的優美線條貫穿車身,映射絕美光影變化,靜則優雅動人、動則帥氣過人,富含先進科技的AFS頭燈主動式轉向照明輔助系統,搭配專...
「飛 智 映射」的推薦目錄:
- 關於飛 智 映射 在 Elites insider 企業精英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 關於飛 智 映射 在 MAD Team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 關於飛 智 映射 在 台灣物聯網實驗室 IOT Labs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 關於飛 智 映射 在 buycartv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 關於飛 智 映射 在 江林公子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 關於飛 智 映射 在 《飛智Q1》手機接鍵盤滑鼠轉換器鍵鼠轉換器吃雞神器 的評價
- 關於飛 智 映射 在 飛智映射在PTT、社群、論壇上的各式資訊、討論與評價 的評價
- 關於飛 智 映射 在 飛智小遊、飛智無線激活在PTT/mobile01評價與討論 的評價
飛 智 映射 在 MAD Team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百萬玩家手遊指定產品-信星科技與世界冠軍-MAD TEAM合作締結!」
上海飛智電子科技有限公司(臺灣為信星科技有限公司-總代理),成立於2008年,2014年起專注手遊搖桿的研發創新,是手遊外設的領跑者,連續四年天貓京東手遊搖桿類銷量第一品牌。2021年6月起,信星科技正式與MAD TEAM結盟成為合作夥伴,支持MAD TEAM旗下之傳說對決戰隊。雙方對合作一致同意樂觀其成,MAD TEAM表示: 「飛智產品不僅獲得眾多主播及消費者高玩的認可,同時與眾多遊戲、手機廠商都保持合作,這次跨界與電競戰隊合作,十分期待雙方能夠不斷突破,玩出更多可能!並齊心為電子競技努力!」
「瘋狂電競俱樂部」(Mad Team),由知名藝人余文樂先生所創辦,成立至今在電競舞臺上已屢創佳績,尤其是在去年的《傳說對決》2020 AIC國際錦標賽以堅強的實力搭配BP戰術,最後成功以4:2擊敗越南AOG賽區的Saigon Phantom(SGP),勇奪世界冠軍寶座!秉持著相信隊友以及永不放棄的精神,MAD TEAM還在持續不斷進步中。
飛智科技始終堅持技術和設計創新,引領遊戲操控體驗。旗下的手遊搖桿連續獲得五個國內外設計大獎。並先後開創了電容隔空映射、智連技術、體感功能等數十項發明專利。飛智產品線已涵蓋遊戲搖桿,耳機,散熱器等。飛智科技還專為手遊玩家定制了飛智遊戲廳APP,目前已經聚集上百萬玩家。
飛智產品介紹:
1.2021年爆款 [信星科技] 飛智蜂翼2Pro手機散熱器
產品定位:為中重度手遊玩家打造得旗艦級手機散熱器。
核心賣點:10W超大功率製冷片,搭配首創的太陽花式散熱鰭片,增加散熱面積,製冷端更冷,散熱端散更快;造型上寬下窄,輕至75g,輕盈避手。
2.PC端大搖桿 [信星科技] 飛智黑武士2遊戲搖桿
產品定位:為PC端、主機類遊戲玩家打造的旗艦級大搖桿。
核心賣點:新增可自定義的四背鍵和CZ鍵。無論射擊遊戲的視角控制,還是MOBA遊戲的技能操控都游刃有餘;內置陀螺儀,將體感轉化為搖桿鍵值,為端遊帶來手遊的像素級精準操控。
3.電容按鍵技術品 [信星科技] 飛智影刺手遊按鍵
產品定位:為射擊類手遊玩家打造的遊戲裝備。
核心賣點:飛智第二代電容隔空映射技術,可錄製點擊頻率;4鍵6指,開火快人一步;人體工學設計,貼合手型加強握持感。
4.專為MOBA用戶打造的大搖桿 [信星科技] 飛智八爪魚2電競搖桿
核心賣點:飛智首創可拖動輪盤按鍵,指向施法操作更易上手;更多鍵位選擇,六側鍵,四背鍵,ABXY微動按鍵。
5.快速上手款 [信星科技] 飛智黃蜂2Pro單手搖桿
核心賣點:飛智首創單手形態,半屏半柄,快速上手;可拆卸背鍵,喚醒中指,戰力增強。
6.全新一代七月初上線 [信星科技] 飛智X1低延遲藍牙耳機
核心賣點:低延遲,第三代遊戲低延時技術,全鏈路50MS延遲,除了優化遊戲體驗也賦予耳機更多可能;高音質,高靈敏高解析動圈,疊加渲染獨特音感;高續航,單次充電耳機可達6小時,總續航時長達30小時。
MAD TEAM Facebook:https://www.facebook.com/MadTeam.club
MAD TEAM官網:http://www.madteam.com.tw/
信星科技 Facebook:https://www.facebook.com/www.flydigi.tw
信星科技官網:https://www.flydigi.tw/
飛智臺灣 Flydigi Taiwan 總代理 信星
#madteam #MAD #Flydigi #信星科技
飛 智 映射 在 台灣物聯網實驗室 IOT Labs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軟體吞噬硬體的 AI 時代,晶片跟不上演算法的進化要怎麼辦?
