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爆谷
第一次看到他的時候,是在晴朗代班的時候。那時候,他負責買早餐。
我在說今晚last day 的Colin 麥濠麟先生。
商台對我是好的點,別人不一定會懂。
他們總是派最帥的那一個同事來跟我合作。那些時候都不知道為什麼胡裡胡塗的要做晨早節目,有些時候還是晚上做完《光明頂》回去的。睡眼腥忪的時候看到這個小子,第一印象只是,oh,鼻子真大。
那時候他還會長暗瘡,若剛巧在鼻子附近,看起來他的鼻就更大了。
對的。我只是在想這些。什麼時事分析,都是放後頭。後來做《903國民教育》的時候,我還是會得到很帥的那一個PA。那是什麼原因,不得而知了。
後來他沒有再做晴朗,變了做深夜的廣東歌節目。有一次,是六四,我們好像一起要合作做一點關於六四的回顧。那時候,我和他都好像不太知道要如何做。對的。這個地方最有趣的地方是,你可以有自由去做,但每次都好像一個考試,總之,撐得過就撐得過。我們在尖沙咀現在Donki的那個位置,有一家cafe,因為可以坐很久和有免費wifi,有一搭沒一搭的跟他聊著聊著,六四對他這一代人有什麼意義?這事發生的時候,他活著,但他懂事了嗎?1989年,我也沒有很懂事,更何況是他?總之,好像懞懞懂懂,又活/撐過去。
我和他幾乎同一時間開始做節目的。每一年的年尾,我都會戰戰競競的拜託他。他演了每年 #903國民教育 最重要的一個環節,#小事回顧 中的重要角色,我生命中其中一個最重要的朋友,一個在2014年後,移民到台灣的朋友。Colin 很多次問我,究竟我和他演的那個角色有什麼關係,究竟劇中出現的那個男朋友又是什麼人,是不是真實的存在。我從來都沒有直接回應過他。好了,今天就說吧:那是一個重要人,我把所有在我腦海有留下回憶的人的特質,金句,都寫到阿豐這個角色身上,謝謝你。
我記得,他開節目的時候,我總是跟他說,他總要跟那些xx仔玩。而玩了這麼十年,廣東歌有沒有被大家看見呢?有一段很長的時間,很多人都說他們不聽廣東歌,每年1月1日的時候大家都鬥說「這些人我不認識」、「這個人都可以唱歌」、「這是誰」。就連是方皓玟,Rubberband這些被我們這世代都認知的一線歌手,我的家人,都不會很認知。他們看的是星夢幫的。直至坤哥上台,或是 C Allstar 上台,他們才會認真的看一看。好了,到2021年,好多人討論什麼三句不到兩句就會討論到香港男團,而同時又好像會聽一下廣東歌了。那廣東歌文化是不是回到香港呢?再看看那些《披荊斬棘的哥哥》,到今時今日都還在唱《友情歲月》,我想大家都應該明白,或是應該接受,廣東歌有一定的威力。而《廣東爆谷》出現的時候,廣播道的另一個號碼都有一檔節目叫《我愛廣東歌》。在香港,播廣東歌,聽廣東歌,好像是一種大家心中的一條月老紅線,一條綁著我們的心和這片地的一條紅線。
我有沒有跟你說過?有一個在美國教學的大學香港教授在台灣接受我訪問時,特意跟我說,說想告訴你,他很喜歡你的節目,每次在美國送小孩上學之後回校都會聽,因為你的節目,就是美國時間他的活動時間。
我有沒有跟你說過?我知道你叫麥濠麟的時候,我總是覺得叫這個濠字的人是一點怪的。而天秤座的你,總是要平平衡衡的,你快樂不快樂,我無從得知。做音樂節目是很難的。你可以把情緒深藏,躲在歌的後面,也沒有人知道。我也只會在聽你的節目之時,感受你是不是想和那些人或歌交流。
我清楚知道我有什麼會做,有什麼我要花很多心力才會做到一個合格的水平。你和我的上司曾說過一句話,不知道有沒有跟你說過?他說,他已是最後一代,可以事半功倍的人。我們這一代,是,由我一代,到你一代,都是事倍功半的世代。我知道我再花五年十年的時間都不會做得很好,我就繼續做好我會做的事。今晚可能是你短期內最後一次做節目,我還是期待,可以在聽節目的過程中,看到你最耀眼的歌單,而過去十年,你已一次又一次又一次又一次交出像藝術品一樣的歌單。而我也想跟你說,每周我的歌單,也是想給你看到的。
我有沒有跟你說過?多謝。多謝你在這十年,給了我最好的演出。容我很大膽很過份很無恥的說一句,你最好的演出已在 #903國民教育 留住了。你很難再超越了啦。多謝German成全,也多謝你。多謝你不介意,我寫什麼,你都讀什麼。
想給你的說話,我已用你的口,在2014年要你讀了一次出來了。祝一路開心。至於你要去那兒,有七個人問過我你要去那兒,請你自己回答他們好了。我不會代答,因為,我沒有問。你要告訴我的時候,你就會告訴我。
又容我再一次很大膽很過份很無恥的說一句,我早就把你當朋友,想找你的時候就會找你。朋友,不存在會不會說再見。很多說了再見的都不會再見,像你這樣出色及鼻子那麼大的男人,就像漆黑中的……好了,不搞gag了。在心中。
我永遠都會記得你買早餐時那個模樣,還有第一晚的節目,最後播了那一首歌。
#colinmak
Colin Mak
同時也有4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16萬的網紅蔡健雅 Tanya Chua,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什麼是浪漫?是否你還記得那是什麼樣的感覺? 是否我們越經歷挫敗,越心灰意冷。Once bitten twice shy, 就是這樣的感覺。但與其把自我保護的牆建得更高,變現實,多疑,迷失心跳本能指引的我們,是否能清除心中的灰塵,卸下負擔,重組幸福的定義,重新出發,讓浪漫作主? 蔡健雅 全新專輯「...
音樂pa是什麼 在 Buan 月亮說話 月亮曆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喜歡就追蹤分享起來吧☆
【Pasibutbut:沒有八部,也不是合音——請正名祈禱小米豐收歌】
(詳可見下方留言補述:明德村的說法是:pasibutbut是拔河的意思。它的字根是sibutbut,也就是拉拔之意,前面加上pa-,就成了拉拔(拔河)的動作。若放在祭儀裡,就是向上天拉拔祝福下來的行動)
國片《聽見歌 再唱》剛剛上映,小編也還沒有機會去目睹這齣以布農族文化背景為基礎、醞釀了十幾年的大螢幕故事,倒是在各家評論(從民視到誠品、遠見雜誌、鏡傳媒)都看到同樣的話:「本片以以布農族八部合音精神,仔細聆聽別人的歌聲再唱出相對應的聲音為靈感」……當下真的歪著頭想著:
蛤?什麼啊?
