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iki老師的三分鐘小教室
今天來介紹貝多芬
音樂課本最愛講的
就是貝多芬晚年失聰(耳聾)的事
然後脾氣很古怪什麼的
兒時的事情大家好像比較陌生~
他的爸爸也很想培養出像莫札特一樣的音樂神童
儘管貝多芬鋼琴已經很棒了
還是會不斷打罵他🥲
青少年時期雙親又紛紛離世
小小年紀的他背負起照顧弟弟妹妹的責任
晚年如大家所知的又失聰
是個命運非常坎坷的人⋯⋯
鑽研音樂的過程中
經歷了音樂風格交接的階段
他的作品有著古典樂派的傳統
卻也帶著浪漫樂派的創新風格
是個非常了不起的音樂家
所以有著「樂聖」的美稱
其中,他的作品「給愛麗絲」
也是各位學琴人的代表里程碑之一
下次開個篇幅介紹這首曲子😉
同時也有3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32萬的網紅我是江老師,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今天非常開心和洪健鈞老師合作, 相信大家已經被他圈粉圈到不行😂 馬上讓我熱騰騰奉上老師的粉專❤️ https://m.facebook.com/chienchunhungflute/ 大家請笑納😂 這邊也在附上洪健鈞老師本集演奏的曲目介紹🎵 (撰文:洪健鈞) W. A. Mozart: Flute...
音樂家樂派 在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SLS雜談.關於無譜演奏這檔事】
我的觀眾們想必都知道,我所有的影片在錄製的當下皆為「沒有樂譜存在的即興演奏」,而四、五年前就有看我影片的觀眾們,對「求譜」二字應該都不陌生,因為這是最常出現的留言之一(後面還會直接打一串信箱🤣)而且更好氣又好笑的是,當你回答沒有譜的的時候還有可能換來謾罵,認為你小氣、不願意分享你的武功秘笈...
我其實很開心這類的留言的頻率已大幅地減少,當然一方面是因為我們有足夠的能力能夠每週穩定製作樂譜;另一方面很大的原因就是「不用樂譜也能演奏」這件事終於因為幾年來音樂網路文化的衝擊逐漸成為了一個common sense。
尤其是台灣前些年,不知道是教育還是文化的影響,真的大多數人以為「要彈鋼琴就必須要有樂譜」。我沒有誇大,就連我剛上大一時也和音樂系的同學因為這件事起過爭執,因為他壓根不信我在琴房彈的Sia是隨手彈的。
就如同我常說,古典樂是一項對樂譜紀錄進行高度還原演奏的表演藝術,其也是台灣音樂教育體系的主流,但音樂除了古典樂(本身就超多分類)之外,還有千千萬萬種不同曲風與樂派,它們也並非都需要靠樂譜來演奏。
如果你無法接受這個概念,你可以這樣想想看:假若我們把時間拉回樂譜記載技術尚未成熟,難道那時候就沒有音樂的存在嗎?
或者更簡單:
「你在唱流行歌的時候需要樂譜嗎?」
話說回來,有譜、無譜純粹是演奏方式、詮釋手法上的一個差異而已,沒有誰比較厲害、誰比較時尚。如果你是音樂家,希望你能找到自己適合且喜歡的表演型態;如果你是樂迷,也祝福你能找到自己喜歡的音樂類型!