作者 品玩 | 發布日期 2021 年 02 月 23 日 8:00 |
身為 AI 時代的幕後英雄,晶片業正經歷漸進持續的變化。
2008 年之後,深度學習演算法逐漸興起,各種神經網絡滲透到手機、App 和物聯網。同時摩爾定律卻逐漸放緩。摩爾定律雖然叫定律,但不是物理定律或自然定律,而是半導體業發展的觀察或預測,內容為:單晶片整合度(積體電路中晶體管的密度)每 2 年(也有 18 個月之說)翻倍,帶來性能每 2 年提高 1 倍。
保證摩爾定律的前提,是晶片製程進步。經常能在新聞看到的 28 奈米、14 奈米、7 奈米、5 奈米,指的就是製程,數字越小製程越先進。隨著製程的演進,特別進入10 奈米後,逐漸逼近物理極限,難度越發增加,晶片全流程設計成本大幅增加,每代較上一代至少增加 30%~50%。
這就導致 AI 對算力需求的增長速度,遠超過通用處理器算力的增長速度。據 OpenAI 測算,從 2012 年開始,全球 AI 所用的演算量呈現等比級數增長,平均每 3.4 個月便會翻 1 倍,通用處理器算力每 18 個月至 2 年才翻 1 倍。
當通用處理器算力跟不上 AI 演算法發展,針對 AI 演算的專用處理器便誕生了,也就是常說的「AI 晶片」。目前 AI 晶片的技術內涵豐富,從架構創新到先進封裝,再到模擬大腦,都影響 AI 晶片走向。這些變化的背後,都有共同主題:以更低功耗,產生更高性能。
更靈活
2017 年圖靈獎頒給電腦架構兩位先驅 David Petterson 和 John Hennessy。2018 年圖靈獎演講時,他們聚焦於架構創新主題,指出演算體系結構正迎來新的黃金 10 年。正如他們所判斷,AI 晶片不斷出現新架構,比如英國 Graphcore 的 IPU──迥異於 CPU 和 GPU 的 AI 專用智慧處理器,已逐漸被業界認可,並 Graphcore 也獲得微軟和三星的戰略投資支援。
名為 CGRA 的架構在學界和工業界正受到越來越多關注。CGRA 全稱 Coarse Grained Reconfigurable Array(粗顆粒可重構陣列),是「可重構計算」理念的落地產物。
據《可重構計算:軟體可定義的計算引擎》一文介紹,理念最早出現在 1960 年代,由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的 Estrin 提出。由於太過超前時代,直到 40 年後才獲得系統性研究。加州大學柏克萊分校的 DeHon 等將可重構計算定義為具以下特徵的體系結構:製造後晶片功能仍可客製,形成加速特定任務的硬體功能;演算功能的實現,主要依靠任務到晶片的空間映射。
簡言之,可重構晶片強調靈活性,製造後仍可透過程式語言調整,適應新演算法。形成高度對比的是 ASIC(application-specific integrated circuit,專用積體電路)。ASIC 晶片雖然性能高,卻缺乏靈活性,往往是針對單一應用或演算法設計,難以相容新演算法。
2017 年,美國國防部高級研究計劃局(Defence Advanced Research Projects Agency,DARPA)提出電子產業復興計劃(Electronics Resurgence Initiative,ERI),任務之一就是「軟體定義晶片」,打造接近 ASIC 性能、同時不犧牲靈活性。
照重構時的顆粒分別,可重構晶片可分為 CGRA 和 FPGA(field-programmable gate array,現場可程式語言邏輯門陣列)。FPGA 在業界有一定規模應用,如微軟將 FPGA 晶片帶入大型資料中心,用於加速 Bing 搜索引擎,驗證 FPGA 靈活性和演算法可更新性。但 FPGA 有局限性,不僅性能和 ASIC 有較大差距,且重程式語言門檻比較高。
CGRA 由於實現原理差異,比 FPGA 能做到更底層程式的重新設計,面積效率、能量效率和重構時間都更有優勢。可說 CGRA 同時整合通用處理器的靈活性和 ASIC 的高性能。