#八部合音的精神是什麼
#被超譯的專有名詞
音樂學上,或許真的如學者研究,有八部合音的現象存在,不過按研究並非以八個人八部為準,不同部落也有不同的唱法,顯然這個以崁頂部落為基準的「八部」,本來就不是所有布農族人的八部,何來「布農族八部合音的精神」?
這幾十年來,好像提到布農族都一定要提一下八部合音,才叫做很了解布農文化,可是我們明明就稱作Pasibutbut的祈禱小米豐收歌,為什麼要用學界的專有名詞來界定?而不是尊重我們的稱呼,或者至少尊重這些意譯的內涵?
一個從少數部落田調而來、從單一學門去界定的名詞,幾十年來竟然被超譯來代表全體布農族的文化,而那些沒有Pasibutbut的社群,或者不同唱法不同部落的族人,是不是就應該承受這種被代表的悲哀?
#Pasibutbut的精神
#不只是音樂上的聆聽
pasi-是祈求的意思,butbut是團結在一起(引用自史前館線上特展說法),祈禱小米豐收歌本來就是祭儀的一部分,不只是音樂上聆聽與對唱,而是整個布農人世界觀的體現;按照前人的紀錄,Pasibutbut的曲式甚至也套用到其他場合,不只是祈禱小米豐收而已。
身為布農族人的我們,向來也不敢說自己就了解了多少祭儀的內涵。祭儀核心的精神層面,不是你採集了多少素材、或者田野了多少族人部落,就可以堂而皇之的宣稱,拿來統稱你創作的內容餒。Pasibutbut的精神,既然在不同情境跟部落族人的詮釋下,有相對不同的意義,電影用了一個簡單的,看似放諸四海皆準的規則來「發想」,甚至作為各媒體的新聞稿內容,是不是太武斷了?
#學術論述不代表部落族人
#八部合音反映出的權威偏誤心態
八部合音反映出的權威偏誤心態,特別是「以學術成果代表族人詮釋」的這種詭異現象,是另一種以西方學術為基礎,對布農族人展現的文化霸權;主流學術文化的研究成果讓世界看見布農族音樂,但同時卻也讓世界看不見布農族真實活著的文化與族人本身,這難道不荒謬嗎?
當這個世代諸多人文科學如博物館學,漸漸學會回歸在地原住民族文化體系,從靜態展示跨越到動態共存的有機互動,我們卻要忍受一個甚至也不夠精確的名詞,持續在各種文化層面上限制與影響當代布農族人的多元生態,那我們到底是藉由電影看見布農人,或者仍舊無法避免刻板印象的逆襲,讓原住民孩子扭曲為主流文化想要的樣子?
這是這部電影與台灣社會,都應該好好思考的問題。
#沒有八部
#也不是合音
#請正名祈禱小米豐收歌
原住民數位博物館〈與祖先對唱〉特展:
https://www.dmtip.gov.tw/web/page/detail?l1=5&l2=104&l3=71
原獨火塘|學術場域的原住民族文化實踐:https://vocus.cc/plus2perspectives/60522e5efd89780001cf3c21
-----
厭倦都市雜音,
來聽月亮說話。
#Buan #Buanistalking
#月亮說話 #月亮曆
#來追月亮囉
#語錄 #藝術 #文字
#文化 #文學 #原住民
音樂pa是什麼 在 蕭詒徽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林家餐桌角落放著兩把木劍,是林生祥夫妻幫著女兒一起手作的,其中一把劍刃是一道長長的凹槽,那正是《鬼滅之刃》裡胡蝶忍的配劍。女兒阿 kiki 最愛胡蝶忍,因為她現在的身高和胡蝶忍一樣高。談笑間林生祥的妻子從窗邊拿來兩小罐玻璃瓶,裡頭裝著不明液體,瓶身標籤寫著日期,說是阿 kiki 自己在煉毒,要學胡蝶忍那樣塗在劍上的。
⠀
⠀
那毒藥水當然沒有真的毒,成份是林家住宅周邊的植物榨汁摻水。去年疫情之後,林生祥工作接得少,在宅邊種了一排鐵砲百合,自嘲休息時只做不動腦的事,老在拔草。後院有金桔、龍葵,不遠有剛翻過的一小塊田 —— 林生祥的母親去年摔傷腳,擱下農事,最近才剛又整土,準備重歸耕栽人生,恰如生祥樂隊 2020 年因疫情而停步,年底重新從《野蓮出庄》發片場、接著 TIFA 與衛武營兩場演唱會、再來還有遲到的《臨暗》十五週年場,一年蓄勢,轉眼待發。
⠀
⠀
沙發旁躺著全套《鬼滅之刃》漫畫,不是林生祥夫妻買給女兒的。阿 kiki 就讀的原住民學校日前率學生登嘉明湖,林生祥的友人聽說後,對阿 kiki 開支票,約定成功登頂就有禮物,任選。林生祥則樂見女兒在一次次攻克山峰的過程裡學會忍耐,「之前老師要她們自己做上山要用的刀鞘,她天天抱怨;有天忽然不抱怨,我問她怎麼了,她說:抱怨的話就得不到祖靈的祝福了。」林生祥很得意,「我就在心裡默默想,嗯,真不錯。」
⠀
⠀
他自己也是衝過的。跑運動、上街頭,職涯目標每兩年出一張專輯,做專輯時規定自己一週寫一首歌,「我後來才知道我算是有紀律的。」2013 年,《我庄》發行,被公司視為年度大片、上下一心齊推,他北中南來回跑,最多一天上五個廣播訪問,有些主持人他連聽都沒聽過。離開錄音間,上計程車,一句話都不想講,只是看著車窗外的風景如河面的雲,一一流過疲憊眼睛。
⠀
⠀
那年,他的身體就這樣壞了。
⠀
⠀
「有次表演在台上,我嚇到,怎麼手不聽使喚。」也是那刻起他心境一轉,真正成了中年林生祥,「以前會誇下海口說,下一張專輯要比這一張專輯更好!但現在的心情,真的是做一張算一張,不知道有沒有下一張。」
⠀
⠀
然而不是得過且過,「我們現在不會說下一張要更好,但是會知道,我們這一次挑戰了什麼之前沒有挑戰過的東西。」
⠀
⠀
2021 年,他在 Facebook 上戲稱是生祥樂隊的「古典元年」。和作曲家張玹合作,是林生祥這一次要挑的山頭。
⠀
⠀
⠀
#
⠀
早在去年,生祥樂隊便已默默醞釀與古典樂的合作計劃,除了張玹之外,還邀請了另一位作曲家。林生祥說起這事眉開眼笑,但口風緊鎖,終究沒有告訴我們另一人是誰、要做什麼,只說接下來,或許會有一張和古典樂相關的錄音室專輯。
⠀
⠀