#slstalk #sls雜談
音樂家樂派 在 懂聽 TS251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2021第32屆金曲獎超完整得獎名單㊗️
🏆年度專輯獎:《得力量 Pulu'em》/桑布伊
🏆年度歌曲獎:刻在我心底的名字/盧廣仲
🏆最佳華語專輯獎:《家常音樂》/杜振熙
—
🏆最佳台語專輯獎:《自本》/曹雅雯
🏆最佳客語專輯獎:《到底》/春麵樂隊
🏆最佳原住民語專輯獎:《海女 Lady of the ocean》/漂流出口
🏆最佳樂團獎:落日飛車 Sunset Rollercoaster/《SOFT STORM 柔性風暴》
—
🏆最佳MV獎:家常音樂《家常音樂》/﹙導演:王宗欣﹚
🏆最佳新人獎:?te壞特/《A Bedroom of One's Own》
🏆最佳華語男歌手獎:杜振熙/《家常音樂》
🏆最佳華語女歌手獎:田馥甄/《無人知曉》
—
🏆最佳台語男歌手獎:許富凱/《拾歌》
🏆最佳台語女歌手獎:曹雅雯/《自本》
🏆最佳客語歌手獎:羅文裕/《當太陽升起時》
🏆最佳原住民語歌手獎:桑布伊/《得力量 Pulu'em》
—
🏆最佳演唱組合獎:尋人啟事/《Dear Adult》
🏆最佳作曲人獎:HUSH/安和《面面》﹙演唱者:蘇慧倫﹚
🏆最佳作詞人獎:葛大為/無人知曉《無人知曉》﹙演唱者:田馥甄﹚
—
🏆最佳編曲人獎:鍾興民/鹹汫《自本》﹙演唱者:曹雅雯﹚
🏆最佳專輯製作人獎:陳建騏/《無人知曉 》﹙演唱者:田馥甄﹚
🏆最佳單曲製作人獎:方大同/麵麵《宅這》
—
🏆演奏類最佳專輯獎:《派仔之遊》/﹙演奏者:五香放克樂團﹚
🏆演奏類最佳專輯製作人獎:hirsk/《noista/gia 噪噪噪噪切》
🏆演奏類最佳作曲人獎:謝燕輝、張德銘/苦樂《派仔之遊》﹙演奏者:五香放克樂團﹚
—
🏆最佳裝幀設計獎:蕭青陽/《ZETA》
🏆最佳演唱錄音專輯獎:《出沒地帶 (Where Is SHI?)》/(主要錄音人員:陳文駿、陳振發、蔡周翰、劉阿洛、謝豐澤、鍾濰宇、陳祺龍、楊敏奇/主要混音人員:陳文駿、蔡周翰、單為明、魏瑋、周已敦、樊乃綱/主要母帶後製人員:Dave kutch)
—
🏆最佳演奏錄音專輯獎:《派仔之遊》/(主要錄音人員:李游/主要混音人員:單為明/主要母帶後製人員:Randy Merrill)
🏆評審團獎:萬芳/《給你們》
🏆特別貢獻獎:羅大佑
#金曲32 #GMA32 #金曲2021 #GMA2021 #金曲獎 #GMA #第32屆金曲獎 #桑布伊 #得力量 #盧廣仲 #刻在我心底的名字 #杜振熙 #蛋堡 #家常音樂 #田馥甄 #無人知曉 #曹雅雯 #許富凱 #春麵樂隊 #漂流出口 #壞特 #落日飛車 #尋人啟事 #hush #萬芳 #給你們 #羅大佑
音樂家樂派 在 我是江老師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今天非常開心和洪健鈞老師合作,
相信大家已經被他圈粉圈到不行😂
馬上讓我熱騰騰奉上老師的粉專❤️
https://m.facebook.com/chienchunhungflute/
大家請笑納😂
這邊也在附上洪健鈞老師本集演奏的曲目介紹🎵
(撰文:洪健鈞)
W. A. Mozart: Flute Concerto in D major, KV. 314, 3rd Movement.
此首協奏曲為音樂神童莫札特為長笛所譜寫的經典曲目之一。據說莫札特本人並沒有很喜歡長笛這個樂器,為長笛譜寫的曲子為數不多。但迫於生計,當時在一位荷蘭長笛演奏家Ferdinand Dejean的委託之下,才譜寫了幾首,且並未完成受託的所有曲目。其中,莫札特將雙簧管的C大調協奏曲直接移調以及小幅度修改,便誕生了這首D大調長笛協奏曲。即便如此,它仍然是音樂史上最重要、最有藝術價值的曲目之一,其中的第三樂章輪旋曲,輕快且朗朗上口的旋律,更是經典中的經典。
A. Jolivet: Flute Concerto No.1, Allegro risoluto.
Jolivet為20世紀法國作曲家,喜歡使用無調性以及東方曲調為元素創作。其為長笛所寫的獨奏曲、奏鳴曲、協奏曲、還有「里諾之歌」,皆極具挑戰性,都是長笛的必學曲目。此協奏曲為Jolivet寫給長笛大師Jean-Pierre Rampal(朗帕爾)的作品,高難度的演奏技巧讓此曲變成國際比賽的超熱門曲目。
C. Nielsen: Flute Concerto, 1st Movement.
丹麥作曲家尼爾森被推崇為丹麥最重要的音樂家,也是十九至二十世紀北歐最代表性的作曲家之一,而這首長笛協奏曲為尼爾森晚年的代表作。當時尼爾森欣賞了知名的室內樂團「哥本哈根木管五重奏」的演奏後,驚為天人,便承諾要為五重奏中的每個樂器各譜寫一首協奏曲,可惜最後因病只完成了長笛協奏曲以及單簧管協奏曲。此曲曲風生動幽默、充滿驚奇,如同幻想曲一般。日後以其名舉辦的長笛最大型比賽:「尼爾森長笛大賽」中更形成傳統,參賽者在決賽必須演奏此曲為壓軸。
C.P.E. Bach: Flute Concerto in D minor, Wq. 22, 3rd Movement.