隨著 AI 演算逐漸從雲端下放到邊緣端和 IoT 設備,不僅演算法多樣性日益增強,晶片更零碎化,且保證低功耗的同時,也要求高性能。在這種場景下,高能效高靈活性的 CGRA 大有用武之地。
由於結構不統一、程式語言和編譯工具不成熟、易用性不夠友善,CGRA 未被業界廣泛使用,但已可看到一些嘗試。早在 2016 年,英特爾便將 CGRA 納入 Xeon 處理器。三星也曾嘗試將 CGRA 整合到 8K 電視和 Exynos 晶片。
中國清微智慧 2019 年 6 月量產全球首款 CGRA 語音晶片 TX210,同年 9 月又發表全球首款 CGRA 多模態晶片 TX510。這家公司脫胎於清華大學魏少軍教授起頭的可重構計算研究團隊,從 2006 年起就進行相關研究。據芯東西 2020 年 11 月報導,語音晶片 TX210 已出貨數百萬顆,多模組晶片 TX510 在 11 月也出貨 10 萬顆以上,主要客戶為智慧門鎖、安防和臉部支付相關廠商。
先進封裝上位
如開篇提到,由於製程逼近物理極限,摩爾定律逐漸放緩。同時 AI 演算法的進步,對算力需求增長迅猛,逼迫晶片業在先進製程之外探索新方向,之一便是先進封裝。
「在大數據和認知計算時代,先進封裝技術正在發揮比以往更大的作用。AI 發展對高效能、高吞吐量互連的需求,正透過先進封裝技術加速發展來滿足。 」世界第三大晶圓代工廠格羅方德平台首席技術專家 John Pellerin 聲明表示。
先進封裝是相對於傳統封裝的技術。封裝是晶片製造的最後一步:將製作好的晶片器件放入外殼,並與外界器件相連。傳統封裝的封裝效率低,有很大改良空間,而先進封裝技術致力提高整合密度。
先進封裝有很多技術分支,其中 Chiplet(小晶片/芯粒)是最近 2 年的大熱門。所謂「小晶片」,是相對傳統晶片製造方法而言。傳統晶片製造方法,是在同一塊矽晶片上,用同一種製程打造晶片。Chiplet 是將一塊完整晶片的複雜功能分解,儲存、計算和訊號處理等功能模組化成裸晶片(Die)。這些裸晶片可用不同製程製造,甚至可是不同公司提供。透過連接介面相接後,就形成一個 Chiplet 晶片網路。
據壁仞科技研究院唐杉分析,Chiplet 歷史更久且更準確的技術詞彙應該是異構整合(Heterogeneous Integration)。總體來說,此技術趨勢較清晰明確,且第一階段 Chiplet 形態技術較成熟,除了成本較高,很多高端晶片已經在用。
如 HBM 儲存器成為 Chiplet 技術早期成功應用的典型代表。AMD 在 Zen2 架構晶片使用 Chiplet 思路,CPU 用的是 7 奈米製程,I/O 使用 14 奈米製程,與完全由 7 奈米打造的晶片相比成本約低 50%。英特爾也推出基於 Chiplet 技術的 Agilex FPGA 系列產品。
不過,Chiplet 技術仍面臨諸多挑戰,最重要之一是互連介面標準。互連介面重要嗎?如果是在大公司內部,比如英特爾或 AMD,有專用協議和封閉系統,在不同裸晶片間連接問題不大。但不同公司和系統互連,同時保證高頻寬、低延遲和每比特低功耗,互連介面就非常重要了。
2017 年,DARPA 推出 CHIPS 戰略計劃(通用異構整合和 IP 重用戰略),試圖打造開放連接協議。但 DARPA 的缺點是,側重國防相關計畫,晶片數量不大,與真正商用場景有差距。因此一些晶片業公司成立組織「ODSA(開放領域特定架構)工作組」,透過制定開放的互連介面,為 Chiplet 的發展掃清障礙。
另闢蹊徑
除了在現有框架內做架構和製造創新,還有研究人員試圖跳出電腦現行的范紐曼型架構,開發真正模擬人腦的計算模式。
范紐曼架構,數據計算和儲存分開進行。RAM 存取速度往往嚴重落後處理器的計算速度,造成「記憶體牆」問題。且傳統電腦需要透過總線,連續在處理器和儲存器之間更新,導致晶片大部分功耗都消耗於讀寫數據,不是算術邏輯單元,又衍生出「功耗牆」問題。人腦則沒有「記憶體牆」和「功耗牆」問題,處理訊息和儲存一體,計算和記憶可同時進行。