林生祥和古典聲響淵源的開端,是兩年前做《陽光普照》配樂。導演鍾孟宏要求納入弦樂,林生祥自稱一竅不通,詢問一起合作的盧律銘如何尋找樂手、打點溝通。那是第一次他與 NSO 的演奏者們有了聯繫。
⠀
⠀
「我沒有受過專業的音樂訓練,我連譜都不會看,都是靠記憶的,當然沒辦法弄管弦樂的譜。我就對盧律銘說,那這塊都交給你。」
⠀
⠀
相較之下,生祥樂隊的另一具靈魂鍾永豐,反倒比林生祥更加浸淫這一切。2016 到 2018 年間,鍾永豐任台北市文化局長,經手世大運的音樂事務,認識了不少年輕作曲家。「永豐非常欣賞張玹的作品,正好 TIFA 邀請生祥樂隊,就趁勢找來一起合作。」
⠀
⠀
訪談間,林生祥重複表達自己真的不懂古典。然而,林家客廳有一大櫃黑膠唱盤,不乏名盤。他笑說鍾永豐的收藏才叫多,自己只不過吃飯抽菸時,放一張《海上鋼琴師》便已心滿意足。黑膠櫃旁,放滿了書,啟發《圍庄》中被空氣污染包圍的村鎮與人事、也被林生祥寫成同名曲的攝影集《南風》也在櫃上。和張玹開會時,林生祥常對張玹說的一句話是「盡量發揮」,演出曲目也全由張玹定奪,唯一一次介入是對張玹選接的一套組曲,用上了《圍庄》裡的幾首歌;林生祥說,這幾首歌詞的意思這樣接,沒有意義。
⠀
⠀
「我們和這些歌相處比較久,比較清楚這些曲子想表達的意涵。只有這個部份我們需要把作曲家拉回來一點。」
⠀
⠀
看似樂見其成,其實柔中有剛。確認合作以《我庄》三部曲來發展之後,張玹偏向以聲響作為曲序安排的判準,林生祥與鍾永豐則負責從原曲歌詞與故事性來控制拆解的幅度。為了與張玹描述《野蓮出庄》中「B 級音樂」的概念,林生祥不能只像發片那陣子受訪時一樣說「就是我爸爸媽媽會聽的音樂」、「蠟筆小新《B 級美食大作戰》裡頭的概念」,必須借用鍾永豐腦中的古典樂辭典來翻譯。
⠀
⠀
「我說完 B 級音樂,永豐就轉過頭對張玹說,就像布萊希特的《三便士歌劇》那樣,是與庶民文化相關的音樂⋯⋯張玹一聽,就懂了。」
⠀
⠀
「其實我的歌就是兩個字,簡單。」林生祥說,「結構就是那樣,頂多是多跑幾次,樂團的樂手一定都知道自己要彈什麼,不複雜。但這樣是很困難的,因為簡單的東西人人都會,誰能夠從一樣的東西做出自己的味道,是考驗。」
⠀
⠀
球是圓的,只看怎麼揮拍。這考驗,打向張玹手上。
⠀
⠀
⠀
#
⠀
若張玹親訪林家,來到這座客廳,應該會倍感親切。張玹的父親從商前練二胡,嗜聽古典樂。林生祥偶爾配《海上鋼琴師》抽菸,張家人天天配貝多芬吃飯。如此長大,張玹從未想過自己「為什麼要做古典樂」,從小立志當作曲家,「雖然現在不知道在寫什麼東西。」
⠀
⠀
聽慣古典樂的他,少年時期嫌二胡難聽,困惑怎麼滑音這樣滑、聲音這麼粗。2014 年,在波士頓新英格蘭音樂學院主修作曲的他與友人合創《海島計劃》,當時的訪問裡,他說:「身為台灣人,我想要演出真正跟我們心靈,文化有共鳴的音樂。」
⠀
⠀
「現在回頭看這句話,我只有對自己滿滿的批判。」張玹說,「如果我不知道我是誰,我要怎麼知道我們是誰?如果我沒有累積足夠的作品和群眾對話,我又怎麼知道共鳴是什麼?」
⠀
⠀
十二年前的秋天,他在密爾瓦基拜訪朋友,在湖邊坐一整天,看浪。雖然不知道湖為什麼會有浪,但張玹算著潮來潮去的速度,忽然覺得自己感受得到地球的呼吸。點開張玹作品集,第一首作品《武僧》以鋼琴單音點破,伴隨弦樂如動物吼聲低鳴,沒有色彩明確的旋律推移,仿似自然環境的聲響流動卻讓人專心。林生祥口中「帶點實驗的」音樂,對張玹而言卻是尋找自我的斷代史。
⠀
⠀
「網路上的作品集裡面沒有放我全部的作品,因為有些歌我現在不會承認是我寫的⋯⋯」曾經,他從中國傳統音樂中找尋所謂「東方人」熟悉的樂句,套進古典樂處理聲響的方式中作曲,「聽眾聽起來一定非常熟悉,但對我來說,那時候就好像把滷肉飯和義大利麵放在一起。」
⠀
⠀
「一種附庸風雅的譁眾取寵吧,」他說,「那是我剛開始尋找自己的時候。」
⠀
⠀
自己是誰,這問題何其大哉,他一問就是七年。「是該去找自己的前世嗎?但就基督教的觀點來看,我這一生死後就要上天堂了。」他開玩笑,自己卻沒怎麼笑出聲來。祖父過世之後收歸佛光山,母親要他抄經,張玹心想,要抄也要知道意思,鑽研起佛學,經文也一抄至今。
⠀
⠀
或許因為如此,他的音樂常被形容有禪意。去年與雲門舞集合作《定光》,讓舞者在動作間發出非吟非唱也非旋律、林中鳥獸蟲鳴般的聲響,那是他已經想通第一關之後的創作了:
⠀
⠀
「2016 年做完《扁舟》之後,我有一種感動,覺得這個方向是對的。我依然不知道自己是誰,但在那之前,我知道自己要做的事:我是一個讓音樂盡可能通過他人的導體。如果音樂是一扇門,我要穩固這扇門的門框。」
⠀
⠀
如果生祥樂隊的音樂是一扇門,張玹無意以流行音樂概念中的「編曲」來求取新意,而更偏向用作曲手法來輔佐生祥樂隊最初的表達。他引用劇場藝術領域中 Site-Specific Performance(特定場域表演)的概念來解釋:「藉由作曲手法,來與演出發生的場域、環境完成各種構成性的『互動』。我不讓管弦樂團的聲響去打擾生祥樂隊的音樂。」
⠀
⠀
生祥樂隊的音樂在這樣的關係裡,成了密爾瓦基那座湖,張玹不碰浪花,只是回應。「生祥樂隊的作品最讓我佩服的,一是永豐的詞,二是生祥永遠可以找到一個聲腔來讓聽眾直接有所感受,就算他們不知道歌詞的意思是什麼。」
⠀
⠀
「對我來說,循環看似重複,但事物是不可能完全重複的,就算人待在同一個地方,地球也轉到不同地方了。每一個新的重複就是一個開始。」林生祥口中「很難的簡單」,恰似張玹口中的「循環即是開始」。深耕我庄、以音樂表述自我的歌者,和尚未找到自我、把音樂當作理解介質的作曲家,兩方在這裡有了交集。
⠀
⠀
⠀
#
⠀
接下 TIFA,前往國家音樂廳場勘時,生祥樂隊的貝斯手早川徹試彈廳內的鋼琴,一聲酥麻,對林生祥說:「This is national piano!」(這是國家的鋼琴啊!)