C.P.E. Bach 為音樂之父巴哈的次子,也是他眾多子女之中最有名的一個,立足於巴洛克與古典樂派的轉捩點,他的作品風格大膽創新、旋律線條優美典雅,無論是內容以及形式上,都為之後的古典樂派開創了先驅。此首D小調長笛協奏曲為C.P.E. Bach最著名的曲目之一,除了艱深的技巧外,其豐富的色彩以及聲響效果,讓這首曲子到現在還是炙手可熱的比賽、音樂會曲目。
J. Ibert: Flute Concerto, 1st Movement.
Ibert為法國知名作曲家,在其相當多元的作品中,為管樂所做的作品更是其巔峰之作,音樂風格簡潔生動,線條清晰。此長笛協奏曲當時是獻給法國長笛名家Marcel Moyce的作品,並由他進行首演。精彩萬分且極具效果與張力的特點更讓它成為最重要、最熱門的長笛曲目之一。
Bonus:
C. Reinecke: Flute Concerto in D major, Op. 283, 2nd Movement.
http://bit.ly/訂閱江老師
我是江老師IG https://bit.ly/iamteacherchiangIG
我是江老師FB https://bit.ly/iamteacherchiangFB
我是江老師YT https://bit.ly/iamteacherchiangYT
合作訊息聯絡,或是寫信給我:iamteacherchiang@gmail.com
#協奏曲 #長笛 #流浪動物 #罰錢 #我是江老師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62WLHw2bit8/hqdefault.jpg)
音樂家樂派 在 米大創意 Mita Idea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來自蘇格蘭樂團Skerryvore團長Daniel的演唱會祝福!
感謝Global Music Match,讓全世界各國不同音樂家,仍然有機會彼此交流,上週介紹來自美國的Calvin也引發大家的迴響。這是要跟大家分享的是蘇格蘭最草根、最多樣、最高顏值的樂團—Skerryvore!
Skerryvore來自蘇格蘭的在地的樂團,得過不少在地獎項,總共由八位愛玩音樂的大男孩組成,每位成員多才多藝,都會不同的樂器:吉他、貝斯、風笛、風琴、直笛、小提琴等。可想而知,是一個搖滾樂團搭上古典音樂的超嗨曲風!
團員的相遇,更是在蘇格蘭西邊的小島上因為度假,而認識彼此,讓這個樂團有了創立的契機!透過訪談,聽看看小提琴手Craig跟主唱Alec,跟Suming分享什麼事情吧!
-
團長Daniel用了個熱情的蘇格蘭腔祝福Suming,他講Bondada的時候,絕對會讓大家被圈粉~
\ 𝘽𝙊𝙉𝘿𝘼𝘿𝘼-ɪɴɢ 節奏進行式巡迴演唱會 /
台北| 09/18 (五) 20:00 Clapper Studio 三創生活園區
台北| 09/19 (六) 20:00 Clapper Studio 三創生活園區
歡迎加入Suming的嘣噠噠音樂派對,一起Bondada-ing!
立刻購票去 ‣ https://pse.is/bondada-ing
@Skerryvore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pB-A6x0DIyQ/hqdefault.jpg)
音樂家樂派 在 米大創意 Mita Idea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來自美國卡薩斯城的Calvin Arsenia,被堪薩斯城評為2018年和2019年最佳音樂家。Calvin 喜歡彈豎琴,更熱愛唱歌,喜歡將古典音樂與流行的節奏結合,他的音樂獨特風格,更可以駕馭不同類型的演出,從唱歌劇、交響樂、音樂劇和搖滾表演等。
Suming 這次透過 Global Music Match 活動,有機會與Calvin Arsenia交流、交換彼此的音樂,來聽聽看他們聊了什麼!
-
Suming的巡迴演出在即,壓力非常的大,Calvin暖心的給Suming一段正在準備演唱會的Suming。
\ 𝘽𝙊𝙉𝘿𝘼𝘿𝘼-ɪɴɢ 節奏進行式巡迴演唱會 /
高雄| 09/13 (日) 16:00 SPERO 海流館
台北| 09/18 (五) 20:00 Clapper Studio 三創生活園區
台北| 09/19 (六) 20:00 Clapper Studio 三創生活園區
歡迎加入Suming的嘣噠噠音樂派對,一起Bondada-ing!
立刻購票去 ‣ https://pse.is/bondada-ing
‣ 高雄場KKTIX售票頁,可使用藝FUN券
⇢ https://pse.is/bondadakktix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lCud3q30aFA/hqdefault.jpg)