另一方面,推動 AI 發展的深度神經網路,雖然名稱有「神經網路」四字,但實際上跟人腦神經網路運作機制相差甚遠。1,000 億個神經元,透過 100 萬億個神經突觸連接,使人腦能以非常低功耗(約 20 瓦)同步記憶、演算、推理和計算。相比之下,目前的深度神經網路,不僅需大規模資料訓練,運行時還要消耗極大能量。
因此如何讓 AI 像人腦一樣工作,一直是學界和業界積極探索的課題。1980 年代後期,加州理工學院教授卡弗·米德(Carver Mead)提出神經形態工程學的概念。經過多年發展,業界和學界對神經形態晶片的摸索逐漸成形。
軟體方面,稱為第三代人工神經網路的「脈衝神經網路」(Spike Neural Network,SNN)應運而生。這種網路以脈衝信號為載體,更接近人腦的運作方式。硬體方面,大型機構和公司研發相應的脈衝神經網路處理器。
早在 2008 年,DARPA 就發起計畫──神經形態自適應塑膠可擴展電子系統(Systems of Neuromorphic Adaptive Plastic Scalable Electronics,簡稱 SyNAPSE,正好是「突觸」之意),希望開發出低功耗的電子神經形態電腦。
IBM Research 成為 SyNAPSE 計畫的合作方之一。2014 年發表論文展示最新成果──TrueNorth。這個類腦計算晶片擁有 100 萬個神經元,能以每秒 30 幀的速度輸入 400×240pixel 的影片,功耗僅 63 毫瓦,比范紐曼架構電腦有質的飛躍。
英特爾 2017 年展示名為 Loihi 的神經形態晶片,包含超過 20 億個晶體管、13 萬個人工神經元和 1.3 億個突觸,比一般訓練系統所需的通用計算效率高 1 千倍。2020 年 3 月,研究人員甚至在 Loihi 做到嗅覺辨識。這成果可應用於診斷疾病、檢測武器和爆炸物及立即發現麻醉劑、煙霧和一氧化碳氣味等場景。
中國清華大學類腦計算研究中心的施路平教授團隊,開發針對人工通用智慧的「天機」晶片,同時支持脈衝神經網路和深度神經網路。2019 年 8 月 1 日,天機成為中國第一款登上《Nature》雜誌封面的晶片。
儘管已有零星研究成果,但總體來說,脈衝神經網路和處理器仍是研究領域的方向之一,沒有在業界大規模應用,主要是因為基礎演算法還沒有關鍵性突破,達不到業界標準,且成本較高。
附圖:▲ 不同製程節點的晶片設計製造成本。(Source:ICBank)
▲ 可重構計算架構與現有主流計算架構在能量效率和靈活性對比。(Source:中國科學)
▲ 異構整合成示意動畫。(Source:IC 智庫)
▲ 通用處理器的典型操作耗能。(Source:中國科學)
資料來源:https://technews.tw/2021/02/23/what-to-do-if-the-chip-cannot-keep-up-with-the-evolution-of-the-algorithm/?fbclid=IwAR0Z-nVQb96jnhAFWuGGXNyUMt2sdgmyum8VVp8eD_aDOYrn2qCr7nxxn6I
飛 智 映射 在 buycartv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New Ford Focus ST Wagon具備銳利修長的車身設計,相對於五門掀背版本之New Ford Focus ST車長再增加約280mm,來到4,667mm之譜,簡潔精練的優美線條貫穿車身,映射絕美光影變化,靜則優雅動人、動則帥氣過人,富含先進科技的AFS頭燈主動式轉向照明輔助系統,搭配專屬「旭日之刃型LED日行燈」,帶出更為醒目的辨識度與出色的照明效果。
New Ford Focus ST Wagon搭載豐富配備,讓日常乘用更為精彩,包含:標配8吋懸浮式全彩LCD觸控螢幕,搭載SYNC®3及原廠中文衛星導航系統,駕駛者亦可透過儀表板中的4.2吋全彩LCD液晶智慧多功能儀表板查看車輛資訊。此外,標配全景式大型電動天窗系統、四門伸縮型防護邊條、丹麥皇室御用B&O重低音環艙音響、Qi無線充電座、HUD智慧型抬頭顯示器等配備,在濃厚性能氛圍中,提供兼具科技便利與舒適宜人的車艙環境。