⠀
⠀
「我就想說對欸,國家的鋼琴,有專人保養的鋼琴。我們說古典樂是嚴肅音樂,都要照譜來的,要很精確,這也是不簡單啊。」林生祥說。
⠀
⠀
服了中年後的某場演出,生祥樂隊按習慣,讓樂手在樂曲行進中有極大的即興空間。樂句間,林生祥聽出身後的早川徹試著在 solo 時嘗試全新的演奏,但失敗了。下台後,早川徹向他道歉,林生祥擺擺手,「我對他說,不用道歉,我永遠都希望你們在舞台上不斷挑戰,這是一件很好的事啊!失敗了我們下次再來。」
⠀
⠀
然而這份寬以待人,並不適用林生祥自己身上的壓力。對於表演,林生祥是出了名的焦慮。這次合作,張玹往三種方向進行作曲:整體偏向管弦樂團、整體偏向生祥樂隊,以及樂隊與樂團涇渭分明;這三條取逕分別套用在不同樂曲。最後一種方向要求大小聲的細微控制、和聲結構的精確變化。訪談間,林生祥顯然還是在意:
⠀
⠀
「我已經開始叫我們鼓手練習打小力一點,而且不是只打小力,是打小力還要有 power。」
⠀
⠀
「我們的樂器是接音箱的,但是和管弦樂團一起,這次決定要配合他們的聲響,偏 accoustic,收音主要收現場反射,這也是個大挑戰。」
⠀
⠀
「不知道 Toru 這次是要帶 Double Bass 還是電貝斯⋯⋯人家管弦樂團的樂器都是無琴格的、pitch 要很準的⋯⋯他以前是彈電貝斯,這兩年才開始練 Double Bass⋯⋯」
⠀
⠀
2018 年,生祥樂隊與歌手舒米恩同台,請來台北市立交響樂團共演,「練團的時候,我發現樂團的樂器離我很遠,他們聽不到我的聲音,整個節奏就會鬆掉。」所幸當年正式舞台,交響樂團前多放了幾台監聽,林生祥一到現場就叫 PA 把自己的聲音往交響樂團送。這回國家音樂廳空間不能擺設提詞機,他得更用力背歌詞,「以前叫記憶力,現在叫忘記力,我的忘記力現在真的太高了。」
⠀
⠀
三月初,張玹寄來完成的 DEMO 檔,林生祥一聽,糟了。「樂手也馬上傳訊息來群組,〈仙人遊庄〉當初錄音時是 F 小調,但是我後來唱不上去,都改成 E 小調;張玹照著專輯作曲,我忘記提醒他,現在不知道要不要改⋯⋯」
⠀
⠀
張玹收到可能要改調的消息,沒有多說,找來協助打譜的朋友開線上會議,一個音一個音對。「雖然只是改音,但是要顧慮的事情很多。比方說有些樂器就彈不到更低的音了;或者某個音原先在大提琴的空弦上,空弦發出的力度共鳴比較大,移調之後就沒有一樣的聲響效果。」張玹改好樂譜,沒讓林生祥知道花了五個小時,「因為再晚一點樂隊的老師就來不及練習了,我就先改好再說。」
⠀
⠀
收到改好的譜,林生祥在 Facebook 上發文:「樂譜 180 頁 90 分鐘,我犯了一個錯誤,想要更改 key,才知道工程浩大。」文停在這裡,讀來卻體會得到那恩不言謝的感念。
⠀
⠀
「發最早幾張專輯的時候,鍾理和老師的小兒子很喜歡我們的音樂,可是又跟我說『生祥,可惜你們歌詞裡面有一些粗話,這上不了國家音樂廳啊。』」想不到二十年後,生祥樂隊真要上國家音樂廳了。林生祥已不復當年憤怒、激情,待在邁入五十歲的身體裡,努力將自己校準如一架國家的琴,伴著他的是專注力下降、扳機手。「我在國家音樂廳舞台上,可以 talking 嗎?講多少話,才比較不失禮?」再幾週就要練團,此刻在美濃的家裡泡茶除草,挑一座新山頭的壯志裡,並不只有從容。
⠀
⠀
⠀
#
⠀
那年身體傷了,他才開始檢討自己在舞台上到底多操:自彈自唱手指要控制,歌聲要控制,腦子裡想著歌詞,每首歌結尾時已經在想下一首是什麼,「真的是在燃燒。」
⠀
⠀
人人皆知他愛打桌球,最近他卻開始練防守。「攻擊的時候這裡痛那裡痛的,想說好啦算了算了,給你們攻擊,除非真的反手過來我再意思意思殺一顆。留一點攻擊能力可以牽制對方就好啦。」
⠀
⠀
採訪前一日,我們在《男人與他的海》試映會上望見他上台發言,一貫的布衣布褲,拿起麥克風只簡單說,「我不知道我要說什麼,我們就看電影吧!」省話如斯。幸好採訪時他沒有這麼沉默,對我們說完《我庄》時狂跑宣傳的往事,繼續娓娓道來:
⠀
⠀
「我覺得,我不適合當藝人。」他為我們倒茶,「我有時候覺得我比較適合當幕後。」
⠀
⠀
自覺適合幕後,又為何積極演出?他說:「我喜歡和我的樂手做聲音。喜歡和他們工作。我們約時間碰面,大家都準時,去練團去錄音,把音樂做好,很單純的一件事。」他又提起往事,「大家很喜歡《菊花夜行軍》的音樂,但那反而是我自認不成熟的作品;我認為成熟的《野生》,反而是賣得最差的。」
⠀
⠀
說不介意,還是提了,只是帶著了悟。他說自己從不去想聽眾是誰,只聽說滿多建築師都喜歡生祥樂隊,「大概是因為結構吧?結構簡單、搭建起來的感覺。雖然我也不知道是不是真的,改天你們去訪建築師,再幫我問問看。」
⠀
⠀
現在住的房子,也是某位身為結構技師的歌迷幫忙建的。擺滿黑膠的客廳,天花板呈漏斗狀傾斜,是林生祥為了聽音樂,特地請技師調整。簡單的前後院落,開門即是園圃,真如他的曲子單純。
⠀
⠀
這天,他不時滑著 TIFA 這場演出的購票頁,笑著說剩不到十張了,真好,一定賣得掉了。接下來開始,要推衛武營那場啦。
⠀
⠀
幾天後我們問了張玹同一個問題,「我也不會想像聽眾是誰,」他回答,「對我來說,音樂不是商品;它可以是商品,但成為商品的方式是製作人或經紀人要去想的。作為音樂的創作者,我認為我的責任是把音樂的世界開拓好,期待聽眾能一起經驗。」
⠀
⠀
原來他們也是等待有人登上的一座山。幸好,不少人已經跨上第一步。
⠀
⠀
⠀
⠀
⠀
⠀
防守的意志,專訪林生祥 ╳ 張玹 —— 真有必要,我再意思意思殺一顆球
https://bit.ly/2P7sEmt
⠀
專題統籌_ 游育寧
採訪撰稿_ 蕭詒徽
攝影_ 潘怡帆 Crystal Pan
責任編輯_ 溫若涵
⠀
BIOS monthly
www.biosmonthly.com
instagram.com/bios_monthly
youtube.com/channel/UCckydP8ziXknEtPcySOlDTw
line.me/R/ti/p/@bios_monthly
⠀
⠀
2021 TIFA 生祥樂隊《我庄三部曲》演唱會
時間_ 2021.04.16(Fri.)
地點_ 國家音樂廳
https://bit.ly/3ckwIsh
⠀
生祥樂隊《我庄三部曲》演唱會
時間_ 2021.06.19(Sat.)
地點_ 衛武營國家藝術文化中心音樂廳
https://bit.ly/3tWNofC
音樂pa是什麼 在 蔡健雅 Tanya Chua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什麼是浪漫?是否你還記得那是什麼樣的感覺?
是否我們越經歷挫敗,越心灰意冷。Once bitten twice shy, 就是這樣的感覺。但與其把自我保護的牆建得更高,變現實,多疑,迷失心跳本能指引的我們,是否能清除心中的灰塵,卸下負擔,重組幸福的定義,重新出發,讓浪漫作主?
蔡健雅 全新專輯「DEPART」2021 年 8 月 13 日 正式發行
🎧 數位聆聽 💿 實體購買 ▶️ https://tanya.lnk.to/DEPART
#蔡健雅 #讓浪漫作主 #鳳小岳
加入蔡健雅 Tanya 臉書粉絲團:http://goo.gl/FO5Gd
追蹤蔡健雅 Instagram 官方帳號:https://reurl.cc/qgopjp
訂閱蔡健雅 YouTube 官方頻道:https://goo.gl/XhaU7T
關注蔡健雅 Tanya 官方微博:http://goo.gl/mPx3Qq
讓浪漫作主 Romanticism
詞: 葛大為
曲: 蔡健雅 Tanya Chua
傷口 都平復
只是不確定 敢不敢再投入
才逞強說 習慣獨立自主
當你 就闖入
再隨興起伏 都能順利接住
我知道我 也不算好對付
久違的戀愛 會期待 會不安
世界變太快 怎麼愛 請為我示範
愛 如果我們要幸福
我想把定義重組
不是因為怕孤獨
才相處
愛 如果接近下一步
享受此刻的盲目
任心跳 放肆地翩翩飛舞
讓浪漫作主
心態 算舒服
已經不眷戀 多壯烈地付出
反而羨慕 晚餐後的散步
喔 儘管 犯錯誤
我不怕明天 跟預想有衝突
你會在這 將我的心穩住
久違的戀愛 會期待 會不安
世界變太快 怎麼愛 請為我示範
愛 如果我們要幸福
我想把定義重組
不是因為怕孤獨
才相處
愛 如果接近下一步
享受此刻的盲目
任心跳 放肆地翩翩飛舞
讓浪漫作主
愛 如果我們要幸福
揚棄往日的漂浮
敞開相愛的迴路
去接觸
愛 如果走到下一步
別介意故事通俗
先刪除 人類理性的束縛
以浪漫為主
讓浪漫作主 以浪漫為主
讓浪漫作主 以浪漫為主
儘管 犯錯誤
我不怕明天 跟預想有衝突
你會在這 將我的心穩住
音樂製作團隊
Producer:蔡健雅 Tanya Chua
Arrangement:蔡健雅 Tanya Chua
Acoustic Gtr:蔡健雅 Tanya Chua
Electric Gtrs:蔡健雅 Tanya Chua
All Backing Vocals and Arrangement:蔡健雅 Tanya Chua
Recording Engineer:蔡健雅 Tanya Chua
Recorded at Tangy Music Studio, Taipei
Mixed by Joe Grasso @The Brewery Recording Studio New York
Mastering:John Greenham
音樂製作公司:天涯音樂工作室 Tian Ya Music Productions
OP:銀翼文創有限公司 Mr. Wing Creative admin by Music Bravo Co., Ltd.