New Ford Focus ST Wagon搭載雙渦流渦輪增壓2.3L EcoBoost®280引擎,導入多項頂尖科技,在6,000rpm時可輸出280ps最大馬力,並在低轉速區間3,000rpm時即可爆發最大42.3kg-m峰值扭力,其中更導入與Ford GT相同之偏時點火系統(Anti-lag system),使車輛在進彎減速降檔與鬆開油門的空窗期,可透過主動延長節氣門開啟時間,有效抑制渦輪遲滯發生,讓車輛持續擁有源源不絕的動力。同時,與Ford Performance專屬性能調校7速手自排變速箱配置搭配,造就0-100km/h加速6.1秒的亮眼佳績,安全極速達250Km/h,狂放性能實力比肩豪華性能車。
更多影片在Go車誌官網: http://www.buycartv.com/
飛 智 映射 在 江林公子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信星科技 - 飛智FLYDIG
官方網址: https://flydigi.waca.tw
飛智黃蜂單手手柄產品心得分享:
首先左手大拇指移動按鍵非常舒適,不像以往按螢幕產生手汗導致失誤,或者手指乾的玩久會非常不舒服,另外能輕鬆達成四指連動,這讓原本未安裝吃雞神器的我,在安裝後操作上能更舒適的做出多指操作,這邊推薦給玩家們可以去購買進行使用。
飛智黃蜂單手手柄產品資訊:
1.創新電容隔空映射 物理信號模擬觸屏
飛智自研 CapAir Mapping 電容隔空映射,顛覆行業連接技術,通過發射電容信號隔空模擬人手觸屏,免藍牙連接,蘋果手機插入手柄即可使用
2.秀出"蜂騷"走位ALPS日本進口搖桿.ALPS日本進口搖桿小巧精準,使用壽命長,強耐磨性消除手汗帶來的失誤煩惱,王者走A,吃雞跑位,極致體驗遠勝觸屏
3.輕鬆舒適多指操作,走位射擊蜂馳電掣,人體工程學按鍵結構設計,直接上手省去艱辛練習,輕鬆實現三指、四指操作,走位射擊“蜂馳”電掣
4.持久續航,從白天戰到黑夜,20小時超長續航,你的精力有多旺盛,它的精力就有多充沛,可以陪伴你從白天的第一縷陽光酣戰到子夜的漫天星辰
5.矽脂+石墨烯雙重散熱,遠離發熱降頻,矽脂+石墨烯雙重散熱材料,將手機熱量快速導到手柄後背散發,避免系統發熱降頻、遊戲卡頓,暢享夏日競技狂歡
6.創新擠壓式結構,裝卸從未如此炫酷,擠壓式裝卸結構,一鍵彈開拉桿,回按多檔可調,1秒裝卸方便快捷,卡槽上的精細鋸齒適配每款手機型號微小的尺寸變化,貼合天衣無縫,一撥、一插、一按,裝卸從未如此炫酷
7.時尚輕巧 "蜂"度翩翩,活力黃與經典黑的結合,賦予了黃蜂獨特的時尚魅力。手掌般大小,小巧而便攜。地鐵上、午休時、聚會間隨時來一局遊戲,格調十足,“蜂”度翩翩
飛 智 映射 在 飛智映射在PTT、社群、論壇上的各式資訊、討論與評價 的必吃
飞智 游戏厅. 飞智游戏厅,让玩家用外设顺畅操作手游,聚集操控系高玩社区互动,新游戏新玩法快速更新. Android 版. V 7.0.2.0 · 历史版本· PC激活工具. App Store 版. ... <看更多>
飛 智 映射 在 飛智小遊、飛智無線激活在PTT/mobile01評價與討論 的必吃
飞智 自研CapAir Mapping 电容隔空映射, 颠覆行业连接技术,通过发射电容信号隔空模拟人手触屏, 免蓝牙连接,苹果手机插入手柄即可使用 . ... <看更多>
飛 智 映射 在 《飛智Q1》手機接鍵盤滑鼠轉換器鍵鼠轉換器吃雞神器 的必吃
高幀 映射 更流暢 掌握 映射 核心科技 手機藍牙鼠鍵擴展器. IOS/安卓/雙平台. Q1通過藍牙連接手機後, 即可接入USB鍵盤滑鼠操控手機遊戲, 享受端遊體驗。 飛智 按鍵雲 映射 ...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