OP:TANGY MUSIC PUBLISHING (SP:Warner Chappell Music, Hong Kong Limited Taiwan Branch)
MV 製作團隊
Production Company 製作公司 | LUCKYSPARKS
Executive Producer 監製 | 高郁傑 Otis Kao
Director 導演 | 黃婕妤 Remii Huang
Production Manager 製片經理 | 黃盈慈 Kiki Huang
Producer 製片 | 莊惟凱 Kaisen Juang
Line Producer 執行製片 | 劉韶恩 Shao En Liu
Location Manager 場地經理 | 李家銘 Chia Ming Lee
Production Assistant 製片助理 | 蔡旻樺 Min-Hua Tsai \ 陳亭安 Tianna Chen
Production Assistant 場務 | 杜宗撼 Tony Tu
Director of Photography 攝影指導 | 潘星佑 Hsin You Pan
1st AC 攝影大助 | 王士偉 Sway Wanze
Movi Operator Movi 操機師 | 白杰立 Jie Li Bai
Movi Technician Movi 技師 | 柯忠志 Ke Jhong Jhih
Second Assistant Camera 攝影二助 | 簡靖宗 Peter JIAN
Assistant Camera 攝影助理 | 品傑 Pin Jie \ 林伯翰 Bo Han Lin
Gaffer 燈光師 | 余毓鈞
Best Boy Electric 燈光大助 | 邱麒叡
Electrician 燈光助理 | 林宸緯 \ 李文宗
Art Director 美術指導 | 王香懿 April Meador
Set Decorator 美術執行 | 李珊蓉 33
Art Department Assistant 美術助理 | 李城瑀 Cheng Yu Li
Art PA 美術協力 | 陳彥豪 Yan Hao Chen / 邱宥翔 You Xiang Qiu / 阿吉
Costume Designer 造型師 | 羅宛怡 Wan Yi Lo
Wardrobe Assistant 服裝助理 | 黃子于 Tzu yu Huang
Puppeteer 人偶操偶 | 徐榮呈 Maik Hsu
Make up for Rhydian Vaughan 鳳小岳化妝師 | 陳怡俐 Chen Yi Li / 劉鳳琪
Hair Stylist for Rhydian Vaughan 鳳小岳髮型師 | 廖海靜 Effy Blue
Key Hair & Makeup 主妝髮師 | 曹崇英 Nikki Tsao
Hair & Makeup 妝髮師 | 顏琳軒 Linlin Yen
Special Appearance 特別演出 | 鳳小岳 Rhydian Vaughan
Cast 演員 | 林欣儀 Xin Yi Lin / 丁艾瑪 Emma Ting / 沈威年 Nelson Shan
Artiste Management for Rhydian Vaughan 鳳小岳經紀 | Joyce Hsiao
Transportation 九巴司機 | 詹曜營 Zhan Yao Ying / 張守仁 Shou Ren Zhang / 張明雄 Ming Xiong Zhang / 洪國勝 Guo Sheng Hong
黃再興 Zai Xing Huang
Truck Driver 卡車司機 | 林嘉祺 / 邱柏智 / 柯育宏 / 黃子浩 (鴻臣片場 Hong Chen Film Studio)
Lighting Equipment 燈光器材 | 鴻臣片場 Hong Chen Film Studio
Camera Equipment 攝影器材 | 星迹影像
Post Production Producer 後期製片 | 吳珮瑜 Sunny Wu
Editor 剪接師 | 林佳穎 Rémi Lin
Colorist 調光師 | 馮鈞稜 Justin Feng(時間軸Timeline Studio)
VFX Artist 特效師 | 林貫洋 Guan Lin(Finger and Toe)
Sound Design 聲音設計 | 趙宇晨 Asa Chao
Title Card 片頭設計 | 林筱敏 HsiaoMin Lin
藝人工作團隊
藝人經紀公司:水晶共振股份有限公司 Crystal Resonance Co., Ltd.
藝人經紀:連秋雲 Apple Lien
企劃:楊駿章 Eloi Yang, 周世啟 Cheer Chou
服装造型:方綺倫 Chi Lun Fang
造型助理:楊孟築 Meng Chu Yang
化妝:吳羽婷 Tinny Wu
髮型:葉思妤 Nico Yeh
髮型助理:邢愛雯 Ivan Xing
影像側拍:張皓評 Marcus Chang
平面側拍攝影師:黃義文 Evan Huang
* 本片於拍攝期間均遵循中央疫情指揮中心的九大防疫指引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paecvB1-uPE/hqdefault.jpg)
音樂pa是什麼 在 JJ Lin林俊傑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JJ 林俊傑 第14張專輯《倖存者 • 如你》雙EP
雙維度 EP 創造全新音樂視角
數位收聽|https://jjlin.lnk.to/JJDrifterLikeYouDoYC
實體購買|https://jjlin.lnk.to/JJXIVFA
林俊傑 x 賴雅妍 x 修杰楷
張榮吉 執導x 余靜萍 掌鏡
高規格團隊打造 城市中最暖的視覺感官
城市中承載著多少偉大的夢想、渺小的希望
世界上又有多少角落的失望、低頭的沮喪
倖存於世界、倖存於社會
但,是否倖存於自己的內心所愛?
人來人往忙碌的現代世界,“冷漠“成為了生活進步的產物,JJ跳脫以往掏空內心的訴說方式,套入每個人的故事去唱「你我他的故事」。同為如此忙碌的現代人,長遠的夢想、或眼前的目標,就像傳輸帶一般被推著走的生活,努力追求似乎是唯一的解答,試圖拋出“快樂的定義是什麼?“,希望在每個可能重整的狀態中,能夠啟發不斷重新定義人生跟社會。
JJ 以口述的語氣,就像是一個低語的自我訴說者,化為每一位低頭專注自己世界的過客,知名作詞人小寒,用堅毅且剛硬的語句映出每個人為了過想過的生活,就像是一場戰爭,但字裡行間透露著內心深處的脆弱與無力,每一個肯定句,都在為自己的生命打氣,而最終在曲末扣回生命主體“愛”,將歌曲的溫度在經歷曲勢的猛烈炙燒後,停留在一個剛好適合取暖的溫度。
MV由 張榮吉執導、余靜萍掌鏡,兩人對畫面的默契以及對故事的詮釋,故事看似不相干的兩個時空,但藉由男主角對生命的熱情與對環境的傾力,讓兩個時空串起了密不可分的關係,而JJ依然以客串的姿態出現在自己的MV裡面,並接續著【交換餘生】的概念,扮演著兩個時空的連接點。
#JJ林俊傑倖存者
#JJ林俊傑倖存者如你
#JJDrifter
#JJDrifterLikeYouDo
#JJXIV #JJDoubleEP
_
倖存者 詞:小寒 曲:林俊傑
冷掉的飯盒 台詞對半摺
渴 這時候算什麼
而 心涼如薄荷 脆弱如蛋殼
則 消失在這一刻
背著夢的倖存者 經過現實的拉扯
可 贏得了拔河 理念還剩幾毫克
背負傷的倖存者 爭奪著有限名額
可 留下的有幾個
有苦澀 忐忑 坎坷
等著有了起色
我要傷悄悄地癒合 命運別招惹
曾想出爾 反爾 奈何
我宣言還言猶在耳
得對自己比別人對我嚴格
有苦澀 忐忑 坎坷
忍著有了起色
我是否賺取了資格 可以來到這
生還不為巧合 或聞名遐邇
只是為了得到愛的人 認可
背著夢的倖存者 經歷生活的牽扯
可 持續的拔河 眼神可還會灼熱
背負傷的倖存者 代價是感情全額
可 我如何做取捨 嗚
夢的光澤在溫和應和
是燈蛾總認得月兒
人生來就會漂流向 發著光的誘餌
雖然偶爾 我偶爾 想為何
但諾言還言猶在耳
想要閃爍就對自己更嚴格
夢的光澤在溫和地應和
燈蛾不由得分隔
我是否已賺取了資格 可以站在這
生還不為巧合 或能聞名遐邇
只是為了得到愛的人 認可
真的
_
創意概念Creative Concept|林俊傑 JJ Lin
導演Director|張榮吉 Agi Chang
監製Executive Producer|陳寶旭 Rachel Chen
攝影指導Director of Photography|余靜萍 Jin Pin Yu
美術指導Art Director|王誌成 Zhi Cheng Wang
編劇Scriptwriter|李念修 Nien Hsiu Lee
演出Cast
阿立|賴雅妍 Megan Lai
阿山|修杰楷 Kai Siou
阿傑|林俊傑 JJ Lin
阿山妻子|林映唯 Patricia Lin
阿立女兒|顏語瑢
阿山兒子|史家熙
諮詢者|王國豐、李智智
音樂製作 Music Production|JFJ Productions Corp. Ltd.
詞Lyrics|小寒
曲Composer|林俊傑 JJ LIN
製作人Producer|林俊傑 JJ LIN
配唱製作Vocal Production|馬毓芬
製作協力Production Assistance|黃冠龍 ALEX.D / 周信廷 SHiN CHOU /蔡沛蓁
編曲&鍵盤Music Arrangement & Keyboards|吳慶隆
弦樂編寫Strings Arrangement|吳慶隆
第一小提琴First Violin|张浩 / 庞阔 / 张琴 / 杨爽 / 高言 / 张晗
第二小提琴Second Violin|简培 / 侯宇红 / 崔晓蕾 / 梁怡 / 高一帆
中提琴Viola|李季泽 / 何辉 / 毕芳 / 方振华
大提琴Cello|张平 / 郎莹 / 王瑶
吉他Guitar|黃冠龍 ALEX.D
低音吉他Bass Guitar|甯子達 Michael Ning
鼓Drums|Brendan Buckley
和聲編寫Background Vocal Arrangement|馬毓芬 / 林俊傑 JJ LIN
和聲Background Vocals|林俊傑 JJ LIN
錄音室Recording Studios|JFJ SANCTUARY (Taipei) / East West Studios & Reflector Music Studio (Los Angeles) / 九紫天成录音棚
錄音師Recording Engineers|周信廷 SHiN CHOU / Wil Anspach /Brendan Buckley /黃冠龍 ALEX.D /李昕达
弦樂錄音助理Assistant Strings Recording Engineer|胡静成
混音室Mixing Studio|mixHaus Studios (Los Angeles)
混音師Mixing Engineer|Richard Furch
混音助理Assistant Mixing Engineer|Domenic Tenaglia
音樂錄影帶製作Music Video Production|逆光電影公司 Touch of Light Films Ltd.
製片Production Manager|童思玫 Gypsy Tung
副導演Assistant Director|許瀞文 Carina Hsu
導演助理|游舜雯 Shun Wen Yu
執行製片Line Producer|張瀠之 Amo Chang
製片組Production team|林奕亨 Yi Hen Lin、李沛恩Ann Lee、蔡惠貞Tricia Tsai、周盈秀Ying Show Chou
製片組支援Production team|林善霓Shan Ni Lin、曹新佑 Xin You Cao
選角指導Casting director|陳加倚 Lico Chen
選角助理Casting assistant|徐敏 Min Hsu
跟焦師Focus Puller|白杰立 Jie Li Bai
攝影助理Camera PA|林子傑Zi Jie Lin、游皇修Huang Xiu You、呂紹鵬Shao Peng Lu
燈光師Gaffer|林宏洋 Hong Yang Lin
燈光助理Best Boy|莊策堯 Ce Yao Zhuang、陳譯閎Yi Hong Chen、陳癸皇Gui Huang Chen
燈光車司機Best Boy Electrician|楊竣閎Jun Hong Yang、竺士鈞Shi Jun Zhu
電工Electrician|郭弘楨Hong Zhen Guo
美術執行Set Decorator|盧宜吟Yi Yin Lu
美術助理Art PA|王苡禎Yi Zhen Wang
美術協力Art Department|陳茂榮 Mao Rong Chen
美術場務Art Department|呂彥霆Yan Ting Lu、李佳杰Jia Jie Li
場務Key grip|林瑋鈞Wei Jun Lin、任奕嘉Yi Jia Ren
Jimmy Jib|張益誠Yi Cheng Zhang 呂偉銘 Wei MIing Lu 吳東陽 Dong Yang Wu
造型指導Costume Designer|張佩蓁 Joyce Chang
林俊傑造型Stylist for JJ Lin|韓忠偉 Justin Han
林俊傑造型助理Styling Assistant for JJ Lin|俞舒泰 Tiger Yu
造型助理Wardrobe|陶永翔
林俊傑化妝Makeup Artist for JJ Lin|高秀雯 Jasmine Kao @prettycool_makeup
林俊傑髮型Hair Stylist for JJ Lin|胡智豪 Peter Wu @peter_wu_coloriste_
賴雅妍髮型Megan Lai Hairstylist for Megan Lai|絲絲(UNDER hair)
化妝髮型Makeup Artist|簡偉文Wei Wen Chien、林熙筠 Dora Lin、黃凱榆 Kai Yu Huang 、黃玟瑜 Wen Yu Huang (美少女工作室)
劇照師Stills Photographer|李欣哲 Hsin Che Lee
花絮側拍師Behind The Scenes|張育銘 Erick Chang(影像)、林承樺 Lin Cheng Hua(平面)
九巴車隊Transportation|陳建生大車隊 詹曜營Yao Ying Zhan、林孟廷Mmen Ting Lin、張裕芬Yu Fen Zhang、洪國勝Guo Sheng Hong、張明雄Ming Xiong Zhang、洪文忠Wen Zhong Hong、賴俊良Jun Liang Lai、徐松治Song Zhi Xu
攝影器材Lighting Equipment|宏達數位影業
燈光器材Camera Equipment |利達數位影音
空拍師Drone pilot|張皓然 Hao Ran Zhang、葉凭鑫 Ping Xin Ye
空拍助理Drone technician|劉懿葶 Yi Ting Liu
剪接Editor|張榮華(右邊一點後期影像工作室)
特效設計VFX Artist|吳冠緯 Wei Wu、郭乙禎(右邊一點後期影像工作室)
調光Colorist|詹謹嘉 Ben Chan(繼續映畫)
聲音剪輯Sound Mixer|高偉晏 RT Kao
後期製片Post Producer|游舜雯 Shun Wen Yu
製作協力Production Support |JFJ PRODUCTIONS Corp. Ltd.
藝人經紀Artiste Management|徐佩雲 Yvonne See
執行經紀Artiste Management Executive|韋佩佩 Wee Peipei、孫凡崴 Gaspard Sun、李文元 Yuan Lee、陳明君 Kirsten Chen
藝人助理Artiste Assistant|彭靖深 JS Pang
數位行銷Digital Marketing|游巧媃 CJ Yu、張皓婷 Carol Chang
Special Thanks 特別感謝
精鏡傳媒股份有限公司、行政院農委會林務局、桃園市政府海岸管理工程處、桃園市政府農業局林務科、桃園市產業園區聯合服務中心、桃園市政府、桃園市政府文化局、桃園市文化基金會、桃園協助影視拍攝與發展中心、東眼山國家森林遊樂區、東眼山農場、嘉義縣政府新聞行銷處、汐止遠雄廣場管理中心、新北市 嘉寶里 、林口 北天嘉天宮、TSGS、蒸汽雨林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yKKwyLdhwbU/hqdefault.jpg)
音樂pa是什麼 在 陳寗 NingSelect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NOW! 成為陳寗頻道的會員並獲得獎勵:https://lihi1.com/ZT8bZ
陳寗嚴選 iPad Pro/iPhone 保貼:https://lihi1.cc/VnHIF
陳寗嚴選兩聲道音響:https://lihi1.com/2ecL7
陳寗嚴選抗菌靜電濾網/防潑水抗菌強化膜:https://lihi1.cc/x7Sse
──────
Tannoy 陳寗嚴選音響組:https://lihi1.com/h3jT4
──────
先前在咖啡店跟大家介紹過 Tannoy 的喇叭是多麽的適合用來聽「咖啡店音樂」,也曾藉由評論 Tannoy Autograph mini 喇叭的機會,跟大家說明了 Tannoy 喇叭在音色還原上的優勢。
但 Tannoy 到底是個什麼樣的品牌呢?他的喇叭又為什麼會如此注重音色還原呢?
Tannoy 身為音響界的大佬,從創辦至今已經有近百年的歷史。他不僅與任何一個現行品牌比起來都算是前輩,同時在英國更是用品牌名稱替代了英國人對「PA 廣播系統」的稱呼,直接用 Tannoy 這個品牌名來代稱 PA 廣播系統,在牛津詞典上更是直接收錄了 Tannoy 這個詞,且是先以「PA 廣播系統」作為主要解釋,才提到 Tannoy 是一個音響品牌。除此之外,Tannoy 也是非常重要的監聽喇叭品牌,從二戰時期以來,就一直在錄音市場上佔有非常重要的地位。
那麼 Tannoy 到底是什麼樣的品牌,又是什麼樣的技術造就他今天的聲音表現呢?今天就聽哥來說說 Tannoy 的故事吧!
#音響 #監聽喇叭 #Tannoy
──────
喜歡這支影片嗎?
請點下面連結加入本頻道的社群計畫,為影片上字幕/翻譯簡介/翻譯字幕:
http://bit.ly/SubtitleNing
感謝你的協力!
──────
本頻道幾個原則跟你約定好:
1. 開箱零業配:
真實使用過後才發表心得,通常試用至少 1 個月,所以你通常不會看到我最早發表,但哥真性情的評論,保證值得你的等待。
2. 理性討論:
我有自己的偏好,你也有自己的好惡,我們互相尊重,時時用大腦,刻刻存善念,不謾罵,不矯情。可以辯論,不可以沒邏輯。
3. 我團購我驕傲:
我很愛買東西,也很愛比較產品,我自己使用過、多方比較過,還是覺得喜歡的東西,我才會辦團購。(簡單說就是挑品很嚴格,至今 80% 廠商找上門都被我打槍。)辦團購我一定有賺,但我跟廠商拿到提供給你的團購價,也會讓你一定有划算感。所以如果你品味跟我相近,或是剛好有需要,就跟我團購,我們互惠。如果你覺得跟我團購,你就是我乾爹,說話不懂得互相尊重,那就慢走不送,你可以去找一般店家買貴一點。
看了以上,覺得可以接受就請你訂閱,訂閱順便開鈴鐺。我們每天晚上 6:00 見。
我的網站連結在這:https://ningselect.com/
也別忘了幫我的 FB 粉絲專頁按讚:http://bit.ly/ningfb
如果有任何問題,包括團購等問題,都可以在影片下方留言問我,同一支影片下很多人都想知道的問題會優先用留言回答,如果是比較大的題目,則有機會拍成 QA 影片回答~如果你想問的是針對個人的音響選購、配置問題,可以直接傳 Line 問我:http://bit.ly/ningline
另外團購商品請參考我的商城:https://shop.ningselect.com/
廠商合作請先了解相關原則:http://bit.ly/coopning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JVJ_eC4eduo/hqdefault.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